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罗摩衍那 豆瓣
作者: [印度] 蚁垤 译者: 季羡林 译林出版社 2002 - 8
《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两大梵文叙事诗之一,叙述王子罗摩因受老王妃嫉妒被放逐,妻子悉多被掳,后得群猴帮助,夫妻团聚,恢复王位。此篇叙述他在森林中与魔搏斗的故事。
《罗摩衍那》书名的意思是“罗摩的游行”或“罗摩传”。全书约有两万四千颂,共分七篇:《童年篇》、《阿逾陀篇》、《森林篇》、《猴国篇》、《美妙篇》、《战斗篇》和《后篇》。它以罗摩和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描写印度古代宫廷内部和列国之间的战争。
《罗摩衍那》的故事情节比较集中紧凑,虽然也插入不少神话传说,但除第一篇和第七篇外,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枝蔓庞杂。主要人物性格丰满,随着矛盾的展开而变化发展。全书注重风景描写,而且做到情景交融。它不像《摩诃婆罗多》那样大多采取纯客观的态度描写景物,而是通过史诗人物的眼睛描写,这样就更富有感情色彩。《罗摩衍那》与《摩诃婆罗多》一样,主要采用简单易记的“阿奴湿图朴”诗律,文体风格总的来说明白晓畅,但已开始出现讲究藻饰和精心雕镂的倾向。由此,《罗摩衍那》成为古典梵语诗歌最直接的先导。因而,印度传统将《摩诃婆罗多》称为“历史传说”,而将《罗摩衍那》称为“最初的诗”,并将传说中的作者蚁垤称为“最初的诗人”。
2010年12月15日 想读
中国杂技史 豆瓣
作者: 傅起凤 / 傅腾龙 2004 - 10
中国杂技艺术,无疑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仅仅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和评价中国杂技史那是远远不够的。从历史上看杂技和它的前身角抵、百戏等,与历代(特别是封建社会前期)的礼乐制度、文学和中西交通、宗教、民俗等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今舞台上的杂技节目在昔日曾与显赫庄严的宫廷宴享、绚丽多彩的诗词歌赋、丝绸之路上的友谊篇章,香烟缭绕的梵刹道观、丰富多彩的民间节目联系在一起,于是有杂技与礼乐、汉赋、唐诗、宋词中的杂技,中西交通与杂技等等一系列专题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可惜的是迄今为止对于杂技史的研究者寥寥无几,遂使有关古老的杂技艺术的学术研究成果远远比不上后起之秀的兄弟艺术戏剧、曲艺等等。究其原因,无非是长期以来统治阶级对杂技艺术的歧视,很少有较高文化修养而又懂得杂技艺术本身的有志者来进行研究。
2010年12月15日 想读
波莉安娜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莉诺·霍奇曼·波特 译者: 宋芳 / 张元婷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2 - 10
《波莉安娜》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畅销全美的——第一次发行就超过百万册。它带来的不只是一些关于波莉安娜这个小姑娘的小故事,更重要的是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非常乐观的人生观——正像作者埃莉诺所说:“我从不否认自己所经历的挫折和灾难,我只是不气馁,我想比起那些未知的不幸,这些肯定好得多!”
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 豆瓣
作者: (德)米切尔·恩德 译者: 何珊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8 - 1
《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讲述了奥菲利娅是一个不幸运的人。奥菲利娅是一个虽然登不了舞台,在卑微的木箱子里也努力和喜悦的人。奥菲利娅是一个得不到关怀,却知道应该关怀别人的人。奥菲利娅是一个不喜欢争争吵吵,喜欢戏剧的诗意,喜欢诗意和宽容地面对生活的人。奥菲利娅是一个乐意站在边上,欣赏别人表演,并总是帮助着表演顺利和成功的人。奥菲利娅是一个走在艰辛的路上,脸上却总有笑容,每天高高兴兴继续往前走的人。奥菲利娅是一个热爱生命却又在死亡面前豁达和从容的人。……所以你看见了吗,归根到底,奥菲利娅不能算是一个真正不幸运的人。故事里的奥菲利娅到天堂里去了,而生活里的奥菲利娅们,也一定会受到簇拥和爱戴。
黑塞童话选 豆瓣
9.2 (5 个评分) 作者: 海尔曼·黑塞 译者: 杨志军 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 1990 - 10
收录了黑塞的15篇童话,其中《两个兄弟》是他10岁时写的。

快乐的小侏儒
则格乐其人
荒唐的美梦
可怕的奥古斯吐思
诗人的帽子
森林人
另一星球的惊人消息
凡尔杜的幽灵
奇异的向导
藤椅的童话
和炉子的对话
魔术师的童年
周幽王的故事
欧洲地震
两个兄弟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七色花 豆瓣
8.6 (14 个评分) 作者: [苏联] 卡泰耶夫 译者: 曹靖华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1
有个小姑娘,叫珍妮。有一天,妈妈叫她去买面包圈。
珍妮提着一大串面包圈,一边走,一边念着路边商店招牌上的字;数着天上飞来飞去的乌鸦。
(珍):“‘春--天--鲜--花--店’、‘大东--百货--商--场’、‘邮--电--局’、‘丫丫--糖果--屋’。咦?有一只乌鸦!2只!3只!---不对、不对!还是2只!”
这时,一只流浪小狗跟在珍妮后面,它偷偷地把面包圈吃了,珍妮觉着手里轻了,她扭头一看,旁边这只流浪小狗正心满意足地舔着嘴呢。
(珍):“哎呀,面包圈全没了! 你这害人的狗,小偷!你把我的面包圈全吃光了!”
珍妮追着流浪小狗,要打它。
(狗):“别打、别打!我已经一天都没吃东西了,实在是太饿了。
小狗说着跑着,珍妮追呀追呀,追不上小狗,自己却迷路了,她走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她害怕了,呜呜地哭起来。
(珍):“这是哪里呀?这不是我家门口的那条路呀,呜呜—妈妈,你在哪儿呀?”
忽然,对面走过来一位老婆婆,
(婆):“好孩子,你为什么哭呀?”
(珍):“老婆婆,一只小狗偷吃了我给妈妈买的面包圈,我追它,跑着跑着就找不到家了。”
(婆):“别哭了,小姑娘,我这儿有一朵‘七色花’,它是一朵有魔力的花,什么事都能办得到,我把它送给你,它会帮助你的。只要你撕一片花瓣扔出去,再念一遍咒语,你想要什么都能得到。”
(珍):“这朵花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婆):“是的,你想要什么,就撕下一片花瓣,扔出去,说:小花瓣哟,听我说哟,照我做哟!它就会替你办好的。”
珍妮接过七色花,谢了老婆婆,她要回家去,但不知该走哪条路。她想起七色花,就撕下一片黄色花瓣,把它扔出去说----
(珍):“小花瓣哟,听我说哟,照我做哟!我要带面包圈回家去……”话还没说完,珍妮手里已经拿着一串面包圈,回到家里了。
(珍):“妈妈,面包圈买回来了。”
(妈):“谢谢你,孩子。”
珍妮把面包圈交给妈妈,就走进房里.珍妮环顾四周,高兴极了!
(珍):“我真的回到家里了!这真是一朵神奇的花啊!应该把它插到最珍贵的瓶子里!”
珍妮想把七色花插进妈妈最心爱的花瓶里,可是一不小心,花瓶掉在地上,打碎了。
“噼--里--啪--啦---(CD配音声) ”
妈妈在厨房里大声问------
(妈):“珍妮,你把什么东西打碎了?”
(珍):“没有……!”
珍妮赶快撕下一片红色花瓣,扔了出去,
(珍):“小花瓣哟,听我说哟,照我做哟!给我一个像这一样的花瓶吧……”
地上破花瓶的碎片立刻又合拢起来了,珍妮赶快拣起来!妈妈进来一看,那珍妮手里的花瓶好好的,有些疑惑;说---
(妈):“宝贝,别总呆在屋子里,到院子里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吧!”
珍妮来到院子里,男孩子们正在玩北极探险家的游戏,他们不肯和珍妮玩。
(男孩子A:)“躲开、躲开!别挡着我们去北极探险的路!”
(珍):“我跟你们一起玩吧?”
(男孩子B:)“到北极去探险很危险的,哪儿能带女孩子去呢?”
(男孩子C:)“就是、就是,我们不带女孩子玩!”
(珍:)“哼,有甚么了不起的,我偏要去。我自己到北极去!”
她撕下一片蓝花瓣,扔了出去,
(珍):“小花瓣哟,听我说哟,照我做哟!我要到北极去……”
话刚说完,忽然太阳不见了,一阵大风吹来,把她吹到北极去了。
珍妮这时穿的是夏天的衣裙,光着腿,孤零零地一个人到了北极,冰天雪地的北极冷极了。
(珍):“这里的气温肯定是零下100度!妈妈,你在哪儿呀,快来救救我!”
珍妮哭喊着,眼泪一串串流下来。这时,3只北极熊从大冰块后边蹿出来,发现了珍妮。
(大白熊A):“ 咦?哥几个快看---那个有声音的东西是甚么?”
(大白熊B):“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美食呀!我们赶快吃掉她吧!”
(大白熊C):“快点、快点,我还真饿的很呢!”
说着,3只北极熊就一齐向珍妮扑过去。珍妮吓坏了,她用冻僵的手指抓起七色花,撕下一片绿花瓣,扔了出去,
(珍):“小花瓣哟,听我说哟,照我做哟!快让我回去……”
一眨眼工夫,她又在院子里了。
(珍):“这次我要跟女孩子玩。”
珍妮去找邻居的女孩们玩,她看见她们有好多玩具:小汽车、大皮球、会说话的洋娃娃……珍妮很羡慕,她把一片橙色花瓣扔出去,
(珍):“小花瓣哟,听我说哟,照我做哟!我要好多好多的玩具……”
立刻,玩具从四面八方向珍妮涌来,整条胡同和马路都挤满了各种玩具。站岗的警察吹着哨子,指挥大家的交通秩序。
(警察在吹哨子)
珍妮抱着头叫起来
(珍):“够了,够了!玩具快别来了!”
可是玩具还是不断涌来,珍妮走到哪里,玩具们就跟到哪里,珍妮连忙撕下一片紫花瓣,扔了出去,
(珍):“小花瓣哟,听我说哟,照我做哟!快叫玩具都回到商店里去吧!”
于是所有的玩具都不见了。
珍妮一看七色花,只剩下一片花瓣了。
(珍):“只剩下最后一片花瓣了。我想买巧克力糖、买蛋卷……不行,吃过就没有了;买三轮单车?买新凉鞋?买电影票?买马戏票?等一等,这最后一片我可得好好想想。”
忽然,她看见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坐在大门前的小凳上,他有一双明亮的黑眼睛,珍妮很喜欢他,想和他玩。
(珍):“我们一起捉迷藏吧,跑着玩!”
(小男孩):“我也想和你一起玩,可我是个跛子,这辈子都不能跑了。
(珍):“你别伤心,你会好起来的!”
珍妮想,要让小男孩能够走路!于是,她小心翼翼地撕下最后一片青色花瓣扔了出去,
(珍):“小花瓣哟,听我说哟,照我做哟!让这个小男孩健康起来吧……
音乐起
话还没说完,小男孩真的就站了起来,小男孩连连惊呼
(小男孩):“天那!天那!我能站起来跑了!我的腿好了!”
他终于可以同珍妮一起玩捉迷藏了。他们跑呀,跳呀,玩的可高兴了!
音乐高潮......
全体孩子上台谢场---拉手随音乐摆动
音乐渐弱......
旁白:“小朋友们,这是珍妮用七色花做的最让她感到快乐的事!如果你也得到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会用它帮你做些甚么事?快告诉我吧!”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秘密花园 豆瓣
8.9 (1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F.H.伯内特 译者: 李文俊 译林出版社 2007
本书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伯内特夫人最负盛名的作品,世界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经典。
任性而孤僻的富家小女孩玛丽因为一场突来的瘟疫变成了孤儿,被送往英国一处古老庄园里的亲戚家中收养。在幽僻宁静的乡野和淳朴的乡人中间,她的性情渐渐变得平易。一天深夜,循着神秘大宅长廊一端传来的隐隐哭声,她被带到了一个同样古怪而孤独的小生命面前。玛丽的表兄,大宅的少主人科林生来体弱,长年卧病在床,性情乖戾难测。
为了帮助科林,玛丽带他进入了庄园里被关闭多年的秘密花园。孩子们在生机蓬勃的小天地里不受干扰地玩耍,学会了友爱待人,恢复了纯真快乐的天性。
一个因牵涉死亡记忆而被关闭的花园,现在,因为新生命在其中焕发出的活力,被重新开启。这不能不说是自然力的秘密,生命力的奇迹。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哈尔罗杰历险记(全套共14册) 豆瓣
9.8 (11 个评分) 作者: 威勒德·普赖斯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 - 5
本书记述了哈尔罗杰兄弟惊心动魄的探险活动,把你带入奇幻无比的未知世界。全书惊险、曲折、奇特、壮观,会使你惊叹不己,爱不释卷。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胡桃夹子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E·T·A·霍夫曼 译者: 王燕生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5 - 1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奥斯卡与玫瑰夫人 豆瓣
Oscar Et La Dame Ros
作者: [法] 埃里克-埃玛纽埃尔·施米特 译者: 徐晓雁 作家出版社 2008 - 5
《奥斯卡与玫瑰夫人》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写给上帝的信。这些信是玫瑰奶奶发现的,玫瑰奶奶是穿红色制服到医院陪伴孩子的义工中的一位。这些离奇而又饱含诗意的信讲述了小奥斯卡十二天的生命历程,以及十二天中那些有趣和感人的人物。也许这是小奥斯卡生命的最后十二天,但是因为玫瑰奶奶对小奥斯卡深深爱意,使这十二天充满了传奇。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豆瓣
Die unendliche Geschichte
8.8 (18 个评分) 作者: [德] 米切尔·恩德 译者: 李士勋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4 - 8
“幻想文学”是当今世界儿童文学的主潮流,它以奇丽诡异的想像、扣人心弦的故事和对人类心灵世界的深切关怀,产生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艺术魔力,从而让儿童读者乃至成人读者沉浸其中,如醉如痴,不能自拔。
米切尔·恩德创作了许多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塑造了毛毛、巴斯蒂安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女孩、男孩艺术形象,但他本人压根就不承认自己的作品是儿童文学,他甚至根本反对“为了孩子而存在一种特别的文学的说法”。确实,米切尔·恩德的作品孩子们喜欢读,成年人也喜欢读。在一个平凡的没有灵魂的时代,米切尔·恩德以他不朽的作品,挽救了一个几乎要失去的王国,即幻想世界。今天,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设有米切尔·恩德纪念馆,全世界的读者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不朽的心路开拓者和不倦的寻梦人。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是恩德另一部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德国,它就像《西游记》在中国那样家喻户晓。这部著作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令人恨不能一口气读完的故事。小说主人公巴斯蒂安在上学的路上意外地发现一本奇书:《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幻想王国正在毁灭,天真女皇生命垂危,只有一个人间的小孩为她起一个新的名字,她和幻想王国方能得救。于是巴斯蒂安被拉进故事之中,成了天真女皇和幻想王国的拯救者。这本书大故事中包含着许多小故事,每个小故事既可独立成章,又互相关联;内容既是幻想世界的故事,又是现实世界的故事。其想像之丰富,情节之曲折,篇幅之长,都堪称恩德的巅峰之作。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 豆瓣
8.4 (19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豪·路·博尔赫斯 译者: 林之木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2
本书收入两个诗集,分别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1923)和《老虎的金黄》(1972)。前者是作者于1923年正式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它与接下来面世的另两本诗集形式自由、平易、清新、澄澈,而且热情洋溢,使得博尔赫斯作为诗人登上了文坛,崭露头角。而后者则是作者年届七十的作品,两个集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私人藏书 豆瓣
8.7 (14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 豪·路·博尔赫斯 译者: 盛力 / 崔鸿儒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8 - 2
《私人藏书》是散文随笔集,是博尔赫斯去世后结集的集子,是他对一套喜爱的丛书所做的解读。博尔赫斯淹通群书,所论信手拈来,言他人之不能言,汪洋恣肆。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我要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豆瓣
作者: 许知远 海南出版社 2007 - 4
跟着许知远,再一次梳理这个混乱的世界
本书作为许知远任职于《经济观察报》期间写的国际时政评论文集,其中的激情和理智总是在不经意中契合着
作为《许知远文集》的第二部,本书的文字充满诱惑力和无尽的想像,内容则理智而充满智慧。里面不无精辟的分析,还有许氏风格的幽默。
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位专栏作家的努力,其中很大一部分谈论的是政治人物,这些文字大多完成于 2002—2004年。那时候,许知远任职于一家报纸,他一心要为读者疏理“9·11”之后混乱的世界。在整整3年时间里,他痴迷于国际政治,在战争、谈判、谎言中,人的个性与内心冲突暴露无遗。用许知远的话说:“它也是在知识上朝秦暮楚的好奇心的延展,我偶然会好奇,我竟然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喋喋不休地评论了那么多。这或许也暗合我对写作的不负责任的偏见,与其说它是为了读者而存在,不如说它仅仅是作家个人情绪的抒发。
这些经常故作铿镪、端庄的文字,是我一心要为读者疏理“9·11”之后混乱的世界的努力。但其结果常常相反,它们增添了新的混乱,尽管一些人慷慨而热情的人安慰我说这种混乱也激发起他们的想象力。
在整整3年时间里,我痴迷于国际政治,在战争、谈判、谎言中,人的个性与内心冲突暴露无遗。它也是我在知识上朝秦暮楚的好奇心的延展,我偶然会好奇,我竟然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喋喋不休地评论了那么多,其中过分明显的表现了我渴望进入历史进程的强烈愿望。这或许也暗合我对写作的不负责任的偏见,与其说是为了读者而存在,不如说它仅仅是作家个人情绪的抒发。
是的,我们正处于后现代世界之中,牛顿世界中的稳定、均衡的结构正让位于混乱、随机与不可测。但在此刻,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什么?创造了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一生厌恶“测不准原则”的量子力学,一直到去世前,他都在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场论以对抗这种不确定性。他在致量子力学大师玻尔的信中说:“你信仰掷骰子的上帝,我却信仰世界存在着完整的规律和结构……”面对混乱的今日世界,我们要提醒自己,此情此景并非从未上演过。1910年代的人们感受的惊愕可能远胜我们,所谓的“后现代世界”也仍处于人类传统之中。最可怕的危险在于,我们丢弃了“驾驭混乱”的信心。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自杀论 豆瓣
Le suicide
作者: [法]爱米尔·杜尔凯姆 译者: 钟旭辉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 9
埃米尔·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著作。1897年在巴黎出版。作者在书中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自杀有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 4种类型 。迪尔凯姆在书中运用了社会统计的方法,特别是以统计交互表格的形式 ,展现了大量的经验资料 ,用以说明自杀现象受到民族、自然环境、性别、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程度等社会事实的影响 ,从而建立了社会事 实的因果关系。这一大胆尝试,结束了西方社会学中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该书成为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经典著作。迪尔凯姆对自杀类别的区分及解释,还为西方社会学的异常行为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一个人的诗歌史 豆瓣
作者: 刘春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
一部论述中国诗人生活史和创作史的诗学随笔,一幅中国新时期波澜壮阔的诗坛画卷。之前曾在《读库》和《花城》连载,在海内外强烈反响。通过对著名诗人海子、顾城、于坚、西川、欧阳江河、黄灿然生活经历与诗作的梳理与互证,展现了一代诗坛精英的成长史和心灵史、一个古典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一个人的诗歌史》之可贵,正在于它以一颗真诚、敏感的心灵对诗歌的寻求和接受,唤起了人们的阅读记忆,也再次唤起了我们对诗歌,对那些照亮、提升我们的精神事物的爱,让人在一个沮丧的年代再次感到了诗人与诗歌的意义。
—— 王家新
1978年以来重新复活的中国自由派新诗已经成为传统,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汉语。刘春的思考非常重要,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诚实、谦虚和追求真理的独立精神;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属于正在对这个传统进行反思和超越的年轻一代诗人。
—— 于坚
刘春用真诚去感受诗歌兄长们的生活行迹与作品内涵,再把所获得的感受形成可以触摸的文字,这是一种综合性极强、韵味极其丰富的文体,它具有文学评论的精确与简练,也有生活随笔的细腻与温润,同时也自然带出随笔特有的一种思考。
—— 柏桦
在中国当代诗歌的诸般成就被彻底认识之前,描述出诗人们的精神状态、生存状态和工作状态,使之不再处于被层层遮蔽的境遇之中,是一项基本的、迫切的和重要的工作。在这一方面,刘春这一系列文章意义非凡。
—— 西川
2010年12月12日 想读
春天责备 豆瓣
8.4 (56 个评分) 作者: 周云蓬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0
我的文字,我的歌,就是我的盲人影院,是我的手和脚,她们甚至比我的身体和房屋更具体,更实在。感谢她们承载着我在人群中漫游,给我带来面包、牛奶、爱情和酒。
我把我黑暗的日子拧啊拧,拧出窗台上的一张专辑和一本书,为那些虚度的光阴命名,还有一些流逝的、不可命名的日子和人,为她们曾默默地微笑过存在过做见证。
博尔赫斯诗选 豆瓣
9.4 (38 个评分) 作者: (阿根廷)博尔赫斯 译者: 陈东飚 / 陈子弘等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 1
突然间黄昏变得明亮
因为此刻正有细雨在落下。
或曾经落下。下雨
无疑是在过去发生的一件事。
谁听见雨落下,谁就回想起
那个时候,幸福的命运向他呈现了
一朵叫做玫瑰的花
和它奇妙的,鲜红的色彩。
这蒙住了窗玻璃的细雨
必将在被遗弃的郊外
在某个不复存在的庭院里洗亮
架上的黑葡萄。潮湿的暮色
带给我一个声音,我渴望的声音,
我的父亲回来了,他没有死去。
被书谋杀 豆瓣
Murder by the Book
作者: [美国] 雷克斯·斯托特 译者: 李旭大 新星出版社 2010 - 3
凶手竟是并不存在的虚构人物?!
律师事务所的员工戴克斯被杀。在谋杀现场只找到一张写有十几个人名的手写纸。警方如获至宝,一番调查之后却发现这些人竟然一个都不存在!接着,出版社的韦尔曼小姐在公园中被杀。她的父亲告诉警方,女儿正准备和一个叫“贝尔德•阿彻”的人会面。人们突然发现,“贝尔德•阿彻”竟然是手写纸上并不存在的人物之一!
接着,命案不断发生——这位虚构的“阿彻先生”究竟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