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上海俗语图说 豆瓣
作者: 汪仲贤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9 - 1
本书摘选二、三十年代最为流行的240则上海俗语词汇,从构词形式、语源词义及应用流变多种角度详尽解说,并以240幅随文插图,连缀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面面观。作者博闻广见,对蕴含在词汇里的历史文化信息充分发挥,提供了大量观照近代上海历史变迁的第一手资料。
《上海俗语图说》,凡二百四十篇,汪仲贤撰述,许晓霞绘图,上海社会出版社一九三五年六月出版,据原著书末的广告,似作者于本书尚有续作,是否汇集成帙,还有待查考。
汪仲贤(一八八八[一作一八八三]-一九三七),又名优游,原籍安徽,早年在上海民立中学读书,後习海军,并先後组织业余新剧团体文友会、开明演剧会等,饰角登台,是清末民初活跃在上海剧坛的集编。
本书是一部解说旧上海十里洋场下层社会俗语切口的读物,在本书中出现的上海俗语词汇的总量约有近千。内容涉及到制度交替,器物更新,风气变迁,生活琐细,乃至洋场黑幕,人物轶闻,莫不涉及。本书的重要价值在于作者见闻博洽而又善于贯通发挥,对蕴积在这些俗语词汇中的丰富社会文化信息给予充分发挥。画家许晓霞为本书所配的插图,亦极具特色。从汪氏的叙述来推测,有相当一部分条目是由许氏作了画再交往汪氏撰文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许氏也参加了俗语的考源。因此,这些插图除了形象化解释语词之外,也程度不同的具有多方面的参考价值。
2011年6月18日 想读
海国四说 豆瓣
作者: [清]梁廷枏 中华书局 1997
海国四说,ISBN:9787101005943,作者:(清)梁廷榼著;骆驿,刘骁校点
2011年6月18日 想读
乡言解颐吴下谚联 豆瓣
作者: 李光庭 / 1982 - 8
清代笔记,浩如烟海,其中李光庭的《乡言解颐》和王有光的《吴下谚联》,可以说是另辟蹊径的两部。
《乡言解颐》、《吴下谚联》二书,流传不广。解放前,《乡言解颐》在坊间偶然可见,但卷三均有缺页,致被周作人叹为原来的版缺,而引为憾事;《吴下谚联》则更属罕见,为早年中华书局出版《大谚海》所未收。鉴于二书作者的时代略同,内容方面也有其相似之处,因汇为一册,以飨读者。至于二书的糟粕部分,实际也是历代笔记的通判,相信今天的读者是可以抉别的。
《乡方解颐》五卷,为道光三十年庚戌原刊无缺叶本;《吴下谚联》四卷,为嘉庆二十五年庚辰老铁山房原版、同治十二年癸酉作者后人补刊本,每卷题“北荘素史集”,“耕还孙氏参,发明书眉;云峯陆氏校,偶评附注”。两书俱为点校者解放前在北平隆福寺街宝会斋书铺所得。十年浩劫,点校者所藏兰归归乌有,此二书袖珍易藏,得以幸存。现即据以标点印行。
2011年6月18日 想读
异辞录 豆瓣
作者: 刘体智 1997
本书为“历代史料笔记丛刊”中“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的一种,以杂记的方式介绍晚清京师的各种掌故,作者记事,大多直笔无隐,对当时要人显宦,颇有抨击。因作者系清季四川总督刘秉璋之子,大学士孙家鼎之婿,在京生活十余年,所叙均为当时高层中的见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2011年6月18日 想读
东游纪程 日知堂笔记 豆瓣
作者: 聂士成 / 郭沛霖 2007 - 7
《东游纪程》系聂士成1893年10月至1894年5月奉李鸿章之命,率武备学堂学生考察东北三省边境地区的实地调查报告。聂士成,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中表现出勇敢善战,后升直隶提督。庚子春,镇压义和团。同年夏天,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时战死。本书共分四卷,所记为逐日行程及沿途见闻,有关当地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物产贸易,均有记载。尤详于兵要地理、地形地貌、驻军防守、驿站道路等边疆地区情况。因系实地踏勘调查,所记真实可靠,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非一般游记可比。
《日知堂笔记》作者郭沛霖,道光时京官。本书基本上作者的亲历亲闻。其记载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等西北边地情况,太平天国战役,科举考试录取制度等,记事具体翔实,可共近代史研究者参考。
2011年6月18日 想读
庚子西狩丛谈 豆瓣
作者: 吴永口述,刘治襄笔记 中华书局 2009 - 11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及光绪帝仓惶出逃。怀来知县吴永仓促接驾,却应对有方,受慈禧宠信,奉旨办理前路接待。该书即为他随扈西行时的所历、所见、所闻,有“信史”之誉,是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2011年6月18日 想读
瓦德西拳乱笔记 豆瓣
作者: [德]瓦德西 译者: 王光祈 2009 - 9
该书为1900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侵华期间所写的日记、笔记以及给德皇的奏议、函电、报告。主要记述八国联军侵华、镇压义和团、胁迫清政府接受议和大纲等活动,对研究八国联军和义和团运动,都是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2011年6月18日 想读
辛壬日记 一九一二年中国之政党结社 豆瓣
作者: 【日】宗方 小太郎 译者: 冯正宝 中华书局 2007 - 6
《辛壬日记》、《一九一二年中国之政党结社》均选自1977年日本出版的《宗方小太郎文书》。宗方小太郎自1884年中法战争起就在中国从事情报间谍活动,前后近四十年,足迹遍及我国大江南北。《辛壬日记》是1911—1912年的在华活动日记。它记载了这一时期大批日本在华和来华人士的活动线索,是有研究辛亥革命史的参考史料。《一九一二年中国之政党结社》是作者根据当时的实地调查撰写的,它比较完整地记录和保留了民国初年政党社团的真实情况,其中很多社团,为已出版的各种政党史所未见,亦很少见于其他记载,是研究民国政党发展发展史极为珍贵的原始记录,也可以说这是有关民国政党史最早的一部专著。
2011年6月18日 想读
民国政党史 豆瓣
作者: 谢彬 / 戴天仇 2007 - 6
《民国政党史》记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个主要政党团体的兴起、分化及其相互矛盾、相互渗透和发展变迁,并论述了同一时期政党与国会、政党与军阀的关系。《政党与民初政治》辑自民国初年《民权报》、《震旦》、《独立周报》等报刊中有关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的记载和论述,有助于了解当时政党和政情。
2011年6月18日 想读
太平广记 豆瓣
作者: (宋)李昉 等编 中华书局 2013 - 3
《太平广记》是宋初人编的大型类书之一,专门收集自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因为成书于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名为《太平广记》。这部书是李防等人奉宋太宗的命令集体编纂的。从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三月开始,至次年八月结束,成害五百卷,目录十卷,六年(九八一)正月雕印(据《宋会要》及灸进书表》)。后来因为有人说这部书并非后学者所急需,就把板子收了起来,所以流传不广。
西京杂记 豆瓣
作者: (晋)葛洪 撰,周天游 校注 三秦出版社 2006 - 1
《西京杂记》是中国古代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该书写的是西汉的杂史。既有历史也有西汉的许多遗闻轶事。其中有人们喜闻乐道、传为佳话的"昭君出塞",即宫女王嫱不肯贿赂画工致远嫁匈奴;"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等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皆首出此书,且为后人为典 故。还有一句成语“凿壁借光”,也是从该书的匡衡的故事中流传出来的。
此书,历代指为伪书,但从语气及内容看,当是杂抄汉魏六朝佚史而成。所述西汉之事,怪诞不经,多不足信。但有关南越赵佗献宝于汉朝、昭君出塞前后汉宫画师事迹、刘邦筑新丰以迎太公、汉俗五月五日生子不举、邓通得蜀山以铸铜钱、茂陵富人袁广汉庄园之奇、司马迁有怨言下狱死、刘子骏作《汉书》诸事,均可开阔思路,有裨研史。
小窗幽记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明)陈继儒 / 陈桥生(评注) 中华书局 2008 - 9
《小窗幽记》,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计一千五百余则,是一部纂辑式的清言小品集。以“醒”为第一,在“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之时,无异于醍醐灌顶,一声棒喝,还原出一个本真的自我来。所以“醒”后言“情”,令千载向慕;“醒”后能“峭”,卓立于千古;“醒”后获“灵”,而百世如睹。一番洗刷之后,方能悟得“素”趣,会得佳“景”,品人生之“韵”,显生命之“奇”。其“绮”也,能尽红妆翠袖之妙;其“豪”也,能为兴酣泼墨之举;其为“法”而超越于世“法”之外,其赏“倩”而不限于一般“倩”意。故罗立刚先生称,清醒之后,经此一番洗礼,真个是俗情涤尽,烦恼皆除,人生的价值,才真正显现了出来。幽窗青灯,潜移默化,灵魂得以纯净,那小窗之“幽”,正是一种惊喜,更是超越后的清闲和孤独。
陶庵梦忆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张岱 中华书局 2008 - 9
《陶庵梦忆》既是一部个人的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明时期的生活画卷。通过作者的经历和见闻,可见晚明时期江南生活特别是衣食住行、社会习俗的各个方面。由于是苦难过后的追忆,作者不自觉地会过滤掉很多记忆,只留下那些最为美好、值得留恋的东西。以此来表达故国之思、乡土之情,抒发沧桑之感,寄托兴亡之叹。在书中,作者不时表达出忏悔之意,不过,该忏悔的不是他这样一位没有任何官阶的平民百姓,而应该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帝和显赫一时的权臣。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不仅是个人在忏悔,也是在替一群人进行忏悔,替一个王朝进行忏悔。
武林旧事 豆瓣
作者: (宋)周密 著 / 李小龙,赵锐 评注 中华书局 2007 - 9
关于追忆汴京繁盛,详录岁时宴赏、士女奢华的作品,从宋朝开始,至元明清三代,不绝如缕,《武林旧事》无疑是其中最成功也最有价值者之一。书中涉及大量文化史信息,极为古典文学与历史的研究者、爱好者所珍视。
2011年6月18日 想读
新輯搜神記 新輯搜神後記 豆瓣
作者: [晋]干宝、[南朝·宋]陶潜 / 李剑国 辑校 译者: 李剑国 注解 中华书局 2007 - 4
李剑国《新辑搜神记 新辑搜神后记》共约85万字。
书稿主体是重新辑录的《搜神记》和《搜神后记》。作者对古书中保存的二书引文、佚文做了竭泽而渔式的搜索,并逐条进行考证,对各种异文进行比勘,在此基础上遵从“从早”“从众”“从干”的原则完成了二书的新辑,可以说是无一言无根据。作者同时对通行的胡应麟本做了系统完整全面的勘订,指出并纠正了很多错误,对汪绍楹的校注也多有修订。此书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有可能替代当前通行的胡应麟辑《搜神记》《搜神后记》的新辑本。
书稿的前言非常精辟,澄清解决了不少历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很有价值的观点,学术价值相当高。尤其是指出现在的通行本胡应麟二十卷本《搜神记》既没有干宝原书作依据,也不是胡应麟原定稿,极可能在辑入《秘册汇函》时又被姚士??、胡震亨动了手脚,大量取他书文字以充篇帙,远达不到善本的标准。作者最后总结出《搜神记》《搜神后记》二书存在的十四种问题,可见现在做新辑本是十分必要的。
书后附有五个附录,便于读者对旧本(通行本)《搜神记》《搜神后记》中的疑目伪目有所认识,并整体快捷地把握新辑本与通行本的异同。
总之,这个新辑本资料扎实,态度严谨,所辑内容较之旧本更全面、更接近原书,学术水平与价值都相当高,将对《搜神记》《搜神后记》乃至整个古体小说的研究产生很大影
2011年6月18日 想读
轮回醒世 豆瓣
作者: 无名氏 2008 - 1
《轮回醒世》是一部罕见的明代文言小说集,共十八卷十八部,收故事一百八十三篇。书前有秣陵也?《轮回醒世》未见书目著录,作者无考。但此书所收集的故事作为明代公案小说的一种变体,在揭露晚明社会的腐败黑暗方面提供了有用的社会史料。书中不少篇章已考知为前人文言小说或白话小说的改编本,可谓古体小说通俗化的一个典型例证。
书中故事分十八部,每部一卷,按题材分类,近似类书的体例,按其标目分为:廉慈贪酷、嗣息配偶鳏寡孤独、慷慨悭吝、悲欢离合、侠豪卑污、贞淫、贵贱贫富、公平刻剥财成勤惰、救援盗拐、人伦顺逆、嫡妾继庶、施济吞谋、智愚寿夭、忠奸、矜骄承奉、屠杀生全、妖魔、伢行衙役。每一部中一般善恶对比,两类故事都有,用以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福善祸淫,自作自受。全书偏重于惩恶,绝大多数故事以阎罗王判案作为关键,借用佛教徒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的观念作解释,可谓“释氏辅教之书”(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的后继者,但它只借用了佛经中十殿阎王的传说,让阎罗王为人世的公案主持公道,宣扬的主要是传统的儒家道德。利用阎罗王或城隍神判断公案只是以神道设教的一种手段,实际上却是一种变相的公案小说。
《轮回醒世》在思想倾向上的重要特色表现在:一,肯定了青年男女推翻父母之命的婚约、另配新的对象等惊世骇俗之举,比之前的一般才子佳人小说的思想更加解放,如:《一面成婚》《卖婢得婚》《再世婚姻》《四鱼精成就良缘》等篇。二,肯定了发财致富的经营活动,对行善者往往以钱财作为回报,如:《三指成家》《勤俭致富》《横财致富》《债利致富》《经营致富》等一系列致富故事。三,多次肯定了强盗的合理存在,如《阴司三遣盗》,比《水浒传》更明白地说明了“官逼民反”的道理,在揭露晚明社会的腐败堕落上有较高的认识价值。
《轮回醒世》在艺术上也表现出一定的特色,与当时民间流传的通俗小说不同之处是,叙事常用一些对仗骈语,它比之同时代的公案小说之类,文字略为典雅;比之一般的杂事笔记,情节较为丰富,描写更为详尽,具有更多的小说成分。因此在明代的文言小说中自有其独特的价值。
《轮回醒世》作为一部汇编式的故事集,共有一百八十三篇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里往往又包含了数个小故事,如:《十丧夫》《追寻十贼》《大慈救十难》等就包含了十个小故事。其中不少故事采自前人的小说,又经过了或多或少的修改,当然其修改加工往往艺术手法不高,不能夺胎换骨,推陈出新,但其中也可以看出许多古代小说和小说母题的演化轨迹之一斑。
程毅中先生将国内所藏明刻本与日本名古屋市蓬左文库藏明聚奎楼刻本加以配补,并精心做了点校工作,使这一未见书目著录的明代小说集得以以相对完整的面目出现,其出版对研究中国文学史,尤其是研究中国小说史有所裨益,并且也为研究明代思想史、社会史提供了许多鲜活形象的材料。
中华书局素以“弘扬传统,服务学术”为己任,使这一新发现的明代小说孤本化身千亿,流布人间,定会惠泽学界,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2011年6月18日 想读
续夷坚志·湖海新闻夷坚续志 豆瓣
作者: 元好问 中华书局 1986 - 5
《续夷坚志·湖海新闻夷坚续志(繁体竖排版)》四卷,金元好问撰。好问(公元一一九○——一一五七)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析县)人。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续夷坚志》是作者晚年继宋洪迈《夷坚志》而作,虽然没有《夷坚志》那样大的篇幅,但内容是比较丰富的。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是继宋洪迈《夷坚志》、金元好问《续夷坚志》之后出现的一部志怪小说集。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分前后两集,十七门,共五百馀条。书中第一条《大元昌运》记元太祖、元太宗及元世祖事,显然为元人作品。其馀绝大部分为宋代故事,间有元代及前代的故事。此书内容比较复杂,其中大部分是志怪故事,但也有少量条目记载了野史记载了野史佚文,似乎是根据前人的成书辑録的。
夏光 豆瓣
8.8 (10 个评分) 作者: [日] 乾路加 译者: 戴华晶 译林出版社 2011 - 4
《夏光》主要内容简介:乔史的左半边脸上有一大块仿佛被泼了墨水般漆黑的痣。村民们认为这是江豚的诅咒而非常厌恶他。然而真正恐怖的其实是乔史那隐藏在黑痣中的左眼……
太平御览(全四册) 豆瓣
作者: [宋]李昉等 中华书局 2000 - 2
宋太平兴国间,既得诸国图籍,而降王诸臣,皆海内名士。或宣怨言,尽收用之。置之馆阁,厚其廪饩,使修群书。以修文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经史子集一千六百九十余种,编成一千卷,赐名太平御览。
太平御览版本有十几种之多。一九三五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宋本出版后,成为二十多年来最流行的本子。中华书局为了供应研究工作者的需要,�定缩印商务影宋本太平御览。他们把影宋本的两页拼做一页,每页两栏。原来要分订一百三十六册,现在匀装做四大册就成了,面字体也并不缩得太小。这样,无论在购买、收藏方面和研究、检阅方面都增加了不少便利。
2011年6月1日 想读
明清汉传佛教众神全像 豆瓣
作者: 潘建国编 西泠印社 2006 - 4
佛教在我国又被称作像教,它最初传入中国并依靠它的经典,而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它的艺术、佛像及解释佛教教义的图像。本书选取佛像汉化后画于绢素之上、便于保存、供奉的明清卷轴画佛像精品一百三十六幅,按佛、菩萨、明王、罗汉、护法各部依次排列。这些珍贵的画像现均藏于国内各大博物馆。许多画像均为首次面世,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及历史价值。
2011年6月1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