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后村的女人们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后村的女人们——农村性别权力关系》,是作者从未出版过的新作,是一份翔实生动的调查研究报告,也是李银河教授关于农村家庭权力关系的最新研究作品。该项调查始于2006年秋,2007年夏结束,成书于2008年,2009年补充整理后,首次出版面世。
本书以描述性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河北省一个普通农村——后村的家庭结构、性别权力关系等情况,针对女性的不同社会角色——作为女儿、妻子和母亲,进行走访调查,分析她们在上学、就业、婚嫁、抚育后代、家务劳动、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等方面与男人的权力差异,从而得出当代农村家庭权力关系,男女仍然是不平等的,但这种不平等正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缩小。
本书的主要特色是,当前社会学界对农村家庭权力关系变迁研究较少,而这个问题相当重要。研究的难点在于中国地域广阔,难以通过抽样或非抽样方式获取最全面、客观的材料。本研究以描述性研究方法为主,回避了这一问题。本调查内容详细、充实,是一本“有趣”的社会学研究作品,是对农村权力关系的生动记录。
2010年12月19日 想读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 豆瓣
7.2 (14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9 - 10
《李银河文集004: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中的这项研究涉及女性感情与性生活各个方面的一些基本事实,其中包括月经初潮,情窦初开,性压抑,性无知,性学习,初恋,异性感情,初吻,婚前性行为,初次性交,性交频率,性交方式,性快感,性美感,性交反感,性欲,手淫,避孕与人工流产,生育,家庭暴力,虐恋与强奸想象,婚外恋,离婚,同居,同性恋,停经与更年期,色情材料,性侵犯,感情与性的关系,感情与婚姻的关系,性与婚姻的关系,性观念,女性性权利以及女性地位问题。
2010年12月19日 想读
同性恋亚文化 豆瓣
7.7 (11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 内蒙古大学 2009 - 11
《同性恋亚文化》内容简介:“我们认为,中国的同性恋现象是一种真正的事实,不能对它视而不见,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个研究的唯一目的,就是想知道中国现有的同性恋群体是什么样子的。”《同性恋亚文化》是目前国内研究同性恋问题最全面、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对于中国同性恋状况的调查全面、详细,认识深刻、透彻,这也使得她对同性恋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和中肯的评论。
2010年12月19日 想读
街角社会 豆瓣
Street Corner Society: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an Italian Slum
8.4 (25 个评分) 作者: [美] 威廉·富特·怀特 译者: 黄育馥 商务印书馆 1994 - 9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主要是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是,并对这一观察过程、所获资料及结论的翔实而生动的记述。
本书作者于1936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即作者称之为“科纳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了实地研究。他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 一员的身分,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2010年12月19日 想读
中国歌谣 豆瓣
作者: 朱自清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 8
《中国歌谣》是五四以来研究我国民间文学较早的一部专著,其雏形为朱自清先生在1929-1931年间的大学讲稿,后经整理195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过单行本。作者在此书中从歌谣的释名、起源与发展入手,正本清源,梳理歌谣发展的历史,确立歌谣的分类、结构,研究其修辞,在汲取同时代人成果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某些研究方法,为这一领域有开拓性的著作。书中,作者广泛收集和引述我国古代和近代歌谣,保存了大量原始文献。
为了尊重原作,除了个别标点及明显的排印错误外,本书的一些习惯用法及其措辞均依旧原文排印,其中个别不符合当下习惯者,请读者谅解。
2010年12月19日 想读
嶺表錄異 豆瓣
作者: (唐) 刘恂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 - 6
《岭表录异》内容简介:
本书又名《岭南录异》或《岭表记》。
http://book.idoican.com.cn/ReviewBook/Bookview.aspx?ebookid=m.20071113-m801-w030-091
另一版本
本书又名《岭南录异》或《岭表记》。
作者:(唐)刘恂 著;鲁迅 校勘... ...
在线阅读
http://guji.artx.cn/Article/17240.html
http://www.du8.com/books/sepb6co.html
2010年12月19日 想读
中国上古祭祀文化 豆瓣
作者: 傅亚庶 2007 - 11
《中国上古祭祀文化(第2版)》是对中国上古时期的祭祀文化进行综合研究的专著,内容涉及古代历史、考古、民族、民俗、哲学、宗教、天文历法、音乐舞蹈、语言、文学、神话学、人类学、古典文献等诸多学科。《中国上古祭祀文化(第2版)》以商周时期的祭祀为重点,对于其中的庙制、郊祀、宗庙中的祭祀礼仪、丧葬中的祭祀礼仪、巫的起源及其人体牺牲源流等问题作了系统的阐述。作者从文化视角切入,运用微宏观互渗的方法,从选取典型实例人手,将民俗调查、神话传说、文献记载、出土文物等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对上古社会祭祀现象作了具体分类与描述,并对其产生的历史根源、社会根源作了深入的探讨,全面展示了现代人们比较陌生的古代祭祀文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010年12月19日 想读
野客丛书 豆瓣
作者: 王楙 / 校注 王文锦 译者: 王文锦 点校 1987 - 7
《野客丛书》在宋人的学术笔记当中还算是比较著名的一种。作者王楙,宇勉夫。家本福清,其先徙居平江,遂为长州(今江苏苏州市)人。他生于绍兴二十一年(公元一一五),少孤,力学。母亲去世后,疏食布衣,绝意仕进,题所居曰分定斋,隐居读书著述,时人称之为讲书君。晚年得拘挛之疾,仍手不释卷。于嘉定六年《二二三》病终,年六十三。所著惟《野客丛书》三十卷传世,作者将其父王大成的野老纪闻一卷(共三十九条笔记》附录于书后。另外,据《《野客丛书》》卷三十小名犬子(六一一)条云:往往见古人小名小字者,又不得不信,因而笔之,得八百来件,而侍儿倡优等名不录也,可为五卷上这部书稿也没有传下来。
2010年12月19日 想读
春渚纪闻 豆瓣
作者: (宋)何薳 中华书局 1983 - 1
此书10卷,前5卷题为《杂记》。记述仙道异事、民间奇闻,宣扬人生寿夭、官位爵禄乃前知前定:谶语、经文、梦境、道术的灵验神效,多属荒诞无稽之谈。但从中可以了解宋时士大夫的迷信观念及民间习俗。其中也偶有可资参考的史料,如卷四“宗威愍政事”条所记靖康之变后开封物价涨跌情况等。卷六为《东坡事实》,所引诗、文,往往是苏轼诗文集中所没有的,多为辑佚者所取。卷七为《诗词事略》或杂记唐人及本朝人诗词轶事,以本朝为详;或订正前人诗句中错误。卷八、卷九为《杂书琴事》(《墨说》附)、《记砚》,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卷十为《记丹药》,则颇有不经之语。此书最初刊入《宝颜堂秘笈》,仅5卷;后毛晋得全本,复收入《津逮秘书》中。但《津逮秘书》本于第9卷仍缺一页,故以后出的《学津讨原》本为最全。卢文□有《春渚纪闻补阙》1卷,收入《抱经堂丛书》。
本书为竖排繁体。
门祭与门神崇拜 豆瓣
作者: 王子今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96 - 6
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对“门”就产生了具有某种神秘主义特色的观念。以这种观念为基点,中国古代曾经出现过许多今人难以理解的文化现象,诸如殷商时代在建筑基址门下掩埋人骨,春秋时期埋首于门或磷狗于门,儒家经典更将有关“门祭”的繁琐规范确定为正统礼制的基本内容之;至于岁时节庆礼俗中有关“门”的内容,有些至今还能在人们生活中找到它们的踪迹。
本书即通过对由早期门祭到后期门神崇拜的历史文化演进过程的研究,向读者揭示了中华本土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
2010年12月19日 想读
耳食录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乐钧 齐鲁书社 2004 - 1
天下至文,本无定质,譬诸夕霞布空,倏忽异态,飞英绣水,纵横成章。要须自出机杼,为一家言。虽墨卿游戏,三昧可参,不必高文典册,始克与金石并寿也。
吾友莲裳,早负俊才,高韵离俗。以粲花之笔,抒镂雪之思,摭拾所闻,纪为一编,日《耳食录》。事多出于儿女缠绵,仙鬼幽渺,间以里巷谐笑助其波澜。胸情所寄,笔妙咸鞍,虽古作者无多让焉。同好诸君,请付剞劂,适仆至都,因属为叙。
夫隋璧汉珠,荫映山海,岂藉誉者以增重哉?良以寄兴偶同,寓言多感,梦簧得友,乐奏先声。残暑初退,兀坐紫藤之阴,追忆旧闻,手草数则,还以质之作者,而为述其梗概如此。
中国古代笔记小说源远流长,作品繁富,蔚为大观。本书所选收的作品,均系在古代笔记小说中有较大影响或独具风格者。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对于爱好文学的读者们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2010年12月19日 想读
谐铎 豆瓣
作者: 沈起凤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谐铎》是清代笔记体小说中优秀的一种,《青灯轩快谭》评说:“《谐锋》一书,《聊斋》以外,罕有匹者。”作者沈起凤,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诗词、戏曲、古文、小说,皆知名于当时。《谐铎》名《谐铎》,意思就是寓劝戒于嬉哭言谈之中,如《棺中鬼手》篇,对贪官污吏进行了嘲讽;《桃夭村》篇,揭露了当时社会贿赂公行、是非颠倒的现象;《村姬毒舌》篇,讥弄了新科状元以财势诱人的丑态。凡此种种,使《谐铎》在当时社会就得以广泛流传。
2010年12月19日 想读
稗家粹編 豆瓣
作者: [明] 胡文煥 編 译者: 向志柱 點校 中華書局 2010 - 11
明代著名出版家胡文焕选编的《稗家粹编》八卷,现存明万历文会堂万历二十二年(1594)刻本,为海内孤本。它是一部文言小说选本,但现在各种文学史、小说史、小说书目以及研究论著都没有涉及。《稗家粹编》八卷二十一部,共收文言小说一百四十六篇。其中鬼部、妖怪部和仙部三类共五十三篇,占三分之一强。小说除二篇为唐前外,所选都是从唐至明的小说。但《稗家粹编》不题作者姓名和出处,此次整理,将每篇小说的原载情况予以说明。所以本书一有利于辑佚、二有利于校勘、三有利于考察版本原貌,如《牡丹亭》的蓝本是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已是学界定论。其实,早在1598年《牡丹亭》完稿之前的1594年,就有文言小说《杜丽娘记》的存在,为颠覆《杜丽娘慕色还魂》的蓝本地位提供了版本依据。
云斋广录 鸳渚志余雪窗谈异 豆瓣
作者: 李献民 / 无名氏 1997 - 1
古小说丛刊之一
云斋广录,北宋李献民撰。程毅中、程有庆点校。以中央书店排印本为底本。
鸳渚志余雪窗谈异,明无名氏撰。于文藻据大连图书馆所藏明刻孤本点校。
2010年12月19日 想读
遊仙窟校注 豆瓣
作者: 张文成 译者: 李时人,詹绪左 校注 中华书局 2010 - 5
《游仙窟》是一篇在中国本土长期失传的小说;但是在日本,不管是在“汉风”时代,还是提倡“和魂汉才”时代,《游仙窟》都是被广泛推崇的中国文学作品。本次整理,以“江户初期无刊记刊本”为底本,以康永三年(一三四四)醍醐寺钞本等为参校本。且采用详校详注形式,对日本古代钞本和刊本中异体字和俗体字进行比勘,在语言学上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注释则尽量详细。
2010年12月19日 想读
八代談藪校箋 豆瓣
作者: (隋) 阳玠 译者: 黄大宏 注解 中华书局 2010 - 4
《八代谈薮校笺》内容简介:在中国小说史上,隋代历来是一个被人忽视的环节。众多的小说史著作,有的对隋代一笔带过,有的甚至略而不提。诚然,这裹有客观原因:隋朝国祚短促,文化积累的时间有限,自然小说作者不多,留存的作品更少,研究的空间确实不大。然而,随着学术研究的逐步深化和细化,对隋代小说的整理和研究也应该开拓新的格局。大宏此书,正是这一领域的一顼令人欣喜的新成果。
燕丹子 西京杂记 豆瓣
作者: 刘歆 / 无名氏 中华书局 1985 - 1
燕丹子三卷,程毅中点校。
西京杂记六卷,罗根泽点校,中华书局编辑部整理。
小32开,印数1-31000册。
2010年12月1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