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抽象:设计的艺术 第一季 (2017) 豆瓣 Eggplant.place
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 Season 1 所属 : 抽象:设计的艺术
9.1 (130 个评分) 导演: 摩根·内维尔 / 伊丽莎白·柴·瓦沙瑞莉
Netflix最新制作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创意时尚工业领域的艺术纪录片《抽象: 设计的艺术(Abstract: The Art of Design)》,探访全球创意艺术名家,分享这些活跃于世界顶级设计领域舞台的设计师所持的创意艺术理念。
皮罗斯马尼 (1969) 豆瓣 TMDB
ფიროსმანი
8.8 (33 个评分) 导演: 吉奥尔吉·申格拉亚 演员: Avtandil Varazi / Dodo Abashidze
其它标题: ფიროსმანი / Pirosmani
《皮罗斯马尼》(1969)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也是格鲁吉亚最令人惊奇的作品。
影片模仿皮罗斯马尼的绘画,以朴素、风格化、宛如置身幻境的画面,叙述了这位画家的生平。
影片以缩影的形式和独特的节奏表现了这位艺术家的忧郁、孤独和缺乏知音的生活,几乎没有对白;但同时,影片却揭示了画家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心驰神往的绘画主题,竭力去探索他的性格。这部影片的特点,就是具有某种庄严的情调,对最微小的细节也备加重视。
局部 第一季 (2015) 豆瓣
9.5 (220 个评分) 导演: 谢梦茜 演员: 陈丹青
土豆和理想国共同打造的“看理想”系列节目之一:陈丹青的以画家之眼观看艺术杰作的《局部》。
艺术的力量 (2006) 豆瓣 TMDB
Simon Schama's Power of Art Season 1 所属 : 艺术的力量
9.4 (80 个评分) 导演: Carl Hindmarch 演员: 西蒙·沙玛 / 安迪·瑟金斯
八集BBC年度巨献纪录片《艺术的力量》,将为您详细讲述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八位艺术家的生平,重现这八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八位艺术大师拥有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本片将全面剖析艺术大师们孕育和诞生艺术品时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主持人西蒙‧沙玛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叙事下,这将是一次饱览艺术大师们所创作的最伟大作品的饕餮盛宴。戏剧化的艺术重塑,壮阔华美的摄影画面,八位艺术界巨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被刻画得曲尽其妙,或扼腕叹息或拍手称快,这便是艺术的力量。
这部独特而极具震撼力的纪录片《艺术的力量》,荣获国际艾美奖最佳艺术节目、2007年第60届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纪实类等多项国际大奖。
贝聿铭的光影传奇 伊斯兰博物馆 (2009) 豆瓣
Learning from Light: The Vision of I.M. Pei
8.5 (13 个评分) 导演: Bo Landin / Sterling Van Wagenen
其它标题: Learning from Light: The Vision of I.M. Pei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占地4万5平方,简洁的白色石灰石,以几何式的方式叠加成伊斯兰的风格建筑,中央的穹顶连接起不同的空间,古朴且自然。博物馆内收集并保存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伊斯兰艺术品,它们来自三大洲,横跨了7世纪到19世纪的时间长河。为了表现伊斯兰建筑的本质,贝聿铭在中东考察了好几个月,研读穆罕默德的理论,亲自到埃及,突尼斯等地采风。由于担心这个博物馆会被周围环境所淹没,他请求卡塔尔的王储为其建立一个独立的岛。博物馆内部还有图书馆、餐厅等功能空间,在其盛大的开馆仪式上,还请来了中国著名音乐家马友友表演。
局部 第三季 (2020) 豆瓣
9.7 (56 个评分) 导演: 谢梦茜 演员: 陈丹青
《局部》第三季,“伟大的工匠——意大利文艺复兴湿壁画”,由看理想主讲人,画家陈丹青主讲,继续跟随他的语言,洞察与审美深度寻访意大利数十座教堂、修道院,实地拍摄文艺复兴早期的湿壁画工匠创作,揭示文艺复兴的另外一面。
莫迪里阿尼 (2004) 豆瓣 TMDB
Modigliani
7.8 (17 个评分) 导演: 米克·戴维斯 演员: 安迪·加西亚 / 艾尔莎·泽贝斯坦
其它标题: Modigliani / 毕卡索与莫迪利亚尼(台)
意大利裔画家莫迪里亚尼(安迪·加西亚 Andy Garcia 饰)在短暂的一生中都在与艺术大师巴勃罗·毕加索抗争。生前唯一一幅击败毕加索的作品,其中描绘了他深爱的女人。落拓不羁的莫迪里亚尼混迹在巴黎蒙马特高地画家圈子里,他过着充斥着酒精、大麻与女人的放荡生活。在一次写生 课上,他遇上了生命中的挚爱珍妮(艾尔莎·泽贝斯坦 Elsa Zylberstein 饰),他邀请她做自己的模特,为珍妮创作了大量肖像作品。但是在一幅准备参加画展与毕加索竞争的作品中,他留下了珍妮的眼睛没有画。他对珍妮解释说:当我了解你的心灵深处时,我将画你的眼睛。他从珍妮身上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让他持续旺盛的创作激情。但是,他的艺术不能像毕加索那样被大众所认同,不良的生活习惯让他染上难以痊愈的结核病。就在他领取与珍妮的婚姻登记证时,遭遇了强盗,惨死在街头。
画展开幕了,所有观众都被画中女人的忧伤眼神所感动,甚至感动了毕加索,掌声久久响起。
文明 (2018) 豆瓣
Civilisations 所属 : 文明
9.2 (86 个评分) 导演: 阿什利·格辛 / 马修·希尔 演员: 西蒙·沙玛 / 玛丽·比尔德
BBC新版《文明》,2018倾情奉献,共九集。涵盖六个大陆,三十一个国家,超过五百件艺术品。主讲人历史学家西蒙·沙玛、学者玛丽·比尔德以及戴维·奥卢索加将一起探索人类创造的渴望。此外,“文明节”将通过创新的数字产品和活动,为博物馆的珍宝赋予新的生命力。
观看之道 (1972) 豆瓣 TMDB
Ways of Seeing Season 1 所属 : 观看之道
9.3 (77 个评分) 导演: John Berger 演员: 约翰·伯格
Ways of Seeing is a 1972 BBC four-part television series of 30-minute films created chiefly by writer John Berger and producer Mike Dibb. Berger's scripts were adapted into a book of the same name. The series and book criticize traditional Western cultural aesthetics by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hidden ideologies in visual images. The series is partially a response to Kenneth Clark's Civilisation series, which represents a more traditionalist view of the Western artistic and cultural canon.
米开朗基罗 (2018) 豆瓣
Michelangelo - Infinito
6.0 (5 个评分) 导演: Emanuele Imbucci 演员: 恩里克·洛维索 / Ivano Marescotti
其它标题: Michelangelo - Infinito / 米开朗基罗:无尽之诗(台)
名列「文艺复兴三杰」之首的米开朗基罗,从小展现对艺术的极高天分,更受到当时最具权势的麦迪奇家族拔擢。不料命运多舛,提拔他的知己罗伦佐竟突然辞世,顿失依靠的他,回到修道院后改学解剖,竟意外开启人像雕塑的崭新境界…。以壁画《创世纪》、《最后的审判》及雕塑《大卫像》奠定了他在艺术史上破天荒的地位。这些强烈的艺术风格,甚至影响数个世纪的艺术家们,迄今仍无人能超越其成就。
透纳先生 (2014) 豆瓣 TMDB
Mr. Turner
7.3 (81 个评分) 导演: 迈克·李 演员: 蒂莫西·斯波 / 保罗·杰森
其它标题: 미스터 터너 / ターナー、光に愛を求めて
《透纳先生》讲述了英国画家约翰·透纳充满创作激情的一生,他曾经因创作手法过于先锋而备受诋毁,然而透纳视绘画创作为生命,一生佳作累累,即使临死前都挣扎着爬起床临摹一具女尸。他在晚年尤其自19世纪40年代起即致力于绘画形式与色彩的探索,用食材、口水等不可思议的颜料作画,引来一片争议之声,被视为英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也是出了名的艺术怪人。
Struggle: The Life and Lost Art of Szukalski (2018) TMDB 豆瓣
Struggle: The Life and Lost Art of Szukalski
8.9 (15 个评分) 导演: 艾瑞克·多布罗沃斯基 演员: 斯坦尼斯拉夫·苏卡斯基
其它标题: 고뇌: 슈칼스키의 삶과 예술 / 挣扎:生命与失落的艺术
1971年芝加哥,晚年默默无闻的波兰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苏卡斯基(Stanisław Szukalski)被当地的一位收藏家偶然发现,并因此吸引了众多当地艺术家和地下漫画家。其中一个人是乔治·迪卡普里奥,而他的儿子就是本片的制片人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
通过更深入的交流,人们发现这位老者竟然是30年代波兰的国宝级雕塑家。二战期间,波兰经历华沙保卫战后覆亡,苏卡斯基及家人流落美国,并与好莱坞传奇编剧本·赫克特(Ben Hecht)成为挚友,之后在“芝加哥文艺复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苏卡斯基的雕塑和绘画精致细腻,充满戏剧性和超现实主义特点。而其色彩浓厚民族主义作品以及晚年独创的伪科学历史主义理论 “Zermatism” 也引起了众多争议
艺术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The Story of Art
9.2 (16 个评分) 作者: [英] E. H. 贡布里希 译者: 范景中 / 杨成凯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5 - 7
《艺术的故事》是艺术书籍中最著名、最流行的著作。它概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出版50多年来,一直是这一领域无可匹敌的入门书。全世界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读者通过贡布里希的讲述认识了这位真正的大师,他把知识与智慧结合起来,以其独特的天赋,直接地传播了他本人对艺术作品深切的热爱。
《艺术的故事》因其平实简单的笔法、叙事清晰的技巧而受到持久的好评。贡布里希讲述他的写作目的是:“在大量炫赫的作品中,为丰富的人名、时期和风格找到浅显易懂的秩序来。”他为视觉艺术注入心理学的洞察力,他让我们知晓艺术史就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是“一条生动的链条,将我们身处的时代与古埃及时期联系起来”。这部经典著作,以其新的版本焕往辉来,仍是艺术领域新来者的第一选择。
世界电影史(第二版) 豆瓣
Film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9.4 (33 个评分) 作者: [美]大卫·波德维尔 / 克里斯汀·汤普森 译者: 范倍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2
本书荣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新版新译精校
世界电影的全球通史,被最广泛采用的电影史教程。
本书围绕下述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电影媒介的使用怎样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形成了怎样的规范?
电影工业的状况对电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电影媒介的使用上和电影市场中的国际性趋势是怎样出现的?
提纲挈领呈 现百余年世界电影脉动的主流,精微处描画重要历史情境的丰富褶皱。
如果电影史是一种生产性的、自我更新的行动,那我们就不能仅仅提供一种“所有先在知识”的浓缩版。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把我们的发现铸造为一种新的形式……我们相信,这本书为电影历史的塑造提供了一个相当新颖的版本,既有整体的勾勒,也有翔实的细节。
——作者
虽说以论入史是近年来的潮流,但以知名理论家的身份撰写电影通史巨制,波德维尔尚是第一人。此史因之卓尔不群。加之范君译笔信而不俗,令此版更值一读。
——戴锦华
波德维尔夫妇长年研读影像,兴趣遍布电影的各国面向。于如此学养之上延展全球历史,自然会有一般人所不及的阔达。
——杨远婴
...(展开全部)
认识电影:全彩插图第12版 豆瓣
Understanding Movies, 12e
8.8 (62 个评分) 作者: [美] 路易斯·贾内梯 译者: 焦雄屏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9
全球畅销40余年,历经12次修订的电影入门书
著名学者焦雄屏潜心增修校译, 中文世界新版首发!
精编精校,高度还原版式重排,全彩精装版!
...................
※编辑推荐※
《认识电影》一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历经四十余年的洗礼,已成为百余所世界名 校电影概论、影视制作、电影美学等专业的经典教材和必读书目,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行。书中提供了各种认识电影的角度,帮助读者了解电影是怎样以一种复杂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传播的;同时,通过剖析大量影片实例,结合众多剧照来解释电影创作过程,使学电影变得更为生动有趣。
作者路易斯·贾内梯教授不断更新再版、修订内容、添加新近电影剧照及案例,使本书一直与时代趋势同步。此次借着英文第12版修订面世,特别邀请焦雄屏老师更订译文,并随之重编重排,推出全彩精装版,更完美地呈现这本图文并茂的经典教材的全貌,以飨各位读者。
☆ 自出版以来全球畅销四十余年,历经12次修订,是当今世界发行量、流传度皆高居榜首的电影入门书。在英、德、加、澳、南非等地广受欢迎,并被译成日、韩、希伯来等多种语言。
☆ 哈佛大学、MIT、纽约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台湾大学等众多世界知名院校影视课程指定教材,培生教育集团全球畅销的教材之一。
☆ 集电影概论和电影赏析于一体。全书搜集超过四百张珍贵剧照,涵盖影史经典之作和近年卖座佳片,第12版特别增加了下列案例:(1)对当下电影类型进行补充,如动画片《料理鼠王》《我在伊朗长大》、CG电影《贝奥武夫》;(2)通过现代喜剧片拓展讨论电影的娱乐属性,如《朱诺》《太坏了》《热带惊雷》;(3)更新科幻片、动作片、歌舞片、政治电影案例,如《科洛弗档案》《变形金刚》《钢铁侠》《理发师托德》《反恐疑云》;(4)探讨新近非美影片,如《潘神的迷宫》《女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满城尽带黄金甲》。
☆ 提供精准而成熟的电影分析技巧,批露当今最热明星的独家新闻(关于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的演员如安吉丽娜·朱莉、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探讨高票房电影的市场策略,展现电影技术前沿动向,反映电影产业发展趋势。
☆翻译权威可靠,译文流畅优美,著名电影人焦雄屏特别为第12版重新增订译文。
...................
※内容简介※
《认识电影》是电影入门书中的经典之作,问世四十多年来,始终是世界各地影视从业人员和主流专业院校的必备之选,更是电影爱好者不可或缺的手边书。面对电影中复杂的语言系统、构成要素、表意手段,作者划分了现实主义、形式主义两大阵营,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笔触,引出了电影作为艺术、作为工业、作为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
书中穿插以数百幅精美剧照和精辟说明,如美国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英国的迈克·李、伊朗的阿巴斯以及中国的李安等著名导演的杰作,组成了一道全球电影人的经验光谱。此次修订的第12版,增加了对动画片、喜剧片、科幻片、歌舞片、CG电影的评述,经过精校重排和全书彩印,呈现出更贴近英文原版的风貌。
...................
※名人推荐※
近二十年来,在任何华人电影人的书架上,总会看到此书的踪影,足见它对电影的制作也发生了一定的影响。
——焦雄屏 电影监制,台北艺术大学电影研究所教授
导读利奥塔 豆瓣
Jean-François Lyotard
8.7 (17 个评分) 作者: (英) 西蒙·莫尔帕斯 译者: 孔锐才 拜德雅丨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 8
在诸如《后现代状况》、《歧争》、《力比多经济学》和《非人》等作品中,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激进地改变了人们思考当代文化的方式。他对知识、艺术、政治和历史关系的研究组成了后现代思想中最具影响力的文本。
这本导读介绍了利奥塔作品的核心思想,包括现代性、后现代、伦理、崇高和“不可呈现”等概念。西蒙•莫尔帕斯将重要的文本放在它们的知识背景中,从而追溯了它们在当代思想中深远的影响力。这样,他不仅让利奥塔的作品变得易于进入,同时也让读者能对这些作品作出他们自己的判断。
利奥塔的作品对于任何研究当代文学文化的学者来说都是无法忽略的。本书对于进入利奥塔范围广阔的批判作品是一个理想的指引。
美学四讲(长江人文馆) 豆瓣
作者: 李泽厚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9 - 7
《美学四讲》与《华夏美学》《美的历程》共同构成李泽厚先生著名的“美学三书”,是其美学思想的全面系统论著,也是一本面向大众的美学读物。本书以生动精妙、简洁畅达的文笔,从古到今,由西至东,探讨美学领域的诸多命题,评析国内外各派美学思想,同时构建作者本人的美学观点,引领读者漫步光华璀璨的美学长廊。
摄影的艺术 豆瓣
The Art of Photography
8.5 (10 个评分) 作者: Bruce Barnbau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 2
巴恩博编著的《摄影的艺术》是经典之作《摄影的艺术》的最新修订版(原版于1994年出版),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最具可读性、最易理解和最全面的摄影教科书。现在,它已经更新了数码摄影的内容。这本书有超过100幅黑白和彩色摄影的插图,还有各种图表,可以帮助初学者、进阶者乃至高级摄影师找到自己的摄影表达方式。Bruce没有故作高深,也没有以高人一等的姿态进行论述,而是以清晰、简明、易懂的方式介绍了数码和传统摄影的创作技术。他还超越了技术层面,深入地讨论了有关摄影的哲学、表达方式以及创意的内容,这往往是其他摄影书避而不谈的内容。 Bruce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风景和建筑摄影师之一,同时又是摄影领域最优秀的导师之一。《摄影的艺术》是其摄影教材的化身,经过35年的发展、演变和提炼,它已成为一本在未来多年内仍将具有持久意义的、价值无可估量的摄影参考书。对于有想法的摄影师,这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
艺术与错觉 豆瓣 Goodreads
Art & Illusion
9.5 (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E·H·贡布里希 / 校注 邵宏 译者: 杨成凯 / 李本正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12 - 6
被肯尼思•克拉克描述为“我所读过的最才华横溢的艺术批评著作之一”的《艺术与错觉》,是一部有关制像的经典研究。它试图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何以会有被称作风格的东西?这个问题也许简单,却很难回答。贡布里希教授对图画再现的心理学及历史的探索,充满睿智而包罗万象,从而引领他进入许多重要领域。在说明肖像制作远比它看起来要困难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贡布里希对许多新老看法作出了考证、质疑与再评价,那些新老观点包括模仿自然、传统的功能、抽象问题、透视的有效性,以及对表现的解释。
本书虽然出版于40多年前,至今仍不失其活力与重要性。贡布里希为理解艺术和处理复杂的观点与理论问题提供了缜密的科学发现。他对人类大脑无穷无尽的能力,对人类观看世界与制作和观看艺术时的微妙关系始终抱有探究之心。当验证各种假说时,他以他深厚的学识和与生俱来的清晰的表达能力,提出了符合科学精神的论辩。再现是艺术史最基本的问题,而《艺术与错觉》是任何对理解艺术有兴趣的人的必读书。《艺术与错觉》第六版包括最新增加的序言,作者在其中讨论了图像与符号的关键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