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威尼斯日記 豆瓣
作者: 阿城 天地圖書 1995 - 1
假如威尼斯的一條小巷是不通的,那麼在巷口一定沒有警告標誌。你只管走進去好了,碰壁返回來的時候不用安慰自己或生氣,因為威尼斯的每一條小巷都有性格,或者神祕,或者意料不到,比如有精美的大門或透過大門而看到一個精美的庭院。遺憾的是有些小巷去過之後再也找不到了,有時卻會無意中又走進同一條小巷,好像重溫舊日情人。
應該為威尼斯的每一條街巷寫傳。
观察中国 豆瓣
China Watch
作者: 费正清 译者: 傅光明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1 - 9
《观察中国》中论及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交往,记录了费正清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敏锐观察和精辟分析。全书共收文26篇,分成五辑:一、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扮演的角色;二、中国革命的领袖们;三、中美邦交恢复正常化;四、文化大革命的弊端;五、美国访华人士的观感。费正清表达了一个美国学者的独特视角下的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萧乾在中文版序言中写道:“《观察中国》是15年来费正清在美国报刊上所发表的关于中国论文的结集,记录了他对近、现代中国局势的观察及评论。不同于一般外国人的评论中国著作,他一向以历史学家的眼光,透过中国数千年的演变,来分析、评论当前所发生的一切。这是对我国感悟最浑厚而成见最少的一位正直的美国学者的论著。无论如何,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病榻雜記 豆瓣
作者: 季羨林 和平圖書有限公司 2006
本書是著名學者、95歲高齡的季羨林先生的最新大作,收錄了他自2002年生病住院至今在病榻上撰寫的90多篇文章。內容豐富生動,有回憶自己上小學、中學、高中、大學到畢業回到高中母校任教一年後又去德國留學的整個人生的最初經歷,從而瞭解先生童年、少年、青年時期的生活、學習和奮鬥自強的感人的事跡;有回憶自己父母、老師和親友的文章;有為友朋寫的序和跋;但更多的還是先生平時所十分關注的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問題、社會公德問題、愛國主義與奉獻精神、人生觀、生死觀和人生感悟。當然了,先生也介紹了自己的發病經過和治療情況。但不管病情是嚴重還是緩和,即使是躺在化驗室裡,先生也始終堅持打腹稿,筆耕不輟。這90多篇文章、24萬字就是他老人家在病榻上、在治療中一筆一劃寫出來的,可以說是他這幾年心血的結晶。書中不僅讚美了醫院、醫生和護士,更多的還是抒發了作者在新時代、新生活中老當益壯的豪邁之情。特別是作者將這豐富的激情借助精煉的語言、優美的文字、細心的觀察和生動的事例自然流暢地宣泄出來,從而具有更加強烈的震撼力和感人作用。可以說這部書不僅是先生的最新之作,也是先生的最佳之作,極富可讀性、感染力和教育意義。
十個人的北京城 豆瓣
作者: 田茜、張學 高談文化 2004 - 11
北京——北平——北京,僅從名稱上看,京都就一直飄搖晃動中。在這歷史的變遷中,多少人沿著這條軌跡沉沉浮浮。可以說近代以來,京都就一直是中國人心目中不滅的情結。不入京師,猶如錦衣夜行。
因此,中國近現代史上每一為有影響力的人物,都或多或少與北京城有著絲絲縷縷的聯繫。雖然這些人進入北京城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為了實現救國救民的理想,有的是為了獲取政治資本,有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文藝夢想……但當他們在北京奮鬥的時候,北京城已經留下了他們的足跡,而他們的心頭也留下了北京城不滅的烙印。
今晚去哪里? 豆瓣
8.8 (5 个评分) 作者: 陈丹燕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 1
包括《在欧洲加上一张小床》,《慕尼黑的蓝天》,《广场喷泉》,《古瑟拉家的早餐》,《雪堡的蔷薇开了花》,《克里姆林宫的红星》等多篇旅游随笔。
漫画情歌 豆瓣
作者: 薛汕 / 编者 刘稚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 6
这些美妙绝伦的线条、极富拙趣的构图,出自中国三四十年代一批具有才华和创新精神的画家之手,像其中的张光字先生,是公认的开一代画风的大师级画家。这些画家的热情笔触与原汁原味、朴质大胆的民间情歌一起构成了一个雅俗交融的艺术奇观――“漫画情歌”。其不可重现、难以模仿的艺术魅力,即使今天看来,依然动人心魄。
切·格瓦拉 豆瓣
作者: 张中莉 2002 - 1
本书介绍了威震拉美乃至全世界的传奇人物切·格瓦拉的生平事迹,为了追求自己的信仰,他的身影频频出现在拉美各地,与当地人民一起,为追求解放之路浴血奋战。
记忆火车 豆瓣
7.0 (6 个评分) 作者: 赵妮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9
属于火车的记忆,任何东西无法替代。我怀念2000年以前的所有火车。
中国火车的每一种车型,包括那些消失的和将消失的,甚至仅仅试制了一台的,都有独自的人生脉络: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不惑之年,年老体衰,黯然退场……有些时候,车如人生,也裹带了与之有关的人的际遇和生活。《记忆火车》通过充满感情的文字和画面给你梳理火车的人生脉络。
心灵的七种兵器 豆瓣
7.6 (16 个评分) 作者: 武志红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 4
英文中有一个说法‘the dark night of the soul’,翻译过来即‘灵魂的黑夜’。
“西方许多哲人都说过,不必抵触‘灵魂的黑夜’,相反当拥抱它,当你做到全然地拥抱‘灵魂的黑夜’时,它便给你巨大的能量。
“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接受自己的‘坏我’,从所谓的 负面情绪中吸取力量。”
人生的戲劇 豆瓣
作者: 王玉北 / 韋爾喬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03 - 9
本書用圖文並重的方式,描述和解讀了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法國和西班牙著名的文學家:拉伯雷、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等人的傳奇故事、藝術成就和人生智慧。文字簡約,圖畫傳神,寓意深遠。是一本充滿了智慧和美感的讀物。
失败的力量 豆瓣
作者: 查尔斯·C·曼兹 译者: 彭志刚 2003 - 8
失败的力量,ISBN:9787800737152,作者:(美)查尔斯·C·曼兹(Charles C.Manz)著;彭志刚,唐唯阳译
一生的计划行动手册 豆瓣
作者: 《一生的计划》项目组 编 新华出版社 2003 - 4
本书借助当今世界一流时间效率咨询机构的时间管理工具;设计构建了一套全新的个人生涯规划行动体系,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希望拥有快乐与成功的人能够梦想成真!这本手册充满着行动的气息,它将在以下4个方面为你的幸福人生之旅提供神奇帮助!
日本耳语 豆瓣
作者: 洁尘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4 - 10
对日本文化的个人视觉的深入阐释,使新书有细腻的个人心智的巧思,有对异国文化的独特沉醉,而其唯美的文笔再次让到场的人无比“惊艳”。
《日本耳语》给予我们的,是洁尘对它的种种雅致的审美和感悟。尤其珍贵的是,这些审美和感悟都是用极其优美而蕴藉的文字来传达的。日本的审美观念,深悟蕴藉之道,在这一点上,洁尘的文字风格恰好与之和谐匹配。
中毒 豆瓣
作者: 洁尘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 - 6
单恋不是爱情吗?不,它当然是爱情,而且,我认为,它尤其是爱情。爱情这东西,说到底是一个人的事情。其实,《中毒》里面的爱情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单恋,只是一种不对等的情感关系。但是,这种爱情是有毒的。它太煎熬,太伤痛,太不人道。也正因为如此,这种爱情也是有效的,它所具有的那种高强度的痛苦,可以让女人愈发破碎,也可以让女人更加完整;对于后者而言,就是一种成长。对于女人来说,最要紧的是让自己成长。有一句林夕的歌词我很喜欢:“一次爱情就是一次反省。”对于很多女人来说,爱情在一生中发生的机会真的不多,那么,爱上一个人本身就是一种惊喜,也是一种获得。女人应该为自己的爱情感到骄傲,在骄傲中看着自己丰盈起来,强大起来。
没时间失恋 豆瓣
作者: 潘向黎 2005 - 2
本书收录了《我爱小丸子》、《奇迹乘着雪橇来》、《瞬间之旅》、《水边的阿狄丽雅》、《前女友》、《吉庆里》、《起风了》等10篇短篇小说。
旅行的艺术 豆瓣
The Art of Travel
8.2 (76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兰·德波顿 译者: 南治国 / 彭俊豪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4
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辩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 ,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深信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智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德波顿是一个知识渊厚且富有逻辑思辨能力的作者。他曾经是大学的哲学讲师,有着深厚的哲学素养,从苏格拉底、洪堡,到爱默生、尼采,他都有过系统的阅读。此外,对西方文学和艺术作品,他也有广泛的涉猎。因此,在论及“旅行”这一近平陈词滥调的题材时,他不仅时时表现出理性的悟觉,而且还能结合福楼拜、波德莱尔等文学家的创作,参照凡·高等画家的作品,多方位地观照“旅行”、剖析“旅行”。
梦游手记 豆瓣
9.0 (8 个评分) 作者: 韦尔乔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4
作者韦尔乔是医生,也喜爱美术,并在画界引起震动。这本《梦游手记》是他钢笔画处女作与精品的合集,文字部分为随笔作品,绘画和文字作品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