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老妓抄 豆瓣
7.8 (51 个评分) 作者: 冈本加乃子 译者: 萧云菁 重庆出版社 2012 - 6
「今后,在文学的世界里,像冈本这样丰盛而深奥的女性,到什么时候才能再度出现?!我不禁感到我身边的温暖都消逝了。」
──川端康成
冈本加乃子以非常华丽绚烂的笔触,表达了女性对生命的热情与渴望。
——文洁若
悲伤随着岁月年年加深,
我却越发感受到生命的魅力。
川端康成最惋 惜的文学奇女
新井一二三最钟爱的作家
成熟名作她个性刚烈,生活奇特,却能以平稳细腻的笔触,娓娓叙述着女性的恋、稚、慈、灭,放射出飘邈慈悲的光环和蛊惑生命之极光。
她总是将头发梳成西式发型,穿着和服,带着忧郁 的表情。
她的唇,有如年轻女孩般微翘,
当嘴角分别往两边靠拢时,就会露出笑容,然后再度回到忧郁的表情。她的双手直直地垂在修长身体的两旁,走起路来就像在轻甩脚踝一般。有时她会一直逛着同一个地方,有时又像风筝线一样,突然飘到远处的卖场里伫足。除了大白天的空虚感之外,对于其他事物,她似乎毫无知觉……
累积财富之后仍充满生命活力的老艺妓,看中出入自家的电器行青年,在保障青年生活不虞匮乏下,让青年尽情从事自己所喜欢的发明工作。描写同时拥有如清纯少女般天真无邪的思想、以及老女人的执着妄想,被称为首屈一指名短篇小说的杰作。本书收录日本国民必读作品〈家灵〉,描写怀才不遇的雕金师,对自己无法达成的梦想所怀抱的悔恨。收录冈本加乃子成熟期作品共九篇,深度凝视女性对性的感叹、没落望族的悲哀、生命的悲叹……。
《家灵》一篇选入日本教科书,为日本国民必读作品。
2013年10月25日 已读
大部分故事的情节本来都可以高潮迭起的,落笔却清淡得不得了,娓娓道来,说的却又是一个“情”字,对人的、对事的、对器物的。我相信任何文与人一定都有反差,喜欢这种反差大的。翻译上有一些小瑕疵,恨自己不识日文啊。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短篇小说
Tales of Chekhov 豆瓣
作者: Anton Chekhov 译者: Constance Garnett Ecco 2006 - 10
In honour of its 35th anniversary, Ecco is proud to reissue Constance Garnett's 1929 13–volume Tales of Chekhov, heralded as one of the finest Chekhov translations ever. Anton Chekhov's short fiction is admired and cherished by readers the world over. This stunning boxed set brings together the largest, most comprehensive selection of his stories, all full of humor, truth, and vast insight. Included are the familiar masterpieces–"The Kiss," "The Darling," and "The Lady with the Dog"––as well as several brilliant but lesser–known tales such as "A Blunder," "Hush!," and "Champagne." The entire collection is introduced by Richard Ford's perceptive essay "Why We Like Chekhov. while each individual volume includes a brief reminiscence on the meaning of Chekhov from a celebrated author, among them Nadine Gordimer, Susan Sontag, Harold Brodkey, Cynthia Ozick, and Russell Banks. Amidst a sea of Chekhov translations, Constance Garnett, who brought Tolstoy, Dostoyevsky, and Turgenev to the English–speaking world, has a style particularly suited to Chekhov's prose. Her benchmark translations enable readers to immerse themselves in his world, experiencing the breadth of his talent in one voice.
隔壁女子 豆瓣
隣りの女
7.6 (23 个评分) 作者: [日] 向田邦子 译者: 张秋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3
本书是五则在追寻与放弃中摆荡、思索幸福或不幸、游走于信任与背叛,关于爱情与家庭的故事。 向田邦子以细腻的观察力剖析男女间的爱欲纠葛,深刻描绘猜疑、谎言与寂寞,在不尽的余韵中令人回味再三。 她怀着秘密的恋情猝然而逝,却为我们留下最美丽深刻的爱情佳作!因为无法拥有,才会渴望自由和独立。
向田邦子在该书中说:“女人一旦结了婚,这两样就全都失去了。不能够爱上别人,谈恋爱也成了滔天大罪,在以前甚至会被杀头。结了婚的女人,都是做好赴死的决心才谈恋爱的。”
2013年10月22日 已读
除了《隔壁女子》稍弱,其余四篇都是相当杰出的作品,尤其是《核桃的房间》和《春天来了》。那些平凡甚至卑微的女子的曲折心事被写得如此细密,像衣服上密密麻麻的针脚。虽然琐碎,却并不啰嗦,生活的丰富性被自然地呈现。不同故事的情节之间的重复性也不让人讨厌,倒似是有了反复咀嚼的况味。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短篇小说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德烈·纪德 译者: 余中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11
本书系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纪德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经典名作。本书主体部分是纪德1922年所作的关于陀氏的六次讲座。在这一系列讲座中,纪德层层剖析了陀氏的文学思想以及艺术风格,他深入到陀氏及其塑造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了谦卑与傲慢的相互转化、人物思想的二重性等陀氏创作的重要特点。纪德视陀氏为天才的小说家,而且是“所有作家中最伟大的一位”,他关注的是陀氏的思恕如何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 本书是两位伟大作家的一次隔代的心灵交流,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健康的心智生活。纪德关于陀氏的这些论述带有浓厚的法国阅读经验,早已被公队为是研究陀思妥耶犬斯基的珍贵文献。
源氏物语(上、中、下) 豆瓣
作者: [日] 紫式部 译者: 丰子恺 1980
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名著,被誉为日本物语文学的高峰之作,有日本《红楼梦》之称,是世界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本图典规模宏大,它不仅将各回的故事、主人公的微妙心理和人物相互间的纠葛,还有人物与自然的心灵交流,惟妙惟肖地表现在画面上,而且将《源氏物语》的“宿命轮回”思想和“物 哀”精神融入绘画之中,将《源氏物语》文本审美的神髓出色地表现出来,颇具优美典雅的魅力与高度冼炼的艺术美。
十三夜 豆瓣
十三夜
8.3 (3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樋口一叶 译者: 林文月 译林出版社 2011 - 6
古日本女性文学之绝唱
最具古典情怀的近世作品
樋口一叶可能是日本文学史上最短寿的知名作家,但她寄居东京都市的一隅,冷眼看尽世态,将众生的欢愁化为笔底的人物言行,撰述唯恐不及似的与生命竞走。一叶兼具传统文学的修养与近代文学的表现。评论家称她为:“古日本最后的女性”,确实是有其道理的。
2013年10月1日 已读
故事短小精致,文字简洁却丰润。最喜欢《浊江》、《大年夜》、《比肩》和《暗樱》等几篇。是女性特有的那种细腻观察和娓娓道来,又因注目底层而显得深厚、隽永。但樋口一叶毕竟二十四岁上早逝,作品在挖掘社会生活的广阔性和深度上仍稍嫌不够。译文据说比较能反映樋口特色,美中不足的是林文月刻意过多,造成少量句子文法不通。本以为是匠心翻译所致,读了前言后记才发现她本人的文章也是如此文白相间到几乎怪异。算是此书的一个遗憾吧。
古典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已故的帕斯卡尔 豆瓣
Il fu Mattia Pascal
作者: [意大利] 路易吉·皮兰德娄 译者: 刘儒庭 重庆出版社 2013 - 9
◎意大利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作品. 诺奖得主皮兰德娄最受推崇的长篇小说
◎幽默里透着悲凉 荒诞中蕴含哲理 . 酣畅道尽人与现实、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矛盾 . 淋漓尽现人们对自我身份丧失的焦虑与恐惧
◎著名意大利语翻译家刘儒庭全新修订译本
.
——我是死了的活人,我是活着的死人 。
——有人过着我的生活,我却对他一无所知。
《已故的帕斯卡尔》是意大利著名作家皮兰德娄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乡村图书馆管理员马蒂亚•帕斯卡尔两次抛弃原先的身份,寻求另一个“自我”的经历。离奇的情节刻画了荒诞不经的社会生活对人的强制力,以及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矛盾。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豆瓣
作者: (俄罗斯)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 译者: 倪亮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9
她的回忆录在数量众多、相互矛盾的回忆文献中占有相当独特的地位。这些回忆建立在仔细筛选、核实素材的基础上,是最为可靠的,它们鲜活地讲述了最富创作成果时期(1866至1881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他创作了那些伟大的悲剧小说——从《罪与罚》到《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把自己最后的扛鼎之作《卡拉马佐夫兄弟》,自己的忏悔,献给了她。将世界文学最伟大的杰作之一献给安娜•格里戈利耶芙娜,不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真挚爱情和深深敬意的表达,还是对她之于俄罗斯文学无可怀疑的功绩的承认。谁知道呢,也许妻子不知疲倦的关爱、分担事务的能力,赐予了作家生命中为创作这部伟大的作品所必需的那些年头。
作为家庭成员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爱的丈夫,体贴入微的父亲——这就是回忆录的主题,是该书的主轴,“他是这部回忆录主要的、几乎唯一的人物”,安娜•格里戈利耶芙娜本人在远景,在暗影中,起着不显眼的传记作者加妻子的作用,一位为读者虔敬地复活丈夫的个性特点的女性。
——俄文版编者 C.В.别洛夫、В. A.图尼马诺夫
歌行灯 豆瓣
8.1 (1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泉镜花 译者: 曹宇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 4
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泉镜花的短篇小说集。
2013年9月9日 已读
真棒、真美、真震撼!泉镜花开启了我对日本文学的新认识。他的文字像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幽微、精美、于不经意处动人。《歌行灯》从首尾回环、两线并列且统一的故事情节到神秘飘渺的人物、温和却灵动的语言,就是我想写的那种小说。同样的评价也送给书中另一个中篇《高野圣僧》。其余四个短篇也都如清秀的山水画作般令人喜爱。他笔下隐约的宗教气息和宿命色彩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文字的韧性,阅读这本书实在是至高的审美享受。“冷月,那火焰般的手指化成水火,沁入骨髓。胸口冰凉,耳朵却热着;肉体燃烧,血却是凉的。啊……”《歌行灯》中的这段描写几乎就是我的阅读体验。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短篇小说
汤岛之恋 豆瓣
8.4 (9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泉镜花 译者: 蔡鸣雁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 2
梓出身寒苦,却做了子爵家的上门女婿,后从家里出走,与贫穷时结识的蝶吉亲近。蝶吉对梓一片痴情,但梓念念不忘自己的社会地位,终使蝶吉精神失常。警察因而把梓传了去。梓料到其前程会被断送,遂拼命抱住蝶吉一道跳进河里。最后,两个人的坟紧紧地挨在了一起。
2013年9月2日 已读
笔触清淡、柔和,比文字更唯美的是情节,不食人间烟火似的美好人物,泉镜花写来倒又带着些家常气息,同名中篇运用了多种叙事方式,十分自然地与带有古典美的故事融合了。这本书扩大了我的阅读领域,因为仅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个诗意的虽虚构却真实无比的世界,哈哈!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豆瓣
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
8.7 (301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魏然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6
★马尔克斯自认为掌控得最好的作品。
★这是一个残忍的犯罪故事,一部极具张力的小说,为此我写了三十年。——加西亚•马尔克斯
★它综合了我以往所有作品的元素,我希望写的东西百分之百、准确无误地达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
“凶手千方百计找人阻止他们行凶,得到的却是所有人的漠视、旁观。”
1951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个朋友在全镇人面前惨遭杀害。“我如此急切地想要讲述这桩案件,也许是它最终确定了我的作家生涯。”
1981年,经过30年的调查和思考,马尔克斯终于找到这出悲剧的关键。
此时的马尔克斯,为抗议独裁统治,已经进行了5年文学罢工。然而为完成这一作品,他打破誓言,写下了这部触目惊心的悲剧——《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次年,马尔克斯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2013年8月30日 已读
读过的马尔克斯中篇里最好的,作家描写故乡的“生死场”,无论叙事技巧还是在文字锤炼方面都是上品。九万字的篇幅里出现了近百个人物,但叙事紧紧围绕中心事件,时间却又跨了二十余年,可是线索清晰、节奏不疾不徐、文气始终充沛。虽然中心是一场凶杀案造成的“死”,但“生”占据了更大的篇幅,对“宿命”有追索,可仍冷静。这本书文笔优美,尤其前半部里有不少段落令人有背诵的冲动。魏然的译笔干净、晓畅,是我喜欢的那种。
加西亚·马尔克斯 外国文学 小说 拉美文学 文学
天使游戏 豆瓣
El Juego del Angel
8.0 (22 个评分) 作者: [西班牙] 卡洛斯·鲁依斯·萨丰 译者: 魏然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3
整个世间都背弃你、蔑视你,唯有魔鬼对你展露笑颜,你选择言听计从,还是誓死与之周旋到底?
古老阴暗的巴塞罗那,雨无休无止。
穷困潦倒的落魄作家马丁,在廉价的冒险小说中无谓地燃烧生命。一日,他应神秘出版商柯莱利之邀造访“梦幻城”,竟见到了自己笔下的主角!
为了钟情的女子,马丁矢志创作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小说,同时也为恩人维达尔代写书稿,但苦心写出的作品恶评如潮,恩人“新作”却大红大紫。不久,他钟情之人竟嫁予维达尔,他也疾病缠身时日无多……
此时,柯莱利再度现身承诺:若能创作一个令人心醉神移的伟大故事,便可助他完成所有梦想。一封封有天使印记的信笺,一次次与神秘访客的会晤,马丁身不由己地陷入一场难以自拔的谜局,在迷离恍惚之中越陷越深……
当你惊觉灵魂已被捕猎,可还有勇气继续未完的章节?
敦煌 豆瓣
8.0 (52 个评分) 作者: [日]井上靖 译者: 刘慕沙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 - 10
日本文坛巨匠、芥川龙之介奖得主——井上靖代表作之一,荣获每日艺术大奖,令无数人拿着这本书从世界各地奔赴敦煌。宋仁宗天圣年间,书生赵行德进京赶考,却因瞌睡错过了考试,前往刀兵四起、黄沙漫天的敦煌,命运由此发生了剧烈的转折……
2013年8月12日 已读
凄艳绝伦,荡气回肠,历史的沧桑就隐藏在那惜字如金的简洁叙述中。赵行德跟在尉迟光的驼队中走在月光下的沙漠里护送四万卷佛教经卷去藏经洞的场景,静谧、肃穆、神圣,已不是震撼两字可以简单形容。沙州沦陷之后对九百年以下的交代俨然有史家笔法,却又似藏入了诉不尽的叹息声。这样一个故事,竟来自东海之外的日本人笔下。其实这么个11万字的故事,都读到30页了我才慢慢开始进入状态。译笔优雅,颇有些半文半白,大概日文原文也是如此。但阅读这个故事仍耗去我前后将近一周。读者的耐心会在瓜州和沙州相继沦陷时获得奖赏,那感动是突如其来的。除赵行德,叛军首领朱王礼、瓜州太守延惠和那位出场甚短的回鹘郡主,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作家本人对他们的执着应很是赞赏。我决定多看几部井上靖的历史小说。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经典
长别离 豆瓣
Une aussi longue absence
8.7 (6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陈景亮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0
《长别离》的主要内容是:大家都在看着。在黛蕾丝和流浪人之间的闲人当中,有人接替黛蕾丝叫喊。但他没有听见近乎发狂的妻子的喊声。在位“顾客”与他擦肩而过,回头叫他。阿拜尔•朗格洛瓦转身,在沉沉黑夜里,他缓慢地、异常缓慢地举起双手,就像一个被判处死刑的人。人们停止叫喊。黛蕾丝沉默了。阿拜尔•朗格洛瓦仍然举着双手,他完全僵住了,像等候枪决一样,他在等候。由于他所等待的枪决并未发生,他是否又产生了希望呢?突然,他拼命地朝塞纳河边逃去。一些旁观者去追他。黛蕾丝立在原地未动。远处传来汽车刹车声,是末班车吗?
2013年7月21日 已读
语言和动作,尤其是语言,以及它所含藏的情绪,几乎完全代替了情节。杜拉斯笔下总是有背景不清晰、身份模糊的人物----哪怕他们有名姓。已发生在发生和未发生,界限常常是不明确的,即使有具体的日期。这个故事也可以脱去它的二战背景放在任何时代,连离别和归来都变得暧昧不明。生活,是一出含义不明的戏。
外国文学 当代 戏剧 文学 杜拉斯
Notes on a Scandal 豆瓣
作者: Zoe Heller Penguin 2007 - 1
在线阅读本书
When the new teacher first arrives, Barbara immediately senses that this woman will be different from the rest of her staff-room colleagues. But Barbara is not the only one to feel that Sheba is special, and before too long Sheba is involved in an illicit affair with a pupil. Barbara finds the relationship abhorrent, of course, but she is the only adult in whom Sheba can properly confide. So when the liaison is found out and Sheba's life falls apart, Barbara is there...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scriba
8.7 (274 个评分)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陶玉平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5
★ 五十六年了,上校唯一做过的事情就是等待。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我写了九遍,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无懈可击的,可以面对任何敌人。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在问世之前就已经被我自己超越了。事实上,我认为我最好的作品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加西亚•马尔克斯
★《没有人给 他写信的上校》是一部完美杰作。——《2666》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最负盛名的中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齐名。马尔克斯自认《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艺术成就要超越《百年孤独》。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讲述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上校,五十六年来一直等待退伍金的绝望生活。这位著名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被誉为“20世纪小说中最难忘的人物”,小说结尾也被誉为“所有文学作品中最完美的一段”。
2013年7月5日 已读
极简文字构筑的复杂迷宫。每个人物都虚幻似空中游魂,却承担着涵义丰富的隐喻,连那只在饥饱之间徘徊的鸡也如此。这或许是一种在六十年后的今天已不新鲜的写作,但它仍有神奇的魔力,来自作家对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强大、精确的把握能力。我相信面对残酷的现实是困难的,而将它以准确的笔触描摹出来对于写作者也是同样残酷的一个过程。99年冬天我曾用纸和胶水修补过北大图书馆的一本82年版《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那时我第一次读到这篇小说。十四年之后我在遥远的此岸手捧新出的单行本,觉得我好像对这些文字懂得稍微深了那么一点点。
加西亚·马尔克斯 外国文学 小说 拉美文学 文学
可怕的孩子 豆瓣
Les enfants terribles
7.7 (11 个评分) 作者: (法)让·科克托 译者: 王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1
父亲抛弃全家,却在病入膏肓之际回家中死去;母亲年纪轻轻瘫痪在床,不久也撒手人寰。姐弟俩生活在一个布景奇怪的房间里,玩着独创的游戏,母亲去世后,家里的老朋友兼医生继续照顾孩子。姐姐伊丽莎白在嫁人前一刻失去未婚夫,继承了对她来说毫无意义的巨额遗产。而弟弟保罗与姐姐的好友相恋,姐姐为留住弟弟,用计促成好友与保罗的同学热拉尔结合,最终酿成悲剧,姐弟俩怀着超乎伦理的感情双双自杀。
这本书自己超越界限,变成了神话,循着因保罗和伊丽莎白的奢侈而激荡的青春精神,以及那场雪映射在情节上的某种致命光亮。 无可否认,这部作品施展着一股魔力,激起了年青人既渴求又排斥的不安。我眼看着它反过来对付我,那些粗暴的灵魂紧随我不放。——让•科克托
他拥有一切灵动流畅、抒 写微妙的天赋,源源不断的诗意,能抓住所有人与事物可笑之处的那种机敏绝顶的才智,生动明澈的精神,以及一笔当成零花钱的巨额财富!巴黎最富有灵气、最才华横溢的人,王尔德和尚福尔的混合体,他自知命中注定要成为这样的人。——莫里斯•马丁•杜•加尔
2013年6月9日 已读
像科克托自己的影片一样充满怪异、黑暗氛围的小说,一个寓言。读时以为是虚构的噩梦,读完恍然意识到这正是现实中丑陋、血腥却被掩盖起来的那一面。“可怕的孩子”其实是“可怜的孩子”。“他们怕那个永恒的梦想太过沉重,当感觉自己是其负担时,便敏感地躲开。”科克托本人对此书的评价是“因美所致,直击心门”。同名电影里的旁白和对白基本上都和书里相同。电影影像把孤独和暴力具象化地呈现,而小说文字则通过巧妙的隐喻来引导读者进入虚空中这个似幻的奇境。搞不懂梅尔维尔为什么要来拍这个片子,拍出来明明就是一部科克托自己导演的作品。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法国 现当代
黑暗中的笑声 豆瓣
Laughter in the Dark
8.4 (2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 龚文庠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 4
本一九三二年柏林写成,书名为《暗箱》,在巴、柏林两地出版;一九六年由·洛伊译为文,用原名在敦出版;一九三八年由纳博科夫本人作大幅度修并重译后在纽约出版,更名《黑暗中声》。小说仿效二三十年代电影中盛行的那种廉价三角恋爱故事,开始就以电影为,引出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男主角欧比纳斯想用动画片这种技巧让古代大师的画作“活动起来”,提议与讥刺画家雷克斯合作。欧比纳斯对影院引座员玛戈一见钟情,“着了似的爱看电影”的玛戈一心梦想当影,当她确信他属于能为“登上舞台和银幕提供条件”的阶层时,便决定与他来往。欧比纳斯为招待明星而举办的宴会,则为玛戈与昔日情人雷克重逢创造了机会,由此构成三角关系,直到小说以悲剧结束。
2013年6月7日 已读
非常顺畅的阅读。电影感很强,这是纳博科夫有意为之,因为要讽刺通俗电影中的三角恋情节。讽刺、幽默的口吻有点像托尔斯泰的某些中短篇小说。但阅读的快感不如看他后来的作品《普宁》,或许是因为太像银幕上的情节剧了,这部小说作为文学作品可让人回味的东西少了点。
俄罗斯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经典
谜一样的眼睛 豆瓣
La pregunta de sus ojos
作者: [阿根廷] 爱德华多·萨切里 译者: 李静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4
深情,就是一场悲剧
她的爱是他欠生命的债。她死了,这笔债永远也还不清,只有用剩余人生的所有来报偿。
201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原著小说
引人入胜,令人着迷。这本书以凶杀案开头,却聚焦于20世纪70年代的阿根廷的社会状态以及人性的复杂。强烈建议对悬疑、历史和人类的心灵有兴趣的人阅读。——《图书馆杂志》
一个美丽的少妇被奸杀,现场毫无线索。刑庭副秘书查帕罗凭着少妇的几张照片锁定凶手。但凶手闻讯而逃。少妇的丈夫莫拉莱斯每天都去不同的地铁站追查凶手,日复一日。
6年后,凶手意外落网,但很快就逍遥法外。
查帕罗因为此案遭到残酷报复。莫拉莱斯从此失去踪迹。
又20年后,已近暮年的查帕罗忽然收到一封莫拉莱斯的来信,令人震惊的真相由此展开。
雪国 古都 千只鹤 豆瓣
ゆきぐに こと せんばづる
9.2 (8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川端康成 译者: 叶渭渠 / 唐月梅 译林出版社 2010 - 6
《雪国古都千只鹤》收集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包括《雪国》、《古都》和《千只鹤》三部作品。《雪国》以有钱有闲的舞蹈研究者岛村与一位艺妓和一位纯情少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为读者展现了一种哀怨和冷艳的世界。《古都》描写一对在贫富悬殊的家境中生长的孪生姐妹之间感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千只鹤》描写富家子弟菊治在不经意间与父亲生前的情人太田夫人发生肉体关系,而这段孽情最终导致了他所真正钟情的姑娘文子——太田夫人的女儿自杀的悲剧。
2013年4月30日 已读
故事并非没有波澜,但是语言淡、绚、哀、慢,把情节的起伏冲淡到几乎若有如无。神奇的阅读体验。川端康成到底有多爱日本呢,每一篇的风物都那么美。他的人物在火车窗的玻璃上看到少女美丽的脸及人生的莫名哀愁,我相信那也是他的眼睛在看。
外国文学 小说 川端康成 文学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