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缮写室 豆瓣 Goodreads
8.3 (34 个评分) 作者: 包慧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8
缮写室是欧洲中世纪制作书籍的地方,但《缮写室》不是一本关于中古手抄本或者它们的缮写员的书,而是中世纪文学博士、诗人包慧怡的一本私人文学地理,一本记录在其成长过程中影响甚远的作家及其作品的阅读笔记。对于莎士比亚、刘易斯·卡罗尔、王尔德、“珍珠”诗人、安吉拉 · 卡特、 甚至米开朗琪罗的珍视与读解,不仅呈现出作为手艺人论手艺的精妙细腻,更表现出以写作这门手艺为自己在这流离溃散的世界筑造真正之家的努力。这本书阅读的终结,也将带来另一本以至更多本书的开始。
2018年12月6日 想读
Art W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 豆瓣
Proust Was a Neuroscientist
作者: [美] 乔纳·莱勒 译者: 庄云路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 - 9
一直以来,多数人都认为在对大脑奥秘的探索中,科学无疑是最精确的,是站在第一线的先导者,但是实际上,艺术时常超越科学而捷足先登。
在《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一书中,作者乔纳·莱勒例举了19—20世界闻名世界的八位艺术家——“自由体诗人”惠特曼、“英国心理小说先驱”乔治·艾略特、“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音乐界的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现代主义之母”格特鲁德·斯泰因、“意识流文学先驱”普鲁斯特、“西厨之王”奥古斯特·埃科菲和“游走在优雅与疯癫之间”的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展示了艺术是如何早于现代神经学发现人类思维和创造力的真谛的,比如,普鲁斯特是如何首次揭示了记忆的易错性,与他《追忆似水年华》中提到的玛德琳蛋糕又有何种关系;乔治·艾略特是如何理解大脑的可塑性的;法国大厨埃科菲是如何凭直觉发现了鲜味(第五种味道)的;塞尚是如何参透了视觉的微妙之处的;而斯泰因又是如何通过写作实验而展示了语言的深层结构的。在艺术与科学的角逐中,这是关于艺术一次次胜出的扣人心弦的故事。
《普鲁斯特是个神经学家》力图为艺术与科学搭建沟通的桥梁,以探寻人类大脑的奥秘,解读真正的“第三种文化”。
美术史的形状 豆瓣
作者: 范景中(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 - 3
上册
序言
瓦萨里 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家名人传
贝洛里 现代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传
德皮勒 绘画的基本原理
温克尔曼 古代美术史
歌德 论德意志建筑
布克哈特 历史的沉思
莫雷利 意大利画家
沃尔夫林 意大利的古典凯旋门
维克霍夫 论艺术普遍进化的历史一致性
李格尔 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
普列汉诺夫 从社会学观点论18世纪法国戏剧文学和法国绘画
旋洛塞尔 论美术史编纂史中的哥特式
瓦尔堡 费拉拉的斯基法诺亚宫中的意大利艺术和国际星相学
德沃夏克 埃尔·格列柯和手法主义
弗莱 视觉与赋形
附录
戴恩斯 哥特式概念
贡布里希 阿比·瓦尔堡:他的目的和方法
注释
下册
序言
第一章 作品研究与查阅文献
第二章 1 美术书目的历史
2 美术词典的历史
3 美术品目录的类型和简史
4 美术期刊
5 美术史丛书
第三章 图像志书籍的历史
第四章 1 美术史学史书目
2 文艺复兴美术研究书目
3 美术史家及其代表作书目
第五章 瓦尔堡图书馆:古典文化艺术的记忆者
附录 美术文献
瓦尔堡图书馆的历史
美术书籍的艰难诞生
2018年12月3日 想读
Art W
意大利艺苑名人传 豆瓣
作者: (意大利)乔尔乔·瓦萨里著、刘耀春译 译者: 刘耀春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3 - 1
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是16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和建筑师。1550年,他的鸿篇巨制《意大利艺苑名人传》问世,这是西方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本艺术史著作,总共讲述了260多位杰出艺术家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可以说是一本文艺复兴艺术家的百科全书。瓦萨里因此书而被后人誉为“西方第一位艺术史家”。时至今日,这部巨著仍是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文化和社会的珍贵原始资料。该书中译本的问世必将对国内的艺术爱好者,以及从事西方文化史、艺术史和美学史研究的学者提供巨大帮助。
裸体艺术 豆瓣
作者: 肯尼斯·克拉克 译者: 吴玫 宁延明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8
《裸体艺术》一书极有可能会对现代品味产生相当深刻的影响。我无法想像哪个人在读完这本书后还会不学着用一种更大胆、更富激情和更挑剔的眼光来重新回望过往的艺术,以及用一种毫不尴尬的坦然心态来接受这种作为美学典范的无遮无拦的“活体的真实”。—— Lionel Trillling
☆肯尼斯·克拉克爵士以他特有的温文尔雅将他于数十年前在华盛顿举办的一些讲座延展成为一本书,这本书读起来不仅令人愉悦而且极富知识性和冲击力……作者对语言的出色把握和他广泛的好奇心以及视觉记忆的敏锐度相得益彰,而这本书正是作者这些特质的朴素而优美的表达。——《纽约时报》
☆《裸体艺术》笔法轻快。每一位读者都不必心存疑虑;当他阅读这本经典之作时,他不会有一刻感到厌烦:他只会感到兴奋、愉悦、受益、着迷、激赏、刺激和惊奇。——《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由裸体艺术的角度勾勒出的西方美术史,作为一位文艺复兴绘画的研究专家,本书的眼光极为独到地分析了古希腊与文艺复兴两个时期的雕塑与绘画艺术,为现代人进入这两个伟大时代的艺术境界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角度。
肯尼斯·克拉克在他对艺术的解脱中把才智、文雅和博学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一点在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几乎无人能及。毫无疑问,作者的才华在这本书中得到了迄今为止最为完美的展现……这是一本意义重大、引人入胜的书。书中的近300幅黑白插图显然经过了作者的精挑细选,它们和书的内容结合得天衣无缝,确实很好地展示了它的内涵。
任何一个裸像,无论它如何抽象,从来没有不唤起观者的零星情欲,即便是最微弱的念头。如果不是这样,它反而是低劣的艺术,是虚伪的道德。
裸体本身与道德无关,它是艺术的一种语言,美的一种符号
7号梦工厂 豆瓣
8.7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大卫·威斯纳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8 - 9
每件事情都有既定的规则,世上万物也皆有同定的模式。唯独“想象力”,可以无拘无束、天马行空!
一个小男孩在美国的帝国大厦上与一朵小白云偶遇,小男孩坐在云上,穿过云山雾海,赫然发现一座天空之城——城上插满了巨大的喇叭,有无数朵白云从里面飘出来。原来这里是神秘的7号梦工厂……小男孩意外地为自己开启了一段惊奇的旅程!也让觉得有志难伸的云朵们,得以幻化成无法想象的精彩杰作!当然,也带给城市的人们一份难以言喻的惊喜礼物!
大卫•威斯纳,就是一位用“想象力”带给人们欢乐的插画家!他的图画,完全不需文字辅助,自然就有一股强大的张力与磁力,紧紧地吸引住读者的双眼!他无愧于“无字图画书”领域的“王者至尊”!
2018年12月1日 想读
Art W
裸体 豆瓣
Nudità
8.2 (8 个评分) 作者: (意) 吉奥乔·阿甘本 译者: 黄晓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 2
《裸体》一书由10篇各自独立的论文构成,书名取自其中的第七章,阿甘本在本书中探讨了创造与救赎、当代性、威尼斯幽灵、人格身份、复活的荣耀身体、裸体等一系列问题,但看似零散的篇章结构中贯穿着的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用非功用性概念来探讨各种既有秩序对工作和功用的建构,从而在批判现实和观念的基础上打开各种可能性。这也是作为政治哲学家的阿甘本一直以来的理论努力。
大象无形 豆瓣
La Grande Image N'a Pas De Forme: Ou Du Non-objet Par La Peinture
作者: [法] 朱利安 译者: 张颖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 - 6
在西方世界,对客观性的征服是一块理论重地,它颇具英雄色彩,给客观性这一可疑的称谓重新提供方向。哲学致力于思考其可能性;它保证了科学的成功是可证实的;古典绘画注定要热切地专注于其再现,在那里寻觅真实物的错觉。
本书通过对中国美学与画论的探讨,还原对“非-客体”的思考,在科学和哲学之外,探寻到一条切近本体之思的进路。
2018年11月20日 想读
Art W
世界导演对话录 豆瓣
World Directors In Dialogue:Conversations on Cinema
作者: [美]伯特·卡杜罗 译者: 龚心怡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 - 3
《世界导演对话录》按照地理位置来编排,在内容选择上兼收并蓄。在意大利导演中,维斯康蒂借由一次成功的冒险超越了新现实主义,奥尔米则颠覆了新现实主义。在以法语为第一语言的导演中,有从新浪潮转为保守派的导演特吕弗与侯麦;有最伟大的电影小丑和视觉喜剧家塔蒂;还有将社会意识重新带回欧洲电影的领军人物达内兄弟。亚洲导演中,雷伊和黑泽明——他们可以说是所有类型片的大师。张艺谋,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将中国电影引入西方。与此同时,基亚罗斯塔米也把伊朗电影带到了西方。而英国导演肯·洛奇和迈克·李,他们都认为电影应该具有社会意识。
2018年11月19日 想读
Art W
要么去爱,要么孤独 豆瓣
作者: [法国] 阿兰·巴迪欧 译者: 李洋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 - 11
本书从各种文献中精选出法国哲学家的电影文献25篇,包括米歇尔·福柯、罗兰·巴特、莫里斯·梅洛庞蒂、让·鲍德里亚、埃德加·莫兰、吉尔·德勒兹、雅克·德里达、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雅克·朗西埃、阿兰·巴迪欧、乔治·迪迪于贝尔曼、贝尔纳·斯蒂格勒等,这些文章、短评、访谈是二十世纪后期兴起的电影哲学的重要文献。
癫狂的纽约 豆瓣
Delirious New York
8.3 (7 个评分) 作者: [荷兰] 雷姆·库哈斯 译者: 唐克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9
《癫狂的纽约》(Delirious New York)一书中,库哈斯认为“曼哈顿的建筑是一种拥塞的开拓之范型,曼哈顿已产生自己的大都会都市主义――拥塞文化”,并提出了拥塞文化的三个定理:格子(Grid)、脑前叶切开术(lobotomy)、分裂(schism)。 格子代表曼哈顿的都市规划,表现出一种不自由和自由间的辩证关系;脑前叶切开术代表摩天大楼内外关系的决裂;分裂则代表摩天大楼叠豆腐式的空间构成造成上下楼层关系分裂的状况。库哈斯认为拥塞文化“解决了形式(外)与机能(内)长久以来的冲突,使曼哈顿的的建筑物兼具建筑和高效能机械;现代的和永恒的。”
听音乐(全彩插图第11版) 豆瓣
Music: An Appreciation, 11th Editon
8.9 (7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杰·凯密恩 / Roger Kamien 译者: 韩应潮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7
风靡世界的音乐入门经典教材
全面提升你的聆听技巧与理解能力
陈佐湟、余志刚、杨燕迪、孙红杰等倾力推荐
全彩精装,典范之作
………………………………
◎ 编辑推荐
☆ 风靡世界的西方音乐入门经典教材,多次再版,经久不衰。
作为美国大多数院校使用的音乐欣赏和音乐文献导论课程 教材,《听音乐》享誉世界 ,引导无数读者领略音乐的魅力。
☆ 涉及各类音乐的介绍与欣赏,体系完备,提升你的理解能力。
本书梳理了自中世纪到21世纪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除古典音乐外,旁涉爵士、音乐剧、电影音乐、摇滚、非西方音乐,如非洲音乐、印度古典音乐等,类型全面。并且,与一般音乐史作品不同的是,本书作者将特定时期的音乐风格特色与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深化读者理解。
☆ 少见的听读结合模式,逐句解析音乐作品,大幅提高聆听技巧。
“聆赏要点”与“声乐导聆”是本书的突出特色,作者通过对音乐的配器、力度、旋律变化、音响特质的说明以及对歌词内容的解读,达到真正的“理解”音乐。理论与聆听的紧密结合,让音乐赏析不再泛泛而论。
☆ 全新升级的聆听形式,以扫码代替CD,随时随地开启你的音乐之旅。
新版提升了配套音频的文件质量,并以二维码代替传统CD。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随时下载及在线试听相关音频。更便捷的聆听形式让你的音乐自修课突破时空限制。
☆ 第11版精装典藏设计,采用全彩印刷,内容更加丰盈,大幅优化阅读体验。
………………………………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多次再版的音乐入门经典教程,以其独特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是古典音乐发烧友的案头必备之书。
作者首先在第一部分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本乐理,并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来解读各种音乐要素。在第二部分至第十部分中梳理了自中世纪到21世纪西方音乐史上各个时期斑斓的音乐风格,其中包括爵士乐、音乐剧与电影音乐、摇滚乐等对音乐史的贡献。在第十一部分中,作者着意介绍了非西方音乐。
书中的“作品导聆”和“声乐导聆”是本书的最大亮点,配有相应音频文件,读者可以对照书中对作品配器、力度、旋律、结构的分析以及对声乐作品歌词的解读,更加轻松而深入地欣赏音乐。
………………………………
◎ 名人推荐
作为世界闻名的音乐鉴赏教材,《听音乐》一书用清晰的脉络和权威的笔触讲述音乐的基础知识、历史发展和代表作曲家与作品,不仅深入介绍古典音乐,而且旁涉爵士乐、流行音乐、音乐剧与电影音乐、非西方音乐等范畴,一册在手,让读者对音乐艺术与音乐文化有全景式的了解。特此推荐。
——杨燕迪,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
《听音乐》是一部视野开阔、体例新颖、笔触精炼、趣味丰富的音乐欣赏教程。它以深入浅出的亲切口吻,呈现了西方艺术音乐、经典通俗音乐乃至世界民族音乐的传统、规则、价值和乐趣,既有极具针对性的理论知识作为导引,又有经过注释且随时可听的音乐实例作为辅助,由此可让阅读者在生动的感性体验中获得理性认知,在体系化的内容设计中感受“进阶”之乐。尽管市面上的赏乐书籍已然林林总总,但《听音乐》的魅力无可替代。相信这部享誉西方的畅销读物也能让每一位认真的中国读者获得惊喜的回报。
——孙红杰,上海音乐学院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俄耳甫斯音乐译丛”主编
若能认真地阅读本书,再配合附赠的录音资料,一定能够循此顺利地走进古典音乐的殿堂,并从中获得丰富的艺术享受。
——陈佐湟,国际著名指挥家,国家大剧院前音乐艺术总监
《听音乐》是目前国际上很有名的一本音乐欣赏作品,在美国广受欢迎,同时也是一本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结合得很好的书,特别适合广大公共课或非音乐专业的爱好者使用。
——余志刚,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教研室主任
2018年11月13日 想读
Art
维米尔的帽子 豆瓣
7.9 (25 个评分) 作者: 卜正民 译者: 黄中宪 理想国 |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 - 7
《维米尔的帽子》是著名汉学家卜正民的代表作。作者通过七幅油画、一件荷兰产的青花瓷盘上的细微之处,探寻其背后的世界。于是,我们可以在看似无关的普通器物中,看到荷属东印度公司兴盛的跨洋贸易,看到军官的毡帽里隐藏有寻找中国之路的热情,看到一条由欧美和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之河、烟叶数十年间便风靡世界各地。17世纪的人们,依托航海技术的发展,跳脱出囚困自己的周遭,想象并追寻万里之外的异域。他们赌上故乡,奔赴各地,将世界连为一体。一些普通人也被贸易旋风吹起,撒落到异国他乡。世界曾经孤立的的地区被连接成一个全球交流网络,这个变革没有人预测得到,也无人能够扭转。四个世纪以后的我们,对此恍若相识。
2018年11月12日 已读
因为维米尔的画看这本书,有关华严经里“因陀罗之网”的表述很迷人。
Art History
极简音乐史 Goodreads 豆瓣
西洋音楽史
8.4 (9 个评分) 作者: (日)冈田晓生 译者: 尹宁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 9
《极简音乐史》是西方音乐史入门级趣味读物,只要1小时,即能读懂西方音乐史。
你是否觉得古典音乐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在古典乐迷眼里,现代流行音乐是否“缺乏内涵”?其实,各类音乐是相通的,你一定想不到流行音乐的源头竟来自“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早已不知不觉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文艺复兴以后,音乐走出教堂,音乐家们创作和演奏音乐,同时也在编织历史。
《极简音乐史》作者冈田晓生打破写作旧习,以妙趣横生的文字将音乐与扑朔迷离的历史结合,娓娓道来西洋音乐史的光辉灿烂。有如打开一扇门,让读者领略西方音乐这条泱泱大河。
《极简音乐史》像一本欧洲观光指南, 带你去巴黎找寻肖邦,去威尼斯探访蒙特威尔第,去德国乡下邂逅巴赫。了解音乐史,体味人类历史上美好的音乐,便能欣赏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美妙风景。《极简音乐史》带你用阅读的方式聆听音乐,从另一个角度碰触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
海都物语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日] 盐野七生 译者: 徐越 中信出版社 2016
盛极必衰是历史的规律,从古至今无一例外,没有任何手段能逆转。但没有哪个国家能像威尼斯那样,在国家体制不变的状态下,维系如此长久。人类智慧所能及的,只是尽量地减缓衰退的速度,推迟衰退的时间而已。威尼斯共和国,这个完全没有得到上天眷顾的毫无资源的国家,或许正因为天生的缺陷,才会力求将这份艰难的事业做到极致。这样的一个国家在文艺复兴时代出现又消亡,它的倾倒砸开了世界通往下一个时代的大门。
----------
盐野七生系列作品:
一、《罗马人的故事》(15册)
二、“文艺复兴的故事”系列
01《文艺复兴是什么》
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的兴亡》
03《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上下册)
06《文艺复兴的女人们》
07《优雅的冷酷:切萨雷·波吉亚的一生》
08《神的代理人》
三、“中世纪的故事”系列
01《罗马灭亡后的地中海世界》(上下册)
02《十字军的故事》(4册)
03《皇帝腓特烈二世》
--------------------
【编辑推荐】
1、独树一帜的威尼斯共和国史:现实主义者、商人们创造的千年帝国
威尼斯共和国的历史是一个一群商人们脚踏实地、建立规则、建造国家、赢得尊重的故事。如果说中世纪的地中海文明史人类历史上第一代互联网,那么威尼斯就是最早动身的淘宝帝国。
2、现代商业的源头
股份制、反垄断、股票、大众创业,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在威尼斯的历史中都能找到源头,借助这些在当时超越了时代的想法和模式,威尼斯在欧洲成为独树一帜的强国。
3、《罗马人的故事》作者盐野七生最新力作
日本最受欢迎的历史作家之一,其前作《罗马人的故事》得到俞敏洪、王石、王巍等人倾力推荐,全套十五册累积印量已超百万册。
4、随书赠送两张精心设计的知识导图
快速了解本书内容,纷繁历史,一图掌握。
---------------------
【名家推荐】
日本只有历史研究和历史小说。但盐野七生却走了两者中间的一条路。
——日本历史小说巨匠 司马辽太郎
盐野七生写得时候特别有意思,她越往后走越自如,像聊天一样。
——原央视《经济半小时》主持人 曲向东
一个女性在写《罗马人的故事》的时候,写出了男人写不出的气魄和壮烈来。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
这是一本历史,也是一本游记,还是一本政论,更是一本优美的散文集。日本女作家盐野七生就这样让我铭记在心。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王巍
欲海轮回 (1997) 豆瓣
Artemisia
5.6 (5 个评分) 导演: 阿涅丝·梅尔莱 演员: 瓦伦蒂娜·切尔维 / 米歇尔·塞罗尔
其它标题: Artemisia / 阿特米西亚
本片讲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女画家阿特米西亚(瓦伦蒂娜·切威 Valentina Cervi饰)青年时代的凄美爱情故事。清秀美丽的阿特米西亚出生于艺术世家,父亲奥拉其奥(米歇尔·塞罗 Michel Serrault饰)在意大利已是很有名望的画家。然而在艺术方面天赋异禀的阿特米西亚,无视那些清规戒律,从而不能进入美术学院。可这并没有阻碍她对绘画的执着追求,仍然狂野热烈的创作着。直到她遇见画家阿格斯提诺•塔西(米基·马诺洛维克 Miki Manojlović饰),她闯入画室把画好的男性裸体给他看。塔西被她的勇气与美貌所吸引,更对她不凡的天赋所震撼。自然地,两人坠入爱河。然而这炽热迅猛的爱情却被她的父亲阻挠,把塔西告上法庭。悲剧上演……
影片荣获1998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论艺术里的精神 豆瓣
作者: [英国] 瓦西里·康定斯基 译者: 吕澎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4 - 1
《论艺术里的精神》是瓦西里·康定斯基第一本系统阐发他的抽象艺术主张的理论著作。在这本书里,他采取身心二元论的观点,沿用通神学者的说法,认为精神(灵魂)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只是蒙在真实世界之上的一层面纱,人们只能透过面纱才能看到闪光的精神。康定斯基认为艺术家具备这种才能,是因为艺术是心灵的活动,是绝少有人觉察的“心灵震荡”,“是一种包藏在自然形式下的心灵的特殊状态”。
2018年11月7日 想读
Art
艺术与生活 豆瓣
9.0 (8 个评分) 作者: 周作人 著 / 止庵 校订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 - 1
《艺术与生活》收录二十一篇,是作者唯一的长篇论集,“文章比较地长,态度比较地正经”,可以说是作者日后思想的奠基之作。
这本书的很多观点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都极具建设性,其中最要紧的一篇便是《人的文学》,胡适说:“这是当时关于革命文学内容的一篇最重要的宣言。……周先生把我们那个时代所要提倡的种种文学内容,都包括在一个中心观念里,这个观念他叫做‘人的文学’。”
文中,作者劈头说道:“我们现在应该提倡的新文学,简单的说一句,是‘人的文学’。应该排斥的,便是反对的非人的文学。”末后说道:“我们偶有创作,自然偏于见闻较确的中国一方面,其余大多数都还需绍介译述外国的著作,扩大读者的精神,眼里看见了世界的人类,养成人的道德,实现人的生活。”可以说周作人用自己一生践行了上述精神。
Private Confessions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Ingmar Bergman 译者: Tate, Joan Arcade Publishing 1997 - 11
Private Confessions tells the poignant tale of the scandal provoked by an adulterous affair between a Swedish pastor's wife and a young theology student in the 1920s. Burdened by guilt and compelled by her morals, Anna confesses her betrayal, to mother, priest, friend, and husband, but cannot find absolution.
然而,很美 豆瓣
But Beautiful: A Book about Jazz
8.2 (11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杰夫·戴尔 译者: 孔亚雷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8
这是迄今为止最美丽而奇特的爵士乐之书,村上春树为之倾倒,鼎力推荐,并亲自翻译日文版。
莱斯特·扬,比莉·哈乐黛,瑟隆尼斯·蒙克,艾灵顿公爵,切特·贝克……受难圣徒般的传奇音乐家,电影蒙太奇般的人生场景:无论你是不是爵士乐迷,无论你有没有听过那些歌,这本书都会让你想去听一听——或再听一听。而当你听过之后,你会想再看看那些句子。你的心会变得柔软而敏感,像只可怜的小动物。有时你会微笑,有时你会莫名地想哭,有时你会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某件事,某个人,有时你会站起来,走到阳台抽支烟。而当你看完,你知道你会再看,你会自信(甚至自豪)地向朋友推荐,你会永远把它留在书架,希望有一天,当你离开这个世界,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也会去读它。因为,这是一部小小的爵士乐圣经。
◆ “也许是有史以来关于爵士乐的最佳书籍。” ——《洛杉矶时报》
◆ “非常精彩……杰夫•戴尔重现了那些被毒品困惑、被音乐浸透、被现实溶解,又被种族歧视逼疯了的灵魂们。” ——《周日独立报》
◆ “这是唯一一本我会向朋友推荐的关于爵士乐的书,它是珍宝。” ——爵士钢琴家 凯斯•杰瑞(Keith Jarrett)
2018年10月25日 想读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