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西夏旅馆 豆瓣
6.4 (21 个评分) 作者: 骆以军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6
骆以军 台湾中生代最重要的小说家
耗时四年倾力书写一部关于异族人、变形者的疯癫、妖艳、镜中幻城的恶魔之书
王安忆 莫言 梁文道 戴立忍 桂纶镁 跨界鼎力推荐
《西夏旅馆》是台湾中生代小说家骆以军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作品,作者写作期间曾三度遭受忧郁症侵袭,最终耗时四年,倾力写就一部关于异族人、变形者的创伤与救赎、离散与追寻的疯癫、妖艳之书。
2010年,《西夏旅馆》荣获华文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项“红楼梦奖”首奖,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在颁奖词中如此陈述:《西夏旅馆》以十一世纪神秘消失的西夏王朝作为历史托喻,以一座颓废怪诞的旅馆作为空间符号,写出一部关于创伤与救赎、离散与追寻的传奇故事。骆以军糅合私密告白与国族叙事,魔幻现实与情欲臆想,黑色幽默与感伤格调,铺陈现代中国经验最复杂的面貌。全书试探文学想象的禁区、人间伦理关系的极限,尤其值得瞩目。《西夏旅馆》文字华丽,结构繁复,意象奇诡,寄托深远,为新世纪华文小说所仅见。
本书获奖记录:
2008 《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
2008 《亚洲周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说
2009 台湾文学奖小说金典奖
2009 第33届“金鼎奖”图书类最佳著作人奖
2010 第3届“红楼梦奖”世界华人长篇小说奖
推荐语:
骆以军是最近台湾十多年来最了不起、最有创造力的一位作家,而且甚至是整个华文世界里面最有重量的作家之一。……《西夏旅馆》在骆以军怪异、绚丽、有点色情意味的笔下,透露了外省第二代的漂流经验。
——王德威
这不是一部易懂的小说,但它是骆以军语言技艺的大成,更有可能是华文小说的新路碑。若要我用一句话去总结,我只能勉强地说:“西夏”在骆以军笔下成了一切历史中曾经灿烂登场却又终归灰灭的记忆之象征,“旅馆”乃是容纳无穷故事但又不可一一说完的迷宫装置,其奇诡复杂让人叹为观止。如果这是台湾中生代作家对小说提出的疑问和挑战,大陆这边又有哪一个同代人愿意去接应回答?
——梁文道
骆以军是个蛮横的蠢孩子,他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把现有的时空砸个稀巴烂,再把齑粉般的碎片凑起来,搭一个莫须有的新时空,好歹拼成个四不像,却找不到进去的路径。正彷徨着,忽然蹈入一扇门,又陌生又熟悉,既不是砸烂的那一个,也不是新凑的这一个,而是第三个,叫做“西夏旅馆”。
——王安忆
这是一部庞杂的书,也是一部匠心独运的书。这是一部琐碎的写实之书,也是一部超越了现实生活的象征之书。这是一部让读者望之却步的书,也是一部让读者手不释卷的书。
——莫言
长辈不在的时候,我们都称骆以军为台湾文坛一哥,六〇以降第一人。
——戴立忍
作家翻箱倒柜将一幕幕荒谬乖离的末世景象以无比温柔的笔触结印。自脱稿那日, 便注定是一部跨世纪、 跨古今与两岸的文学巨著。
——桂纶镁
Inherit the Wind 豆瓣
作者: Lawrence, Jerome/ Lee, Robert E. Ballantine Books 2003 - 11
The accused was a slight, frightened man who haddeliberately broken the law. His trial was a Romancircus. The chief gladiators were two great legalgiants of the century. Like two bull elephantslocked in mortal combat, they bellowed and roaredimprecations and abuse. The spectators sat uneasilyin the sweltering heat with murder in their hearts,barely able to restrain themselves. At stake wasthe freedom of every American. One of the mostmoving and meaningful plays of our generation. "atidal wave of a drama." -- New YorkWorld-Telegram And Sun
高僧传 豆瓣
作者: 释慧皎 撰 / 汤用彤 校注 中华书局 1992 - 10
传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影响,本书介绍了对佛教发展起重要推动的一批高僧,内容丰富是一本颇有价值的佛学研究文献。
2011年5月6日 想读
如何读,为什么读 豆瓣
How to Read and Why
8.4 (2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罗德·布鲁姆 译者: 黄灿然 译林出版社 2011 - 1
简介:
《如何读,为什么读》是布鲁姆在年近古稀时出版的一本个人化的导读著作,这位阅读大师、智慧老人、经典的经典读者为我们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小说、戏剧。本书可以说是《西方正典》的互补版,已读过《西方正典》的读者,可在这里再探索和再发现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鲁姆的批评能量;初次接触布鲁姆的读者,则可从这里开始,踏上寻访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导读:
他是批评界的巨人……他对文学的热忱是一种令人陶醉的麻醉剂。
——《纽约时报杂志》
读哈罗德·布鲁姆的评论……就好像在读石火电闪般的经典。
——M.H.艾布拉姆斯
哈罗德·布鲁姆是我们时代文学批评界的领军人物……他激活了他的文学批评,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倾注其中。
——《卫报》
2011年5月6日 想读
中东史 豆瓣
A Concise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
作者: 戈尔德施密特 / 戴维森 译者: 哈全安 / 刘志华 东方出版中心 2010 - 9
《中东史》如今渐成“经典”,而其原作者业已从教学岗位退休,故西切斯特大学教授劳伦斯·戴维森便与小阿瑟·戈尔德施密特合著此书的最新版本。由于发生在中东地区的重大事件逐渐增多,而我们也尽量删减自己的表述,因此该书应被命名为“一本被不断压缩的中东简史”。
2001年的“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使美国人比之前更加关注中东。’结果,美军被派至中东作战,并导致始料未及的后果。在此情势下,教师与学生都需要一本反映学术动态、不再写给学究们看的伪学术风格中隐藏它的观点,并且不再强化政治偏见与民族歧视的教科书。学生们——以及更为广泛的英语受众——需要我们清楚地阐释阿拉伯-以色列冲突、中东在能源危机中的地位、伊斯兰教的复兴以及伊拉克战争。尽管有其他通史问世,但《中东史》重印七版,并在大学中更为普及。
2011年4月29日 想读
读诗的艺术 豆瓣
The Art of Reading Poetry
9.5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罗德·布鲁姆 译者: 王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3
读诗的最佳方法,是把它当诗来读。诗歌批评家们经常这样告诫读者,他们略带尴尬和气愤地重复这句老生常谈,并竭力维护这句话朴素到简陋的庄严,让它在真理和废话之间不断地经受考验。这是因为,诗歌在太多的时候被比喻成其他东西:时代的声音,文化的触须,政治的鼓点,民族的心跳,性别的面具,道德的盾牌。这并不是诗的损失,而是它拥有强大影响力的表现,是诗让类似的比喻成为可能。然而,赫尔墨斯的飞行总有其变幻莫测的一面,最终让只相信上述比喻的人无法把捉。这是因为,诗的高强度语言会轻易跃过理论诠释的视野,并让各种批评理论自身内置的基本逻辑显得机械,容易磨损,缺乏跨时代作战的能力。感染人类千百年的诗篇很多,仍坚持把几个诗歌手法看作所谓后现代现象的人已经不多了。
2011年3月12日 想读
芬兰现代小说集 豆瓣
作者: (芬)康特等 译者: 任元华 2010 - 8
《芬兰现代小说集》介绍了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芬兰文学史上十七位著名作家的二十七篇优秀短篇小说,从一个方面代表了这一时期芬兰文学的主流,也是北欧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经典作家,如康特、阿霍、西伦佩、基维,也有瓦尔塔里这样年轻一代的作家。他们以清新、纯朴,最接近大自然的笔触描写了那一时代各个阶层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是中国读者了解芬兰人内心世界和认识芬兰文学百年间变化的一本精选读物。
2011年3月12日 想读
朱生豪情书 豆瓣
8.7 (9 个评分) 作者: 朱生豪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 8
本书将全部书信分成1933年到1934年、1935年暑期以前、1935年暑期以后、1936年暑期以前、1936年暑期以后到1937年五部分,以及附录“1943年春一封未寄出的信”。
2011年2月27日 想读
文学讲稿 豆瓣
作者: [美国]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 申慧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 10
内容提要 : 书名原文:Lectures on literature:本书运用新批评理论对世界著名的小说如简·奥斯丁《曼斯菲尔德庄园》、查·狄更斯《荒凉山庄》、居·福楼拜《包法利夫人》等7部的艺术结构进行生动的剖析和论述。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B. Yeats 豆瓣 Goodreads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B. Yeats
作者: William Butler Yeats Scribner 1996 - 9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 B. Yeats includes all of the poems authorized by Yeats for inclusion in his standard canon. Breathtaking in range, it encompasses the entire arc of his career, from luminous reworkings of ancient Irish myths and legends to passionate meditations on the demands and rewards of youth and old age, from exquisite, occasionally whimsical songs of love, nature, and art to somber and angry poems of life in a nation torn by war and uprising. In observing the development of rich and recurring images and themes over the course of his body of work, we can trace the quest of this century's greatest poet to unite intellect and artistry in a single magnificent vision. Revised and corrected, this edition includes Yeats's own notes on his poetry, complemented by explanatory notes from esteemed Yeats scholar Richard J. Finneran. The Collected Poems of W. B. Yeats i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edition of one of the world's most beloved poets available in paperback.
週末小故事 豆瓣
作者: 保羅.奧斯特 译者: 景翔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 2002
重量級作家保羅.奧斯特為美國National Public電台策劃主持「全民寫作計劃」,從全美四千篇來稿中精選,觸動你我心靈的生活小故事。
令人捧腹的失誤,曲折離奇的巧合,與死亡擦身而過,奇蹟似的接觸,難以相信的諷刺、預感、悲傷、痛苦、夢想──這些都是投稿者選用的主題。這些人生經驗第一線的報告,談的雖是一個個美國人的個人世界,我們卻能從中一再看到上面明顯的歷史痕跡,那些一般社會用以形成個人命運的複雜方式。
月宫 豆瓣
8.2 (13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奥斯特 译者: 彭桂玲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 8
马可的母亲早逝又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只好跟着舅舅巡回演唱。进入大学之后,为赚取生活费,担任曼哈顿的有钱瞎眼老人托马斯·埃奉的看护,为他念书报。但当自认死期将届的埃奉,要马可为他写下传记时,一个横跨美国东西两岸的惊人故事也随之展开……随着埃奉的叙述,马可从曼哈顿繁华的都市街道前进到犹他州月光下的沙漠,故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接二连三的事件,情节丰富精彩,更出人意料。
纽约三部曲 豆瓣
7.6 (34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奥斯特 译者: 文敏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7 - 3
《玻璃城》、《幽灵》、《锁闭的房间》被称为纽约三部曲。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侦探小说,奥斯特通过营造哥特式的紧张气氛,设置一个又一个悬念来诱使读者与之一起踏上追寻身份和存在意义的心灵之旅。
玻璃城:深更半夜,一个陌生电话打到侦探小说作家奎恩家里,这让他陷入了比任何侦探小说更为扑朔迷离的案情之中。
幽灵:布鲁受雇于怀特去监视布莱克。监视,跟踪,一年过去了,他一无所获,布鲁几近崩溃。
锁闭的房间:一封不期而至的信,告诉“我”——范肖的童年好友,范肖失踪了,留下妻儿和一堆非同寻常的手稿。按照范肖以前的意愿,“我”被要求处理这些手稿。起初一切很顺利,范肖的手稿得以出版。与此同时,我娶了范肖漂亮的妻子,做了范肖儿子的父亲。然而,“我”突然发现范肖竟然还活着!
搜神記 豆瓣
8.8 (18 个评分) 作者: 干宝 / 校注 汪绍楹 译者: 汪绍楹 校注 中华书局 1979 - 9
2011年2月23日 想读
搜神记全译 豆瓣
作者: 干宝 译者: 黄涤明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8 - 9
本丛书在策划之初就考虑到避免以上各种译本之不足,本着推陈出新、汇聚英华、弘扬传统、振兴华夏之宗旨,化艰深为浅显,融译注为一炉,俾使社会各界广大读者了解我国古代各名著之完整原貌,有利于当下人文精神建设,又利于中外文化之交流译介,乃延聘海内学界通人,精选史有定评之夏商迄晚清经史子集四部,以全注全译形式重新装帧、重新校勘整理出版。所选各书前言对该名著之时代、作者、内容、成就、文献版本皆有详赡说明,各篇各卷前有简明扼要的题解,原文选用业经整理的善本,注释采用学术界公认的成果,译文强调忠实原文、通达流畅。
书行天下,道亦随之,既有品味,又有普及,为大家营造出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知识境界广博、思想空间深邃的精神沃土,是《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的孜孜追求。此次修订是在前辈学人呕心沥血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认真的审读和勘校,是在“国学热”基础上的一次新的提升,在强调通俗性的同时,亦重视学术性与资料性。今日重现书界,必将旋起一种新的阅读风暴。
我们相信,这套丛书的问世,对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形成当代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在现代化人文化的进程中开启今入智慧、滋养今人心灵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2011年2月23日 想读 购得
马可波罗行纪 豆瓣
作者: [意] 马可·波罗 译者: 冯承钧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 3
根据13世纪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居留元朝统治下之中国近二十年亲历撰述《马可波罗行记》(亦名《东方闻见录》或《马可波罗游纪》),在西方有“奇书”之誉,有关其人其书的研究,已经成为门国际性、综合性的显学。在中国,该书既中西交通史、多民族文化交流史和元代史研究的重要资源及必备经典,也因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及流畅可读、充满趣味,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自民初以来,该书有多种汉译版本传世,尤以著名史学家和翻译家冯承钧先生的这个译本备受推崇,特以版本选择审慎完备、翻译考订有机结合、译述风格文质相兼、附注文字丰富精确等多方面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本书的史料、参考和阅读价值。兹编入“世纪文库”,嘉惠广大学人和读者。
2011年1月11日 想读
大学的兴起 豆瓣
作者: [美]查尔斯·霍默·哈斯金斯 译者: 王建妮 上海人民 2007 - 4
本书共分三章。第一章是“最早的大学”主要介绍以博洛尼亚大学为代表的欧洲南方大学和以巴黎大学为代表的北方大学的情况,另外还谈及中世纪大学对后世的影响,即“中世纪的遗产”。第二、三章分别为“中世纪的教授”、“中世纪的学生”,主要介绍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活动、学术的地位和学术自由、学生的日常生活等。
对称 豆瓣
作者: [德] 赫尔曼·外尔 上海科教出版社 2005 - 4
本书是20世纪大数学家外尔阐释对称思想的力作。对称是人类千百年来试图理解和建立秩序、优美、完美所依据的概念之一。本书从对称意味着比例之和谐这一概念出发,从双侧对称性、平移对称性、旋转对称性、装饰对称性、晶体对称性等对称性的几何概念,逐步深入、最后上升到作为所有这些特殊形式基础的普遍的抽象数学思想。
钱袋与永生 豆瓣
La Bourse et la Vie
作者: 雅克·勒高夫 译者: 周嫄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4
《钱袋与永生:中世纪的经济与宗教》讲述了:自中西文明发生碰撞以来,百余年的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即无可避免地担负起双重使命。梳理和探究西方文明的根源及脉络,已成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要义的借镜,整理和传承中国文明的传统,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此二者的交汇,乃是塑造现代中国之精神品格的必由进路。世纪出版集团倾力编辑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之宗旨亦在于此。世纪人文系列丛书包涵“世纪文库”、“世纪前沿”、“袖珍经典”、“大学经黄”及“开放人文”五个界面,各成系列,相得益彰。“厘清西方思想脉络,更新中国学术传统”,为“世纪文库”之编辑指针。文库分为中西两大系统。中学书系由清末民初开始,全面整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学术著作,以期为今人反思现代中国的社会精神处境铺建思考的进阶;西学书系旨在从西方文明的整体进程出发,系统译介自古希腊罗马以降的经典文献,借此展现西方思想传统的生发流变过程,从而我们返回现代中国之核心问题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
2011年1月11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