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
火星编年史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Martian Chronicles
8.7 (4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 陶雪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 11
世纪之交,地球上矛盾重重、危机四伏,火星成为人类最后的希望。
虽然前三批火星探险者都死于掌握神奇力量的火星人之手,但不屈不挠的人类终究还是得以在火星上安身立命。火星人销声匿迹,火星俨然成了另一个地球。
而地球老家上的矛盾日益加剧,毁灭性核战一触即发。定居火星的人类心怀故土,纷纷返回地球参战。地球和火星双双走向衰亡……
在火星这巨大的“火红色”背景之上,十三个浪漫婉转的故事会聚成一部独特而神奇的火星编年史。布拉德伯里以诗人般清秀隽永的笔触,渲染出一幅盛极而衰的火星文明图景,读来让人不胜唏嘘。
《火星编年史》不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部社会批判作品。布拉德伯里以极富创造性的想象力,给人以触及灵魂的震撼和冲击。 该书由一系列独立成章却又内在关联的短篇小说构成,讲述了二十一世纪初期人类移民火星之后,火红色行星上发生的种种奇闻轶事。其中包含了布拉德伯里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晚期在各类科幻杂志上发表的十三则短篇作品,作者在一个个小故事之间穿插了承前启后的简短插曲,从而使看似松散的单个故事巧妙地编结在一起,由此串成了一部宏篇巨制。 在《火星编年史》中,布拉德伯里不仅将卓绝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也用优美而富于诗意的笔调勾勒出如梦似幻的火星世界,并以舒缓沉静的节奏直抒胸中沉郁激愤的情怀。经年积蕴的文学功底让布拉德伯里宛如一个匠人,把红色行星上神秘、浪漫的故事雕琢成一粒粒莹润的串珠,而贯穿全文的插曲铺垫则像一条纤巧的银链,与辉映着柔光的明珠构成了这件绝世珍宝,令人赞叹不已,感慨良多。
2019年2月13日 已读
一个特别处境的人类群像。有一篇特别像猴爪,我听了吓得一晚上没睡着(再会手)
20世纪 美国
猎魔人5 豆瓣
9.2 (40 个评分) 作者: 安德烈·斯帕克沃斯基 译者: 乌兰 / 小龙 重庆出版社 2016 - 11
南方帝国大举入侵,
北方国土日益沦丧。
仙尼德岛的血雨腥风瓦解了巫师势力,
女术士集会所应运而生。
拆毁,还是重建,
崛起,抑或灭亡,
是昙花一现,还是力挽狂澜,
其关键仍在拥有“上古精灵之血”的希瑞身上。
为了寻找失踪的希瑞,
南方帝国的尼弗迦德皇帝、
北方王国的特务机关、
包括女术士集会所均蠢蠢欲动。
至于白狼杰洛特,他自然也不敢落后于人。
于是猎魔人组织了一支探险队,
其成员包括一位吟游诗人,一名女弓箭手,
一队远离家园的矮人,一名来自南方的黑骑士,
甚至还有个伪装成草药医师的上等吸血鬼……
这支奇怪的队伍将走过燃烧的森林与战场,
也将渡过箭雨飞扬的激流险滩,
他们将经受“火之洗礼”。
因为火能灼烧,也能净化。
火能自我惩罚,更能清赎罪价。
2019年2月11日 已读
这本更像传统好莱坞奥德赛式的剧情——虽然这个组合,按作者所说,是完全反英雄式的——一个失去妻女(雾)的残疾猎魔人,一个怀孕精灵女,一个不承认自己是尼弗迦德人的尼弗迦德人,一个嘴贱的诗人,还有一个五百岁的吸血鬼。另:白毛越来越别扭受,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最后封骑士好鸡冻啊,希望电视剧可以好好拍ԅ(¯㉨¯ԅ)
20世纪 波兰
猎魔人4 豆瓣
9.0 (46 个评分) 作者: 安德烈·斯帕克沃斯基 译者: 小龙 / 乌兰 重庆出版社 2016 - 9
他骑马从北方来,一头白发,满面风霜;
他是异乡客,也是猎魔人,以斩妖除魔为己任,行走在现实与传说的迷雾之间。
遗世之岛仙尼德是属于巫师与魔法的岛屿,在这魔法之岛的夏日里,
杰洛特与叶妮芙是久别重逢的甜蜜情侣,希瑞是不安分的魔法学院新生。
而即将于此召开的巫师集会,则应完全与暴力无缘。
然而时代的风暴一夜之间让一切天翻地覆,巫师集会化为猩红的战场,
濒死的杰洛特、失踪的叶妮芙、在沙漠之中等待末日的希瑞,
三人再也无法回到那个夏天的仙尼德岛,
而他们的决定,将会彻底改写历史!
现在,你听到远处响起的马蹄声了吗?
2019年2月6日 已读
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本。希瑞你需要看看贝爷的生存书,消化蛋白质要更多水(大雾)以及希瑞以后还能不能看见独角兽了?#你这问题涉嫌贬低女性#……肥肠喜欢耗子帮quq“对他们来说,重要的只有力量;只有运用武器的技巧……只有坚定的意志;以及快马加利剑。 还有同伙”。
20世纪 波兰
猎魔人3 豆瓣
9.1 (51 个评分) 作者: 安德烈·斯帕克沃斯基 译者: 小龙 / 乌兰 重庆出版社 2016 - 3
波兰国宝级奇幻大作!3A级次时代同名游戏《巫师》获年度最佳剧情奖,全球销量破千万!
他骑马从北方来,一头白发,满面风霜;他是异乡客,也是猎魔人,以斩妖除魔为己任,行走在现实与传说的迷雾之间。人类与非人类划江而治的第三年,北方诸王们秘密结成联盟,剑指南岸。帝国与诸王间脆弱的和平岌岌可危,而在猎魔人要塞中接受训练的少女希瑞,浑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为多方角逐的焦点······一时间,历史洪流波澜乍起,最宏大的冒险由此拉开序幕!
现在,你听到远处响起的马蹄声了吗?
2019年1月31日 已读
干女儿和后妈的日常剧情赛高!官方cp顶天立地*10086……以及:特莉丝碧池,夏妮圣母小三!
20世纪 波兰
猎魔人2 豆瓣
9.1 (53 个评分) 作者: 安德烈·斯帕克沃斯基 译者: 小龙 / 赵琳 重庆出版社 2015 - 5
一头白发,双剑如牙,三餐不定,四海为家。五月节期之前,六年盟约之后,猎魔人杰洛特再度现身。
猎魔人向来以斩妖除魔为己任,在本书中,他将斩杀石化蜥蜴、屠灭腐食魔、擒拿变形怪、围剿金龙;还要帮助小美人鱼谈情说爱,解除鸬鹚男爵(不是该死的天鹅王子)的诅咒,并深入树精出没的原始森林,营救一位戴红衣兜帽的小女孩……
猎魔人不相信命运,但宿命之剑早已悬在他头顶。所有与他相关之人——他的诗人朋友丹德里恩、欢喜冤家叶妮芙、六年前承诺的意外之子,甚至他久未蒙面的生母……都将在宿命的旋涡中翻卷纠缠。
“宿命之剑有两道刃,一道是你,但另一道会是什么呢?”
2019年1月26日 已读
这个恋爱谈得我真是又喜又气。首先我官方大cp顶天立地!特丽斯碧池,夏妮小三!然后和魔法师决斗那章什么鬼?虽然大叶奈法到处泡凯子让女权大旗迎风不倒,但……哼这言情糖里有屎quq
20世纪 波兰
猎魔人1 豆瓣 Goodreads
8.5 (81 个评分) 作者: 安德烈·斯帕克沃斯基 译者: 小龙 重庆出版社 2015 - 1
他骑马从北方来,一头白发,满面风霜;他是异乡客,也是猎魔人,以斩妖除魔为己任,行走在现实与传说的迷雾之间。
脖子粗短,白牙锋利,以人类为食的“睡美人”;头发参差,剑术超群,带领七个小矮人抢劫商贩的“白雪公主”;眼球巨大,唇似鸟喙,将愿望变为死亡契约的“灯神”……救世之旅遍布荆棘,诅咒、谎言、背叛,步步紧逼,只在逃到梦中才有片刻喘息。待回首时,猎魔人猛然惊觉——自己也只不过是别人掌中的猎物!
魔物的鲜血终有洗净之日,人类的罪孽如何才有终结之时?
现在,你听到远处响起的马蹄声了吗?
2019年1月4日 已读
妈呀好多大坑,杰洛特的第三个愿望是什么?最后女祭司到底咋回事?但第一本就看到干女儿和女主真开心,知道游戏里不能和别人睡觉了嗯(大雾)以及童话新编得真好看,尤其是从钓鱼讲到叶奈法那里。
20世纪 波兰
石川啄木短歌 豆瓣
8.1 (31 个评分) 作者: [日]石川啄木 译者: 周作人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 - 10
中日双语版《石川啄木 短歌》收录石川啄木《一握砂》的551首短歌,根据1962年周作人译《石川啄木诗歌集》和1962年岩波文库《啄木歌集》双语典校,完整还原周作人译作的石川啄木;
◆石川啄木的短歌对日常生活,四季变化,政治局势,亲友孩童均有独特的描写,并以细腻敏感的思绪对生活中的得到和丧失做出记录。作为英年病逝却留下了诗歌、评论和深刻文论的作家,其内容无论是创作水平,还是对生命超出时代的体悟,都拥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轻便小开本,以石川啄木手写诗帖作为封面,纯黑封面装帧,每首诗在每页以中日双语排版,阅读友好;至臻展现诗歌之美
2019年1月2日 已读
读的电子版,就感不到装帧的好处;日语也不懂,但杂着中文字感到周作人的翻译有很多改换句子顺序的地方,有时候就减弱了诗的感觉。非常细腻有画作静止感,有时候就一事像写微博一样连续好几首,言语又日常,要是中学时候能读到就好了。
20世纪 日本 预言咏
华氏451 豆瓣 Goodreads
Fahrenheit 451
8.1 (75 个评分) 作者: (美)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 于而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10
当代科幻大师经典代表作,五十年前首次出版时引起巨大的轰动,被认为是反乌托邦小说的重要代表作。华氏451度是纸的燃点,故事发生在一个压制思想自由的世界里,这里所有的书被禁,消防员的工作不是灭火,而是焚书。小说主人公已经当了十年消防队员,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从事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奇特的女孩,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疑虑,直至对这个世界发起挑战。
2018年12月13日 已读
两个点:1.队长无法在书里找到真正抚慰他填补他的东西,所以想烧所有的书让人真正快乐,这是一种真实经验生发的结论,但想必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一点。然而,书也是真实经验的一种,认为保留文明(书籍)才是智慧的做法也只是一种结论。2。我觉得归根到底的矛盾是表达权力的欲望之间的角力。那么问题来了,一本完全消解权力的反乌托邦小说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20世纪 美国
格格不入 Eggplant.place 谷歌图书 豆瓣
Out of Place: A Memoir
8.9 (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爱德华·W·萨义德 译者: 彭淮栋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作为一个离乡亡国多年之人,面对随时可能的死亡,萨义德恳切回顾自己的人生,寻根溯源,追忆他要求严格、给他“维多利亚式”教育的父亲,和令他终生仰慕、给他鼓励但又暖昧矛盾的母亲,以及成长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他以今日之我探索、书写昔日之我,与内在自我重建关系,与已逝的父母修好,并试图以个人的方式为民族争回历史:他把自己分作两半的阿拉伯经历和美国经历统合为一,以不协和的身份为被压迫的、沉默的巴勒斯坦代言呐喊。
本书也是一个关于背井去乡和流离飘泊的故事。但萨义德发现,由此导致的身份的割裂、多重与流动实乃幸事一桩。他曾言:在哪里都不要有太多“家”的感觉。“格格不入”最终成了他的主动选择。
2018年12月6日 已读
“我唯一的希望其实就是和我的家庭一刀两断。我对自由的追寻,我对另一自我的追寻,都只能缘自那个断裂,尽管我为之受过那么多的孤独和不快乐。如今,正确与适得其所都不重要。最好是漫迹各处,不要拥有房子,在哪里都不要有家的感觉。”一开始觉得萨义德母亲的性冷淡和操控癖是引发敏感和精神问题的根源,但其实怎么都会如此。上面这段“宁取格格不入也不要追求人地皆宜”可能也是我在想要达到的境地,但现在就已经知道是不可不谓凄惨的一种境地。但人生在世,积攒至今,最后怎么样可能都不那么满意。
20世纪 美国
走出非洲 豆瓣
Out of Africa
8.5 (11 个评分) 作者: [丹麦] 凯伦·布里克森 译者: 袁田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3
1914年,二十九岁的凯伦·布里克森旅居肯尼亚,在恩贡山下的农场经营咖啡种植园。直到1931年,凯伦离开非洲。她返回丹麦,写下这十七年间在非洲这片奇妙的大陆上动人的经历。在她笔下,非洲大陆笼盖着一种广袤而又柔和的气氛,而鲜活其中的,是和这土地颜色最相贴合的人和故事。疾病、死亡、失败、割舍,是她在非洲的生命旅程中不断上演的课题,但这本书不是一幕悲剧或一首恋旧的挽歌,而是一种自由与勇敢的生命力的宣扬,一种纯粹、明净、深远的爱的渗透。
2018年10月24日 已读
超好看TUT但其实全篇我都没搞懂作者是男是女……因为她去打狮子了啊???#谁说女人打不了狮子# 但养小鸟羚羊和索马里小女孩玩儿对那个法国演员同情什么的,确实太纤细了。
20世纪 丹麦
不同的声音 豆瓣
作者: 卡罗尔·吉利根 译者: 肖巍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 2
此书是能够让我们更深入、更完整地理解西方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的一本最流行的必读书籍。作为是本世纪西方世界被引用最多、争议最大的女性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作者的理论也必将在我国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此书所研究的问题具有前瞻性,是一部面向新世纪的作品。
这本书给我们介绍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书中解读和研析了心理学理论和妇女发展的关系。作者指出:把进步或美德同分离或者独立联系起来,在心理发展或者健康名义下倡导与妇女分离的心理学发展理论是危险的,这种观点在科学的装饰下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假象:分离或者与妇女脱离关系是有益的。作者认为:人们正在经历着通过放开妇女的喉咙,去改变世界的声音,并由此开始一种新对话的历史进步的一部分。此书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讲述了妇女在男人生命周期中的位置;第二章谈到关系的意象;第三章说明自我概念与道德概念;第四章写的是危机与转折;第五章谈妇女的权利与判断;最后一章总结了成熟观。吉利根以女性的体验为基础建立起了一种关怀伦理学,让人们能够听到女性对自我和关系的描述。
2018年10月23日 已读
这个翻译我实在读不下去了……一半弃,我还是转原版吧。目前看到说女性的思维模式更“关怀式”,以及道德是不伤害别人为前提的关系式。但也许我太汉子了,总觉得不太契合。
20世纪 Feminism 美国
打女佣的屁股 豆瓣
6.7 (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罗伯特·库佛 译者: 谭加东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8 - 4
《实验艺术丛书》着眼于20世纪以来(特别是1960年之后)世界艺术中普遍存在的探索、实验和革新的精神,通过出版作品、论著、评论、传记、访谈录等,分别展示美术、文学、电影、戏剧、音乐、建筑、摄影等各项领域中的实验成果,并呈现产生这一成果的社会思想和文化背景。本丛书自1992年起陆续出版,旨在为中国当代艺术工作提供文本参考和理论研究的机会。
这本小书讲述的是一个极具刺激性而又令人窒息的故事:女佣人每天早上带着清洁工具和让主人满意的信心进入男主人的卧室(掀开床单时看见各式各样奇怪和恐怖的东西),但男主人看见的尽是她那不可救药的错误——他想要她懂得,达到工作的完美不过是为了追随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想。女佣人心甘情愿地接受惩罚并安于她的处境,男主人则根据一本手册上的教诲严格执行他的责任,他对手册的服从如同女佣人对他的服从。尽管他们都想过要结束这不断重复的场面,但除此之外他们又该干什么呢?
当罗伯特·库佛的中心比喻魔术般展现时,它揭示了一个无法言喻的生与死、创造与摧毁的循环机制。
2018年10月21日 已读
这个主人,已近暮年、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淫欲、冠冕堂皇、大话连篇、遵从毫无理由的苛刻守则、还要求无条件的服从和仰视。说是打女佣屁股(灵魂的入口),其实作者是想说打那些信徒的脸吧。嗯,“一切都是为了我主我王做的”,说得这么直接,真大胆呢(⌐■㉨■)✄╰ひ╯
20世纪 美国
莫称之为夜晚 豆瓣
Don't Call It Night
作者: [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 译者: 庄焰 南海出版公司 2006 - 4
中年的西奥和诺娅没有孩子,但并不缺乏激情。他们在南美相遇,热恋之后已经生活在一起八年。西奥是一个半退休的市镇规划家,厌世而抵御外界。诺娅是教师,比西奥小十五岁,渴望变化和目标。他们的关系因为诺娅的学生伊曼纽尔的神秘、或许与毒品有关的死亡事件而突然陷入危机。当诺娅卷入纪念那个男孩的社区计划之后,她和西奥之间的平衡开始动摇。
故事发生在沙漠边上的一座新城里,给我们展现出两个人对同一事件的——基至是完全不同的——看法:西奥是热切却有点愤民嫉俗、冷潮热讽、诺娅则缺乏耐性而理想主义。男孩的死亡之谜以他俩的未来在边无沙漠小镇形形色色倒运、夸张的角色——令人费解但印象深刻、讲述了一个关于弃儿猩猩的奇怪故事的伊曼纽尔的父亲;纵欲的丑角穆奇;永远捍卫者路德米尔;乐观的离婚女子琳达;强悍的市长巴特希瓦;加利福尼亚咖啡馆的常客们;还有伊曼纽尔的那条赖皮、垂耳狗——的衬托下渐渐清晰。
阿莫斯·奥兹用充满恬淡和智慧特色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从未得以舒展开来的压抑的野心和爱的苦涩而温柔的故事——他用温和的幽默,以及对一对恋人关系关怀的剖析带出了小镇里天翻地覆的阴谋。
2018年10月12日 已读
“爱情真的是毁灭性的状态,她说。两个陌生人突然看见了对方,也没真的看见对方,他们嗅着对方,然后不假时日就比兄妹还更难分难舍。他们幵始在一张床上睡,尽管不是一家人。而且通常他们连朋友都算不上,他们甚至相互亳不了解,只是互相上了钩,于是其余的世界就可以隐去。瞧瞧它是多么具有毁灭性,真的。因为爱情死去的人可能比因为毒品死的人还要多。他们该整整这个,也该想点办法治治它。每当她想到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知之甚少时,就觉得既想哭又想笑。而怪就怪在这是无法改变的。无论你对—个人投入多少都毫无区别,你可以一百年不分黑白地投人,可以和他睡一张床,那都没用,最终你不会了解他一点点。”
20世纪 以色列
裸颜 豆瓣
Till We Have Faces
作者: (英)C.S.路易斯 译者: 曾珍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裸颜》是一部以“死而重生”为主题的神话小说,全面反映了路易斯的救赎神学、宗教视野和艺术成就。
北欧、肥腴月湾、爱琴海沿岸、尼罗河畔……凡是神话发达的地方都流传着一则类似的神话故事,虽然情节各依地理风貌和民族想象变化多致——有一位神,死了,却又复活;他的死给大地带来新的生机。
C.S.路易斯借用“丘比特和赛姬”故事演绎的神话小说,其中不但有与基督信仰基石相合的寓意,更在于把教义化了的信仰还原为耐人寻味、需要人用心灵加以体会的神话。
2018年9月19日 已读
“奥璐儿女王,我开始觉得你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爱。”_(:з」∠)_笑了五分钟……老祭司提议的大祭,对伊思陀的传说和“我”的记忆间的差别,后面女王梦到承认自己就是安姬,都好山鬼啊……以及写这本的lewis有点疯,以西结的那种疯。
20世纪 英国 需重读
异乡客 谷歌图书 豆瓣
Resident aliens : life in the Christian colony
作者: Stanley Hauerwas / 侯活士 译者: 贺志勇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3 - 4
本书作者根据自身在"拓荒地"---教会的经历, 以此书为牧师以及他们的教会作出一种批判, 同时又满怀希望的反思.内容包括:新世界的基督徒政治;作为探险的救赎;拓荒地生活----作为基督教伦理基石的教会;普通人----基督教伦理;作为探险的教区事奉----学会欣赏讲真话等.
2018年9月6日 已读
“在一个让人彼此疏离的世界去信赖他人。”“伦理的首要任务是训练人的眼界。”或者用侯活士的语言造句,“合理的信仰一词本身就有一种无神论的特质”“撇开真理的一切都是某种层面的感情用事“?诶,总之,真-金句要多少有多少。
20世纪 宗教 稣典 需重读
银头 豆瓣
TESTA D’ARGENTO
6.8 (8 个评分) 作者: 路易吉·马莱巴 译者: 沈萼梅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4
二战后最重要的意大利作家之一路易吉•马莱巴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银头》出版于1988年,收录路易吉•马莱巴28个短篇小说。在这些故事里,马莱巴借助梦境、臆想和幻觉,用滑稽幽默的语言,寄深刻的寓意于荒诞之中,营造出一个令人迷乱、虚幻和现实交织的世界,在令人哑然失笑的同时,也让人感悟到身居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无奈、失意与惶惑。1989年,这部短篇小说集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马莱巴过去被定义为后现代作家,但这并不完全准确,因为他是不可预料、捉摸不定的。
—— 翁贝托•埃科
事实上,马莱巴是一个作品中蕴含的问题比答案更多的作家。他永远在给他的读者创造某种不安定的感觉,迫使读者重新思考所谓“常识”和字母表之类人们日常生活中熟视无睹的事物。
——《意大利文学研究百科全书》
马莱巴的小说语言幽默,这种幽默感体现在他那些诙谐的推断,人物即兴式的谈话,哲学家式的评论,以及人物下意识的自言自语之中。
——沈萼梅(意大利文学翻译家、本书译者)
2018年7月31日 已读
第一人称的叙述太絮絮叨叨。那篇因为脑中如此想便消失的,没有麦克尤恩写得好。人人都疏离孤独过得荒谬苟且,就也成了脸谱。
20世纪 意大利
千夜之夜 豆瓣
Arabian Nights and Days
作者: [埃及] 纳吉布·马哈福兹 译者: 李唯中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6 - 1
阿拉伯世界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吉布•马哈福兹续写《一千零一夜》,魔幻而又真实
——————
全世界最有创造力最有才华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丁•戈迪默
他不单是雨果和狄更斯,还是高尔斯华绥、托马斯•曼和左拉。
——《伦敦书评》
他通过丰富而微妙的作品——精致的现实主义,意蕴深厚——形成了普世的阿拉伯叙述艺术。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
故事始于山鲁佐德通过精彩的故事拯救了自己之后,仍然怀疑丈夫嗜血成性。宫外的世界也并不平静,到处都是忧伤的灵魂……
2018年6月25日 已读
我们都忍受着无穷无尽的相思之苦,为的是最后我们只思念真主。从校对来说做得不是很好,错误多得不能忍。
20世纪 埃及
沙丘 豆瓣 Eggplant.place
Dune
7.6 (149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兰克·赫伯特 译者: 潘振华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 - 2
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
——————————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我们才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哈勃用望远镜揭开了河外星系的神秘面纱,我们才知道宇宙中还有千亿个银河系。
“自由号”发现了黑洞的存在,我们才知道也许宇宙之外还有宇宙,我 们只是永恒中一颗微小的沙粒。
-
一切会思考的机器都被摧毁后,宇宙的焦点重回人类之间的争夺。行星厄拉科斯——人类梦寐以求、竞相抢夺的“香料”的唯一产地,在这里上演着权术与背叛、恐惧与仇恨、希望与梦想的太空歌剧。人们常常用另一个名字称呼这颗干旱的星球——沙丘。
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少年保罗在这里抗争着他的宿命。在命运面前,他是如此的渺小,却又如此的强大……
——————————
◆《沙丘》是伟大的科幻作家弗兰克•赫伯特的传奇代表作。
-
◆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
-
◆美国亚马逊“一生必读的100本书”
-
◆BBC“英国最受欢迎的100本书”
-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科幻•奇幻小说TOP100”
-
◆摘得《轨迹》杂志“20世纪最佳科幻小说”桂冠
-
◆首部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
-
◆人类每次正视自己的渺小,都是自身的一次巨大进步。
-
◆《沙丘》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
-
◆风靡全球半个多世纪,全球销量已突破1200万册。
-
◆《沙丘》被改编成红遍全球的即时战略游戏的鼻祖《沙丘魔堡》,由此衍生出的《红色警戒》《星际争霸》几乎成为每台电脑上的必装品。
-
◆催生了《星球大战》《阿凡达》等经典科幻电影。
——————————
媒体及名人推荐
《沙丘》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 ——《图书馆杂志》
-
科幻小说史上的里程碑。 ——《芝加哥论坛报》
-
这部作品所描绘的外星星球比其他科幻作家所描绘的更完整、更细腻,完美地平衡了技术描写和心理描写。 ——《华盛顿邮报》
-
随着气候变化、中东局势、能源危机层出不穷,《沙丘》比50年前更具现实意义。如果你还没看过,的确该找来读读。 ——《纽约时报》
-
赫伯特对于这个星球的创造,包含了复杂的情节发展,以及对生态、宗教、政治和哲学,是科幻史上一个伟大而又影响深远的成就——《路易斯维尔时报》
-
极强的感染力,情节令人信服,绝对天才的创意。——《星船伞兵》作者罗伯特•A•海因莱因
-
《沙丘》在故事的生动复杂方面,《沙丘》同金庸的小说有的一比。《沙丘》又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这里面有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生态学,未来学等等,更把人性、人的本质、人的目的放在一个宇宙的尺度上进行终极思考,这个规模恐怕又是金庸所不及的了。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
-
独一无二。只有《指环王》可以与之媲美。 ——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
-
如果你只读过这部杰作的外延或改编作品,你都不算真的了解《沙丘》是怎么回事。这是一次“必须通过阅读才能完全领略的全沉浸式的体验”。——《合成人》作者帕特•卡蒂根
-
现代科幻史上的标杆之一,想象力创造上的丰碑。 ——美国科幻作家P•斯凯勒•米勒
-
在16岁那年,我第一次被《沙丘》打动,它成了我心目中的神作。八年来,很少有书能撼动它在我心中的地位,包括《权力的游戏》、《基地》、《安德的游戏》和《指环王》。于是,我又重读了一遍《沙丘》,发现16岁那年的感动历久弥新。真的有那么棒吗?当然了! ——读者评论
-
我经常默念书中的“恐惧是思维杀手”这句话。恐惧——通常是对失败的恐惧——是我们思维清晰、专注的最大障碍。默念这句话并不能消除恐惧,而是让我意识到恐惧并直视它。 ——读者评论
2018年6月20日 已读
玩儿宗教梗我懂,但神棍玄幻加上科幻外壳,还扯了政治斗争,就……昂反正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虽然知道这样成篇确实写得不容易。
20世纪 美国
王,后,杰克 豆瓣
King, Queen, Knave
8.2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译者: 黄勇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7
这部小说的情节从根本说不是不熟悉的,事实上,我怀疑那两位值得尊重的作家,巴尔扎克和德莱塞,将会指责我严重模仿,但是,我发誓,当时我并没有读过他们那些荒谬的作品,甚至现在也不太知道他们在柏树底下说了些什么。毕竟,夏洛特•亨伯特的丈夫也不是那么清白的。
书名的问题。那三张人头牌,都是红心牌,我留下了,同时舍弃一个小对子。发给我的那两张新牌也许证明这场赌博是对的,因为在这场赌博游戏中,我总有象牙大拇指。势均力敌地、十分侥幸地、难分难解地穿过烟雾的刺痛,挤出一点优势。我只能希望我那些出色的打牌老搭子,全都是一手满堂红和一手顺子牌,希望他们认为我是在用大赌注吓退对手。
2018年6月10日 已读
不看评论都没想起来黑暗中的笑声。嘛,虽然描写真的细到炸裂,但这剧情,反正我还是不知道为啥女主和男二搞一起了_(:з」∠)_
20世纪 俄国文学
希克梅特诗选 豆瓣
8.0 (7 个评分) 作者: [土]希克梅特 译者: 李以亮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8 - 1
诗集,包含102首诗歌译作、附录年表,以及中译序。作者是土耳其著名诗人,也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和平斗士。他被广大读者熟知是因为他的作品里包含一定的政治因素,他也因此被称为”浪漫主义的共产主义者”。然而,政治性只是他诗歌的一部分元素,应该说,希克梅特的诗歌作品里有超出政治性之外的更为广阔和深沉的社会、人文关怀、人性深度,以及高超的艺术性,这些共同构成了他的诗歌常青持久的魅力,值得推送给更多的读者来阅读和感受。
2018年6月8日 已读
你的灵魂不在我之前,也未抵达我所不的的神秘;你的灵魂是我的形象,是外部世界反映在你的内里。
20世纪 土耳其 预言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