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第九日 (2004) 豆瓣
Der neunte Tag
7.1 (7 个评分) 导演: 沃尔克·施隆多夫 演员: 乌尔里希·马特斯 / 奥古斯特·迪赫
其它标题: Der neunte Tag / 九天假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豪集中营,人间地狱。受尽非人虐待的天主教神父亨利·克莱默(乌里奇·马特斯 Ulrich Matthes 饰)身形枯槁,与同囚室的人一起秘密举行着弥撒祷告。在无尽的折磨与摧残下,度日如年。一日,克莱默母亲去世,而纳粹发现了他的用处,便趁机借克莱默母亲去世之名,“仁慈宽容”的允许克莱默回卢森堡奔丧九天。回到家中,克莱默很快便发现了纳粹的阴谋。一方面,盖世太保中尉格布哈特(奥古斯特·迪赫 August Diehl 饰)试图利用克莱默神父说服当地教会,进而使当地武装力量放弃抵抗;另一方面,格布哈特也给克莱默开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释放克莱默及其被关押的狱友。一面是放弃信仰和良心出卖国家民族的负罪感,一面是在巨大诱惑前的本我驱使,在如此艰难痛苦的抉择面前,克莱默神父最终会如何选择,九日将尽,他的命运到底会何去何从。
本片根据天主教神父克莱默被羁押在纳粹集中营期间所撰写的日记改编而成。
2011年3月5日 看过
改编自真人真事。一个人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从来没有动摇过,而在于他即使动摇过也会坚持下来。神父面对党卫军的软磨硬泡,经过九天内心激烈的斗争后,他选择了重新回到那个令自己恐惧不已的地方——集中营……
7分 反战 德国
乱世启示录 (1996) 豆瓣
Der Unhold
导演: 沃尔克·施隆多夫 演员: 约翰·马尔科维奇 / 海诺·费尔希
其它标题: Der Unhold / 魔王
铁皮鼓导演Volker Schloendorff的又一作品,《乱世启示录》,英文片名为 The Ogre,德文为Der Unhold,意为‘食人魔’,故事讲一个法国战俘亚伯(约翰马可维奇饰演)在战争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思。
2011年3月5日 看过
《乱世启示录》是雪朗多夫继《铁皮鼓》后的又一部二战片,作品可谓“荒而不谬”,以法国人亚伯的故事侧写纳粹的神学以及战争对人的摧残,影片镜头平稳冷静、毫不煽情。故事看似滑稽,但又启人深思。本片原名《食人魔》,隐喻战争的吞噬性。
7分 反战 德国
雪绒花海盗 (2004) 豆瓣
Edelweißpiraten
导演: 尼克·冯·格拉索 演员: Ivan Stebunov / Bela B. Felsenheimer
其它标题: Edelweißpiraten / 小白花海盗帮
1945年3月,美国盟军攻克科隆,救出了大批平民和战俘。卡尔的心情并没有因获释而放松,那些沉重、恐怖的画面不时浮上眼前,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人们眼前展开:二战中后期,卡尔和弟弟彼得,以及带着孩子的寡嫂希里住在一座废弃公寓的地下室里。卡尔和几个朋友组成“雪绒花海盗”,专门救助当地平民,使他们远离战火的纷扰。有时他们会同纳粹儿童团发生冲突。彼得是纳粹儿童团一员,深受哥哥影响的他不喜欢战争,常在双方之间举棋不定。一日,卡尔他们发现一名受伤的战俘汉斯,将他带回家养伤。渐渐地,汉斯与希里间产生情愫。卡尔对此甚为不满,觉得这样对不起牺牲的哥哥。但汉斯认为自己可以照顾希里母子。两人于是结下宿愿。纳粹为引汉斯现身,绑架了希里母子,汉斯和卡尔等人前往营救未果。汉斯还为此受伤,彼得一直陪在他身边。迫切想结束汉斯带来的这种不安定生活的卡尔向纳粹告发了汉斯。作为条件,他希望纳粹放彼得一条生路,但彼得宁死不从。最后,目睹彼得他们被绞死的卡尔后悔不已……
2011年3月5日 看过
又名《悲情火绒草》、《小白花海盗帮》。改编自真人真事。《希望与反抗》中的“白玫瑰”和本片中的“雪绒花海盗帮”是二战时著名的反纳粹少年帮,但他们的命运都很悲惨,不少年仅16岁的少年被纳粹份子送上了断头台和绞刑架,仅仅因为他们散布了几张反战传单……
7分 反战 德国
玫瑰围墙 (2003) 豆瓣
Rosenstraße
8.0 (5 个评分) 导演: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演员: 卡蒂娅·里曼 / 玛丽亚·施拉德
其它标题: Rosenstraße / 罗森斯塔塞街的女人们
故事发生在2001年的美国纽约,露丝(尤塔·兰佩 Jutta Lampe 饰)刚刚失去了自己挚爱的丈夫本(Romijn Conen 饰),这令她的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为了悼念丈夫,露丝决定恪守犹太教传统,将哀悼日延长到30天,这也就意味着,露丝的女儿汉娜(玛丽亚·丝奇拉德 Maria Schrader 饰)将错过和男友路易斯(费德贾·范·胡艾特 Fedja van Huêt 饰)原定的婚礼日期了,这让汉娜感到十分的不满。
汉娜前往柏林,在那里,她捡到了母亲曾经的好友丽娜(卡嘉·瑞曼 Katja Riemann 饰),从她的口中,汉娜了解了母亲和父亲从相知到相爱的艰辛历程,也终于名为了母亲内心里的执念。
2011年3月5日 看过
又名《罗森斯查塞街》、《罗森斯塔塞街的女人们》。改编自真人真事。战争是让女人“走开”了,但却没能让妻子和母亲走开……
7分 反战 德国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 (1979)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TMDB
Die Ehe der Maria Braun
8.5 (80 个评分) 导演: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演员: 汉娜·许古拉 / 克劳斯·洛维奇
其它标题: Die Ehe der Maria Braun / 婚事
德国人玛丽娅(汉娜·许古拉 Hanna Schygulla饰)和赫尔曼(克劳斯·洛维斯奇Klaus Löwitsch饰)的婚姻在乱世中注定了动荡飘摇。在赫尔曼上战场之后,玛丽娅等候丈夫回来的心从焦急变为绝望,德国战败,赫尔曼大概也在前线牺牲了,玛丽娅只好嫁给了一个黑人军官比尔(格雷戈·伊格斯Greg Eagles饰)。然而,在玛丽娅的心中,赫尔曼永远是无法抹去的至爱。
奇迹发生了,赫尔曼竟是没死,他的回来引发了和比尔之间的决斗。慌乱中玛丽娅举起凶器,杀死了比尔。这项谋杀罪赫尔曼自愿顶了下来,赫尔曼的入狱,令玛丽娅再一次陷入了无尽的等待。
富商奥斯瓦尔德(伊凡·德斯尼 Ivan Desny饰)对玛丽娅照顾有加。她不仅拥有了自己的事业,还因为和奥斯瓦尔德一起而得到了安定的生活。尽管如此,狱中的赫尔曼始终让她牵挂,玛丽娅和奥斯瓦尔德之间达成了一项协议……
2011年3月2日 看过
法斯宾德的代表作,最初我看到的版本翻译很烂,严重影响观看情绪
7分 反战 德国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1920) 豆瓣 TMDB Min reol IMDb 维基数据
Das Cabinet des Dr. Caligari
9.0 (248 个评分) 导演: 罗伯特·维内 演员: 维尔纳·克劳斯 / 康拉德·韦特
其它标题: Das Cabinet des Dr. Caligari / 卡里加里博士
德国小镇,面目狰狞的卡里加里博士(沃纳·克劳斯 Werner Krauss饰)终于获准表演催眠术。大学生弗朗西斯(弗里德里希·费赫尔 Friedrich Feher饰)和艾伦(汉斯·海因里希 Hans Heinrich von Twardowski饰)也来观看。疯狂的卡里加里博士向众人展示他是如何催眠和控制他的搭档凯撒(康拉德·韦特 Conrad Veidt饰),并向众人宣布:凯撒可以回答大家提出的所有问题。好奇的艾伦问道:我能活多久?病态的凯撒回答:活到明天凌晨。弗朗西斯并不相信,可艾伦却是满脸惊恐。随之,艾伦真的被杀害了。弗朗西斯把消息告诉了好朋友珍妮(丽尔·达戈沃 Lil Dagover饰)和她的医生父亲。他们展开了多方追捕,可惊人的秘密却丝丝入扣,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本片是世界电影史上被谈论得最多的影片之一,是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里程碑之作。影片以其怪诞的表现主义风格,成为以后西方恐怖片为之效仿的鼻祖。1958年本片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由26个国家117位电影史家评选为“世界电影12佳作”的第12名。
2011年3月2日 看过
魏玛时代的表形主义作品
7分 德国
希特勒的男孩 (2004)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Napola - Elite für den Führer
8.2 (156 个评分) 导演: 丹尼斯·甘塞尔 演员: 马克思·雷迈特 / 汤姆·希林
其它标题: Napola - Elite für den Führer / 英雄教育(台)
1942年的德国,17岁的少年Friedrich(马克思·雷迈特 Max Riemelt 饰)努力训练自己,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加入纳粹的训练营。在通过重重考试之后,他获得了机会,然而他的父亲却极力反对,于是他伪造父亲在文书上签名,成功成为了训练营的一名成员,开始了每天艰苦的训练。在其中,他认识了Albrecht(汤姆·希林 Tom Schilling 饰),一个德国军官的儿子,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然而Albrecht却不热衷于纳粹,反而更喜欢文学和写作。Albrecht的父亲却希望儿子跟他一样,以后成为一名纳粹军官,两人矛盾不断。在训练营里,Friedrich和Albrecht发现了许多丑恶的现象,Friedrich的信仰开始有所动摇。而在一次水中训练中,Albrecht却再也没有从水中出来......
本片获2003德国电影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铁皮鼓 (1979)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Die Blechtrommel
8.4 (316 个评分) 导演: 沃尔克·施隆多夫 演员: 马里奥·阿多夫 / 安吉拉·温科勒
其它标题: Die Blechtrommel / 锡鼓
奥斯卡(大卫·本奈特 David Bennent 饰)的家庭有些荒诞。他的母亲和自己的表弟相恋,由于近亲不能结婚,所以被迫嫁给了一位商人。奥斯卡是谁的孩子只有他母亲知道。在他三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了他一面铁皮鼓。奥斯卡十分喜欢,整天挂在脖子上敲。
一天,奥斯卡躲到桌子底 下玩的时候发现了母亲与舅舅的秘密,他认为成人世界充满了欺骗,于是决定不再长大。当奥斯卡从楼上跳下时,奇迹发生了,他从此不再长高,身高永远只有三岁的水平!
奥斯卡还意外获得了一种神秘的能力――高分贝的尖叫。当看到母亲与舅舅幽会时,他会爬上钟楼,用尖叫震碎所有玻璃;当老师责骂他时,他的尖叫震坏了老师的眼镜。奥斯卡维持着三岁的身高水平慢慢长大。
大都会 (1927) 维基数据 豆瓣 TMDB Min reol Eggplant.place IMDb
Metropolis
9.1 (459 个评分) 导演: 弗里茨·朗 演员: 阿弗莱德·阿贝尔 / 古斯塔夫·佛力施
其它标题: Metropolis / 科学世界
In a futuristic city sharply divided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 son of the city's mastermind meets a prophet who predicts the coming of a savior to mediate their differences.
2011年3月2日 看过
(9/10)网上三个流行版本中,2010版最完整(147分钟),1984版最精简(80分钟),2002版(123分钟)比较鸡肋,不必观看。初次观看推荐2010版的。
(PS: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未来世界,可是,在1927年的德国,人们最大的困境并不是被资本家剥削得很惨,而是想找一个被剥削的机会都没有……几年后,有个小胡子解决了人们的就业难题,因此得到了民心,然而他叫”希特勒“……)
9分 德国
平衡 (1989) TMDB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Balance
8.9 (306 个评分) 导演: 克里斯托弗·劳恩斯坦 / 沃尔夫冈·劳恩斯坦
其它标题: Balance / バランス (1989年の映画)
在一个超现实的空间内,5名外貌几乎一模一样的男子背靠背围成一圈。他们四下张望,面无表情,又仿佛若有所思。当其中一人向外迈出一步时,他们脚下的地面竟然发生倾斜。原来,这5个男子站在一个四四方方、下方只有一个支点的板子正中央,只要稍稍一动就会破坏平衡。他们默契地向四方走去,尽力保持平衡,随后分别抽出钓鱼竿垂钓。其中一人钓上了一只木箱,当他想要探究里面的秘密时,另外4人也充满好奇,于是通过破坏平衡来让箱子滑向自己。那只箱子有如充满吸引力的潘多拉宝盒,左右着人们的心绪……本片荣获1990年奥斯卡电影节最佳动画短片奖、1989年德国电影节最佳短片奖银奖。
柏林苍穹下 (1987) Eggplant.place TMDB IMDb 维基数据 豆瓣
Der Himmel über Berlin
8.8 (524 个评分) 导演: 维姆·文德斯 演员: 布鲁诺·冈茨 / 索尔维格·多马尔坦
其它标题: 베를린 천사의 시 / ベルリン・天使の詩
  柏林由两位天使守护着,一个是对人世疾苦冷眼旁观的卡西尔,另一个是常常感怀于人类疾苦的丹密尔(布鲁诺•甘茨 Bruno Ganz 饰)。二人穿着宽大的天使袍,在城市各处游荡,倾听人们的祈祷,默默观察人们的内心世界。马戏团玛瑞安(苏韦戈•多马丁Solveig Dommartin 饰)的心事引来了丹密尔的同情,因为马戏团经营不善,面临倒闭,玛瑞安满心烦恼。这个马戏团的天使演员令丹密尔动了凡心,他决定化作凡人,追求一段美满感情。
  本片荣获1987年第4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11年3月2日 看过
以前看过。非常典型的德国电影,气氛很沉闷,画面很精致,剧情让人看得半懂不懂,前半部为黑白片。
7分 德国
好男不当兵 (2007) 豆瓣
Kein Bund fürs Leben
7.0 (26 个评分) 导演: Granz Henman 演员: 弗兰茨·丁达 / 弗洛里安·卢卡斯
其它标题: Kein Bund fürs Leben / 大兵学院(台)
德国毕业生巴斯蒂(弗兰茨•丁达 Franz Dinda 饰)为了逃避服兵役,想方设法在体检上做文章。他买通了作弊高手施莱菲尔(弗罗里安•卢卡斯 Florian Lukas 饰),后者妄图用身患糖尿病女友的尿液蒙混过关。结果,女友怀孕导致事情败露,两人只得应征入伍。毕业派对上,巴斯蒂与舍友打赌追女友,他先声夺人,把女孩骗到了床上,正当干柴烈火之时,征兵的车辆来了,就这样,巴斯蒂衣衫不整地进入了兵营。为了离开,他当众跟教官顶撞,结果害得大家被罚。幸好,同命相连的施莱菲尔突然现身,巧妙地化解了巴斯蒂的窘境。施莱菲尔向巴斯蒂讲述了很多兵营的好处,并把他介绍一群古怪的朋友。此时,美军要与德军展开联合军演,他们被教官点名参加,并接受了苦不堪言的特训,这群吊儿郎当的德国新兵能应付严阵以待的美国大兵吗?
2011年2月20日 看过
以前看过,“怀孕”的那段让我当场抽筋了好久……(PS:播放片尾曲时别急着关掉视频,之后还有一段剧情)
7分 喜剧 德国 黑色幽默
罗密欧的蓝天 (1995) 豆瓣
ロミオの青い空
9.5 (6 个评分) 导演: 楠叶宏三 / 宫下新平 演员: 折笠爱 / 藤田淑子
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罗密欧一家。他们虽然贫穷,但其乐融融。一天,村庄里出现了一个叫死神的男人,他是专门收买贫困人家小孩的人口贩子。他想买下罗密欧,于是暗中放火烧掉他们家的玉米地。父亲在大火中受伤,为了病重的父亲和贫苦的家庭,罗密欧答应死神,到米兰打扫烟囱。途中,罗密欧结 识了同样要去米兰的阿鲁弗雷特。一路上,经历了逃走失败等一系列事件后,罗密欧与阿鲁弗雷特建立了深刻的友情。
终于,罗密欧他们来到了米兰,不同的雇主买下了他们,两个好朋友分开了。来到主人家中后,罗密欧迎来了全新的生活,虽然吃尽了苦头,但是善良的罗密欧总是乐观面对,他还遇到了天使般的安洁露塔。之后,罗密欧重逢了阿鲁弗雷特,他们组成了“黑色兄弟”联盟,大家约定要好好面对生活,努力生存下去!
本动画改编自丽莎·泰兹纳的《黑色兄弟》,是日本动画公司制作的《世界名作剧场》系列第21部动画作品。
2011年2月17日 看过
“世界名著剧场”系列,改编自德国作家库特·海德的小说《黑色兄弟》(因作者的政治难民身份,作品以他妻子丽莎·泰兹纳的名义发表),故事取材自真实事件。本片不但在“世界名著剧场”中是数一数二的佳作,而且在日本动漫界也有很大的影响力,曾入选十大感人动画、及200佳日本动画。
2011年2月17日 评论 此罗密欧更胜彼罗密欧 - 这部动画的原著小说叫《黑色兄弟》,其真实作者是德国作家库特·海德(Kurt Held),由于他是逃亡瑞士的政治难民,被剥夺了写作权,所以出书时以他妻子丽莎·泰兹纳(Lisa Tetzner)的名义发表,这导致至今书本封面和图书资料的“作者”一栏一般署上他妻子的名字。 《黑色兄弟》是海德夫妇于二战期间创作的文学小说,作品改编自真实事件,故事的历史原型发生在19世纪中叶,贫民家的孩子们被不断地拐卖到米兰清扫烟囱,过着奴隶般的生活,不少孩子因长期吸入大量烟灰中毒身亡。 清扫烟囱是一种累活,辛苦自不必多说,每天下来整个人都会变得一身漆黑,这些漆黑少年聚在一起,组成了相互帮助的联盟,“黑色兄弟”由此诞生。故事主人公罗密欧的原型乔治欧(Giorgio),就是这个神秘团体的成员(动画版最后一集出现过“Giorgio”字样)。 罗密欧虽然干着累死人不偿命的粗活,但在那个交通不发达、贵族老爷又不会自己爬上屋顶的年代,扫烟囱的孩子是少数能够站在屋顶上眺望广阔天空的群体,这也就是“罗密欧的天空”一名的由来。 影片中罗密欧把他所看到的天空,带给了一个长年卧病在床的女孩安杰莉塔,尽管她的戏份只到第23集为止,但她毫无疑问是故事的一号女主角,很多剧情就是由她来主导的,相比之下24集之后新登场的名义女主角碧安卡,很大程度上倒像是哥哥(男二号阿鲁弗雷特)的“附带品”,戏份若被删掉会很可惜但对剧情的影响不是很大,碧安卡直到最后三集才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剧情,无论人物塑造还是心理描绘,明显都远不如安杰莉塔来得细腻。 虽然安杰莉塔天生长着一张“我是女主角”的脸孔,有着一切女主角所具备的条件,更有着讨人喜欢的个性(我也很喜欢这个女孩子),而且可以看出她与罗密欧之间互有好感,但最后还是秒速了……人家跑到巴黎去疗养,然后……没了。 也许喜欢安杰莉塔的朋友会感到很怨念,但其实动画版导演对安杰莉塔是“手下留情”了,原著中安杰莉塔是罗西师傅的亲生女儿,你明白这话的含义吗……? 动画版的改动我觉得也很不错,感人的东西不一定非要用死亡的形式来体现。 安杰莉塔固然比窦文涛还要冤,不过还有比她更倒霉的,这就是动画版前三集的“女主角”、罗密欧那位主动上门求打Be的青梅竹马安妮塔,你要知道,日本动漫中,青梅竹马就是一悲剧属性,最后一集罗密欧虽然回到了家乡,但这位登场时超级活跃的乡下妹子却连一个镜头也没有…… 不妨让我这样比喻,罗密欧有过好几段艳遇,第一段生米准备煮成熟饭,柴火就被熄灭了,第二段生米即将煮成熟饭,但锅里的饭被揣走了,第三段真的生米煮成熟饭了,但煮饭的过程中却烧掉了一根红木……(丫的,原来罗密欧也是后宫男……!) 故事的男二号阿鲁弗雷特,虽然戏份不如罗密欧来得多,但却更为抢眼,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与众不同,导演往往只需要给他几个镜头,就足以让他盖过别人的光芒,小时候看本片时就对这个角色印象更为深刻。 虽然阿鲁弗雷特气质不同凡响,亦几乎可以说是本片的第一完人,但其人生悲催的程度却和《佛兰德斯之犬》的主人公尼洛有得一拼,具体的就不多透剧了。 除了几位主要角色,本作的配角亦塑造得很出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妮基塔。这类女孩表面上很逞强、好胜、有时候还会耍横,但却隐藏着一颗温柔善良的心。她们总用一种要强的方式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孤寂,把自己打扮成桀骜的独行侠,不过她们却也比任何人更渴望被人关心、被人喜欢。 当妮基塔看到罗密欧登上装满炸药包的马车后愤怒地跑出来时,我们就已知道她并不像表面上呈现的那样蛮横霸道(不过让人想吐槽的是,妮基塔好歹也在炸药事件中和但丁一起援救过罗密欧,并协助抓捕了犯人,但之后狼帮和黑色兄弟打起架时,彼此之间却跟初次见面一样,好像那场大灾难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些死小孩真是……)。 妮基塔最后头戴鲜花守护着阿鲁弗雷特的场景十分感人。 关于本片,就说到这里吧,总之我想表达的意思只有一句话:推荐,大力推荐,强烈推荐,千万别错过!! ============================== 最近我写的几篇寂寞蛋疼文都跟“世界名著剧场”有关,有网友希望我能对这个系列作一下介绍。说实话,虽然我是这个系列的FANS,也看过当中的不少作品,但见识也没高到哪里去,所以我就直接把自己的一些认识叙述一下吧。 正如系列的名称,每部作品都是改编自名著小说(有一部例外,下边会说到)、都坚守着健康全龄温情励志的原则、绝无任何恶趣味和擦边镜头(这一特点维持至今依然不变,感动啊……)。 本系列的发展可分为五个时期,我个人将其命名为:萌芽期、崛起期、黄金期、衰落期、重振期。 一:萌芽期(1974年之前) 这一时期“世界名著剧场”的概念还未正式形成,相关作品大概有《安徒生童话》、《小山鼠》、和短片动画《聪明一族》,它们可算是本系列的雏形(《聪明一族》在90年代曾被改编成TV动画,但没有被收录进名著系列)。    1974年,有一部作品注定要名垂青史,它的诞生可谓一鸣惊人,这就是由高畑勋和宫崎骏执导的《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又叫作《飘零燕》。 在那个年代,《海蒂》明显有着高于同期其他动画的制作水准,再加上当时动画界纯朴的作风及本片自身出色的故事题材,已经没有任何外力能够阻挡它为成一部经典。 虽然《海蒂》并未被正式收录进名著系列,但对无数漫迷来说,这部作品就是本系列的开山之作。 二:崛起期(1975-1980) 《海蒂》的成功,让“世界名作剧场”顺理成章地正式诞生,接下来的几年,日本动漫界几乎成了本系列的天下。 这一时期也可以称作“吉卜力萌芽期”,吉卜力中的很多人才就是在这段时间内被培养起来的。由高畑勋和宫崎骏执导的片子有《三千里寻母记》和《红发安妮》(后来凭借《侧耳倾听》一举成名的近藤喜文,参与了后者的制作)。 需要一提的是,豆瓣上《红发安妮》的分数不高,恐怕还是因网上流行的剧场版蒙受了不白之冤,但实际上,剧场版只是未完成的实验之作(宫崎骏还在制作过程中放了高畑勋的鸽子……)。TV版的制作水准远非剧场版所能相比,而且一直是日本ANIMATION引以为傲的得意之作,主人公安妮和小浣熊还分别成为了该系列的形象代言人和吉祥物。 由于“世界名作剧场”本着每年一作的基准,很多改编自名著的动画并没有被收入该系列中,这就包括了宫崎骏首度执导的《未来少年柯南》。 此期间的其他作品还有《小浣熊》、《小英的故事》、《汤姆历险记》、以及《佛兰德斯之犬》(这部作品后来还推出了相当出色的剧场版)。   三:黄金期(1981-1990) 进入80年代,日本动漫开始变得多元化,不同种类的作品纷纷浮出水面,而高畑勋和宫崎骏等人则脱离名著系列另起炉灶,成立了“吉卜力”并取得了成功,动漫市场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一个激烈的竞争时代,不过在当时,名著系列依然具备着相当的竞争力。 这一时期诞生的作品可谓豪华之极,每一部都是精品之作,包括:《鲁宾逊一家飘流记》、《露斯小姑娘》、《阿尔卑斯物语:我的安列特》、《牧场少女》、《小安娜》、《小妇人》、《小公主》、《小公子》、《小飞侠》、《长腿叔叔》。(当中的《小公子》和《小飞侠》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动画片) 无数80后的儿时经典《格林童话剧场》亦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作品。 四:衰落期(1991-1997) 到了90年代,动漫界开始流行起了热血剧和青春剧,漫迷们的兴趣逐渐疏离了那些虽然纯朴但缺乏惊险刺激场面的全龄动画,尽管此期间的《真善美(音乐之声)》、《草原小天使》、《新小妇人》(荣获93年优秀映画奖)都是很出色的作品,但由于愿意播放的电视台减少,其影响力已经无法与早前相比。 这时期有几部作品是得特别说明一下的。 首先是《七海小英雄》,也叫作《深海中的朋友》。尽管这部作品大受好评,并且请来了当时大红大紫的林原惠给本片配音,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而当今日本也有同名小说的流通,但事实上这部作品在当时并非“世界名著”,编剧广尾明就是故事的创作者,因此,小说版是通过这部动画取得成功后才变成“名著”的,这一点在当年就被广为吐槽。当然,就作品本身而言,这是一部极为出色的精品。 《七海小英雄》之后,名著系列迎来了两部尴尬的颠峰之作,这就是本文提到的《罗密欧的天空》、以及97年在日本让面巾纸销量上升的《佛兰德斯之犬(剧场版)》,这两部作品在后来一齐入选200佳日本动画。 在当年,《罗密欧的天空》很不幸地遭遇了N次收视危机,频频因各种赛事和政治新闻被强行中断播映,甚至有时一中断就是一个月,这对一部正在热映中的动画来说无疑是场灾难。尽管如此,《罗》在之后还是受到了肯定,各种荣誉相继而来,可以说是动漫界的《大话西游》、《肖申克的救赎》。1995年几乎可以说是《攻壳》和《EVA》在二分天下,不过我认为《罗》才是这一年的作品中最值得一看的。 《罗》在艺术上的成功,只是一次回光返照,它在收视上的痛苦历程延续到了次年的《名犬莱西》,彻底地跌到了谷底。此时漫迷们要么在继续热血,要么沉浸在《EVA》的余辉中,全龄片的失败已经势在必然,最终《名犬》因收视率过低而草草结束,被扣上了一顶名著系列最差之作的帽子,尽管这部作品实际上绝不算差。 《名犬》的虎头蛇尾,让名著系列打破了一年一部的规则,就这样,悲情的最后一部TV动画《无家可归的孩子》在年底提前登场了。 《无家可归的孩子》和中国漫迷熟悉的《咪咪流浪记》改编自同一部小说(其实这两部片子的日文名是相同的,小说原著市面上一般译为《苦儿流浪记》),与原著小说不同的是,动画版将主人公蕾米设定为一个十岁的女孩子,当然改动的地方并不止蕾米的性别,还有片中的诸多角色,比如蕾米的恋人从原著的哑女莉日换成了小提琴手马蒂亚,而片中马蒂亚外冷内热的个性也与原著大不相同。 作为衰落期的最后一作,《无》虽然是一部佳作,但却难成经典。首先制作精良的《咪咪流浪记》早已深入人心、难以取代,而《无》本身后半部的水准明显不如前半部,当然我个人是很喜欢这部动画的,尤其“十本魔法书”那集很感人。 《无》一片出现最多的台词,是“前进”、“向前走”、“向着美好的明天”,可惜的是,这些美好的祝愿并没有呈现在名著系列身上,她更像片名那样找不到归属。 1997年,剧场版《佛兰德斯之犬》上映了,这部电影CCTV引进时译作《尼洛和他的狗》,港台则译为《龙龙与忠狗》或《义犬报恩》。 这是一部感动过一代人的优秀作品,其经典不容质疑,可也就在那一年,《幽灵公主》和《EVA剧场版》上映了…… 但无论如何,没人能够否定掉《佛兰德斯之犬》在艺术上的成就,片中尼洛和忠犬于雪夜徘徊在教堂外的场景,已经成为日本动漫的一个经典镜头(不久后这个场景就被《宠物小精灵》恶搞了……),至今在日本动漫界,这部作品依然被反复提及(如《幸运星》)。 名著系列就像《佛兰德斯之犬》那段伤感的故事一样,这个有着二十多年历史、创造了无数辉煌、培养了无数优秀动漫人才的系列,就这样退出了动漫舞台。似乎也就是从那之后,日本动漫开始盛行KUSO、卖腐、卖萌、恶趣味、情色、灰暗、后宫…… 五:重振期(2007年之后) “世界名著剧场”这一中断,就是十年。 2007年,名著系列悄声地东山再起,推出了雨果的作品《悲惨世界》,同一年,曾在本系列中很活跃的编剧岛田满参与了NHK的名著动画《风之少女》,但这两部作品都不是很成功。 名著系列虽然复出,但在这个充斥着重口味的动漫时代,俨然是一个火坑,不过,有人就是偏偏敢往里跳,此人就是来自吉卜力的望月智充,2008年由他执导的《西米特拉的孤儿》,名气虽然不大,但颇受好评,可谓冷门佳作。 2009年,《红发安妮》的前传《你好安妮》出场了,同样是一部口碑还很不错的作品。 再之后,就期待着本系列能够重新振作起来吧…… 六:NHK名著动画 除了日本ANIMATION推出的“世界名著剧场”系列,NHK也很热衷于名著动画的制作,当中有不少作品因风格与前者太相似而被人搞混(如《灰姑娘物语》)。这两个团队也曾合作过名著动画的制作,比如《风之少女艾米莉》就是其一。 《神秘花园》和《小公子》、《小公主》并称为白涅德夫人的小贵族三部曲,NHK推出这部作品,可谓功德无量。 中国大陆观众熟悉的作品,还有《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罗宾汉大冒险》、《怪杰佐罗》、《三个火枪手》、《绿野仙踪(OZ国历险记)》等等。 关于名著动画,就说到这里了。高畑勋和宫崎骏虽然不再服务于“世界名著剧场”,但他们的作品明显继承着这一系列的风格,这也算是对本系列的精神的一种发扬吧。 ============================== 最后,有关《罗密欧的天空》的网上资源,要特别说明一下。 网上流传的版本,大多为台湾国语版或粤语版,但其实还是可以找到日语高清版的(MKV格式)。 提供日语视频的网友沧炎沁梦不同意转载资源,所以就靠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挖了。 首先,点击沧炎沁梦的豆瓣评论: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2318664/ 进去后,博主会提醒自己的网址搬家了,点击文中提供的新地址cang09.com,之后就自己动手找下载资源吧。 每个资源都有两个下载地址,一个是有时间期限的,另一个是无限期,但需要使用“Mega Manager”下载(自己动手去找这个软件)。 如果你点击的是Mega Manager下载的话,那么打开地址后,某个角落会出现等待几十秒的字样,等数字消失后,点击那个位置就会弹出下载提示(如果你用的是火狐浏览器,那里会出现下载字样,但若是其他浏览器,那里就会空白,但点击后依然有效)。 不过麻烦事还没完,暴风影音是不兼容最后十几集的,打开视频会出现花屏,所以建议用“KMPlayer”播放。 使用“KMPlayer”的话,默认设置还是会导致MKV花屏,这时你必须调整一下设置: 打开参数设置(按F2)——滤镜控制——分离器——找到右边的“matroska”,将其设为“Gabest MKV分离器”。 完成以上设定后,关闭“KMPlayer”,重启即可。 好了,剩下还有什么问题的话,阿拉就把责任推卸给沧炎沁梦了,阿拉才识浅薄,啥都不知道,啥都不知道……
9分 动画 德国 治愈系
玛亚历险记 (1975) 豆瓣
Maya the Bee
导演: 斎藤博 演员: 野村道子 / 野沢雅子
其它标题: Maya the Bee / Die Biene Maja
【剧集总数】52集
玛雅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小蜜蜂,一出生就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她不能理解蜜蜂世界多如牛毛的规则,也不想只是乖乖遵守规定。玛雅想要知道所有的事情,总是不停地问为什么。她渴望自己独立生活,渴望探索未知的世界。终于有一天她离开了家乡,到遥远的地方去探险,而好友也加入她的旅程。这一路上玛雅遇见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昆虫,也看见了大自然的奥妙与美丽:快乐的、悲伤的、惊险的、有趣的……这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让他们大开眼界,也让懵懂的小蜜蜂开始成长茁壮……央视早期周末晚六点半档热播,本片的汉译主题曲非常好听,当年很受小朋友的喜爱。注意,本片引进有年头了,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播的那个《小蜜蜂》。
阿赫迈德王子历险记 (192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Die Abenteuer des Prinzen Achmed
8.8 (26 个评分) 导演: 洛特·赖尼格
其它标题: 아흐메드 왕자의 모험 / アクメッド王子の冒険
  《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改编于《一千零一夜》。作品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邪恶的巫师献给哈里发一匹魔法飞马,想以此换取和哈里发的女儿迪娜纱德的婚姻。阿基米德王子厌恶这笔交易,劝说父王拒绝了巫师。巫师为了报复王子,念咒语欺骗王子坐上飞马,飞马腾空飞去,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冒险之旅。旅途中,王子一路消灾解难,来到被施了魔法的瓦克瓦克岛,爱上了岛上的公主帕丽•巴奴,经过了一段曲折,王子终于赢得了公主的心,带着公主回到了父王的宫殿。
2011年1月23日 看过
史上第一部动画长片。感觉主角是那个中国女巫,而不是狗屎运好到家的废柴王子
7分 动画 德国
中国兔子德国草·生日恶作剧 豆瓣
作者: 周锐,周双宁 2008 - 5
《中国兔子德国草•生日恶作剧》是一部以“国际合作”的形式完成的作品。故事中一个在德国汉诺威出生并长大的中国男孩爱尔安,他的故事被妈妈通过电子邮件讲述给国内的舅舅,而这个舅舅是一个大名鼎鼎、著作等身的作家,于是,就诞生了独特而有趣的“中国兔子德国草”的故事。
2010年11月14日 已读
2010年11月14日 评论 岂止“中国兔子”和“德国草” -     事实上这套书里所讲述的内容,远比书名来得广泛。主人公有很多位,中国少年爱尔安(作者的侄子)只是其中之一,作者将不少笔墨花在了爱尔安的朋友们身上,当中不止有德国人,也有的来自法国、意大利、美国、伊朗……涉及的地点也不止中国和德国,基本上大半个欧洲被讲了个尽,当然还包括大西洋彼岸的美国。     我个人对欧洲历史很感兴趣,但很少看过讲述中西文化交流的作品,所以当看到这套《中国兔子德国草》时,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看过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对欧洲其实一点也不了解。     新闻媒体经常开口闭口就是“西方”、“西方人”的,但“西方”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却没人讲得清楚,或者说,有些时事评论员只是明知故犯地以偏概全。     在有些西方人的眼中,中国人和日本人完全一样,在他们看来都是“东方人”,如果你对这种观念感到不快的话,那么也得想到,你随便用一句“西方”来衡量整个欧美十几亿的人口,同样会令他们感到不快。同样是讲英语,英国和美国的文化有着天壤之别,其实在书中,就有涉及这样的内容了,比如某位老师崇拜英国人,讨厌美国人,原因是美国人的英语“不纯正”。     书中的内容是改编自爱尔安的个人经历,所讲述的都是真人真事,按作者的话来说,这是一本“会长大的书”,“剧情”如何发展完全取决于爱尔安以后会碰到什么事,这些经历对德国人来说也许很平凡、很普通,但对中国人而言大概就太新鲜了。     比如德国男子30未婚的话,那就得遭受到大街上打扫的“惩罚”,扫到有女性给他一吻时才能得到解放(女性不限年龄和亲吻方式)。     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可人家的中文课本上也有《刘胡兰》、《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类红色经典。     在德国人的隐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有个老师仅仅因为给学生发生了张兴趣调查卷,结果遭到了处分。     在德国搭公车违反纪律的话,人家会客气地把罚单送到贵府上,并尊称你为“您”。     德国警察惊讶于中国领导人会开着公家车去作私人旅游,因为这样一来“车子损坏时保险公司不赔偿”。     一次暴发疯牛病之后,市长为了消除市民对牛肉的恐惧,亲自在公共场合组织烤牛排活动,爱尔安还是这场活动中第一个食用牛排的学生志愿者,不过市长大人的技术不佳……     至于主人公为什么有个德文名字,倒不完全是入乡随俗,你也知道西方人念中文拼音老念不准,爱尔安的老妈姓周,经常被德国人叫成“臭”,他老爸名中志,却被叫成“虫子”,夫妻俩站在一块就成了“臭虫子”……为了避免这类“悲剧”再度出现,于是爱尔安的德文名华丽地诞生了……     西方国家还很流行交换学生,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爱尔安和他的同学们就曾被交换到法国和美国等地,到另一个国家的学校体验几个星期后再回来。     书中除了那些带有幽默色彩的片段,也有一些伤感的事儿,爱尔安的伊朗同学长期身体不适,还有德国政府资助一个患了绝症的小孩去迪斯尼玩一次……     德国作为一个高度程序化的国家,对饮食习惯的追求也很规矩,中国人的一餐对德国人来说可能是“生日宴会”,因此德国民间流传着“中国人请你吃饭时不要傻到去拒绝”。     德国人的程序化还体现在日常生活方面,比如周末商店不营业,还有人家对粮食很珍惜,所以你经常会在市场上买到一周前的蔬菜……     所以说嘛……我朝也是有优于西方之处的,爱尔安也经常说“环境是德国好些,但吃的是中国更好”。另外德国人高度重视版权,所以你基本别想用5元买到一块装着几十部电影的D版光盘。     除了德国,我们对其他国家的理解,恐怕也是过于想当然的,比如:     都说法国人浪漫开放,可你并不知道法国人严禁学生谈恋爱的程度比中国还要苛刻。     都说德国人刻板、美国人自由,可你并不知道在对待学生的穿着时,德国学校比较宽容,而美国学校则可以衣服为由将你拒之门外。     我们不了解西方,西方人也不了解我们,直到今天,在许多外国人的印象,中国人至今是留着辫子,前几年阮次山访问墨西哥时,对方的政府领导人(注意是政府人员)惊讶于阮没有蓄辫而且穿着西装……     当然,这些想法未必怀有恶意,在一些日本动漫中,中国人的穿着都很古典,基本上是长袍和旗袍之类,但现实中并非如此,这可说是一种美丽的误会吧。     说到底,还是缺乏互相交流,西方人想像着他们心目中的中国,中国人想像着自己心目中的西方,结果吴宇森在美国大片中放白鸽雷倒了西方人,《功夫梦》和《木乃伊3》则雷倒了中国人,只有那部中西合拍的《末代皇帝》,才获得了中西双方的认可。     这是一种“偏见”,偏见未必是偏“坏”,有时候也指偏“好”。     很多五毛和网特都以“世外桃园”的标准去衡量美国,五毛以美国个别警察打市民的事件来推断美国“暗无天日”,网特又经常将美国渲染成童话世界里的乌托邦。     可是,谁敢说自己完全了解另一个国家?甚至,完全了解自己的国家?     世博会闭幕后,我总在想:世博是为了促进各国文化交流而存在的,而它的目的达到了吗?     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几个二战老兵的故事,爱尔安接触到的几个德军老兵都没有卷入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大体都是些路人甲、士兵乙之类。     第一个老兵是一位飞机员,最初是抱着一股“爱国热情”而投入了战斗,在一次执行轰炸某村庄的任务时,他驾驶的飞机被炮火击落,就在他背起降落伞跳出机舱逃生时,他看到了原本应该被他炸掉的村庄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从那以后他开始有了厌战情绪,庆幸着自己那天任务的失败。     第二个老兵是爱尔安的邻居,二战时曾被发配到非洲作战,某一天身中一弹,挽救他的性命的,却是胸口前的一片面包……后来他当了英军的俘虏,在与英国人交流的过程中,他开始意识到英国人其实并不像爱国言论所宣传的那样坏。     第三个老兵更是普通得无法再普通,他是一个残了一条腿的士兵,在通往医院的火车开动的前一刻被另一个士兵拉上车,这等于救了他一命,本书主人公之一的马里欧才能在日后出生。六十年后,这位不喜欢电脑的老人,却通过网络联系到了他的救命恩人……     二战时德国军人的婚礼在今天看起来也颇雷人,具体的情况就去看书吧……     通过这本书,我还了解到了另一个事实,就是过去流传的那张苏联红军将红旗插上柏林帝国大厦的照片其实有误,在照片中的主人公插上红旗的前几天,有位叫米凯尔的苏联军官已将红旗插上,但由于没人给他拍照,他也就当不成这“第一个”了,直到60年后,才有人证实了他的事迹,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负责防守帝国大厦的德国将领。     当米凯尔的手和昔日的敌人握在一起老泪纵横之时,让人不禁感慨,有多少人能够折腾起60年呢?     这部作品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我对西方人缺乏哪怕起码的了解,从史书上了解到的西方只是想像中的西方,从时事评论员口中听到的西方根本不是西方。     《中国兔子德国草》只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民视角的西方,一个普通的西方,然而它给我带来的震撼远远超过任何一部史书和政治宣传本。它不是全面的,但却是生活化的。     少扯那些“远大”的东西,多接触一下这种连接中西文化的桥梁,也许你会发现,中西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中国人和西方人,其实并无本质区别,人性的需求和喜怒哀乐都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也许我应该学《再见列宁》里的那个宇航员来一句装逼的:从太空中看来,地球人都是一样的。要是未来有一天我们的努力方向是寻找一颗可以居住的外星球,那么地球上的那些政治纷争还会显得“意义重大”吗?     PS:本书目前出版四册,书名分别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生日恶作剧》、《和坏分数做伴》、《坐上警车去巡逻》、《父亲节的鸡翅膀》。推荐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版本。
中国 德国
中国兔子德国草 豆瓣
作者: 周锐,周双宁 2008 - 4
《中国兔子德国草:父亲节的鸡翅膀》是一部以“国际合作”的形式完成的作品。一个在德国汉诺威出生并长大的中国男孩爱尔安,他的故事被妈妈通过电子邮件讲述给国内的舅舅,而这个舅舅是一个大名鼎鼎、着作等身的作家,于是,就诞生了独特而有趣的“中国兔子德国草”的故事。
中国兔子德国草 豆瓣
作者: 周锐 2008 - 5
《中国兔子德国草:和坏分数做伴》中一个在德国汉诺威出生并长大的中国男孩爱尔安,他的故事被妈妈通过电子邮件讲述给国内的舅舅,而这个舅舅是一个大名鼎鼎、著作等身的作家,于是,就诞生了独特而有趣的“中国兔子德国草”的故事……
中国兔子德国草 豆瓣
作者: 周锐 2008 - 5
《中国兔子德国草:坐上警车去巡逻》讲述的是一个在德国汉诺威出生并长大的中国男孩爱尔安,他的故事被妈妈通过电子邮件讲述给国内的舅舅,而这个舅舅是一个大名鼎鼎、著作等身的作家,于是,就诞生了独特而有趣的“中国兔子德国草”的故事。
苍蝇一分钟的生命 (2008) 豆瓣
One Minute Fly
8.6 (355 个评分) 导演: Michael Reichert
其它标题: One Minute Fly / 一分飞到挂(台)
这是一个薄雾未散的清晨,四周一片寂静。在一片菜地中,某张萝卜叶上,有一枚毫不起眼的虫卵。不久,里面的新生命颇见而出。这是一只心情愉悦的苍蝇,但是它的快乐和 新鲜感并未 持续太久,因为头顶上的计数器分明显示它只有一分钟的生命。一分钟?如此之短,该如何度过?正当它惊慌失措之时, 一张死去前辈曾用过的清单飘到它的手上,上面清楚列出了一分钟之内它应该做到的事情。比如:填饱肚子、唱歌跳舞、挑战极限、躲避天敌追杀、恋爱生子、救死扶伤、结交朋友、乃至成名种种。在接下来的一分钟里,这只苍蝇开始了它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德国动画导演Michael Reichert以夸张的线条和幽默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只苍蝇在短短的一分钟生命中的各种精彩。或许我们在哀叹人生的平庸,或被生活压迫得气喘吁吁时,可以获得些许感悟和慰藉。 一分钟能干什么?也许不过是电脑的开机时间,也许不过是发一条微博的时间。如果你的人生只有一分钟,你会何去何从?但是对于只有一分钟生命的苍蝇来说,那意味着匆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