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逻辑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当代西方科学哲学 豆瓣
作者: 江天骥 2006 - 1
本稿是江天骥先生的两部代表作的合订本,它们亦是国内介绍和研究西方科学哲学的权威著述,对科学哲学的主要理论、主要流派和主要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系统、深入、精辟的论述和阐释。此次修订出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苏格拉底的申辩 豆瓣
Apologia Socratis
9.0 (23 个评分) 作者: 柏拉图 译者: 吴飞 华夏出版社 2007 - 6
《柏拉图注疏集:苏格拉底的申辩》记述的是公元前399年,一个叫莫勒图斯的年轻人在雅典状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之事,败坏青年。于是,苏格拉底被传讯,在500人组成的陪审团面前作了著名的申辩。但申辩并没有挽救苏格拉底的性命。他最后被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和耶稣之死,为西方文明打下了两个基本色调。而苏格拉底之死之所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核心事件,首先要归功于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
语言哲学 豆瓣
8.9 (7 个评分) 作者: 陈嘉映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 5
有两种基本的框架可供选择,一是以哲学家为线索,一是以问题为线索。两种框架各有利弊,《语言哲学》做了混合式的安排:前面的四章谈论语言哲学的背景、简要介绍语言哲学的一些基本论题,中间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共九章依次阐论20世纪一些最重要的语言哲学家。此后,第十四章先扼要介绍以往哲学家对专名问题的看法,进而探讨指称/意义这一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第十五章先扼要介绍语言哲学发展后期几位哲学家对隐喻的看法,进而探讨字面/隐含这个基本问题。第十六章从整体上探讨语言和现实的关系,概述了陈嘉映老师对语言哲学的一些主要问题的看法。
符号逻辑讲义 豆瓣
作者: 徐明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 9
这份讲义是当代逻辑入门课程的教材,内容大约是一阶逻辑的前部,可作为教科书或参考书,用于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等院系的当代逻辑课程。希望了解一点当代逻辑的各科学生,也可以把它当作课外读物。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可用于一阶逻辑课的教材不少,导论性的教材更多;但两类教材的脱节是个老问题。国外一些教材在导论性内容后增加些一阶逻辑的内容(如完全性定理),其中有的已被国内学者介绍或模仿。但这类教材通常仍只能用于导论课。编写《符号逻辑讲义》的目的之一,就是想把脱节的教材连起来。说到西方人写的当代逻辑入门教材,不能不提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这类教材是由逻辑界之外的人撰写的。有一次,美国哲学界的几位同事谈起部分学生逻辑水平很低,其中一人开玩笑说,那是你们逻辑学家的过错——谁让你们不写几本好的初级教科书呢?西方人写的逻辑教科书,有的很好,有的也很糟。所以,选用这类教材时要慎重,决不是西方人写的就一定好。
作为学科和知识体系,当代逻辑并没有理科当代逻辑、上科当代逻辑和文科当代逻辑之分。任何人着想掌握当代逻辑的基础知识,应该学习的决不会比其他学科的人更少。编写《符号逻辑讲义》时,在基本内容的选择上对各学科读者一视同仁,但为了使没经过理论数学的严格训练的人也能学好,在写法上力求从接近直观的东西入手,循序渐进。
科学史 豆瓣
作者: [英] W.C.丹皮尔 译者: 李珩 商务印书馆 1975 - 9
本书主要讲述了科学、哲学和宗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各自的发生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相互纠葛。作者以科学技术之发展为主干,以哲学和宗教为枝叶,构筑了一幅人类科学技术与人文景观齐头并进的美妙画卷。
Realism for Realistic People 豆瓣
作者: Hasok Cha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2 - 11
In this innovative book, Hasok Chang constructs a philosophy of science for 'realistic people' interested in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the actual practices of inquiry in science and other knowledge-focused areas of life. Inspired by pragmatist philosophy, he reconceives the very notions of reality and truth on the basis of his concept of the 'operational coherence' of epistemic activities, and offers new pragmatist conceptions of truth and reality as operational ideals achievable in actual scientific practice. Rejecting the version of scientific realism that is concerned with claiming that our theories correspond to an ultimate reality, he proposes instead an 'activist realism': a commitment to do all that we can actually do to improve our knowledge of realities. His book will appeal to scholars and students in philosophy, science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all who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place of science and empirical truth in society.
2023年11月7日 在读 虽然不知道有没有资格能够做,但是真的觉得Chang现在这个方向就是21世纪的方向
哲学 英文
逻辑哲学论 豆瓣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9.1 (33 个评分) 作者: [奥地利]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译者: 贺绍甲 商务印书馆 1996
《逻辑哲学论》是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也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早期重要著作。维特根斯坦在这本书中否定因果律,断言逻辑和数学的命题都是重言性质的,所有哲学史上争论的问题都是无意义的,哲学的任务只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即日常语言的明确化。这种思想对后来分析哲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形而上学 豆瓣
Τὰ μετὰ τὰ φυσικά
8.3 (6 个评分) 作者: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译者: 吴寿彭 商务印书馆 1997
作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形而上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亚里士多德通过对以往哲学的批判性考察,探究了以最高、最普遍的原则为对象而能到达的最高知识,因此也称之为“第一哲学”。《形而上学》从根本上奠定了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和问题,因此也成为西方哲学传统中的经典文本。
游叙弗伦 苏格拉底的申辩 克力同 豆瓣
9.5 (41 个评分) 作者: 柏拉图(古希腊) 译者: 严群 商务印书馆 1999 - 5
《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依《泰阿泰德》与《智术之师》两篇合册的拙译旧例,合册之译者序末句有云:“平生素抱尽译柏氏全书之志,假我十年,容以时日,庶几有以成斯举。”如今十五年过去了,我已七十三岁了,此志不渝,犹盼假我十年至十五年,黾勉从事;斯愿能遂与否,则非我个人精神上的意志所能决定。
春夏之交,商务印书馆二位编辑先生南来,枉过寒斋,面谈出版事宜,曾允立即动手整理旧稿。不料二位刚刚北返,、我的旧疾前列腺增生和肠胃功能衰退加剧,新病腰椎增生、左下肢动脉僵化又起,腰痛腿酸,坐、起艰难,步履不便。
斐多 豆瓣
Phaedo
9.1 (50 个评分) 作者: 柏拉图 译者: 杨绛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 3
这本并不厚重的小书,却有着很重的分量。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描绘的是哲人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至死的过程。苏格拉底本可以逃往其他城邦、或者保持缄默,但他不肯背叛他的信念,就义前从容不惧,他与他的门生侃侃而谈的情景,令人崇敬。在西方文化中,论影响的深远,几乎没有另一本著作可以与《斐多》相比。杨绛先生的译文,对照多种版本和注释,并一句句死盯着英译本,而力求通达流畅。她认为:“苏格拉底和朋友们的谈论,该是随常的谈话而不是哲学论文或哲学座谈会上的讲稿,所以我尽量避免哲学术语,努力把这篇盛称语言生动如戏剧的对话译成戏剧似的对话。”名作由名家翻译,所以,这本书的分量非同一般。
柏拉图对话集 豆瓣
8.9 (21 个评分) 作者: 柏拉图 译者: 王太庆 商务印书馆 2004 - 7
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王太庆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译者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
王太庆译《柏拉图对话集》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他翻译的正文,计有对话十二篇,其中两篇未译完,一篇是节译。另有附录两篇,一篇是翻译古希腊文献记载的有关传记,另一篇是翻译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哲学的批评,都是阅读柏拉图对话的必需资料。后一部分是太庆自己的论著,其中有他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论述,对有关柏拉图哲学以及整个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术语的理解和翻译问题的意见,还有对翻译哲学著作的理论问题的论述,以及对专名翻译问题的意见等。太庆是一位哲学家,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史的学者,但他一生大部分精力贡献在西方哲学的翻译事业上。作为一位著名的翻译家,近半个世纪来国内学习哲学的同志大概都会从他的大量译文中得到教益。但他自己的著述发表的却不多。以上这些论著,是他近二十年来研究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哲学的成果,也是他长期翻译实践的理论总结,其中只有两篇文章曾在《学人》和台湾《哲学杂志》发表过,见到的读者不多。而这些论著,不仅对我们了解太庆的学术成就和翻译思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理解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将他的这些论著和他的《柏拉图对话》的译文编在一起出版。
第一哲学沉思集 豆瓣
Meditationes de Prima Philosophia
9.3 (38 个评分) 作者: [法] 笛卡尔 译者: 庞景仁 商务印书馆 1986 - 6
《第一哲学的沉思》是笛卡尔运用与《谈谈方法》提出的方法原则对上帝、灵魂等形而上学问题所作的更深入探讨。
笛卡尔的第一部哲学著作是1628年写成的《指导心灵的规则》(Rules for the Direction of the Mind)。这部著作规定了笛卡尔哲学的发展方向,是他后来一切哲学奥秘的真正发源地。在这部著作中,笛卡尔不但将追求全面系统的科学知识作为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从而将认识论置于哲学的中心地位,而且还确定了从方法入手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途径。他认为,关于精神、物质的形而上学知识是必须弄清楚的,因为它们是其他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但是要获得可靠的形而上学知识,必须首先确定获得这些知识的正确方法,这是一切哲学和科学研究的关键。笛卡尔后来的主要著作《谈谈方法》、《第一哲学的沉思》等也遵循了同样的思路。比如《谈谈方法》(全名《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科学中寻求真理的方法》)的书名已经清楚表明了该书的主旨;[②]而《第一哲学的沉思》按笛卡尔所说,则是运用与《谈谈方法》同样的方法原则对上帝、灵魂等形而上学问题所作的更深入探讨。
会饮篇 豆瓣
Συμπόσιον
9.5 (137 个评分) 作者: 柏拉图 译者: 王太庆 商务印书馆 2013 - 1
本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著的一篇对话式的作品,是以对话或者演讲的形式写成的,其背景是古希腊的一群男子在一场酒宴之中的谈话,所讨论的主题是爱的本质。
本书表达了柏拉图的内心信念,即不可见的事物是永久的。本书也讲述了从低级到高级的爱,在本书中,这群男子认为最高贵的爱是男人之间的爱,他们认为男子应该去爱另一个男子,但是他们反对古希腊风俗中男子对少年的爱,这是他们讨论的前提。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豆瓣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9.2 (34 个评分) 作者: (德) 尼采 译者: 钱春绮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9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里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
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招语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所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在这本书里,尼采宣告“上帝死了”,让“超人”出世,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
规训与惩罚(修订译本) 豆瓣
Surveiller et punir
9.6 (41 个评分) 作者: [法] 米歇尔·福柯 译者: 刘北成 / 杨远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9
《规训与惩罚(修订译本)》旨在论述关于现代灵魂与一种新的审判权力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论述现行的科学一法律综合体的系谱。在这种综合体中。惩罚权力获得了自身的基础、证明和规则。扩大了自己的效应,并且用这种综合体掩饰自己超常的独特性。
纯粹理性批判 豆瓣 Goodreads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作者: [德] 康德 译者: 邓晓芒 译 / 杨祖陶 校 人民出版社 2017 - 3
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1781年初版,1787年再版。 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全书约有45万字,除了序言和一个总的导言外,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 。中译本是直接从德文原本由邓晓芒翻译、杨祖陶校订,其译文精良,堪称佳作。书后还附有德汉术语索引、汉德术语对照以及人名索引,方便使用。
悲剧的诞生 豆瓣
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9.7 (32 个评分) 作者: [德]尼采 译者: 孙周兴 商务印书馆 2012 - 6
《悲剧的诞生》是对20世纪的精神生活起了最大影响的思想家。《悲剧的诞生》是尼采一鸣惊人的巨作,也是读者理解尼采美学和哲学的入门书,尼采自称这是一本为那些兼有分析和反省能力的艺术家写的书,充满心理学的创见和艺术的奥秘,是“一部充满青年人的勇气和青年人的忧伤的青年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说明了艺术的起源、本质、功用以及人生的意义。
《悲剧的诞生》一书的最独特之处是对古希腊酒神现象的极端重视。 这种现象基本上靠民间口头秘传,缺乏文字资料,一向为正宗的古典学术所不屑。尼采却立足于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现象,把它当作理解高雅的希腊悲剧、希腊艺术、希腊精神的钥匙,甚至从中提升出了一种哲学来。他能够凭借什么来理解这种史料无征的神秘现象呢?只能是凭借猜测。然而,他不是凭空猜测,而是根据自己的某种体验,也就是上述所谓“一种被确证的、亲身经历的神秘主义”。对于这一点,尼采自己有清楚的意识。还在写作此书时,一个朋友对他的酒神理论感到疑惑,要求证据,他在一封信中说:“证据怎样才算是可靠的呢?有人在努力接近谜样事物的源头,而现在,可敬的读者却要求全部问题用一个证据来办妥,好像阿波罗亲口说的那样。”在晚期著述中,他更明确地表示,在《悲剧的诞生》中,他是凭借他“最内在的经验”理解了“奇异的酒神现象”,并“把酒神精神转变为一种哲学激情”。
偶像的黄昏 豆瓣
9.4 (23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弗里德里希·尼采 译者: 李超杰 商务印书馆 2013 - 11
该书是尼采的一本思想著作,作者希望能够对永恒的偶像做一番思想上的探究,而事实上也恰恰如此。该书讨论了苏格拉底的问题、哲学中的理性、违反自然的道德等问题。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豆瓣
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9.1 (34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阿图尔·叔本华 译者: 石冲白 商务印书馆 1982 - 11
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建立在他的哲学本体论——意志学说的基础之上。这在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了。本书通过“生的智慧”,尤其是通过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与实践,人可以克服意志,战胜欲望,从而最终解脱痛苦。可以说,本书是研究作者哲学思想的必备书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林中路 豆瓣
10.0 (7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马丁·海德格尔 译者: 孙周兴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7
《林中路》为20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已被视为现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作品,是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必读之作。本书汇集了作者30、40年代创作的六篇重要文章,几乎包含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德格尔围绕“存在之真理”问题对艺术和诗的本质的沉思,以及海德格尔独特的“存在历史”观,也即对西方形而上学以及西方文明史的总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