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yun - 标记
静谧与光明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约翰·罗贝尔 译者: 成寒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 1
路易•康是现代建筑大师,本书以精致的散文阐述了他的建筑精神。第一章“静谧与光明”从各个角度整理了康的演讲词,文字优美,充满诗意;第二章“建筑即精神”是作者对康建筑精神的领悟,从建筑内部一一讲述;第三章“路易•康的建筑”是康的八个代表作品,作为康建筑思想的例证,简洁直观,大气磅礴,充满力量。
让·雷诺阿 豆瓣
作者: [法] 安德烈·巴赞 译者: 鲍叶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11
本书是巴赞的最后一本专著。雷诺阿是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儿子,拍摄的电影包括《娜娜》、《游戏规则》、《查尔斯顿》、《玛尔基塔》、《卖火柴的小女孩》、《兰基先生的罪行》等,其风格是一种诗意的现实主义,用印象主义来参透命运,以现实主义来看穿世界,在各种形而下的社会身份背后书写形而上的寓言。巴赞对雷诺阿的美学观念进行了精心的考证;对制作技术细节作了准确的调查;对文章、演讲稿和采访进行整理,在此基础上写成的评传展现了雷诺阿特有的"安逸"的精神世界。
穿墙透壁 豆瓣
8.7 (22 个评分) 作者: 李乾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本书为作者二十年来中国古建筑考察的心得总结。涵盖神灵殿堂、帝王国度、众生居所三个主要面向、十六
大类建筑,深入探索五十一座经典个案。时间由秦汉以迄明清,空间遍布中华大地。无论是尺度宏大的宫殿
寺院、因地制宜的民居,或是亭台水榭著名园林,还有体现藏传佛教精神的喇嘛寺、具有伊斯兰风格的清真
寺唤拜塔等,作者皆以最能彰显各个古建筑特色的剖视彩图,加上实景摄影图像与特色导览,引领读者进入
时光隧道,甚至穿墙破壁,领略古代匠师高超的工艺技术,体验每一座古建筑令人惊艳的空间美感。在经典
个案之后,另有同类型其他实例的介绍与比较;而“延伸议题”则以简练的文字、精细的手绘线图与大量的
摄影图片,归纳整理中国古建筑之基本欣赏知识。最后并附中国古建筑常见术语词解。
-------------------------
过去每当我和梁思成先生谈到他做学问的事时,他往往只淡淡的一笑说:“这只是笨人下的笨功夫。”
今天当我看到乾朗的这部《巨匠神工》时被惊呆了,不禁想起了梁公说的“笨人下笨功夫”的话。乾朗不
仅受过深入的建筑学专业训练,近二十年来更走遍了大江南北,对中国古建筑有了亲身的领会和体验,因
而他才有可能将中国古建筑中最经典的作品挑选出来介绍给读者。本书又不同于一般的读物,乾朗每调查
一处古建筑时都是用全身心去体察的,书中的数十幅图画即是作者的心血之作,因此他可让读者用眼睛走
进古建筑,而这正是本书的最大特色。本书最可贵的是,它不仅供业内人士用,更是面向广大的社会人
士、所有非建筑业的朋友们。 ——林洙,《大匠的困惑:建筑师梁思成》作者
家在青岛 豆瓣
2009 - 6
这本书的宗旨是从青岛人的生活来表现青岛的变迁,尤其是表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青岛的巨大变化。但这本书使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表现青岛的老街、里院、蜗居、老移民。这是青岛的过去、年轻青岛身上的老旧,是光亮青岛下不向阳的所在,是最可能被忽略的城市皱褶里的生活。这是年轻青岛身上正在更新、正在老去的细胞,转瞬即逝,所以这部分的记录也特别重要和感人。对于体察青岛的变化,这是不可或缺的图像。没有这部分图像,就建立不起青岛生活变迁的参照系。就纯摄影而言,这也是作者最见功力、最见感情、也是最重要的作品。
青岛正年轻,但她的第一代人民正逐渐老去,有如细胞的更新。他们是青岛第一代移民,城市的开拓者。青岛人不能忘记他们。青岛之外的我们,也能从中看到农民向城市迁移、扎根、奋斗为一个城市人的艰苦历程。在当下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许许多多的人们正在重复这个过程。这本书的青岛老移民告诉我们,对于大多数进城者而言,艰苦奋斗是个必然,草根生活是个常态,第一代移民注定需要付出更多更多方能被这块土地接纳。要经历整整一代人的努力,第二代移民方能从心灵里认同青岛这块土地,自然而然地说我是“青岛人”,而不是像他们的先辈说我是“即墨人”,我是“枣庄人”,我是“阳谷人”。
突然發生的愛情故事 豆瓣
作者: 鍾偉民 皇冠文化出版社 2002 - 7
「誰會想到一個墳坑,竟跟她的世界,她的故鄉,是那樣的接近?」也許,阿義心想:他們的相遇,不光是一樁偶然的事件;在無窮盡的宇宙,他們遇上了,突然而短暫;但痛苦,將會長留;當戰火高燒,當蒲公英萎垂,燈塔上,那點最微弱的紅光,卻還會永遠永遠,在夜海閃耀……
点线面 豆瓣
Point and Line to Plane
作者: [俄罗斯] 瓦西里·康定斯基 / 校注 邓扬舟 译者: 余敏玲 / 邓扬舟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2011 - 6
康定斯基《点线面》一书,最早作为包豪斯学校的形式课程讲义出版,是现代主义艺术的经典文献。从内容上看,本书是康定斯基理论名著《艺术中的精神》的续篇,一方面贯彻该书中的抽象艺术主张,以具体分析的方法研究抽象视觉元素的艺术特征,另一方面则延续该书中的视觉构成课题,从色彩构成转到平面构成,探索现代构成理论的基本框架。本书共有三部分,分别讨论平面构成的三大元素即点、线、面的形式特点,全书自成体系,内容具体,深入浅出,富含美学洞见,并极具实践参考价值。书中有一百多幅插图,均由大师亲手绘制。
推销员之死 豆瓣
9.0 (8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瑟·米勒 译者: 英若诚 / 梅绍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本书为《推销员之死》、《撒勒姆的女巫》和《都是我的儿子》的合集,是阿瑟·米勒的代表剧作集。
《推销员之死》是米勒戏剧创作上的巅峰之作,荣获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推销员威利·洛曼因年老体衰,要求在办公室里工作,却被老板辞退。老推销员做了一辈子的美梦幻灭了,最后为了使家庭获得一笔人寿保险费而在深夜驾车外出撞毁身亡。
《撒勒姆的女巫》荣获安东纳特·佩瑞奖,是米勒的一部最能持久上演的剧本。描写的是一六九二年在北美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发生的迫害“行巫者”的案件。男主人公普洛克托被人诬陷,遭宗教法庭处以重罪,不愿以出卖朋友、出卖灵魂为代价换取屈辱的生存,最后毅然走上绞刑架。
《都是我的儿子》是米勒的成名作,获纽约剧评界奖。这是一出易卜生式的社会道德剧,写一家工厂老板在二战期间向军方交付不合格的飞机引擎汽缸,致使二十一名飞行员坠机身亡。他嫁祸于人,虽然逃脱了法律制裁,但最后他认识到那些丧命的飞行员“都是我的儿子”,遂饮弹自尽。
未来闪影 Eggplant.place 豆瓣
Flashforward
8.1 (14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罗伯特·索耶 / Robert J. Sawyer 译者: 肖一之 漓江出版社 2012 - 1
2009年4月21日17:00,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工作者启动了有史以来能量水平最高的粒子对撞实验以寻求物理学家梦寐以求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在完成倒计时操控按钮被按下的一刻,意外发生了:全世界的人陷入了持续1分43秒的昏迷状态,他们的意识却未停歇,而是穿越到了21年后的未来并看到了未来的景象。实验负责人劳埃德与未婚妻美智子幸福稳定,在未来闪影中,他却看到了21年以后的自己与另一个女人相濡以沫;另一位实验负责人西奥却什么也没看到。21年后的劳埃德真的会另寻他欢吗?看不到未来闪影是不是因为根本就活不到21年后?未来是既定的不可逆转的吗?粒子对撞实验和未来闪影的发生分秒不差,这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还是仅仅是个巧合?现在,只能告诉你,昏迷之后,世界上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关于电视 豆瓣
Sur la télévision
作者: [法国] 皮埃尔·布迪厄 译者: 许钧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1
《关于电视(精)》系布尔迪厄在法兰西公学院讲授的两堂电视公开教学课的内容,该课脉络清晰,对学界所取得的有关电视的研究成果做了综合评介。课一剖析了影响电视的隐形媒介审查行为的内部机制,揭露了电视形象与电视话语这些假象背后的某些运作秘密。课二揭示了统治新闻场域的电视如何通过引入收视率逻辑,即对商业需求的蛊惑性服从逻辑,深刻地改变了不同场域的运作,这些场域不仅包括艺术、文学、哲学和政治场域,甚至包括法律和科学场域。
后现代状态 豆瓣
La condition postmoderne: rapport sur le savoir
8.0 (2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 译者: 车槿山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9
《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的研究对象是“后现代条件下的知识问题”,涉及了19世纪末以来.受到科学、文学、艺术行为原则影响的文化状态,对现代的评论的正确性和真实性提出质疑,指出后现代的科技发展向人们提供了权力的增长,使知识变成了商品,成了决策的因素与手段。技术标准并不能判断真实与正义,在分歧中产生了相对临时的、制约性的真理标准。
论诱惑 豆瓣
De la séduction
8.3 (7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让·鲍德里亚 译者: 张新木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2
1979年,波德里亚独具匠心地写下《论诱惑》一书,分为“性之食相”“表面的深渊”“诱惑的政治命运”三章,从各个层面论述他思想中的“诱惑”这一概念。此后“诱惑”这一概念在波德里亚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乃至其涵义在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也许他的本意是试图用“诱惑”这样美文学的、空洞的反讽性范式再一次深化“拟真”这个激进的否定性范式,更重要的是,他想要通过对诱惑的批判性内省,界划自己与后现代话语的根本异质性。
GRE词汇精选 豆瓣
8.6 (44 个评分) 作者: 俞敏洪 群言出版社 2008 - 9
《GRE词汇精选》详细解释了每一个重要词汇的记忆方法,除词根、词缀记忆法外,分析联想记忆法、发音记忆法也都是本书的特色,枯燥的记忆由此变成了生动的游戏。分类处理:打上*号的单词都是GRE类比、反义词中考过的重要单词,没有*的单词为填空和单词。没有把类比题的考试题型放到单词后面,请考生掌握单词后,以实际做题的方式掌握做类比题的技巧。
不二 豆瓣 Goodreads
6.3 (95 个评分) 作者: 馮唐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11 - 7
都是草,干,都是跟下体有关的,医生是不把人当人的,所以在动物世界里,作者没有给我们留一点尊严,
这不是最好的黄书,是一本满足一些动物欲望的动物看的书,
谁都能写这样的书,只要你还有生物属性,但是作为进化到人的您,已经没有必要和这本书动物计较了
黛丽拉和她的20个前男友 豆瓣
TWENTY TIMES A LADY
作者: 卡琳·波斯纳克 译者: 方敏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0 - 11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我叫黛丽拉,善良、独立、不愚蠢,有过20个男友却至今单身。我不失败,不成功,只想对自己好一点。如果你喜欢,如果你不喜欢,这都是我的故事,反正最后我明白了如何才能让自己幸福,只分享,不表态,希望对渴望爱情的你有用。
根据本书改编电影《你睡过多少个》全球热映中
夜莺与玫瑰 豆瓣
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8.8 (61 个评分) 作者: [爱尔兰] 奥斯卡·王尔德 / 绘者 [英] 查尔斯·罗宾逊 译者: 林徽因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11 - 9
《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所著的童话作品经典选集,共收录了他的《夜莺与玫瑰》《幸福王子》《巨人的花园》《忠实的朋友》《驰名的火箭》和《星孩儿》七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由民国时期著名的大才女林徽因翻译而成。林徽因的文字优美自然、富有灵气,充满了恬静的女性美。译文后面并附录了完整的英文原文,读者可以感受英国天才作家王尔德的语言魅力。
书中的插图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出版黄金时代的插画大师查尔斯·罗宾逊于1913年绘制,是最早为王尔德童话绘图的画家。这些插图精致活泼,意境深远,本身就具备了很高的艺术价值。
《夜莺与玫瑰》是王尔德童话的经典选集,于1888年首次出版,问世后立即引起轰动,并永久地载入英国儿童文学史,由此奠定了王尔德在童话领域内不亚于安徒生的伟大地位。1913年,英国插画大师查尔斯·罗宾逊成为给王尔德童话绘制插图的第一位大艺术家。
王尔德的童话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童话”,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感人的童话”。在他的每部作品中,几乎都有一个因为“至爱”而变得“至美”的形象。据说王尔德在给儿子诵读自己的作品时,也会因此感动得潸然泪下。
被胡适誉为一代大才女的林徽因,对王尔德的童话一直情有独钟。她在照顾爱人梁思成住院期间,翻译了王尔德被誉为“比生命更可爱的爱情”的童话,以此表达自己对爱情的忠贞。林徽因由此成为继周作人、穆木天之后,第三位向国人介绍王尔德童话作品的中国作家。
一切破碎,一切成灰 豆瓣
Everything Ravaged, Everything Burned
7.6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威尔斯·陶尔 译者: 陶立夏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2009年,威尔斯•陶尔首部短篇小说集《一切破碎,一切成灰》出版,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十大好书”。2010年,威尔斯•陶尔被《纽约客》入选“四十岁以下的二十位新锐作家”之一,并获得纽约公共图书馆“幼狮小说奖”。
一个讲丈夫因偷情被妻子赶出家门的故事,为何在丈夫站在海 堤上把一条海参抛向大海后便没了下文?一对隔阂重重的兄弟,他们的相处怎么会在哥哥转身吃下一口腐败的麋鹿肉时就戛然而止?丈夫受前妻所托、开车去山谷接孩子与前妻的现任丈夫,这一尴尬的三人之旅,怎会结束于主人公卷入一场莫名的斗殴?一系列没有终点的故事,让人困惑,又勾起好奇。威尔斯•陶尔笔下的美国,散发着避世者、格格不入者黑暗的光辉:失败的发明者,嗜酒的梦者,不幸的父亲,不服约束的儿子……
戒指的文化史 豆瓣
指輪の文化史
作者: (日)浜本隆志 译者: 钱杭 等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 - 6
戒指是人们最喜爱的装饰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流传至今的各种美丽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这个平凡无奇的戒指小世界充满了迷人的色彩。它不仅浓缩了欧洲的风俗、习惯、美术和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使读者对东方文化的某些特殊性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反思,呈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作者系日本关西大学欧洲文化研究专家,书中涉及大量尚未有中文译本的西文与日文资料以及珍贵的插图,对中国各界读者一定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离魂 豆瓣
8.1 (36 个评分) 作者: 张大春 海豚出版社 2010 - 8
《离魂》,约55千字。共收录了11篇故事,包括《离魂》、《狮子头》、《杭城藏王》、《现世报》、《日南至•野女出》、《吴大刀》、《扶乩》、《祝由》、《场中少一个》、《放枪》、《巴图鲁》,分别于2008—2009年度载于《东方早报》。这11个故事涉及神怪、道法、传奇等方面,故事以戏弄的笔法演义人世荒谬、站在流行的端头吟哦古文历史,此外,鲜明的叙事风格背后有着对写实传统的不断思索、作品与时代脉动强烈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