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l
光年 豆瓣 Goodreads
Light Years
8.3 (2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詹姆斯·索特 译者: 孔亚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5
维瑞和芮徳娜夫妇的生活,似乎只是一场无尽的饗宴。丈夫事业有成,妻子优雅聪慧,他们有两个可爱的小孩,一群迷人的朋友,还有一只狗和一匹小马。模范家庭,理想人生,却在几无觉察间如一艘大船慢慢腐朽,无可挽回…
从未有人这样写过被时间磨损的爱和婚姻,也没有谁如此心碎地写出家庭与自我、占有与放弃之间逐步扩散的裂痕。詹姆斯·索特精美绝伦的小说,将人生中那些不可磨灭的时刻酿成烈酒,一饮而尽。在他笔下,碎片具有了永恒的意义,而几个句子便足够最丰富重大的事件隐秘地发生。“一部20世纪的杰作”,《光年》是属于所有世代的理想的哀歌。
2019年8月5日 已读
“像想象一样的生活,不然就只能像生活一样想象”
Novel
诗人和鲸鱼 豆瓣
作者: 甄妮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8
在巴塞罗那街角的咖啡馆里坐着一个面目潦倒的中国男人,他拿着一支画笔,将探寻的目光伸向周遭。这个神秘、潦倒而又不失优雅的男人总是从天空中看到明丽多变的色彩,总是在梦中见到鲸鱼,总是渴望被爱却得不到理解,总是在画纸上重复着一张相似的女子的面容。他不知道在相隔万里的大洋彼岸,有个同样被不可名状的孤独与虚无困扰的少女秋熙,已经在冥冥之中将自己灵魂中珍藏的爱情琥珀交付于他。
世界上总有这样一些人,怀着保守的、拒绝与时俱进的古老信念,甘于默默无闻和贫穷,只为给自己敏感多情的心灵寻觅一个妥帖的容器。所以谢霖只在秋熙写诗时才爱她,因为诗歌配得上他骄傲的爱情。但他更爱的是另一个女子,她好像是丰腴热烈、带给人浓烈画面感的青,好像是初中时那个呆板拘谨、只有在古典乐中才神采焕发的数学老师,又好像谁都不是……
2019年8月3日 已读
被后记吸引买的书,故事完成度不高,意象和某些对话远远好于情节的铺陈。
Novel
只爱陌生人 豆瓣
7.9 (49 个评分) 作者: [英] 伊恩·麦克尤恩 译者: 冯涛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
本书是一部技巧高度纯熟的小长篇,“恐怖伊恩”时期的代表作,着力探索人性欲望的无限可能,讲述了一个关于美的追求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如何将美的对象摧残致死的故事。一对如胶似漆却又貌合神离的情人正在度假。从踏进这座繁华却又怪诞的旅游城市的第一天起,他们就一直被跟踪、偷拍。暗处的这双眼睛如影随形,诱惑着这对情人找寻新鲜刺激、寻求所谓陌生人的慰藉,并最终使他们一心一意地投身于一个处心积虑为其设下的情欲与死亡的陷阱中。小说蕴含着无数隐喻,与众多经典文本高度互文,充满了对托马斯·曼《死于威尼斯》、E·M·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等意味深长的正引或戏仿,被誉为麦克尤恩的两部“小型杰作”之一。
2019年8月1日 已读
Novel
碎片 豆瓣
かけら
7.8 (6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青山七惠 译者: [中国] 竺家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短篇合集,共收3篇:《碎片》、《榉树的房间》、《山猫》。
标题作《碎片》获第35届川端康成文学奖(2009年)描写女大学生“我”因机缘巧合,与父亲一同参加采摘樱桃之旅,旅途中,瘦弱得没有安全感的父亲,在旅行途中渐渐增添了“不可思议的存在感”。父亲的言行碎片、记忆断片,与“我”所拍的风景照片重叠在一起,产生了一种“静静的爆发力”。
《榉树的房间》的主人公在因为结婚而要搬家之际不断回想起同住一栋公寓楼的前女友,却又不敢正式前去告别。小说细腻地刻画了即将告别单身生活的男性内心的不安与摇摆。
《山猫》写一对新婚夫妇因为外人的突然闯入而在数日间流露出彼此真实的面目,有好的一面、值得信赖的一面,也有不怎么体谅人的一面等。微妙的心理描写极见功力。
2019年7月31日 已读
Novel
窗灯 豆瓣
7.0 (62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青山七惠 译者: 竺家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 - 6
这本书是两个短篇的合集,其中《窗灯》是青山七惠的小说处女作,这部作品一举摘得有“芥川奖摇篮”之称的第42届日本文艺奖。它通过描写一个辍学后在一家咖啡馆打工的女大学生从窥视对面一名男子房间,进而夜夜上街窥视普通人的生活,细腻地刻画了一个无法处理好现实生活的年轻女性的心理世界:“说到底,我最想要看到的,或许并不是人们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而是潜藏在淡漠表情下的矛盾、欲望、因悲伤而扭曲变形的丑陋面孔吧。”这位《窗灯》的女主人公绿藻,和《一个人的好天气》中的知寿处在同一条平行线上,仍旧是一个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很好地处理感情的女子,青山借作品提出两个疑问:她身边所没有的东西窗外是否就有?她在窗外能找到什么?然而,绿藻最终并没有找到任何结论性的东西,她迷失在不黑不白的灰色地带……
《村崎太太的巴黎》也是一个精巧的纯文学短篇。描写的是写字楼里的一名保洁员大婶,她心里难受的时候,想一想巴黎的街道,如埃菲尔铁塔啦,从埃菲尔铁塔上看见的凯旋门啦,等等,她想,“距离咱们那么老远有那么美丽的地方,咱再怎么难过,那些地方也永远是美丽的,今天也一样”,同时顺便把自己想象成是一个出生在巴黎的法国人。
2019年7月31日 已读
Novel
温柔的叹息 豆瓣
やさしいため息
7.8 (10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青山七惠 译者: [中国] 竺家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
《温柔的叹息》是青山七惠芥川奖获奖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的延伸,像极了一名女子成长历程的追踪报道。
小说从主人公“圆”突遇4年来音信全无的弟弟开始。弟弟自说自话搬进姐姐租的房子,从此开始每天记“姐姐观察日记”。姐姐读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每一天过得是何等的枯燥乏味,纯粹是“复制加粘贴”。于是她决定试着改变现状,同弟弟的一个朋友相恋,接受同事参加忘年会的邀请,慢慢走出社交恐惧症的困扰。遗憾的是,她的男朋友却在这时突然中止两人的关系,这使她再度面临是否还要打开心扉的抉择。
2019年7月31日 已读
Novel
北方大道 豆瓣
7.2 (65 个评分) 作者: 李静睿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6
1. 第二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青年作家——她是现代社会中最敏锐的感受者之一,温柔地经营语言、勇敢地积蓄力量,用自己独特的形式发出面向未来的声音。当代最具潜力青年作家——作品曾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发表,作品影视改编权已经授予香港知名导演彭浩翔的制作公司。
2. 继《小城故事》《愿你的道路漫长》《小镇姑娘》《微小的命运》之后,伊萨卡岛的李静睿最新力作——日光之下的精神角落——这是李静睿本人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作品。
3. 沉默的时代里,生活照常流淌,个体奋力逆行——全书囊括八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叩问当下年轻人都要做出的选择:与世界妥协,还是保持愤怒?是要自由,还是要安全,纠结和犹疑令人软弱,而软弱的人往往被时代吞没。李静睿的故事层次丰富:从政治到爱情,从世道至人心,但这当中唯一相通的,是人的软弱、挣扎和犹疑。
八个跨越时间、空间,贯穿亲情、爱情的故事。
讲述你、我、他,如何在这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里,迎风疾驰、逆流而上。
《北方大道》写一个人,以为自己早已放弃,却意外发现生命中有些东西,永远不可放弃。
《盐井风筝》写一个人,从同类的映照中,看到自己。
《AI》写一个人,在应该对生活下手的时候,却永远懦弱地选择最好下手的那部分。
《柠檬裙子》写一个人,逃脱了人间的惩罚,却也没有上帝的审判,他只是有难得的好运气。
《沙河涨水》写一个人,既不好也不坏,他只是软弱而已。
《椰树长影》写一个人,以为人人都和他一样没有选择,其实我们永远手握选择。
《永生》写一个人,得到的时候不想得到,失去的时候发现不可失去。
《我和你只有这四个夜晚》写一个人,在最后的最后终于明白,即使所有人组成银河系,我们却依然可以自顾自在宇宙外运行,并不遵守天体力学的一切规律。
2019年7月30日 已读
Novel
灰故事 豆瓣
7.8 (23 个评分) 作者: 阿乙 上海三联书店 2008 - 8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创作中短篇小说30余篇。作者的写作态度从“自我迷恋”慢慢进化到“自我呈现”、“自我认识”,相对于编造一个好故事,作者更愿意去呈现一段生命证据;相对于从天空俯视,作者更愿意身在大地,身在其中,去感受单个、渺小的人在时代、社会、人世面前的呼吸。因为小说结尾往往带有毁灭性、绝望感,作品也往往被评价为“冰冷”、“憋屈”,但是作者始终认为,“与其回避,不如直面”,“太阳只有在寒冬尽头才会散发出巨大暖意”。本书同题小说《极端年月》描写了“情人节爆炸案”发生后几个月内一名普通警察的所见所闻。在每个人都陷入到极端情绪并不可自拔后,女友不贞的警察选择和达观的地痞一起活下来,并重新接纳女友,因为没有比活着更大的价值。《1983年》展开对人生命荒谬性的探索,仅仅因为躬下身去捡一张角票,连当事人自己也无法判断是要将之据为己有还是要送还店主,就被逮捕并坐了很多年的牢。作者“人即是我”的写作态度,以及对人生提出的问题和思考,将震撼读者的心灵。
早上九点叫醒我 豆瓣
7.2 (10 个评分) 作者: 阿乙 译林出版社 2018 - 1
南方周末2017年度图书
亚洲周刊2017年十大小说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2017年度作品
深港书评2017年度虚构类十大好书
这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中坚派作家阿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与大多中国小说不同,阿乙的作品并非立足于反映社会问题,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人的小说,挖掘人心,展现人性,凝结着对小人物的体察与同情。
小说名来源自阿乙读过的博尔赫斯的一本访谈录。博尔赫斯提到要写一篇短篇小说,题目叫《 早上九点叫醒我》。但在博尔赫斯的作品里,阿乙并没有发现这部小说,便就用这句话——早上九点叫醒我——做书名。小说里,主人公宏阳喝醉后,向自己的内人叮嘱,让她做一个人体闹钟,到了早上叫醒他。次日晨,等到要叫醒他的时候,他的内人发现他已经死了:他把自己喝“死”了。
小说由此开始,通过对一场仓促、敷衍的葬礼的讲述,回溯了宏阳——一名曾被简单认为只是亡命之徒的文盲——如何利用自身的暴力优势和必要的诈术,成长为镇上闻人的经历。在这个人身上,没有爱情、信仰、义气和亲情。小说通过他,对逐渐消失的乡村及其人物进行了画卷式的描写。
阿乙说:“写这部小说,其实我是想把我的乡村经验复述一遍,最后一次把它写完。我想写两个主题。一是,我印象中的乡村没了;再一个,乡村里有性格的人没了。那我就想写乡村的最后一霸,写这么一个庆典般、节日般的人物。他活着的时候一言九鼎,但树倒猢狲散之后,权威一下子崩解了,自己的棺材说开就开了。
82年生的金智英 豆瓣 Goodreads
82년생 김지영
8.2 (65 个评分) 作者: 趙南柱 译者: 尹嘉玄 漫遊者文化 2018 - 5
你們可以對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
我卻再也沒辦法繼續忍氣吞聲。
可是我只有變成別人,才能為自己說話。
我是金智英,1982年生。
★「BTS防彈少年團」團長南俊 網路直播推薦書籍
★最值得買來送給男性友人讀的一本書!
★韓國國會議員、政策立案者必讀的轟動之作!
★韓國正義黨黨鞭大聲呼籲:
文在寅總統,
盼您擁抱這本《82年生的金智英》!
「希望10年後的今天,我們可以不再讓1992年生的金智英陷於絕望。」
․․․
金智英,1982年4月1日生於首爾。
她有著那世代女生的菜市場名,生長於平凡的公務員家庭,大學就讀人文科系,畢業後好不容易找到還算安穩的工作,31歲和大學學長結婚,婚後三年兩人有了女兒。
接著,在眾人「理所當然」的期待下,她辭掉工作當起平凡的家庭主婦……
某天,金智英的講話和行動變得異常起來,與丈夫講話時,用的是自己母親的口吻,或者化身成已經過世的學姊,脫口而出驚人之語;到釜山婆家過節時,又有如自己母親上身般,以「親家母」的身分向婆婆吐露內心的不滿。
最後丈夫決定帶她接受心理諮商,就在與醫師的對話中,她慢慢揭露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 * *
弟弟的一切東西都無比珍貴,不是哪個阿貓阿狗都可以觸碰的,偷吃弟弟奶粉還會被重男輕女的奶奶打
高中時遭到補習班男同學跟蹤,反而被父親責罵,認為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著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要自己懂得避免,否則問題出在不懂得避免的人身上
求職時被問過:遇到客戶性騷擾會做何反應;經常遭受面試官對她的外貌批評,甚至經歷不必要的肢體接觸
因為年紀最小又是女生,每天得負責幫其他同事泡咖啡,並忍受應酬灌酒
公司會優先提拔男性,而且他們薪水還比較高,但是難伺候的客戶卻會交給女職員,因為覺得「沒有必要把比較有可能長期留在公司服務的男同事逼太緊,叫他們做苦差事」
結婚後沒多久親戚長輩就開始關切何時生孩子,還一口斷定是她身體有問題才懷不上
生了小孩卻不得不辭職在家帶小孩,而且丈夫不能理解自己生兒育女會有的損失,認為他也會幫忙家事也會負責撫養就好
好不容易稍微脫離筋疲力竭的育兒生活,在外面喝咖啡喘口氣,卻聽到別人說:「命真好,我也好想用先生賺來的錢買咖啡喝、整天到處去閒晃……」
我是金智英,1982年生,
這是我的故事,或許也是妳們的真實人生……
* * *
這本書宛如人生現場直播,述說女性在社會中所感受到的一連串恐懼、疲憊、錯愕、驚嚇、混亂與挫折。透過女主角金智英的人生具體探討了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公與偏見體現在哪裡?這些看不到的性別歧視如何制約和壓抑女性的人生?女性在家庭、職場、婚姻中到底犧牲了什麼?
全文以金智英的記憶為敘述主軸,偶爾引用了統計資料、文獻報導來支持那些記憶,意圖將她的人生刻畫得更為寫實、普遍,就是在這樣平凡有如紀錄片的人生中,蘊藏著令人心驚的現實批判。從小說主人公名字開始,到其經歷的人生故事,在她身上仿佛每個人都能看見自己的影子,讀來感同身受,也令人心痛。
【作者的話】
因為身為女性而受到各種限制與差別待遇,
導致沒有辦法獲得付出後應有的成就,
甚至認為那是因為自己無能而深感自責的女性,
希望她們在閱讀完這本書以後,可以獲得一些安慰。
得獎紀錄
韓國2017年書店評選文學小說類年度最佳書籍
新書暢銷榜Top1,實體、網路書店小說類Top1
韓國2017上半年最賣座小說,上市至今累積銷量破60萬冊
阿拉丁書店暢銷冠軍,連續 23 週前十名
韓國最大網路書店Yes24 總榜第二名,並獲頒年度作家大獎
名人推薦
王春子(插畫家)
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李濠仲(《上報》主筆/作家)
林靜如(律師娘)
御姐愛(作家) 一致推薦
(姓名以筆劃排序)
韓國書評
那些至今被許多女性認為只是日常生活中會經歷的事情、不特別認為有什麼問題的事情、一些被忽略的議題等,統統都被這本小說點了出來。……作者在刻畫金智英這個角色人物時想要跳脫女性框架,不只停留在好像是為女性訴苦或者發聲的角色,而是獲得更廣、更普遍的共感帶(包括男性以及不同世代的讀者)。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會比其他女性主義書籍話題性十足的原因所在。――文化評論家張德賢
閱讀到最後,你甚至分不清自己究竟是金智英,還是金智英其實就是自己,因為她的人生正好如實呈現著「身為女性的人生」。……金智英的症狀雖然難用醫學角度說明,但是如果從「在對女性不友善的社會中消音」的角度來看,是可以充分理解的,她只是透過這些女性替自己站出來發聲罷了。――女性學者金高蓮珠
韓國網路書店讀者迴響
如果還有人沒讀過這本書,會想要強力推薦一定一要翻翻看,這是一本徹底點醒我的書,那些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原來一點也不合理。김상희
看著金智英的人生故事,彷彿看見了自己的未來,因為知道自己一定也難逃這樣的命運,所以讀著讀著默默留下了心有不甘的眼淚,這個世界一直在不停改變,但是要等到身為女人的我能徹底立足的世界到來,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정예린
我竟然花不到一天就看完了她的一生,因為那是非常熟悉、幾乎和我的人生一模一樣的故事。那些婚前不知道、生小孩前不曾想過的鬱悶與煩惱,以及可想而知的未來,這根本不是一本小說,而是我的人生報告書。보리숲
難以否定的事實,一旦開始閱讀便再也停不下來,身為出生在韓國的女性必讀,至少要先從我們開始改變。이한나
2019年7月29日 已读
题材好,但写得太平了,几乎算不上小说。
Feminism Novel
楞严变 豆瓣
作者: 姚伟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9 - 4

2019值得期待的历史幻想小说
解答每个人内心对自我与生活的困惑

古时,西北有一座荒废的园林。园林主人在一次偶然昏睡后再未苏醒,不想这场睡眠一直持续了一百多年。他的梦境四处泛滥,凡被波及之处,人们夜夜被怪梦困挠,醒来后无法再维持原来的生活,龟玆国即是重灾区之一。

龟兹国王听说,唯有天竺的一部佛经能唤醒园主,于是,他先后派出几波取经 人去天竺求经。由此,数位取经人、守护经书的魔王、阻止取经的天竺国王及各路妖魔,彼此斗智,引发一系列奇特故事。

积善余庆,积恶余殃,因果昭然,细如针头。与取经相关的众人,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不断相遇,前世种种善恶行径,在后世演化成一场场悲喜风暴。情欲的烧灼、杀业的缠缚、权力的魔障,令个中诸人饱尝命运无常之苦。经过一轮轮荣枯爱憎的折磨,最终,有些人走上了修道解脱之路,得以从生死大梦中苏醒,另一些人则继续沉沦……
我一直想要告诉你的事 豆瓣
Something I’ve Been Meaning to Tell You
8.8 (25 个评分) 作者: [加] 艾丽丝·门罗 译者: 刘黎琼 译林出版社 2018 - 9
《我一直想要告诉你的事》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所创作的第三部小说作品,被认为是门罗继《女孩与女人的生活》尝试长篇写作后的成功转身,从此门罗只安心创作短篇。 一直想要告诉你的事,是深埋心中数十年、不得表白的畸恋,是与丈夫所想大相径庭的定情真相,是对不成才却得宠的亲兄弟的厌恶,是缘散后细数那些前尘往事……寻常人的生活,成就了诸多颇具纵深和张力的故事,缓慢的时间之流里,波澜突起,潜流激荡。
钟形罩 豆瓣
The Bell Jar
8.7 (2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西尔维娅·普拉斯 译者: 杨靖 译林出版社 2007 - 8
这本小说以作者早年生活经历为蓝本,叙述了19岁的大二女生埃斯特· 格林伍德经历了充当某知名杂志社的客座编辑、参加写作班被拒、自杀未遂、接受心理治疗、重树自信期待返回社会,展开新生活的一系列过程。本文从“榜样缺失”的角度出发,结合当时美国的实际,探讨埃斯特作为女性,在其成长过程中男性社会压抑下所产生的孤独、绝望与挣扎的心灵历程以及反抗的必然性。
全优女孩埃斯特成为某时尚杂志征文比赛获奖者,谁知道这是她噩梦的开始……普拉斯自传体小说《钟形罩》喜剧笔调下的本质是悲剧。人们拒绝认真对待一个女人丰富颤栗的情感,指望通过电休克疗法治愈心灵的绝望。事实上她已经令人恐惧地滑向疯狂的深渊。 普拉斯与另一位杰出诗人休斯的惊世恋情是二十世纪英美诗坛最大的公案,女诗人年仅三十岁便自杀自亡,她不曾预知自己会获得普利策奖,作品又极其畅销。虽然本书中“我”最终走出了黑暗,谁又能看透普拉斯本人内心的隐秘?
2019年7月24日 已读
“有生之日,我要在一个个互相排斥的事物之间飞翔”
Novel
一个人的好天气 豆瓣
ひとり日和
7.5 (313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青山七惠 译者: [中国] 竺家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9
《一个人的好天气》描述了一个打零工的女孩如何与年长亲人相处,同时追寻自我、独立的故事,走向自立的一名女孩在工作、生活和恋爱中的种种际遇和心情令人揪心,小说写尽了做一名自由职业者(“飞特族”)的辛酸。内容折射出当前日本的一个社会问题,即许多年轻人不愿投入全职工作而四处打工,宁愿做自由职业者,他们不想长大,不愿担负责任,无法独立,害怕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但是又不知道这种恐惧从何而来。据日本官方统计,15至34岁的短期雇工在1996年到2004年之间翻了一番,达21.4万人。调查也显示,打零工的人收入不稳,结婚生子的机率大减,这对少子化严重的日本来说是一大警讯。作者青山七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想告诉他们,只要你肯迈出第一步,自然会有出路。”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帮助他们“迈出第一步”。
2019年7月19日 已读
治愈了我。
Novel
樱桃青衣 豆瓣
8.1 (22 个评分) 作者: 张怡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7
樱桃青衣是听心里的时间说话,蕉叶覆鹿是创造的本质。
它确确实实生产了快乐,也确确实实是一场短梦。
===============================================
《樱桃青衣》为上海青年作家张怡微“家族试验”写作计划的收官之作,收入获得第36届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组首奖作品《哀眠》。关于现代人的伤痛和宽容、失落和满足、记忆与遗忘。各自陪父母前来相亲的年轻男女,住院是为了家里人开心的中老年大叔,在寡淡交谈中建立起共同话题的两代人,依靠微薄薪水过着小民尊严的一家人……一篇篇故事,讲述当代城市人伦理生活及递迁命运的故事,书写普通人相互护佑的善,市井小民令人不舍的义。
书名《樱桃青衣》取自唐传奇中的梦幻母题。卢子为名利所惑,却最终感叹:“人世间的荣辱兴衰,高低贵贱,应当顺其自然啊!”但所谓自然,也是日复一日、不是滋味地度过。“樱桃青衣”表达梦与现实的差距,也显现时光流逝、死生茫茫的哀愁。暗合“细民”也有“盛宴”,“樱桃青衣”虽撷取历经繁华最终梦醒的意象,却也指向指向市民生活不让人沉沦也不让人升华的真相,也指向无奈委身商业社会地产股市、财富梦想中的普通人,从无穷尽的私心中打捞出一点真心的人性感怀。
====================================================
“写作的事,由倾诉始,但倾诉是会耗尽的。倾诉欲耗尽之后,更纯粹的创造的快乐悄然滋生,心里的时间开始说话。那是与自然时间越来越不一样的宇宙,每一段眼波的投掷都是心里的明牌若隐若现,往昔则如电光,什么都不作数,什么都珠残玉碎,又摄人心魄。”(张怡微)
2019年7月18日 已读
喜欢<蕉鹿记>, <过房>,<樱桃青衣>
Novel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 豆瓣
Where’d You Go, Bernadette
8.1 (39 个评分) 作者: [美]玛利亚·森普尔 译者: 何雨珈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8 - 11
我是比伊,今年15岁。
我们家在西雅图,几乎具备模范菁英家庭应该有的所有条件:
爸爸是科技天才,他在TED的演讲播放量排名第四;
我被认为是天才儿童,成绩全A,还没毕业就有名校来抢我;
妈妈伯纳黛特据说有辉煌的过去,但我现在只能列举出她的12种怪异行为。
她坚持我们要住在一栋破乱不堪、漏水、长满杂草的老房子里,
她足不出户,将家事外包给远在印度的虚拟助理,还跟邻居杠上了……
再过两天,我们全家就要去南极旅行,
出发前夕发生了一连串怪事,让伯纳黛特成为了小区里的危险人物。
但最怪的一件事是,她居然在家里的厕所消失了……
不久,我收到惊人的真相包裹。
虽然我一直以为伯纳黛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但原来我从没真正了解过她。
◆畅销4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销量超过700万册的魅力四射之作。
◆出版后蝉联《纽约时报》畅销榜、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畅销榜长达88周!
◆Goodreads书评网超过30万读者打出满分好评。
◆及其罕见的被《人物》《时代》《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旧金山纪事报》《娱乐周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书刊》《迈阿密先驱报》《福特沃斯星通讯》《堪萨斯城市之星》《费城询问报》《丹佛邮报》《今日秀》《糖果日报》《大众》,以及“品味网”“父母网”等136家媒体一致推选为“年度图书”。
◆改编电影将于明年3月上映。导演是曾经指导过《少年时代》《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后》《爱在午夜降临前》的理查德林克莱特,而女主由奥斯卡影后,大魔王凯特布兰切特亲自出演。
◆本书作者玛利亚・森普尔,是美国王牌节目《艾伦秀》和《周六夜现场》《发展受阻》的王牌编剧。语言风格诙谐有趣,魅力四射。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结构紧凑,运用了多种叙事形式:电子邮件、信件、联邦调查局档案、和心理医生的通信,甚至是急诊室账单都掺杂其间,是一本有趣至极的多面小说。
◆本书译文,由翻译过《纸牌屋》《当呼吸化为空气》《鱼翅与花椒》的何雨珈地道呈现。中文版图书由曾经出版了《一个人的朝圣》《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天空的另一半》《怦然心动》《戴上手套擦泪》等外国文学作品的大鱼读品监制出版,品质保证。
◆我用飞快的速度读完这本书,兴趣无穷到根本无暇他顾。
——乔纳森·弗兰岑《自由》作者
◆森普尔以出色的文笔写就了一本好书,并再次证明了她是当代文坛最优秀的讽刺大师之一。
——加思·斯坦 《我在雨中等你》作者
◆森普尔的文字就像一根长长的羽毛,轻而易举就挠得你咯咯直笑。
——霍利·西蒙斯 《华盛顿邮报快讯》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仿佛扯着你的领子,再也不放开。森普尔不仅是技巧高超的杂耍人和机智狡猾的社会批评家,她简直就是个魔法师!
——乔纳森·艾弗森 《此处以西》作者
◆我来告诉你们一个人生的小秘密。你们觉得现在很无聊吗?
以后会越来越无聊的。
你们越早知道要让生活有趣必须靠自己这个道理,就会过得越好。
——小说女主角 伯纳黛特
◆“幽默至极……一本有趣至极的多面小说……《伯纳黛特,你要去哪》大胆打破陈规。森普尔女士整部作品充分展现了她能展现多面人物语言的能力,没有平淡乏味,并完全反驳了关于多媒体小说语言功底不足,内容松散或态度懒散的评价……《伯纳黛特,你要去哪》结构紧凑,运用了多种叙事形式:电子邮件、信件、联邦调查局档案、和心理医生的通信,甚至还有一张急诊室账单……然而,玛利亚·森普尔将这些碎片十分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重点永远是在讲故事,叙事线一直清晰明了。你可以专门去留意一下,每种新出现的形式,倾向性非常明显。她很少重复,又充满想象力地把各种信息一点点揭开。不过嘛,你肯定已经笑得停不下来了吧。”
——詹妮特·马斯林 《纽约时报》
◆“阅读《伯纳黛特,你要去哪》是非常纯粹的愉悦体验……森普尔文笔轻灵、金句频出,阅读过程非常轻松。”
——凯特·塔特尔 《波士顿环球报》
◆“这本书一定会拥有一批忠实拥趸……就像简· 奥斯汀设立了社会反讽的高标准一样,森普尔的笔下,即使是最荒唐的人物,也心安理得地过着自认为正常的生活。看着他们若无其事地说着不正常的话,做着不正常的事,还一副很无辜的样子,实在是太欢乐了……这本书是那种很少见的真正能让你‘开心到哈哈大笑’的书;而我但凡遇到愿意听的,都会一页一页地给他们读,就算我自己都笑得口齿不清了。”
——玛莱娜·沃特尔斯 《旧金山纪事报》
◆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是一本社会讽刺小说,把美国社会生活的病态与可悲展现在你眼前,让你哈哈大笑……这部优秀、巧妙而充满力量的小说让我震惊,引人入胜。”
——勒夫·格罗斯曼 《时代》
◆“森普尔笔下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并不那么善意的幽默,以及意想不到的情节逆转,让这部小说读来格外迷人有趣。
——卡罗莱·克罗格 《洛杉矶时报》
◆“非常有趣……森普尔……为这部小说添加了很多迂回曲折的喜剧色彩,成为少见的阅读好体验一直持续到最后的作品。她对西雅图的吐槽太好笑了,‘受反受’支持小组啦,妈妈把有机菜园里的甜菜当钱来付啦,还有坚持政治正确的老师。但这本书的核心还是比伊,这个女孩正如书中那位招生主管说的,有着十分优异的决心和镇定;还有她的妈妈,尽管精神出了问题,仍然是个出色的母亲,教出这么棒的一个孩子。”
——伊冯·兹普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温暖、暗黑、忧伤、有趣——还略带古怪的神经质……这是一本很有创意又非常有趣的小说,而其独特的形式和结构又非常加分。”
—— 苏珊·科尔 《华盛顿邮报》
◆“引人入胜又巧妙动人的现代书信体小说。”
——史蒂芬·李 《娱乐周刊》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新颖、有趣,非常出色。但最棒的是,我看的时候根本想不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真是一趟刺激的阅读之旅。”
——凯特·阿特金森 《尘封旧案》和《带着小狗,早早出发》作者
◆“轻松幽默……森普尔……截取了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的角度,这里面有私立学校里望子成龙的家长,对生态环境有过分强迫症的邻居,要喝健康饮料,上TED演讲的丈夫。同时她的笔锋也足够尖锐,让我们为自己不用住在这种‘田园牧歌’之中而微微轻松与庆幸。”
——梅根·欧格拉底 《时尚》
◆“森普尔这本充满魅力的小说有很多迷人之处,比如那生机勃勃的幽默感,以及伯纳黛特这种充满创意的人竟然停止创造,就会‘危害社会’这样的警醒。更为迷人的是这本书温暖的内核,就是母亲与女儿之间共同的爱与欣赏。”
——海勒尔·马克奥尔芬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这本书用惹人哈哈大笑,令人无法抗拒并且充满生机的语言,尖锐深刻而又富有同情地描写了失常的家庭与天才的反复无常……《伯纳黛特,你要去哪》让读者经历一场富有创意,充满想象力的动人历险。”
——凯瑟琳·斯特劳特 《世界时装之苑》
◆“情节编排巧妙,讽刺有大师之风……《伯纳黛特,你要去哪》真的非常非常有趣。”
——詹内特·波特 《大众》
◆“《伯纳黛特,你要去哪》是我们今夏最喜爱的图书,其中能找到你的那个玩世不恭的守护神……读这本书,你能笑得打滚,并且深深被一个道理说服:生活有时会偏离轨道,却可能让你走上另一条光明之路。”
——《红皮书》
◆“今年最引人入胜的小说。”
——朱莉·波斯曼 《纽约时报》
◆“书中充满了令人回味无穷的难忘情节和出色的讽刺,《伯纳黛特,你要去哪》真可谓‘神有趣’。”
——《周刊报道》
◆“这本书中,玛利亚·森普尔一会儿对西雅图进行了诙谐幽默又尖锐刻薄的讽刺,一会儿又将尖锐挑剔的目光投降微软。西雅图是我的家乡(这里面写的人物还很像我自己的母亲),我看这本书也笑出了眼泪。与此同时,《伯纳黛特,你要去哪》也以同情的目光,审视了家庭失序、天才没落和传统的父母之爱。本书结构巧妙、安排得当,森普尔以出色的文笔写就了一本好书,并再次证明了她是当代文坛最优秀的讽刺大师之一。”
——加思·斯坦 《我在雨中等你》作者
◆“富有感情与创意的现代荒诞小说……对一个女人的生活以及很多人对她的共同看法进行了引人入胜的构建。作者本人也是《发展受阻》的编剧,难怪她能在小说中巧妙地抓住日常交流中那种细枝末节,并且随着情节推进慢慢加深那种紧张的神秘感,最后给大家一个满意而皆大欢喜的结尾。”
— —《出版人周刊》
◆“我刚刚看完玛利亚·森普尔的《伯纳黛特,你要去哪》,笑死我了,刚吃下去的咖啡蛋糕都喷出来了。这个可以做你的封面广告!”
——肯·詹宁斯 “游行网”
◆“不了解西雅图的人,也能看懂玛利亚·森普尔这本小说中的各种讽刺……不走寻常路的叙事结构之下,包含了深入的洞察,描写了挫伤创造性的代价,母女感情的力量;不过可能读者会读得太过欢乐,注意不到这些深层次的东西。”
——《哦,奥普拉》杂志
◆“森普尔以温柔笔触对每一个人物进行了深度描写,但同时又保持了乐观高昂的整体氛围;对一本描写妈妈凭空消失的小说来说,做到这点真不容易。”
—— 克里拉·洛佩兹 《今日美国》
◆“有趣、离奇,引人入胜又身心舒畅的阅读体验。”
——《女性家庭期刊》
◆“玛利亚·森普尔对怪人与滑稽喜剧肯定是有特殊感情的,她生动展现出了一个生活优越,过分讲究政治正确翡翠城。《伯纳黛特,你要去哪》是结构非常新颖的书信体小说,形式很有当代特色,但又充满了亲切美好的传统风格,全书轻松而巧妙。”
——斯图尔特·奥南 《机缘》作者
◆“风趣幽默的字里行间,是一个真诚感人的故事,描写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天才生活脱轨,遭遇个人危机的故事……伯纳黛特的人生之旅新颖有趣,又发人深省。”
——安娜·佩恩 《佛罗里达时代联合报》
◆“森普尔是当下最值得关注的小说家,堪称咖啡时间的本·方登……《伯纳黛特,你要去哪》有趣得过分,却又有相当的深度,值得一读。”
——塔克尔·肖 《丹佛邮报》
◆“森普尔的文字简洁风趣,幽默恰到好处,让这本书成为今夏最有趣的沙滩读物。”
——梅甘娜·法布蕾拉 《明尼阿波利斯星先驱》
◆“《发展受阻》的前编剧森普尔以幽默的笔法重现了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交流,你一定会像我们一样,被这本巧妙新颖而神秘的小说而深深吸引。”
——艾米丽·邓普尔 “品味网”
◆“机制、活泼又充满当代色彩的小说,涉及婚姻、道德与家庭生活,作者洞若观火,对相关文化背景也有很深的了解。”
——杰夫瑞·安·古蒂 《堪萨斯星报》
◆“这是一本古怪的小说,有些地方让你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对文化背景有深入了解和精到评论;充满了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糟心事的描写,但又处处都是意外的惊喜与欢乐。”
——凯瑟琳·贾斯蒂斯·里奇 《商业呼声报》
◆“森普尔……是个天生的小说家,十分擅长描写家庭纠纷。但同时她又保持了一个电视编剧对喜剧元素的敏感;所以这本书不但是‘幽默有趣’,而且是‘让你哈哈大笑’的那种有趣。不过,这本书的前三分之一特别好笑,别被这个表象蒙蔽了,认为这就是一场轻松的闹剧。森普尔除了用巧妙强烈,让人十分信服的讽刺去描写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之外,还在全书的字里行间讨论了宗教、教育,以及我们与所爱之人的深深羁绊。”
——尼可拉斯·曼库西 《野兽日报》
◆“对这本书的妙处,我都不知从何说起……我对书中描写的微软,神经质却没有真疯的杰出人类伯纳黛特照单全收。快,去买一本,读了再来谢我。”
——梅根·安吉洛 “魅力网”
◆“森普尔有讽刺与构建古怪情节的天资,还能很好地调动起读者的热情,读着这本书,真希望它永远不会结尾。”
——康妮·奥格尔 《迈阿密先驱报》
◆“尖锐、有趣、让人手不释卷……古怪却让人莫名感觉温暖的母女故事。”
——苏珊娜·卡哈兰 《纽约邮报》
◆“充满喜剧色彩,令人轻松的书。”
——《家庭天地》
◆“巧妙、聪颖、细致的故事,读完之后那些人物还久久萦绕心间。”
——凯伦· M.托马斯 《达拉斯晨报》
◆“轻松欢快的小说……森普尔……以独特而风趣的讽刺准确抓住了西雅图的特质。”
——芭芭拉·罗伊德·麦克迈克尔 《贝林哈姆先驱报》
◆“如果今夏你没时间度假,那么认真看看森普尔这本好玩的书,感受一下其中混杂的家庭失序、过火的亲子关系以及心理问题的解决等内容,也许能让你在欢乐中暂时忘记疲惫和忙碌。你会发现,在有些阴暗却又有趣而充满人性的字里行间,你已经被那个伯纳黛特,你要去哪深深吸引。”
——塔尼亚·詹森 《洛杉矶秘报》
◆“高昂而欢乐的书信体小说。”
——布兰金恩·戴维斯 《西雅图》
◆“这本小说充满了精彩的讽刺(令人想起同样以西雅图为背景的讽刺美剧《波特兰迪亚》),富有创意,古怪而有趣。”
——《充实生活》杂志
◆“有趣,巧妙,略微诡谲,十分新颖独特。”
—— 安迪·刘易斯 《好莱坞报道》
2019年7月18日 已读
形式好过内核。
Novel
模范青年 豆瓣
8.2 (8 个评分) 作者: 阿乙 海豚出版社 2012 - 6
《海豚书馆:模范青年》塑造了两个青年的不同命运,“我”和“周琪源”其实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人,都是希望出走的青年,自由放荡,随波逐流的“我”走出去了,而勤奋克己的周琪源则黄钟长弃。值得我们反思的是,本小说的题目是《模范青年》,那么究竟谁是模范青年?“我”还是周琪源?《海豚书馆:模范青年》是阿乙的小说,描述了两个青年在人生道路上的选择以及最终的不同命运。“我”和“周琪源”同是专科警校的学生,在学校里,“我”逃课,打游戏,成绩平平,“敞开外衣,解下领带”,凭借身上的制服在高速公路上蹭车;而周琪源则是我的反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模范学生,他刻苦学习,衣裳整洁,更要命的是他说的是普通话,和“我”的方言相比,他就是一只让人不安的猫,这决定了周琪源和我的距离。毕业后,两人都被分配到公安局,周琪源一如既往地看英语单词,刻苦学习,发表论文,但是在瑞金的小县城里,他就如一个影子一样,这些都一文不值。之后“我”突破父亲和家人的阻挠,开始去郑州、北京闯荡,进报社、杂志社开始真正地文字生活;而周琪源则开始慢慢溶入小县城,结婚,生字,生病,死亡,期间以一年发表一百余篇文章的速度写作,还考取了研究生,但是不敢或不忍反抗父亲,最终放弃了离开瑞金的梦想,郁郁而终。最终“我”说出了周琪源临死之前的落寞,那就是出走,只可惜壮志未酬。
2019年7月17日 已读
“坏朋友”
Novel
玉森画廊的客人 豆瓣
7.3 (21 个评分) 作者: 郑辰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3
他们看似为艺术而来,却在关于尊严的博弈里受挫……
《罗摩桥》作者郑辰最新小说
刻写中国移民的日本经验,日本社会的荒诞真实。
玉森画廊的石井先生每月都要接待好几批来自中国的游客,全因画廊代理了一位声名在外的艺术家——擅长制作日本武士塑像的野口。这次找上门来的中国人杨哲,看着邋遢,穿得像东电工人,长得也像。不会是那种花几百万日元买艺术品的人吧?
石井告诉杨哲:近期他们会在东京艺博会(Art Fair Tokyo)上出售野口的作品。预约出席的买家很多,届时遵循先到先得原则。
为收下武士塑像,杨哲和秘书小金算是卯足了劲:他们申领了艺博会的贵宾券,事先考察了玉森画廊在展厅的位置,顺利成为本届艺博会第一、第二名入场的客人。
石井先生却“出尔反尔”,一口否决了先到先得原则,让杨哲和其他买家猜拳,胜者方可拿下塑像。输掉猜拳的杨哲对此耿耿于怀,决定伸张自己的权益。在与“假想敌”石井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杨哲发现了日本人、日本社会的罕见面孔……
【编辑推荐】
小说的日本,真实的日本——小说家郑辰旅居日本,就地取材,用浸透油彩味道的文字,刻写霓虹社会的荒诞与真实。
“当我们日本人道歉的时候,不见得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那只是一种从小被培养出的警觉,一旦察觉到周围的气氛需要道歉,就立刻道歉。”
赚辛苦钱入籍、倒卖房产艺术品?那些移居日本的中国人过得怎样?——对书中人物来说,“生活在别处”不是什么浪漫的幻想:有的赚辛苦钱入籍,有的汲汲于房屋买卖、艺术品交易,和日本人明里暗里较劲……这是他们的筹码,是“成为”日本人的必经之路。
“在这里住多久,我也现在这样,不信就走着瞧!”
看似“为了艺术”,却在关乎尊严的博弈里受挫——全书围绕一尊“求而不得”的武士塑像,中国藏家日本画廊主小跟班秘书……皆卷入其中。这不仅是一场以艺术之名的较量,更是赌上尊严赌上一切的“肉搏”。
“两年来他从未在日本遇到如此令人难堪的时刻……事情必然会继续下去,朝不可知的方向发展……”
2019年7月17日 已读
文字非常冷静娴熟,故事略单薄。
Novel
三个胡安在海边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郑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10
继讲述印度之旅的《罗摩桥》之后,郑宸又推出南美之旅的《三个胡安在海边》,将他的旅行小说做了系列化拓展。在这部小说中,在以主人公吕伟、何光夫妇去复活节岛举行婚礼为线索,黎成、京昌、艾文、胡安、泰吉、女雕塑家、小平、德国船长……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故事与心结,在这支旅行结婚的队伍里来来往往,呈现出多元化的群像效果。而他们最终是否能从旅途中找到心灵的慰藉,是否从中舒缓了各自内心深处的苦恼,还需在上海嘉兴、墨西哥、古巴、智利、南极和复活节岛这一漫漫旅途、异国风貌中进行检验。
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 豆瓣
Angela Carter's Book of Fairy Tales
8.1 (158 个评分) 作者: [英] 安吉拉·卡特 译者: 郑冉然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9
很久很久以前,精怪故事不光是给孩子们看的,《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就是如此。这部精彩的集子囊括了抒情故事、血腥故事、令人捧腹的故事和粗俗下流的故事,它们来自世界各地,从北极到亚洲——里面决没有昏头昏脑的公主和多愁善感的仙子;相反,我们看到的是美丽的女仆和干瘪的老太婆,狡猾的妇人和品行不端的姑娘,巫婆和接生婆,坏姨妈和怪姐妹。
这些出色的故事颂扬坚强的意志、卑鄙的欺诈、妖术与阴谋,采集它们的只可能是独一无二且令我们深深怀念的安吉拉·卡特。
最初以《悍妇精怪故事集》和《悍妇精怪故事集第二卷》的形式出版
2019年7月15日 已读
No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