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ncredible - 标记
Rome 豆瓣
作者: Christopher Hibbert Penguin 1987 - 10
This beautifully written, informative study is a portrait, a history and a superb guide book, capturing fully the seductive beauty and the many layered past of the Eternal City. It covers 3,000 years of history from the city's quasi-mythical origins, through the Etruscan kings, the opulent glory of classical Rome, the decadence and decay of the Middle Ages and the beauty and corruption of the Renaissance, to its time at the heart of Mussolini's fascist Italy. Exploring the city's streets and buildings, peopled with popes, gladiators, emperors, noblemen and peasants, this volume details the turbulent and dramatic history of Rome in all its depravity and grandeur.
哲学要义 豆瓣
作者: 叶秀山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0 - 5
《哲学要义》根据我国著名哲学家叶秀山先生在北大哲学系给本科生开设的“哲学导论”课讲稿整理而成。它以论带史,以史显论,将西方哲学的千年历程和作者50年来研究哲学的丰富经验,融合在对哲学理论的论述中娓娓道来,深富哲学的内在张力;哲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如哲学的危机和哲学的可能、哲学的权利、形而上学与哲学、存在论的古今变异、知识论与存在论、宗教与价值论,等等,以面对面的讲述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既是哲学系新生和哲学爱好者极好的入门读物,也是哲学研究者和教学者很好的参考书。
《哲学要义》自2006年出版以来广受读者好评,曾获第三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提名、第三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本次重新校订再版,纠正了原版中的一些错误。
北上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刘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 9
红军长征途中,在北上和南下的战略抉择上,党中央与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毛泽东称之为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本书权威、客观地解读了这段隐晦的历史,生动讲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细节。1935年6月懋功会师后,红一、四方面军在荒凉的松潘草地分道扬镳,党中央和红军一部走出草地,开赴抗日前线;张国焘则另立中央,他率领的部队接连遭遇了南下失利、三过草地、西路军失败等重大挫折,党和中国革命的事业也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毛泽东对当年与张国焘的斗争一直念念不忘,当时的冲突主要集中于红军的战略抉择:张国焘下令南下,毛泽东力主“北上”。后来的历史进程雄辩地证明了,只有“北上”才是正确的和富有远见的决断。
伊斯蘭朝代簡史 豆瓣
The New Islamic Dynasties: A Chronological and Genealogical Manual
作者: 克利福德.埃德蒙.博斯沃斯(Clifford Edmund Bosworth) 译者: 張人弘 / 池思親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16 - 9
「此書足以解開學生及學者對穆斯林世界的疑惑。」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歷史教授Richard W. Bulliet
進入伊斯蘭歷史的最佳敲門磚
歷史上的伊斯蘭世界涵蓋了多種語言、種族與文化,東起印尼、東南亞,西至北非、西班牙,幅員之廣大,要瞭解多元龐雜的伊斯蘭歷史,似乎令人望而生畏。
《伊斯蘭朝代簡史》讓對伊斯蘭歷史有興趣的初學讀者,也能夠一次掌握各地區的文明歷史,名列186個朝代的統治者及在位年份,並簡潔描述該時代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對於世界歷史的研究者,《伊斯蘭朝代簡史》則是一份難能可貴的參考資料,以地區分類,再羅列各個伊斯蘭朝代的精確編年,考證紮實,方便研究者查找。 《伊斯蘭朝代簡史》更彌補了在台灣伊斯蘭歷史研究的缺憾,提供簡明又全面的歷史敘述,開展世界史觀。
筆耕不綴的伊斯蘭歷史大家──博斯沃茲
投入伊斯蘭歷史研究的學者絕對熟悉這個名字──艾德蒙德‧博斯沃茲。他是半世紀以來最偉大的伊斯蘭歷史學家之一,曾任教於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艾希特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擁有關於伊斯蘭、阿拉伯、伊朗與土耳其研究的廣博知識。
在伊斯蘭歷史研究領域,博斯沃茲無疑是最多產的一位學者,在半個多世紀的學術生涯中,曾寫下數百篇期刊文章與二十多部專著,擔任《伊斯蘭百科全書》主編,並撰寫超過兩百條條文。
他對知識的熱愛所散發的能量令人敬佩,即使末年高齡八十七歲,也從未停止學術寫作,卓越貢獻難以盡述。
本書特色
★東起印尼,西至西班牙,一本書涵蓋幅員廣闊的伊斯蘭歷史,一次掌握最完整的世界史觀!
★從穆罕默德建立伊斯蘭教,到1980年代的印尼,詳列186個伊斯蘭朝代的主要統治者,簡述重大歷史事件,輕鬆看懂伊斯蘭歷史。
★英國伊斯蘭研究大家博斯沃茲,精確考證年代與史實,寫下入門之作,已被翻譯成阿拉伯文、波斯文、俄文、法文等多國語言。
灰皮书,黄皮书 豆瓣
作者: 沈展云 花城出版社 2007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我国出版了一大批外国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著作,一律以灰色、黄色、蓝色、白色、绿色等单一色调作书衣,时人称为“灰皮书”、“黄皮书”等。“皮书”的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上堪称奇特的景观。
本书通过个案,对“皮书”出版作了大致的描述;由出版及于外国文化历史,引导读者从旁门走向世界。
目录
1/小引:何谓“皮书”
1/关于“皮书”的集体记忆
24/苏维埃政权的早期斗争
76/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虚幻
105/赫鲁晓夫的“新纲领”
125/斯大林女儿流亡记
180/吉拉斯笔下的斯大林
192/社会批评的角色
238/另外一种声音
273/“老大哥”和卫星国
313/铁托时代的政治风云
348/马尔库塞与波普尔论战记
366/用什么代替恐惧?
381/同意的革命
399/罗易的革命往事
437/参考书目
440/后记
日本帝国衰亡史:1936—1945(全4册) 豆瓣 Goodreads
The Rising Sun: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Japanese
作者: [美] 约翰·托兰 译者: 郭伟强 三辉图书 / 中信出版社 2015 - 9
【内容简介】
在这部“二战”史经典著作中,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描述了日本于1936—1945年间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遥相呼应,在亚洲发动战争,侵略中国,蹂躏东南亚各国人民,偷袭珍珠港,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展开激战,直至最后被迫投降的历程。
本书史料极为丰富,许多材料出自当时美、日两国的战时档案,战时日本的公卿贵族、重要军政头目和参战当事人也提供了大量第一手史料。作者根据史实,生动地描绘了一幕幕战争的残酷场面,揭露了日本战犯制造战争的内幕,以及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此书英文版于1970年在美国出版后即成畅销书,并获1971年度普利策奖,在西方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
【编辑推荐】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二战史经典著作,畅销欧美数十载
◎跳脱抗战叙事和盟军视角,更多的从日方角度、运用日本史料呈现日本法西斯衰亡的历史
◎对二战太平洋战场战况最详实、最客观的记录,战争场面精彩纷呈、人物饱满、细节丰富
◎百余幅珍贵照片,还原残酷的战争场面和人性的光辉时刻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后再反思。全面地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总结教训
-------------------------------------------
【评论】
宏大、充满吸引力,且极为触动人心的太平洋战争史。
——《纽约时报》
具有与《第三帝国的衰亡》同样的视野和力度,并且自始至终保持趣味性和戏剧性。
——《芝加哥太阳报》
令人难以置信的丰富、易读、激动人心!最为精彩的部分还不是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而是那些对日本高层神秘政治博弈的揭示。
——《新闻周刊》
殊方未远 豆瓣
7.2 (6 个评分) 作者: 葛兆光 等 中华书局 2016 - 8
何为“中国”?元朝、清朝不是中国的王朝吗?清帝国通过怎样的统治政策获得了奠定今日中国版图的疆域?“新清史”、内亚史研究为什么在国际学术界这么火?……
近年来,在新的理论视角与新的理论框架的冲击下,中国史研究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葛兆光、徐文堪、汪荣祖、姚大力、张帆、罗新、沈卫荣、钟焓、狄宇宙、欧立德、杉山正明等二十位中外知名学者,在本书中展开了精彩的论述与对话,对上述种种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也具有鲜明的学术史意义。
本书可以使我们比较深入地了解当前中国史研究的前沿论题,启发我们对传统的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国史研究范式进行检讨与反思,进而丰富对中国历史的宏观思考。
封面图片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清人明福绘《西域图册》。
国中的“异乡” 豆瓣
7.0 (8 个评分) 作者: 王东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9
清代四川经过了一个大规模的移民过程。到十九世纪中晚期,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后裔,经过长期生息、融合,已逐步形成一个“四川人”的地方认同,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和学术上更为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在全国的政治和文化格局中,都还处在一个边缘位置,被视同“异乡”;直到三十年代中期,随着国难日亟和国家政治统一进程的加快,其地位才得到提升。不过,这也把诸多新的政治、社会和学术力量引入川中,导致一系列复杂变化。本书透过对晚清民国四川社会与文化史上几个片段的勾勒,试图对中国近代的地方、国家和认同进行更深入思考,尤其希望凸显“全国地方性”和“地方民族主义”这两项相辅相成的文化现象的重要性。
伦敦文学地图 豆瓣
作者: 唐娜·戴利 / 约翰·汤米迪 译者: 张玉红 / 杨潮军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 7
由唐娜·戴利、约翰·汤米迪编著的《伦敦文学地图》为《布鲁姆文学地图译丛》之一。《伦敦文学地图》融历史、地理和文学为一体,提供了伦敦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中和文学有深厚渊源的地方的丰富信息,无论这些地方是客观存在还是想象之物。从莎士比亚的环球剧院到狄更斯最喜欢的小酒馆,从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到马丁·艾米斯笔下的波尔图贝罗街,《伦敦文学地图》以时间顺序探索了英国文学大师们曾安家和汲取创作灵感的伦敦,是广大文学爱好者不可多得的一本集知识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读物。
2016年8月16日 想读
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 豆瓣
作者: David Edmonds / John Eidinow 译者: 方旭东 等 长春出版社 2003 - 7
本书是一本迷人的著作,它熔哲学、历史、传记以及侦探于一炉。两位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和大量访谈,重返历史现场,破解重重谜团,将故事的真相娓娓道来。其笔力所及,从维也纳中心地区犹太人聚集地,到重压之下的记忆,到有关剑桥及其古怪的哲学教师们(其中包括作为仲裁的伯特兰·罗素),都描绘得极其生动。当然在整个故事的中心,矗立着的是两位哲学家本人——维特根斯坦和波普,这两位20世纪的哲学巨匠,同样地骄傲、暴躁,同样地富于传奇色彩,而且,同样地渴望全力一搏……
月光多么恬静地睡在这山坡上 豆瓣
作者: 胡家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 - 9
本书收录了自16 世纪伊丽莎白时代至20 世纪末的英国诗人近五十位、诗歌百余首,包括抒情诗、戏剧诗、牧歌、民谣、挽歌、颂歌、史诗等诗歌品类。
注释主要以编者以往在北京大学英语系讲授英国文学课的资料和内容为基础。
修订版对某些诗歌的注释作了大量补充,比初版更细致、更周全,并尽可能做到逐段或逐节地进行分析和小结,以利于读者把握全诗的发展,深化对中心主题的理解。
2016年8月6日 想读
一個人生活 豆瓣
ひとり暮らし
作者: [日] 谷川俊太郎 译者: 林真美 大塊文化 2016 - 5
喜歡喪禮多過婚禮,愛情是男人的戀母情結,大便、小便就是生存的極致表現⋯⋯
透過他,看見一個人生活的理想:熱情、孤獨、優雅和自在。
谷川俊太郎,日本家喻戶曉的詩人,為一個人生活辯護,爽朗幽默公開個人的食衣住行;睿智大方暢談生死與美學。
關於吃──
我的飲食生活非常隨性。我在想,每天照著婦女雜誌上拍的照片擺盤,吃著婦女雜誌上介紹的美食大餐,總覺得那會使日常感消失,光想到人得活在愛情文藝片裡才行,就覺得肩膀開始酸痛了。
關於穿──
穿上正式晚禮服或燕尾服就代表進入了某個特殊的社交圈,自己好像得假扮成另一個人,真讓人覺得難堪,而且會覺得自己好像在學西方的猴子舉手投足。
關於家庭──
對男人來說,家庭這著基地經常是他們戀母情結的歸依所在,我是到了這個年紀,好不容易才察覺到這點。
關於死亡──
不管是安詳的死去,或是痛哭離去,死亡本身並無輕重。唯有活著的人,可以對此議論,對於留下這茶餘飯後的話題,生者有必要向死者感謝致意。
關於老年──
不面對老與死,是無法和自己好好相處的。對於再過不久就要和自己道別這件事,我並不會覺得反感,我對自己的寬待,或許也意味著我對自己也很沒輒吧!
喜歡喪禮多過婚禮──
婚禮,想必是離不開「未來」這個緊箍咒。出席者面對眼前的兩位年輕人,怎能不想著他們的未來呢?相對於此,喪禮不涉及未來,所以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也不會一想到未來就心情沈重。
午睡也要有條件——
二十歲上下或是還乳臭未乾的傢伙就沒有資格「午睡」。不論父母的荷包有多滿,啃老族只要「晝寢」就夠了。要搆得上「午睡」的邊,就算尚未進入花甲,至少也要有兩三根白髮才行。
生死(技)術比生死觀重要──
我雖然喜歡莫扎特或佛瑞的安魂曲,但並不希望喪禮中放這樣的音樂。因為我活著的時候都是說日文、寫日文,萬一音樂讓我闖入語言不通的西方天堂或地獄,那我可是敬謝不敏。
當然,還有關於音樂、繪畫、詩與創作。
雅各布·克莱因思想史文集 豆瓣
Jacob Klein:Lectures and Essays
作者: [美国] 雅各布·克莱因 译者: 张卜天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 7
本书是雅各布·克莱因去世后整理出版的一本文集,原名为《雅各布·克莱因演讲与论文集》(Jacob Klein Lectures and Essays)。该书最能体现他全面的思想,充分反映了克莱因广博的学识以及对根本问题的深刻洞察和把握,其独树一帜的研究思路和风格非常值得广大哲学和科学史研究者借鉴。书中近一半的内容与科学史有关,大都结合希腊数学及其形而上学背景,彻底回溯近代自然数学化观念发生的必要条件——古代数学的符号化以及整个近代形而上学体系发生的革命性转变。
1927—1950年中英两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较量与争论(上下卷) 豆瓣
作者: 张皓 九州出版社 2016 - 6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系统阐释了“西藏问题”的由来、演变,揭露了以英政府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者借“西藏问题”以达到分裂中国的阴谋,同时,围绕班禅回藏、康藏划界、中央在西藏统治权这三大问题,详细阐述了1927年至1950年间中国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同中外反华势力展开的一系列斗争和努力,最终得出中国自身的发展是彻底解决西藏问题的关键这一结论。
温斯顿·丘吉尔(企鹅人生) 豆瓣
作者: 〔英〕 约翰·基根 著 译者: 李阳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2
"“企鹅人生”人物传记系列。
约翰·基根(John Keegan),1934年生于英国伦敦,2012年去世时被《纽约时报》誉为“他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军事历史学家”。曾多年任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高级讲师。1986年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著有《战争史》《战斗的面貌》等二十部作品,包括畅销的《一战史》。"
2016年7月6日 想读
大历史 豆瓣
Big History: Between Nothing and Everything
8.2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大卫·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 / 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 (Cynthia Stokes Brown) 译者: 刘耀辉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8
比尔盖茨被本书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的大历史观念震撼,斥资一千万美元精心打造的在线大历史教学项目→https://school.bighistoryproject.com/bhplive (本书是该项目全部内容第一次集结出版)
本书第一作者在TED的演讲:The hist ory of our world in 18 minutes→http://www.ted.com/talks/david_christian_big_history
...................
※名人推荐※
“大历史将自然史与人类史结合为一种单一、宏大且易懂的叙述。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可以与牛顿在17世纪以统一的运动规律将天与地结合起来的方式相媲美,它取得了近似达尔文在19世纪以一套进化理论将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统一起来的成就。大历史是世界史许多目标的自然延伸。”
——威廉·麦克尼尔,前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美国世界史学会主席
“大历史能做的,是向我们展示我们自身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以及我们面临的危机;它同时也向我们展现我们拥有集体学习的力量。我希望遍布全球的下一代都能够了解大历史,并通过大历史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挑战及机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一群人要为全世界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建立一个免费的大历史在线教学纲要。”
——大卫·克里斯蒂安,国际大历史学会创会主席
“大卫·克里斯蒂安真的打动了我。这个家伙将各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合,铸造了一个单一的框架。真希望我年轻的时候就能学到大历史,因为它能为我提供一种思考学校作业和阅读的全新方式。它在非常有趣的历史语境中讲述科学,它做到了这一点,并且解释了如何将科学应用到大量当下议题之中。”
——比尔·盖茨,“微软之父”
...................
※编辑推荐※
现代、科学的起源故事
打破地域、种族界限的历史
改变了比尔·盖茨的思考方式
★ 这是一个现代、科学的起源故事,讲述我们周遭的一切是如何形成的。
★ 这是打破地域、国家、民族、种族、宗教界限的 普遍性历史,作者总结出138亿年历史演进中的八大突破,称其为八大“门槛”。
★ 它交叉融合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 它在20多年教学实践、听取全球500余所高中及大学师生反馈基础上撰写而成。
★ 国际大历史学会创会主席、世界史学会会长联袂编写,“微软之父”比尔·盖茨倾情
...................
※内容简介※
《大历史》所考察的不仅仅是人类的过去,还包括地球的过去,乃至宇宙的过去。阅读本书,读者将会追溯一段始于138亿年前的历史,这段历史以大爆炸和宇宙出现为开端。大历史包含了宇宙学、地球与生命科学、人文历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将它们融合为一种单一的、具有普遍性的历史叙述,对宇宙以及我们在其中的位置做出了尽可能科学、全面的介绍。
书中总结出大历史演进中的八大突破,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某种全新事物的出现。他们将这些突破称为“门槛”。从宇宙到地球,从最初的生命到人类,从农耕文明到现代革命,作者按照从“无”到“有”的顺序,以八次突破为线索,勾勒出世间万物的产生与发展。最终,本书以大历史的视角,对我们的近期未来和遥远未来做出了预测。
忧郁的热带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ristes Tropiques
9.2 (6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译者: 王志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 6 其它标题: 忧郁的热带
作者在青壮年时期,曾亲访亚马逊河流域与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找到还原于最基本形态的人类社会。
《忧郁的热带》即记载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本书最早出版于1955年,是一部对促进人类自我了解具有罕见贡献 的人类学、文学、人类思想杰作。
2016年7月1日 想读
自决之书 豆瓣
The Education of the Stoic
7.9 (16 个评分) 作者: [葡萄牙] 费尔南多·佩索阿 译者: 刘勇军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5 - 11
费尔南多•佩索阿一生都以异名进行创作,他生前一直默默无闻,他的作品在他死后才受到追捧,不仅被认为是葡萄牙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还被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自决之书》是佩索阿的散文集,涉及到了“莎士比亚”、“感觉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主题。佩索阿“称自己的缺点则是有始无终”,因此,在文中可以见到一些未完成的句子。佩索阿在散文中记述了他的主要异名的起源,他以异名书写孤独,直抵人的内心深处……
耶鲁文学小历史 豆瓣
A little history of Literature
8.4 (10 个评分) 作者: [英]约翰·萨瑟兰 译者: 王君 中信出版社 2016 - 1
继E. H. 贡布里希从1935年德文版翻译而来的《世界小历史》一书于2005年出版以来,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小历史”(Little History),涵盖包括这一本文学在内的众多宏大主题。
约翰•萨瑟兰几乎在文学的所有领域,均进行过研究、教授过相关课程并著书立说。他对书籍和阅读充满了极富感染力的热情,也书写了他自己的一生。现在他将带领青年读者们“穿过衣橱”,跨越辉煌的文学图景,踏上一趟充满乐趣的旅程。从希腊神话到图像小说,深刻认识到文学如何指引我们,并帮助我们了解人生的意义。
萨瑟兰用一种独有的、让人无法抗拒的方式介绍伟大的文学经典,并使他的指引轻松活泼而又极富启发,这包括《贝奥武甫》、莎士比亚、《堂吉诃德》、浪漫主义、狄更斯、《白鲸》、《荒原》、伍尔夫、《1984》等等。除此之外,他还增加了一些自己挑选的平常少见的作者及作品,包括通常被认为“不值得严肃关注”的文学作品,从盎格鲁-撒克逊文中粗鲁的玩笑话到《达•芬奇密码》。成功涵盖了审查、叙述技巧、自我出版、品位、创造力和疯狂等不同的主题,萨瑟兰展示出了他丰富且有深度的阅读。对于年轻读者来说,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寓教于乐的文学指导,而这对于其他有着丰富阅读体验的读者来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