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追忆甜蜜时光 豆瓣
作者: 由国庆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 7
在物质极度丰裕的今天,平素里就食肥饮甘的我们,也许并不总吃糕点,年轻一点的朋友们更是不甚理解中式糕点的真正饮食文化意义,或是更倾向于西方的汉堡和众多的“派”,但是年纪稍长一些的人们却不会忘记那些传统糕点曾经给我们带来的甜蜜时光,那些花花绿绿的点心盒、点心签交织着美妙的味道,在我们的童年记忆中永难忘却,而由糕点生发的许多故事在不同的年代里,也总纷纷演绎,意趣悠久。这就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糕点文化发展脉络的图文书,从我国的糕点史话写起,内容涉及糕点与社会民俗生活,糕点与历史人物,与古典名著的关系,以及糕点行业演变和老字号等背后故事和轶闻趣话。南北茶食纵论古今,四方名点娓娓道来。就像书的名字“追忆甜蜜时光”,在图文并茂的多彩世界里,作者引领我们寻着那久违的绵香,集体追忆糕点带给我们的那些甜蜜的时光。
户牖之美 豆瓣
作者: 楼庆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户牖之美》介绍乡土建筑门与窗的形式、作用和装饰,从隔扇门、屏门到槛窗、墙窗、横楣窗……展现乡土建筑所独有的艺术魅力。其内容有:中国古建筑的门窗、门窗的发展、门窗的形制、门窗的装饰等。
曹雪芹风筝艺术 豆瓣
作者: 孔祥泽 / 孔令民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4 - 3
《曹雪芹风筝艺术》主要内容:众所周知,曹雪芹是一位文学家,他的文学巨著《红楼梦》早已成为中国文学宝库及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曹雪芹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他对于中国民间艺术,尤其是工艺美术,有着深入的研究,具有相当高的造诣这点反映在他的《红楼梦》小说中。曾有人信得过统计,《红楼梦》中写到的工艺品大约有十十几类,三百多个品种,数量达三千多件。其中描写最为生动的,当属风筝。而根据现有的资料和实物推想,曹雪芹研究的工艺品,只有风筝一项淬于后世。
雕梁画栋 豆瓣
作者: 楼庆西 三联书店 2004
楼庆西先生一直致力于建筑研究成果的普及与推广,在继《中国古建筑二十讲》、《中国小品建筑十讲》等书之后再次主编“乡土瑰宝”系列。该系列汇清华大学建筑系乡土建筑研究十五年之功,分六册出版,内容包括:富有装饰的大木构件、精巧细致的门窗、华丽的门头门罩、雕刻和彩饰、住宅、宗祠和寺庙。本系列以图为主,在开篇详尽生动的文字之后,大量的照片和大幅测绘图可供专业人士直接使用。选图都配有相关的文字介绍,有丰富的人文蕴涵和明显的工艺特色。
畅销书“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的后续作品。主要介绍了中国乡土建筑木结构的形态,以图片为主,选编了一百余幅图片,近两百张测绘图,每一图都配有相关的文字介绍,选图精美,有丰富的人文蕴涵和明显的工艺特色。
书林清话 豆瓣
作者: 叶德辉 中华书局 1957 - 1
本书对读者提供了关于古代雕板书籍的各项专门知识,著者根据丰富的资料,用笔记体裁说明书籍和版片的各种名你,历代刻书的规格、材料,以及工料价值的比较,印刷、装订、鉴别、保存等方法,并叙述了古代活板印刷、彩色套印的创始和传播,各时代特出的著名刻本,刻书、钞书、卖书、藏书的许多掌故。
叶德辉(1864-1927),字奂彬(也作焕彬),号直山,一号郋园,湖南湘潭县人。是近代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大半生从事版本目录学工作,撰有不少影响深远的版本目录学著作,有《藏书十约》、《书林清话》、《书林余话》、《观古堂藏书目》、《郋园读书志》等等。其弟子杨树达(1885-1956)评其版本目录学说他“淹通目录,识别版藏。凡雕刻源流,传本真膺,莫不骈列在胸,指数如画。”谢国桢(1901-1982)亦赞誉他“精于目录之学,能于正经正史之外,独具别裁,旁取史料,开后人治学之门径。”说明其版本目录学的造诣颇为深邃。
吉祥系列纹样·吉祥兽 豆瓣
作者: 郑银河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5 - 6
民族传统装饰纹样表现出既多样性又有规律性的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
其一,以民族象征为符号的纹样——龙、凤。它的形式有别于其他任何民族。从生物科学的意义上它本身不具有实在性,但其图形符号却是我们的生活中见得最多,应用最普遍,最具经典,也是最具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装饰纹样。
其二,以装饰纹样象征物如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的性格、品行、特征和职司为寓意的样式。
其三,以宗教信仰为题材的样式。宗教的发展造就了艺术的辉煌,一座寺院涉及建筑、壁画、雕刻、纸艺、织绣等,是装饰艺术的集大成。
其四,以装饰物名称谐音乃至直接用文字组合的样式。如蝙蝠与“福”、菊与“吉”、竹与“祝”、磬与“庆”谐音,以及“百寿”字、“百福”字、“招财进宝”等。
吉祥系列纹样·吉祥鸟 豆瓣
作者: 郑银河 福建美术出版社 2005 - 7
吉祥鸟,作为一种文化的形态,在世界各国都有其特有的具体形象,而在我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进程中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形象和内存意蕴,它突出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社会观念。当前,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步步深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然而,具有物质形象和观念形态双重属性的吉祥鸟,仍保持其永恒的审美魅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审美魅力。
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首先在于吉祥鸟的社会心理功用。从历史发展过程分析,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辟邪和驱邪、祈求与祝贺。
透过吉祥鸟审美发展的规律,其审美意义的本质特征在于“象征”。吉祥鸟的审美意义,更重要的还在于社会进入了高度文明和发达的今天,不但没有因为文明的发展而逊色,恰恰相反,吉祥鸟这一传统文化的张力和魅力,在现代人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仍具有现实的审美价值。
吉祥鸟——真、美、美的化身。
中国纹样史 豆瓣
作者: 田自秉 / 吴淑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 1
《中国纹样史》是一部关于我国古代传统纹样的著作,共分十二章,为原始时代的纹样、夏商的纹样、西周的纹样、春秋战国的纹样、秦汉的纹样、魏晋南北朝的纹样、隋唐的纹样、宋代的纹样、元代的纹样、明代的纹样以及清代的纹样,按历史发展顺序,系统叙述了纹样的产生和发展衍变、各个时代的代表纹样、其释义以及民俗含义等各方面的内容,使读者能了解纹样的发展概貌和艺术特点,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对弘扬祖国传统工艺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提供了大量纹样的形象资料,可为当代美术工作者在新的设计中,提供创作参考。本书可供高师本专科生及同等学力教育美术爱好者使用。
空谷幽兰 豆瓣
Road to Heaven
8.3 (39 个评分) 作者: [美] 比尔·波特 译者: 明洁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 - 10
《空谷幽兰》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他通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及其传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将其与他正在采访的现状相对照,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向往、怀恋,并写岀了他所看到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虽然是“寻隐之旅”,但这本书的风格并不凝重。比尔就是在描写被摧残的老树时,也要同时让读者看到老树残干上的嫩芽。书中的语言像白描一样优美,富有生机和感染力,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美国式的幽默,常常会令读者会心一笑。因此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之旅”。
书中数十幅插图中的风景异常优美,令人叹为观止,有的是美国著名摄影家斯蒂芬·R·约翰逊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
100个理由 豆瓣
作者: 胡平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5 - 10
中国知识界对中日关系最富激情、理性和震撼力的思考
战争是各种关系最为激烈而又集中的呈现。
中国和日本是两个邻邦国家,在近二百年间,日本却数次向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日本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伤害,都使我们无法回避一个问题——为什么?
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一百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直面中日关系,深刻反思历史,全面剖析了战争的深层原因——一百个理由——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一百个或者更多的理由!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各种纪念活动、“央视的一系列节目,都使我们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战争的伤痛和残忍之上。
胡平的书却引领我们进一步深入到日本人的心灵、日本的民族性、中日文化差异等深层结构之中,一起去探求人类悲剧出现的深层原因。”(著名经济学家 赵晓)正像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庆典的讲话中说到那样“回忆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一百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对于人类更好地认识自身的罪性,避免悲剧的发生是更加重要的。”
《一百个理由———给日本也给中国》,将使我们更加 接 近 真 相 !
这本书全面展现了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在文化和地缘上相亲相近的两个国家长达千年的交往历史、现状及未来的走向,并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众多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全面揭示了日本文化的复杂面貌,一方面,日本的侵略、扩张意识、武士道精神、残暴、偏执、心理阴暗是一种全民族的,根深蒂固的,是一种民族性;另外一方面,日本人忠诚、隐忍、坚韧、勤劳、自信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无比热爱。作者由此也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落后日本,甚至被日本侵略的深刻原因,一方面,中国几千年的皇权造就的封闭、狭隘严重影响了变革与发展,这使得虽然中国和日本差不多同时进行"维新运动",但日本明治维新一下就将日本带入现代化的轨道,但中国的"戊戌变法"却无法避免地失败,随后的"辛亥革命"也没有取得成功;另外一方面,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国家观念的缺失也使得日本入侵中国长达十几年。日本侵华期间,虽然,中国组织了大规模的抵抗,但"伪军"、"汉奸"多如牛毛,日本在中国先后扶持了五个比较大的"伪政权":伪满洲国、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伪华北临时政府、伪德王蒙疆政权和伪汪精卫政权,组织了治安军、兴亚同盟军、蒙古军、剿共军、皇协军、防共军、绥靖自治军、联防救国军、和平建国军、绥蒙联军等等,甚至出现了像汪精卫、周作人这样的"卖国贼"。
作者由此深入分析了至今日本仍然对其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闪烁其辞的深刻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抗战的宣传与评价,以及相应的对日本侵华罪行的调查与清算,总显得有些低调与游移"。"中国从来没有对日本在华战争罪行进行过系统、全面、彻底的调查,以致时至今日还有许多日军暴行未被曝光,许多暴行虽有记载也不够详尽确凿。中国人也从未像犹太人对纳粹那样利用一切可能的形式和手段将中国受害者的悲惨遭遇和日本兽行的残暴有效地曝露于世界面前。"书中以"南京大屠杀为例",至今死亡人数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数据,在西方的一些有关"二战"的著作中,很少提及这场人类历史上最野蛮的屠杀,更谈不上对相关的资料和整个日本侵华的历史进行全面的清算。正因为这样,"便为日本的右翼势力日后不断地跳出来否定侵略战争提供了某种口实"。在相关的纪念活动上,"中国似乎从来没有像法国在去年6月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像俄罗斯今年5月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那样,请来世界有关各国元首参加恢宏气势的纪念活动,并隆重宣传我们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周年",大张旗鼓地对国民进行"胜利教育";也没有像犹太民族一样,从"二战"结束迄今,一刻都未曾停止过对纳粹德国罪行的揭露、控诉、索赔以及对纳粹罪犯的追缉。
作者还就中日关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针对国内发生的"抵制日货"和一些过激的游行活动,作者指出,真正的爱国,不是或不仅仅是网上、街头的激愤的宣泄,更应是冷静地将国内的事情做得更好,作者痛陈这些偏激的爱国主义情绪实际上是一种"伪悲情",并称他们为"爱国贼"。作者认为,在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和日本都必须跨过对方这道门槛,所以"中国能找到100个理由谴责日本,中国更能找到100个理由与日本和平相处"。
本书得到了思想界人士的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评价本书"既充满激愤,又富有理性,是理性与激情的'完美组合'。"《凤凰周刊》执行主编评价本书为我们找到"接近日本真相的一把钥匙"。著名的经济学家赵晓认为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超越了简单的对战争的伤痛和残忍的展示,而是"深入到日本人的心灵、日本的民族性、中日文化差异等深层结构之中,一起去探求人类悲剧出现的最深层的原因"。"这对于人类更好地认识自身的罪性,避免悲剧的重演是更加重要的。"
本书作者胡平为知名作家,曾有报告文学《中国的眸子》《千年沉重》和《禅机:苦难的祭坛》等作品较有影响,其写作以思辩性、思想性见长。现居南昌。

来源:搜狐读书
百变小红帽 豆瓣
Little Red Riding Hood Uncloaked: Sex, Morality, and the Evolution of a Fairy Tale
7.6 (2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凯瑟琳·奥兰丝汀 译者: 杨淑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10
1697年一个穿红色连帽披肩的小女孩,在森林里遇见一只狼之后,就在各个时代幻化出不同的角色:她是被保护、被训诫的纯洁女孩儿;却又曾经勾搭大野狼;或摇身一变在好莱坞夜总会大跳艳舞;搽密丝佛陀口红,喷上香奈儿五号香水,开红色敞篷车,到处卖弄风情;甚至掏出武器将危害她的家伙干掉……她的演技毫不含糊,她永远是世人心目中的百变女主角——小红帽。
一则看似简单的童话,为何引起文人,艺术家,心理学家,民俗学家,女性主义者,广告人等诸多人们的兴趣,不断地在各种媒体上被改编再造?
这本书充满了有趣的历史典故,通过具有洞察力的分析与解构,为读者揭开红色连帽被肩下的所有秘密。
南风窗 豆瓣
7.9 (20 个评分)
《南风窗》杂志1985年创刊。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敏锐而深刻的新闻价值探索与判断,强调建设性与分寸感的务实新闻操作,形成了特有的品质和气质,形成了对社会问题特有的解读和视角,形成了特有的文采风格,因而,吸引了中国社会的主流人群,并得到读者认可,巳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南风窗》与共和国同行,深切关注中国社会的转型问题,以开放的心态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形势,紧密追踪中国政经领域和社会文化变革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难点、汇聚主流精英和人民大众的声音,提供有建设性的思考,形成推动中国社会前行的精神合力。
订阅电话:61036197 邮发代号:46-117
2008年2月1日 已读
这会儿不太看了.上高中时每期都会在学校图书馆看,反正不要钱嘛.
人文 文化 新闻 社会
三联生活周刊 豆瓣
8.5 (70 个评分)
《三联生活周刊》前身为邹韬奋先生在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韬奋先生的创刊目的是:“每星期乘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以“供应特殊时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粮”。
《三联生活周刊》自1995年在《生活周刊》传统基础上创刊,定位是做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的忠实记录者,做中国的《时代》周刊。它的办刊宗旨是“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
天水圍12師奶 豆瓣
作者: 陳惜姿 職工盟/藍藍的天 2006
在天水圍, 職工盟遇上最奇特的香港人. 有一次, 剛受過理髮訓練的學員到天水圍"義剪", 看到不少頭髮長得像女孩的男童, 我們大惑不解. 母親解釋, 原來是在香港剪髮太貴, 捨不得, 一家人要等到回大陸才剪髮.
與一般香港人看法不一樣, 我們接觸到的天水圍人十分努力. 職工盟在天水圍北有一間培訓中心. 英語班甫招生, 就有百多人排隊; 出席率之高, 是各區同類課程之冠. 居民找工作, 專挑工時長的來做, 因為只有工時長, 才抵得上昂貴的交通費.
失業綜緩個案數字, 天水圍全港第二. 中年低技術男人受失業困擾, 一厥不振, 女人卻無暇嗟嘆, 獨挑生活大樑, 承受男人不願領的低工資, 做男人不屑做的苦工.
這些頑強的天水圍女人, 不斷觸動我們的神經, 萌生出版一部天水圍女人故事的念頭. 社會今天大呼扶貧, 官員, 政客忙著到天水圍作秀. 到底天水圍人真正的需要是什麼? 最好還是由他們來說.
全面都市化的社會 豆瓣
作者: 馬國明 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2007
香港吞下一顆「五十年不變」的定心丸,走進後九七年代,不知道資本主義是一種不可以停下來的體制。馬國明從理論的高度,指出全面都市化,不斷粉飾城市面貌,是香港夢遊般走進重大轉變過程的對策,平凡但深入民心的事物要讓路給各種新奇和響噹噹的事物。普羅大眾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來的文化,必定佈滿各種跟權力周旋和反抗壓制的印記,因此要從文化的層次剔除,否則跟消閒享樂的生活型態格格不入。馬國明要香港人告別繁華夢,把目光從璀璨奪目的事物轉到社會上正面臨雙重邊緣化的人的困境。爭取保留「喜帖街」以至天星碼頭鐘樓的意義不在於這些事物的價值,而在於這些事物的平凡。保留平凡的事物是要留下標記,說明大多數人的生活絕非悠閒安樂,而是營營役役。
漢字的故事 豆瓣
作者: Cecilia Lindqvist / 林西莉 译者: 李之義 貓頭鷹 2006 - 3
◎最富閱讀趣味的圖解版「說文解字」,帶你認識漢字深遠的文化淵源
◎外國人愛讀:原書出版後獲得西方漢學界高度讚揚,很快就譯為英、法、德、挪威、芬蘭文等版本,發行量高達八十五萬冊,長踞外國人學漢字的推薦書單
◎漢語世界也暢銷:一九九八年簡體版在大陸問世,立刻成為北京幾家大書店暢銷書
◎師大國文系教授賴明德、季旭昇專文推薦;季旭昇教授校訂
◎42位作家、各界學者、教育名家聯合背書推薦:小野、朱天心、余光中、林良、洪蘭、張大春、張曼娟、張曉風、黃春明、羅智成……

【給台灣讀者的話】──《漢字的故事》作者林西莉
「透過『原體字』,你可以和充滿智慧的造字祖先面對面,接觸到科技、藝術、建築及文化等璀璨的中華文化傳統,當然,也能讓人一窺古老中國的地理景觀與市井小民的生活面貌。《漢字的故事》就是試著探討上述內容,如今拙作即將在台灣以『原體字』出版,我誠摯希望能與所有讀者分享,我對漢字及中華文化的熱愛。」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的著作,非常適合大眾閱讀,尤其在國語文程度日益低落的這個當兒。」──師大國文系教授季旭昇

「經由作者細膩的描述,每一個漢字都成了中華民族成長發展中鮮活的圖像,不但讓世人透過這些最貼近生活的文字,驚豔於中華文明的瑰麗璀璨,而且更能感受到漢字形體龍飛鳳舞,多采多姿的造字之美。」──師大國文系教授賴明德

「漢字為什麼是這個樣子?」

打從瑞典漢學家林西莉第一天開始學中文,這個問題就吸引她一步步挖掘漢字背後的故事。對於每個字為何這麼寫,我們思考過多少?身為漢字的日常使用者,我們能認出多少現代漢字的甲骨前身呢?

《漢字的故事》是林西莉女士以八年時間寫成的力作,書中她不僅從個人的體驗出發來說故事,也用一幅幅生動的圖片,述說一個個漢字的源遠流長。她親自踏訪中國鄉鎮考查、拍攝古文物,也拍攝現代漢語文化裡的民俗生活,古老的甲骨文和金文有了圖片搭配解說,變得輕鬆易懂,也讓我們一再驚訝,象形字和實物的關聯多麼密切。

因為天天用,我們好像失去了對每個漢字的意義和造字之美的感受力。透過林西莉這位瑞典人(她也是漢學大師高本漢的高足)的眼光,正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這些一筆一畫,原來背後都有故事。書中介紹了與漢人生活各層面有關的漢字,例如交通工具、環境地景、農耕、日用工具等等,我們會從這三○四個最貼近生活的基礎象形字,感受到與老祖宗生活經驗的牽連。

《漢字的故事》自出版以來,即受到西方漢學界高度讚揚,本書是首次根據近代發現的大量考古資料,討論漢字核心部分的象形字起源;加上林西莉不採學院式的嚴肅論述筆調,而以其獨特的觀點,用簡明、通俗的說故事方式,引介一部漢字的文化史──也是精彩的中華文明史。

資料來源:貓頭鷹知識網
http://www.owl.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