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墨子今注今译 豆瓣
作者: 谭家健 / 孙中原 商务印书馆 2009 - 7
《墨子今注今译》内容为:《墨子》是公元前5至前3世纪墨家著作的总集。墨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重要一家,曾与儒家并盛,同称显学,后一度中绝,近现代又受重视。墨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内容,有深厚的科学、人文精神和重要的历史意义、现代价值。
今存《墨子》较早、较好的版本,是明正统十年刊行的《道藏》53篇本。《道藏》本《墨子》,比《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少十八篇,《节用下》,《节葬》上、中,《明鬼》上、中,《非乐》中、下和《非儒上》八篇,只剩篇名,正文失传;另有十篇,篇名和正文都失传。为阅读方便,《墨子今注今译》《目录》暂据今存53篇排序,暂不取《道藏》本篇名下标“第一”至“第七十一”的顺序号。为便于读者阅读,把《经上》与《经说上》、《经下》与《经说下》四篇并作两篇。所以《墨子今注今译》的目录,标为第1至51篇。
柳河東集(全二冊) 豆瓣
作者: 柳宗元 2008
《柳河东集(上下)》作者柳宗元(公元七七——八一九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任柳州刺史,因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在政治上主张革新。他当过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等职,与刘禹锡一起参加主张革新的政治团体,参与了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一些改革。柳宗元在文学上,发起散文革新运动。他倡导内容充实形式生动的文章,反对追求形式、内容空洞的文风。他自己所写的不少散文,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内容,艺术上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柳宗元逝世后,刘禹锡将他留下来的著作编成《柳河东集》共三十卷。宋代世彩堂刻木,河东先生集。则分为四十五卷、外集二卷。这个刻本的注释,在诠解典实与说明作品的历史背景等方面,收集了较多材料,但疏漏、错误也不少。一九六0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影印宋世彩堂本断句排印,影印本所加的外集补遗和附录部分也一仍其旧,并增加了《柳先生年谱》和《宝礼堂宋《柳河东集(上下)》录》两个部分。
柳宗元《非国语》评注 豆瓣
作者: 柳宗元 / 校注 作研究班柳宗元《非国语》评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76 - 2
《非国语》是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期间所写的一部重要著作。非者,批判也。非《国语》,就是对《国语》所宣扬的儒家思想进行批判。
本书从儒法斗争的角度对《非国语》进行评注。
柳宗元集(全四冊)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柳宗元 译者: 吴文治 等点校 中华书局 1979 - 9
《柳宗元集(繁体竖排版)(套装全4册)》内容简介:柳宗元,字子厚,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著名的思想家。他祖籍河东,人称柳河东,曾贬官柳州,因又称柳柳州。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二十一岁中进士,二十六岁第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书院正字,后又任蓝田尉,监察御史裹行。贞元二十一年,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主张政治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不久,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改内贬为柳州刺史。又四年,病逝于柳州,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一生,经历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四朝,但他的主要活动是在贞元、元和时期。这时经过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唐王朝已开始走下坡路,为旧时史家称道的所谓盛唐时代已经一去不返。这场大乱以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内部各个阶层和各个集团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缓和,而且都造一步激化了。藩镇军阀依然拥兵割据,并且从河北四镇扩展到内地。
美的覺醒 豆瓣
作者: 高爾泰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美學意識的再現與覺醒
本書內容主要是藝術史論,論述範圍上及遠古的出土文物、詩經、楚辭;下及當代青年詩人和青年畫家們的後現代主義追求,如朦朧詩、抽象畫、象徵主義小說等。作者是美學家,所以既能從宏觀的角度進行理論性的概括,又能從微觀的角度作出技術性的分析,從而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從中國文學藝術不同於其他國家文學藝術的特點,追溯到東、西方哲學思想的異同;從中國山水畫的源流,追溯到《易經》的“憂患意識”和中古隱逸之風的盛行;從屈原的《離騷》,追溯到齊楚文化和華夏文化的衝突和融合,視野開闊,資料豐富,思路清晰,立論精深。書後并附有幾篇為當代幾位著名書法家、畫家的作品集所寫的序,或褒或貶,都極中肯。亦可見其美學思想之特點。
尋找家園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9.5 (17 个评分) 作者: 高爾泰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2009 - 11
風物依舊,新世界不新,好像舊世界的延伸,只是沒有了家。——高爾泰
一個理想主義者對尊嚴、美學與自由的追求
美學名家高爾泰生死歌哭之作
2007年獲北京當代漢語研究所「當代漢語貢獻獎」
被譽為當代散文最美的收穫之一
你很久沒有看見這樣一部作品了。文字可以如此簡單又無比優雅,情感可以如此清簡又無比飽滿。原來故事可以這樣講,原來歷史可以這樣看,不用吶喊,不用悲泣,卻讓你懂得!從內心裡真正懂得。
本書共三卷。
第一卷【夢裡家山】,從一個孩子的眼睛,看一個角落裡的一段歷史。江南小城,抗戰逃難,深山小村,戰後還鄉,政權易手,「土地改革」、「鎮反運動」……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安排他外出上學。孩子在外想家,故園家破人亡。
第二卷【流沙墜簡】,寫一個大學生在「肅反運動」中,因「思想問題」被審查,畢業後分配西北,被打成右派,送往戈壁灘上一個關押著三千多人的右派集中營「勞動教養」。不到三年,已有兩千多人死亡。他偶然倖存,得以回到社會,成家立業。文革中又被揪舉,再次家破人亡。
第三卷【天蒼地茫】,寫「新時期」一個獨立知識分子的命運。「平反」、「歸隊」以後,因違反「四項基本原則」,被「清除清神污染」,禁止教書和出書。後來又被國家科委授予「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家」稱號。再後來又以「反革命宣傳」被捕入獄,出獄後逃出中國。
高爾泰說:「除了活著,還有更多。更多之一,是意義的追尋。」又說「在這資訊滔滔,文字滾滾,每天的印刷品像潮水一樣漫過市場貨架爆滿的日子裡,我一再囑咐自己,要寫得慢些,再慢些。少些,再少些。」他的文字清麗,飽滿而沉重,書中有控訴、有寬容,也有對現實的詰問與超越歷史的思考,使人看見潔白底下的黑暗,以及黑暗底下真正的潔白。面對歷史與過往,高爾泰選擇了寬恕,但對於現世,他卻以剛直的秉性,發出了「絕不妥協」的強音!
美的抗爭 豆瓣
作者: 高爾泰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美”的問題,從古以來被討論得很多,古今中外人們提出了許多不同的看法,直到現在還沒有統一的認識。由於“美”是不能拿來檢驗和實證的,也有人持“沒有美”的觀點。
本書對所有這些方面進行了全面的考察和通盤的思考,提出了“美是自由的象徵”“追求美也就是追求自由解放”這一自己的看法。并論證了把這一看法應用於文學藝術的創作,行為規範和思維模式的品評,政治、經濟制度的評價,以及工業技術設計的觀念開發等等方面的可行性。這一看法帶有反抗性,所以書名叫“美的抗爭”。
豆瓣
作者: (德)关愚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 5
该书是作者的“忏悔录加血泪史(王蒙)”。在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从国内到海外的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其中既有惊心动魄的出逃,又有九死一生的经历,还有悲欢离合的婚恋,反映了近百年来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特而非凡的人生旅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最真情最动人的东西。
德国媳妇中国家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德]海珮春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9
这是一个德国人,讲述她丈夫关愚谦和丈夫的大家庭的故事。在一个朋友家的聚会上作者认识了关愚谦这位德国汉堡大学的教授,并从一个对中国了解甚少的德国少女,成为了“中国媳妇”,成为了中国几十年变化的见证人,成为了一个中国菜的烹调高手——反而对西餐烹调不甚了了。关愚谦是偷渡出国的。她第一次到中国大陆的旅行,是在1975年,走到他家楼下,却不敢相见,连打听一下都不敢做,但此行给她留下了充满矛盾却还不坏的印象。后来去台湾学习了半年汉语,并和丈夫偷偷回大陆旅游。他们第一次到正式到中国大小行李七大件,而现在“回国”,两手空空地来,然后满载而归。当然,其中最重要的是讲这个“中国家”——把最崇高的爱献给了自己祖国、为了中国富强奋斗不息的两代人,一个庞大到连中国人都很难短期理清复杂关系的大家族和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家族成员。她的许多见闻,对80后来说,都有些匪夷所思,同时,也唤起40后、50后、60后的记忆。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研究 豆瓣
作者: 孙德金 商务印书馆 2012 - 5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针对书面汉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进行探索性研究的专著,也是一部填补学术空白的新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以现代书面汉语中的文言语法成分为研究对象,基于语言系统理论和语言功能理论,综合运用语法学、语体学、语料库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对较大规模语料进行全面定量事实调查基础上,系统探讨了现代书面汉语中文言语法成分界定的理论和方法、文言语法成分在现代书面汉语语法系统中的词法、句法及语体表现,以及文言语法成分在现代书面汉语中沿用的内外因素与机制,并从语言应用的角度对相关的语法规范和教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以体现理论和应用结合的理念。
汉晋学术编年 豆瓣
作者: 刘汝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6
《汉晋学术编年(套装上下卷)》内容简介: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收拾华夏传统经典,乃中国学术新气象的根底所在。我们志在承接清代学人的学术统绪,推进百年学人的积累——如今我们能否取得世纪性的学术成就,端赖于我们是否能够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拥有自己古传的历代经典。中国古代学术以研习经典为核心,历代硕儒“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的学术抱负和“皓首穷经”的敬业精神,在今天需要我们从自身的语境出发重新发扬光大。
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豆瓣
作者: 许倬云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2 - 7
★一部气势恢宏、雅俗共赏的大历史,一本剖析西方文明的大师之作
★《大国霸业的兴废》之后,“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第二部
★主宰人类生活三百年的主流文明是如何兴起的?
★全球化之下的人类又将走向何方?
许倬云先生以宏阔的视野与通俗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描绘出一幅现代文明的全景图:从宗教革命到民族国家的兴起,从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到近代资本主义大发展,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勾勒出现代社会的形成及发展,反思了文明进步的得与失,展望了人类的前景。
管子轻重篇新诠 豆瓣
作者: 马非百 中华书局 1979
马非百先生几十年来潜心研究《管子轻重篇新诠(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并于一九四三年开始写作《管子轻重新篇诠》,至今凡七易其稿。其第三稿,五十年代中期郭沫若同志编着《管五集校》时曾借去参考并列入引用书目,引用过近百条。郭老当时曾写给马先生一封信,对此稿作了评价,还建议“另外写成一篇综合的研究——既是写成论文形式”。马先生接受这一意见,先后写了三篇论文,合称《论管子轻重》。对《轻重》原文的校释部分也作了多次修改。现在,我们将两部分合并出版,并根据马先生本人意愿,将郭老的信加以影印,放在前面。
我的两个世界 豆瓣
作者: 方舟子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2 - 7
《我的两个世界》是方舟子唯一的一部文化随笔集,“我的两个世界”意味着方舟子行走在中国和美国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时间跨度从1993年到2011年,将近20年的时间也可以看到方舟子思想的变化。这也是方舟子最全的一部随笔集,二十年行走,对历史的中国和自由的美国方舟子有着别样的体悟。全书逻辑缜密,虽为文化随笔,更多的透露着方舟子独立思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