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杜尚传(第二版) 豆瓣
作者: 王瑞芸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9
◎编辑推荐(作品看点)
·首部中文写就的杜尚传记,以东方哲学观照艺术家创作,再现杜尚“艺术与反艺术”的一生。
作者王瑞芸女士被陈丹青评价为 “国内研究杜尚的重要学者”,她也是《杜尚访谈录》的译者。这部以中文写就的《杜尚传》摆脱了西方几部杜尚传记的范式窠臼,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艺术家传记。
王瑞芸女士兼备中西方艺术史研究经历,又是杜尚的推崇者,她几乎穷尽西方对杜尚的研究文献,提高了本书的参考价值,也呈现出认识和理解杜尚的不同维度。
·一部最“杜尚”的传记,穿行于现代艺术的进退维谷,在达达洪流中气定神闲。
杜尚一生除一本棋书外从未著书立说,他的存在却影响了20世纪整个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王瑞芸的《杜尚传》为目前最为推荐的版本。文本体量适当,详略得当,每章以杜尚的“金句”开篇,将杜尚难以领悟的艺术观念揉入鲜活具象的艺术家生活。
·本书既是一部个人传记,也是一部刻画20世纪前半叶西方艺术家群体的众生相。
当传统的观念与价值观一去不复返,现实的情况往往要复杂的更多。历经世纪交替与两次大战,超然的杜尚惯看各类艺术家群体创作与生活之种种。本书收录部分未见于学院派著作的逸闻,这也是那个时代艺术家的剪影和进行中的艺术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首部以中文写就的杜尚传记,洋洋三十万言,追索这位传奇人物的艺术历程和精神世界,同时描绘了一幅20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变迁的画卷。杜尚以一人之力扭转当代艺术的走向,却始终韬晦自隐,但开风气不为师;他的生存态度,他的艺术观点,他的超然、无我,让他躲开种种羁绊,站到了艺术之上。理解杜尚,我们可以把整个现当代艺术的得是成败看得透透彻彻;通过杜尚,我们将把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看得清清楚楚。
◎图书推荐
在同时代人之中,杜尚是唯一不会老去、僵化的人。
——布勒东
杜尚可以成为一个君主,他会在兰斯加冕,然后,达利要求得到他的允许去画一张《国王和王后处在高速穿行的裸体中》。
——达利
杜尚留给世界的,不是作品,而是他的态度。
——陈丹青
杜尚没有为艺术品的意义提供任何线索,完全交给观者来判定其内涵,由此也进一步检测了艺术的边界。
——《詹森艺术史》(Janson's History of Art)
觀看的歷史 豆瓣
A History of Pictures
作者: 大衛·霍克尼 / 馬丁·蓋福特 译者: 韓書妍 積木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17 - 9
他談的是觀看,但讀完之後你會懂藝術。彷彿一部電影,穿越由圖像組成的人類大歷史。
從第一個在洞窟壁上留下手掌印的人開始,到拿起畫筆作畫的畫家們,再來是用攝影機拍下世界的藝術家,到如今是人手一機隨時都在拍照、製作各式各樣的圖像並分享的盛況,再來會是什麼?這些圖像是如何突破地域、文化與時間的界線,影響著全人類看待世界的方式,相互交織成一張不可獨立存在的視覺網絡?
將時間與空間以平面媒材捕捉起來,是人類永遠的衝動。因為我們從不停止「觀看」。
七百年前的溼壁畫,如今看起來相當「迪士尼」;十六世紀的義大利畫家卡拉瓦喬發明了經典的好萊塢式打光;《北非諜影》裡的英格麗.褒曼看起來就像是提香筆下的抹大拉的瑪莉亞;日本浮世繪裡的海浪出現在《木偶奇遇記》……
「跨世紀繪畫大師」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與英國知名藝評家馬丁.蓋福特(Martin Gayford)橫跨東西方藝術三萬年,用三百張人們認為已熟知的傳世名作,帶領讀者走入前所未見、別具啟發的藝術時空之旅。
繪畫是不朽的創作形式,在不同時空背景與技術發展下轉變樣貌。世界在人們的眼中,或透過感官,或透過光學,在不同大師的詮釋下被以各種方式「壓扁」於平面。而這些「敘述所見之物」的作品,又回過頭暗示人們該如何觀看世界。這綿密的視覺輪迴,絕不是傳統藝術史的範疇所能表述。透過兩位大師級作者的精采對話,我們得以重新認識繪畫、攝影、電影甚至雕塑、劇場等視覺藝術,也開始明白它們的精神與價值。
何謂真實,而何又為虛構?你是否寧可相信鏡頭,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讀過本書,你將重拾「觀看」的技能,無論是觀看世界、欣賞繪畫,或是看一場電影,都將會有全新的收穫與感受。
「繼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與約翰.柏格(John Berger)後,大衛霍克尼對圖像的凝視與自省,讓我們再次經驗藝術的本質。」
--藝術家與獨立策展人/林人中
「堪稱霍克尼版的《看的方法》,本書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說明,藝術尚未終結。也終於有一本書可以取代《藝術的故事》,把數位時代圖像充斥的現象,納入藝術史當中。」
--獨立策展人,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耿一偉
「彷彿一部電影,經由兩個藝術家的語言和思想帶著我回溯,經歷人類歷史,遊走在古老與現代相通的視覺意象裡。」
--藝術博士、副教授、廣播節目製作主持人/單煒明
「大藝術家眼裡塞藏的另一群大藝術家、穿越探索及微米觀察,珠璣字字。沒有一個經典離得開例外,沒有一場時代在圖像裡缺席。」
--設計師/聶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