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豆瓣
所属 作品: 在国家与社会之间
作者: 刘志伟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3
本书从中国王朝时期户籍赋役制度在地方社会实施过程入手,尝试探索一种关于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变迁和国家转型的解释路径。作者认为,户籍制度是中国王朝时期国家统治与社会整合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明清时期的里甲制由以人丁事产构成的家庭为核心衍变为以田地赋税为核心的户籍系统,建立在一条鞭法下财政白银化和赋税定额化基础上的这一深刻转变,同地方基层社会发生的变迁过程互动,从而确立起一种新的“国家—社会”体制。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7-01 17:59:30 @2021-11-13 01:42:17
历史 社会史
十年沧桑 豆瓣
所属 作品: 十年沧桑
8.6 (5 个评分) 作者: 金雁 / 秦晖 上海三联书店 2004 - 1
系统介绍苏东诸国经济社会转轨与思想变迁。
在维持了2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的经济正在走向第三个十年,这时候苏东诸国的经验教训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它们过去与我们有着相同的体制,我们的改革也受到过东欧早期改革的启发。但苏东诸国转轨期间的情况到底如何,国内却鲜有系统介绍。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苏东研究,他们认为,苏东诸国在转轨期间普遍出现经济衰退是事实,问题在于如何认识和解释这种现象。本书在对中国与东欧改革前经济与社会的不同模式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重新比较和解释了中国与东欧改革的不同进程。
历史概论 豆瓣 Goodreads
مقدمة ابن خلدون 所属 作品: 历史绪论
作者: [突尼斯] 伊本·赫勒敦 译者: 陈克礼 华文出版社 2017 - 7
本书为历史哲学名著。约成书于1378年。全书大部分篇幅阐述文明在宗教、社会、经济、艺术、科学等方面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既含有历史理论,又有哲学问题。全书包括《绪论》和正文6篇。《绪论》为史学概论,主要讲历史不仅是政治变迁的总汇和朝代记录,而且也是民族道德和文化发展的写真。正文涵盖了人类文明、原始社会、国家政治、都市社会、生活方式、学术文教等方面。文中还提出了一条历史发展的新理论,即肯定了气候、地理等物质条件对道德等精神力量的作用。该著问世后,即引起世界史学界高度重视,著者从此声望大振。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6-28 23:34:33 @2021-11-13 01:42:03
历史
希腊人 豆瓣
所属 作品: 希腊人
作者: [美] 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 / 巴里·鲍威尔(Barry B. Powell) 译者: 陈恒 / 屈伯文 格致出版社 2014 - 5
《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第二版)》是西方学术界出版的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科书。该书叙述了自史前到公元前30年希腊的历史,并用了较多篇幅讲述了在这段时间内,希腊的文化和社会状况,不仅将希腊历史局限为世界历史中的某一时期,更是把希腊文明作为古代地中海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来考察。涉及的内容包括希腊的地理情况、政治发展、经济情况、气候、人口状况、社会情形、宗教、文化生活、重要人物等。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6-28 20:20:46 @2021-11-13 01:42:03
历史
日本史 豆瓣 Goodreads 豆瓣
所属 作品: 日本史
8.7 (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詹姆斯•L.麦克莱恩 译者: 王翔 海南出版社 2014 - 6
了解日本的近代历史,此一本书足以。本书每章都附有年表,最后还有中日历史大事年表对照,曾畅销多年,在读者中口碑极佳,是了解日本历史的经典之作。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6-25 23:54:45 @2021-11-13 01:41:54
历史
坂本龙马与明治维新 豆瓣 谷歌图书
Sakamoto Ryōma and the Meiji Restoration 所属 作品: 坂本龙马与明治维新
8.3 (7 个评分) 作者: [美]马里乌斯·詹森 译者: 曾小楚 上海三联书店 2019 - 5
★ 改变日本历史的传奇武士——在日本,坂本龙马被誉为完美的民族英雄,是西乡隆盛、伊藤博文等人盛赞的维新志士,甚至位居“改变日本历史的伟人”第一位。如此传奇的人物,究竟有何样的人生经历?幕末的大潮中,偏远农村出身的龙马,如何一步步走入时代中心,接触大人物,并青史留名?
★ 许知远作序推荐 了解明治维新不可或缺的经典——“在冬季的江户,他们身穿薄薄的便服,光脚踩着木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他们不修边幅,而且大肆挥霍,必要时也不是不会向商人借款或者干脆强取豪夺……作为一群没有计划的革命者、正在寻找领袖的追随人,他们在摸索一个更有机会出人头地的社会。”
★ 行销五十余年的学术著作,《剑桥日本史》主编詹森代表作之一——著名日本研究专家、日本文化功劳者获得者、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首任系主任马尔乌斯·詹森的重要著作。司马辽太郎也参考的权威学术作品。
★ 丰富的细节和实物,还原坂本龙马真实的面容——本书收集几乎全部的一手资料,通过坂本龙马的书信等,描述他丰富的一生。他是提出明治政府施政方针草案的武士,也创办了日本第一家公司;他是萨摩、长州联合进而倒幕成功的关键推动者,也是开启新婚旅行的第一人。
坂本龙马首次提出“日本国”概念,他的“船中八策”确立了近代日本国体的基本构架;他促成互为仇敌的萨长两藩联合,并提出“大政奉还”口号,和平推翻了德川幕府几百年的统治;他仰慕西方科技,深怀民主思想,创建了日本第一家股份公司,还自学法律与外国人对峙公堂。
然而,就在明治维新大幕拉开的几个月前,坂本龙马于京都遇刺,备受赞誉的天才流星般突然陨落。
百年之后,坂本龙马借着历史小说和影视剧复活,声誉日上,成为人尽皆知的民族英雄。这种小说与影视剧中的形象,与真实的坂本龙马是否一致?来自僻乡僻壤的低级武士如何成长为维新领袖?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詹森详细勾勒坂本龙马和中冈慎太郎的一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还原明治维新前夕的时局。真实的经历未必传奇,但依然令人振奋。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6-25 23:52:49 @2021-11-13 01:41:53
历史
王权派的革命 豆瓣
The Royalist Revolution: Monarchy and the American Founding 所属 作品: 王权派的革命
8.4 (5 个评分) 作者: [美] 埃里克·纳尔逊 / Eric Nelson 译者: 吴景键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9 - 4
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美国革命是对英王暴政的反抗。而在这部发覆之作中,埃里克·纳尔逊却指出,“美国国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事实上将自己视为英国议会而非王权的反叛者,驱动他们的是这样一种观念——英国议会僭用了国王独有的专权。在1787年制定美国宪法时,正是上述这些“王权派”投身于论战中,主张将极大的专权赋予行政首脑。而他们所取得的战果是,美国宪法赋予其总统的权力要比此前一百年间任何一个英国国王所能行使的权力还要大。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6-24 01:33:18 @2021-11-13 01:41:41
历史
为历史而生 豆瓣
所属 作品: 为历史而生
10.0 (5 个评分) 作者: [美]卡萝尔·芬克 译者: 郑春光 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6
关于马克•布洛赫(1886-1944)的第一部传记。布洛赫是一名历史学家,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士,抵抗运动的领袖,被逮捕后遭到严刑拷打,最终英勇就义。本书以大量私人书信、日记和资料为基础,参考众多尚未公开的档案,呈现了这位爱国者在第三共和国下的光辉一生。作为历史学家,布洛赫最为人熟知的或许是《历史学家的技艺》——对自己的人生事业所做的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思考——以及《社会经济历史年鉴》杂志的联合创办人。他生活的时代阴云遍布,两次世界大战、反犹主义和集权主义使他深受影响。他勇于直面这些事件,最终成为某种智力型的英雄,他的一生则是竭力捍卫自由批判探索精神的缩影。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能不舔? @2019-06-19 11:47:41 @2021-11-13 01:41:30
传记 历史
企鹅欧洲史·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豆瓣
Europe in the High Middle Ages 所属 作品: 企鹅欧洲史·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作者: [美]威廉·乔丹 译者: 傅翀 / 吴昕欣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2019 - 5
11世纪之初,从地中海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农民在不那么肥沃的土地上为领主耕作,罗马式的圆拱教堂零星矗立在大地上。教会对普通人还没有什么控制力,许多王国也尚未成形。
到了14世纪中期,欧洲人口已然翻番,城镇涌现,高耸的哥特式教堂遍布各地。教皇与国王争斗不休。十字军发起了九次远征,圣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通俗骑士文学成为从贵族到平民的消遣,大学建立,古典文化复兴,政治结构在各方势力的消长中悄然改变。为这一切希望、变革、成就、扩张画上句点的,是突如其来的饥荒、瘟疫与战祸。在那之后,欧洲再不是从前的那个欧洲了。
在王权和教权、王国与王国的缠斗中,限制权力的机构得以创制。为理解信仰,经院哲学家构筑了理性的大厦。在国家与教会的危机中,蕴含着革新和复兴的转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欧洲,就在中世纪盛期里孕育醇化。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拿来复习不知道怎么样呢 @2019-06-14 14:04:54 @2021-11-13 01:41:08
历史
元老 豆瓣
元老:近代日本の真の指導者たち 所属 作品: 元老
7.0 (6 个评分) 作者: [日]伊藤之雄 译者: 沈艺 / 梁艳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9
19世纪90年代,明治宪法制定以后,元老作为天皇的特别辅佐者,开始负责选出首相、决定内阁存废、(发动或结束)战争、条约修订等重要国务。
近代日本曾经历了伊藤博文、山县有朋、西园寺公望等八位元老。虽然因为并非正式的组织机构,元老曾被批判为日本政治的黑幕,但在昭和初期军部崛起的情况下,元老作为不成熟的立宪制国家的辅佐者,逐渐受到很高的期待。本书刻画了经历半个世纪、位于日本权力中枢的元老形象,由此追寻近代日本发展的轨迹。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6-01 23:00:43 @2021-11-13 01:40:41
历史
现代的异化 豆瓣
逆説の軍隊 所属 作品: 现代的异化
作者: [日]户部良一 译者: 韦平和 / 孙维珍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5
在明治时期因军纪严明、遵守国际法等而在国际上受到很高的评价日本陆军,却在昭和时期因虐待俘虏、杀害平民等而臭名昭著。曾经走在时代前列的日本陆军为什么会异化成反现代的象征呢?日本防卫大学教授户部良一以“现代化”与“异化”为关键词,力图在历史的连续性中解明这一谜团。作者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深入浅出地介绍了1878~1945年日本陆军的情况。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6-01 22:59:20 @2021-11-13 01:40:40
历史
刘松龄 豆瓣
作者: [美] 斯坦尼斯拉夫·叶茨尼克 译者: 周萍萍 2014 - 4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5-26 16:30:55 @2021-11-13 01:40:29
历史
古代罗马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古代罗马史
作者: 科瓦略夫 译者: 王以铸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1 - 9
本书是一本研究罗马从建城到帝国衰亡的历史的专著。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早期罗马历史的史料及其可靠性问题,并叙述罗马的兴起至共和国倾覆的历史;第二部分叙述帝国时期至西罗马灭亡的历史。全书涉及罗马的文化、军事、政治的变迁,是一部学术严谨内容资料丰富的学术著作,是目前汉语学界最翔实的一本关于古罗马的历史作品。本书资料详实可靠,引用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且借鉴了前人如塔西佗、李维、波利比优斯的著作等,可以为读者提供很好的参考。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5-23 00:36:26 @2021-11-13 01:40:20
历史
皇帝的刺刀 豆瓣
作者: 【美】乔治·纳夫齐格(George Nafziger) 译者: 吴畋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9 - 4
本书探讨了1792—1815年期间法国、普鲁士、俄国、奥地利及英国军队的战术体系,系统分析步兵、骑兵、炮兵的战术及威力。就军队五大兵种的横列、纵队、方阵等重要战术提出了论点,还就步兵及骑兵战术使用时机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与普鲁士、俄国、奥地利、英国等国军队进行了横向比较。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4-29 00:44:01 @2021-11-13 01:40:03
军事史 历史
古罗马的日常生活 豆瓣
Una giornata nell’antica Roma:Vita quotidiana,segreti e curiosità 所属 作品: 古罗马的日常生活
8.3 (15 个评分) 作者: [意] 阿尔贝托·安杰拉 译者: 廖素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 - 1
从公元115年的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早晨开始,阿尔贝托•安吉拉(Alberto Angela)引领读者在古罗马城进行一次非凡的探险之旅。此时罗马帝国正处于权力的顶峰。帝都罗马更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大都会。从富丽的多穆斯到拥挤的公寓大楼,从嘈杂的罗马集市到宏伟的帝都浴场,巴西利卡中的唇枪舌剑,斗兽场里的殊死拼杀,罗马人的酒会、游戏、习俗、禁忌,甚至隐秘性事,等等等等,均呈现在作者笔下。讲述古罗马历史的书籍浩如烟海,但很少有一本书能够使读者如此接近帝国首都的日常生活。作者凭借天才的讲故事能力,并基于丰富的考古发现,成功做到了这一点。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3-23 00:28:07 @2021-11-13 01:39:37
历史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 豆瓣
所属 作品: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作者: 王学泰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4 - 10
读游民文化,发现另一个中国
刘、关、张桃园结义前,为何关羽张飞要杀掉对方一家老小?
绿林好汉手中的朴刀是一种介乎农具和兵器之间的器具?
杀人放火可以当官?穷人靠着力气和胆量也能吃香喝辣?
香港影片中,为何警察和地下秘密社团都要拜关二爷?
《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读游民文化,发现另一个中国)
江湖是游民生活的空间,也是干犯法纪、为非作歹的渊薮,凡是敢于与主流社会对抗的秘密组织成员、打家劫舍的绿林豪强、闯荡江湖的各类人士,乃至称霸一方、为人所惧的痞棍,都会被畏惧者恭送一项“好汉”的帽子。逼上梁山是“造反有理”的过程与归宿。不义之财,取之何碍,是游民动惊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总的说来,它仍是“强盗逻辑”。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游民、游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密切关系,游民文化对于文学创作,特别是对于通俗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习惯作用,也因通俗文艺的流传而深入到了各个阶层,本书阐述深刻,可读性强。
名人推荐:
要研究游民问题,实际上不能不研究整个中国社会与全盘中国历史,学泰在这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
作为一个学者,学泰声明“本书不会介入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但是我认为,像本书这样的对游民问题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历史的全面了解,对了解我们今天的社会及其未来的走向也有很大的意义。
——李慎之
王学泰先生积二十年之功完成的 《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无疑是一部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力作。在我看来,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也有不同的层次:有的对其所研究的对象,有精细的把握,但其解释力仅限于 “这一个”;而另一种研究,则通过 “这一个”,作出更具普遍性的概括,提出了具有更大解释力的概念,因而具有某种理论价值。学泰先生的游民文化研究就属于后者。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开本大部头)
甲:将军有请。
乙:你是何人?
甲:我乃苏洪光是也。闻得五祖架桥开墟,召集天下英雄,因此奉
了高溪天佑洪之命,带了新兵数百万到来,过桥、进大洪门、入木杨城,请令定夺,烦为二位将军方便。
乙:可有忠义么?
甲:人人有忠义,十八般武艺件件俱能;文韬武略,般般俱晓,方敢到来。
乙:有何为证?
甲:有诗为证。
五湖四海集新丁,过桥起义显威名。
万望义兄协辅进,木杨盟誓号雄英。
乙:既然如此,可向桥下过来。
甲:将军无令,不敢自过。
乙:有何为证?
甲:有诗为证。诗点话,诗曰:
洪门今日已重开,五房出现祖公来。
请令通传同气度,将军把守亦无害。
太平自有兴明日,洪英聚会显奇才。
内进花亭旗色现,盟心义合五湖胎。
四海英名如川至,云集源流八面来。
文武坚心同韬略,扶持明主作龙台。 @2021-05-31 08:51:39 @2021-11-
你国 历史 社会学
拥抱战败 豆瓣 Goodreads 博客來
Embracing Defeat : Japan in the Aftermath of World War II 所属 作品: 拥抱战败
9.6 (21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W·道尔 译者: 胡博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8
本书是作者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结束后的日本的杰出研究。书中大量引用日文材料,并有数十幅精心挑选的档案照片。它是关于长达六年之久的美国对日占领最完整、最重要的历史著作,而这一占领对日本社会的所有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描述了占领期间日本的转变。作者对该时期日本流行文化——歌曲、杂志、广告甚至笑话——的分析极为精彩。作者被称为“美国关于太平洋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现了西方与东方、胜利者与战败者之间丰富而激烈的相互作用,涉及的层面从操纵裕仁天皇的命运到各阶层的男男女女的希望与恐惧。这本书已经被认为是这个领域内基准性的研究成果。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3-02 06:36:44 @2021-11-13 01:39:19
历史
解读希特勒 豆瓣
Anmerkungen zu Hitler 所属 作品: 解读希特勒
8.5 (8 个评分) 作者: [德] 塞巴斯蒂安•哈夫纳 译者: 景德祥 译林出版社 2016 - 1
关于希特勒的一切依然能吸引世人的眼光,而有关他的是非曲直仍然有待解读:他是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颓废艺术家一跃而成为“才华横溢”的政治家的?他上台之后在德国创造了怎样的成就而使德国人为之疯狂?他的外交成功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他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政治思想错在哪里?他的政治决策又是如何与其政治目标背道而驰的?“纽伦堡审判”对希特勒的战争罪指控是否是他的真正罪行?他是在德国人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元首”还是叛国者?《解读希特勒》是一部历史评论领域的杰作,其最大特点就是突破了编年体的局限,从生涯、成就、成功、错误、失策、罪行、背叛等方面,对希特勒作了客观深度的剖析,让人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希特勒背叛德国及反人类的本质。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2-27 06:12:19 @2021-11-13 01:39:14
历史
希腊化史 豆瓣
Geschichte des Hellenismus 所属 作品: 希腊化史
作者: [德] 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 译者: 陈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7
亚历山大终结了古希腊人和波斯人两百年的较量,他摧毁波斯帝国,征服了直至非洲沙漠、跨越药杀河(Jaxartes)、远及印度河的领土,古希腊的统治和教化远播至消亡文明的子民,希腊化开始了。此种震撼人心之事历史上绝无仅有。此前,此后,再没有这样的小民族能如此迅速、彻底地击毁那样庞大帝国的盛势,并在其焦土上创建出国家和民众生活的新形式……
在德罗伊森眼中,亚历山大大帝绝不是浴血冒进的一介武夫,征战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东西方文明的融合才是他心之所向,天下大同才是他的终极目标。亚历山大大帝英年早逝,死后他创建的帝国随即分崩离析。表面上这是武力制胜的必然悲剧,其背后不可见的精神交融却孕育出坚不可摧的强大生机。
德罗伊森在完成了名著《亚历山大大帝传》后接着从其他作品发掘亚历山大继承者的历史,在一个总标题之下出版了《希腊化时代史》(Geschichte des Hellenismus)。整个工作的最后修订版本出版于1885年。此书第一次提出"精神科学"Geisteswissens chaften概念。后来此概念被狄尓泰沿用。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2-23 17:54:37 @2021-11-13 01:38:57
历史
回眸中世纪 豆瓣
Thinking Medieval 所属 作品: 回眸中世纪
作者: [英]马克斯·布尔 译者: 林翠云 /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6 - 1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9-02-05 22:06:58 @2021-11-13 01:38:25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