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希腊罗马神话 豆瓣
Greek and Roman Myths: A Guide to the Classical Stories
7.1 (14 个评分) 作者: [英] 菲利普·马蒂塞克(Philip Matyszak) 译者: 崔梓健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 - 1
古典学学者写给大众的神话小书
追溯古希腊罗马神话的前世今生
双色印刷,大量文物、艺术品图片展示
………………
※编辑推荐※
全面介绍古希腊罗马泛神论宗教的神灵体系、民间传说故事和英雄史诗。
作者学养深厚,在介绍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和故事的同时,还在字里行间暗暗勾画出了古代人的信仰系统和内心世界。
文笔严谨而不失幽默感,偶有不动声色的反讽佳句——既传达了古典韵味,又能让现代读者时时会心一笑。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专业学者写给大众的书籍,严谨而又通俗地向大众读者介绍了古代希腊罗马的神话系统。古希腊神话不仅本身就是色彩斑斓、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我们今天很多文化元素——从哲学观念到艺术作品再到游戏和科技等的源头,因此本书可以让读者认识到这些神话与今天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
………………
※媒体推荐※
这本新出的小册子,既是本实用的工具书,也是本令人愉悦的读物,同时还是件精美的工艺品……查阅它是种享受。
——苏格兰人报
2021年8月9日 已读
对历代传闻的梳理简略到没有,但作为随身电子工具书还是不错的
食物语言学 豆瓣
The Language of Food: A Linguist Reads the Menu
7.4 (38 个评分) 作者: [美] 任韶堂 译者: 王琳淳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7 - 2
《食物语言学》是一部妙趣横生,从冰激凌开始,到薯片、番茄酱,横跨欧亚,探讨食物、语言、文化传播间关系的作品。一些日常生活的食材,从名称就可以看出其奇异身世,如西方普遍使用的番茄酱(ketchup),这个怪异的英文单词,其实来源于闽南语的“鱼露”“chup”是闽南语中“酱”的音,而“ket”是“腌鱼”的意思。材料虽完全不同,语言却留下了历史的痕迹。为什么原产于墨西哥,感恩节常吃的火鸡(turkey),会是土耳其(Turkey)这个国家的名字?又是谁想到把鲜奶或果汁放进加了冰和盐的木头搅拌,发明雪酪,而雪酪又是如何演变为糖浆?后来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又为何与此不无关系?
2021年8月6日 已读
消闲看小书。豆瓣阅读没有引文注释非常非常糟糕,因为里面提到的中世饮食研究我都想看。语源的部分最为可观。然而各种菜肴拥有同一个祖先,并不能魔术般消弭其间的文化冲突(有时正是这种菜肴产生的原因),我个人并不满足于San Fransokyo
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 豆瓣 Goodreads
The Arabs: A History
9.3 (23 个评分) 作者: [英]尤金·罗根 译者: 廉超群 / 李海鹏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 - 7
·《金融时报》《经济学人》《大西洋月刊》《苏格兰人报》年度好书
· 破解阿拉伯世界诸多困境的历史成因,讲述五百年来阿拉伯人的希望与失望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西蒙·蒙蒂菲奥里、中东史研究专家 哈全安教授等极力推荐
阿拉伯世界的历史是一个关于殖民、战争和抵抗的血腥的故事,也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多样、动人的故事。在这部开创性的雅俗共赏的著作中,屡获殊荣的牛津大学历史学家尤金•罗根广泛利用五个世纪的阿拉伯资料,将阿拉伯人的经历放在其关键的历史背景之中,从阿拉伯人自己的视角加以客观呈现。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涵盖了从北非到阿拉伯半岛的整个阿拉伯世界,探索了近现代阿拉伯历史的方方面面。从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征服开始,到欧洲帝国主义时代、冷战时期的超级大国竞争,再到现在的美国霸权时代,罗根生动描绘了五百年来阿拉伯人身份的演变过程和争取国家主权、实现民族复兴的曲折历程,探究了当今阿拉伯世界诸多困境的历史成因,充满权威睿智的学术洞见。
在世界不少地方,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性格常被严重误解。对于任何想要清晰、高效、可靠了解近现代阿拉伯世界的人来说,本书是必不可少的最佳选择。
2021年8月5日 已读
The Fantastic Art of Beksinski 豆瓣
9.7 (7 个评分) 作者: Zdzisław Beksiński Morpheus International 1998
This art book captures 30 years in the career of Polish artist Zdzislaw Beksinski. The subject matter ranges from apocalyptic landscapes with towering edifices and zombie-like figures, to scenes of ghostly calm. His haunting, surreal works convey a sense of mystery and are often disturbingly dark.
2021年7月29日 已读
除了这本画集之外,浏览了wikiart上的七百余幅作品:https://www.wikiart.org/en/zdzislaw-beksinski/all-works#!#filterName:all-paintings-chronologically,resultType:masonry 骸骨和黏菌在神圣性的废墟下增殖,意义注视死亡得到无意义的生命。贝克辛斯基笔下毁损的人体还是相当真实的,不过恐怖也蕴含于主体介于运动和静止之间的眩晕状态、多余肢体中不辨前后的躯干、梦境的永恒黄昏和幻境中洞开的星宙。另外虽然我觉得用他的背景解释他对某些主体的偏爱还是挺有诱惑力,但贝克辛斯基自己觉得他还是相当积极幽默的。。
チェンソーマン 11 豆瓣 Goodreads
8.7 (41 个评分) 作者: 藤本 タツキ 集英社 2021 - 3
"残酷で無慈悲なマキマの支配が、デンジを追い詰める!! 大切なものを奪い尽くされ、糞詰まっていく心──そんなデンジの耳に響く“チェンソーマン""を呼ぶ声…!! かくしてデンジとマキマは血みどろの荒野で殺し合い、交わることなき“想い""の果て、衝撃の結末が炸裂する!!"
2021年7月20日 已读
江湖丛谈 豆瓣 Goodreads
8.1 (17 个评分) 作者: 连阔如 著 / 贾建国 连丽如 整理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5 - 8
本书是我国现今仅存的一部客观而又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籍。
作者连阔如是我国著名的评书艺术家。20世纪30年代,他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共三集。这本书除了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
由于作者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他同江湖上的一些人又有很深的交往,所以他能透彻地了解江湖内幕,并勇敢地将它书写出来,公之于众,且该书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真实可信,因而颇受读者欢迎,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2021年7月5日 已读
读之解颐,读之忘忧。金、皮和坑蒙拐骗最为丰富,连阔如在改行说评书前是“做八岔子的金点”,大概和这一段人生经历有关吧
職人嚴選 - 日本酒就喝這杯 豆瓣
作者: PAMPERO 译者: 林孟樺 山岳文化 2016 - 3
◎鑑定團隊鄭重推薦,嶄新風格的挑選指南!
7種獨特風格 × 70款推薦酒種,「現在正好喝」的日本酒時尚新秀!
在號稱是日本酒史上*好喝的時代中,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美味?本書邀請超級熱愛日本酒的10位專家,推薦7種風格的日本酒品項,提升你的品酒層次!
感受流行新旋風!
女性釀酒師&低酒精濃度原酒,風味十足且容易入口的新焦點。
同一種風格也有不同風貌!
濁酒&發泡酒,充滿新鮮感與變化的豐富選擇。
爽口的酸味或曖昧的甘甜!
清爽新鮮風酒款,高雅又有時尚感,豐富飲酒樂趣。
◎專訪日本酒界巨匠,細品釀酒師與酒廠努力不懈的堅持與心意
「新日本酒」到底跟以前有何不同?要如何定位?哪些酒款又是巨匠們無法從記憶裡褪去的滋味呢?讓我們一窺職人、釀酒師與酒廠眼中的日本酒世界!
重新定義「新日本酒」!
宮森義弘實踐理想中的風味與釀酒方式
揭開日本酒的風味奧祕!
花岡賢×相良隆行暢談日本酒深沉內涵及美味小撇步
打造日本酒新境界!
日本酒的變革者佐藤佑輔,公開前衛創新又純粹的釀酒理念
2021年6月24日 已读
凯尔特神话 豆瓣
The Celtic Myths: A Guide to the Ancient Gods and Legends
6.5 (11 个评分) 作者: [英] 米兰达·阿尔德豪斯-格林(Miranda Aldhouse-Green) 译者: 刘漪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 - 1
专业学者写就的神话入门读物
双色印刷;大量来自西欧地区的考古遗迹和器物
爱尔兰国宝级踢踏舞剧《大河之舞》第四幕:致库呼兰的挽歌的编舞素材
网络游戏《魔兽世界》,小说及电影《指环王》《哈利·波特》的灵感来源
………………
※编辑推荐※
凯尔特文化研究领域的专业学者写就的神话入门书籍。
严谨不失风趣的描写,深入浅出地神话考古分析,器物雕塑的适时展现,为不熟悉凯尔特神话传说的新鲜读者打开一扇神奇的大门;为耳闻过凯尔特神话的读者提供深入知悉凯尔特文化的途径。
………………
※内容简介※
本书向大众读者整体性地介绍了我们今天称之为“凯尔特”的西欧古代文明的概念、所包含的地域区间、传说系统及其核心文本,既有引人入胜的英雄传奇、战争史诗,魔法、变形和异世界神灵的传说,也有严谨的考古学研究和文本分析证据。在这本书中,读者还会找到许多在电影、游戏、流行文化和当代小说中频繁出现的熟面孔,并增加对他们的了解。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既具有学术性,又具有可读性,还很易于理解的凯尔特神话指南。——《参考品论》
一本神奇的神话汇编。——《泰晤士报》
2021年6月5日 已读
论述散乱,豆瓣阅读的排版更是一塌糊涂,但意外地有一种提纲挈领之感,可能因为我之前读的那些材料更是散得怕人
凯尔特的薄暮 豆瓣
作者: [爱尔兰] 威廉·巴特勒·叶芝 译者: 王碧滢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 1
本书是搜集自爱尔兰斯莱戈和戈尔韦两地的神话、传说的合集,是作者在爱尔兰西北沿海村庄采风,和当地的各色人物交友聊天,并对这些谈话笔记稍加整理,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编写而成的。其内容涉及天地神鬼,充满奇谈怪论,有点类似我国的《聊斋志异》,或者《阅微草堂笔记》。
2021年5月29日 已读
很美,与精灵信仰和新德鲁伊信仰对照也颇有一番意趣
廚藝祕訣超圖解 豆瓣
Pourquoi les spaghetti bolognese n’existent pas: Et 700 autres questions impertinentes et ludiques sur la cuisine
作者: Arthur Le Caisne / 繪者: 亞尼斯.瓦盧西克斯(Yannis Varoutsikos) 译者: 林惠敏 漫遊者文化 2020
★甫出版即躍登法國亞馬遜飲食文化類暢銷書第一名
★已售出西班牙、俄國、中國、韓國、荷蘭、義大利、德國、日本等多國版權
★本書特聘法國新生代插畫家,量身繪製超易懂烹飪圖解
完全按照食譜或影片作法來料理,
但不管做了幾次卻老是失敗?
那是因為大廚們忘了告訴你「料理的關鍵祕密」!
全書以逾500幅全角度彩色插畫,將這些美味的科學知識化繁為簡,
讓你瞬間就能內化吸收,精準提升你的廚藝!
▲為什麼用鋸齒刀切肉,會比用一般刀切的肉更加美味多汁?
——因為用鋸齒刀切肉時,會使肉的切面更加粗糙,除了能使加熱時產生梅納反應面積更多,讓肉質更香更酥脆,還能吸附更多的美味醬汁。
▲為什麼將油淋在食物表面再煮,會比直接倒在鍋子裡更好?
——因為食物的組成成分中含有沸點只達100℃的水,將油包覆在食物表面,就能達到更高的加熱溫度,使食物更快煮熟;也能使無法接觸到鍋面的部分被加熱到,而且還能防止油被直火加熱而燒焦。
▲食譜總是告訴我們——用鹽醃肉半小時、一小時就能入味,到底是真是假?
——因為鹽的分子很大,所以應該在烹煮的前一天(24小時)就撒鹽,讓鹽有時間慢慢滲入肌肉纖維裡,並對蛋白質發揮作用,讓肉質變得軟嫩多汁。
▲清蒸也會使蔬菜流失風味!你知道大廚都怎麼做嗎?
——跟水煮一樣,蒸氣也會帶走食材部分的風味,但只要在蒸鍋的水中加入一些蔬菜碎塊或香料,就能將流失的味道補回來。
▲燉雞或燉肉時,為什麼要用小鍋而不是大鍋?
——因為鍋子越大,燉煮的水就要越多,肉的甜味就會流失到湯汁裡,吃起來也就會變得沒有味道。
▲如何煎出漂亮的荷包蛋?
——煎蛋時先用叉子尖端將蛋黃周圍的濃稠蛋白劃破挑散,就能使較難煮熟的蛋白和易熟的蛋黃能均勻加熱,你就能煮出擁有蛋黃半熟的完美荷包蛋。
◆ ◆ ◆
本書沒有長篇大論和艱澀用語,也沒有難以理解的化學式!
作者從基本設備工具、食材、烹飪技法與備料等三大層面,
以700則淺顯易懂的問答方式與簡單的科學小實驗,
為所有的美食與料理愛好者進行全方位的烹飪解謎。
書中一一解答了那些以往你只知道照做,卻不知為何而做的烹飪技巧,
更破除許多自古傳承下來的經典料理法則,讓你大吃一驚。
本書輕鬆流暢的圖文閱讀型式,
在解說這些烹調科學原理的同時,
更搭配超過500幅對比鮮明的彩色插圖,
從剖 面、俯瞰、平視等全方位角度,
一眼就能透視掌握烹飪過程中的關鍵變化,
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把這些豐富紮實的烹飪知識完整吸收內化,
不僅成功提升你的廚藝,也能讓你大啖美食的知識盛宴!
本書特色
●深入淺出的問答型式:沒有艱澀的用詞與看不懂的化學式,不知不覺就將將烹飪科學知識與料理祕技自動吸收內化。
●全彩圖解一看秒懂:為本書量身繪製的3D、俯瞰、平視剖面圖,全角度為你揭開看不見的烹飪原理與美味關鍵。
●科學實驗破除傳統迷思:書中穿插多項趣味小實驗,以科學破解口耳相傳、以訛傳訛的傳統作法或迷思。
●系統化打好料理基本功:從工具、食材、料理技巧三大層面一一解析,讓你不僅學廚藝,也更懂美食!
2021年5月13日 已读
大大丰富了对盐、油、导热与渗透差的理解。另外此书虽然主要破解法国家庭烹调的种种迷思,其说理对中餐也颇有借鉴意义,不过需要主动思考同一条原理如何体现于不同的烹饪方法,锅具尺寸就是一个例子
世界圖繪 豆瓣
Orbis Sensualium Pictus; El mundo en imágenes
作者: Iohannes Amos Comenius / Paulo Kreutzberger 译者: 張淑英 大塊文化 2019
「唯有充分理解形塑事物的美麗圖像,才是真正的認識。」
——本書作者約翰・阿摩司・康米紐斯
2019波隆那書展知識類書籍評審特別推薦獎!
世界上第一本特地為兒童設計的圖像百科全書!
拉丁文、繁體中文雙語對照版首度問世,重現經典木刻版畫!
本書特色
1658年,康孟斯基(Jan Amos Komensky),大家更熟悉的名字是康米紐斯(Comenius),他出版了《世界圖繪》,從那時候到現在,這本書一直都是教育改革的書。這是西方第一本特地為兒童設計的圖畫書。康米紐斯是一位神學家、哲學家和教育家。他呼籲並擁護不分性別、社會階級或是學習能力的全民教育。《世界圖繪》是一本圖像的百科全書,匯集了十七世紀上半葉的知識,反映了一個時代和一位作者的思想和感受,這些思想和感受是啟發現代教育的基礎,結合了理性的思維和感性的想像力,將教育和幸福、自由連結起來。
此次出版的《世界圖繪》,恢復了1658年紐倫堡首印版的所有圖畫。1959年倫敦出版的摹本複印了所有圖像。該版本包括保羅.克萊茲伯格(Paulo Kreutzberger)全部的木刻版畫,不像後來陸續出版的版本都有一些修改。《世界圖繪》被學校視為學習拉丁文必備的教學手冊和圖解百科全書。為了忠於這個目的,根據這部作品的語料庫,我們保留拉丁文和繁體中文對照的雙語版本,為使內容更親民,排除哲學認識論的註解和文獻,便利非本科專業的一般大眾使用,提供一本完整、淸楚且扎實的工具書。翻譯過程中,我們力求尊重詞彙的精準對等,雖然有些情況我們稍微繞了個彎,選擇淸楚有效的繁體中文的表達方式,但依然忠於原文。括弧裡面的單字用來補充解釋一些術語的意思。每一個篇章開頭所標示的羅馬數字就是《世界圖繪》原文版的符號,針對特定的詞彙上標的阿拉伯數字是配合每一篇章前對應的木刻版畫。
本書傳遞出這樣的概念:「如果事物可以透過不同的感官來感知,那麼就把你們的感官向所有事物開啟⋯⋯如此一來,感官就是最忠實的記憶提供者。」這是一部精彩的視覺百科全書,全書包含150章節,主題涵蓋「世界上所有基本事物及日常活動的圖像與名稱」。上帝、自然、物體、人類和文化活動,重新創建他那個時代關於道德和社會條件的不同面向。這本書最初是為了讓孩子學習拉丁文而設計的視覺百科圖鑑,當時透過圖畫進行教學,在語言學習上引入一種新穎而具有革命性的提議。
得獎紀錄
2019波隆那書展知識類書籍評審特別推薦獎(MENZIONI SPECIALI)
2021年5月4日 已读
十七世纪的识字课本。Comenius对感官的重视实在突出,他所设想的蒙童总是在具体可感的万物之中观看、聆听与触摸,灵受身的牵引才能创造智性和知识。以及他老主张知识下乡,对世俗生活的概述还是相当可观的,买来作为生活史的参考也挺不错
冰与火之歌(卷三) 豆瓣 Goodreads
Song of ice and fire. Ⅲ, a storm of swords
9.6 (12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乔治·R·R·马丁 译者: 屈畅 / 胡绍晏 重庆出版社 2007 - 1
《冰与火之歌》乃是马丁集三十多年写作经验的大成之作。甫一问世,便以别具一格的结构,浩瀚辽阔的视野,错落有致的情节和生动活泼的语言,迅速征服了欧美文坛,成为了当代奇幻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
《冰与火之歌》原著共约七卷,现已出版《权力的游戏》、《列王的纷争》、《冰雨的风暴》三卷,第四卷《群鸦的盛宴》将于今年夏季正式出版。
2021年4月28日 已读
圣殿春秋 豆瓣
The Pillars of the Earth
7.7 (46 个评分) 作者: [英] 肯·福莱特 译者: 胡允桓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7
十二世纪的英国。一个贫困的建筑匠,一心只想建造一座美丽的大教堂。几经波折,他终于遇到了一个机会。但一座大教堂的建造过程是各方势力的角力:教会、贵族、王室、“巫女”……教堂的建造屡遭干涉。每一种声音都有可能成就他,也有可能毁灭他。在那个风云诡谲的时代,一个普通建筑匠的信念能否改变世界……
2021年4月24日 已读
连夜读完。掩卷后感觉很分裂。福莱特像提着木偶的细线,让史料所载的阴谋、建筑、餐食、武士和森林法活了过来,也让阿莲娜于这些鲜活的经验里从心灵的死地复苏。他处理创伤时的慎重和恻隐,反衬得书中百分之九十的性描写无比可憎。他好像喜爱她,也好像对她无比冷漠。感谢他设定菲利普和性欲无干,这个角色因而非常协调
心理创伤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 豆瓣
作者: [美] 彼得·莱文(Peter A. Levine) 译者: 庄晓丹 / 常邵辰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 8
《心理创伤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是彼得·莱文集毕生研究大成的巅峰之作,他在本书中整合了看似迥异的进化、动物本能、哺乳动物生理学和脑科学以及自己多年积累的治疗经验,全面介绍了身体体验疗法理论和实践,为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精神科医生等提供了新的治疗工具,也适用于受伤的人自我探索和疗愈。
2021年4月22日 已读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豆瓣
Trauma and Memory: Brain and Body in a Search for the Living Past——A Practical Guide for Understanding and Working with Traumatic Memory
作者: [美] 彼得·莱文(Peter A. Levine) 译者: 曾旻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 9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是美国躯体性心理治疗协会终身成就奖得主莱文博士zui新力作。
记忆是创伤疗愈的核心问题。治疗师必须探究患者的过去如何在当下上演,才能帮助患者获得一个更好的未来。但是,如果没有理解创伤是如何变成一种记忆的痕迹印刻在躯体、大脑、心灵、精神和灵魂上,治疗师肯定会迷失方向。
创伤记忆完全不同于其他普通的记忆。普通记忆是会随时间改变和衰退的生命故事,创伤记忆则是再现的身体感觉与动作,伴随强烈的恐惧、羞耻、愤怒和崩溃等消极情绪。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已经理解了心理创伤的痕迹不是储存为一件过去发生的坏事情的叙述,而是一种被体验为直接威胁到生命安全的身体感觉,而且这种威胁会感知为发生在此时此刻。
大多数当代的心理治疗都笼罩在弗洛伊德及其跟随者的阴影下,或是由各种各样认知行为疗法所指导。然而,这些方法在与创伤记忆进行工作时遇到了限制,无法充分意识到受创伤冲击的基本躯体与大脑机制,这使得治疗中最基本的人类需求和动机未能满足。
本书讲述的是我们如何学会应对那些挥之不去的记忆,将它们从痛苦和暴行中释放。作者莱文博士创立的身体体验疗法现已成为西方心理创伤治疗的主流疗法。一些传统疗法鼓励再次重现创伤来“消退”对创伤的条件反应,却有很大的风险让过去那些极端痛苦被强化,身体体验疗法则是创造一个新的体验与极端的无助体验重新协商,并以一种对身体体验和反应的控制感替代它。
本书有许多案例,详尽阐述了如何将身体体验疗法的原则付诸实践,不仅可以运用在创伤受害者身上,例如车祸幸存者,还可以运用在新生儿、幼儿、学龄儿童和战争军人身上。
尽管本书是面向针对创伤记忆进行工作的心理治疗师,但是它同样也是写给所有努力从自己过往挥之不去的记忆中摆脱出来的人们,以及那些渴望获得长久内心平和的人们。它也是写给仅仅对记忆如何掌控我们的生活、记忆的巨大模糊性、记忆令人费解的不确定性以及记忆的一切是如何运转进行的科学与临床研究感兴趣的读者们。
2020年11月24日 已读
冰与火之歌(卷二) 豆瓣
A Song of Ice and Fire:A Clash of Kings
9.2 (14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乔治·R·R·马丁 译者: 屈畅 / 胡绍晏 重庆出版社 2006 - 1
继《权力的游戏》之后,乔治·马丁推出了另一部恢宏之作,续篇《列王的纷争》。与罗伯特·乔丹不同的是,乔治·马丁牢牢把握住了精妙的情节和那些真实得令人惊叹的人物。《列王的纷争》具备了一部优秀奇幻小说需要的所有元素:爱情故事、宫廷阴谋、背叛和战争,并且远不止于此。乔治·马丁所展示的人物能够在不觉中触及你的灵魂深处,引发你强烈的爱憎感,如同他们本是你真实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使得《冰与火之歌》不仅仅在奇幻界堪称杰作,更是一部文学佳品。马丁拒绝演绎寻常的善恶套路,或是呈现读者可能期待的那些包裹着糖衣的英雄故事。他书中的人物具有不可思议的深度,无论善恶,他们都将赚取你的情感。这些再结合魔法元素的合理运用和对悬念与高潮设置的天赋感觉,造就了《列王的纷争》,如同《权力的游戏》这本你全心爱上的小说一样,也使乔治·马丁跻身当代最卓越的作家之列。
2020年11月19日 已读
太浓烈瑰丽了,颜色要从字里行间滴下来
Medieval Hunting 豆瓣
作者: Richard Almond The History Press 2011 - 3
Myths and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medieval hunting are dispelled, including the persistent view that it was exclusively an aristocratic and male pursuit
Hunting was a major economic and leisure activity throughout the European Middle Ages, and while aristocratic practices have featured in studies of romantic and narrative literature, hunting in its wider sense, across the social spectrum with attendant male and female roles, has largely been ignored by modern medieval historians. This study brings vividly to life the universality and centrality of hunting to medieval societies, both as an economic necessity and as an expression of medieval humanity’s almost atavistic sense of oneness with nature. Using a wide variety of contemporary textual and art historical evidence,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convincingly that hunting, including fishing and all manner of poaching, was enjoyed by all classes, and by women as well as men. It provides a detailed and captivating picture of a pre-urban world from which the modern age has much to learn in terms of land use and conservation.
2020年11月15日 已读
仅做了解也够用了。作者经常在诠释史料的时候大段大段跑题,读得人很焦躁。用了大量Cummins的二手资料,所以比起读这本更应该去搞一本The Hound and the Hawk
A Medieval Castle 豆瓣
作者: Jarrow / Gail Greenhaven Pr 2005
2020年11月14日 已读
翻开才发现是儿童读物,别说儿童,给零基础大人(本人)读也挺够格了,书后还附有reading list
冰与火之歌(卷一) 豆瓣
A Game of Thrones
9.4 (22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乔治·R·R·马丁 译者: 谭光磊 / 屈畅 重庆出版社 2005 - 5
《冰与火之歌》由美国著名科幻奇幻小说家乔治·R·R·马丁所著,是当代奇幻文学一部影响深远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它于1996年刚一问世,便以别具一格的结构,浩瀚辽阔的视野,错落有致的情节和生动活泼的语言,迅速征服了欧美文坛。迄今,本书已被译为数十种文字,并在各个国家迭获大奖。
本书主要描述了在一片虚构的中世纪大陆上所发生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宫廷斗争、疆场厮杀、游历冒险和魔法抗衡的故事,全书七卷(包括未出的各卷)浑然一体,共同组成了一幅壮丽而完整的画卷。书名“冰与火”,为的是突出人性挣扎的含义,书中塑造了无数的人物,但其着眼点,却并非孤立地凸现英雄主义,奉献精神或奸猾阴谋,而是将书中人物放在一个“真人”的角度,写出他或她在时代和社会的旋涡中不同的境遇与选择。从写作上说,本书与莎翁的《哈姆雷特》颇有共通之处。从中,读者便能与之产生呼应,共同经历这冰与火的洗礼。
那么《冰与火之歌》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在阅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关注呢?
首先,本书采用了独特的视点人物写作手法(POV)。通俗地说,就好比一部大片,导演将摄影机装在不同人物的身上,并不断切换。整个故事,由甲人物以自身立场讲述一段后,便换为乙人物来讲述,以此类推,周而复始。翻开本书可看到,每章节的名称皆为一人物名,该人物便是本章的视点人物。这样的写法,不仅大大增强了代入感,尤为重要的是,它主观地限制了读者(通过视点人物的视野)获取信息和进行思考的广度,为书中错综复杂的线索设置提供了必要的帷幕。作者的另一巧思在于,相对于采取这一写法的同类作品常出现的时间线索混乱,叙事搅成一团等弊端,本书经过精心梳理后,每个章节的时间互不交叉,而是呈现精巧的上下承接的关系,虽然视点人物不同,但故事却在不断前进。
其次,本书每个章节张弛有度,节奏感非常强烈,能吸引人连续地阅读。作者在写作《冰与火之歌》之前,已获得多次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等等,并在好莱坞担任编剧长达十年之久,丰富的经历,使本书成为了他三十多年写作经验的总括和升华之作。在本书每个章节,读者都可以很轻松地发现其自身的起始、进行和高潮,本书的每一卷,也形成自身的起始、进行和高潮,乃至在由整个七卷组成的《冰与火之歌》,也呈现出这样完整的结构。不仅互相串联,其中更包含了无数的情节兴奋点。作者曾经说,担任编剧,最痛苦的是不能将自己的才华在四十五分钟一集的时间内释放出来,而本书,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他对自身抱负的一种实现。
第三,这本书,诚如上面已提及的,其核心在于“人”本身。由是,它没有简单的答案,并不是一本可以懒洋洋浏览的书。它不仅包括无数扣人心弦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它所描述的情景,往往是真实人生中无可回避,必须面对的东西。因为人本身是最复杂的。看过本卷《权力的游戏》的读者朋友,不妨在下列问题上作深入的思考,如琼恩·艾林死亡的真相,行刺布兰的真相,乃至琼恩的父母等等,相信作者最后会让你大吃一惊。同时,相对于其他的奇幻作品,习惯于主角落地百尺毫发无伤,或危机时刻总能化险为夷的读者,本书可能是一个真正的惊愕。在作者笔下,每个角色均以其真实的轨迹在运行,有成功,也有痛苦,甚至死亡,本书正是通过这样的构架翻动着读者的情绪。
第四,本书是典型的西方史诗奇幻文学。既然是史诗,其落脚点就是整个书中呈现的世界,关注的问题宏伟,全书的格局庞大。历史,人物,宗教,神话交织在一起,展示出一个亦幻亦真的世界。或许会有读者认为,本书更像一本历史小说,这种论断有其合理之处。马丁本人曾在采访中言道:“我喜欢历史小说,但历史小说最大的局限是结局已经基本注定,不论作者付出多大的巧思,都失去了最大的悬念点和高潮处-结尾。”所以,他选择了《冰与火之歌》这样一个虚构的世界。另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在奇幻文学必不可少的元素“魔法”的处理上,作者马丁秉承托尔金的精神,运用得非常谨慎,着意刻画神秘感。读者或许记得,《魔戒之王》虽是一部典型的奇幻作品,且出现大量的神灵和超自然现象,乃至伟大的法师甘道夫等等,但书中却没有具体描述一种魔法。针对这一特点,马丁曾经说“魔法等元素就好比调料,不用则无以凸现奇幻氛围,滥用则会串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相对于无数火球满天飞的“奇幻”作品,《冰与火之歌》之中的魔法显得非常精细、神秘和巧妙。
一直以来,国内的奇幻文坛苦于少有优秀奇幻文学作品的引进。少量以次充好,粗制滥造的作品,甚至使得文学界将在西方百花齐放,无比兴旺的幻想文学归入了少儿读物和幼稚作品一类。纵然在关注奇幻文学的读者群中,参差不齐的玄幻文学,也蒙蔽了人们的视线。透过本书的出版,阅读一本真正的奇幻作品,感受一下奇幻小说无穷的魅力,让她真正地扎下根来!
可以想见,本书的成功,必将推动新一轮奇幻文学作品引进和阅读的风潮!
2020年11月10日 已读
眾妙之門 豆瓣
The Doors of Perception
作者: [英国] 阿道司·赫胥黎 译者: 陳蒼多 新雨 2000 - 8
作者確實是英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瑰寶,小說與評論皆有驚人的成就,長篇小說「美麗的新世界」早成為膾炙人口的文學經典,他的成就除了家學淵源之外,個人的才情與努力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  讀者可從東方哲學頗有涉獵,尤其是禪宗的「萬物靜觀皆自得」哲學,他更能獲得個中三昧,除外,他對中國的山水畫也能了然於胸,不亞於他對西洋繪畫的博學多聞。  所謂「眾妙之門」應該是「不經文字、直視這個世界」的一條門徑,在這高度文明的世界中,還有多少人擁有這扇「眾妙之門」呢?
2020年10月29日 已读
比较卢丹的恶魔,赫胥黎在众妙之门中对幻象表现出一种不太谨慎的热情,但对知觉的那一套理解总体来说没有太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