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鱼儿的转运之鳔 - 标记
亲密行为 豆瓣 Goodreads
Intimate Behaviour:A Zoologist's Classic Study of Human Intimacy
8.2 (18 个评分) 作者: [英] 德斯蒙德·莫利斯 译者: 何道宽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 3
“裸猿”三部曲分别是《裸猿》、《人类动物园》和《亲密行为》。《亲密行为》收缩范围,专讲现代人的亲密行为,包括自我亲密、两性亲密和社会亲密。以作者动物学家和人类生物学的身份,他当然不满足于各种亲密行为模式的白描,而是要追溯其生物学根源:悠久的进化源头、母亲的亲密源头以及亲密行为缺失的替代机制和补偿机制。
《亲密行为》与《裸猿》和《人类动物园》不同,其突出特点是:(1)微观的视角而不是宏观的视角;(2)集中研究亲密行为,很少涉及其他行为模式;(3)集中研究现代人,罕有古今裸猿的比较;(4)集中研究人的行为,罕有人与动物的比较。尽管如此,人的生物学特性还是在《亲密行为》中贯穿始终。
德斯蒙德•莫利斯说,在193种猿猴中,只有一种猿猴全身赤裸,他们自诩为“智人”,实际却是“裸猿”。于是,他写的每个字都成为受了创伤的“智人”争论的对象——《裸猿》成为禁书,地下流通的书被没收,教会将其付之一炬;人类进化的思想遭到讥笑——却让《裸猿》三部曲卖了20 000 000册。三十年后,当“裸猿”再版时,莫里斯依然倔强,他在序言中声称一字不改,因为尽管我们创造了瑰丽的文明,仍然受制于基本的生物规律。
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人类的行为真的被莫利斯言中,我们该怎么办?莫利斯给出的答案未必是最好的、却可能是唯一的选择:你是旷世无双、无与伦比的物种里的一员。请理解你的动物本性并予以接受。
荒漠甘泉 豆瓣
作者: 考门夫人 团结出版社 2010 - 11
《荒漠甘泉》是考门夫人历经磨难后写下的经典著作,自1920年首次出版以来,已被译成21种文字,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册。《荒漠甘泉》征服了东西方亿万读者,帮助了无数身处困境的人们,被喻为《圣经》第二。其经久不衰的魅力和不同凡响的赞誉,使它在世界各地广为传诵。
这本中英文对照的《荒漠甘泉》,以圣经经文为据,摘录了考门夫人所喜爱的司布真、马德胜、爱德华滋等多人的著述或语录,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思考,抒写了作者366日的读经心得和人生感悟。每篇小品都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或讲述故事,寓意深远;或直陈心得,饱含慧见;或融情入景,启迪心灵。近一个世纪以来,它以其清新隽永的语言、丰富深刻的意蕴、真切动人的情感、亲切诱导的方式,安慰和鼓舞了无数饥渴困顿的旅客,足可称为现代人心灵荒漠中的一泓清泉。
改教家的神学思想 豆瓣
Theology of the reformers
作者: 蒂莫西·乔治[美] 译者: 王丽 / 孙岱君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 7
内容简介:
哲罗姆曾经说,他读保罗书信时,如雷贯耳。同样的雷鸣声回响在改教家们的著作中。人们研究宗教改革的角度有很多。有的学者注重宗教改革的历史分期,有的学者关心宗教改革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背景,还有的学者热衷于讨论宗教改革的普世性。本书的焦点则聚集在宗教改革最核心的关注——神学上。
本书重点讨论了四位主要的改教家路德、加尔文、茨温利、门诺的神学思想。作者试图理解每一位改教家的思维模式及改教背景,从而避免了以现代的问题和标准来批评改教家的思想和动机的倾向。全书共六章。第一章描述了中世纪晚期的神学和灵修状况。第二至第五章分别讨论了四位主要的改教家的神学。这四章的标题简明却令人难忘:“切慕恩典:路德”,“勇敢为主:茨温利”,“荣耀归主:加尔文”,“别无根基:门诺”。最后一章,作者阐发了改教神学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
通常人们讨论宗教改革的时候,主要集中在宪制的宗教改革,很少着力论述重洗派的宗教改革运动。作为一个浸信会的神学家,作者将重洗派神学家门诺作为主要的改教家之一来讨论,有助于我们了解对今天教会影响深远的重洗派传统。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原书序
1  概论
宗教改革运动研究的主要观点
分期问题
从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解释宗教改革
教会史
宗教改革与宗教动机
2 渴望上帝:中世纪后期的神学与灵性生活
一个焦虑的时代
寻求真正的教会
教廷主义
大公会议至上论
威克里夫与胡斯
法兰西斯属灵派
瓦尔多派
变化中的神学
经院主义
神秘主义
人文主义
3 切慕恩典:马丁·路德
作为神学家的路德
在上帝面前
基督为我
焦虑
从“立刻”到“总是”:唯独因信称义
让上帝成为上帝:预定论
马槽里的基督:唯独圣经的含义
“对我来说她是亲爱而可敬的少女”:路德论教会
福音高于一切
圣言与圣礼
信徒皆祭司
“上帝的左手”:路德论国家
遗言与遗产
4 勇敢为主:茨温利
改革之路
作为神学家的茨温利
创造者而非被造物
护理而非偶然
圣经而非人类传统
真宗教而非仪式上的虔诚
外在的国度而非私人的道德
作为教会事务的洗礼
加入仪式与认同意识
约的延续性
洗礼与信心
洗礼与社会秩序
圣餐的争端
中世纪背景
政治环境
诠释难题
基督论的分裂
神学的结果
茨温利的心脏
5 荣耀归主:加尔文
改教神学的危机
神话背后的人
加尔文的准备
加尔文的归信
加尔文的事业
作为神学家的加尔文
加尔文的作品
加尔文的视角
行动的上帝
三位一体的上帝
创造
护理
拯救的基督
罪论:关于罪的教义
基督论: 基督的位格
基督论: 基督的事工
在圣灵中的生活
信心
祷告
预定论
获得恩典的外部途径
加尔文教会论的前提
加尔文两极的教会论
教会是母亲和学校
秩序和职分
改革宗的牧师
教会与世界
黑暗过后是光明!
6 别无根基:门诺·西门
激进的宗教改革
门诺与重洗派
新生活
无谬的道
道成肉身的主
真教会
会众
洗礼
圣餐
开除教籍
血腥的剧院
重洗派的异象
7 改教神学持久的有效性
上帝的主权与基督论
圣经与教会论
崇拜与灵修
伦理学与末世论缩略语表
宗教改革神学词汇
索引
寻找一个角色 豆瓣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傅惟慈 三联书店 1992
本书收入作者四、五十年代在刚果等地旅行的日记,主要是叙述作者为创作长篇小说《一个自行发完病毒的病例》而亲身去非洲内地一个麻风病治疗区寻找、熟悉素材的过程。
恐怖部 豆瓣
Ministry of Fear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钱满素 / 秦文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3
小说以二战中正遭受德国空袭的伦敦为背景,描写了“第五纵队”在英国的恐怖活动。主人公阿瑟·罗在一次义卖游园会上无意中对准了暗号,赢得一块战时难得一见的蛋糕,谁知其中竟藏有记录着军事机密的微型胶卷,于是一介平民阿瑟·罗被卷入一场间谍战,灾难接踵而至。为夺回胶卷,敌方间谍对他紧追不放,精心策划了一桩桩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招魂术、苦肉计轮番登场,直至一枚炸弹让罗失去记忆……被改名换姓的罗囚禁于疯人院,院里一系列离奇之事令经受了心灵洗礼的罗疑窦丛生。他逃出疯人院,决定亲自弄清所有一切的来龙去脉。随着记忆的复苏,他的疑惑和痛苦也愈加深重。在隆隆的轰炸声中,最后与他单挑的、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他心上人的哥哥……
斯坦布尔列车 豆瓣
Stamboul Train
作者: [英]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黄梅、黄晴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7
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斯坦布尔列车》是其第一部“消遣小说”。
故事发生在斯坦布尔列车,这一名噪一时的连接欧亚大陆的东方快车上,围绕逃亡与追捕、梦想与现实展开,浓缩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各国的社会问题与精神风景。从比利时的奥斯坦德、德国的科隆、奥地利的维也纳,到塞尔维亚的苏博蒂察,主人公们相继登场:精明又多情的犹太商人迈亚特、高贵而失意的政治流亡者津纳、柔弱而善良的歌舞演员科洛尔、强悍而机敏的小报记者兼女同性恋梅布尔、虚伪又做作的畅销书作家萨沃里、猥琐而凶残的惯偷格伦利希等各色人物,怀揣各自的梦想与企图,在这趟浪漫和冒险之旅上相遇、碰撞,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场景。暴风雪中,革命者津纳为信念命丧异国车站。车至终点君士坦丁堡,虚假的欢乐奢侈、诱惑勾引的气氛消解了对艰难旅程不安的记忆,主人公各自有了不曾预料的归宿,一切恍若隔世。
在这部被作者自称为“刻意讨好读者”的书里,作者假借那部名噪一时的洲际快车,将异国情调、浪漫奇遇与污浊世态及庸常俗事杂糅混合;通过对信仰与背叛的描写,毫不躲闪地直视人类生存中的卑劣和自欺,心怀谴责地将无情的客观实在展示成为某种“消遣读物”。
一支出卖的枪 豆瓣
A Gun For Sale
作者: 格雷厄姆·格林 译者: 傅惟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9
豁嘴莱文,一个对人生充满仇恨和悲愤的杀手,受雇暗杀某国国防部长,得手后回到伦敦,却遭欺骗,被联络人查姆里用假钞支付酬金,险些遭捕。莱文一心复仇,一路追踪查姆里及其躲在暗处的后台老板到了英格兰中部的诺维治。途中,他抓了一个女演员安当作人质,而安恰好是调查假钞案的警司麦瑟尔的女友。肩负公私双重使命的麦瑟尔也赶赴诺维治追捕莱文。随着这双重追捕趋向白热化,世界也离战争愈来愈近。莱文,这支被出卖的“枪”倒在了警察的子弹下,永远也不会知道他的行径给了世界大战一个借口:这一切的幕后主使军火巨头马尔库斯爵士的真实目的——挑起世界大战,让军火工业大发横财。
德·尼罗的游戏 豆瓣
De Niro's Game
作者: 拉维·哈吉 译者: 宋嘉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 6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在拉维·哈吉的这部令人惊叹、令人难忘的小说中,加缪的这句名言成了黎巴嫩内战时期,贝鲁特两个年轻人生命的试金石。
巴撒姆和乔治是在贝鲁特战火中一起长大的玩伴。现在,他们必须面对未来的抉择:要么投靠当地罪恶权势,留在贝鲁特,要么远走他乡。巴撒姆一心要离开贝鲁特,为此,他耍花招从赌博机上偷钱,为未来积攒路费。而乔治则投入了当地黑帮的怀抱,穿上了军装卷入贩毒和黎巴嫩内战派系的杀戮。
《德·尼罗的游戏》以巴撒姆为小说叙述者,勾画了一幅在战火中定型的青年肖像,美丽而震撼人心。
拉维·哈吉将阿拉伯诗歌独特的整齐韵律和美感融入生动、跳跃的文字影像中,以其独特风格嘲弄了一个疯狂的世界,它光滑而看似健全的表面,掩盖不了刀锋般锐利的边缘。这是对战争阴影下的生命与死亡,对战争未来的反思。
少年 豆瓣
作者: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译者: 岳麟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 9
译文双壁----墨绿色封面的陀氏作品集/托氏文集!
这两套书---------
都是上海译文的,
都是俄罗斯的伟大文豪,
都是墨绿色封面,
都是大32开,
大都出版于80年代,
简直是双壁啊,
很喜欢这种颜色,
大家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可惜陀氏的那套好象没有插图把?
下面的是陀氏作品集的书目:
1,《赌徒》(中短篇小说集,包括赌徒、地下室手记、冬天记的夏天印象、永恒的丈夫等)
2,《中短篇小说选》(一)
3,《中短篇小说选》(二)
4,《少年》
5,《死屋手记》
6,《白痴》
7,《被侮辱与损害的》
8,《罪与罚》
托氏的那套全部是草婴一人译的,难得,也是目前最好的托氏译本了,而这套墨绿色的,则是草婴译本,和众多托氏文集中的,最美好版本,
当然,是指的封面设计,陀氏的同样如此,个人以为,呵呵
冥王星:靈魂的演化之旅 豆瓣
Pluto: The Evolutionary Journey of the Soul Volume I
作者: 傑夫.格林 译者: 韓沁林 積木文化 2011 - 3
本书明确地诠释了冥王星的相位,以及冥王星落入每一个宫位的情形。书中丰富又深入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多年的执业经验和个人灵魂之旅的进展。他并不否认冥王星较为负面的特质,反而透过细腻又周详的阐述,引导读者运用冥王星的力量去推动灵魂的成长。书中有关冥王星相位的内容既完整又独具见解,对读者助益尤多。至于冥王星落入每一个宫位的情形,他不仅列出实例来佐证,同时辅以名人的本命星盘,让读者见识一个人能如何运用冥王星的能力来服务集体众生。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当冥王星通过天蝎座时,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需要它。
——唐娜·库宁汉(Donna Cunningham)
2011年10月3日 想读
编剧:步步为营 豆瓣
Screenwriting:Step by Step
7.8 (9 个评分) 作者: [美] 温迪·简·汉森 译者: 郝哲 / 柳青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0
虽然编剧生涯如同掷骰子一般不可预知,但这本书至少会告诉你游戏规则是什么。
本书是一本实用的编剧入门教材,系统地向编剧初学者和电影爱好者介绍如何完成一部规范的商业电影剧本。作者根据其多年的编剧从业、教学经历,以及对上千个好莱坞电影剧本的研读经验中,提炼出一套规范、高效并行之有效的编剧学习方法,让初学者在写作过程中有章可循,步步为营。本书提供了创作出色剧本的十二个步骤,从“初级六步”:剧本的标准格式、如何塑造人物、提炼剧本主旨、设计戏剧性动作、建立剧本结构、修改剧本;一直到“高级六步”:第二幕写作、建构人物弧、设置次要情节、运用潜文本、如何写结局等。其内容涵盖了剧本写作的方方面面,从而让编剧新手少走弯路,在保证避免低级错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才华。
对国内读者而言,本书阐明了一个符合电影工业标准的电影剧本应应具备哪些要素,而作者对如何提高这方面的素质提供了她的意见——对于编剧初学者和编剧从业者来说,这无疑是值得借鉴的。在读本书时,你会发现其中所列举的一些常见的剧作误区,在国内影视作品中屡见不鲜。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编剧新手还是职业编剧,这本小书总会对你有所启发。
论诱惑 豆瓣
De la séduction
8.3 (7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让·鲍德里亚 译者: 张新木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 2
1979年,波德里亚独具匠心地写下《论诱惑》一书,分为“性之食相”“表面的深渊”“诱惑的政治命运”三章,从各个层面论述他思想中的“诱惑”这一概念。此后“诱惑”这一概念在波德里亚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乃至其涵义在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也许他的本意是试图用“诱惑”这样美文学的、空洞的反讽性范式再一次深化“拟真”这个激进的否定性范式,更重要的是,他想要通过对诱惑的批判性内省,界划自己与后现代话语的根本异质性。
人子耶稣 豆瓣
Jesus: A Story of Enlightenment
作者: [美] 迪帕克·乔普拉 译者: 刘彤 商务印书馆 2010
《人子耶稣》讲述的不是《新约》中记载的耶稣,丽是《新约》中来曾提到的耶稣。福音书作者对那段“失考的日子”缄口不畜,丽这段日子从耶稣的12岁一直延续到30岁。反复掂量之后,我发现《圣经》中失于记载的不只是一个耶稣。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耶稣应该被复原。对我来说,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精神状态。耶稣与上帝合一,是一个精神历程。从佛陀和古代印度圣扣的角度来看,耶稣完成了觉悟。一个有潜力成为救世主的年轻人,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并学会了实现自己的潜力。这才是我真正的主题。
"水仙号"的黑水手 豆瓣
作者: [英] 康拉德 译者: 袁家骅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7
《“水仙号”的黑水手》是康拉德著名的“海洋小说”的代表作之一。黑人新水手惠特一上船就病倒在床,对整个航行没有出过一点力,却处处表现出“暴躁和怯懦”。最后,惠特死在船上。海员们为他举行了水葬,惠特的尸体刚一掉在海里,海面上就刮起了一阵怪风,此后一切正常,“水仙号”抵达英国,海员们登陆后四散而去。惠特这个独特的形象激起过评论家们的巨大兴趣,评论《水仙号》成了解释惠特的意义,结果又多少康拉德评论家就有多少惠特。而其实,惠特不过是陆上千千万万具体社会现象投向大海的阴影的焦点。康拉德把人类的普遍痛苦“物化”成了惠特,从而塑造出一个独特的人物。
神秘神学 豆瓣 谷歌图书
Mystica theologia
作者: (托名)狄奥尼修斯 译者: 包利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 5
狄奧尼修斯的神學是百科全書式的,研究狄氏就是穿越東西方基督教的歷史長廊,探索各主要教父如何直接或間接地承傳與改造狄氏的神秘神學。我們可說整部西方基督教神秘主義史就是狄氏的注腳,狄奧尼修斯已成了基督教傳統不可劃分的一部分,是基督信仰在歷史中的豐沛流傳與沉積,亦是漢語神學承先啟後的使命。
虞美人草 豆瓣
8.8 (1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夏目漱石 译者: [日本] 茂吕美耶 金城出版社 2011 - 10
《虞美人草》主要内容:二十世纪初期,日本刚从封建社会转为资本主义社会不久。人们对西洋文化极为崇拜,青年男女大呼思想解放,尤其是上流阶层,几乎都以西式文化为潮流,促生了一批思想先进、行事独特的年轻人。
外交官的女儿藤尾,自小便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学识出众、谈吐优雅。父亲死后,为了从藤尾同父异母的哥哥手中夺取遗产,母亲催她成婚。然而,藤尾对父亲生前所定的婚姻并不满意,与举止粗鲁的未婚夫相比,她更愿与一个虽然贫困却拥有极高荣誉的诗人交往。她放任自己去幻想与诗人的未来,享受与学识渊博的诗人之间高雅的交往,沉迷在诗人为自己而倾倒的虚荣感之中。但是她并未料到这一切都是假象,诗人看中的其实只是她的财产和美貌,甚至他早就有了未婚妻。得知真相的藤尾内心如烈火焚烧一般,虚荣与骄傲形同毒药让她无法回头。藤尾最终自杀了,而身边人仍要继续着悲喜交杂的人生剧。
非普通读者 豆瓣
The Uncommon Reader
8.0 (9 个评分) 作者: [英] 艾伦·贝内特 译者: 何宁 译林出版社 2010 - 10
“非普通读者”活动http://www.douban.com/online/10630489/
某一天,英国女王追着她的狗儿来到白金汉宫后门,邂逅了停泊在那里的伦敦图书馆流动借书站。阴差阳错,政务繁忙的她竟然由一个厨房小厮诺曼引领着,培养出读书的爱好,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书虫。这引起了首相和她的私人秘书的不安,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把诺曼打发走,但依然无法终止女王的 阅读旅程。
阅读魅力几何?博览群书,领略过哈代、詹姆斯、麦克尤恩等人笔底波澜的女王变得细察深思,富于感觉力,并看清了每日例行公事的政务生涯中的禁锢与局限,最终,这位不寻常的读者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
阅读改变人生,在不寻常的读者那里,带来不寻常的改变。而这本讲述阅读的幽默小书,也获得了不寻常的成功:畅销一时,风头一度盖“哈七”,同时被评为“最可亲的阅读故事”,“2007英美最具想象力的文学作品”。
枪,偶尔有音乐 豆瓣
Gun, with Occasional Music
7.7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纳森·勒瑟姆 译者: 姚向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8
融合了雷蒙德•钱德勒式的风格,菲利普•迪克式的想象的科幻推理杰作
一次黑暗、幽默的后现代狂欢
1994年入围星云奖短名单;1995年《卢卡斯》杂志年度最佳处女作;1995年《轨迹》杂志年度最佳小说;1998年入选《审理》杂志“100部今生必看的科幻图书”。
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个未来世界里,动物能够像人一样说话行事;婴儿有个大脑袋,也能想成人一样说话;问问题成了人们彼此之间的禁忌;广播里播放的是音乐新闻;人们吸食各种毒品,或振奋心情,或者遗忘过去。管理这个世界的是异端调查局,一旦发现有人犯罪,就会扣除他们的摩羯点,等摩羯点数扣除到零的时候,他们就会被投进冰箱里冷藏,等刑期过后,才放出来。一个带有浓厚的反乌托邦色彩的世界设定。
私家侦探康拉德•麦卡夫特的侦探所里来一个年轻人,他被异端调查局怀疑是杀死医生梅纳德•斯坦亨特的凶手,为洗脱嫌疑,请求麦卡夫特的帮助。麦卡夫特慢慢地卷入了案件中。他穿行于城市的各个地方,带出了这个世界光怪陆离的场景、法则,和各种人物,有吸食遗忘剂、住豪华别墅的女人、有跟成人说话的婴儿脑袋、有带枪的袋鼠、有调查局探员、有同样做私家侦探的猿猴等等。案情在不断受阻中慢慢明朗,但就在麦卡夫特快要找到真相的时候,他因为耗竭了所有摩羯点数,被投入了冰箱里,直到六年后才出来……
————————
勒瑟姆创作了一个雷蒙德•钱德勒和威廉•巴勒斯的结合体,是一笔来自达希尔•哈米特和赫胥黎馈赠的遗产。只能以此描述这部融合了黑色推理、科幻、反乌托邦色彩的惊艳之作。
——美国亚马逊读者
融合了钱德勒的风格与菲利普•迪克的想象,一部大胆而富有自信的初试啼声之作。
——《新闻周刊》
一部杰出的处女作,对科幻和神秘小说来说是一种可喜的新声音。
——《书单》
这部生动的作品节奏快速、活泼,充满了幽默的想象力和古怪的困境。
——《出版人周刊》
同名电影将由《坏中尉》的制片人波尔斯基兄弟监制出品,2012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