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
历史哲学 豆瓣
作者:
庄国雄
/
马拥军
…
2004
- 10
人类的存在,在时间中的展开,即为历史。从最初的历史意识到成熟的历史观以及系统的历史哲学,人们一直关注着自己的历史命运。对历史和历史学的哲学思考,归根到底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历史哲学》是对历史哲学这门比较特殊的交叉学科的介绍与研究。绪论和第一章,着重分析了历史哲学的学科性质、特点和地位,概述了历史哲学的发展过程———包括西方历史哲学和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思想的演变。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就历史主体、历史单位、历史进步和历史分期、历史过程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历史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及历史认识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叙述和评价了历史哲学重要思想家的相关看法,并且试图给出唯物史观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或研究思路。《历史哲学》的最后,对历史哲学的当代意义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它对于思考人类命运、历史前景的重大意义。
人生哲学 豆瓣
作者:
陈根法,汪堂家
2004
- 8
第一章“文化的人生”,试图把人看成文化的作品,把人生看作文化的人生。作者认为,文化是人的本性的自我开展,它反映了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作为生活的表达,文化不但映照着人的形象,而且塑造着、丰富着人生。
第二章“创价的人生”,试图从价值论的立场探讨人的“为我价值”与“为他价值”,并从价值实现的社会向度细说人对最高价值即生命、自由与尊严的自觉。
第三章“苦乐的人生”,试图从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失望与希望、厄运与幸运的辩证法出发,阐明消极经验对于人生的价值以及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可能途径。
第四章“超迈的人生”,从天地人的三重统一出发,阐述以审美的态度、超迈的精神去创造和享有人生的重要性,指出审美的人生对于提高人的境界的意义。
第二章“创价的人生”,试图从价值论的立场探讨人的“为我价值”与“为他价值”,并从价值实现的社会向度细说人对最高价值即生命、自由与尊严的自觉。
第三章“苦乐的人生”,试图从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失望与希望、厄运与幸运的辩证法出发,阐明消极经验对于人生的价值以及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可能途径。
第四章“超迈的人生”,从天地人的三重统一出发,阐述以审美的态度、超迈的精神去创造和享有人生的重要性,指出审美的人生对于提高人的境界的意义。
黑格尔 豆瓣
Hegel
8.3 (52 个评分)
作者:
[澳] 彼得·辛格
译者:
张卜天
译林出版社
2015
- 11
【哲学学者邓晓芒推荐】
他在这本不到六万字的文风平实的小书中显现了不少独特的见地,越出了英语世界黑格尔研究的成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邓晓芒
辛格的这本书是通向黑格尔的理想导论。在如此短的篇幅中能介绍得如此清晰,真是了不起的手笔。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 安东尼•曼瑟
【内容简介】
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作品晦涩难懂,但另一方面,他又具有公认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有理由认为,若非黑格尔,过去一百五十年人类的思想进程和政治进程都会走上另一条道路。深邃的思想可能使他得出了一些看似奇怪的结论,然而,黑格尔作品中的观点和洞见直到今天仍不失力量。本书 勾勒了黑格尔哲学 的轮廓,对他的观念和主要作品进行了广泛探讨,涉及黑格尔的时代和生平,以及历史的目的、自由和社群、逻辑和辩证法等主题。
他在这本不到六万字的文风平实的小书中显现了不少独特的见地,越出了英语世界黑格尔研究的成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邓晓芒
辛格的这本书是通向黑格尔的理想导论。在如此短的篇幅中能介绍得如此清晰,真是了不起的手笔。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 安东尼•曼瑟
【内容简介】
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作品晦涩难懂,但另一方面,他又具有公认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有理由认为,若非黑格尔,过去一百五十年人类的思想进程和政治进程都会走上另一条道路。深邃的思想可能使他得出了一些看似奇怪的结论,然而,黑格尔作品中的观点和洞见直到今天仍不失力量。本书 勾勒了黑格尔哲学 的轮廓,对他的观念和主要作品进行了广泛探讨,涉及黑格尔的时代和生平,以及历史的目的、自由和社群、逻辑和辩证法等主题。
政治哲学导论 豆瓣 Goodread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9.4 (22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纳森·沃尔夫
译者:
王涛
/
赵荣华
…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9
- 9
本书涉及政治哲学所有的重要论域(包括政治权威与政治义务、民主、自由、分配正义和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展现西方两千五百年间的哲人智慧(包括柏拉图、霍布斯、洛克、卢梭、密尔、马克思、罗尔斯等)。作为一本导论性著作,本书旨在带领你思考一些根本性的政治哲学问题,这些问题是每一位公民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都会遇到的,而且必须回答的。更重要的是,作者讨论问题的方式是开放性的。他不是要告诉你最终的答案,而是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把这些问题娓娓道来,通过展示伟大政治思想家的论证来帮助你形成自己的观点。
本书出版后受到广泛欢迎,被译成多国文字,中文版根据英文最新修订版译出。任何对政治哲学感兴趣的读者都会从这本书中获益。
本书出版后受到广泛欢迎,被译成多国文字,中文版根据英文最新修订版译出。任何对政治哲学感兴趣的读者都会从这本书中获益。
一般科学哲学史 豆瓣
作者:
刘大椿 等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6
- 1
作为哲学重要分支的科学哲学没有一部公认、全面、融贯的哲学史专著,是为一大遗憾。《一般科学哲学史》填补了哲学史、思想史上的这个空白,对于理解人类的历史性生存境遇,展望未来发展之路不可或缺。
《一般科学哲学史》分为三篇,从溯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思想之源头开始,论述了近现代科学与科学哲学的兴起、流变及重要哲人科学家与科学哲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并介绍和阐释了后现代主义兴盛时段,西方重要哲学流派代表人物的科学哲学思想。全书既囊括了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哲学思想与理论体系,同时又介绍了历史上重要哲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脉络清晰,语言平实,详略有序,精谨有致。读者可从科学哲学的源头、发展与自我反思中学习、体悟其中的思想内涵。
《一般科学哲学史》分为三篇,从溯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思想之源头开始,论述了近现代科学与科学哲学的兴起、流变及重要哲人科学家与科学哲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并介绍和阐释了后现代主义兴盛时段,西方重要哲学流派代表人物的科学哲学思想。全书既囊括了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哲学思想与理论体系,同时又介绍了历史上重要哲学家的科学哲学思想,脉络清晰,语言平实,详略有序,精谨有致。读者可从科学哲学的源头、发展与自我反思中学习、体悟其中的思想内涵。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 豆瓣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作者:
(澳)约翰·A·舒斯特
译者:
安维复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3
- 8
本书是为非专业的读者和大学生们编写的一本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导论性质的著作。面对科学的叙事与理解的二难问题,本书的新意在于采取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穿插进行的方式,清晰地解读了欧洲近代科学革命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哲学一直到牛顿科学体系建立的思想进程,论证了科学革命其实是自然哲学的转变:第一篇破除了科学史对于“事实”的误解;第二篇论述了亚里士多德与哥白尼之争在于自然哲学的根本不同;第三篇批判了科学方法之谜;第四篇详细解读了第谷、开普勒和伽利略在维护哥白尼学说中的不同路径;第五篇对库恩的科学革命观进行了合理重建;第六篇分析了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联;第七篇表达了作者试图整合内史论和外史论的新探索。
高科技的哲学与伦理学问题 豆瓣
2012
- 11
《高科技的哲学与伦理学问题》是一部中德两国学者关于高科技前沿的哲学与伦理学问题的对话录,内容涉及高科技的科学与哲学特征、纳米科技、生物和基因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等具体领域的哲学与伦理学问题。两国学者一致认为,高科技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研究范式和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模式,而且以新的方式实现了对人的外部自然和内部自然的干预,对传统的伦理观念构成了挑战。但是,不同社会的认知差异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高科技的意义和后果,往往会提出不同的理解与阐释。《高科技的哲学与伦理学问题》不仅记载了两国学者对高科技伦理问题的批判性思考,也反映了这些思考背后的差异,包括视角、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
后现代科学 豆瓣
The Reenchantment of Science: Postmodern Proposals
作者:
(美)格里芬(Griffin,D.R)
译者:
马季方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 1
本书试图证明,顽固自然主义不但拒绝介入生活意义的讨论,同时,它对科学本身也是不合适的。书中关于灵活自然主义的讨论,我希望中国思想界的各部门,包括哲学、宗教、思想家、诗人以及科学家都能予以重视。尽管它只是一种自然主义,但它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自然主义其中,自由、价值和客观实在性、神在世界中的作用(通过它的作用,价值才得以在我们生活中产生影响)、生态伦理以及对泛心理学,如超感观视觉、心灵感应以及中国气功师的外气发放等问题的研究,甚至死后生命问题等等,都占有一席之地。
道德哲学 豆瓣
作者:
高国希
2005
我们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道德何以必要?它为何能成为指导人生的价值体系?道德成立的根据是什么?道德哲学会和你一起来思考。不应把道德理解为限制我们做事情的规条,而应把它掌握为思考我们如何生活的基础。
道德理论基本问题通过对生活的追问、对人性的追问、对道德的追问、对实践理性的追问、对宗教、法律等社会价值形态的追问,展示出相关的理论探讨。
建构道德理论的基本形态是基于后果、功效;还是基于责任、原则;或是基于人自身的德性、情感?抑或基于自由平等的个体的合作契约?对道德理论的深入思考,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道德的真谛。
《道德哲学》提出,道德在三种层次上为我们所关注。首先,道德是一种智慧,给人的生活提供价值和理智的方向,需要去学习;其次,道德是一种规范,用以指导、约束人的行为符合价值取向,需要去承担;最后,道德是一种信念,与生命一体,需要去体悟持存。
《道德哲学》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研究项目。
道德理论基本问题通过对生活的追问、对人性的追问、对道德的追问、对实践理性的追问、对宗教、法律等社会价值形态的追问,展示出相关的理论探讨。
建构道德理论的基本形态是基于后果、功效;还是基于责任、原则;或是基于人自身的德性、情感?抑或基于自由平等的个体的合作契约?对道德理论的深入思考,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道德的真谛。
《道德哲学》提出,道德在三种层次上为我们所关注。首先,道德是一种智慧,给人的生活提供价值和理智的方向,需要去学习;其次,道德是一种规范,用以指导、约束人的行为符合价值取向,需要去承担;最后,道德是一种信念,与生命一体,需要去体悟持存。
《道德哲学》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科学研究项目。
告别理性 豆瓣
作者:
[美]保罗·费耶阿本德
译者:
陈健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
- 11
本书所收录的论文论述了文化多元性和文化转型问题,它们试图说明,当同一性减少我们的快乐和我们的财富时,多样性是有益的。
《告别理性》一书对强调“进步”和“发展”观念的西方科学理性主义发起了猛烈挑战,后者对社会的损害和生态的后果现在已被人们广泛认识到。本书所有的文章都坚持一个哲学目标,不论是讨论希腊艺术和思想,还是为教会对伽利略的斗争做辩护,或是探求量子物理学的发展,抑或揭露卡尔·波普尔的教条主义,费耶阿本德均捍卫了科学的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观念。他坚持认为,对理论的追求是空的,他必须被从属于公民和共同需要的科学观念所代替。
挑衅,争论,严密的证明。《告别理性》一书激怒了费耶阿本德的批评者,并令他的众多拥护者兴奋不已。
《告别理性》一书对强调“进步”和“发展”观念的西方科学理性主义发起了猛烈挑战,后者对社会的损害和生态的后果现在已被人们广泛认识到。本书所有的文章都坚持一个哲学目标,不论是讨论希腊艺术和思想,还是为教会对伽利略的斗争做辩护,或是探求量子物理学的发展,抑或揭露卡尔·波普尔的教条主义,费耶阿本德均捍卫了科学的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观念。他坚持认为,对理论的追求是空的,他必须被从属于公民和共同需要的科学观念所代替。
挑衅,争论,严密的证明。《告别理性》一书激怒了费耶阿本德的批评者,并令他的众多拥护者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