中國
康有为政论集(上下册) 豆瓣
作者: 康有为 中华书局 1998 - 6
作为一个在中国启蒙思想史和近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重地位的启蒙思想家、宣传鼓动家和诗人,作为一个博学敦厚的长者,一个为把中国引入近代变革之路的拓荒人,康有为在其一生中写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与魅力的政治文章和诗歌。《康有为政论集》选录了康有为的这些重要政论、奏稿、函电、序跋、诗歌和部分专著,为研究康有为思想和中国近代历史的学人参考。
古文辞类纂 豆瓣
作者: 姚鼐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中国古文总集。编者清代姚鼐。此集是桐城派散文观点的代表选本,一度颇为流行。所选文章以唐宋八大家作品为主,其前后亦选有各朝代知名作家的文章。全书文体分类达13种,收作品700多篇,共74卷 。其卷首的《序目》简要叙述了各类文体的源流及特点。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嘉庆时康绍庸刊刻初稿本,附有姚氏评语及圈点。1923年上海广益书局刊 行了徐斯 异等人编撰的《 评点笺 注古文辞类纂》。清末王先谦、黎庶昌都先后编有《续古文辞类纂 》,分别为34卷、28卷。
价值的理由 豆瓣
8.0 (12 个评分) 作者: 陈嘉映 中信出版社 2012 - 5
生活不是科学。我们通过求知领会人生的意义。
哲学解答“什么生活是良好的生活”。要是不知道人这样做那样做的道理,我们就无法理解人类行为;要是不区分有道理的行为和没道理的行为,我们就失去了判别是非曲直的基础。
本书作者陈嘉映被称为中国最有可能接近哲学家称号的人,影响力巨大,铁杆粉丝众多。本书是他的散文结集,分为三辑。第一辑是从社会热点出发,用思辨的方法探寻如何定义自我、认清自我,比如《就黑熊重要吗》一文,就是从救黑熊这个事件发散开来,探究人的价值观。第二辑关注更多的是人的心理层面,比如快乐,比如宗教观念。第三辑主要是一些采访、演讲。
整体而言,本书探讨的问题是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认清你自己,追寻生命的意义,明白什么生活是良好的生活。
思享家系列:
乡关何处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69855/
半生为人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70586/
旧山河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97973/
问道者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97972/
马桥词典 豆瓣
8.3 (29 个评分) 作者: 韩少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5
《马桥词典》集录了湖南汨罗县马桥人日常用词,计一百一十五个词条。它以这些词条为引子,讲述了古往今来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回味无穷。
这部长篇小说没有采取传统的创作手法,而是巧妙地糅合了文化人类学、语言社会学、思想随笔、经典小说等诸种写作方式,用词典构造了马桥的文化和历史,使读者在享受到小说的巨大魅力时,领略到每个词语和词条后面的历史、贫困、奋斗和文明,看到了中国的“马桥”、世界的中国。小说主体从历史走到当代,从精神走到物质,从丰富走到单调,无不向人们揭示出深邃的思想内涵。
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实践,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的收获。
一个或所有问题 豆瓣
作者: 赵汀阳 1998 - 3
《一个或所有问题》的一个基本主张是“智慧的复兴”。因为现在很缺乏智慧,缺乏智慧就创造不出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哲学错误地以为能够“知道”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因此以为哲学必须去“描述”或“解释”生活和思想的意义,可是又描述不出来,解释不妥当。维特根斯坦曾经开玩笑说,哲学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就像找不到真正的止痒药方,我们就只好一直胡乱挠下去。可是我担心的是,我们后来其实已经不痒了,问题已经变成了打嗝,可是还在盲目地挠下去。哲学的困难不在于我们缺乏知识能力,而在于生活和思想的意义是活的,它的问题不断变化,它不是认识对象,而是创作对象。智慧与创作并行,而知识落后一步。
每个人的政治 豆瓣
作者: 赵汀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 8
《每个人的政治》内容简介:赵汀阳的这本书围绕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来展开讨论“每个人的政治”问题,他提出:合作的条件“和”策略是最可信赖的合作方式,是在互相伤害最小化的条件下去谋求互惠利益的最大化。共在存在论事的问题比物的问题更重要;我行的问题比我思的问题更重要。我行故我在,我在必与他人共在,因此,共在先于存在。
道德金规则的新版本要以“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代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由己及人”的方法论中,可能眼界只有一个,即“我”的眼界,而“由人至人”的方法论则包含了所有的可能眼界,这样才有可能尊重每个人。这个把每个人的精神考虑在内的方法也可以称为“无人被排挤”的原则。
预付人权理论每个人生来就获得人类预付借贷给他的与任何他人相同的权利,人权虽然不劳而授,但绝非不劳而享,否则损害公正。一个人获得并接受了预付人权就意味着承诺了做人的责任,并且将以完成做人的责任来偿还所借贷的权利。如果拒绝了预付人权所要求的部分或全部义务,就视同自动放弃了部分或全部人权。
精神政治的四大发明基督教主张的心灵管理、宣传、群众和绝对敌人,所有这些发明都是为了再造心灵。宗教在今天的世俗社会已不再具有统治地位,但社会的各个方面已经在模仿宗教的政治模式上走得太远了。宗教把思想论辩变成话语斗争和政治宣传,把生活方式变成政治问题,把知识问题变成权力问题,把观念变成了意识形态。
天下体系 豆瓣
作者: 赵汀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 10
《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堪称哲学家赵汀阳近十年来最具创造力,同时也是引起争沦最多的作品。赵汀阳试图通过重新分析周朝的天下概念和制度而重新思考中国和世界,并且试图建构一个作为未来世界政治制度的“天下体系”。这是当今最新的世界和平理沦。按照赵汀阳的想象,天下体系能够解决康德和平理沦所无法解决的冲突问题,比如亨廷顿的文明帅突问题。 《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的影响力超越了哲学领域而波及政治学、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等相关领域。自2005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持续的影响,被认为是近年来最具创意的政治哲学。包括中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印度等许多国家在内的多位知名学者,对赵汀阳的天下体系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经济学家》、《世界经济与政治》、《狄奥根尼》等许多海内外重量级杂志都纷纷刊发评论。本次出版,特选编了15篇评论文章作为附录,作者也撰写了再版序言,对近年来争论较多的问题做了简要的回应。我们期望本书的命题和争议能够继续深入展开,增进对世界和平和世界政治理论的理解。
论可能生活 豆瓣
作者: 赵汀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1
本书以无立场方法论重新分析了幸福和公正问题,试图重建一种综合中西理论优势的当代美德伦理学,其中关于幸福的两条原则,自成目的和他人礼物,典型地表达了作者在美德伦理学上的当代推进。
中国政治思想史 豆瓣
作者: 陶希圣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 - 1
这部《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他当时在北大开设的课程,也是他对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成果。书中依据陶希圣自己的历史分期观点,对氏族时代、王权时代、士族时代及王权再建时代的政治思想的起源、发展及转变过程,做了独具特色的分析。初稿于1932年至1936年间写成,由上海新生命书局出版。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又在重庆南方书局出版了修订版。从1943年到1945年两年问,共加印6次,一时洛阳纸贵。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陶希圣的史学成就逐渐得到重新的认识和评价。为了延续学术传统,保留现代学术史上的重要成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将《中国政治思想史》列入《百科史学·史学名著丛书》,重新整理出版,希望为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通往和谐发展之路 豆瓣
作者: [美]汤姆·帕尔默 / 冯兴元 译者: 冯兴元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 6
《通往和谐发展之路:国民利益政策报告》是一部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专著,涵盖的内容有城市化、土地制度、公司治理、财政改革、法制建设、城市环境、医疗改革等方面。作者包括茅于轼、胡景北、盛洪等十多位当代著名学者。在《通往和谐发展之路:国民利益政策报告》中,学者们回顾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独到的分析,指出我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
旧山河 豆瓣
8.2 (22 个评分) 作者: 刀尔登 中信出版社 2012 - 5
《旧山河》是刀尔登的历史文化随笔集。《旧山河》以另类的視角和犀利的笔触,重写历史中的各色人物和轶事,见人之所未见,引领读者去思考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给中国历史、给国人,乃至对当下带来的影响。《旧山河》作者刀尔登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在平民看来,顺康年间,除了头顶上多根辫子,生活和从前,也没很大的不同,风俗依旧,人伦依旧,豆腐也还是原来的味道”。
“土财主派儿子去念书做官,白胖胖的一个孩子出去,回来已变成儒士”。
“家里有鬼,山上有神,哪个也得罪不起,所以进庙烧香,入观求签,还有几百个杂神,都得磕头,宜乎古人之半月板容易受伤也。”
刘瑜在给《旧山河》写的序中说:“这是难得的不含三聚氰胺的中国历史。岂止无毒无害,里面还加了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在学历史的人中,刀尔登是少有的学进去又学出来的人。刀尔登能钻进浩渺的史料,又从里面钻出来,用反思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的波涛汹涌。所谓反思的眼光,就是重新诠释中国历史中被颠倒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集体与个体的关系、道德与制度的关系。”
思享家系列丛书:
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
半生为人
问道者
价值的理由
海报:
王力古汉语字典 豆瓣
作者: 王力 编 中华书局 2000 - 1
《王力古汉语字典》(精)主编为已故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编著者系王力先生的学生,均为当代语言学界和辞书学界的知名学者。王力先生早在四十年代就设计了理想字典的模式,酝酿了四十多年,于1984年才着手编写。全书收字一万多个(依《辞源》而稍有变动),其义项的设立独具特色:本字典努力理清一词多义之间引申发展的轨迹和线索,在释义中努力表现出词义的时代特点,并将僻义或文献传注中不可靠的义项列入备考。
中国,我能对你说不吗? 豆瓣
作者: [韩]金宰贤 新星出版社 2012 - 5
本书是韩国人金宰贤在中国生活近十年来的观察思考所得。他以一个韩国人的视角写下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观察,以及中韩两国的比较,话题从衣食住行到半岛局势,态度坦诚,言语恳切。一个韩国人眼中的中国,犹如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自己。
新仪象法要译注 豆瓣
作者: [宋]苏颂 撰 / 陆敬严 钱学英 译注 2008
本书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科学家苏颂对前代天文学成果进行了全面总结,在此基础上主持研制了一座全新的天文观测和报时的仪器“水运仪象台”。《新仪象法要》是苏颂对仪象台的制造和使用所作的说明,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研究的杰作,在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译注者是长期研究古代科技史的专家,在为本书所撰写的前言中对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作了介绍,对苏颂的成就进行了恰当的评价。本书对于保存我国古代天文学成果、普及科技史知识,对于方便科技史研究者的工作均有一定价值。
前言
四库全书提要
卷上
进仪象状
浑仪
六合仪
三辰仪
四游仪
……
卷中
浑象
浑象六合仪
浑象赤道牙
浑象紫微垣星之图
浑象中外官星图
……
卷下
水运仪象台
运动仪象制度
木阁
昼夜机轮
机轮轴
天轮
拨牙机轮
木阁第一层
昼时钟鼓轮
木阁第二层
昼夜时初正司辰轮
……
苏颂生平
后记
中国纸和印刷文化史 豆瓣
作者: 钱存训 译者: 郑如斯 编订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5
本书为一综合性的著述,注重纸和印刷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范围包括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上自二者最早出现,下迄19世纪末期,即手工业时代结束为止。全书分十章:首章绪论为全书的提要;纸和印刷(包括制墨和装订)各占三章;传播和影响也占三章,其中最后一章以纸和印刷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功能和影响作为结论。全书结构简明而有系统,内容分配平均,数据包括实物和文献,另有插图174幅,附录《中国印刷史书目》千余条,可供研究者作进一步的参考。
书于竹帛 豆瓣
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the beginnings of Chinese books and inscriptions
8.8 (5 个评分) 作者: 钱存训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 3
一个世纪以前,中国以殷墟甲骨、西陲简牍和敦煌卷子等多项重大文物发现,闻名于世。而当代著名学者人物,自王国维先生著成经典大作《简牍检署考》之后,能将有关书籍历史文物众多方面总括贯通,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研究的,惟有旅美华人学者钱存训先生的这部《书于竹帛》。在他之前,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也曾说过:“我们可以断言,钱著和卡特的名著(即《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西传》)完全可以媲美而并驾齐驱。”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娓娓而述的风格,把一切文字学文物的“门外汉”,引入中国古代文字及其载体和书写工具之演变历程,多角度地观照其源远流长和多姿多彩。至于学术方面的真知灼见,宜称层出迭见,盘踞前沿,故又为一切研治中国文物学、考古学、文化史、科技史之学人案头必备。
中美書緣 豆瓣
作者: 錢存訓 台北文華圖書館
本書選錄作者近年來所發表有關中美及東西文化交流的論文、報告和雜著等匯集而成。內容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東西文化交流,特別對中美兩國間早期及近年的學術往來加以記錄;(二)歐美書籍概況,對西方各國所藏東亞及中國語文資料予以系統介紹;(三)中外人物懷念,為作者對國內外師友的懷舊與紀念。書後附錄有相關資料,可對書中所涉及的事實及背景增加了解。總之,過去和近年來中西文化與美國及西方對中國和東亞研究的發展,此書均有詳細的介紹和說明。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 豆瓣
作者: 钱颖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 8
《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一书从一名境外华人学者的独到视角,透彻地分析了中国转轨时期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并据此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是一本值得关注中国经济的读者研究参考的经典著作。新世纪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世纪,有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
走出误区 豆瓣
作者: 钱颖一 / 肖梦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 8
硅谷成功的源泉在哪里?硅谷模式的要素是什么?复制硅谷能否成功?风险投资怎样在硅谷运作;经济学家以宽阔的视野和强有力的分析方法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书呈献给读者的是新的信息新的视野――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沿着正确的方向,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