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革故鼎新 豆瓣
作者: 杨天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2
中华民国前15年北洋政府时代是民国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奠基期,很多基本制度都在这一时期奠定,很多根本性的变化也在这一时期发生 。本书从民初标志性的政治人物和事件入手,探索民国创立之初的制度建构及运作,力图对民国政治史上许多重大问题,进行探寻和廓清。比如,中国为什么在如 此短的时间内就经历了由“帝国”而“民国”等的嬗变?为什么被描绘得最为黑暗、最无法律秩序的北洋时期却成了近代中国法律制度建设颇具成效的时期?为什么人们历史记忆中军阀肆虐的北伐前10余年却呈现出中国近代以来思想、文化、教育较为自由多元的现象,作为“科学、民主”旗帜的新文化运动能在这一时期出现?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8-05-27 22:44:43 @2021-11-13 01:34:09
历史
恐怖主义和共产主义 豆瓣
作者: [德国] 卡尔·考茨基 译者: 马清槐 三联书店 1963
《恐怖主义和共产主义》是考茨基在1918年为攻击列宁和列宁主义而写的一本书。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8-05-23 22:45:55 @2021-11-13 01:34:02
历史
讲故事 豆瓣 Goodreads
Telling stories: witchcraft and scapegoating in Chinese history
8.3 (7 个评分) 作者: [荷] 田海 译者: 赵凌云 / 周努鲁 中西书局 2017 - 4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为“国际佛教与中国宗教研究丛书”之一种,为牛津大学教授田海研究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重要著作。
本书探讨了中国古代的几种典型故事(谣言)的流变,如老虎外婆、樟柳神、旱魃、剪辫、后宫选秀等,并就其引发的恐慌及民众针对恐慌采取的应对之法,尤其是选择替罪羊的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作者还分析了地方官员乃至朝廷对故事(谣言)作出的反应。本书通过对几种具体故事(谣言)的探讨,反映了口头话语、地方记忆的强大能量,体现了民众面对谣言时的自主性及其在重新构建地方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8-05-23 12:14:21 @2021-11-13 01:34:01
历史 文化
蒙塔尤 豆瓣
9.0 (14 个评分) 作者: 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 译者: 许明龙 / 马胜利 商务印书馆 2007 - 5
蒙塔尤是法国南部讲奥克语的一个牧民小山村。1320年,当时任帕米埃主教(后为教皇)的雅克·富尼埃作为宗教裁判所法官到此办案。在调查、审理各种案件的过程中,他像现代侦探一样发现和掌握了该山村的所有秘密,包括居民的日常生活、个人隐私以及种种矛盾、冲突等,并把它们详细记录下来。法国著名学者勒华拉杜里以历史学家的敏感和精细发现和利用了这些珍贵史料,并以现代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方法再现了六百多年前该村落居民的生活、思想、习俗的全貌和14世纪法国的特点。
2022年1月11日 已读
一个重要的启发―“命运”的心态与封闭、重复、循环、无生成、有终点的世界观是相切紧密的。蒙塔尤的人们在抛却性爱的、秽语的、恪谨的种种相关规矩,而其所奉祭的宗教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他们给世界边界的描边。他们只需要精神上夯实的城墙,而在其城中,却是难以想象的丰富充实―生活与死亡的叙事 @2018-05-27 22:50:40 @2021-11-13 01:33:58
历史 社会学
女巫 豆瓣
作者: [法] 儒勒·米什莱 译者: 张颖绮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 5
《女巫》成书于1862年,是米什莱在撰写《法国史》漫长历程中的犀利发现。在他饱览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到伟大世纪(指法国17世纪)的历史更迭中“所接触过的所有骇人的巫术相关文献”,并首次于其中看出悲剧的残酷后续:女巫,一个本该在文艺复兴初期消声匿迹的角色,既受敬重又遭迫害,她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种女性类型。米什莱强调,他是以史学家而非小说家的角色,讲述“同一位女人的三百年生命”。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8-05-17 06:31:06 @2021-11-13 01:33:49
历史
暴走军国 豆瓣
7.6 (16 个评分) 作者: 沙青青 东方出版中心 2018 - 5
近代以来的日本人究竟如何看待战争、如何走向战争,又如何记忆战争?
甲午战争后,日本走上了军国主义的快车道,乃至最终“暴走”。
“战争”成为近代日本社会的最重要,也是最沉重的关键词。
本书通过对档案文献的挖掘,结合实地寻访的所见所闻来呈现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二二六政变、侵华战争及日本无条件投降等历史片段中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以既有的学术成果为基础,辅以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进行解说,进而为读者揭示日本军国主义思潮的形成过程并探究当代日本人的战争记忆又是如何被形塑的。
2022年1月11日 已读
历史与事件是互为的二元,事件本身响应的不仅是历史遗留的激情和疼痛,更是它所未完的和暂定局限的。所谓“靖国史观”是大和的一种精神辩证法,胜利与尊严是它所朝向的终极知识,与二者的错失而导向的是切腹――个体的、民族的,“我等只管一路狂奔,不知是愚是痴。”但,仍有无数平凡民众并不如此希望 @2018-05-27 22:43:54 @2021-11-13 01:33:44
历史
巫师与猎巫 豆瓣
作者: [德] 沃尔夫冈·贝林格 译者: 何美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10
本书是有关巫术历史的一部通览之作。沃尔夫冈•贝林格把巫术视为一种具有历史维度的人类学现象,利用最新的历史学和人类学成果,重新审视了欧洲巫术的历史。从物质条件、宗教因素、政治力量的竞争等各方面阐释了“猎巫”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源与发展,为理解现代早期欧洲的猎巫现象提供了一种解答。同时,作者的眼光超出欧洲,把非洲等地区也纳入讨论的范围之内。作者证明,尽管猎巫在欧洲早已被视为非法,但在世界很多地方,巫术仍是人们生活中难以回避的主题,相信某些人拥有造成真实伤害的超自然力量这一观念一直持续至今。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8-05-02 22:46:42 @2021-11-13 01:33:31
历史 文化
皇帝和他的宫廷 豆瓣
The Kaiser and his Court: Wilhelm II and the Government of Germany
作者: 约翰·洛尔 译者: 杨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 10
本书是一部文化史和社会史的著作。 旨在分析威廉二世时代德国统治精英阶层的结构和心态。 威廉二世犹如一位英国学者所戏称的,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出色的怪物”。本书的开篇是对这位非凡统治者的心态和个性的素描,终篇则揭示这位皇帝的反犹太主义之程度和性质。让世人看到,他的世界观在痛苦的流亡中变得与阿道夫·希特勒何其相近。 威廉二世,1888年,年仅29岁,他继承了“世界上最沉重的皇冠”。“他是个小孩,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在他统治的30年里,一直是个孩子气的皇帝,狂躁、自负、虐待狂,被法国的外交部长认为有精神病,思维不正常。“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他梦想着开拓东方的殖民地,1900年,“庚子国变”,他是侵华八国联军之首,强租中国胶州湾。“一个战败者。”他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即败走麦城,继而被国内革命打落了皇冠,流落国外,客死异乡。 他的一生正好经历了德意志帝国从俾斯麦时期的国家统一到希特勒时期的自我灭亡的历史。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8-05-02 22:46:23 @2021-11-13 01:33:30
历史 文化
欧洲同性恋史 豆瓣
7.5 (8 个评分) 作者: [法] 弗洛朗斯·塔马涅 译者: 周莽 商务印书馆 2009 - 4
本书除了揭示英、法、德三国处理同性恋问题的不同模式,还告诉大家同性恋问题并非只是性爱史的一个次要部分,它在社会形态和表现的历史上自有其地位,它作为一种吸引或反感的作用揭示一个社会的幻想和恐惧。当然,作者并不企图仅仅借助性爱来解释两次大战之间的阶段、纳粹问题和二战的发生。显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本书也不同于心理学史,尽管有时借助心理分析的假设也能说明问题。作者认为同性恋史研究应该把舆论的恐惧和政府的恐惧区别对待,也许应重新估量性幻想在社会想象中的分量。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8-05-01 09:35:27 @2021-11-13 01:33:28
历史 社会学
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 豆瓣
作者: [法] 弗朗斯瓦·魁奈 译者: 谈敏 2018 - 1
《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一书,共分为八章,介绍了中国的基本法、实在法、租税、行政管理以及统治上的优缺点等,此外还将中国的法律同自然原则作了比较。魁奈认为“中国的学说值得所有国家采用为楷模”,他像儒家一样主张“以农为本”。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8-04-21 20:31:59 @2021-11-13 01:33:08
历史
汽笛的声音 豆瓣
The Sound of the Whistle: Railroads and the State in Meiji Japan
作者: 斯蒂文·J·埃里克森 译者: 陈维 / 乐艳娜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 - 7
明治时期的日本人,与同时期的西方人一样,都认为蒸汽机车是进步与文化的集中表现,是现代工业力量的缩影。铁路对明治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它带来了人与物陆地运输的革命,并培养了一种国民属性。就像西方将19世纪视为“铁路时代”一样,“蒸汽之王”在明治时期日本人的意识中占据统治地位。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8-03-21 06:35:42 @2021-11-13 01:32:50
历史
大流感 豆瓣
The Great Influenza: The Story of the Deadliest Pandemic in History
9.8 (8 个评分) 作者: 约翰·M·巴里 译者: 钟扬等 译 金力 校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8
《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主要内容: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最新的权威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二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在《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中,作者多线索展开论述,纵横交错地记述了有史以来最具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
这部著作不只是简单讲述1918年发生的事件,它同时也是一部权威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8-03-15 22:38:16 @2021-11-13 01:32:46
历史
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 豆瓣
Die Deutschen und ihre Mythen
10.0 (6 个评分) 作者: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 译者: 李维 / 范鸿 商务印书馆 2017 - 9
在德国历史中,神话总是与政治密切相关,如“红胡子”弗里德里希大帝会再度降临的传说、民族史诗《尼伯龙人之歌》、浮士德与魔鬼订约的故事、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的轶事……由它们所衍生的神话在各个时期被用来解释不同的现实。“二战”之后,分裂的德国对于政治神话的解读又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本书采用宏大的历史分析方法,论述了德国近代以来的政治神话,尤其注重考察它的嬗变过程,它如何塑造德国人的民族个性,德国人独具怎样的力量以激励行动,德国的政治悲剧如何与神话联系在一起。本书不仅涉及德国人的历史和心态,还是一部关于现代政治的极富启发性的著作,见解独到,译笔流畅,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8-01-27 17:43:47 @2021-11-13 01:31:12
历史 神话学
资本主义的动力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 译者: 杨起 三联书店 1997 - 4
布罗代尔是法国年鉴历史学派的第二台柱。1976年,他应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邀请,对资本主义再作反思,集成本书。在书中,他对资本主义怎样和为什么在西欧萌芽、发展,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的关系,各地区之间的横向联系对资本主义的作用等等重大问题 ,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
2022年1月11日 已读
往往让一般历史学家探讨一个复杂的命题―资本主义的动因与发展,只会陷入自我创建的理论话语和削足适履的宏大叙事之中,而让哲学家接受这个命题,则有会高屋建瓴地去探讨本不为时代观念相衬的意识。唯布氏有眼见地从平凡的事件,去发掘看得见的真实,分析每一个再平常不过的行为凸显的因素,揭示动力。 @2018-01-28 11:55:18 @2021-11-13 01:31:11
历史 经济学
历史与阶级意识 豆瓣
9.2 (8 个评分) 作者: [匈牙利] 格奥尔格·卢卡奇 译者: 杜章智 / 任立 商务印书馆 1992 - 10
本书贯穿了必须恢复被第二国际的领袖们所遗忘和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哲学意义的思想。在书中,作者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一种方法,而后提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是具体的总体的范畴”、“历史的本质在于它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物化”等一系列概念、表述并使“阶级意识问题”在本书中占据相当主要的地位。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8-01-02 22:40:44 @2021-11-13 01:30:07
历史 哲学
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 豆瓣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a historiographical inquiry
作者: [荷] H·弗洛里斯·科恩 译者: 张卜天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 - 10
本书是唯一一部关于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著作,出版后即确立了其经典和权威地位。它如同一部百科全书,系统地考察了自19世纪以来科学史家们关于科学革命的实质和原因的大约60种观点,并对其特点和不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本书不仅涉及如何解释和看待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等人的科学成就,而且也涉及 科学革命根植于哪些哲学、宗教、社会土壤,如何永远改变了我们理解自然界的方式,以及为什么科学革命发生在17世纪的西欧而没有发生在古希腊、中国和伊斯兰世界等诸多议题,从而大大有助于我们对近代科学的思想、社会和文化起源的理解。本书是科学革命研究者的必读著作,也可供关心现代世界兴起的读者阅读。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7-12-29 22:30:22 @2021-11-13 01:29:55
历史 思想史
谣言如何威胁政府 豆瓣
The vanishing children of Paris: rumor and politics before the French revolution
7.2 (12 个评分) 作者: [法] 阿莱特·法尔热 / [法] 雅克·勒韦 译者: 杨磊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 - 11
18世纪的巴黎,警察为了维持秩序逮捕了大量流民,连儿童也不能幸免。于是,谣言开始泛滥,说法国国王得了麻风病,需要小孩干净的血来洗澡。于是在1750年,巴黎人在谣言的诱使下,发生了许多反政府、反警察的暴乱。在这之后,巴黎人的政治态度大变,以前巴黎人对国王的尊敬不复存在了。本书认为,1750年的谣言及暴动已彻底摧毁了法国的互信,并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奠下了基础。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7-12-25 12:47:18 @2021-11-13 01:29:47
历史 文化史
意大利简史 豆瓣
A Concise History of Italy
作者: [意] 路易吉·萨尔瓦托雷利 译者: 沈珩 / 祝本雄 商务印书馆 2013 - 7
该书上起意大利半岛地理位置的形成,下止于1967年意大利的大选,中左政府的组成,融数万年于一瞬;史书所涉,凡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军事,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洋洋洒洒,林林总总;活动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无一遗漏,如同轴线贯穿其中。通过这样一部重要而通俗的著作在中国的传播,我们能够了解到意大利步入到工业化程度极高的民族之林所必须经由的各个阶段。
2022年1月11日 已读
难以卒读,初二时阅。 @2017-12-24 02:11:41 @2021-11-13 01:29:44
历史
法国近代早期的社会与文化 豆瓣
Society 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France
作者: 【美】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译者: 钟孜 译 / 许平 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 7
本书收录作者1960年代至1970年代前期的八篇代表性论文,不少人将此书的出版作为新文化史的肇始,作者也由此奠定了其作为新文化史领军人物的国际地位。本书以16世纪里昂地区新教徒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为视角,对当地印刷工新教徒的罢工、城市妇女、“嘉年华”民众聚会、知识阶层的文化认同等重要问题作了深描,期待深刻反映这一时期整个法国社会的历史风貌。作者犀利独特的学术眼光、超乎寻常的选择问题的角度、出人意料又出神入化的切入主题的方式、极具想象力的历史叙述,都有助于读者读懂何为社会文化史,并了解其中史学研究范式演变的轨迹。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7-12-17 08:41:35 @2021-11-13 01:29:29
历史 社会学
二战史 豆瓣
The Second World War
作者: [英]约翰·基根 译者: 李雯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1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单体事件,战火遍及所有有人类定居的大洲,超过5000万人在战争中死亡,全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遭到严重摧残。而且,二战的影响直至今日仍未衰退,它的遗产是理解当今世界难以绕开的话题,而它壮阔而又悲怆的战争画卷也始终冲击着后人的心灵。
约翰•基根以二战战事本身为主要关注点,从战争中的技术与人性两个角度进行了结构分明、层次清楚的叙述。在地域上把战争分为东线、西线、太平洋战场,分别按照时间段加以叙述。首先关注领导人所面临的世界政治环境、他们的战略困境及其决策给战争进程带来的影响。进而以不列颠空战、克里特空降战、中途岛航母战、法莱斯装甲战、柏林城战和冲绳两栖战为例,重点分析了六种新式、重要的战争形态,以及双方胜负的关键。
2022年1月11日 想读 @2017-12-12 12:49:17 @2021-11-13 01:29:13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