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
叔本华 豆瓣
Schopenhauer: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8.0 (8 个评分) 作者: [英]克里斯托弗·贾纳韦 译者: 龙江 译林出版社 2014 - 6
德国哲学家当中,叔本华是最有可读性的一位。本书对叔本华的形而上学哲学体系进行了简洁的阐释,尤其聚焦于叔本华思想的原创性特征,这种原创性启发了包括尼采、瓦格纳、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等在内的许多艺术家和思想家。作者将笔锋直接指向叔本华毫不妥协的悲观主义观点,即对人类个体来说,最好的境况是不曾出生,只有圣人般的自我否定(摒弃欲望)才能赋予生命价值。本书展示的叔本华,是一个具有战斗精神、气势咄咄逼人、影响力非凡的思想家。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 豆瓣
Wittgenstein
8.0 (11 个评分) 作者: (英)A. C. 格雷林 译者: 张金言 译林出版社 2013 - 6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由伦敦大学伯克贝学院哲学高级讲师、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特约研究员A. C. 格雷林撰写,力图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精华介绍给读者,说明其哲学观点的本质与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学者王炳文作序推荐。
维特根斯坦作为哲学家极富思想独创性,其影响力远超出哲学本身的范围。本书力图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精华介绍给读者,说明其哲学观点的本质与影响,并对维特根斯坦在当代思想领域的持续影响给出新的评价。
精神现象学(上卷) 豆瓣
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作者: [德] 黑格尔 译者: 贺麟 / 王玖兴 商务印书馆 1979 - 6
《精神现象学(上卷)》不仅是黑格尔本人全部著作最有独创性的著作,而且是在整个西方哲学历史上最富于新颖独创的著作之一。他是它不是从天而降,它也有其来源和继承,发展过程。
疯癫与文明 豆瓣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9.1 (33 个评分) 作者: [法] 米歇尔·福柯 译者: 刘北成 / 杨远婴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12 - 9
这部著作是对知识的清洗和质疑。它把“自然”的一个片段交还给历史,改造了疯癫,即把我们当做医学现象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文明现象。实际上,福柯从未界定疯癫;疯癫并不是认识对象,其历史需要重新揭示;可以说,它不过是这种认识本身;疯癫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随时间而变的异己感;福柯从未把疯癫当做一种功能现实,在他看来,他纯粹是理性与非理性,观看者与被观看者相结合所产生的效应。
逻辑哲学论 豆瓣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9.1 (33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译者: 贺绍甲 商务印书馆 1996
《逻辑哲学论》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也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早期重要著作。维特根斯坦在这本书中否定因果律,断言逻辑和数学的命题都是重言性质的,所有哲学史上争论的问题都是无意义的,哲学的任务只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即日常语言的明确化。这种思想对后来分析哲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2019年3月17日 已读
「关于哲学问题所写的大多数问题和命题,不是假的而是无意义的。因此我们根本不能回答这类问题,而只能确定它们的无意义性。哲学家们的大多数命题和问题,都是因为我们不懂我们语言的逻辑而产生的。41」
分析哲学 西方哲学 语言哲学
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 豆瓣
From the Closed World to the Infinite Universe
作者: 亚历山大·柯瓦雷 译者: 张卜天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5
本书源自柯瓦雷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所举行的一系列讲演,后经扩充而成此书。在这本书中,柯瓦雷主要关注的是十六、十七世纪的科学和哲学思想。他认为在这一时期,人类思想经历并完成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和谐整体宇宙(cosmos)的解体和空间的几何化。这场革命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和模式。从库萨的尼古拉开始,经过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莱布尼兹、牛顿等思想家的探讨和争论,古希腊和中世纪的那个有限封闭的秩序井然的宇宙(cosmos)最终演变成了均一而无限的宇宙(universe)。在本书中,柯瓦雷向我们充分展示了科学思想史(intellectual history of science)研究的魅力和深度,说明了十六、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和神学思想与当时科学问题的提出、概念的构建和解决的途径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为我们理解整个欧洲近代哲学史提供重要启发。
客观知识 豆瓣
作者: [英国] 卡尔·波普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9
《客观知识》是当代著名西方哲学家卡尔・波普尔(1902-1994)后期重要论著。这一时期,作者的研究重心从方法论扩展到知识的本体论地位问题,因而转型到对世界的性质和结构以及整个宇宙进化的阐释。在本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进化论“和“三个世界“的理论,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哲学家、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和热烈争论,对我们研究西方科学哲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康德哲学讲演录 豆瓣
9.0 (12 个评分) 作者: 邓晓芒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6
《康德哲学讲演录》是一本系统介绍康德三大批判的读物,是作者根据2004年10月应邀在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所作的有关康德三大批判的系列讲座的录音稿审定修改而成。作者从自然科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生动形象的事例出发,通俗地解读了《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并在中西文化心理的比较中展示了康德宗教思想的特点,在一个更广阔的全球视野中提示了康德伦理学的现代意义。《康德哲学讲演录》内容精妙,可读性强,对康德哲学研究具有现实性。
牛津西方哲学史 豆瓣
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作者: A. J. P. 肯尼 译者: 韩东晖(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10
《牛津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具有权威性和综合性的单卷本哲学史,充分体现了牛津版思想史著作的特点。该书包括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从笛卡儿到康德的近代哲学、康德之后的欧洲大陆哲学、从密尔到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以及西方政治哲学。其作者皆为一流的哲学史家,以清晰精练的文笔,深入浅出 地勾勒了博大精深的西方哲学的历程和重要思想。与充斥着“柏拉图说……”、“康德说……”的常见叙事方式不同, 本书着重严格而清晰的分析,对厌倦了教科书式的表达方式的读者来说是相当有益的读物。无论是对思想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专业学者,都会从中汲取到知识和灵感。
征服丰富性 豆瓣
作者: 保罗·费耶阿本德 译者: 戴建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 7
在这套函括科学哲学经典著述、前沿著作、基本知识著作的丛书出版之际,作为科学哲学的学习和研究者,深切期许国内的科学哲学研究,在错综复杂的思想交织中,在跨学科的吸取和借鉴中,特立潜行,烛照国人。
真实世界的脉络 豆瓣
作者: [英] 戴维·多伊奇 译者: 梁焰 / 黄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8
宇宙、时间、生命、等等,如果用量子物理学、计算机科学、进化论、认识论将这些最基本而又复杂的问题纠缠在一起时,那将会是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呢?也许,我们穷尽一生也无法为这些问题求得真解。我们在这里只是提出一种理论模式、一种思维模式或哲学,甚至逻辑学意义上的思考。
2018年9月22日 已读 「哲学家有时对思想的历史来源的尊重显得有点过分。科学上我们并不认为理论的发现者对该理论有特别深刻的洞见。相反我们很少考证原始资料。随着提出这些原始资料的问题情境被发现本身所改变,这些原始资料肯定已经过时。134」
物理学 科普 西方哲学
历史哲学导论 豆瓣
作者: 〔英〕沃尔什 / W.H.Walsh 译者: 何兆武 / 张文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 10
沃尔什的《历史哲学导论》,第一部分探讨历史思维的逻辑,亦即分析的历史哲学,包括历史的解释、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因果性等问题,第二部分探讨思辨的历史哲学,也就是对历史的形而上学解说,或者说,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其意义何在。在历史哲学的学术史上,沃尔什最早提出了分析的历史哲学与思辨的历史哲学这一划分,而他本人的研究更为注重的是前者。可以说,沃尔什接续了布莱德雷、柯林武德的研究传统,将英国学者对于历史思维的哲学思考加以总结和提炼,正式奠定了历史哲学这一学术领域的基础。
沃尔什此书是继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之后,英国哲学界在历史哲学领域的又一部名作,自1950年代问世以来,多次修订再版或翻印。中译本参酌原作不同版本,在文字和内容方面,均做了必要的修订和补充。

这部小书,……在英语学术界有关“历史思维的逻辑”的讨论中,可谓一部最好的简明论著。尽管这本书首先是写给哲学研究者,而不是写给历史研究者的,不过,所有学历史的人,假如想对他们的学科有关反思的话,应该人手一册。——小约翰•兰德尔(John Herman Randall, Jr.)
沃尔什的《历史哲学导论》是有关历史哲学问题的最好的一部总结之作。 ——威廉•德雷(William Dray)
数学哲学 豆瓣
作者: (美)斯图尔特.夏皮罗 译者: 郝兆宽 / 杨睿之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 2
斯图尔特·夏皮罗的这本独特的著作分为4大部分,全面地阐述了同数学有关的哲学问题和立场。全书探讨了自人类开始理智活动以来所引起的哲学家思考的那些数学问题。在对历史的全面综合中,作者讨论了数学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和密尔这些思想家心目中的地位,并论述了贯串整个20世纪的3种主要立场: 数学即逻辑(逻辑主义),数学的本质是按照规则对字符的操作(形式主义),以及认为数学是一种心灵活动的修正主义哲学(直觉主义)。最后,夏皮罗考察了当代的立场和著作,把读者引领到这个领域的最前沿。
语言哲学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陈嘉映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 5
有两种基本的框架可供选择,一是以哲学家为线索,一是以问题为线索。两种框架各有利弊,《语言哲学》做了混合式的安排:前面的四章谈论语言哲学的背景、简要介绍语言哲学的一些基本论题,中间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共九章依次阐论20世纪一些最重要的语言哲学家。此后,第十四章先扼要介绍以往哲学家对专名问题的看法,进而探讨指称/意义这一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第十五章先扼要介绍语言哲学发展后期几位哲学家对隐喻的看法,进而探讨字面/隐含这个基本问题。第十六章从整体上探讨语言和现实的关系,概述了陈嘉映老师对语言哲学的一些主要问题的看法。
2018年9月18日 已读
「人文社会研究效颦自然科学,对细枝末节的实证,眼花缭乱的术语和统计数字,经常只是用来掩饰对根本问题的无知无能。285」
分析哲学 西方哲学 语言哲学
数学与哲学 豆瓣
作者: 张景中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本书分11章探讨了数学与哲学上的许多问题。如,变与不变,数与量,相同与不同,事物变化的连续性等等,既阐述了数学与哲学这两大学科各自的特点,又从多方面论述了哲学研究与数学研究的密不可分性;以生动的实例说明了哲学家是如此重视数学,而数学又始终在影响着哲学。在研究了古代和当代的主要哲学家和数学诸流派的各种观点之后,作者讲述了自己的许多独到的见解。最后一章,“数学与哲学随想”,是作者多年来研究的心得与体会。
一 “万物皆数”观点的破灭与再生
——第一次数学危机与实数理论
1.1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万物皆数
1.2 第一个无理数
1.3 无理数之谜
1.4 连续性的奥秘
1.5 戴德金分割
1.6 连续归纳原理
1.7 “万物皆数”的再生
二 哪种几何才是真的
——非欧几何与现代数学的“公理”
2.1 欧几里得的公理方法
2.2 欧几里得的几何定理是真理吗
2.3 非欧几何的发现
2.4 哪一个是真的
2.5 公理是什么
三 变量无穷小量的鬼魂
——第二次数学危机与极限概念
四 自然数有多少
——数学中的“实在无穷”概念
五 罗素悖论引起的轩然大波
——第三次数学危机
六 数是什么
——对数学对象本质的几种看法
七 是真的,但又不能证明
——哥德尔定理
八 数学与结构——布尔巴基学派的观点
九 命运决定还是意志自由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数学思考
十 举例子能证明几何定理吗
——演绎与归纳的对立与统一
十一 数学与哲学随想
……
反对方法 豆瓣
作者: (美)保罗·法伊尔阿本德 译者: 周昌忠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8
本书是当代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保罗·法伊尔阿本德的代表作。作者激烈抨击唯理主义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倾向,论证说最成功的科学研究从来不是按照理性方法进行的,不应要求科学家遵奉某一种方法论从事科学活动,而应以知识论无政府主义取代理性主义,充分发挥科学家的独创性,倡导著名的“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原则。本书观点独特,自成一家,在西方学术界影响甚大。
2018年9月12日 已读
「像科学哲学这样的假冒学科从科学的兴旺获得好处,却没有作出一项发现」
科学哲学 西方哲学
自由社会中的科学 豆瓣
作者: [美] 保罗·法伊尔阿本德 译者: 兰征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9
本书继《反对方法》之后,进一步阐发了作者关于科学的本质及其作用的独特见解,并将之引申到整个社会,反对科学沙文主义和教条主义,主张所有传统都有平等的地位,并以机智而犀利的论辩回答了人们对他的批评。
无根基的知识:知识、科学与相对主义 豆瓣
作者: 【美】保罗·费耶阿本德 译者: 陈健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这是保罗·费耶阿本德的哲学论文集,收录了他发表于1960~1980年期间的重要哲学论文。在这些论文中,费耶阿本德对科学哲学领域里的经典问题提供了他观点独特、令人激动的论述,其中包括理论多元主义问题、理论与观察的关系问题、科学与神话的区别问题、科学在社会中的作用问题,以及科学方法的本性这一争论不休的问题。费耶阿本德以一贯鲜明的个性和犀利的笔触对科学、理性、方法等进行了尖锐驳斥,对自由社会中的专家、精英主义进行了无情挖苦。他所奉行的“怎么都行”的科学无政府主义态度贯穿于他的每一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