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yfireworm - 标记
新星世:即將到來的高智能時代 豆瓣
Novacene:The Coming Age of Hyperintelligence
作者: 詹姆斯·洛夫洛克 / 拜仁·艾普雅德 译者: 譚宗穎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21 - 4
本書作者詹姆斯·洛夫洛克,是蓋婭假說的創始人,是當今時代最傑出的關於地球環境的思考者。繼四十年前提出著名的蓋婭假說之後,在其一百高齡之際,他在本書中又一次提出了一個關於地球未來生命的驚世駭俗的新理論——新星世理論。作者認為,自從生命誕生之後,地球可以分為三個地質時代:光合作用時代、人類世、新星世。在光合作用時代,隨著太陽能被轉化為生物化學能,生命產生,隨後人類產生,而人類社會的物理動力來源主要是生物肌體所提供的力量;人類世則以紐科門蒸汽機的發明為標誌,蘊藏在礦藏中的太陽能被深度開發並轉化為機械動能,自此,人類掌控了機械動力,成為整個行星的主宰;而在三百年後的現在,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人類世即將終結,新星世即將來臨,此時太陽能被轉化為信息片段,新的生命形式即將誕生。
在新星世,一種新的生命形式——電子人(Cyborg)將會從現在的人工智能系統中產生,他們將會是半肉體半機械的高智能生物。他們的思考速度是人類的一萬倍,所以他們看待我們,大概就像我們現在看待植物一樣。但是,並不會發生科幻小說中的那種“機器暴力接管地球”的殘忍情節。這些高智能生物會像我們一樣,也需要一顆健康的地球,因此他們也需要地球的生態系統(即蓋婭)的自動冷卻功能,來抵禦不斷增強的太陽熱量。我們將和他們組成夥伴,來實施這一拯救地球的計劃。
作者認為,地球上智慧生物的存活及繁榮是非常關鍵的,因為除了地球人之外不可能還有其他外星智慧物種,我們人類是能夠理解宇宙的唯一物種。他預測,新星世或許將會開啟智慧生命向整個宇宙進發的歷史進程。
2021年10月10日 想读
Chaos 豆瓣
作者: James Gleick Penguin Books 2008 - 8
Few writers distinguish themselves by their ability to write about complicated, even obscure topics clearly and engagingly. In Chaos, James Gleick, a former science writer for the New York Times, shows that he resides in this exclusive category. Here he takes on the job of depicting the first years of the study of chaos--the seemingly random patterns that characterise many natural phenomena.
This is not a purely technical book. Instead, it focuses as much on the scientists studying chaos as on the chaos itself. In the pages of Gleick's book, the reader meets dozens of extraordinary and eccentric people. For instance, Mitchell Feigenbaum, who constructed and regulated his life by a 26-hour clock and watched his waking hours come in and out of phase with those of his coworkers at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As for chaos itself, Gleick does an outstanding job of explaining the thought processes and investigative techniques that researchers bring to bear on chaos problems. Rather than attempt to explain Julia sets, Lorenz attractors and the Mandelbrot Set with gigantically complicated equations, Chaos relies on sketches, photographs and Gleick's wonderful descriptive prose. --Christine Buttery
2021年10月10日 想读
混沌与秩序 豆瓣
Chaos and order :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living system
作者: [德] 弗里德里希·克拉默 译者: 柯志阳 / 吴彤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0 - 8
最近在生命科学中取得的进展,已经在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方面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对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系统和自组织的深入研究,已被纳入科学视界。因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著称的克拉默教授,以其独特的洞见致力于展现一幅整体图景,回答长期以来一直强烈吸引着人类的重大问题——生命是什么。
克拉默教授探究了耗散结构理论、超循环理论、混沌理论和突变论等自组织理论,剖析了生命结构的有序与混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物种进化和进化主义,树与闪电的相似形态,三体问题,天体结构,分形艺术,大爆炸,衰老与死亡,由此建立了事物的根本复杂性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本书每一章皆以一段哲理性对话开篇,以一首抒情诗作结,旨在以这种别出心裁的结构,架起沟通科学技术与哲学人文“两种文化”的桥梁。
2021年10月10日 想读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豆瓣
8.5 (23 个评分) 作者: Sönke Ahrens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7 - 2
The key to good and efficient writing lies in the intelligent organisation of ideas and notes. This book helps students, academics and nonfiction writers to get more done, write intelligent texts and learn for the long run. It teaches you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and ensure they bring you and your projects forward. The Take Smart Notes principle is based on established psychological insight and draws from a tried and tested note-taking-technique. This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guide and description of this system in English, and not only does it explain how it works, but also why. It suits students and academic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nonfiction writers and others who are in the business of reading, thinking and writing. Instead of wasting your time searching for notes, quotes or references, you can focus on what really counts: thinking,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ing new ideas in writing. It does not matter if you prefer taking notes with pen and paper or on a computer, be it Windows, Mac or Linux. And you can start right away.
2021年10月10日 想读
涌现 豆瓣
Emergence: From Chaos to Order
作者: [美]约翰·霍兰 译者: 陈禹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6 - 7
本书作者是当今最具有创新意识的思想家之一,本书也是对涌现现象进行深入探索的第一部著作。在本书中,作者比较了显示涌现现象的不同系统和模型,展现了它们之间共同的规则或规律,讲述了从“蕴含着规范、能够生成像巨大的红杉和普通的雏菊那样复杂而独特结构”的微小种子,到能够通过自学习在西洋跳棋游戏中让设计者一败涂地的计算机;从能够修建桥梁、跨越深沟和驾驭树叶之舟在溪流上航行的蚁群,到诗人充满感情的创作等涌现现象的具体表现。
涌现的概念(即整体大于其各部分之和)简单得令人惊讶,然而它在科学、商业以及艺术等诸多领域牛都具有极深的寓意。本书中,作者用深入浅出的描述向我们生动地阐明:涌现的理论能够预言许多复杂的行为,同时也给予我们关于生命、智慧和组织的很多启示。

序言
第一章 启程之前
走向何方
模型
研究道路上的困难
取得的进展
第二章 游戏与数字
西洋跳棋和神经网络
模型中的秘密
棋类游戏及规则
数字
积木块
计算机模型
第三章 地图、对策论和计算机建模
博弈和对策论
涌现——初露端倪
动态模型
计算机模型——进一步的研究,
第四章 西洋跳棋
困难何在
塞缪尔是如何做的
对走法的估价
由估价到策略
学习的过程
使学习过程运转起来
需要注意的问题
权重改变引起的涌现结果
小结
第五章 神经网络
神经元的特征
为神经元建模
固定阈值的神经元网络
区别与局限
有关神经元的更多特征
带环路的网络
无限期的记忆
三角形的识别——一个例子
综合
对比
继续前进
第六章 普适理论
基于主体的模型
计算机的参与
涌现和非线性
普适理论的基本要求
第七章 受限生成过程
机制
相互作用和连接
元胞自动机
第八章 西洋跳棋程序和其他受限生成过程模型
塞缪尔的西洋跳棋程序
中枢神经系统模型
复制猫
第九章 变易
具有可变结构的受限生成过程模型
示例
遗传算法和可变结构的受限生成过程模型
关于涌现的进一步理解
第十章 层次描述和还原方法
层次
如何组装元胞自动机
第十一章 隐喻和创新
科学中的创新和创造
对隐喻的初步探讨
隐喻和模型的关系
创新的培育
小结
诗歌和物理学
第十二章 结束语
作为总结的“结束语”
作为继续研究起点的“结束语”
综合
关于涌现的进一步研究
涌现的目标
涌现研究的远期目标
2021年10月9日 想读
植物学拉丁文 豆瓣
作者: 沈显生编 译者: 沈显生编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5 - 1
《植物学拉丁文》对于学习植物学的学生来说,特别是学习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区系的学生,植物学拉丁文应该成为一门必修课。通过学习植物学拉丁文,我们对植物命名的规则和国际命名法规要有所了解,以便正确理解植物学名的结构组成和意义,起码应该能看懂植物分类学原始文献及《中国植物志》植物学名文献引证,并能够简要地对植物形态进行拉丁文描述。
2021年10月9日 想读
Small Is Beautiful 豆瓣
作者: E. F. Schumacher Harper Perennial 1989 - 9
The classic of common-sense economics. "Enormously broad in scope, pithily weaving together threads from Galbraith and Gandhi, capitalism and Buddhism, science and psychology."-- The New Republic
2021年10月8日 想读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豆瓣
作者: E. F. Schumacher Harper Perennial 1978 - 6
The author of the world wide best-seller, Small Is Beautiful, now tackles the subject of Man, the World, and the Meaning of Living.Schumacher writes about man's relation to the world. man has obligations -- to other men, to the earth, to progress and technology, but most importantly himself. If man can fulfill these obligations, then and only then can he enjoy a re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world, then and only then can he know the meaning of living. Schumacher says we need maps: a "map of knowledge" and a "map of living." The concern of the mapmaker--in this instance, Schumacher--is to find for everything it's proper place. Things out of place tend to get lost; they become invisible and there proper places end to be filled by other things that ought not be there at all and therefore serve to mislead.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teaches us to be our own map makers. This constantly surprising, always stimulating book will be welcomed by a large audience, including the many new fans who believe strongly in what Schumacher has to say.
2021年10月8日 想读
小即是美 豆瓣
作者: 修馬克(E. F. Schumcher) 译者: 李華夏 立緒文化 2000 - 9
在六○年代創導中級科技概念的著名經濟學者修馬克(E. F. Schumacher),其名著《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是一本深具人文深度的經濟學著作。
本書面世已有二十個年頭。當其首版付梓時,沒有立即洛陽紙貴,也沒有惡評如潮。剛開始,銷售量非常一般,但每一季都呈現穩定的成長,終至該書及其瑯瑯上口的書名在一夕之間街喻戶曉。這種情形仍會持續二十年。不同國度數不清的人們已被這本書深深啟發,對其主要觀點印象深刻,而有意在他們自己的家鄉或工作地點多盡心力。
2021年10月8日 想读
林间最后的小孩 豆瓣
作者: [美] 理查德·洛夫 译者: 自然之友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 4
《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主要内容简介:记者兼儿童权益倡导者理查德·洛夫,在他这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作品中,揭示了儿童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令人惊异的断裂,今天,电子产品环境下成长的一代人在生活中缺少与自然的接触,洛夫把这一现象和一些最令人担忧的儿童发展趋势联系在一起,其中包括:肥胖率增加、注意力紊乱和抑郁现象。这是第一本总结了系统研究成果的书籍,指出与自然的直接接触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儿童与成年人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洛夫不仅仅敲响了警钟,也为恢复这一至关重要的联系提供了实际的方法。
2021年10月7日 想读
蝴蝶環境教育圖鑑(二版) 豆瓣
作者: 邱美蘭 / 彭國棟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 2021 - 5
蝴蝶是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保育上角色重要、廣受歡迎、超級迷人的瑰寶。以單位面積的蝴蝶種數及多樣精彩程度來看,台灣堪稱「世界蝴蝶王國」。為了珍惜台灣的蝴蝶資源,為了配合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生物資源永續利用、環境教育及生態旅遊思潮,並對蝴蝶生產地區的生態、教育及產業有更多的幫助,因此出版本書「蝴蝶環境教育圖鑑」。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會對各單位或有心想參與蝴蝶環境教育的朋友,在推動今後的環境教育上有所幫助,更期待大家對蝴蝶的保護及環境教育有更多、更積極的參與及奉獻。
2021年10月7日 想读
鳳園蝴蝶效應 豆瓣
作者: 大埔環保會. 鳳園蝴蝶保育區 2013 - 1
鳳園位於大埔市郊,距離大埔市中心只有2公里,是香港和亞洲區著名的賞蝶地點
早於1980年,鳳園約42公頃土地已被列入「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其中約8%(即5公頃)屬私人土地,甚具保育價值。據「新自然保育政策」,2004年鳳園的整體生態評級排名第四位。據統計資料顯示,鳳園的蝴蝶品種超過200種,佔全港總數239個蝴蝶品種的八成以上,當中超過130個品種更屬本港不常見/罕見/非常罕見的蝴蝶。環保協進會得到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支持,於2005年11月開始在鳳園的私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進行為期2年的「鳳園蝴蝶保育區管理協議試驗計劃」,並於2008年2月繼續進行「鳳園蝴蝶保育區管理協議計劃」。
環保協進會與義工們於2004年自發於鳳園進行守護蝴蝶的保育工作,在2005年11月獲得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贊助在鳳園的私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進行為期2年的「鳳園蝴蝶保育區管理協議試驗計劃」,成為當時「新自然保育政策」的試點項目,証明成效,並於2008年2月起進行「鳳園蝴蝶保育區管理協議計劃」。
宗旨 – 環保協進會 (前大埔環保會)
--推廣及提倡環境保育的教育及認知
--鼓勵市民關注環境問題,從而參與環境保育工作以改善身處的環境
--促進居民參與本區事務,同時放眼香港,鼓勵居民參與全港及全球性環境及社會事務
--對香港的環境問題,提供建設性的評論及建議
該會2013年出版《鳳園蝴蝶效應自然及文化》與《鳳園蝴蝶效應共建蝴蝶樂土》,從鳳園村歷史文化及生態角度出發,闡述在城市急促發展下如何維持生物多樣性及蝴蝶物種數目。
2021年10月7日 想读
共建蝴蝶樂土 豆瓣
作者: 許仲康 / 黃嘉麟 環保協進會 2013 - 6
鳳園位於大埔市郊,距離大埔市中心只有2公里,是香港和亞洲區著名的賞蝶地點
早於1980年,鳳園約42公頃土地已被列入「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其中約8%(即5公頃)屬私人土地,甚具保育價值。據「新自然保育政策」,2004年鳳園的整體生態評級排名第四位。據統計資料顯示,鳳園的蝴蝶品種超過200種,佔全港總數239個蝴蝶品種的八成以上,當中超過130個品種更屬本港不常見/罕見/非常罕見的蝴蝶。環保協進會得到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支持,於2005年11月開始在鳳園的私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進行為期2年的「鳳園蝴蝶保育區管理協議試驗計劃」,並於2008年2月繼續進行「鳳園蝴蝶保育區管理協議計劃」。
環保協進會與義工們於2004年自發於鳳園進行守護蝴蝶的保育工作,在2005年11月獲得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贊助在鳳園的私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進行為期2年的「鳳園蝴蝶保育區管理協議試驗計劃」,成為當時「新自然保育政策」的試點項目,証明成效,並於2008年2月起進行「鳳園蝴蝶保育區管理協議計劃」。
宗旨 – 環保協進會 (前大埔環保會)
--推廣及提倡環境保育的教育及認知
--鼓勵市民關注環境問題,從而參與環境保育工作以改善身處的環境
--促進居民參與本區事務,同時放眼香港,鼓勵居民參與全港及全球性環境及社會事務
--對香港的環境問題,提供建設性的評論及建議
該會2013年出版《鳳園蝴蝶效應自然及文化》與《鳳園蝴蝶效應共建蝴蝶樂土》,從鳳園村歷史文化及生態角度出發,闡述在城市急促發展下如何維持生物多樣性及蝴蝶物種數目。
2021年10月7日 想读
自然农法 豆瓣
作者: 福冈正信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第一是不耕田。因为人不去耕耘大地,自然也会耕耘她,而且地力还会逐年增强。”
“第二是不施肥。如果人类进行拙劣的耕作,采用掠夺性农作方法,土地就会变得贫瘠,成为需要肥料的土壤。而在自然的土壤上,动植物的生活环境越活跃,土壤本身也就越肥沃。”
“第三是不使用农药。大自然通常是保持完全平衡的,不会发生需要人类非使用农药不可的病虫害。只有在进行了不自然的耕作、施肥和培养出了病体作物时,“病虫害”才会出现来帮助恢复自然的平衡。”
“第四是不除草。草为自身的繁衍而生长。杂草之所以也生长,说明它在自然中发挥着某种作用。同一种草不会永久地占据一块土地,到时必将发生更替。草的问题由草儿们自己来解决,这应该作为一项原则……”
这是自然农法之父——日本的福冈正信老人所提出的自然农法四大原则。
福冈老人年轻的时候是一家实验农场的农业技术员,曾经一度醉心于各种农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中。然而后来的一场大病却使他完全改变了看法,开始质疑一切源于“人智、人为”的现代技术。在病中,类似于顿悟的体验让福冈坚信“人智、人为皆是无用之物”,只有“顺其自然、不战而胜”的农作方式才是农业发展的正途,而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和释迦牟尼关于“一切皆空”的教诲便成为这一信念的基石。病愈后,福冈辞去工作,开始潜心实践“尽量什么也不做”的自然农法,从此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几十年过去了,年轻的福冈变成了隐居山中的长者。在世人眼中他曾是不可理喻的疯子,如今人们却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到他这里寻求智慧。而福冈老人所倡导的自然农法也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2021年10月7日 想读
掌控谈话 豆瓣
Never Split the Difference: Negotiating As If Your Life Depended On It
8.2 (9 个评分) 作者: [美] Chris Voss / [美] Tahl Raz 译者: 赵坤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10
国际危机谈判专家、谈判领域少有的“特种兵”克里斯·沃斯全面总结了20余年的实战经验。他将从生死一线的实际案例中总结出的谈话技巧和策略倾囊相授:从战胜哈佛大学教授的10条谈话技巧,到浓缩到1页纸的精华版谈话清单,都在这本书中。
学会这些策略和技巧,你可以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本书实现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两次飞跃。从生死一线的实战谈判入手,引出掌控谈话的策略和技巧,最终又落实到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说服前领导同意调岗、让老板心甘情愿为你加薪、以什么都不用做的方式拿到最优价格……生活本身就是一场又一场谈话,需要我们全力以赴。
本书的谈话技巧定能祝你成功,作者克里斯·沃斯创造出任何时刻都有效的语言模式。
掌控谈话,才能掌控人生。没看这本书之前,千万别开口!
2021年10月5日 想读
素人之亂 豆瓣
素人の乱
作者: 松本哉 译者: 陳炯霖 推守文化 2012 - 2
法律是一條線,不踩真是不開心!
人窮沒關係,只要找對方法
資本主義算哪根蔥啊?
在校長的背上用噴漆噴上大大的「犬」字,他是怎麼辦到的!(驚)
正規軍太無聊了啦,熱愛造反的游擊隊才是王道!
在車站前廣場大罵對手陣營的候選人是豬,真的是太爽快了!
一本讓衛道人士看了半夜睡不著覺的書!
上腎下炎法師不推薦、鋰加銅拍桌大斥、飯蒂鋼剩飽鑼三世(誰?)堅持列為禁書!
要比人多?他打敗所有正式社團組織,創下日本反核遊行史上號召最多人次上街的破天荒紀錄。一戰成名!(遠目)
要比人少?他獨創的四人遊行引來日本警方的高度關切,創下鎮暴警察人數比遊行人數多的殺千刀首例。立馬進入警界黑名單XD。
松本哉著名事蹟一覽表——(以下僅列出輔導級片段)
粉碎黑心學生餐廳鬥爭:在學生餐廳門口偷接學校的電煮咖哩飯,瞬間搞垮餐廳生意。
啤酒祭抗爭:在校區內販售五百罐以上的發泡啤酒,造成校園出現大批的酒醉學生!趁著酒意還煽動眾人模仿李小龍,闖進校長室大鬧!
校長全身油漆事件:闖進正在和企業勾結改造學生計畫的會議室,摸到桌子就翻、拿著油漆就潑,看見爬在地上的大人物們,就用噴漆在他背上噴上大大的「犬」字,簡直是鬼哭神嚎的人間煉獄。太華麗了!
放鴿子遊行:以「粉碎充斥商業主義的聖誕節」為由申請遊行,宣稱會有數百人集結,結果「大家都臨時有事」,幾乎沒人到現場,讓待命的數百名鎮暴警察大囧,事後遭警方嚴厲斥責。
德國登陸作戰:趁著在德國宣傳紀錄片的機會,參加柏林等地的遊行。遊行現場煙霧彈、煙火、石塊、油漆彈、催淚瓦斯飛來飛去,還被警察追逐毆打。德國的警察超強。
一生辛勞努力賺錢,租房子、買房子、養孩子,最後再把剩下的錢拿去買塔位,這樣對嗎?我都要哭了!
旅日知名作家劉黎兒:「松本哉是個打游擊的造反王。他在日本儼然已是傳奇人物。」
資深媒體人黃哲斌:「社會不會自動改變,除非我們介入。這傢伙,真是太讚太有趣了。」
自轉星球出版社社長黃俊隆:「上知搭霸王車,下知賣咖哩飯,松本哉是窮人生活的街頭藝術家。」
參選議員是為了作亂!宣傳新書卻遭限制入境?
革命總是近在眼前的,振作點好不好!
牆在那裡,不塗鴉行嗎!街頭就在那裡,不上行嗎!
《素人之亂》二○○八年六月於日本出版,挾帶著日本經濟大動盪的社會氛圍,以及「造反天王」的稱號,成功征服日本次世代的心,隨後又推出《貧乏人大反擊》一書,同樣引發次世代追隨風潮。《素人之亂》一書,除了講述松本哉自大學時代就積極「自搞」小型學運,成功抵制了大學和企業的聯合改造學生行動,也分享其出社會後,成功以「非常規」方式抑制惡法通過,種種上街遊行的奇情怪況。
經常以「窮人」、「無路人之人」自稱的松本哉,且在此書中以「不花一毛錢過生活」的單元,分享其拒絕資本主義壓榨性引誘消費的生活經驗,雖難免惡搞,或遊走法律邊緣,但若以輕鬆角度看態,亦可接收到其「反過來看世界」的視角,體認到不同於世俗標準,但絕對有趣的人生可能。
2021年9月24日 想读
社会公平发展游戏集 豆瓣
作者: 李滢铨 / 谭碧茵 第1版 (2005年8月1日) 2005 - 8
本书通过不同的游戏,协助弱势群体表达对获得快乐的简单愿望和对社会公平发展的憧憬。在游戏中大家一起闹一起笑,在愉快的气氛中平等参与并互相支持,在玩乐中挑战主流社会或传统的观念,如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男尊女卑、贫穷是个人的失败所致等,并且肯定团结认同、包容尊重、合作友爱以及实现社会性别平等、维护伤病人士权利、爱护环境生态等价值,使参与者感受到在主流社会中充斥的种种歧视之外,还有快乐健康的生活。
2021年9月23日 想读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豆瓣 谷歌图书
How to Avoid a Climate Disaster: The Solutions We Have and the Breakthroughs We Need
7.9 (20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比尔·盖茨 译者: 陈召强 中信出版集团 2021 - 4 其它标题: 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
比尔·盖茨花了十年时间调研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工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的支持下,他专注于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在本书中,比尔·盖茨从电力、制造业、农业、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分析了零排放面临的挑战,可使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我们需要的技术突破,并提供了一套涵盖广泛但每一步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关于人类未来
要想阻止全球变暖,要想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人类需要停止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
关于技术创新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零排放都具备坚实的逻辑基础,但实现零排放的目标要基于创新驱动。
关于投资机会
“零碳”产业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机遇,那些能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的国家将是未来十几年引领全球经济的国家。
诚如比尔·盖茨在书中一再强调的,实现零排放并非易事,但如果我们遵循他给出的计划,这个目标定会实现。无论你是政策决策者、企业家,还是忙于生计的普通民众,你都可以贡献力量,一起帮助这个世界避免气候灾难。
2021年9月1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