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少许灰烬 (2008)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Little Ashes
6.7 (48 个评分) 导演: Paul Morrison 演员: 哈维尔·贝尔特兰 / 罗伯特·帕丁森
其它标题: Little Ashes / 达利和他的情人
这是一部关于西班牙三位后现代大师——大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罗伯特·帕丁森 Robert Pattinson 饰),诗人加西亚·洛尔迦(哈维尔·贝尔特兰 Javier Beltrán 饰)以及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艾尔(马修·麦克诺提 Matthew McNulty 饰)年轻时代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1922年的西班牙,当时的传统价值正受到了新文化浪潮的冲击。进步青年洛尔迦和布努艾尔是大学里的风云人物,达利则是一名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才华横溢而又害羞局促的达利很快引起了二人的注意,他们主动结识了达利,并带他参加各种小社团活动。渐渐地,达利性格中狂放不羁的一面深深地吸引着洛尔迦,心灵的契合和灵魂的相通使二人的关系向着爱情的方向发展。发现了这一切的布努艾尔把达利带去了巴黎,二人在后现代艺术中尽情施展才华。两人分道扬镳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洛尔迦成了当时反法西斯的重要带头人,而达利只沉迷于名利中,不关心政治。后来,洛尔迦却因政治斗争而丧命,达利闻讯悲痛不已,在画纸上疯狂地涂抹……
蒂姆的维米尔 (2013) 豆瓣
Tim's Vermeer
8.6 (26 个评分) 导演: 特勒 演员: 大卫·霍克尼 / Tim Jenison
其它标题: Tim's Vermeer / 蒂姆的维梅尔
剧情简介
著名魔术师与揭秘组合潘恩&泰勒联手探究荷兰著名画家维梅尔,试图找出其画作得以捕捉完美光线后的原因。他们还请来发明家蒂姆·詹尼森利用光学仪器复制维梅尔的油画,完美重现名作风采。

蒂姆的维米尔 Tim's Vermeer 获奖情况
第64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2014)
纪录片最佳剪辑(提名) Patrick Sheffield
第19届评论家选择电影奖 (2014)
最佳纪录片(提名)
第18届金卫星奖 (2014)
电影部门 最佳纪录片(提名)
Stop All the Clocks: WH Auden in an Age of Anxiety (2017) 豆瓣
8.8 (10 个评分)
WH Auden In A New Age Of Anxiety examines why Auden's poetry still shines through in the 21st century.
Thirty years after his BBC film The Auden Landscape, director Adam Low returns to the poet and his work.
Following surges of popularity - from featuring in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to being the poet New Yorkers turned to after 9/11 - Low reveals how Auden's poetry helps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21st century and the tumultuous political climate in which we now live.
Why does the poet - who began as the golden boy of the 1930s and ended up as the craggy-faced laureate we never had - have a greater hold on our imaginations than ever before? Writers Alan Bennett, Polly Clark, Alexander McCall Smith and Richard Curtis and poets James Fenton and Paul Muldoon share their passion for Auden, and celebrate the potent, moving impact of his work.
During his lifetime, Auden was often an outsider. A gay man at a time when homosexuality was illegal in Britain, he became an American citizen from 1946 and his reputation in Britain suffered disastrously from his decision to leave England in 1939 and to stay in America throughout the Second World War.
However, the popularity of Auden's work has increased. A poet who coupled technical skill and emotional honesty and was able to engage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everyday and the universal; perhaps this is the reason he has remained relevant.
His particular combination of humanity and scepticism seems to appeal more and more to this generation, one surrounded by political uncertainty and assailed by anxiety about the future. This film probes the peculiar hold that this angry young man of the 1930s still has on our individual psyches.
文艺复兴教父:美第奇家族 (2004) 豆瓣
Medici: Godfathers of the Renaissance
8.5 (24 个评分) 导演: 贾斯廷哈代 演员: Mario Biagioli / Dr. Jerry Brotton
这是一个来自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斯的家族。美第齐家族通过各种方式在欧洲崛起。通过自身的魅力、技巧、欺诈、他们搜刮了大量的财富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是他们点燃了西方世界最重要的文化和艺术的革命――欧洲文艺复兴。但是由美第齐家族促成的这种变化终有一天会颠覆以他们的规则所统治的世界。
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或译为梅第奇家族、梅迪契家族,是佛罗伦萨13世纪到17世纪时期拥有强大势力的家族。在这个家族里产生了三位教皇、佛罗伦萨众多的统治者,并且也成为了法国皇族的最新成员。
美第奇家族的家徽最初这个家族并不起眼(名字的起源是不定的,虽然它大概反应了医疗贸易的词汇 - medico),家庭通过银行业务积累起最初的力量。美第奇银行是欧洲最兴旺和最尊敬的银行之一。以此为基础,家庭开始在佛罗伦萨获取政治力量, 并且以后将势力扩张到了意大利和欧洲。
乔凡尼·德·美第奇是第一个进入银行业务的美第奇人,并且当他开始在佛罗伦萨政府有一定影响力。到他的儿子柯西莫·德·美第奇在1434年时,美第奇家族已成为非官方的佛罗伦萨的共和国的国家首脑(当选为正义旗手)。柯西莫家族分支一直统治佛罗伦萨,直到第一代佛罗伦萨公爵亚历山大·德·美第奇在1537年被刺杀。 权势转移到乔凡尼小儿子洛伦佐·德·美第奇的分支,由乔凡尼的玄孙柯西莫一世执掌。
艺术和建筑
美第奇家族的最重大的成就在于艺术和建筑方面,在文艺复兴时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乔凡尼是这个家族中第一个赞助艺术的。援助马萨其奥并且定货重建圣洛伦佐教堂。柯西莫·德·美第奇著名的艺术性的合作者是多那太罗和菲利波·利比修士。那段时期里最灿烂的一笔就是米开朗基罗,从洛伦佐开始他为几代美第奇效劳。除了委任艺术和建筑方面的工作外, 美第奇也进行大量收藏,现在他们的收藏是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的核心展品。
在建筑方面,美第奇家族给佛罗伦萨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景点,其中包括乌菲兹美术馆,碧提宫,波波里庭院和贝尔维德勒别墅。
乔凡尼委任布鲁内勒斯基 重建圣洛伦佐教堂 1419年。
柯西莫委任布鲁内勒斯基继续未完成的圆顶花之圣母教堂。1436年 当时世界最大的圆顶完工 。
托莱多的埃利诺,柯西莫一世的妻子,向Buonaccorso Pitti购买碧提宫 1550年 。
柯西莫一世资助创建乌菲兹美术馆的乔治·瓦萨里(1560年)并且建立设计学院 1562年 。
玛丽·德·美第奇,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遗孀,路易十三的母亲,表现在彼得·保罗·鲁本斯的油画《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奇在马赛登陆》中(1622年-23年)。
著名家族成员
沙威特·德·美第奇 (1331年–1388年),带领了攻击反叛的佛罗伦萨的人民党(Ciompi),成为佛罗伦萨僭主,在1382年被驱逐
乔凡尼·德·美第奇 (1360年–1429年),恢复了家庭时运和使美第奇家庭成为欧洲最富裕的家族
柯西莫·德·美第奇 (1389年–1464年),美第奇政治朝代的创建者
洛伦佐·德·美第奇 (1449年–1492年),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黄金时代里的期间领导佛罗伦萨
乔凡尼·德·美第奇 (1475年–1523年),教皇利奥十世
朱利奥·德·美第奇(1478年–1534年),教皇克莱门特七世
柯西莫一世·德·美第奇 (1519年–1574年),第一代托斯卡纳大公,复兴美第奇家族
凯瑟琳·德·美第奇 (1519年–1589年),法国王后
亚利桑德罗·德·美第奇(1535年–1605年),教皇利奥十一世
斐迪南一世·德·美第奇(1549年–1609年)第三代托斯卡纳大公
斐迪南二世·德·美第奇(1610年–1670年)第五代托斯卡纳大公
玛丽·德·美第奇 (1573年–1642年),法国王后和摄政王
映画术 豆瓣
映画術 その演出はなぜ心をつかむのか
8.0 (13 个评分) 作者: [日] 盐田明彦 译者: 伯劳 / 伍楚 后浪丨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0 - 2
「日本电影学院」金牌大师课
《电影旬报》年度十佳电影书
作品当选2019年旬报十佳的现役导演
带你重新认识电影
打通经脉的观影功法秘籍
趣味横生的脑内冒险之旅
长居日本亚马逊电影类畅销书榜
名场面拉片×电影史漫游×作者论辣评×东西方观照
点亮宫崎葵、苍井优、小松菜奈早期演艺路的导演,
解答什么是天生电影脸?
「电影导演这一行可真是造孽的营生啊!(笑)」
📖 编辑推荐
电影中人物的动线,竟能概括过往人生、预示命运走向?
《惊魂记》的精髓,在于希区柯克找到了命中注定的那张脸?
小津安二郎为什么要让演员显得面无表情?
日本剑戟片和香港动作片如何制造杀气?
喜剧明星寅次郎的表演,其实是一种“歌唱”?
…… ……
让学生选课挤破头的“日本电影学院”头号热门老师盐田明彦
“以表演和导演的相遇为出发点,对电影进行再考察”
精选名场面拉片讲解,以奇妙独到的思路打通感官,抵达更高的美学境界
颠覆你的电影认知,增加观片乐趣,提升创作功力
◎看脸有门道
日本导演盐田明彦,是“立教一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曾多次入选《电影旬报》年度十佳,职业生涯中曾挖掘、合作过宫崎葵、苍井优、柴崎幸、竹内结子、小松菜奈等诸多女星,她们在盐田的电影中都发挥出了别样的魅力。这样一位挑脸、拍脸眼光极准的导演有着怎样的“看脸”说?作者漫游影史细数“颜控”大师,亦结合自身创作经验进行论述,从希区柯克对脸的物化迷恋,到布莱松的视线调度,再到小津安二郎让脸抽离表情……电影以演员的面部作为舞台,挑选、塑造一张有故事的脸,正是在大银幕上吸引观众目光的强有力手段。
◎动作藏奥妙
盐田明彦认为,所谓电影,就是发现和组合动作,并创造出一个整体的事件;所谓镜头,则是对被拍摄对象及其动作的一种发现。动线设计和动作安排,可谓一个导演在制作电影时所涉及的根本性工作。影史上的名导演们往往在其中暗藏玄机——沟口健二、成濑巳喜男仅用动线就预示了角色的命运?日本剑戟片和香港动作片如何编排动作来酝酿杀气?盐田和程小东合作动作片《多罗罗》时偷学到了什么技巧?……本书将为你一一道来。
◎辣评名导演
杜琪峰——即便是拍低预算的枪战,也要凭借创意取胜,让香港黑色电影复活
程小东——“在拍摄前什么也没想”,这就是他的诀窍
小津安二郎——消灭表情就能树立“场”
沟口健二、特吕弗、卡萨维茨——刻画“昏厥女性”的世界三大导演
希区柯克——被“拍摄脸本身”的这份毛骨悚然所吸引
布莱松——视线才是主角,演员们几乎被刻画成了拥有视线的机械人偶
弗里茨·朗——不断重复的主题是,以“正义”为挡箭牌,化身愚民的人们是何等的恐怖
* * *
盐田明彦抓住人心の金句赏
「电影导演这一行可真是造孽的营生啊!(笑)」
「对电影演员来说,头号重要的事,就是你本人得有趣。」
「“表演”这一工作,极其考验一个人的智力。」
「电影抓住人心的奥秘,在于电影导演的想象力和演员的存在感这两者间决定性的相遇。」
「动线,简单说来就是“让人物如何运动”这件事。我认为,仅仅是知道“动线”这个概念,独立电影的水平就能提升三倍(笑)。」
「一位美丽女演员那被战场化了的面孔,和投入巨额制作费完成的壮观的战斗场面是同等级的,甚至是更高一级的戏剧化的瞬间,会牢牢抓住观众的内心。」
「“电影里面是脸在发生战争”。演员的脸就是一座巴尔干半岛的火药库,总是呈现着一种对抗,哪怕面无表情也是在对抗着。」
「布莱松明明一脸严肃地说着什么“商业演员的表演和真实相距甚远”,然而每次他电影里的女主人公,总是有着让人觉得脱离现实的美貌。」
「在把人脸当作物品看待这件事当中,隐隐包含着某种不祥之气。当人脸被展露出来时,没有把脸作为拥有表情的“和他人沟通的装置”来发挥它的功能,而是超越了这一点,只把脸作为脸本身来看待,这是何等的恐怖……」
「胡金铨导演是早期将纵向动作带入香港电影界的人物,他被称为“香港的黑泽明”。李小龙无法舍弃对高处的向往,他被香港电影中独特的那种“向上,再向上”的咒语束缚住了。成龙则试图运用“从更高的地方落下”这一反向思维而超越李小龙。」
📖 媒体推荐
令人豁然开朗、改变你观影方式的一本书。
——《朝日新闻》
影人必读的名著。
——《电影旬报》
这本书,从大银幕上演员们的具体动作、表情和道白中,读取“导演”的效果和意图,是一本难能可贵的电影评论著作。作者不愧是一位实际创作者,所拥有的视角的确不同!
——宇多丸,RHYMESTER宇多丸的weekend shuffle推荐图书
将被视为名作的电影进行一帧帧的比较,仔细考察导演的意图、演员的表情和视线……特别是把一个场景分解,选出十几张图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分析其调度思路的时候,让人觉得是只有现役导演才有的眼光。
——日本亚马逊读者
作为电影讲义书,只能选用静帧图片来示例说明。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限制,我才觉得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凝聚在其中。那是一幕一幕的震撼力。我变得更想看电影了。
——日本亚马逊读者
📖 内容简介
令观众着迷的人物如何从外在塑造?
名导演与演员打交道有何独门高招?
如何深度欣赏一部电影的调度设计?
…… ……
北京电影学院有门超人气的王牌课程,多年来一座难求,课堂笔记在影迷中广为传播,那就是徐浩峰老师的视听语言课。在日本的映画美学校(即东京电影学院),盐田明彦开设的“电影表现论之表演和导演”也是这般火爆的课程,他试图解答如上问题,授课讲义整理汇编后即为《映画术》。
盐田老师精选了欧美中日多部经典影片的华彩段落,截取名作名场面的静帧画面,用类似拉片的方式,从演员的脸、视线和表情、动线和动作安排等方面进行评述,读取导演的调度意图,破解场景背后人物关系、情感逻辑的“暗码”,将导演和演员之间互相依赖、彼此成就的关系一一道来,进而揭开影史杰作抓住人心的奥妙所在。
充满魔力和趣味的映画术在此展开,相信本书将刷新你对电影的认知,增加观赏电影的乐趣,对创作亦会大有启发。
2021年11月7日 想读
Art
世界电影史(第二版) 豆瓣
Film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9.4 (33 个评分) 作者: [美]大卫·波德维尔 / 克里斯汀·汤普森 译者: 范倍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 2
本书荣获第四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优秀学术著作二等奖
新版新译精校
世界电影的全球通史,被最广泛采用的电影史教程。
本书围绕下述三个基本问题展开:
电影媒介的使用怎样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形成了怎样的规范?
电影工业的状况对电影媒介的使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电影媒介的使用上和电影市场中的国际性趋势是怎样出现的?
提纲挈领呈 现百余年世界电影脉动的主流,精微处描画重要历史情境的丰富褶皱。
如果电影史是一种生产性的、自我更新的行动,那我们就不能仅仅提供一种“所有先在知识”的浓缩版。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把我们的发现铸造为一种新的形式……我们相信,这本书为电影历史的塑造提供了一个相当新颖的版本,既有整体的勾勒,也有翔实的细节。
——作者
虽说以论入史是近年来的潮流,但以知名理论家的身份撰写电影通史巨制,波德维尔尚是第一人。此史因之卓尔不群。加之范君译笔信而不俗,令此版更值一读。
——戴锦华
波德维尔夫妇长年研读影像,兴趣遍布电影的各国面向。于如此学养之上延展全球历史,自然会有一般人所不及的阔达。
——杨远婴
...(展开全部)
2021年11月5日 在读
Art
Manchester 豆瓣
Kevin Cummins
作者: Cummins, Kevin Faber and Faber
Manchester, its bands, its fashions, its attitude, has defined pop culture for the best part of four decades. Joy Division, The Fall, Buzzcocks, New Order, The Smiths, Happy Mondays, Stone Roses, Oasis. These were the bands that shaped two generations of teenagers and changed the course of pop music. "Manchester: Looking for the Light through the Pouring Rain" is a portrait of these individuals, the city, and their times. Whether it be on a rain-soaked stage in Brazil, a rented room in Whalley Range, or on the dancefloor of the legendary Hacienda, Kevin Cummins' exquisite photographs capture the anarchic energy of the Manchester pop moment. This stunning visual record of the city and its pop history is complemented by four textual contributions from Paul Morley, Stuart Maconie, Gavin Martin and John Harris. What is it about that city that makes it the Memphis of the UK? Cummins' photographic record of the past 30years captures the highs, the lows and the transcendent pop moments of Manchester's most famous sons.
2021年10月28日 想读
Art
梦余说梦 豆瓣
作者: 黄爱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2
本书是当代著名电影评论家、影评人黄爱玲的经典代表作,内容包含了作者2002年以来创作的近百篇重要的电影评论文章。
黄爱玲的电影文字独具一格,篇幅短小,优雅动人,注重个人感受,不摆理论架子,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作者具有真正的将电影和人生融为一体的感知力。电影在书中不是文本分析对象,而是一个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正如戴锦华所言:“爱玲的影评文字一如其人,素朴而典雅,平实而醇厚,娓娓道来,余味悠长。在观影谈影间,她投注了自己生命的晖光与温热。”
作者尤爱法国新浪潮电影、香港本土电影,并对日本经典电影和大陆第五代导演作品有极为精深的研究,是所有电影爱好者必读、必备的观影手册。
婉约、感性、妩媚的文字,细腻敏慧、人情练达的观察,高尚幽雅的品味。黄爱玲的影评,真的很可能是香港有史以来罕见优美的评论。这里面蕴涵着的是个宁静、平和和充满人性悲悯的至善世界。得以进入这个世界,只能说是一种幸福。
——舒琪
2021年10月26日 想读
Art
大卫·霍克尼:隐秘的知识 (2001) 豆瓣
David Hockney: Secret Knowledge
8.3 (7 个评分) 导演: 兰德尔·赖特 演员: 大卫·霍克尼
其它标题: David Hockney: Secret Knowledge
Artist David Hockney discusses his theory that artists were secretly using optical devices such as mirrors and lenses in creating their work as early as the 15th century. Examples from Flemish and Italian art are studied as he examines how famous paintings have had their noted mysteries newly solved; he also makes comparisons to modern film and digital imagery.
卡拉瓦乔 (1986)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Caravaggio
8.2 (96 个评分) 导演: 德里克·贾曼 演员: 尼吉尔·特瑞 / 肖恩·宾
其它标题: Caravaggio / 浮世绘
影片是对性、犯罪行为和艺术的一种深思,导演成功地将影象和绘画这两件生命中重要的元素呈现出来,丰富地描绘出意大利传奇画家的一生。
本片是一部传记体影片。英国的先锋派导演贾曼也是一名画家,他怀着对卡拉瓦乔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崇敬心理和对画家生活的浓厚兴趣,拍了这部关于艺术家生活片断的作品。本片的手法和题材不拘一格,从各角度都给人以新鲜感。本片获得1986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是英国1986年最卖座影片之一。
2021年10月20日 看过
“I painted myself as Bacchus and took on his fate. A wild orgiastic dismemberment.” Man’s character is his fate.
Art Britain Documentary
弗朗西斯·培根:暴力画笔 (2017) 豆瓣
Francis Bacon: A Brush with Violence
8.1 (32 个评分) 导演: 理查德·柯森·史密斯 演员: Francis Bacon / Garech Browne
其它标题: Francis Bacon: A Brush with Violence
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人们对其画作的总体印象好像总是“可怕、痛苦和令人不安”。培根的阴暗面到底来自何处?经常见到有艺术评论家将他40年代的作品与战争联系到一起,那么是来源于战争吗?受访者们似乎都对此持有保留意见。本片从更本源的角度、从培根的个人经历进行挖掘,探寻父亲艾迪·培根以及他的诸多恋人对他创作的影响。培根本人的两面性、其画作中残忍与悲悯并存的现象、其对朋友的关怀以及对自己生命的不怜惜……这些看似矛盾的信息像培根复杂的笔触一样,最终凝成了这幅摄人心魄的画作——以弗朗西斯·培根为题的肖像画。
BBC - 墙上的艺术 (2009) 豆瓣
BBC - The Art on Your Wall
演员: Sue Perkins
其它标题: BBC - The Art on Your Wall
Sue Perkins带你一起探究英国室内装饰的变革。
The Art on Your Wall
Sue Perkins charts the changes in British taste towards domestic art by delving into the stories of contemporary bestsellers, charting the history of post-war prints and aiming to see first hand what the average British person displays above their mantelpiece. Half of British living rooms have art on their wall bought from high street stores, and many of the British artists who created them are among the country's most successful - but we've never heard of them.
Sue also tracks down the creators of recent history's most popular prints to discover their opinions on the images that changed their lives. Some of these iconic images are reproductions of famous artists, and some are unknowns, but who are these artists, and why are they so popular?
She discusses Tretchikoff, the artist behind the bestselling prints of the 50s and 60s such as the Green Lady, with Red or Dead founder Wayne Hemmingway, and meets Scottish miner-turned-painter Jack Vettriano, the artist who created the popular Singing Butler. Sue tracks down Ullswater snapper Mel Allen and chats to Spencer Rowell, the photographer behind Athena's Man and Baby, before heading to Cornwall to get to the bottom of the two million selling Tennis Girl by meeting its flamboyant creator Martin Elliot. Finally, Sue meets Sam Toft, creator of Mr Mustard, the quirky figure featured in a series of bestselling prints.
Sue also meets Terence Conran to find out about the revolution in interior design that took place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Habitat onto the high street, which made good design accessible to the whole community, and how that in turn has influenced the post-war taste of Great Britain.
诗之旅 豆瓣
The Lyric Journey
8.3 (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高居翰 译者: 洪再新 / 高昕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10
三联书店“高居翰作品系列”新增品种之一,在1993年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举办的赖世和讲座基础上增订而成,专题讨论中国与日本的诗意绘画。虽是一本专门的学术著作,但并不拘于传统上对诗画关系的讨论,另辟蹊径,见解独到,辅以大量精美的宋代、晚明诗意画以及在大陆很少见到的日本南画,以飨有意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艺术的读者。
2021年10月10日 想读
Art
图说中国绘画史 豆瓣
Chinese Painting: A Pictorial History
9.0 (35 个评分) 作者: [美] 高居翰 译者: 李渝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4
本书是1958年由瑞士人史基拉策划的一套亚洲艺术丛书之一,以编入他当时已获盛名的欧洲艺术丛书。经喜龙仁推荐,当时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高居翰获得了写作本书的机会,完成一部精简、创新、又具可读性的艺术通史。
高居翰的这部中国绘画通史著作,图文并貌,以一个外国人的眼 光,来欣赏中国名画,由100幅作品串起对画史的解说,是雅俗共赏的艺术读物。
自1960年首度出版英文、法文、德文版以来,它一直是西方最受欢迎的简明《中国绘画史》,不断再版。作者融合了西方汉学及艺术史的方法,以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讨论和分析了中国绘画史的衔接与转变,也尝试将中国绘画的意向和含义与思想史、社会史、经济史的种种因素联系起来,向广大读者清晰介绍了他以及诸多行家集体努力而达到的对中国绘画的看法。此外,书中也精选了美国、日本、台北故宫的大量名作,并对它们进行了细致解读。以实在的例子、具体的描述、渐进的叙述、专业的视角,带领观众一同进入历史的轨迹。
高居翰写作的特点是直接从对画面的观看和体验入手,带领读者进入绘画史的理解,而不是套用文字记载的生平、风格等等来进行概念性的描述,这在三联已出版的几种学术专著中已经得到很好的体现。而这本书原本就是为西语世界的普通读者所写,比为专业读者所写的研究性著作更普及,对画面的分析也就更细腻。
2021年10月10日 已读
mindblowing的那种好,很难想象高居翰写这本的时候还是博士在读。不同于很多讲中国画的作品,这本轻谈背景重聊画作本身,译文也典雅流畅。
Art
世界3 豆瓣
作者: [美]巫鸿 / 郭伟其 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 6
《世界3》是由OCAT研究中心(OCAT Institute)组织编辑的艺术史理论丛书,主要刊载艺术史理论及与其相关的语言史、心理学史、哲学史、文化史、宗教史、社会史与思想史的前沿性研究课题和译文,也对相关学术课题的国际资讯、图书、展览和研究机构进行报道与评介,本年刊将通过为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提供出版平台,力图为这一领域新的汉语思想模式和知识形式的形成创造条件,并为汉语学术界提供与国际同学术刊物的交流机会。
《世界3》第四辑以“艺术史与博物馆”为专题,将“艺术史”和“博物馆”作为两个持续交叉和互动的框架,深入探讨二者之间复杂而多重的关系,以及其他有关范畴和当前的研究动向。思考由收藏(作品化)、展览(公共化)、美术馆(机构化)和美术史(学术化)四个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环节构成的机制,在全球历史中呈现的长久而复杂的进程。
2021年10月1日 想读
Art
波吉亚家族 第一季 (2011) 豆瓣
Borgia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波吉亚家族
7.9 (15 个评分) 导演: 奥利弗·西斯贝格 演员: 约翰·道曼 / 伊索尔达·戴查克
It was the age of Da Vinci and Michelangelo, of enlightened creativity and unparalleled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But it was also the age of Machievelli, of rampant lawlessness, incessant war and unspeakable depravity. At the heart of the world order was the Vatican, the arbiter of conflicts between kingdoms and empires. And at the center of the Vatican was a man whose quest for power would propel him to seek the ultimate prize, the holy see of Rome. He was a man whose name would become synonymous with ruthlessness, and whose reign as pope would be remembered as the most infamous chapter of the history of the Catholic church -Rodrigo Borgia. His four children -Juan, the oldest, a prideful, lazy, unscrupulous sexual predator, Cesare, a young man torn between a faith that was not his calling and his dark violent nature, Lucretia, a young girl discovering the secret power that a women's sexuality holds...
俄罗斯艺术 (2009) 豆瓣 TMDB
The Art Of Russia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俄罗斯艺术
7.6 (11 个评分) 演员: 安德鲁·格雷厄姆-迪克森
艺术评论家Andrew Graham-Dixon带我们周游俄罗斯,一探究竟俄罗斯的艺术世界。
The Art Of Russia is a documtary series presented by Andrew Graham-Dixon. Andrew travels around Russia taking a look at the world of art there.
Series in which art critic Andrew Graham-Dixon tells the incredible story of Russian art - its mystery and magnificence - and until now a story untold on British television.
He explores the origins of the Russian icon from its roots in Byzantium and the first great Russian icon, Our Lady of Vladimir to the masterpieces of the country's most famous icon painter, Andrei Rublev.
Both epic and awe-inspiring, and producing brilliant art, nevertheless medieval Russia could be a terrifying place. Criss-crossing the epic landscape, Andrew visits the monastery founded by Ivan the Terrible, where his favourite forms of torture found inspiration in religious art.
One man would shine a light into Russia's 'dark' ages - Peter the Great who, surprisingly, took as his inspiration Deptford in South London.
Art of France (法国艺术) (2017) 豆瓣 TMDB
Art of France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Art of France
9.0 (13 个评分) 演员: 安德鲁·格雷厄姆-迪克森
Andrew Graham Dixon presents the 3 x 60 Art of France for BBC Four, taking viewers on a stunning visual journey through French Art history; from French gothic and Enlightenment via Versailles, to French Revolution and national collapse in 1870 and 1871, and finally, in episode three, to the rise of impressionism and existentialism.
简洁如照片 豆瓣
And Our Faces, My Heart, Brief as Photos
作者: [英国] 约翰·伯格 译者: 祝羽捷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4
《简洁如照片》涉及约翰·伯格所有作品背后的主题——故事,诗,艺术,哲学,社会观察,等等。他揭示了爱和分离的关系,诗歌如何赋予语言祈祷的承诺,先锋的运动和时代的落后力量之间的张力。他在伦勃朗的画中重新发现了神秘的力量,也重新审视了卡拉瓦乔的经典画作。他还探索家对于早期人类,以及今天城市中成千上万移民的意义。这本书“包罗万象”,是伯格对周围世界的美丽而又亲密的回应。
2021年7月26日 在读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