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 豆瓣 作者: 包伟民 / 郑嘉励 编 2012 - 10 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现存共十五个卷子,包括三个部分:“录白告身”两卷、“录白敕黄”一卷、“录白印纸”十二卷。 “告身”是阶官的任命状,“敕黄”是差遣的任命敕牒,“印纸”则相当于考核表格,而“录白”是指抄录这些官方文书的副本。徐谓礼文书完整记录了徐谓礼从嘉定十四年(1221)以承务郎任监临安府粮料院起,至淳祐十二年(1252)以朝散大夫知信州,三十年间的仕宦履历。尤其是“录白印纸”部分记录了徐谓礼自任京官后历任的考课内容,包括各类保状、荐状、任满交割批书、任内功过记录等,反映了一个南宋中级官员从中央到地方、从低级到中级的历官过程。徐谓礼文书是近代史学创立以来,首次从墓葬中发现的宋代文书,对研究宋代官制、葬制、纸张制造等意义重大。
京劇六講 豆瓣 作者: 孔在齊 三聯書店(香港) 2012 - 10 2012年,本身只有二百多年歷史的京劇,入選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信報》前總編輯沈鑒治,生於上海,父親是京劇票友,令他在京劇唱片聲中長大,從三十年代起,在上海、在北京親身經歷了京劇在民國時期的黃金年代。因為生於戰亂時代,即使畢業於名校聖約翰大學,也只能離家來港謀生;在香 港少有機會看京劇,卻沒有妨礙他對京劇的熱愛,多年來他以筆名「孔在齊」撰寫了不少京劇評 論。去年,沈鑒治應康文署之邀,在文化中心主講六場「京劇欣賞」講座。從現代人對京劇的陌生 感講起,講到京劇的舞台講究,演員的唱念做打內涵,京劇做為產生於民間卻又自然抽像的藝術形式之美,一直講到為什麼會愛上京劇。京劇的魔力在他的精彩講述 中復活。三聯書店將講座改編成《京劇六講》一書,以饗大眾。
昨天的雲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王鼎钧 爾雅出版社 2005 - 2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一—《昨天的雲》記述他在家鄉的少年時期。王鼎鈞說:「我不是在寫歷史,歷史如雲,我只是抬頭看過;歷史如雷,我只是掩耳聽過;歷史如霞,我一直思量『落霞孤鶩齊飛』何以成千古名句。」一本回憶錄是一片昨天的雲,使片雲再現,就是這本書的情義所在了。老作家寫了一生,這是他的最後一部書。
怒目少年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王鼎钧 爾雅出版社 2005 - 2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之二—《怒目少年》記述由1933年他前往抗戰後方起,到1945年抗戰勝利為止,是王鼎鈞對中國社會所做的見證。人活著,好比打開一架攝影機,少年時底片感光,不曾顯影,一直儲存著,隨年齒增長,一張一張洗出來。《怒目少年》正是王鼎鈞流亡學生時代的顯影。
风雨阴晴 豆瓣 作者: 王鼎钧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 - 5 这本《风雨阴晴》,所收王鼎钧散文,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界,有的作品还系第一次收入文集,阅读于其中,会深深感到灵动和温厚、古雅和俚俗、繁华和淡远、恢弘和精致、幽默和沉郁……各异的风采共同组成了王鼎钧的散文世界。昨夜,我呼唤着故乡的名字,像呼唤一个失踪的孩子,你在哪里?故乡啊,使我刻骨铭心的故乡,使我捶胸顿足的故乡啊!故乡啊,我要跪下去亲吻的圣地,我用大半生想像和乡愁将饰过雕琢过的艺术品,你是我对大地的初变,注定终身要为你魂牵梦绕,但是不能希望再有结局。想我看过的瀑布河源。想那山势无情,流水无主,推着挤着践踏着急忙行去,那进了河流的,就是河水了,那进了湖泊的,就是湖水了,那进了大江的就是江水了,那蒸发成汽的,就是雨水露水了,我只是天地间的一瓢水!人生在民,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这是经验的提炼智慧的浓缩。这六字箴言的奥义,要一本长篇小说才说得清楚。但是我相信,对那些慧根的人,这几个字也就够了。
作文三书(全三册) 豆瓣 作者: 王鼎钧 国际文化 2007 《作文三书3:文学种籽》是一本带领你由教室到文坛,由学生向作家过渡的书。由学生到作家,由教堂到文坛,那是怎样的一段路?《作文三书3:文学种籽》从文心、文路、文境、文运告诉青少年,如何从欣赏到创作。全书引述详尽,启发多多,确为初学文者不错之引路。每个人都有文学潜能。当你碰到一件不顺心的事情,郁闷得影响了学习的时候,如果选择文学的方式加以发泄,在排解了郁闷的同时,或许还得到了一首诗或一篇散文。这就是文学潜能的释放。当然,这是无意识的释放。如果你读了《文学种籽》,由无意提升到有意,境界就不同了,你不仅提高了人生,也提高了文学。
一方阳光 豆瓣 作者: 王鼎钧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9 - 1 《一方阳光》分为四辑:《碎琉璃》展现的是作者故乡,山东兰陵。琉璃,不碎的宝石,人间罕见;故乡,作者心中珍藏至宝,在记忆中闪烁,在现实里破碎,在思念的日日夜夜里越加刻骨铭心,碎了,依然还是琉璃。《情人眼》写中国,日寇铁蹄踏破了静谧的童年,少年王鼎钧用生命丈量了苦难的海棠红叶;中年以后,他将窖藏多年的故国情怀娓娓道出,其中有不可抑制的伤感,不容回避的惨状,有煎熬亦有突破,引领我们和作者一起蜕变,并欣赏这穿越时空的情人瞳孔里的光泽。《沧海珠》意在收拢作者的感悟,是对前二辑家国诉说的升华,悲天悯人的宁静笃定成为主色调,化解了造化弄人的哀怨与酸楚。圆融饱满,正是历尽沧桑之后的珠圆玉润。《捕蝶手》是学艺的心路和心得,读者可以观赏捕捉艺术灵感的明眼和快手。灵感如蝶,不期而至,倏忽而逝,慧心人如千手观音,无所不能——今人与古人,实历以及阅读,佛经或者圣经……无不手到擒来,着手成春。
王鼎钧散文 豆瓣 作者: 王鼎钧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0 - 3 【目录】1 情人眼2 碎琉璃3 左心房漩涡4 看不透的城市5 人生试金石6 我们现代人7 灵感8 意识流由于散文文体是一种特殊的品类,有广义和狭义之区分,它的变革往往并不局限在纯粹的职业的散文圈子内。王鼎钧在散文审美变革中的贡献有三。其一,对人研究,特别是从审美角度,把人放在历史风云激荡的漩涡里加以表现,可谓是王鼎钧贯串自己一生全部创作的主线。其二,从美感思维的形态上看,王鼎钧对传统中单向度的“乐感文化”,持重新评估与自觉批判的态度。其三,举凡散文这一包孕极广的体裁的各类体式,杂文、小品、叙事散文、抒情散文、散文诗,王鼎钧无一不能,都有开创性的建树。
關山奪路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作者: 王鼎钧 爾雅出版社 2005 - 5 當時天下已亂,但此書脈絡清晰,藉個人離亂的遭遇顯現火燄山似的戰爭年代,彷彿讀有趣的章回小說,小故事一個連接一個,而其實是鼎公用自己的青春與血淚換來的!
九章算术 豆瓣 作者: 曾海龙 译者: 曾海龙 重庆大学 2006 - 10 《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问题集,全书分为方田(面积、分数计算)、粟米(比例) 、衰分(配分比例)、少广(开平方、立方)、商功(体积计算)、均输(复杂的配分比例)、盈不足(盈亏)、方程(线性方程组)、勾股(勾股计算及测量)等九章,共246问2O2术,故称“九章算术”。其内容涉及算术、代数、几何等诸多领域,并与实际生活紧密关联,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数学观和生活观。全书章与章之间、同章“术”与“术”之间、同“术”所驭算题之间按照由浅入深、由简而繁的顺序编排。
经典常谈 豆瓣 作者: 朱自清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 4 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的朱自清不但文风隽美,他对古典文史亦有极深的造诣与研究。针对我国经典阅读比较艰奥,使一般人敬而远之的状况,朱自清撰写了这本对古代经典作全面而深入浅出介绍的通俗读物。全书基本上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概述了《说文解字》、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典籍,还涉及诸子、辞赋、诗、文各类别中的名著。本次出版,编者又配以130余幅与原文内容息息相关的精美古版画,使全书成为一本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大师经典读本。
庄子今注今译(全三册) 豆瓣 8.6 (14 个评分) 作者: 陈鼓应 注译 译者: 陈鼓应 中华书局 2009 - 2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又是优秀文学作品,几千年来流传甚广,影响极大。这本《庄子今注今译》参考了古今中外各种校注本,择善而从,对《庄子》全书作了详细而全面的注释和今译,是一部较好的《庄子》通俗读本。
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 豆瓣 作者: 黃進興 允晨文化 1994 - 7 研究孔廟的困難之處,首先必得處理龐雜的史料,居間真偽難辨,而古人著述雖多,但稱得上學術研究卻極為罕見。就宗教現象的本身而言,孔廟研究自有其理論的迫切性,它的祭祀歷史綿延長達兩千多年,唐代以下更遍佈全中國;它累積了最豐富的材料,就縱深或橫面的向度均足以作極為完整的分析。這點是民間宗教難以望其項背的。因此在這個認識之下,作者為孔廟研究做了一點基礎性的工作,希望有興趣的人可以省卻爬梳資料之苦,而所有涉及解釋性的問題當然都得留待時間的考驗。《優入聖域》收集了作者近十年的論文。最具意義的是,作者對歷史上孔廟祭祀制度的研究。在傳統社會裡,孔廟恰是文化力量與政治力量最耀眼的交集,而作為世界性的歷史宗教,孔廟祭祀亦引人入勝。
人间随喜 豆瓣 作者: 薛仁明 2012 - 7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在两岸报刊发表的专栏文章,分为六辑:“躁郁时代”、“台湾现场”、“志士修行”、“礼乐文明”、“文化兴邦”、“教育之道”。这些文章从当下社会问题谈起,落脚到回归传统文化的人文关怀上,因目光犀利或直中心怀,遂引起热议,影响不俗;堪称时代人心的明眼洞察,中国文化的入心言说。本书尤为难得之处在于,作者无论观察社会,针砭时弊,还是描摹世情,兼说文艺,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出发。他寄身中国传统文化二十余载,终能与之相感相亲;于是他谈传统文化,能真切,能动情,能与生命相激荡,与现实相对应。他还原出中国文化最为光明且亲和的一面,如日出山谷,气象一新;如乡音悦耳,安稳人心。他的文字以士者情怀,允诺了一个安稳的现世,喜气的人间。台湾的文坛巨擘隐地先生曾赞誉作者文章“绝对大气”,本书同样延续了这个品质,无论对当下浮躁的时代,还是荒失的人心,皆关怀深切,对治有方,具有不可估量的深远意义。本书附赠《对话与问答》别册,收录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讨论,所谈皆是今人感同身受的现实问题。而作者游刃有余、娓娓道来的对答,不禁令人感叹:唯能解答人们的现实困惑,才见学问之真实不虚。
博物人生 豆瓣 作者: 刘华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2 本书从博物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教育思想,介绍了普林尼、格斯纳、怀特、卢梭等开创的西式博物学。本书还结合草木这一切入点,通俗示例了公众如何参与博物学,如何使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充实、更快乐。中国古代的学问基本上处在博物层面,它虽然没有数理科学深刻,但适应本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一笔优秀的遗产,我们可以也应当继承它们。过去科学传播比较重视数理科学,而不大介绍竺可桢、林奈、布丰、法布尔、威尔逊。其实,博物类科学门槛相对很低,与百姓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值得优先传播。
惘然记 豆瓣 作者: 张爱玲 花城出版社 1997 - 3 本书1983年6月初版,包括5篇小说,和一个剧本作为附录。作者在前言里说:这小说集里三篇近作其实都是一九五〇年间写的,不过此后屡经彻底改写,《相见欢》与《色,戒》发表后又还添改多处。《浮花浪蕊》最后一次大改,才参用社会小说做法,题材比近代短篇小说散漫,是一个实验。这三个小故事都曾经使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写这么些年,甚至于想起来只想到最初获得材料的惊喜,与改写的历程,一点都不觉得这其间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得。这也就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因此结集时题名《惘然记》。
宋徽宗书法全集 豆瓣 作者: 王平川 / 赵梦林 编 朝华出版社 2002 - 1 宋徽宗赵佶虽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艺术上却拥有较高的造诣,其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笔道瘦细有弹性,运笔挺劲犀利,具有秀美洒脱的风骨。本书收录了赵佶的楷、行、草书作品多幅,较全面地展示了赵佶在小、中、大楷及行书、草书方面的造诣。 本书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瘦金体”的独特风格,可供广大书法爱好者欣赏及临摹。
张子正蒙 豆瓣 作者: (宋)张载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张子正蒙》系天地人丛书中的一册,这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张子正蒙》前冠以专家导读,勾勒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奥妙,探索其学术源流、文化背景,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