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窄门 豆瓣
La Porte étroite
8.8 (8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德烈·纪德 译者: 卞之琳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窄门》是法国作家安德烈·保尔·吉约姆·纪德的作品,小说描写一个以悲剧结局的爱情故事。主人公杰罗姆自小爱着表姐阿莉莎,阿莉莎虽然对杰罗姆也怀有同样的感情,但她恪守清教徒的自我约束,把感情深深埋在心底,最后积忧成疾,不幸身亡。
Wuthering Heights 豆瓣
8.9 (9 个评分) 作者: Emily Bronte Wordsworth Editions Ltd 1992 - 5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John S. Whitley, University of Sussex. Wuthering Heights is a wild, passionate story of the intense and almost demonic love between Catherine Earnshaw and Heathcliff, a foundling adopted by Catherine s father. After Mr Earnshaw s death, Heathcliff is bullied and humiliated by Catherine s brother Hindley and wrongly believing that his love for Catherine is not reciprocated, leaves Wuthering Heights, only to return years later as a wealthy and polished man. He proceeds to exact a terrible revenge for his former miseries. The action of the story is chaotic and unremittingly violent, but the accomplished handling of a complex structure, the evocative descriptions of the lonely moorland setting and the poetic grandeur of vision combine to make this unique novel a masterpiece of English literature.
过于喧嚣的孤独 豆瓣
Příliš hlučna samota
8.9 (129 个评分) 作者: (捷克) 赫拉巴尔 译者: 杨乐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 10
本书是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酝酿二十年,三易其稿。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死亡”。小说诗意地叙述了一个在废纸回收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打包工汉嘉,他把珍贵的图书从废纸堆中捡出来,藏在家里,抱在胸口。他狂饮啤酒,“嘬糖果似的嘬着”那些“美丽的词句”。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爱情的忧伤,文化的忧伤。汉嘉最终将自己打进了废纸包,他乘着那些书籍飞升天堂。
2012年12月23日 已读
一个令人激动、悲伤、陷入沉思的故事,关于一个在布拉格的废纸收购站工作了一生的爱书老人。他孤独但充满意义感地完成着最无聊的下层工作。有尊严地活,不丧失对生活的热望,无论世界如何对待他。与此同时,小说又时时讽刺着捷克当年的社会体制。伴随故事进行的是对康德、尼采、歌德、老子等大量哲学家、文学家的引用和指涉,但这些内容在这位孤独老人的自述中全不是无的放矢----他用自己的人生证明且实践了人生命中的渺小所能成就的崇高。当他把自己放入压力机和书籍一起归于死亡,他完成了对自己、对人类思想的拯救。
外国文学 小说 捷克 文学
伪币制造者 豆瓣
Les Faux-monnayeurs
8.7 (14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德烈·纪德 / André Gide 译者: 盛澄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6
《伪币制造者》在纪德全部作品中占据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以篇幅论,这是纪德作品中最长的译本;以类型论,这是至今纪德笔下唯一的一本长篇小说;以写作时代论,这是纪德最成熟时期的产物。在日记中,纪德称他用毕生积累而写成这部作品,是他最重要的使命,写成以后,死而无憾。因此,可以说它代表了作为思想家与艺术家的纪德的最高、最总和性的表现。该书内容宏大,描绘了较为广泛的社会现实面。它既是一部成长小说、伦理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小说,甚至还是一部表现如何提炼生活、进行艺术创作的“元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裴纳尔偶然间发现自己私生子的身份而离家出走,又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作家爱德华的秘书,而爱德华又正是他最好的朋友俄理维所爱恋着的叔叔……小说真实地记录下了年轻人的困惑、疑问与反抗,记录下他们如何在道德沉沦价值失落的社会里不断摸索,又不断迷失。“伪币”寓意丰富;追查伪币,也即揭露用话语及行为编织的各种谎言、伪装和虚假表象。
悉达多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Siddhartha
9.2 (88 个评分) 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 译者: 杨玉功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 - 10
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英俊聪慧,拥有人们羡慕的一切。为了追求心灵的安宁,他孤身一人展开了求道之旅。他在舍卫城聆听佛陀乔答摩宣讲教义,在繁华的大城中结识了名妓伽摩拉,并成为一名富商。心灵与肉体的享受达到顶峰,却让他对自己厌倦、鄙弃到极点。在与伽摩拉最后一次欢爱之后,他抛弃了自己所有世俗的一切,来到那河边,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在那最绝望的一刹那,他突然听到了生命之河永恒的声音……经过几乎一生的追求,悉达多终于体验到万事万物的圆融统一,所有生命的不可摧毁的本性,并最终将自我融入了瞬间的永恒之中。
《悉达多》是黑塞的第九部作品,1922年在德国出版,直到1951年在亨利·米勒的再三说服下,才有出版商出版了该书的英译本,此后逐渐在60年代的美国形成黑塞热潮,据说那时的大学生几乎人手一本。 这部作品不仅是亨利·米勒的最爱,更是影响了各类毫不相关的音乐人,从60年代到00年代,从尼克·德雷克到电台司令,从深沉悲伤到摇滚妄想,《悉达多》是他们灵感的来源。 《悉达多》是黑塞最经典的作品之一,此次特别增补保罗·科埃略的最新导言,
2012年12月21日 已读
并非佛陀传记,而是一个古代婆罗门的觉醒之路。要有一点佛学基础才能看得比较明白,书中涉及佛法的一些基本义理,尤其是「楞严经」和「金刚经」中的道理。跟我读过的其他黑塞作品一样,这显然不是一部娱乐读者的作品,哲学化的散文气息挥之不去。
外国文学 小说 德国 德语文学 文学
白夜行 豆瓣 Goodreads
白夜行
8.9 (931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东野圭吾 译者: 刘姿君 南海出版公司 2008 - 9
“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这个象征故事内核的绝望念想,有如一个美丽的幌子,随着无数凌乱、压抑、悲凉的故事片段像纪录片一样一一还原:没有痴痴相思,没有海枯石烂,只剩下一个冰冷绝望的诡计,最后一丝温情也被完全抛弃,万千读者在一曲救赎罪恶的凄苦爱情中悲切动容……
2012年12月2日 已读
这是那种一旦打开就不得不一口气读完的小说。逻辑强大、推理缜密,故事主要靠对话来推动。在情节的漩涡中,有精心安排的细节,而且继承松本清张以来的案件与社会问题结合的传统。看这本书阅读的快乐是强烈的,唯一不足是很难让人相信十一岁的小孩能那么完美地逃脱犯罪嫌疑。不过日本有柯南,哈哈!
东野圭吾 外国文学 小说 推理小说 文学
Something I've Been Meaning to Tell You 豆瓣
作者: Alice Munro Vintage 2004 - 10
In the thirteen stories in her remarkable second collection, Alice Munro demonstrates the precise observation, straightforward prose style, and masterful technique that led no less a critic than John Updike to compare her to Chekhov. The sisters, mothers and daughters, aunts, grandmothers, and friends in these stories shimmer with hope and love, anger and reconciliation, as they contend with their histories and their present, and what they can see of the future.
双重幻想 豆瓣 Goodreads
ダブル・ファンタジー
7.4 (7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山由佳 译者: 高培明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 6
《双重幻想》书名源自约翰•列侬与小野洋子最著名的专辑《Double Fantasy》,这为该作品植入了一种先锋、自由、颠覆传统的爱情理想。
三十五岁的剧作家高远奈津,因无法忍受婚姻生活的压抑而移情别恋,在六段惊心动魄的情爱中起伏、挣扎,渴望找到真正的自我,最终在体会到爱之极限的同时,也付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心灵与肉体、理智与疯狂、失落与拥有以及升华到极致的狂放爱恋,村山由佳以细腻而又锋利的笔触,写尽男女间纷乱的情感纠葛和人性的复杂,无懈可击、扣人心扉,突破了纯爱小说家的定式,成就了这部飞蛾扑火般的冒险破壳之作。
2012年8月27日 已读
3.5星吧。挺好看的,是我狭隘了,不太能接受这种两性关系的题材。如果是几年前,我大概会认为这是本有点色情的书。说到底是我自己拒斥成人的世界。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琴声如诉 豆瓣
Moderato cantabile
7.5 (8 个评分) 作者: [法] 玛格丽特·杜拉斯 译者: 王道乾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10
《琴声如诉》内容简介:安娜?戴巴莱斯特是外省某滨海城市一家企业的经理的年轻妻子。一天,楼下咖啡馆中发生了一桩情杀案,不知什么力量促使她第二天又到这家咖啡馆来,在那儿,她遇到一个蓝眼睛的青年。安娜在同他谈话当中,自己就变成了另一个女人,从她自己所属富有的资产阶级社会中逃出去了,从对她冷漠无情的丈夫那里挣脱出来了。从某种情况看,她“包法利夫人”化了……一天,她没有带孩子,又一次去看望肖万,吻了他——他们都知道,仅此一吻即可,他们的爱情告终。
2012年8月15日 已读
极简的心理描写,极端克制,但却极度抒情。我很少见到一个作家对自己笔下的人物如此冷酷;冷酷是必要的。像一部黄昏色调的优美电影。我爱杜拉斯。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杜拉斯 法国
咏叹生死 豆瓣
Rhyming Life and Death
7.4 (7 个评分) 作者: [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 译者: 钟志清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0 - 1
虽然奥兹的身份具有浓厚的真正色彩,但我们在他的虚构作品中,却几乎感受不到任何生硬的政治性,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有他对爱(以及爱所投下的阴影)最细腻、最微妙、最动人的描绘。它们宛如阳光下随风摇曳的一地树影,美丽、忧伤。而又神秘。
2012年8月14日 已读
开头和结尾都是震撼性的,中间的内容更震撼。这不是意识流,这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作家的内心的隐秘世界,亦真亦幻。读者可以偷窥写作是如何产生的,也能了解作家头脑内的“垃圾桶”——那些没有被写出来的东西——都装了些什么。给四星是出于我自己狭隘的趣味:我不喜欢“审丑”。
以色列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阿摩司·奥兹
忧国 豆瓣
8.8 (17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许金龙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1 - 9
编辑推荐
怪异鬼才最有争议的日本作家,生与死、活力与颓废的交织和循环,被誉为“日本海明威”的三岛由纪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忧国》收录了《鲜花盛时的森林》、《忧国》、《剑》、《拉迪盖之死》四部作品。前期作品唯美主义色彩较浓,后期作品表现出一种可怕的艺术倾斜和颠倒,将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发挥到尽美之境。
内容简介
日本是一个极端的民族。宁静与暴力,诡异与崇高,热爱与仇恨,欲望与纯洁,繁复与极简,都在日本艺术中得到极端化的表现,有时候甚至融为一体。而在文学上,三岛由纪夫就是最好的例子。
《忧国》是“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系列之一。
《忧国》收录了《鲜花盛时的森林》、《忧国》、《剑》、《拉迪盖之死》四部作品。这四个故事,就像四个世界,每一个都色彩绚烂到极致,穿行其中,你要小心被吞噬。
2012年8月8日 已读
三岛由纪夫对死亡的痴迷令我着迷。这个译本的文字非常典雅、优美,《鲜花盛时的森林》和《忧国》就像两首抒情诗一样,以后不会再读别人译的三岛,只看许金龙就行了。
三岛由纪夫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午后曳航 豆瓣
9.0 (32 个评分) 作者: [日] 三岛由纪夫 译者: 许金龙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0 - 1
敏感而唯美的大海,充满情欲纠缠的人性,内心扭曲的少年,以及令人沉迷甚至无法抗拒的死亡,跟他其他的著名作品一样,这部《午后曳航》也带着他独特、奇异、色彩绚烂的“三岛式”烙印。
2012年7月23日 已读
文字性感、美丽、残酷。三个人的虚空是否等于三个虚空?这个故事是一个关于存在感的哲学。龙儿和登对死亡的向往不但不令人恐怖,反而充盈着生命力。
三岛由纪夫 外国文学 小说 文学 日本
锁孔里的房间 豆瓣
7.5 (6 个评分) 作者: 莫言 新世界出版社 1999 - 7
本书编者以为,让一个拥有二十年文学阅读经验的人选出他喜欢的十个短篇小说,是一项轻松愉快的工作。可是,若是让他说出喜欢这十篇小说的理由,编者觉得却既不轻松也不愉快。不过,感受总是有的,编者所谈的也就是回忆当初阅读这些作品的一些感受。
温暖的旅程 豆瓣
9.4 (8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新世界出版社 1999 - 8
本书目录简介:1、青鱼;2、在流放地;3、伊豆的歌女;4、南方;5、傻瓜吉姆佩尔;6、孔乙己;7、礼拜二午睡时刻;8、河的第三条岸;9、海上的扁舟等。
金玫瑰 豆瓣
Золотая роза
作者: [苏]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译者: 戴骢 1987 - 6
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人类精神活动中最生动、最富有创
造性的部分,因此,对于这一以形象化为特征的创作过程,
其本身的形象化描述是十分困难的。在这个由于难以达到
而充满神秘意味的领域,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
《金玫瑰》有着独创的价值。
对于有兴趣走进文学之门、窥探其奥秘的青年,本书是
一个出色的向导。
物质生活 豆瓣
作者: [法] 玛·杜拉 译者: 王道乾 1997 - 8
本书系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的一部随笔集。随笔集收有四十八篇文字,长短不一,短文不过三、五百字,长的有一万字,大多与写作的事相关,涉及作者自己的作品,以及与此相关的其它方面,有关与扬・安德烈结识之事,作者本人饮酒致疾等,也是书中记述的材料。
作家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和我们进行交流,而我们也在这交流中为作家的真诚所感动。的确,写作与阅读永远是相通的。
狗心 豆瓣
8.9 (17 个评分) 作者: [苏联] 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译者: 戴骢 / 曹国维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0 - 1
本书是俄国著名作家布尔加科夫的短篇小说集,里面收录了作家最有代表性的两个短篇作品:《不祥的蛋》和《狗心》。《不祥的蛋》是作者的成名之作;而《狗心》则最充分地体现了作家的写作风格。两个短篇都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文笔机智,讽刺辛辣,既有对无知领导的揶揄,对官僚主义者的嘲讽,也有对高科技时代伦理道德问题的审视,更有对处于革命暴力中人的“突变”的人性的否定性思考。作家用一种喜剧的色彩,不动声色地描绘着特殊时期中社会的悲剧以及人的悲剧。
2012年7月1日 已读
最近词穷,因只看好书好电影,只能一次次用“神作”来形容大师们的作品。我爱他的奇情异想以及平凡舒缓的叙述所能达到的超凡力量。但我仍是个若即若离的马克思主义者,曾认真学过俄国革命史,感情上很难接受书中所渲染的十月革命后不久就出现的“官僚主义”。
俄罗斯 外国文学 小说 布尔加科夫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