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l
无法称呼的人 豆瓣
L'Innomable
作者: [爱尔兰] 萨缪尔·贝克特 译者: 余中先 / 郭昌京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 - 8
《无法称呼的人》是贝克特最为知名的法文“长篇小说三部曲”的第三部。在这部小说中,时间、空间都消失了,只听到一个挣扎的声音执着地自我表达,探寻有关它本身存在问题的答案。那说话的声音的强制力量,冗长夸张的文字力量,将叙事者带到一个地狱边境的空间,常常使人联想起但丁的地狱。
2019年10月14日 想读
Novel
微物之神 豆瓣
The God of Small Things
8.9 (35 个评分) 作者: [印度] 阿兰达蒂·洛伊 译者: 吴美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4
《微物之神》透过女性敏锐的心灵和孩童清澈的眼光,观察南印度一个小村庄的宗教、社会和历史,处处流露着深沉、古老的悲伤,但悲中却不见一滴眼泪,因为喀拉拉的女人和孩子早已流干了眼泪,生命中只剩下些许的苍凉,无可奈何的嘲谑、嘲笑沉溺在种姓阶级制度[黑暗之心]中妄自尊大的男人,但也嘲谑她们自己,因为除了自我嘲谑,她们实不在能做什么。这是一部让人欲哭无泪的小说。
2019年10月11日 想读
Novel
極樂之邦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Ministry of Utmost Happiness
作者: 阿蘭達蒂·洛伊 / Arundhati Roy 译者: 廖月娟 天下文化 2017 - 8
● 暌違20年。曼布克獎《微物之神》作者最新小說
● 亞馬遜2017年6月選書。文學小說暢銷榜冠軍
● 博客來。誠品 2017年6月外文選書
● 李明璁。紀大偉。郭強生 齊聲推薦
「我與書中角色共同生活了十年之久,他們對身分、性別、國家、民族、信仰、家庭、母親、死亡與愛,有著迷亂的歸類與概念,而我自己也是。」——阿蘭達蒂。洛伊
在這片土地,戰爭就是和平,和平就是戰爭。
經過二十年漫長等待,我們再次走進印度,張開驚奇的眼……
婕冰小姐二世降生於太平盛世的午夜,
東方有百萬顆星星迎接她的到來。
她在不受期待下出生,備受期待下成長。
婕冰小姐二世是三個母親的孩子,
安竺和蒂洛都宣稱是她的母親。
被困在雌雄莫辨軀體裡的安竺,
畢生追尋棲身之所,改變肉體,
心靈卻不知該何去何從;
周旋於三位愛慕者的蒂洛,
在最危險的愛情裡孤注一擲,
同樣需要慰藉。
故事從印度這片土地長出,
美麗、荒謬而支離破碎的世界,
圍繞著充滿矛盾、苦痛與哀愁的男人和女人,
迷亂的身分、徬徨的愛,如波斯地毯般華麗展開……
媒體讚譽
洛伊筆下的故事具有電影特質,深刻動人。她以詩意的筆法描繪出愛與歸屬的複雜公式……從親眼目睹的悲劇中萃取希望。——角谷美智子,《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洛伊的小說是今夏不可錯過的作品。內容洞悉人性,角色令人難忘,文字活色生香,果然值得二十年的等待。——莎拉。貝格禮(Sarah Begley),《時代雜誌》(Time)
故事既私密又有國際視野……洛伊的文字有一股魔力,不像印在紙上的字,而是浮在水上的墨。書中火熱的憤怒和深深的憐憫都將使你動容。——榮恩。查爾斯(Ron Charles)《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這部小說融合溫柔與殘暴、神話與新聞頭條……透過洛伊之眼,我們看到一個美麗、矛盾且支離破碎的世界。——《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2019年10月11日 想读
Novel
另一个爱人 豆瓣
L'autre qu'on adorait
作者: [法]卡特琳·屈塞 译者: 赵倩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8
主人公托马斯是“我”的好友,两人曾是恋人,分手后一直是好朋友。托马斯在巴黎高等师范专科攻读文学,但两次毕业考试都以失败告终。他转去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边攻读博士,边在大学里教课。他陆续申请了几所名校的职位,却总是被淘汰;谈了几场恋爱,却总是受伤。最后托马斯得知自己患了抑郁症,在平静中走向了生命的尽头。
2019年10月10日 已读
有罹患双相的主人公的学院小说。非常流畅(翻译扣分)。
Novel
九故事 豆瓣
Nine Stories
8.4 (109 个评分) 作者: J·D·塞林格 译者: 李文俊 / 何上峰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8
短篇小说集《九故事》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J.D.塞林格继《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出版的第二本书,初版于一九五三年,其中除《下到小船里》《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蓝色时期》外,其余七篇均发表于《纽约客》杂志。
《九故事》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公认的当代经典短篇小说集。
2019年10月5日 已读
改日读原版。
Novel
复眼人 豆瓣
8.7 (10 个评分) 作者: 吴明益 新星出版社 2013 - 3
透过复眼,我们看见世界的温度。
★台湾最红华语小说家吴明益长篇小说代表作
★王德威、杨照、刘克襄、韩松 感动推荐
★自然环保主题,浪漫幻想故事
★充满诗意和忧伤
我们曾经以为已然弃绝的记忆与物事,终将在海的某处默默聚成岛,重新随着坚定的浪,搁浅在忧伤的海滩上。
★荣获 2012 年台北书展大奖 蝉联 2011、2012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
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忧伤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岛的过去和现在,也预示了人类的未来。
故事的开头,在广大无边的海上,有一个岛,叫瓦忧瓦忧岛,瓦忧瓦忧人相信世界就是海,而卡邦(瓦忧瓦忧语“神”的意思)创造了这个岛给他们。岛上的次子在出生后第一百八十次月圆时,出海远航,不准回头。少年阿特烈的命运就是因为他是次子……
《复眼人》集合了好几个因为不同原因,逃离了日常庸俗态度的人。他们是难得看出了一般人的庸俗日常中,带着最恐怖的不正常的“复眼人”。
——杨照
我不知如何表达对环保议题的悲哀,以及一种无法抗拒的人生的悲伤,写到后来,我被笔下人物深深感动。
——吴明益
《复眼人》是一部描写人类心灵中的孤寂、挣扎的作品,写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
——《晶报》
当年那个因迷恋蝴蝶而写“蝴蝶的散文”的大男生,已“演化”成一位用双脚踏查台湾土地,在自然写作领域越走越深,并常常站到环境议题第一线的自然写作者。
——《书香两岸》杂志
2019年10月4日 想读
Novel
單車失竊記 豆瓣
9.0 (17 个评分) 作者: 吳明益 麥田 2015 - 6
◆繼法國島嶼文學獎小說獎、《Time Out Beijing》百年來最佳中文小說《複眼人》、博客來華文創作年度之最的《天橋上的魔術師》、金石堂年度最有影響力的書《浮光》之後,五度獲開卷年度好書獎,作品已在多國出版,受到國際評論稱譽小說家吳明益最新長篇小說。
◆小說藉由「物」的歷史,走進島嶼的歷史。可與獲得《亞洲週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說的《睡眠的航線》視為連作。
◆書中小說主人公撰寫的〈鐵馬誌〉筆記,娓娓道來腳踏車歷史,並附有精緻手繪鐵馬插圖;既是小說,也是庶民史的展現。
◆附有作者親繪摺頁海報——「歷史事件及小說事件對照圖」。
那是一個你無法好好哀悼,無法好好愛的時代。
那些被棄於街頭、回收廠、廢墟裡的腳踏車,每一個零件的縫隙都還留著故事……
一封讀者的來信、一張照片、老眷村廢棄房舍的地下室、二戰期間一支神祕的銀輪部隊、緬北森林的大象運輸隊、圓山動物園,以及一場樹的戰役⋯⋯一切從一部小說裡被遺忘的腳踏車開始。
故事從失蹤了二十年的父親及一輛幸福牌腳踏車說起。
「我」的父親失蹤於一九九三年中華商場被拆的隔天。一天我在翻閱家族相簿時,一張陌生人和一輛熟悉腳踏車的照片觸動了我想追尋父親及失蹤多年的幸福牌腳踏車的決心,而一個讀者的來信則讓那輛腳踏車從虛構小說進入現實⋯⋯
「我」藉由收集各種幸福牌腳踏車的機會,認識了喜愛收藏舊貨的阿布、酷愛古董腳踏車的小夏,以及放有那輛酷似父親幸福牌腳踏車的咖啡店店主、熱愛攝影的鄒族青年阿巴斯。
透過阿巴斯父親的錄音帶,一場人們與動物、森林同遭傷害的戰爭重現眼前⋯⋯
全書以我們最熟悉的腳踏車為主軸,藉由尋找失蹤父親及腳踏車,透過島嶼的地景,交錯拉出一個個現實與回憶的故事——閱讀這部小說彷彿經歷了一趟關於生存與死亡、命運與運命,時代不仁的感傷旅程。
人類有一天會知道,象和他們一樣理解黑夜、雨季、星象與傷心。當長老母象倒地時,其他的象完全停步,圍繞著牠。牠們用長鼻摩挲著彼此的背,發出不可思議的輕柔低哼聲。夜晚氣溫逆轉,較接近地面處形成較佳的傳音層,那低哼聲因此得以傳到遠方的山谷,而後又嗡嗡迴響回營地。那被放大的、多層次的音響讓一旁的士兵感到悽愴而溫暖,他們體會到了象的傷心,因此也為自己傷心起來。他們想起了遠方的情人與親族、死去的同僚、曾經握著陽具與槍的斷臂,以及不可能再長出來的眼珠。
——《單車失竊記》
吳明益說:「寫這部小說並不是基於懷舊的感傷,而是出自於對那個我未曾經歷時代的尊崇,以及對人生不可回復經驗的致意。透過這樣一個從尋找腳踏車,意外進入某個時間之流的故事,我期待讀者與書中人物彼此能感受到彼此的情感、踏踩時的頻率、汗味與不諧調的呼吸、流淚與不流淚的悲傷。
但沒有人停下來,不必彼此呼喚、親吻,就只要無聲、艱難、飢渴又平靜地踏踩下去。」
2019年10月4日 想读
Novel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 豆瓣
The British Museum Is Falling Down
7.1 (16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戴维·洛奇 译者: 张楠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3
戴维·洛奇诙谐喜剧学院小说成名作
消解性欲同道德禁忌的荒诞文学戏仿
融乔伊斯和卡夫卡于一体的乖谬叙述
本书是英国学院派作家戴维·洛奇的第一部幽默小说。研究生亚当和妻子芭芭拉是典型的六十年代初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因为教会教义的限制无法使用避孕用具,多年来一直苦恼不已。某天起床,当亚当发现芭芭拉有可能第四次怀孕时,他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样去大英博物馆安心做研究。作者就将这一天发生的各种滑稽可笑之事逐一道来,并运用了大量文学戏仿和拼贴手法,用喜剧的形式对婚姻家庭这一惯常主题作了意想不到的反思,妙趣横生,字字珠玑。虽然现代家庭早已没有这样的烦恼,但作者表现的男女在理解、安排以及满足自己的性爱时都要经历磨难这一主题,仍然会激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2019年10月3日 想读
Novel
蝙蝠 豆瓣 Goodreads
Flaggermusmannen
6.4 (20 个评分) 作者: [挪威] 尤·奈斯博 译者: 刘韦廷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9
一名23岁的挪威女性在悉尼遭人强暴继而被勒死,她在故乡是个小有名气的明星,因此引起了挪威与澳大利亚媒体的注意。奥斯陆警探哈利·霍勒被上司派至当地,协助调查这桩谋杀案。他一来到悉尼,就和他的搭档——原住民警员安德鲁结为好友,一同调查。他们发现死者的毒贩男友、有暴露癖的房东,甚至纠缠她的酒吧老板都有嫌疑。此时种种线索又指向一名变装小丑奥托,他是安德鲁的朋友,也认识死者,甚至有可能是个专挑金发女子下手的连环杀手。就在他们准备在奥托表演的剧院逮捕他时,那里却上演了一场残忍的死亡戏码,一名穿着蝙蝠戏服、身份不明的人,从犯罪现场逃逸。这一转折改变了他们的侦查方向……
2019年9月28日 想读
Novel
大師的小說強迫症 豆瓣
作者: 約翰.加德納(John Gardner) 译者: 陳榮彬 麥田 2016 - 3
◆《作家》雜誌十大經典寫作教學好書
◆美國文學大師奧茲、厄普代克推崇備至
◆出版30年仍受寫作教學者好評愛用
小說家會一輩子折磨自己,只為寫出一個好故事;
如果你沒有強迫症,最好別想寫小說。
◎作家奉為圭臬、寫作新手足以解惑的一本書!
◎短篇小說大師瑞蒙.卡佛親為恩師撰文〈他的批評使我成了世上最幸運的人〉
寫作之路聽起來困難重重,備受村上春樹讚揚的小說家瑞蒙.卡佛的寫作啟蒙導師約翰.加德納倒認為,人們太喜歡對寫作這件事澆冷水,卻少有人提到寫作帶來的成就與收穫。如果你想寫小說,但不知該怎麼做、不確定如何寫出好小說,或是煩惱如何將寫作融入生活,想知道該不該上課,本書將預先以各種例證告訴你,在通往大師的小說之路上,你該放手哪些事,又該善用你的「強迫症」琢磨哪些課題。
◎小說家的強迫症
小說家對世界永遠不滿意,他必須持續挑剔作品,修整所有用字和標點,考究背景所有物事,直至一切細節立體而鮮活。
◎小說家的語言術
好小說僅以寥寥數字就能讓讀者看到「畫面」。小說家必須對語言夠敏感,又不受文字束縛,專注於「故事」和「論證」。
◎小說家的附身力
小說家要了解人的「內在感覺」,而不是「外在事實」。他該附身於不同角色,以角色的眼睛看世界,也以角色的言行傳達出他們的情感。
◎小說家的故事癮
小說家必須對說一個好故事成癮,他渴望在小說的幾種慣見模式中,循著人物內在動力,織入個人觀點,寫出富含常識、人情,與藝術趣味的傑作。
啟發無數當代小說名家的小說大師加德納,以奉獻給小說的狂熱數十年經驗寫成本書。只要你像他一樣對寫作報以熱烈信念,對小說持續深度拆解,終有一天,屬於你的好小說一定會成真。
【眾作家一致推薦!】
王聰威
阿盛
袁瓊瓊
許榮哲
黃崇凱
楊佳嫻
(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各界讚譽】
作家的價值與技藝,是他用言教與身教教給我們的,在那一段重要無比的短暫時光逝去後,多年來我始終奉為圭臬。
——瑞蒙.卡佛(短篇小說大師)
本書是同類型書中最經典的一部!
——喬伊斯.卡洛.奧茲 (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
我認為,任何有志寫作的學生可能問的問題,都能在本書裡找到解答。
——安.泰勒(普立茲獎得主)
這本書讓我們得以一窺作家思考與寫作方式的全貌。
——查爾斯.強森 (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
我手裡的這本《大師的小說強迫症》畫滿了線,寫了許多注解,我幾乎可以背起來了。這本書不只是我上課的教材,我自己也常拿起來重讀,藉此提醒自己別忘了作家該如何寫作,還有為什麼而寫作。
——伊麗諾.李普曼(小說家)
約翰.加德納曾教我怎樣寫作。過去我的許多問題都是靠這本書來幫我解答,到現在仍是如此。現在市面上有好幾本頗受歡迎的寫作指南,我相信每一本都很有價值,但是加德納的豐富經驗,還有他為寫作而付出的努力是難已取代的。這本書讓他在去世後仍能與我們分享自己的實務經驗,這真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史都華.歐南(名列《格蘭塔》雜誌美國最佳青年小說家清單)
這本書讓我們知道作家、寫作課的學生與老師該做些什麼,在這方面沒有多少教材比得過它。
——尼可拉斯.戴爾班科 (曾任美國國家書卷獎小說組主席、古根漢獎金得主、小說家)
加德納是史上最棒的創意寫作老師之一!
——佛德列克.布許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
這本書的最終歷史定位,將會是一位當代小說名家的最後宣言。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書!
——《圖書館雜誌》
內容極其出色,非常有原創性,而且實用性很高,令人印象深刻。這本書能為初出茅廬的長篇小說家們建立信心,鼓舞他們。
——《選書月刊》
對於有志成為長篇小說家的人而言,這真是史上最棒的一本書。
——《沙加緬度蜂報》
2019年9月22日 想读
Novel
葡萄牙的高山 豆瓣
The High Mountains of Portugal
8.3 (40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扬·马特尔 译者: 亚可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11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扬·马特尔,时隔十五年又一震撼杰作
一九〇四年,葡萄牙。有一天,托马斯开始倒着走路。在那之前,他失去了一生所爱——爱人、孩子和父亲。深陷痛苦泥沼中的他意外发现一本来自两百多年前葡萄牙殖民地的、尘封的神父日记,里面记载到,神父制作了一件“世间罕有 ”的圣物,后来辗转流落到了葡萄牙高山区。托马斯借了伯父的雷诺汽车,踏上寻找圣物的公路旅行……
一九三八年的最后一天深夜,还有几个小时就到新年。病理医师欧塞比奥在解剖室邂逅了举止奇怪的妻子,她谈起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圣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奇怪的客人随之而至——一位带着破旧手提箱,从葡萄牙高山区的小村庄跋涉而来的老妇,想要知道自己亡夫的讯息……
一九八〇年。加拿大参议员彼得并不会知道,自己会在偶然造访的灵长目研究所与一只猿猴心意相通,也不会知道,当自己带着这只猿猴踏上寻根之旅时,自己的命运会与七十多年前的怪人托马斯联系在一起……
每个人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穿透语言的迷雾,
你将看到一个暗流汹涌、堆满镜子的世界。
2019年9月21日 想读
Novel
低地 豆瓣
The Lowland
7.6 (5 个评分) 作者: [美] 裘帕·拉希莉 译者: 吴冰青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9 - 8
在印度的加尔各答,每到雨季,低地蓄满雨水,就会覆盖上一层密密匝匝的水葫芦。一对年纪相仿、性格迥异的印度兄弟就在片低地旁玩耍、成长。大学毕业后,哥哥苏巴什前往美国深造,弟弟乌达安热忱投入革命,却因杀害一名警察,在低地旁被捕并遭枪决。得知弟弟死讯的苏巴什匆匆赶回印度,为保护弟弟已有身孕的妻子高丽,苏巴和她结婚并带她来到美国。然而乌达安的幽灵始终困扰着高丽,终于有一天,高丽抛下年幼的女儿和苏巴什,独身一人前往加州……
在孟加拉语里,昨天对应的单词,kal,也用于明天。如果不加区分,便无法分辨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情。这似乎隐喻着四代人无法转圜的命运,他们被历史挟裹,一直在逃离,但在灵魂深处,却始终有一个自我无法安放。
单人旅行 豆瓣
作者: 苏伟贞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10
一名女子不断地试图逃离都市而最终不能。
《单人旅行》是苏伟贞桀骜清爽之作。作者有意借由单人旅行回溯至更深的因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以一场轻飘虚渺的人间游戏,赋予作品独特的悲凉气氛。状写个体生命与现实世界的格格不入,苏伟贞的文字始终辽阔高远,极致通透,狂野而又自由。
《单人旅行》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
2019年9月16日 想读
Novel
我爱迪克 豆瓣
I Love Dick
8.3 (23 个评分) 作者: [美]克丽丝·克劳斯 (Chris Kraus) 译者: 李同洲 理想国丨上海三联书店 2019 - 6
★ 一场抽象浪漫主义的爱情游戏,一部革命性女性主义邪典小说,一册20世纪文化批评研究合集,一本艾玛•包法利自己写的《包法利夫人》。
★ 爱情就像写作,而写作是通往自由的唯一出路——
“我个人的目的就是尽可能清晰、诚实地表达自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情就像是写作:活在这样一种剧烈的情感中,精确与觉察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自我,但它存在着,而借由写作,你可以设法捕捉到自我的变化。”
“最重要的是大胆地公开表达,这是这个世界上最具革命性的事了。”
“谁应该有发言权,又是为什么呢?这才是唯一的问题。”
.
内容简介:
女艺术家克丽丝,39岁、已婚、事业失败,有一天疯狂地爱上了她的丈夫、后现代理论家西尔维尔的同事迪克,并在丈夫的帮助下,开始给迪克写长信。
“我爱迪克”是一句炽热而坦荡的单恋声明,也是一场革新书信体的文学实验,更是一份英勇的女性主义宣言——关于如何使用第一人称来言说,以及女性如何重新生成她自己。
2019年9月10日 已读
这是女性为主体的故事,男人是对象、是同谋,但也仅限于此。迷恋,关系,欲望投射,艺术,动态平衡,凝视正在发生的事实。太丰富的文本。迷人。
Novel
猎人 豆瓣
6.8 (71 个评分) 作者: 双雪涛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19 - 7
★2020年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作品
双雪涛最新的短篇小说集,由十一篇小说构成。不同于《平原上的摩西》《飞行家》有比较强烈的东北地域气息,这一本在创作题材、叙事方式上都更为开阔、自由。北方小城五篇,民国历史两篇,北京生活四篇,时间脉络从民国的北平贯穿到2018年的当下以及充满科幻感的未来。十一个故事,每一篇 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时空感受、气氛节奏截然不同。作者于传奇故事中书写日常生活中人的境况,在普通人的境地里寻找和构筑属于个体的精神世界,无论在何样的时空里,这种属于自我的精神质地都是任何人不能剥夺的,无论风浪再大,也要把紧自己的舵。这本小说集关于普通人,也关于勇敢者,关于欲望,也关于慈悲。
【编辑推荐】
★ 小说家双雪涛继《平原上的摩西》《飞行家》之后的突破之作,他创新讲故事的方法,打破时空界限,沟通古典与现代,为当代华语小说展示了新的可能性——从艳粉街到奉天城,从1932年的北平到不可知的未来,从八九十年代的北方小城到2018年的北京,十一个充满悬念的精彩故事,十一场紧张有趣的精神历险。作者极具现代感的表达格调、所关注主题的深度和硬度,奇异的文本内驱力,决定了他在当今汉语写作中的独特地位。
【媒体评价】
我们看见了作者展现他个人写作风格与品质的最新成果,现实生活也许是十一种,也许是一种。它是凛冽的、锋利的,也是热血的、动人的。它是我们的软肋与伤痛,也是我们的光明所在。
我们为作者的精神历险发出了共同的惊叹。感谢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新的文学磁场,让我们获得了另一种旋转的方法或眩晕。
——第三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授奖词
双雪涛的小说创作已然成为文坛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存在。他的小说常在奇异的修辞和丰富的细节中隐藏着形而上的思考和追问。
小说《预感》也是一个“用言语证实存在”的故事,言语似乎在表明存在,但能否最终证实存在,这是小说带给读者的疑问。在充满了悬疑和张力的情节中,言语被寻找到了,但同时也被安德鲁带在身上的那封信中的语词消解掉了。言语、存在、死亡、预感,由此交织成一个纷繁奇异的大网,彼此证实,彼此抵消。
——《作家》杂志推荐语
(《武术家》一篇)人物生动,世情通透,离奇故事中富于日常生活气息。叙述语调老练,时而露出嘲讽的锋芒。国仇家恨,用一个武术家与其子的简短经历,说得轻盈流畅,一口气读完,仿佛真回到历史现场。小说家厉害的地方,在于不会限于要交代清楚的国族历史而损害了说故事的方式,却又事事交代清楚,洗练非常。……《武术家》里有传奇,有日常,人一面向往传奇,一面留恋日常,当传奇与日常同时很好地平衡在小说里,那么这个小说就不一般了,重要的是传奇与日常背后还有断代史,这样小说就更不一般了。
——“鲤·匿名作家计划”评委
在围剿现实的寒冷征途中,他在语言、结构、叙事节奏等方面,获得了愈发精巧、成熟的驾驭能力。身为小说家,他锋利地划开了阴谋之下的纯真,躲闪之中的深情,让衰落的城市、渺小的边缘人,双双收复他们失落的自由和梦想、爱与尊严。
——第三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 年度青年作家颁奖词
2019年9月10日 已读
首尾两篇还可以。看起来是一本探索技法的作品,但太多关于写小说的小说,重复主题有一些无趣。
Novel
网内人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1 (173 个评分) 作者: 陈浩基 九州出版社 2019 - 8 其它标题: 网內人
14岁的女中学生曲雅雯死了,她从二十二楼坠下,警察说是自杀,但她的姐姐阿怡知道,小雯是被“杀死”的。毕竟她在去世前,才因为一起性骚扰案遭到网络霸凌,姓名、学校都被公开,一个网名“kidkit727”的网民以骚扰犯外甥的名义对她发动攻击,声称她是诬告。小雯每天忍受着网友不 堪的辱骂和陌生人恶毒的眼光。为找出背后攻击小雯致使她自杀的始作俑者,阿怡找上了神秘的阿涅,阿涅茧居在破落的旧大楼里,生活邋遢、性情乖戾,却拥有超凡的黑客技术。他很快缩小了调查范围,推断幕后黑手就隐藏在小雯身边,小雯的死会是校园霸凌的恶性后果吗?
但随着真相一层层剥开,阿怡心底那个“妹妹”的形象却渐渐模糊。不知不觉中,她陷入亲情与谎言的迷障里无法抽身,而罪与罚的天平也开始倾斜,急速倒向难以意料的结局。
2019年9月3日 在读
Novel
13 67 谷歌图书
9.2 (171 个评分) 作者: 陳浩基 皇冠 2014 - 6 其它标题: 一三六七
我們以為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為什麼走著走著,人生卻變了樣?
第一本讓我們感到驕傲的華文警察小說最高傑作!
一組數字,六個片斷,
構成一位警探的故事,
一座城市的故事,
一個時代的故事……
四個月之前,沒有人想到這個城市會有這樣的改變!
因為一樁糾紛,蔓延成暴動,整個城市陷入蠢蠢不安,危機一觸即發。
有人怒吼著抗爭,想要改變現狀,也有人只是默默希望一個穩定的未來,而他徘徊在兩個極端之間,站在界線上。
曾經,他嚮往成為一名警察,只是身處在這個動盪的時代裡,讓他不得不打消念頭。
沒想到,偶然間聽到的一句話,竟把他捲進危險的漩渦,彷彿命中注定要跟警察同進退。
但他更沒想到的是,他和身邊的人都想反抗自己的命運,卻從此走上天差地遠的道路……
這是一部讓你想向作者脫帽致敬的小說!新生代作家陳浩基為我們展現了他無比的潛力和企圖心,六個短篇串連出一位警探傳奇的一生,充滿意外性與戲劇性的情節,緊緊扣住我們的脈息,而在虛實交錯的故事中,我們看見了關於使命、關於服從、關於公義與自由的叩問,更看見個人的抉擇、時代的移轉、城市的變遷,如何深深地在命運的畫布上烙下斑駁的印痕。
好女孩 豆瓣
The Mothers: A Novel
作者: [美] 布莉•贝内特 译者: 李晨 博集天卷 |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6
17岁女孩纳迪娅的母亲自杀,悲伤、迷茫的她厌弃自己,开始过着混乱的生活。因为母亲的不堪而离家的善良少女奥布里,与纳迪娅在社区教堂相识,相似的孤独与创伤让二人成为好友。
伤心的纳迪娅与牧师的儿子卢克陷入热恋,借以寻求温暖与安慰,却意外怀孕,酿成这个保守小社区的大秘密。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卢克的名誉,纳迪娅悄悄堕胎,然后离家去念大学,将这个秘密深埋心中。不料数年后,奥布里与卢克谱出新的恋曲,并邀请她参加二人的婚礼。纳迪娅怀着复杂的心情返乡,结果她和卢克的过往意外曝光,三人将如何面对他们的过去与未来?在友谊与欲望之间,两个女孩将何去何从?
————————————————————————————————————————————
★ 宛如《我的天才女友》,讲述两个女孩的友谊、秘密、爱欲、背叛与和解:我们在彼此的映照下,从女孩成长为女人。《追风筝的人》编辑重金签下,首印高达108000册,震动美国文坛的新人处女作,发人深省的伟大小说!入围众多新人小说奖总决选,《纽约时报》畅销书,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年度图书,华纳兄弟抢下电影版权!
★ 一鸣惊人的新人作者,全美读者都在期盼她的下一本小说!《卫报》《人物》等37家媒体联名推荐,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等9位知名作家盛赞,教区社群里的暗潮,人心的幽微难测,真爱的遗憾与错过,在布莉•贝内特早慧的笔下字字触动读者的心。
★ 深具文学质感,流畅优美又吸引人,让人一口气读完:两个女孩,一个男孩,支离破碎的家庭,暗潮涌动的社区,许多秘密与背叛。故事引人入胜,人物复杂、有吸引力,出色地探讨了友谊、欲望、传承,我们追求的爱,和我们最终接受的爱
战时灯火 豆瓣
Warlight
8.1 (18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迈克尔·翁达杰 译者: 吴刚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 - 7
◆如果还有什么人让你耿耿于怀,读《 战时灯火》也许会让你释怀。
◆《战时灯火》是诺贝尔奖得主石黑一雄熟读到可以背出来的书!
◆布克奖50周年大奖“金布克奖”得主、世界文坛罕见的“诗歌与小说全才”翁达杰继《英国病人》之后又一经典力作!
◆《战时灯火》是2018年布克奖入围作品、《纽约时报》畅销书!
◆ 权威译本!附赠:上外吴刚教授撰写的译后记《记忆的棱镜》及精美插画!
◆翁达杰的想象力接近超现实!——诺奖作家石黑一雄
◆《战时灯火》从第一句话就让人沉迷!一部关于秘密和失去的小说,是翁达杰最好的作品。——《出版人周刊》
◆翁达杰的文字之美有一种魔力:让读者忍不住就驻足凝视!——《华盛顿邮报》
【内容简介】
“生活就是‘schwer’(困厄)。”
1945年,14岁少年纳撒尼尔的父母走了,把他和姐姐留给两个可能是罪犯的人照看。
外号“蛾子”的人终日行踪不定,“镖手”的身份似乎也并不简单。他们还带来了一群陌生人,每个人似乎都身怀秘密,似乎都与少年的母亲有着某种关系。
十多年后,31岁的纳撒尼尔还对母亲当年的突然离弃耿耿于怀。他决心挖掘无法理解的往事,试图拼凑出当年完整的故事……
【名人及媒体推荐】
翁达杰的想象力接近超现实!
——诺奖作家石黑一雄
《战时灯火》从第一句话就让人沉迷!一部关于秘密和失去的小说,是翁达杰最好的作品。
——《出版人周刊》
翁达杰太会写生命的脆弱与幸运了!他的作品构思独特,充满诗意。
——《纽约客》
《战时灯火》没有任何细节或人物是无关紧要的。一切都互相关联,一切都恰到好处。
——《华盛顿邮报》
我写小说就像考古,抽丝剥茧地呈现故事的过去,再回到现在。
——迈克尔·翁达杰
翁达杰的文字像箭一样,直射靶心。
——《华盛顿邮报》
翁达杰的文字之美有一种魔力:让读者忍不住就驻足凝视!
——《华盛顿邮报》
我自己从来不愿意写一部结局完满的小说。在结尾处我总要留一扇门。我的故事里有角色消失了25页以后忽然又回来了,但他们并不需要解释之前去哪儿了。——迈克尔·翁达杰
2019年8月8日 想读
Novel
八百万种死法 豆瓣
Eight Million Ways to Die
7.8 (85 个评分) 作者: [美] 劳伦斯·布洛克 译者: 潘源 / 王默 等 新星出版社 2006 - 9
《八百万种死法》里的八百万其实是指纽约市里八百万市民。作者在书中经常写出各种离奇古怪的死法———只是在家里看电视却会无辜被炸死、跟相邻几十年的邻居会因一只新宠物而争执动武死亡。“八百万种死法”的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有他们死的方法———没有人可以逃避,尤其是在纽约这个光怪陆离的罪恶城市。
一个优雅的皮条客,昌斯,手下有六个姑娘,她们风采各异,有的能写诗,有的熟知报告文学。美丽而天真的金?达科嫩不过是其中之一。她想脱离应召女郎的生涯,找到马修寻求保护,让他跟昌斯说。马修收了金攒的私房钱但没有保住金的命。金被人捣得面目全非,死在公寓中。连金的一些朋友也一个接一个死掉。其中一个姑娘在遗书中写道:“无人愿意为我一掷千金。无人愿意与我共结连理。无人愿意救我一命。我已倦于微笑。我已疲于奔命。美好时光已成过去。”
尽管肯·德金警官说:“妓女自杀,见怪不怪。”马修还是决定为这些逃回公道。尽管受到警告,但他一心一意要追查到底。
2019年8月5日 已读
No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