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买书琐记(下编) 豆瓣
作者: 范用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11
买书、卖书、访书、搜书、烧书,内视生命惘惘难明也好,每有会意得意忘形也罢,离不开、绕不过的都是一个“书”字。本编50篇文字,从兰登书屋到德国大学的旧书摊,从东京的书店到伦敦的旧书一条街,周作人、梁实秋、姜德明、董桥、钟芳玲等,用如花妙笔,写下海外访书的书趣情缘。既有书痴在他乡偶然遇到心仪已久的爱书时那种故友重逢之感,也有异域书贾和书迷往来中那种视如己出之情;既有海外旧书肆繁华之时文人墨客的旧闻轶事,也有全球时变事移之后对旧书街没落的摇头叹息。一本旧书,联系着历史沧桑,也包蕴着书生情意。买卖之间,留散之中,书肆梦回,几许况味,消泯了时空的距离,都在这一缕书香中隐现。
2017年6月9日 已读
休憩120th,大大不如上编,本卷聚焦国外淘书,代入感本就欠强,多数篇目又有如流水账。且有大量掺杂外文单词,译名稀奇古怪并不统一的弊病,编者基本没下功夫。光一条查令十字街,本书中名字不下五种,凯恩斯也变成凯因斯,如果都是如知堂公般民国中人还则罢了,一票建国后玩这一套做什么!
文化 随笔
那些书和那些人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辛德勇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
辛德勇先生新作《那些书和那些人》一贯地透露着辛爷的真性情,全书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怀人,二是说书。
怀人的文章涉及黄永年、田余庆、索介然、邓自欣、刘浦江、陈东、梁永进等诸多知名学者或文化名人。说书部分则围绕欧阳脩及其所撰《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展开。
其书基于学术又高于学术,谈学术问题游刃有余、信笔拈来,读来趣味盎然,颇觉轻松。细忖其中味道,又非粗浅功夫使得,无一字不含深情。
2017年6月7日 已读
休憩119th,怀人+欧阳脩五代史记国志正名+凑数文。怀人部分还算可读,是为中平书话,欧阳脩部分不必要的长,事情说明白不需要那么多篇幅。凑数那几篇就卧槽了。我在想,如果我来写一本类似的书,那些书部分能写出百万字,书斋爱物及其背后故事丰盈充足,那些人可就抓瞎了
书话 辛德勇 随笔
金陵卖书记及其他 豆瓣
作者: 公奴 等 海豚出版社 2016 - 1
《金陵卖书记及其他》主要包含两本书,即《金陵卖书记》和《汴梁卖书记》。
1901年8月29日,慈禧太后发布上谕,要求"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代替它的是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和外国政治及学术的论文,以及清晰地论说《四书》、《五经》。1902年,金陵(南京)举行乡试,《金陵卖书记》的作者公奴一方面"以长者命赴试金陵",一方面本着"播文明之种子"的目的,"担筐挈箧,贳椽彼都"。一个多月的"闻见",公奴身历其境,现身说法,生动地描述了考生们购书、赶考的种种表现,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们在考场内外亦悲亦喜的窘态和丑相。
1903年,乡试在开封举行,《汴梁卖书记》的作者王维泰单纯以卖书而赴汴梁。《汴梁卖书记》文字虽平实,但如实呈现了开明书店的从业宗旨、从业原则以及操作程序和步骤;同时,也呈现了书商们的新方式同旧观念、旧习俗的对抗与博弈。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这样相对完整的全景记录,在林林总总的出版史料中,显得尤为难得。
2017年6月1日 已读
休憩114th,作者感时经世,颇有扼腕痛惜,叹惋世人不振之心,对科举中人描摹形象且狠,画皮画骨,且提出实业救国之策,从购书角度判别了世人优劣等级等等,今日看来思想并不特别出色,但一股蓬勃生气颇有可观。另外对购书者穷极尽相之事描述颇为有趣,阅读价值与史料价值均不低,读《阿英散文选》得知此书而购,阿英颇喜此书,有其道理。
文化 随笔
阿英散文选 豆瓣
作者: 阿英著 / 钱小云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 - 6
2017年5月26日 已读
休憩109th,太过芜杂,无所不包,四分之一的日记有史料价值,四分之一访书记我非常爱看,剩下一半不深不专,读来无味
随笔
东鳞西爪集 豆瓣
作者: 余斌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6 - 1
《东鳞西爪集》集结了余斌在《南方都市报》的名为“东鳞西爪”的专栏。专栏为文史性质,文章多集中于民国年间人与事。比如《燕卜荪是谁?》《钱穆酷评》等。另有十来篇偏于“时评”,由今事引发的议论,如《色情与情色》等。专栏文章篇幅不长,短小精悍,带着作者的文人趣味,同时让人眼界大 开。
说到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传播,燕卜荪尤其值得一书,倒不是因其他洋教授不大讲这个,而在于他本人就是其中的一分子,奥登等予穆旦们深刻影响的诗人与他都是哥们关系,这令他的课与学院派教授颇为不同,而有现身说法的意味,现代主义诗歌由此生动起来,不再是一个传说。
——《燕卜荪是谁?》
非常之人,常有非常之论。非常之论,也许包含着偏见,与常人所持偏见不同处,在常人往往有“偏”无“见”,高人则“偏”之外必有“见”。钱穆对陈寅恪持论严苛,肯定是“酷评”,却绝对不是“妄评”,就因为他的“酷评”有所“见”。证据是,不单“回环往复之情”将陈氏文风道个正着,即或“故作摇曳”四字,也未尝不可看作对陈文曲径通幽的某种把握,只是给出的是负面的评价而已。
——《钱穆酷评》
说汉语“无一字无褒贬”有点夸张,但我们的确是习惯于在词语上面就“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起来。小学生的语文训练中有一项,就是给词语“定性”,——不是划分动词、名词、形容词,乃是区分“褒义词”“贬义词”。比如“雄心”是褒义词,“野心”自然带着贬意,不妨“雄心万丈”,“野心”则是万万要不得的。在英语中“雄心”“野心”则共用同一个表述,ambition可以是“雄心”,也可以指“野心”,乃是一中性的描述,总之是有抱负吧?——但“抱负”二字一出口我就意识到问题又来了,因为在汉语中它是个褒义词,不能和“野心”挂钩的。
——《色情与情色》
2017年4月27日 已读
休憩78th,如此深入浅出有料有趣的民国学人轶事杂谈集子居然上市一年半已读人数不到十,委实让我有些错愕,这是一本非常值得读的书,无论是民国粉或是只想读书解闷的人,都可以各取所需,强推此书
余斌 文化 民国 随笔
蒐书记 豆瓣
作者: 辛德勇 九州出版社 2017 - 1
辛德勇教授不僅是史學界頗有成就的學者,因讀書而愛好收藏書籍。看本書收錄的文章,可以分享他買書、藏書、讀書的經歷和體會。這裡面既有買書藏書的經驗之談,又有關於圖書尤其是古籍的知識介紹,甚至是獨家秘笈。這些文章曾深受讀書人、愛書人的好評,首次結集成專書。
艺苑琐话 豆瓣
作者: 郑秉珊 2011 - 10
郑秉珊,生卒年不详,号拙庐,书画理论家,对元四家颇有研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过他的《吴镇》《沈石田》《倪瓒》,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过《石涛研究》,也曾注校过《山静居画论》。《宾虹书简》中收有一通黄宾虹致郑拙庐的信。后世凡是研究元四家,无不参照郑秉珊其书。
本书收郑秉珊先生论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的文章七篇,除第一篇论述王维《江山雪霁图》流传始末外,其他都是论述明清时期知名画家和书法家,如董其昌、八大与石涛、恽南田与王石谷、金冬心、赵之谦、李慈铭,最后一篇则论述近代书人。通读其文,使读者对于中国明清以来书画艺术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因所书之人皆有个性者,读其故事,颇有趣味,对一般无艺术专业基础者亦无困难,能增加读者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兴趣。
2017年3月13日 已读
休憩54th,我有些职业病,看到南北朝人名、中唐人名、民国军阀时期人名以及元明清民国书画家人名密集出现就会high,呼吸急促心情骀荡,和发春一样,所以我不懂书画,却读了一大堆相关作品。这本小册子也是其中之一,我觉得如果我大着胆子评论内容肯定要闹笑话,但是我还是莫名其妙的读得很爽,啊,人啊,最难懂的还是自己哟
随笔
烈火中的凤凰 豆瓣
作者: [法国] 阿纳托尔·法朗士 译者: 范国恩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 - 1
这是一部有关书的作品集,收录了20多篇与书有关的文章。其中有法国作家、诺贝尔奖得主法朗士的《对书的爱》有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罗曼·罗兰的《读书杂感》有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流行病》以及美国科幻小说家布雷伯里的《烈火中的凤凰》等。
2017年3月2日 已读
休憩48th,辽教出版社是有名的内容美如画,编选乱如麻,装帧丑如狗,此书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对书文化与世象的评论、有关作家与写作的讽刺小说与科幻小说,林林总总莫衷一是,而质量,真他妈的好!MCMLV可以做短篇小说写作教科书,一个小neta引出一个漂亮故事以及可以无限延伸的拓展性,而布雷德伯里本书压卷之作《永久的漫游和地球》,把人类对精神财富的执着追求以及作家燃烧自我的倾力创作这些美好的情绪和行为写的尽善尽美,让合上这本薄册子的我有想哭的冲动,多好的一本书啊,你们都去买一本来行不行啊!
小说 随笔
世说新篇 豆瓣
作者: 黄苗子 2006 - 6
“苗老汉聊天”是作者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小品随笔自选集。 作者言:老汉一生遇的好人多,坏人少,结识的师友都是好人、奇人、 “酷”人、“绝”人。这些好人、奇人、“酷”人、“绝”人中,有学者,如叶恭绰、陈寅恪、启功、王世襄;有作家如郭沫若、郁达夫、聂绀弩、吴祖光;有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丁聪、黄永玉;有表演艺术家和音乐家,如梅兰芳、石挥、侯宝林、戴爱莲、张权;还有儿时的朋友和老街坊。作者把他们的好、奇、酷、绝端给了读者。
2017年2月20日 已读
休憩43rd,读其他书得知进而购入一读的好奇读物,读至郭沫若颂德一篇终于耐不住性子,文章短而浅,并无余味,类似我辈常为的填空格应需而作的豆腐块,读时难抑不耐与失望情绪,适合老者慢悠悠的阅读
散文 随笔
朝歌集 豆瓣
作者: 张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本书是张晖对古典文学研究梦想的辑集,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谈《封神演义》的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第二部分谈寻找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第三部分首次公布了龙榆生与陈三立、陈寅恪与俞平伯等师友的多封论学通信,考证了他们之间的交往;第四部分探讨了中国古诗文鉴赏的意义;第五部分是书评。另有附录,收有好友维舟纪念张晖学术梦想与求学经历的回忆文章。张晖作为一位优秀的文史学者,本集是他生前就编好的,此书的出版也是对他短暂而辉煌学术生涯的一个纪念
2017年1月19日 已读
修行4th,书评较多,钻研较深,作者功底不凡,不过书评这东西,如果读者没读过所评之书,其所得必定是作者思考方式与评述中吉光片羽一般的思维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同为六合丛书的老胡两本,比张辉这本强太多。学问层面我没有评论的资格,张晖文笔朴实无华,虽无灵光闪动其基础想必坚牢,全书最爱一篇,居然是已读过多次的维舟那篇《平生风义兼师友》,真情流露,即使重读,犹然不能无感,唏嘘,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啊
中国文学 张晖 文学 随笔
书时光 豆瓣
8.0 (6 个评分) 作者: 张宗子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 9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数十篇读书随笔。全书共分五部分:在那风清月霁之宵——读《西游记》札记;桃花万树红楼梦;小说奇境;苏东坡的世界;伥鬼轶事与闲说板桥等。
每天早晨,坐在图书馆的餐厅,面对一杯咖啡、一碟面包、一本书,开始新的一天,这是相当惬意的事。你无法知道每一天会为你带来什么。
一些意味深长的事也许正在发生,也许表面的热闹只包藏了一个巨大的空虚……
作者近年来关于读书的文字,不过这些文字“不是为了向别人传授知识,也不是为了纠正别人的看法”,只是“为了自己高兴”。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作者才得以笔墨淋漓,妙论不断。无论是在《西游记》札记中漫论高老庄的人情世故,还是桃花万树红楼梦中解读此岸的薛宝钗、香菱的石榴裙;无论是闲说郑板桥、体悟苏东坡,还是林林总总的明清小说谈,都会给喜欢读经典、或者想要读经典的读者带来惊喜。
2017年1月18日 已读
休憩15th,《往书记》算修行,这本只是休憩,无他,读往书记狂动脑,读这本大可不必。往书记时的张宗子远比书时光的张宗子老成深邃,往往微言大义,引人思索,书时光引的书和人物都太熟,观点也不新,有几篇很可读,整本书都隽永好读,读完所得,却也无甚可观。
张宗子 随笔
往书记 豆瓣
作者: 张宗子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 1
往书记,顾名思义,是对过往之书的回忆。古乐府有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书无新旧之分,凡是投缘的,都是好书。这里说“往”,好比对人。所谓故,含有对在时间中流逝之事物的珍重惋惜之意。同样一本书,二十岁时读到,和四十岁时才读到,意义不一样。年轻时读到的书,影响思想,塑造人格,决定道路的选择,积偶然为必然,变不确定为确定。还有很多书,几十年里手不释卷,温故知新,它是过去经验里最可贵的部分,还将继续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张宗子
2017年1月13日 已读
修行3rd,读书至高境界是融会贯通,灵光一闪次之,会心一笑再次。这本书在我,是灵光一闪加会心一笑。作者阅读兴趣领域、兴趣点以及个人趣味如人海之中我一镜一影,篇篇熟习且有莫逆会心之感。这种感觉太难得了,而这种75%书目我都读过的书话则更是难寻难觅。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热衷书事酷爱重读如你如我,无法不爱这本书啊
张宗子 随笔
里柯克幽默随笔选 豆瓣
作者: 蓝仁哲 选编 重庆出版社 1984
2016年12月23日 已读
休憩201st,过去几天的阅读堪称怀旧之旅,昨日依次重现,向我撩开温情的面纱,此书中倒行逆施的贾金斯先生等几篇,儿时都在读者或其他集子中读过,其印象不下于那绝对经典的《一碗清汤荞麦面》,阅读之乐,莫过于斯,有好文,而又有故友重逢,雨夜温酒话当年,携手对泣继而破涕为笑的奇妙感受,好久好久了呢,好久好久了吗?
幽默 里柯克 随笔
生活的艺术 豆瓣
作者: 林语堂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0 - 1
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著作甚丰,其中的散文、随笔更是精华。他结合外国娓语式散文和中国明清之际性灵作品的长处,加上林先生本人的天赋气质,使他的文章显示出主人情、通灵性、富幽默的特色。本书于1937年在美国出版,次年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首达五十二周,且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并为数十种文字所翻译。
林语堂在本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
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2016年12月11日 已读
修行23rd,生活是美的,生活是难得的,需要珍惜,不需要克制欲望
杂文 林语堂 随笔
你就适可而止吧 豆瓣
作者: 孙爵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16 - 10
◎豆瓣活跃作者日租界傀儡新书上市, 特点就是好笑,好笑,好笑!
上班不要看,上课不要看 ,吃饭不要看, 喝水不要看
做面膜不要看,身边有人睡觉不要看……不要看!
◎初入职场,遇到各种不靠谱公司。
入职第一天就被封为大中华区销售总监、全球发行战略副总裁、全国市场委员会主 席 ……
进入文化行业,写文案、做PPT,还代笔歌词、墓志铭,成为一位文化行业的“精英”。
回忆年少也荒唐,奇人总是在一个时代聚集。
自以为聪明的吝啬,送礼就送一箱奶。
一言不合就毒舌,情伤要绝食?跳楼吧!比较快。
维持表面风光生活,背地里借遍每一位同学的钱。
也曾错爱过很多人,万般滋味不好说,只道曾经相爱过。
阅女无数的下铺,女生之友萌胖子,闷骚的寝室长,广撒网的爽哥••••••
各自上演一幕幕爱情离合戏。
经历一番爱恨情仇后,谋生方式和身边的人渐渐尘埃落定。
常见的是各奔东西,难得的是常常联系。
捧腹大笑之余是一丝不舍。
2016年10月9日 已读
休憩149th,昨天和此书作者,我的偶像傀儡大人共进晚餐,并得到了傀儡大人的签名赠书,回来读了一宿,乐成傻狗,今早困成狗红着眼睛写报告。虽然都是读了很多次的老文章,但是印成书阅读效果真是太赞了。我是傀儡的铁杆粉丝,已经跟读他一年有余,我在豆瓣在知乎的目的就是认识一些有趣有才华的朋友,傀儡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个。都说唱歌唱功在其次,嗓音辨识度要是有了就真的是老天赏饭了。傀儡的文笔与情节布局都还有可提升的空间,而行文风格之独特之妙趣横生乃是天纵,委实妙不可言。另外,编辑把所有的“傻逼”和大保健相关内容全删掉让此书减色不少,这些东西不美好但是真实,而且是构建特色的一大重头戏,所以我会收藏此书,还会打印几篇夹在书中,我坚信有朝一日,来自傀儡的作品会排成满满一格,任我欣赏。
随笔
云乡话食 豆瓣
作者: 邓云乡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 - 11
《云乡话食》:孔老夫子说过:食色性也。这句话当然是至理名言。但凡在这世上活过的人,无不为此二样事情忙忙碌碌一辈子。这不是说此二件事是人的唯一应该的事,而是基础之基础。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并不感觉到它,但没有是万万不行的。
好色和好吃一样,除却感官之欲的快意外,还有另外的舒爽感受。
这也和能力有关,与秉赋有关。一个人不一定一直具有享受美食的能力,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一来人的器官会钝化,会有缺憾,二来经济不允许你能享受。
但这不妨碍有另一种享受的方式,就是阅读,人生而有涯,而世界实在太过浩大,世界上的美妙也太过庞鹜。穷尽有生之涯也未见能得其一二。虽然有些意淫之嫌,却也聊胜于无了。
2016年9月30日 已读
休憩142nd,邓老生为饕餮,见识广博,而文笔功夫自不必说,然而依然无法勾起我的食欲,美食文章难写可见一斑,世上能有几个汪曾祺,几个梁实秋?
美食 邓云乡 随笔
读书年代 豆瓣
Bouquiner
7.4 (25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妮·弗朗索瓦 译者: 俞佳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 9
只有巴黎会产生这样一本书。
这是安妮•弗朗索瓦五十年读书时光的回忆录。从记事起,安妮就生活在一群为书痴狂、将阅读视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巴黎人中间。一年夏天,弗朗索瓦家所在的公寓失火,母亲是最后撤离火场的人:穿着睡衣,腋下还夹着一本书。后来,作为一家著名出版社的编辑,安妮在阅读中度过了 自己大部分职业生涯 ,与书发生了许多奇妙的际遇,也积累了形形色色的故事和话题。
只要读书,就有怪癖。在一个热情、调皮、温柔的书痴笔下,与书有关的每件事都很有趣,也都无可避免地产生令人抓狂的问题。而读书不仅是智力的、并且是感官的经历,有色彩和声响,气味和触感,肌肉和神经,记忆与遗忘,是关于心灵、时空和生命的热情诗。
安妮•弗朗索瓦不是藏书家,只是一个纯粹的爱书人。她来自一个儿童以读书作为主要娱乐的年代,阅读对她来说是最无害的游戏,而她也始终保持着业余爱好者的精神,对书的热爱如孩童喜欢糖果般纯真自然。
★编辑推荐
告诉我你读了什么,我就告诉你,你是谁。
书会入侵读者的房间,卷入他的爱情、家庭、友谊、职业交往……而一个人的藏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他的自传,关于他归属的部落,他围绕着书构建的整个生活。
本书是一个巴黎书痴所有与书有关的幸福回忆。最亲爱的朋友在这里遇见彼此。
安妮•弗朗索瓦的笔触是轻盈的、有趣的、敏感的,无论触碰、抓挠或抚摸都具有同样的精度。在她笔下,中年的沧桑与孩童的热情富于魅力地融为一体。
★本书获得2014年傅雷翻译奖最佳新人奖。
2016年8月22日 已读
休憩109th,毫无疑问作者一辈子都和书离不开,发自肺腑的爱书,无法摆脱书。也毫无疑问作者和我几乎完全没有共性,从选书口味到读书习惯到送书习惯到借书态度,完完全全没有一点吻合。这真是太奇妙了,在两个都这样爱书的人身上居然没有一点吻合,我想这也许是另一种迥然不同的思路吧,迄今为止我认识将近十名图书编辑,其中五六名女性,和其中好几位处的都不行,莫名其妙的就是聊不下去,可能就真的是波长不对,她们都和安妮一样,和我没有共性吧。法尿,你也是这样的吗?
书话 读书 随笔
饮馔丛谈 豆瓣
作者: 龚鹏程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0 - 11
当你为他人饮食习惯冠上”粗俗”、”野蛮”之名时,可曾想过饮食文化的形成并非那简单?听到吃狗肉你会吓到,但在韩国可是见怪不怪;驴肉、猫肉、狗肉、蛇肉、孔雀、蜥蜴、蝗虫……作为食物,很奇怪吗?
东方与西方的餐桌礼仪,哪一个精致?火腿的起源与盐尸有关;古代女人也爱放纵豪饮;麻辣为四川招牌,其实是误传……这些知识,都是有凭有据,出自历史典籍。
龚鹏程现为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学问渊博。从动植物、宗教、地理、文学、医学多方面切入,引经据典,谈饮馔文化。
在批判”文明”与”野蛮”之前,先来认识历史、学学文化、试着尊重他人饮食习惯吧!每一口食物,背景都是源远流长。看完本书,你将会重新定义“奇珍异食”。
——“知味者,非舌尖之功夫;雅趣者,非水煮清淡之谓。须明此理,乃知饮膳之道。无论吃荤吃素,这个道理都是一样的,可惜现今懂得吃的人太少了,遂令吾人抚遗编而叹息矣。”
——“所重非食物之烹调,而是食材之珍稀、数量之繁盛、排场之闳阔、仪节之讲究、歌舞之欢愉、场地之奢华、宴会设计之别出心裁等。好吃,只固执吃的乐趣,不知贵族飨宴之乐乃是这些总体合起来的。就算是今天的宴会,菜也都不会好吃,宾主尽欢者,其实在椟而不在珠。何况椟本身也确实有可观之处。例如宴会的餐具、摆设,宾客的服装,乃至餐厅均是。”
2016年8月15日 已读
休憩103rd,龚鹏程是我相当喜欢的几人之一,属于作品见一本买一本的。他活的极为自在洒脱,伊壁鸠鲁学派当世身体力行的典型范例,学术基础扎实,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书读着也开心。这本书所谈论的并非美食,而是与吃有关的种种,吃与哲学相关的篇目是最多的,写川菜等几篇见了真功夫,是一等一的美食文章。接下来老龚就开始猎奇,先后写吃狗吃猫吃蛇吃虫吃人吃屎以及自己在吃上做的一系列实践,最后还把自家吃货女儿拉出来很秀了一把天伦,坦言之,一个脱略行迹的吃货学者,其极致也就是龚鹏程这样了,强推此书与作者其他书籍。
文化 美食 随笔 龚鹏程
和风之心 豆瓣
作者: [日] 小泉八云 译者: 杨维新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1 - 9
《和风之心》是被称为“最能理解大和之魂的外族人”的小泉八云的代表作之一,共有十四个短篇故事,刻画了日本各个阶层的人,如武士、浪人、艺伎等。这些故事,用作者自己的话说,“与其说是在讨论日本的外部生活,不如说是在探讨日本的精神世界”。
2016年7月15日 已读
休憩84th,作为一个外国人,小泉八云对日本文化精神的理解确实很深刻,这也是他唯一的亮点,文字功夫真是差到一定程度了。也可能是拙劣的翻译搞的鬼吧,谁能告诉我“两败俱伤层”是什么意思?
小泉八云 文化 随笔
万物生光辉 豆瓣
Every living thing
9.1 (16 个评分) 作者: [英] 吉米·哈利 译者: 余国芳 / 谢瑶玲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2 - 3
很多年过去了,两个可爱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哈利依然继续奔波在美丽的约克郡乡间。
爱吃薯条的小胖狗,对哈利冷若冰霜的流浪猫,还有让他在音乐会上如坐针毡的跳蚤们……除此以外,这次还新出现了一位令人发噱的兽医助理卡隆,他独树一格的特质以及与动物亲善旳魔力让人拍案叫绝。
本书和前几部一样充满了幽默感、生活中的乐趣,以及作者本人对围绕在我们周围的这个世界的欣赏和喜爱。
2016年6月21日 已读
休憩67th,万物系列五本绝美的收官,很难找到同样恬淡温柔而灵秀美丽的一套书了。这次重读,极为快乐,年轻浮躁时读不出来的那股脉脉的人情味如今看来那样迷人。而这本是五本中仅次于万物有灵且美的绝佳作,阿里和小黄的故事那样美好,而茉莉的故事则让在地铁上立读的我猝不及防,眼眶湿润,强忍着才没哭出来,真的。我会和我的每个朋友推荐这套书的。
吉米·哈利 散文 自然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