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j - 标记
明清民歌时调集(全二册) 豆瓣
作者:
冯梦龙等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 9
明代馮夢龍編纂的《桂枝兒》、《山歌》、《夾竹桃》以及清代王廷紹的《霓裳續譜》、華廣生的《白雪遺音》,收集了明清兩代民間流傳的山歌時調和作者的擬作近三千首,對明清兩代詩歌曲詞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是當前研究古代文學、語言、聲律、民俗等方面的稀見珍貴的資料。
金陵琐事 续金陵琐事 二续金陵琐事 豆瓣
作者:
周晖
2007
- 9
《金陵琐事》,明周晖著,初集四卷,续两卷,二续两卷,共计八卷。其所记内容皆明朝开国后至万历年间有关南京的野史、轶闻、神话传说等。
云仙散录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冯贽 编
译者:
张力伟 注解
中华书局
1998
- 2
又名《云仙杂记》,旧署后唐冯贽编,是五代时一部记录异闻的古小说集。
这部书的内容比较驳杂,主要是有关唐五代时一些名士、隐者和乡绅、显贵之流的逸闻轶事。 前一类大多是文学史上的人物,本书描述了他们的雅趣和癖好。其中有记杜甫在蜀贫寒生活的 窘迫(《黄儿米》、《一丝二丝》),有记王维居辋川地不容尘、日十数扫的洁癖(《两童缚帚》),有记孟 浩然写作上的求实严谨(《鱼有几鳞》),有记苦吟派诗人反复推敲中的甘苦(《苦吟穿袖》、《写窗投 溷》),更有记张籍将杜诗烧灰而食,以求“改易肝肠”一类的怪举(《杜诗烧灰》)等等。对后一类 人,《云仙散录》则主要记述他们的奢靡生活,如“安史之乱”时曾做过唐军监军的大宦官鱼朝恩用琉璃板 做“鱼藻洞”,宁水养虾(《鱼藻洞》);显赫于天宝年间的虢国夫人悬鹿肠于屋梁上,注酒宴客,号之 为“洞天瓶”(《洞天瓶》);玄宗时的名臣韦陟家宴时,使众婢持烛作围(《烛围》)等等。这与史书所载唐代“自天宝以后,风俗侈靡”,“公私相致,渐以成俗”(《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的情况是相合的。不过,除了这种种别出心裁的夸豪斗富之外,书中也还有另一类生活的记载:洛阳振德坊贫民以糠为食(《糠市》),豪门中的家奴偶有失误、则被主人投入火中(《投奴火中》),这些多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的另一方面。本书间或也提及了当时的民间生活,如洛阳上元节 的点灯送礼(《芋郎君》)、桂人好食虾蟆(《虾蟆糁菌》)之类的习俗时尚,还有节令食品和一些药物 的特异效果等等。《印普贤》一条所记的玄奘印造佛像一事,或被认为是刻板印刷史上最早的明确记载(也有人认为并不可靠)。此外,《云仙散录》也有不少荒诞不经的东西,如有人夜睡,闻虱念《阿房宫赋》(《虱念阿房赋》);杜甫为文星典吏下凡,因佩刻有天诰之石入葱市,故文而不贵(《陈芳国》)等等。总其内容而言,《云仙散录》当然不可以作为信史,但所记往往不见于他书,故而还是具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
这部书的内容比较驳杂,主要是有关唐五代时一些名士、隐者和乡绅、显贵之流的逸闻轶事。 前一类大多是文学史上的人物,本书描述了他们的雅趣和癖好。其中有记杜甫在蜀贫寒生活的 窘迫(《黄儿米》、《一丝二丝》),有记王维居辋川地不容尘、日十数扫的洁癖(《两童缚帚》),有记孟 浩然写作上的求实严谨(《鱼有几鳞》),有记苦吟派诗人反复推敲中的甘苦(《苦吟穿袖》、《写窗投 溷》),更有记张籍将杜诗烧灰而食,以求“改易肝肠”一类的怪举(《杜诗烧灰》)等等。对后一类 人,《云仙散录》则主要记述他们的奢靡生活,如“安史之乱”时曾做过唐军监军的大宦官鱼朝恩用琉璃板 做“鱼藻洞”,宁水养虾(《鱼藻洞》);显赫于天宝年间的虢国夫人悬鹿肠于屋梁上,注酒宴客,号之 为“洞天瓶”(《洞天瓶》);玄宗时的名臣韦陟家宴时,使众婢持烛作围(《烛围》)等等。这与史书所载唐代“自天宝以后,风俗侈靡”,“公私相致,渐以成俗”(《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的情况是相合的。不过,除了这种种别出心裁的夸豪斗富之外,书中也还有另一类生活的记载:洛阳振德坊贫民以糠为食(《糠市》),豪门中的家奴偶有失误、则被主人投入火中(《投奴火中》),这些多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的另一方面。本书间或也提及了当时的民间生活,如洛阳上元节 的点灯送礼(《芋郎君》)、桂人好食虾蟆(《虾蟆糁菌》)之类的习俗时尚,还有节令食品和一些药物 的特异效果等等。《印普贤》一条所记的玄奘印造佛像一事,或被认为是刻板印刷史上最早的明确记载(也有人认为并不可靠)。此外,《云仙散录》也有不少荒诞不经的东西,如有人夜睡,闻虱念《阿房宫赋》(《虱念阿房赋》);杜甫为文星典吏下凡,因佩刻有天诰之石入葱市,故文而不贵(《陈芳国》)等等。总其内容而言,《云仙散录》当然不可以作为信史,但所记往往不见于他书,故而还是具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金鱼文化 豆瓣
作者:
刘景春 陈桢 等著
/
王世襄 辑
2008
- 4
《中国金鱼文化》即是对传统金鱼文化的一次系统梳理,由文博大家王世襄先生辑录古今相关著述十余种:前半部分为今人著述两篇:刘景春先生所撰《北京金鱼文化概述》,从作者六十余载的实践出发,记述了老北京四合院内的养鱼方法和品种讲究;《金鱼家化史与品种形成的因素》为生物学专家陈桢教授所著,通过大量考证和深入研究,呈现了对中国金鱼的变异、进化和遗传因素的完整认识。后半部分汇集明清以来有关的珍贵文献和图谱,包括《金鱼品》、《朱砂鱼谱》、《朱鱼谱》、《金鱼图谱》、《虫鱼雅集》、《金鱼饲育法》六种,及近人周瘦鹃《养金鱼》和郑逸梅《金鱼掌故》二文,理趣俱足,可供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参阅赏读。蓄养金鱼作为中国民间游艺的传统项目,体现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好尚和生活情趣。今走,传统的选种、育种方式已逐渐为大规模的工业养殖取代,懂行的玩家看了,难免摇头。
增补燕京乡土记--上下 豆瓣
作者:
邓云乡
1998
本书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丰富的历史资料,从岁时风物、胜迹风景、市廛风俗、饮食风俗和艺苑风烟等方面,生动地勾勒出一辐古都北京旧时的乡土民俗画卷。
事林广记 豆瓣
作者:
陈元靓
1999
- 2
《事林广记》是一部日用百科全书类型的中国古代民间类书。作者署名为陈元靓。据清季著名藏书家陆心源考证,陈氏为南宋末年福建崇安人。此书原本失传,现存元、明两朝和日本刻本多种,都是经过增广和删改的。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影印了元至顺间(一三三0二二一二二年)建安椿庄书院刻本。香港某出版社和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均据中华书局一九六三年影印本再行影印。一九七六年,日本东京汲古书院又影印了日本元禄十二年(一六九九年,清康熙三十八年)京都今井七郎兵卫等人的刻本,编入《和刻本类书集成》第一卷。这是当代常见的两种本子,特别是中华书局影印本,更为学术界经常引用。
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影印本载有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道静先生所写的《前言》。这篇《前言》,可以说是自《事林广记》问世以来头一篇对此书进行总结性的深入研究的优秀论文。文中对陈元靓的生平及其著作,对《事林广记》的内涵、版本,均作了明晰的分析论断,其中创见极多。至今,此文仍然是研究《事林广记》的起点站。因此,我们这次影印元后至元六年郑氏积诚堂刻本和日本元禄十二年翻刻本时仍然将胡先生此文作为附录后,有许多问题,胡先生文中已经解决了的,我们就不再辞费了。
日本的学者森田宪司先生用了许多年时间,以个人之力,继胡先生之后,对于《事林广记》的版本进行过深入的调查。他所写的论文《关于在日本的 诸本》(载于一九九二年八月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对《事林广记》的诸多中日版本逐一进行描述,是有关此书版本等问题的第二篇重要论文,亦为研究《事林广记》者所必读。
一九六三年的中华书局影印本,系据抗战前商务印书馆以故宫博物完藏本摄影所制的底版印行。胡先生文中有两点说明.这个本子的摄影原版保存已历数十年,部分版面有模糊缺损之处,由于原书现存台湾无法对证,故未加描修;前集第五卷缺,前集卷一一两仪图说『、』两曜图说『及卷二第十六页亦缺,悉仍原样不补一。斤都是先天性的缺陷。此外,由于当时只是「利用原版」,除了胡先生利用出版之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外,其它出版前的进一步的直接版本调查和出版时可以作的补苴滹屚工作,概未进行,这都给这个影印本带来缺憾。
胡先生和森田先生都提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元后至元六年三四)氏积诚堂刻本,但当时他们都无缘得见。森田先生见到过与北大藏本属司一版本内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本,据森田先生文中所记,在日本佐贺系武雄市教育委员会还藏有同版本的零本一册。
我们用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影印元至顺间建安椿庄书院刻本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元后至元六年郑氏积诚堂刻本比对,发现其中异同之处甚多,约举之,如:
目次编排不同。北大藏本分十集二十二卷,细目五十二项,其前后编排与故宫博物院藏本大为不同,请有兴趣的读者自行比对,不赘述。
北大藏本的甲集上卷天文类中第二幅两仪两曜之图,可补故宫博物院藏本之缺。历候类、节序类文图俱全,可补故宫博物院所缺卷二第十六页。当然,这两个本子的文字、内容、行格等并不完全一致。又据森田先生记述,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与故宫博物院藏本是同一系统但非一版的版本,且系*精印,保存状况良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它们与北大藏本的关系要近得多,也许此藏本能直接补足故宫博物院藏本的缺欠。限于我们的条件,没有见过日本内阁文库藏本,只可寄希望于将来。
内容与字句方面,两个本子不一致之处颇多,这也影飨到行格的安排,明显的例子,如「儒教类」、「文房类」、「禅教类」、「官制门」等门类中,就表现得相当明显。书中插图也有多幅不同,也请有兴趣的读者自行比对,亦不赘述。
北大藏本有抄补,如“幼学类”最后一页,“文房类”第一页,均系抄补。
总之,这两个本子的内容可称大同小异,编排则很不相同。
此次新印,我们考虑到,由于故宫博物院藏本依然无法取得新的摄影底版,原底版也存在可能越印越模糊的问题,且已有三种影印本行世,而北大藏本近在咫尺,制作底版比较容易,学术界过去见到过这个本子的人也不多,因而决定影印北大藏本。据国内各种书目反映,我国内地各大图书馆,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大连、南京、湖北各省市图书馆,均存有完整或残缺的《事林广记》日本影印本,大体上都是日本元禄十二年(一、六九九年)翻刻本。关于此本,森田先生文中有较详细的描述,亦请参看,不赘述。森田先生文中有云。这部书在卷数的构成、个别记事的内容,比较他种《事林广记》的中国刊本基本上不一样。这个日本翻印本,是现知《事林广记》刻本中最晚的一种。我们觉得将此本一并影印,俾使读者能就我们的新旧两种影印本参稽比对,不但可以互相补充,更能就此研究两种现存的最早刻本和一种最晚刻本,从这三种海内外版本之异同,进而初步探讨《事林广记》一书的增广删改过程,不是没有意义的事。
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影印本载有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道静先生所写的《前言》。这篇《前言》,可以说是自《事林广记》问世以来头一篇对此书进行总结性的深入研究的优秀论文。文中对陈元靓的生平及其著作,对《事林广记》的内涵、版本,均作了明晰的分析论断,其中创见极多。至今,此文仍然是研究《事林广记》的起点站。因此,我们这次影印元后至元六年郑氏积诚堂刻本和日本元禄十二年翻刻本时仍然将胡先生此文作为附录后,有许多问题,胡先生文中已经解决了的,我们就不再辞费了。
日本的学者森田宪司先生用了许多年时间,以个人之力,继胡先生之后,对于《事林广记》的版本进行过深入的调查。他所写的论文《关于在日本的 诸本》(载于一九九二年八月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对《事林广记》的诸多中日版本逐一进行描述,是有关此书版本等问题的第二篇重要论文,亦为研究《事林广记》者所必读。
一九六三年的中华书局影印本,系据抗战前商务印书馆以故宫博物完藏本摄影所制的底版印行。胡先生文中有两点说明.这个本子的摄影原版保存已历数十年,部分版面有模糊缺损之处,由于原书现存台湾无法对证,故未加描修;前集第五卷缺,前集卷一一两仪图说『、』两曜图说『及卷二第十六页亦缺,悉仍原样不补一。斤都是先天性的缺陷。此外,由于当时只是「利用原版」,除了胡先生利用出版之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外,其它出版前的进一步的直接版本调查和出版时可以作的补苴滹屚工作,概未进行,这都给这个影印本带来缺憾。
胡先生和森田先生都提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元后至元六年三四)氏积诚堂刻本,但当时他们都无缘得见。森田先生见到过与北大藏本属司一版本内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本,据森田先生文中所记,在日本佐贺系武雄市教育委员会还藏有同版本的零本一册。
我们用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影印元至顺间建安椿庄书院刻本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元后至元六年郑氏积诚堂刻本比对,发现其中异同之处甚多,约举之,如:
目次编排不同。北大藏本分十集二十二卷,细目五十二项,其前后编排与故宫博物院藏本大为不同,请有兴趣的读者自行比对,不赘述。
北大藏本的甲集上卷天文类中第二幅两仪两曜之图,可补故宫博物院藏本之缺。历候类、节序类文图俱全,可补故宫博物院所缺卷二第十六页。当然,这两个本子的文字、内容、行格等并不完全一致。又据森田先生记述,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与故宫博物院藏本是同一系统但非一版的版本,且系*精印,保存状况良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它们与北大藏本的关系要近得多,也许此藏本能直接补足故宫博物院藏本的缺欠。限于我们的条件,没有见过日本内阁文库藏本,只可寄希望于将来。
内容与字句方面,两个本子不一致之处颇多,这也影飨到行格的安排,明显的例子,如「儒教类」、「文房类」、「禅教类」、「官制门」等门类中,就表现得相当明显。书中插图也有多幅不同,也请有兴趣的读者自行比对,亦不赘述。
北大藏本有抄补,如“幼学类”最后一页,“文房类”第一页,均系抄补。
总之,这两个本子的内容可称大同小异,编排则很不相同。
此次新印,我们考虑到,由于故宫博物院藏本依然无法取得新的摄影底版,原底版也存在可能越印越模糊的问题,且已有三种影印本行世,而北大藏本近在咫尺,制作底版比较容易,学术界过去见到过这个本子的人也不多,因而决定影印北大藏本。据国内各种书目反映,我国内地各大图书馆,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大连、南京、湖北各省市图书馆,均存有完整或残缺的《事林广记》日本影印本,大体上都是日本元禄十二年(一、六九九年)翻刻本。关于此本,森田先生文中有较详细的描述,亦请参看,不赘述。森田先生文中有云。这部书在卷数的构成、个别记事的内容,比较他种《事林广记》的中国刊本基本上不一样。这个日本翻印本,是现知《事林广记》刻本中最晚的一种。我们觉得将此本一并影印,俾使读者能就我们的新旧两种影印本参稽比对,不但可以互相补充,更能就此研究两种现存的最早刻本和一种最晚刻本,从这三种海内外版本之异同,进而初步探讨《事林广记》一书的增广删改过程,不是没有意义的事。
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 豆瓣
A Persian Stronghold of Zoroastrianism
作者:
【英】玛丽·博伊斯
译者:
张小贵
/
殷小平
中华书局
2005
- 7
本书所讲座的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是世界最古老的一个宗教。有关该教的起源,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学界一直在深入探讨。
本书所调查的伊朗西南亚兹德和克尔曼两个飘荡的琐罗亚斯德教徒,就是这个古老宗教在当代伊朗的遗存。生存于伊朗本土的这批教徒,在博伊斯教授之前,并没有引起学者的多少关注。他们的宗教生活,学界并不了解。本书所展现的这两个村落的民俗和信仰,实际上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历过伊斯兰教的强力压迫,在穆斯林的重重包围下,幸存下来的琐罗亚斯德教群体的现实面貌。这个群体与巴斯人不同,后者所过的是一种未受强力改造,但却是适应印度环境的传统宗教生活。这两个现代群体的信仰及其宗教生活,都源自萨珊帝国时期的琐罗亚斯德教。
本书讨论的是现代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但对于国人认识古代祆教,不失为一面参照的镜子。
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对我们的借鉴意义。就本书用历史人类学方法的运用,其权威性自然不容怀疑。因此,倘若我们要倡导历史人类学的话,本书似也可作为一本样板著作,供我们阅读效法。
本书所调查的伊朗西南亚兹德和克尔曼两个飘荡的琐罗亚斯德教徒,就是这个古老宗教在当代伊朗的遗存。生存于伊朗本土的这批教徒,在博伊斯教授之前,并没有引起学者的多少关注。他们的宗教生活,学界并不了解。本书所展现的这两个村落的民俗和信仰,实际上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历过伊斯兰教的强力压迫,在穆斯林的重重包围下,幸存下来的琐罗亚斯德教群体的现实面貌。这个群体与巴斯人不同,后者所过的是一种未受强力改造,但却是适应印度环境的传统宗教生活。这两个现代群体的信仰及其宗教生活,都源自萨珊帝国时期的琐罗亚斯德教。
本书讨论的是现代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但对于国人认识古代祆教,不失为一面参照的镜子。
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对我们的借鉴意义。就本书用历史人类学方法的运用,其权威性自然不容怀疑。因此,倘若我们要倡导历史人类学的话,本书似也可作为一本样板著作,供我们阅读效法。
马丁·盖尔归来 豆瓣
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 / 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
8.8 (2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
译者:
刘永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1
1560年的夏日,如果不是有一个装了一条木腿的人闯进法庭,那个真名叫阿诺·迪蒂尔的精明的农民,几乎就说服了图卢兹高等法院的法官们,他就是马丁·盖尔,拥有马丁·盖尔的身份、财产和妻子。当马丁·盖尔现身,一切都改变了。四百多年来,这个传奇故事一再被讲述,甚至被搬上舞台和银幕。娜塔莉·戴维斯在担任同名法国电影的历史顾问之后,又进一步去探求历史真相,凭借她历史学家的专业训练和栩栩如生的叙述技巧,写下了这本新文化史学的经典之作。
故事的歌手 豆瓣
作者: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
译者:
尹虎彬
中华书局
2004
- 5
阿尔伯特・洛德的经典力作《故事的歌手》出版40周年后得到再版,……洛德和他的老师帕里搜集整理并研究了活态的口头传统,他们的目的是要回答古老的荷马问题:在欧洲文学传统发轫之初,《伊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是如何创作这两部伟大史诗的。《故事的歌手》凝结着帕里和他的学生洛德的不朽贡献。该书的主旨便是揭示和证明口头诗歌是一种创作和表演相互结合的过程。这部影响广泛的著作现在被重新刊行,附有《新版序言》,增加了珍贵的音像材料,本书因为注入新的内容而大大丰富了,充分保证了它对每一个爱好艺术和口头技法的人,具有持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