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爬山各自努力 - 标记
低头种地,抬头唱歌 豆瓣
作者: 岜农 2019 - 6
本书为作者的长诗、歌词、绘画以及访谈的合集,主要展现了他作为一名乐队主唱,为了追寻自由自在的生存空间,从城市逃离回到西南乡野开始半农半歌的生活的心路历程。书中选取了80几幅精美插图,关于岜农的唱片、种地、音乐和个人生活,图片处处透露出一种悠然的闲适和美好,并以二维码的形式嵌入36首岜农自创的原生态歌曲,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本书无论是诗歌语言、绘画风格还是背后的思想都有一种让人感动的干净和淳朴。
脚下是泥土,心中有诗意:愿你生而自由,遵从内心地过仅属于自己的一生。
2022年4月28日 想读
不可思议的发酵酿造 豆瓣
作者: 马俊丽 / 刘新征 2022 - 4
发酵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世界,本书作者以较易上手的自酿酒为切入点,选择应季且易得的材料,通过严谨的操作步骤,手把手带领读者自酿一杯酒饮,轻松走进发酵酿造的世界。书中还用生动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片展现了与酿造有关的人物故事以及精彩纷呈的酿造旅程,将历史文化与日常生活巧妙结合,将发酵酿造的魅力展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是专业从业人员还是普通酿造爱好者,都可以从书中找到发酵酿造的乐趣所在。
2022年4月27日 想读
如雪如山 豆瓣 Goodreads
8.2 (117 个评分) 作者: 张天翼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 - 4
○ 没有一个女人,是微不足道的
○ 她们隐秘的悲喜与爱憎,如此迥异,又彼此相通
○ 李敬泽、梁永安、张莉、笛安 众多名家诚意推荐
○ 青年实力作家 张天翼 全新女性主题小说集
------------------------------
☆ 内容简介
生活中,“雪”与“山”,都是极其常见却又无法忽视 之物。那如雪般细碎的日常和如山般刻骨的过往,几乎贯穿着每个女性的生命记忆。《如雪如山》正是一个个以女性视角讲述的关于女性生存故事的隐喻。
作者张天翼以敏感善察的心思和细腻锋利的笔触,通过七位女性主人公的人生断面,梳理出名为“lili”的女性成长史:她可能是春运火车上坐在你对面的恬静女学生立立,也可能是在医院中与你擦肩而过怀抱婴儿、正为产后抑郁症所苦的俪俪,还可能是住你家隔壁已经步入老年的失独母亲丽丽……她们的负累与挣扎,以一种透彻、浓烈的贯穿抵达了生存的真实。
所有女人身上都暗藏一块相同的拼图,她们隐秘的悲喜与爱憎,如此迥异,又彼此相通。在这本书中,我们或许能找到“该如何生活,如何爱,如何面对在夜晚辗转难眠的自己,如何在未来到来时不至丧失勇气”的答案。
-------------------------
☆ 名家推荐
天翼就是有这个本事,能够让那些灰暗的东西、非常困窘的东西有一种光晕,甚至是迷人的光晕。
——著名文学评论家 李敬泽
《如雪如山》以细腻的细节、场景和氛围,写出了现代女性的负累与挣扎。小说的文字透彻而浓重,不屈不挠地抵达了生存的真实,同时从内心传达出的女性共通的精神困境,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感。
——著名学者 梁永安
在文学世界里,张天翼像鱼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什么不可以冲撞,没有什么不可以书写。这真令人惊喜,一个天然没有边界感的作者,不由得不让人抱有期待。
——著名文学评论家 张莉
该如何生活,如何爱,如何面对在夜晚辗转难眠的自己,如何在未来到来时不至丧失勇气。这就是张天翼的答案。
——著名作家 笛安
2022年4月27日 想读
请宰了我 豆瓣
Please Kill Me: The Uncensored Oral History of Punk
7.9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莱格斯·麦克尼尔 / 吉里安・麦凯恩 编著 译者: 郝舫 / 时颖 花城出版社 2005 - 1
这部《请宰了我:一部叛逆文化的口述秘史》采用最真实、最生动的口述体方式,由当事人回忆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朋克、地下音乐潮流,包括“地下丝绒”、吉姆·莫里森、伊基·波普、戴维·鲍依、纽约妞乐队、帕蒂·史密斯、雷蒙斯乐队、性手枪乐队等乐队及明星人物的叛逆、自毁。充斥着性、毒品、酒精、离经叛道,既是带动文化浪潮的音乐天才,同时,又是十足的混蛋生活。与此同时,这部口述秘史还涉及上世纪60至70年代许多著名的文化先锋人物,如安迪·沃霍和他的“工厂”、约翰·辛克莱、马尔科姆·麦克拉伦,讲述了他们如何制造了60至70年代的众多新文化事件及明星人物。
2022年4月27日 想读
肠子的小心思 豆瓣
Darm mit Charme: Alles uber ein unterschatztes Organ
8.6 (72 个评分) 作者: 【德】朱莉娅·恩德斯 译者: 钱为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 1
【内容简介】
《肠子的小心思》是德国图书界的黑马,口嫌体正直的德国人,一面对粑粑说着“不要不要”,一面看得好污好欢乐。原来,德国人觉得理所当然的马桶竟是痔疮的罪魁祸首;如此现代化的今天,蹲坑这种看似原始的行为竟然还在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地区保留着,而且这才是大便的正确解锁方式;跟肠子相关的事,不仅有趣,还密切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一个感觉不好的肠道会让我们感到沮丧,而一个健康的、营养良好的肠道会大大地改善我们的情绪……谁能想到这些奇葩欢乐的内容,竟是一位软萌妹子所写,还一举俘获36个国家和地区读者的心。让我们跟着这本新鲜出炉带着屎味的书,一起开启神奇的消化道之旅吧。
【编辑推荐】
吃喝拉撒那点事儿,居然让全世界的读者看得放不下。
这书有毒有雷有屎尿屁,胆小者慎入!!
2014年德国最畅销图书,销量超过170万册,荣获读者选择奖金奖,是德国人居家旅游馈赠亲朋必备良品。
授权36个国家和地区,已出版美、英、日、法、西等版本,全球销售狂飙500万册
2015年美国图书肠道健康分类排名第一,被《纽约时报》评选为Bestseller
肠子并不是一个只会放屁和排泄的管道。
肠道组成了人体三分之二的免疫系统,肠道受损,整个免疫系统都会处于崩溃边缘。
肠子有自己独立的“大脑”,即使“脑残”,腹脑也能继续控制整个内脏系统的运作。
所有器官都需要消耗能量,只有到了小肠那里我们才能挣一些能量回来,正是小肠让“逛吃逛吃”的人生变得如此有意义。
肠道健康了,不吃药病也好了,皮肤变光滑了,身材更有线条了,这都是肠道默默为我们做的好事。
想到还有肠子这样不求回报地深爱着我们,是不是感觉人生也变得更美好了呢?
前方高能预警!再说一次,这不是演习,正在进食的各位请小心!!!
为什么吃进去的食物千奇百怪,拉出来的物体却千篇一律?
金黄、暗绿、浅棕、深褐,羊粪蛋、香肠、牙膏、蛋花汤,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粑粑到底在向我们传递什么健康信息?
让我们跟随一坨粑粑的生命历程,去了解赐予我们洪荒之力的消化道是如何工作的吧!
美食欢迎光临——牙齿的研磨——舌头的搅拌——食道的推送——胃的摇晃拌匀——胃酸的腐蚀进攻——小肠的分解细化——大肠的压榨挤干——括约肌的死守和放行——便便拜拜~~~
2022年4月20日 想读
The Fate of Food 豆瓣
Amanda Little
Harmony 2019 - 6
Climate models show that global crop production will decline every decade for the rest of this century due to drought, heat, and flooding. Water supplies are in jeopardy. Meanwhile,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expected to grow another 30 percent by midcentury. So how, really, will we feed nine billion people sustainably in the coming decades?
Amanda Little, a professor at Vanderbilt University and an award-winning journalist, spent three years traveling through a dozen countries and as many U.S. states in search of answers to this question. Her journey took her from an apple orchard in Wisconsin to a remote control organic farm in Shanghai, from Norwegian fish farms to famine-stricken regions of Ethiopia. The raise to reinvent the global food system is on, and the challenge is twofold: We must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ndustrial agriculture while also preparing for the pressures ahead. Through her interviews and adventures with farmers, scientists, activists, and engineers, Little tells the fascinating story of human innovation and explores new and old approaches to food production while charting the growth of a movement that could redefine sustainable food on a grand scale. She meets small permaculture farmers and "Big Food" executives, botanists studying ancient superfoods and Kenyan farmers growing the country's first GMO corn. She travels to places that might seem irrelevant to the future of food yet surprisingly play a critical role—a California sewage plant, a U.S. Army research lab, even the inside of a monsoon cloud above Mumbai. Little asks tough questions: Can GMOs actually be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and for us? Are we facing the end of animal meat? What will it take to eliminate harmful chemicals from farming? How can a clean, climate-resilient food supply become accessible to all?
Throughout her journey, Little finds and share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hrea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encounters a sense of awe and optimism about the lessons of our past and the scope of human ingenuity.
2022年4月19日 想读
中间人经济 豆瓣
作者: [美] 玛丽娜·克拉科夫斯基 译者: 唐榕彬 / 许可 中信出版社 2018 - 1
仔细观察周围,我们不难发现,身边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中间人:
地产中介连接着买房的和卖房的人,
电商平台连接着买家和卖家,
滴滴打车连接着车主和打车的人,
大众点评连接着商户和消费者,
……
中间人到底是干什么的?他们在经济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如此容易获得,中间人为什么还在蓬勃发展呢?
在《中间人经济》这本书中,来自硅谷的新闻工作者——玛丽娜·克拉科夫斯基阐述了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中间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普遍、更加可贵,甚至可以说,它们是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她通过大量的经典案例研究归纳总结了中间人所扮演的6种角色:搭桥者、认证者、
强制者、风险承担者、礼宾者、隔离者。中间人正是通过这6种角色的不同组合提供价值,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搭桥者缩短了交易的距离,认证者去伪存真,为买方提供可靠信息,强制者则能够确保买卖双方都全力以赴、互相合作并且遵守诚信……如果没有中间人的话,很多互惠的交易将不复存在,社会也会因此变得低效。
这本书通过展示经纪人、中介、交易商和其他各类中间人如何扮演6种角色,以全新的视角展现了中间人的形象,揭示了怎样才能在各行各业展发挥中间人更大价值,同时也告诉你如何扮演好中间人来获利。
2022年3月16日 想读
当我像鸟飞向我的梦 豆瓣
THE BIRD IN ME FLIES
作者: [瑞典] 萨拉·隆德贝里 译者: 王梦达 2021 - 10
梦想是小鸟
天高任它飞
一段艺术家追求梦想的童年往事
一个底层女性震撼人心的成长史
◎ 编辑推荐
☆ 坚持自我、追求梦想,一个女孩的励志故事。
本书以瑞典艺术家贝尔塔·汉森的童年经历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出身农家的女孩冲破生活的牢笼,坚持做自己,努力追求梦想,并最终如愿的励志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上个世纪20年代,当时的女性无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被困于家庭,得不到进一步的自我发展。主人公贝尔塔热爱艺术,想获得再教育的机会。然而她总是被反对、质疑包围着,仅有的一点支持也因为母亲的离世而丧失了。在绝望中,她奋起反抗命运的不公,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最终获得了父亲的理解。
这个故事诉说了一个女孩的悲伤与渴望,在传统社会中的不易,以及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坚韧。这些宝贵的精神能给予女性乃至所有心中有梦想的人强烈的心灵震撼,激起他们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
☆ 主题丰富,传递积极的价值观。
本书是作者萨拉·隆德贝里为儿童创作的图画书,但它所探讨的内容可以影响到所有年龄段的读者。除了最突出的“追求梦想”主题之外,这本书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思考与讨论,如梦想与现实的冲突、应对命运的挑战、对自由的渴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象力带来的神奇的精神力量、艺术对生活的影响……所有这些都被巧妙地融入故事,被描绘得深刻而动人,同时传递出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 诗意的语言、高度艺术性的画面恰到好处地呈现了一段艺术家的往事。
本书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艺术家贝尔塔·汉森的日记与信件,因而整个故事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有点像日记的感觉,语言简洁、诗意、饱含深情,对于年龄小的读者理解起来也毫不费力。
画面色调明丽,暗示着一种希望、一种蓬勃的动力。作者萨拉·隆德贝里是一位具有超高艺术修养的绘者,她利用各种不同的创作手法——水彩、水粉、拼贴,提供给读者难忘的、甚至是惊艳的视觉体验。同时,画面中反复出现的蓝色小鸟是一个不断被强化的故事意象,它被很巧妙地融合在故事的叙述中,一步步走向升华。整个故事就是被这种高度的艺术审美包围着,与艺术家的故事原型完美契合。
☆ 基于真实事件的传记绘本,故事更有力量。
贝尔坦·汉森是一位极富个性的艺术家,童年经历在她的艺术创作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她儿时做出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她,这足以证明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事在人为。由这段经历写就的故事,比一个完全虚构的故事更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并深受鼓舞。故事的后记再次强调了这种真实感,帮助读者了解更多故事之外的信息,更充分地理解人物。
◎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女孩贝尔塔生活在瑞典北部的一个小农庄,妈妈患有严重的肺结核,长年卧病在床,贝尔塔和姐姐们承担着繁重的家务。贝尔塔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并且希望在完成基础教育后能继续求学。但爸爸很反对,他觉得画画只是浪费时间,对生活没有实际意义,一个女孩子的生活要务是做好家务,照顾好家庭,没必要接受更多的教育。贝尔塔认为这样的生活没有希望,她想追求更适合自己的生活。妈妈的理解与支持给了她很大的心理慰藉。但是当妈妈的去世时,孤独和绝望令贝尔塔爆发了,她鼓起勇气反抗命运的安排,最终,爸爸同意了她的请求。
◎ 媒体推荐
“追寻梦想”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什么样的牺牲、劳作与痛苦?在《当我像鸟飞向我的梦》一书中,萨拉·隆德贝里对艺术家贝尔塔·汉松独特的人生故事进行了思考与诠释,造就了这样一本关于追寻艺术与生活的美好、富有生命力的儿童读物,它激励读者勇于去追随自己心中的“鸟儿”,飞往它们想去的地方。
——奥古斯特奖评委会
这本书不应该被错过,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它提供了双重的艺术体验——最优质的插图与最亲切的艺术家传记。
——英国图书馆协会
该书提供了一种强烈的视觉体验,并向读者展现了多层次的故事内容:主人公贝尔塔的生活、她母亲日益恶化的健康,以及她的生活与自己对艺术蓬勃发展的兴趣之间发生的冲突。故事利用不同风格的绘画媒材,有效传达了画面的艺术性,增强了故事的广度。从画面中可以解读到复杂而动人的情感——一种未达成的渴望,还有一些悲伤和难过的情绪。这本书的形式像是一本艺术家的素描本,让人倍感亲切,同时它又是一场视觉盛宴。
——凯特·格林纳威奖评委会
◎ 获奖记录
2017年瑞典奥古斯文学奖
入选dPictus100本优秀图画书
北欧理事会文学奖提名
2020年Booklist青少年十大艺术书籍
2021年凯特·格林纳威奖提名
2022年3月8日 想读
小镇喧嚣 豆瓣 Goodreads
9.1 (23 个评分) 作者: 吴毅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2
基层迎检、开发纷争、征收税费、产业调整、征地“种房”、维权争利……“喧嚣”一词,释尽乡镇日常政治种种人事与结构交织碰撞的众声嘈杂。本书以后现代叙事策略,围绕基层政权、村级组织和农民在复杂的乡村权力场域中博弈共生的过程和状况,深度阐释了21世纪初中国中部地区某乡镇“乡域政治”的运作实践与支配逻辑。
本书出版十年来,获得学术界内外的广泛好评,被权威专家和普通读者誉为数十年来少见的以“抵近现场”“深度描写”的方式、以“比小说还精彩”的叙述来“复杂化理解”中国基层社会的作品。重读此书,不难发现,虽然它研究的是十多年前的乡镇,但是,对于“故事”背后种种复杂因素的颇有见地的理论探讨,让它在今天仍然极具启示。
2022年3月7日 想读
清宫海错图 豆瓣
作者: 故宫博物院 故宫出版社 2014 - 9
“海错”一词,是我国古代对于海洋生物、海产品的总称,出典于《尚书·禹贡》:“厥贡盐公式,海物惟错。”
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海错图》即是一部记录了海洋生物、海产品的绘卷。根据《石渠宝笈续编》的记载,《海错图》共有四册,前三册藏于故宫博物院,第四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022年2月27日 想读
清末民国人口贩卖与家庭生活 Eggplant.place 豆瓣
Sold People: Traffickers and Family Life in North China
作者: [美]任思梅 译者: 施美均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 9

两度入狱的程黄氏仍愿重操旧业继续卖人,良家之女陈氏经她丈夫、父亲的手辗转被卖四次,军阀纳顺洪的遗孀利用地下军事网络在天津建立起自己的人口贩卖集团……
人丁就是投资,而妇女、儿童和穷人最容易出手。乱世中的小人物命运如何?
新法更替旧律,当约定俗成的做法成了犯罪,妻子、奴仆、小妾、童养媳,在这个处于过渡之中的法律环境里,哪些人是一个家庭的合法成员,哪些人不是?
由晚清民国的人口贩卖切入,追踪华北地区的人贩子与家庭生活。从传统中国家庭结构到社会法制的变化,探索处于戏剧性变革时期的民间社会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意识。
————————————————————

清末,中国北方的人口买卖市场十分活跃,仆人、妻妾、童养媳、妓女、学徒、养子等,那时候社会各个阶层的家庭都依赖人口贩卖满足家庭所需。本书研究的正是这种人口交易是如何实现的,以及使其成为可能的社群和亲属网络。作者对警局和法庭档案的使用相当创新,以富有细节的个体故事做串联,展示了当时的社会如何接受人口贩卖作为一种普通的交易事件。在审视关于奴隶和人口贩卖的法律辩论和精英话语的同时,也深入到了人贩子和受害者个体的世界,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全面且立体的处于历史变革中的底层人口流动图景。
————————————————————

任思梅巧妙地串联起零散的史料,对晚清民国时期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人口买卖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深入挖掘了人贩子与受害者的个体世界,生动鲜活地展示了人口贩卖者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意识之中扮演的角色。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夏晓虹
人口贩卖,是令人痛恨之事。然而,在传统中国的底层社会,又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作者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故事,描述了清末民国形形色色的人口贩卖与家庭结构的复杂关系,从而揭示出在传统等级秩序之中,这一现象的内在逻辑。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许纪霖
2022年2月23日 想读
奶酪与蛆虫 豆瓣 Goodreads
The Cheese and the Worms
8.0 (75 个评分) 作者: [意]卡洛·金茨堡 译者: 鲁伊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7
多梅尼科•斯坎代拉,一位普通的磨坊主,生活于16世纪意大利东北的弗留利地区。他能读会写,读过《十日谈》、意大利本国语言版《圣经》和曼德维尔游记之类的书,也能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它们。他先后面对乡邻、神父和宗教法庭的法官,表达自己的情感,阐述自己对教会和世界的看法。如果有机会觐见教皇、国王,他也想要慷慨陈词。
他不相信基督救赎,怀疑圣经文本,讥讽洗礼等诸圣事不过是一桩生意。他说上帝是一缕空气,视众天使为奶酪中的蛆虫。他大声指斥压迫穷人的教士、贵族,呼吁教会放弃特权、返朴归贫,甚至渴望发起一场激进的宗教改革。对他的两次审判相隔十五年,亲朋的退避、教士的斥责和审判官的威吓,皆未动摇他“离经叛道”的立场和信心。
最终,在近乎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之后,由于教皇的直接干预,他被宗教法庭下令烧死在火刑柱上,就死在大名鼎鼎的布鲁诺被烧死前夕。
金茨堡在错综复杂的审判档案和精英文化、低层文化之间穿梭游走,编织了一个结构巧妙、叙述迷人的故事。通过磨坊主多梅尼科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世界,他的奇思异想、喜怒哀乐和挑战权威的决心,16世纪欧洲大众文化的瑰丽图景乃至欧洲宏大的历史画卷也徐徐展开。
编辑推荐:
★史学巨擘金茨堡经久不衰的经典,出版45年来首次在中文世界出版
本书是几乎每一个学历史的人都知道或听过的名著,自1976年出版以来,享誉全球,至今已以意大利语、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加泰罗尼亚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韩语、捷克语、希伯来语、波兰语、爱沙尼亚语、芬兰语、克罗地亚语等多种文字出版了二十多个版本。本书不仅是微观史学三大代表作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检验,也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史学经典。
★抽丝剥茧,探索个体的知识来源与世界观,呈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碰撞
在本书中,作者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探讨主人公离经叛道的思想、读过什么书、可能接触过哪些思想和团体,展示了他读过的那些书与他阅读这些书的方式之间的差异,他以相当不同的方式重述(甚至扭曲)了他读过的内容。通过他的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他的生活,还看到了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他以一己之力向宗教和政治权威发起的挑战,也可以感受到书面文化与口头文化之间的交织渗透: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和印刷术都对这个“边缘小人物”产生了影响。
2022年2月21日 想读
Women and Madness 豆瓣
作者: Phyllis Chesler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 11
Feminist icon Chesler's pioneering work--2.5 million copies sold--revised and upda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30 years. This definitive book was the first to address critical questions about women and mental health. Combining patient interviews with an analysis of women's roles in history, society, and myth Chesler concludes that there is a terrible double standard when it comes to women's psychology. In this new edition, she addresses head-on many of the most relevant issues to women and mental health today, including eating disorders, social acceptance of antidepressants, addictions, sexuality, postpartum depression, and more. Fully revised and updated, "Women and Madness" remains as important today as it was when first published in 1972.
2022年2月18日 想读
浮生 豆瓣
The Fisher Folk of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 An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of Boat-and-Shed Living
作者: 贺喜 / 科大卫 主编 中西书局 2021 - 6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沿海、沿江、沿湖生活着大量的水上人。这些人或被称为“疍”,或被称为“九姓渔户”,等等。这些称呼的背后往往交织着陆上人与水上人之间的权力关系。历史上,水上人往往不被允许上岸建屋居住,他们也很少掌握文字,因此撰写水上人历史的,几乎都是陆上人,采取的是陆上人的眼光。本书即试图去理解这样一个文字记录很不全面的社会历史,解读其与“陆上人”的联系与交流。
2022年2月13日 想读
To the Place of Trumpets 豆瓣
作者: Kelly, Brigit Pegeen 2011 - 3
The winning volume in the 1987 Yale Series of Younger Poets competition is To the Place of Trumpets. As James Merrill, distinguished poet and judge of the competition, has said: "Brigit Pegeen Kelly's poems suggest a kind of folk art-their clay washed of narrative grit, serviceably turned and fancifully decorated, fired, then filled at the creative instinct's oldest well. It is a pleasure to drink form this fine local pottery."
2022年2月12日 想读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豆瓣
8.1 (43 个评分) 作者: (美) 伊丽莎白·毕肖普 译者: 包慧怡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5 - 3
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
狄金森后最伟大的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经典诗集
布罗茨基、希尼、帕斯等众多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推崇备至
伊丽莎白•毕肖普,诗人中的诗人,被认为是“狄金森后,美国最伟大的女诗人”。一生都在流浪和漫游中度过,自称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 唯有孤独恒常如新》收录了毕肖普最为经典的诗歌,包括《失眠》《一种艺术》《旅行的问题》《致纽约》等脍炙人口的名篇。选译于Farrar,Straus and Giroux出版社为纪念毕肖普诞辰100周年出版的两卷本《毕肖普诗歌散文全集》之《诗歌卷》,被《波士顿邮报》评为年度最佳诗集,也是迄今最权威的毕肖普诗歌选本。
毕肖普的写作技艺精湛、形式完美,从专业角度看炉火纯青,让人叹为观止。——谢默斯•希尼(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毕肖普的诗作清新、澄澈,可作为精致的艺术品玩赏。——奥克塔维奥•帕斯(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毕肖普立足于美国诗歌的传统……这个传统不以夸张的修辞,而以文以载道的立场著称。——哈德罗•布鲁姆(美国文学评论家,《西方正典》作者)
就艺术而论,在20世纪女诗人中,作品的复杂性、清晰度和准确性能与男诗人中的庞德比肩的,非毕肖普莫属。——廖伟棠(诗人)
这本书里所有这些令人推崇的、美妙的作品,都属于我们这个时代。让人挚爱,从不曾让人厌倦。
——《华盛顿邮报》
这本诗集里,至少有三十或四十首诗,可以媲美任何优秀的战后英语作品。
——《星期天时报》
2022年2月11日 想读
爱丽尔 豆瓣
Ariel
8.8 (1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西尔维娅·普拉斯 译者: 包慧怡 南海出版公司 2015 - 1
《爱丽尔》是美国著名诗人普拉斯的代表诗歌集。她在1963年2月11日自杀时,在书桌上留下了一个黑色的弹簧活页夹,里面是四十首诗作的手稿合集,集子最初的起名是《爱丽尔和其他诗》。后来由其丈夫根据该手稿顺序进行了整理和删减,并于1965年和1966年分别出版了两个不同版本。
本版《爱丽尔》与之前两个版本完全不同——它收录了完整的40首诗歌,并严格照普拉斯最后留下的手稿顺序编排,更加原汁原味地呈现作者那时的心绪。
2022年2月11日 想读
中古英语抒情诗的艺术 豆瓣
作者: 包慧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中古英语抒情诗常被看作诗歌史上的边缘文类,被保存在羊皮或牛皮手稿的零散页和页缘、其他非抒情诗文本的背面、杂货商的私人摘抄中流传下来。但若就此忽略这些失落在散页和尘埃中的无名之作,我们将损失的不仅是以英语写就的一些最质朴最动人的早期诗歌,更将失去一个连接后世抒情诗发展史的重要环节,一把通向全面理解英语诗歌之渊源的钥匙。
※ 本书是目前汉语语境中第一本专论中古英语抒情诗的著作,作者从中古英语原文完整翻译了七十余首代表文本,并采取每首诗一章、双语逐篇分析的体例,以九大传统和十大主题为线索,重点解读了十九首代表性中古英语抒情诗的思想内容,及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 中古英语抒情诗的渊源十分庞杂,主要根系包括“直系的”古英语诗歌传统、古典与中世纪拉丁语文学传统、基督教圣仪学、神哲学论著与教理问答、英格兰本土的中古英语民歌和舞曲、欧陆宫廷诗歌和情诗传统的间接影响等。本书将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英国中世纪文学的窗,介绍那些在俗语文学的黄金时代写作却没有留下名姓的抒情诗人,聆听那些在羊皮纸边缘默默舞蹈的昔日歌者微弱而美妙的声音。
2022年2月11日 想读
N号房追踪记 豆瓣 Goodreads
우리가 우리를 우리라고 부를 때
8.1 (78 个评分) 作者: [韩]追踪团火花 译者: 叶蕾蕾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 - 2
窥视威胁女性,以伤害女性获利,
这些罪恶并不遥远,甚至就在你我身边。
我们可以沉默,但也可以绝不罢休。
★震惊全球的网络性犯罪,韩国N号房事件直击实录。
★26万人的罪恶围观。在韩国,每200个人里,就有1个观看者。
★引发韩国全民共愤,总统文在寅下令彻查。
★身为女性,只是为了有尊严地活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韩国知名书店教保文库“开启2021年之书”
同名特稿荣获第52届“韩国记者奖大奖”
作者追踪团火花荣膺2020年“韩国女性家族部长官表彰”
N号房事件不仅推动韩国相关法律的改变,而且令数码性犯罪问题在世界得到关注。
“凡是来到Telegram的人没有是为了看正常东西的吧?”
“可以在这里公布前女友的KakaoTalk账号吗?”
“各位,那个女的(受害者)死了。”
“她是谁?反正不是我的错,嘻嘻。”
2020年3月,韩国N号房事件震惊世界,数码性犯罪问题由此进入公众视野。在N号房里,女性,包括未成年人,被威胁拍摄下非法性视频。画面不堪入目,手段极其残忍。加害者毫无悔意,随意传播,甚至以此获利。
在数码性犯罪的噩梦中,谁来保护儿童,创造安全的世界?谁又能预料女性与性犯罪的距离到底有多近?在一个女性不安全的社会,其他人又将走向何方?
N号房的加害者当中,没有人不知道自己犯下的错误。只不过他们相信自己是安全的。向打破他们这份坚信的“追踪团火花”致以深深的谢意。
——[韩]权金玄英(女性学者)
平凡的两人做出了伟大的事业。怀着共同目的努力的人很多,这两个人尤其令人感动的原因是,她们凭借“不多的经验和技术”做出了别人无法下决心去做的艰险的事情。而且,真正艰险的一点是,当时的世界还没有认识到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而她们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她们明知道这一点,还是下决心去做了。
——[韩]李京美(电影导演)
这不是她们的问题,而是我和我们的问题。我再次认识到,通过我们的力量是可以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通过这本书倾听“我们”的声音并与之产生共鸣,这也是一种凝聚吧。
——[韩]柳浩正(正义党国会议员)
2022年2月11日 想读
河山册页 豆瓣
作者: 钱红丽 2022 - 1
《河山册页》是钱红丽积淀多年的行旅散文集,游于皖中,走出皖外,足迹所至,遍及大半个中国。全书用文字及摄影记录了行旅所遇与自性探索,其间更不乏有对美好事物直观而单纯的描写。读者可以借她的眼,看见很多故乡与异乡的风物。作者笔下的风景,实则是几千年绵延至今、流淌到心里的诗书礼乐,简言之,传统、古典。钱红丽用温婉深情的笔触描摹河山,小品文连缀成河山的册页,匠心和诗心兼具,展现了独特的文字质感和思考方式。
旅行,让人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热烈的心,不让它荒芜,萧瑟,寂灭。梦想不死,值得追寻。何尝不可以做一个梦里行路远道怀古的人,生活在别处的人?
见山见水,自成天地。
作家钱红丽,积淀多年的行旅散文集。
车前子、蓝蓝 、何大草 诚挚推荐。
惜物,喜遇,顿悟,行色,好日。
山色寺景,小城四季,爱与美物,有故事的人。
二十余座城市的人文探寻,一场关照内心的向美之旅。
沉稳从容的日常叙述,精美细腻的生活摄影,值得收藏的文艺之书。
于天地行走中获取内心的力量,世间美而永恒的东西,尽收你眼底。
2022年2月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