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三国之见龙卸甲 (2008)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三国之见龙卸甲
4.7 (148 个评分) 导演: 李仁港 演员: 刘德华 / 洪金宝
其它标题: 见龙卸甲 / Three Kingdoms: Resurrection of the Dragon
三国乱世,战火纷争。面对魏军强势压境,初任工兵的赵云(刘德华 饰)主动请缨,借助军师诸葛亮(濮存昕 饰)以攻为守的策略,立下劫寨扰敌的大功。随后的长坂坡一战,赵云单枪匹马杀入曹营救回幼主,从而一战成名。随后并被委以重任与黄忠老将军一起出征定军山,收取汉中,奠定蜀国基业。不过此役,由于黄忠心急想争头功提前出兵,却中了曹操的奸计伤亡惨重。危机之时,赵云及时赶到救出了黄忠和罗平安(洪金宝 饰),并在诸葛亮妙计的帮助下,烧掉曹军粮草扭转战局立下大功。赵云也因此荣升五虎上将,而身为同乡兄长的罗平安心中却是百般滋味。时间就在战争中飞逝而过,蜀国的五虎大将也先后辞世。在诸葛亮的再一次灭魏大计前,赵云坚持做先锋大将,却在凤鸣山前遇上曹操10万大军,面对人生的终极之战,赵云该如何应对?
法门寺猜想 (1997) 豆瓣
8.6 (19 个评分) 导演: 陈家林 演员: 袁立 / 周里京
《法门寺猜想》讲了一对恋人的三世情缘。唐朝的元公主与法门寺的小和尚觉能相恋,后来觉能知道自己是被掉包的皇子,而公主是宰相的女儿。觉能后为保护佛骨自焚而亡。公主也自刎了。第二世是一个卖茶的缘妹和一个金银匠阜能的故事。两人相恋,但缘妹被外族拓跋氏看上,阜能为了国家,也为了缘妹,只得远征拓跋。第三世主持人元缘和年轻的历史学家小唐在挖掘法门寺时相识。小唐写了《法门寺猜想》的剧本给元缘,元缘后来才明白自己也许就是元公主和缘妹的前世今生,当他要去找小唐时,小唐已经出家,法名可能,远走。
2008年4月6日 看过
除却烂大街的白娘子西游记,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其实是这部。说严重点,简直就是直接影响了某人幼小的世界观。片头风吹沙飞露出法门寺遗址的画面,一直是我认为在电视剧里看到过的最美的画面。
历史 大陆 电视剧
中国风水罗盘 豆瓣
作者: 程建军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 1
罗盘,古称罗经、罗镜、经盘、罗经盘、子午盘、针盘、风水罗盘,是中国古代堪舆家从事堪与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罗盘盘面层次繁多,内容庞杂,原理玄奥,白五行八卦,干支甲子、节气方位,到天文历法、州国分野无所不包。正如《罗经解定》序言所说:“罗经者,以其收罗天地之蕴,上拨星辰之躔度,下察山水之峙流,以形应气,以数合理,无不森罗密布,而阴阳两宅由是叶吉,如制丝者之有经方能制锦而成章也,故曰罗经”其复杂与玄奥使人们对罗盘产生了一种神秘莫测的印象。
前些年,风水研究滥觞,但是涉及罗盘的深入研究成果缺如。这可能有三个原因:一是思想有顾虑,认为不应该去研究或不合时宜;二是由于罗盘的玄奥的确难于深入研究;三是有研究成果但不想公开。所以使人们难以了解其真面目。
罗盘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多层面与内容有什么作用?有没有科学道理依据?随着对风水学的不断探索,这些问题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很自然地,近年有人开始出版颇有深度的罗盘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中,有的不能以正确的观点分析之,有的过于深奥难懂,很是遗憾。
笔者认为,无论怎样,罗盘作为历史上存在的一个事物,一个谜,以正确的观念和方法花些时间去研究还是值得的。俗话说得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去花些力气研究就一味地认为这个不对,那个很好,这恰恰是不符合科学态度的。我的意思是说,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科学的也好,迷信的也好,好的也好,坏的也好,都应该有人去作些深人的研究,要不然我们如何去辩证地认识事物呢?不去深入研究如何知道哪个是科学,哪个是迷信呢?而科学又是如何科学的,迷信又是如何迷信的呢?我的意思是说,这本关于罗盘的书是一个科学的研究,不是说所研究的对象一定是科学的。
情况正是如此,通过对罗盘的一定研究,使我们认识到这个神秘之物除了用于磁针的指向定位,以及记录了一些古代天文、地理、气候和历史知识外,罗盘盘面的多数内容的使用是没有什么道理的,虽然这些内容包括了许多的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我的意思是说,罗盘盘面的一些内容是历史哲学文化等内容,但是经堪与家们的精心加工,其使用方法及其所得的吉凶结论却是荒诞不经的了。而罗盘中所包含的星占学和命理学的东西更使早期罗盘的科学几近湮没于荒唐之中,应当指出,风水罗盘实是中国古代 通天、通地术的具体展现与实施工具。
当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其他问题,如磁性指南针的发明可能始于唐代;中国发明指南针与中国的地理位置有关;又如封建社会晚期的建筑定向确实受到了罗盘使用的影响等,这对我们进行其他领域的研究均有一定意义。

风水罗盘有很多种类,本书主要以“徽盘”为例进行较为详细的研讨,力图给出一个本来面目?
死亡文化史 豆瓣
La mort et l'Occident. De 1300 à nos jours
作者: 米歇尔・沃维尔 / 蔡锦涛 译者: 高凌瀚 / 蔡锦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5
死令人畏惧,而死的历史却扣人心弦。对死亡和对死亡史的研究必然在新的思想史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沃维尔引领我们从死亡出发;回顾自 1300年以来西方死亡历史的发展;探究面临死亡的集体态度的变化,研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走向死亡这一途程上的各种反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死亡体制去判断或评价一个社会。自1983年出版以来。本书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作为一部综合性研究著作,它集人口学、医学、宗教学、社会学、艺术文学研究之大成。在丰富资料的佐证下,作者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具有权威性的西方死亡史图景:从中世纪黑死病肆虐开始.人们对死亡的认识经过了巴罗克式的大规模仪式的死,自然哲学的”明智”的死。复古派的”英雄”式的死,立遗嘱的“市民阶层“的死,最后进入现代的对死的禁忌。在本书的最新版本(2000年版)中,作者新写的序言又总结了近20年研究的新成果。
恐怖 豆瓣
作者: 保罗.纽曼 译者: 赵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4
本书以时间为序,从公元一世纪开始讲述恐怖的起源,进一步阐述中世纪恐怖与神学宗教相联系后对社会的影响,伊丽莎白当政时期的恐怖统治给国家带来的混乱,复辟革命时期瘟疫蔓延和社会动荡给人民造成的不安和恐惧心理,浪漫主义时期恐怖也极大激发了作家、艺术家的灵感,从而促使了大量以恐怖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的产生,维多利亚时期恐怖又与鬼魅相结合,一直到20世纪,恐怖情绪仍然笼罩着世界,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话题。作者保罗・纽曼分别从文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各个方面介绍了恐怖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带领读者进入令人心悸的恐怖之旅。
巫术的兴衰 豆瓣
Religion and the Decline of Magic
作者: [英] 基思·托马斯 译者: 芮传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本书旨在分析从中世纪教会的崩溃到1700年左右知识空气的改变这段时期内英国的大众信仰。内容包括巫术、占星术、妖术及同源的信仰等。
魔鬼的历史 豆瓣
Une Histoire du diable, xve siècle-xxe siècle
作者: (法)穆尚布莱 译者: 张庭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6
“魔鬼”是一种文化符号,渗透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书梳理了“魔鬼”从12世纪诞生到20世纪在西方的发展变化及影响。魔鬼的形象多变,;最初魔鬼是基督教传说中的大人物,是恐怖的地狱之王,启蒙时代后,魔鬼慢慢由一个外在的独立存在内化为人心深处的“恶”;到了反抗与革命的时代,它又成了浪漫主义的象征,20世纪,魔鬼频频出现在书籍、电影、广告中,形象却是轻松、活泼的,成为一个取乐的因素,一个没有危险的玩伴。
他多变的形象代表是人们对个人命运和文明前景的不同看法。书中剖析文学作品,讲述生动故事,分析有趣电影、描给魔鬼图像。
印刷书的诞生 豆瓣
作者: (法)费夫贺(Febvre)、马尔坦(Martin) 译者: 李鸿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印刷书的诞生》是法国年鉴学派大师费夫贺与马尔坦的经典之作,自一九五八年於法国出版以来,已成为西方书籍史与出版史研究人员必读的基《印刷书的诞生》目。印刷书的勃兴是一段不容小觑的历史进程,费夫贺与马尔坦在这部广获好评的史书中,聚焦于1450至1800年间,活字印刷术发明后的早期图书史,带领我们探究印刷书诞生的源起,以及西方文明从手抄本迈入印刷书社会的革命性转型。年鉴学派治学之道的极致范例,尽在书中呈现。
酉阳杂俎 豆瓣
作者: 段成式 译者: 许逸民 学苑出版社 2001 - 10
本书不仅包括本色当行的志怪、传奇,也包括杂事、琐语,乃至于考证,似这般熔诸体为一炉的书,也只有“杂俎”的称呼才可以当之。
2008年3月20日 想读 曾经看过一些,没读完,因而更想补齐。对脉望的好奇延续至今。
历史 古典 奇谈
番薯人的故事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张光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 - 7 其它标题: 蕃薯人的故事
台湾岛的形状很像一个白薯,所以岛上两三千万的汉人常常自称“番薯人”。
这里写下来的这些事在心里记忆了近五十年,现在事过境迁,访旧半为鬼,再不写,恐怕这一小段历史就没有人记得了。
常常有人问我:这一年牢狱之灾对你有什么影响?我想,它影响了我一生做人的态度……我出来以后,没有继续念书,在家里自己读点书,以同等学力考上了台大的考古人类学系。考这个系,基本的原因就是想知“人之所以为人”。
亮剑 (2005) Eggplant.place 豆瓣 TMDB
亮剑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亮剑
8.8 (367 个评分) 导演: 张前 / 陈健 演员: 李幼斌 / 何政军
在李云龙独特的战术指挥下,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全军覆灭。接着李云龙会同国军358团团长楚云飞闯进日军重兵防守的县城,守备部队的全体军官都在这次袭击中丧生。李云龙和楚云飞在晋西北因此名声大噪,李楚二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1941年冬天,弹尽粮绝的独立团在野狼峪伏击日军用冷兵器全歼日军两个中队,此战之惨烈竟惊动了最高统帅部的蒋委员长,也引起了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官极大关注。
鲁班经 豆瓣
作者: 午荣 译者: 易金木 译注 华文出版社 2007 - 9
《鲁班经》中重点论述了古建筑中所用的寸木尺地、片瓦只砖、尺长寸短(鲁班真尺)以及建筑物中的尺寸高低、左右前后与吉凶祸福的关系。并详尽记录了自春秋以来,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及宋元千年来历代匠师关于建筑营造法式、古代家具设计制作的经典形制和图样。民间建筑包括框架结构的“正三架式”、“正五架式”、“正七架式”,具体有宫殿式、钟鼓楼式、祠堂式、庙宇道观式等。其家具形式多达三十余种,如桌椅式、大床式、箱柜式、镜架式等。因此,《鲁班经》不仅是一部稀世罕有的古代建筑文化奠基之作,还是一部古代家具设计制造的实用经典。
图说汉字的历史 豆瓣
作者: 阿辻哲次 译者: 高文汉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 7
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汉字写真集。本书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汉字史通论,主要考察了新石器时代直至现代的汉字发展史,探明了汉字在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及其历史地位。第二部分重点叙述了汉字的书写史,比如书写工具史、书写材料史等。作者以“对汉字未来的思考”一文做结语,提出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推进,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用微机处理语言的情况下,汉字将如何获得传承和发展的问题。
追忆甜蜜时光 豆瓣
作者: 由国庆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 7
在物质极度丰裕的今天,平素里就食肥饮甘的我们,也许并不总吃糕点,年轻一点的朋友们更是不甚理解中式糕点的真正饮食文化意义,或是更倾向于西方的汉堡和众多的“派”,但是年纪稍长一些的人们却不会忘记那些传统糕点曾经给我们带来的甜蜜时光,那些花花绿绿的点心盒、点心签交织着美妙的味道,在我们的童年记忆中永难忘却,而由糕点生发的许多故事在不同的年代里,也总纷纷演绎,意趣悠久。这就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糕点文化发展脉络的图文书,从我国的糕点史话写起,内容涉及糕点与社会民俗生活,糕点与历史人物,与古典名著的关系,以及糕点行业演变和老字号等背后故事和轶闻趣话。南北茶食纵论古今,四方名点娓娓道来。就像书的名字“追忆甜蜜时光”,在图文并茂的多彩世界里,作者引领我们寻着那久违的绵香,集体追忆糕点带给我们的那些甜蜜的时光。
户牖之美 豆瓣
作者: 楼庆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户牖之美》介绍乡土建筑门与窗的形式、作用和装饰,从隔扇门、屏门到槛窗、墙窗、横楣窗……展现乡土建筑所独有的艺术魅力。其内容有:中国古建筑的门窗、门窗的发展、门窗的形制、门窗的装饰等。
曹雪芹风筝艺术 豆瓣
作者: 孔祥泽 / 孔令民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4 - 3
《曹雪芹风筝艺术》主要内容:众所周知,曹雪芹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文学巨著《红楼梦》早已成为中国文学宝库及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曹雪芹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对于中国民间艺术,尤其是工艺美术,有着深入的研究,具有相当高的造诣这点反映在他的《红楼梦》小说中。曾有人信得过统计,《红楼梦》中写到的工艺品大约有十十几类,三百多个品种,数量达三千多件。其中描写最为生动的,当属风筝。而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实物推想,曹雪芹研究的工艺品,只有风筝一项淬于后世。
雕梁画栋 豆瓣
作者: 楼庆西 三联书店 2004
楼庆西先生一直致力于建筑研究成果的普及与推广,在继《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国小品建筑十讲》等书之后再次主编“乡土瑰宝”系列。该系列汇清华大学建筑系乡土建筑研究十五年之功,分六册出版,内容包括:富有装饰的大木构件、精巧细致的门窗、华丽的门头门罩、雕刻和彩饰、住宅、宗祠和寺庙。本系列以图为主,在开篇详尽生动的文字之后,大量的照片和大幅测绘图可供专业人士直接使用。选图都配有相关的文字介绍,有丰富的人文蕴涵和明显的工艺特色。
畅销书“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的后续作品。主要介绍了中国乡土建筑木结构的形态,以图片为主,选编了一百余幅图片,近两百张测绘图,每一图都配有相关的文字介绍,选图精美,有丰富的人文蕴涵和明显的工艺特色。
书林清话 豆瓣
作者: 叶德辉 中华书局 1957 - 1
本书对读者提供了关于古代雕板书籍的各项专门知识,著者根据丰富的资料,用笔记体裁说明书籍和版片的各种名你,历代刻书的规格、材料,以及工料价值的比较,印刷、装订、鉴别、保存等方法,并叙述了古代活板印刷、彩色套印的创始和传播,各时代特出的著名刻本,刻书、钞书、卖书、藏书的许多掌故。
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也作焕彬),号直山,一号郋园,湖南湘潭县人。是近代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大半生从事版本目录学工作,撰有不少影响深远的版本目录学著作,有《藏书十约》、《书林清话》、《书林余话》、《观古堂藏书目》、《郋园读书志》等等。其弟子杨树达(1885-1956)评其版本目录学说他“淹通目录,识别版藏。凡雕刻源流,传本真膺,莫不骈列在胸,指数如画。”谢国桢(1901-1982)亦赞誉他“精于目录之学,能于正经正史之外,独具别裁,旁取史料,开后人治学之门径。”说明其版本目录学的造诣颇为深邃。
吉祥系列纹样·吉祥兽 豆瓣
作者: 郑银河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5 - 6
民族传统装饰纹样表现出既多样性又有规律性的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其一,以民族象征为符号的纹样——龙、凤。它的形式有别于其他任何民族。从生物科学的意义上它本身不具有实在性,但其图形符号却是我们的生活中见得最多,应用最普遍,最具经典,也是最具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装饰纹样。
其二,以装饰纹样象征物如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的性格、品行、特征和职司为寓意的样式。
其三,以宗教信仰为题材的样式。宗教的发展造就了艺术的辉煌,一座寺院涉及建筑、壁画、雕刻、纸艺、织绣等,是装饰艺术的集大成。
其四,以装饰物名称谐音乃至直接用文字组合的样式。如蝙蝠与“福”、菊与“吉”、竹与“祝”、磬与“庆”谐音,以及“百寿”字、“百福”字、“招财进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