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yfireworm - 标记
东方故事集 豆瓣 Goodreads
Nouvelles Orientales
8.3 (36 个评分) 作者: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译者: 段映虹 上海三联书店 2021 - 2
凌空捕捉的传说、寓言、道德故事,这本《东方故事集》在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作品中占有独特的地位,犹如一座宏伟宫殿中的一间精巧的小礼拜堂。现实在其中变幻,梦想与神话每一次说着新的语言。故事里的欲望和激情往往出人意表,狂暴而炽热地燃烧,或许因为在这些短小叙事令人赞叹的结构中,这些情感找到了必要的完美反差,瞬间闪耀。
——马蒂厄·加莱(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
《东方故事集》是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借用东方之壳叙事的经典短篇小说集,取材于中国、印度、日本和东欧(欧洲人古典概念中“东方世界”)的神话、历史和传说,并从中挖掘出深刻的哲理意义。
尤瑟纳尔的笔下有一种特殊的仁慈,蕴含着令人在艰难的生活中寻求希望的力量。她的语言轻逸,节奏不徐不疾,文本富有想象与诗意。
全书插图均由法国著名插画师乔治·勒穆瓦纳根据文本创作,梦幻而空灵,极具东方韵味与艺术价值。
2021年8月22日 想读
街頭生存指南 豆瓣
作者: 人生百味 行人文化實驗室 2017 - 1
人類視角廣度約124度,視線所及之外,便超出經驗理解範圍。
看到了嗎?這就是人們時常刻意忽略,但既生猛又鮮活的底層社會!
.深入探訪與呈現隱藏在夜深街頭的地下社會之中,為何流浪、怎麼生存、誰人身處其中?進入公部門社福單位、NPO與公園、車站,記錄、採訪留下第一手資料。
.以惡趣味的方式盤點生存素材,蒐集使用者經驗,並做測試評。解放對於資源與人的想像。
.記錄著街頭生存老手的豐富經驗與人生故事,以及隱含在背後的種種掙扎,反思主流價值在當代人們身上留下的痕跡。
.最後,以延伸議題爬梳街頭生存的脈絡,從更靠近源頭的地方阻止人們從日常生活失足後向下無盡墜落。
就算身無分文,我們仍有生存之道
專業街頭生存者告訴你,吃飯要有門路、睡覺要選好位置
◎ 街頭資源踩點評比 ◎ 隱藏版資源百味特搜
◎ 專業生存者踹共 ◎ 其實我們要說的議題是……
你的眼中,是否曾經出現過無家者的身影?
他們常以髒亂、懶惰的印象出現在人們的腦海中,彷彿是都會亟欲排除的最不光彩部分。但是,這些街頭生活者真的符合刻板印象嗎?在資源不均、人際冷漠,一旦發生意外就難以找到援手的水泥叢林裡,他們難道不是最懂得路上生存哲學的前輩?
發掘資源的路,他們已經走過了。渾身深厚功力,信手拈來就可以告訴你:教會可以免費吃飯、個性內外向影響你該睡騎樓還是橋下,還有公園才是最靈通的情報中心。除此之外,曲折的生涯、豐厚的歷練,說不盡的故事,數不完的淚水與笑靨,加上持續面對人生的韌性,才構成了他們長期被忽視的深沉面相。
由這群生存老手帶領,從最基礎的飲食、工作、育樂資源開始,我們探訪、使用,評比介紹,探尋地下社會的不為人知的豐富樣貌與潛規則,更請來許多和許多人印象中的街友大不相同的朋友分享使用心得。之後更進一步和街頭前輩們交心,引出最豐富立體的人生經歷,前輩侃侃而談,說起數十年的各種轉折與顛沛,自此街友不再是被扁平、汙名化的陌生人,而和你我沒有太大不同。街頭上的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經驗與心路歷程。從這些人間異語繼續出發,我們看見了更多隱而不顯的壓迫與對生命的反思,以延伸議題的篇幅深入淺出論述,希望能重新培養理解世界的眼光。
2021年8月8日 想读
女性的奥秘 豆瓣
The Feminine Mystique
作者: [美] 贝蒂·弗里丹 译者: 程锡麟 / 朱徽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5 - 5
《女性的奥秘》讲述了她,引发了第二次女权主意运动的浪潮,《女性的奥秘(第一推动力改变美的20本书)》关于社会关系的见解唤醒了男人和女人。这《女性的奥秘(第一推动力改变美的20本书)》改变了一个国家,甚至这个世界的意识。
2021年7月12日 想读
粵語(香港話)教程 豆瓣
作者: 鄭定歐 / 張勵妍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4 - 4
本書是享譽海內外的粵語經典教程,尤其適合說普通話的人士使用。
內容分三個單元,共30課,包括:課文、普通話對譯、重點詞彙、補充語彙、語音及語法講解、粵語趣談、粵字辨認、傳意項目、會話聆聽和短文朗讀等。
本書五大特點:
融匯語言系統、社會情景、功能運用於一體。
注重交際能力,以訓練聽、說為主。
偏重香港粵語,反映香港都市文化與生活。
精選重點語句,幫助讀者舉一反三。
語言材料豐富,課程循序漸進,講解與練習多樣化。
本次修訂,除更新課文內容及音檔之外,更增設「每課一句」和「粵語趣談」等有趣項目,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礎上,更加規範實用。
2021年7月4日 想读
日本语 豆瓣
8.6 (7 个评分) 作者: [日]金田一春彦 译者: 皮细庚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7 - 10
本书以平实的语言,从语言、词汇、书写规则、语法、外来语等角度,全方位地阐述了日语的有趣及精彩之处,并将它生动地展露在读者面前,读者甚至从中窥见日本人的民族心理和思维习惯。作者以发生在日本人日常生活中的事例为依据,将日语和其他语言做对比,把隐藏其中的奥秘娓娓道来。
2021年6月27日 想读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豆瓣
作者: 罗伯特·文丘里 / 丹尼斯·布朗 译者: 徐怡芳 / 王健 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 1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原修订版)与文丘里所著的《建筑复杂性与矛盾性》被认为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文丘里反对密斯·凡德罗的名言“少就是多”,认为“少就是光秃秃”。他认为群众不懂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群众喜欢的建筑往往形式平凡、活泼、装饰性强,又具有隐喻性。他认为赌城拉斯维加斯的面貌,包括狭窄的街道、霓虹灯、广告版、快餐馆等商标式的造型,正好反映了群众的喜好,因此他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原修订版)中呼吁建筑师要同群众对话,接受群众的兴趣和价值观,向拉斯维加斯学习。
2021年6月25日 想读
茶馆 豆瓣
The Teahouse: Small Business, Everyday Culture, and Public Politics in Chengdu, 1900-1950
8.0 (12 个评分) 作者: 王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 1
本书应该说是新文化史和微观史取向在中国史研究上的一个实践,理解茶馆的社会、文化、政治角色,能够帮助我们不仅从微观角度了解成都,而且对认识20世纪中国城市、城市社会以及与中国政治之关系都将有所裨益。微观历史研究取向可以引导我们进入城市的内部,茶馆提供了研究下层民众活动的一个重要空间,在那里我们可以仔细考察他们日常生活的细节,即使这些细节起来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2021年6月25日 想读
广辞苑 豆瓣
作者: 新村 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 4
最权威、最可信赖的日语工具书
收录词条逾23万,其中新词条1万余
收词广泛、科学、涵盖语文和百科
释义准确、权威,例证丰富、经典
提供词源和词义变迁详尽信息
新词新义,反映日语最新发展
2021年6月15日 想读
日本语句型辞典 豆瓣
日本語文型辞典
9.8 (10 个评分) 作者: [日] ゲル—プ·ジャマシィ编著 译者: 徐一平 等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这部辞典收录了日本《中·高级日语教科书句型索引》和日语能力考试1、2级考题标准中的所有句型,并加入了从报刊、杂志、电影剧本等收集到的各类句型共3000条;采用“50音序索引”、“末尾音逆序索引”、“意义、功能项目索引”三种索引。
2021年6月15日 想读
导演创作完全手册(插图修订第4版) 豆瓣
Directing: Film Techniques and Aesthetics,4e
作者: [美] 迈克尔·拉毕格 / Michael Rabiger 译者: 唐培林 / 后浪电影学院编辑部校订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 - 4
全球畅销的导演必备手册、艺考必读书
从选择学校到打入电影节,导演创作全流程进阶大全
◎ 编辑推荐
《导演创作完全手册》是一本态度务实的创作指南、百科全书。技术与美学结合,抓住创作核心思维,全面详述数字制作过程,包含大量可亲手 操作、实践的练习与专业训练,是业界公认的导演教材巅峰之作。
★ 打基础,介绍编、导、摄、录、美、演等各部门职能
★ 重体验,包含大量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练习
★ 可评估,丰富测试题帮你了解自己的职业技能优势
★ 更直观,呈现电影工业标准工作图表及电影剧照
★ 有规划,提供从选择电影学校到打入电影节的经验
★ 树信心,从中小成本制作开始,敢于迈出起始步
全面深入丨图文并茂丨扎实进阶丨打通专业
实践体验丨精准评估丨紧跟时代丨态度务实
◎ 内容简介
无论对于想实现一个小小电影梦的爱好者,还是已经有丰富经验的职业导演,本书都是一部全面而易于理解的指南。它详细介绍了编、导、摄、美、录各部门职能、合作重点及运作原则,帮助导演规划职业生涯,涵盖了在整个电影创作过程中必须了解的导演方法、拍摄技术、创作思维和判断标准,在逐项分解之后揭示如何使剧组这样一个分工明确的庞大拍摄团队精诚合作,顺利完成导演想要讲述的故事。
本书强调低成本数字制作技术,帮助创作者在有限的预算下保证最好的创造力和专业性。作者非常重视从实践中磨练技能,因此提供了大量需要实际操作的有效评估和练习。这些都能够帮助创作者去发展可信的、有吸引力的故事。自出版以来,本书已经让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读者受益,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艺术想象,制作出扎实的好电影。
◎ 名人推荐
从我的观点看,市面上没有能与之匹敌的书。
像以前的版本一样,迈克尔·拉毕格在《导演创作完全手册》中继续提供了关于导演技术完整的、全面的综览,事实上它无所不包,从创意到预算,从选角到剪辑。
—— Eric Swelstad,洛杉矶河谷学院媒体艺术系主任
迈克尔·拉毕格的这本书是黄金标准。他将目光放在导演工作的艺术性上,而不仅仅是技巧上,这让他成为这类书作者中的佼佼者。拉毕格的品味、学识和洞见在这一版里有更精细的体现。不论对初学者还是对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都是必备的,而且读起来会很有趣。
—— Jared Rappaport,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影视艺术系主任
这是我向自己的学生推荐的唯一一本电影创作类综述书籍。
—— Jeremy Kagan,南加州大学电影制作研究所教授,圣丹斯协会艺术指导
◎ 媒体推荐
一本导演工作的综合指南,特别强调了这门手艺的人际关系、组织结构等方面……对于那些打算开始制作自己第一部短片或长片的创作者来说,本书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指导,使他们不会学习每样东西都异常艰难。
——《美国电影摄影师》杂志(American Cinematographer)
2021年6月9日 想读
日本的树木 豆瓣
日本の樹木
作者: 馆野正树 译者: 孔妮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 6
这是每一个树种在成为现在的它之前的故事。
作为法隆寺的材料、见证过从飞鸟到奈良的时代变迁的柏树,
和松茸共生但觉得松茸是“跟踪狂”的松树,
有着植物的“小心思”、默默注视着东京大学的锥栗……
东京大学副教授、日光植物园园长馆野正树讲述树木值得被记录的那些事。
2021年5月29日 想读
树之生命木之心 豆瓣
木のいのち木のこころ 人
作者: [日] 西冈常一 / 小川三夫 译者: 英珂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10
本书是著名作家盐野米松,对日本师徒三代宫殿木匠持续十年的采访笔录,分为天、地、人三卷。日本最后的宫殿大木匠西冈常一全心投入古建的一生,其唯一继承人小川三夫创建要让木匠吃饱饭的“鵤工舍”的历程,二十个年轻学徒让手艺长进体内的成长故事,天地人三卷不仅呈现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日本古建智慧与匠人之魂,而且纪录片式地讲述了一门古老技艺在现代的传承。同时,其中的工匠口诀、师徒制度等内容亦可为普通读者所借鉴,前日本驻华大使、伊藤忠商事前社长丹羽宇一郎认为《树之生命木之心》是所有经营管理者的必读之书。在盐野米松采访的二十二年之后,中文版译者回访了当年的学徒,了解到他们的近况,更独家增补对鵤工舍目前唯一一名女徒弟的访谈。
【天卷】:
拥有上千年历史的法隆寺,是世界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群,时至今日仍以优美之姿岿然屹立。支撑其体魄的不仅是木头,还有世世代代奉公于法隆寺的工匠们。日本最后的法隆寺宫殿大木匠西冈常一,在日本采写第一人盐野米松的挖掘下,忆述自己投入古建筑的一生,从树木的癖性谈到如何构建匠心,从修复古建筑的经验到世代传承的法隆寺工匠口诀……他朴素而有力的讲述,不仅让人看到日本匠人忘我执着的一生,也可一窥经岁月淬炼的古代日本建筑技术和智慧。
【地卷】:
千百年来,宫殿木匠的技艺是如何一代代传承的?靠的不是数据,也不是文献,而是一双手传递到另一双手中的记忆。在这“手的记忆”中,是已经传承了一千三百年的智慧。西冈常一唯一的徒弟小川三夫,回溯了自己成为宫殿木匠的修炼之路,以及创建要让木匠吃饱饭的宫殿木匠集体“鵤工舍”的历程,宫殿木匠这一快要消失的业种自此重新开枝散叶。而在这一传承的过程中,他们采取传统古老而又费力费时的“师徒制度”,像对待木材一般,看透徒弟的癖性,因材施教地培养,或许十年或许更长的时间,直至让手艺长进体内。
【人卷】:
小川三夫创立的鵤工舍,聚集了形形色色想要当宫殿木匠的人。来此学徒的年轻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身体、人格、技艺都慢慢发生着变化。盐野米松对这些学徒进行了纪录片式的采写,二十个不同的人生故事,透露出年轻匠人们的梦想与生活、坚持与退缩,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匠人世界,也由此看到一门承继了千百年的古老技艺如何在新时代传承。时隔二十二年中文版出版之际,译者回访当年的学徒,各人不同的近况令人感慨。
2021年5月24日 想读
聞いて覚える話し方 日本語生中継・初中級編〈1〉 豆瓣
作者: ボイクマン 総子 / 小室リー 郁子 くろしお出版 2006
内容(「BOOK」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聞く力」と「話す力」をつける。生き生きとした会話のCD(2枚組)。英語・中国語・韓国語・ポルトガル語の別冊単語訳。自習もできるルビつきスクリプト。日本語能力検定試験3級レベル以上。
内容(「MARC」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初中級日本語学習教材。現実を再現した生き生きとした会話の聞き取りにより、語彙や表現の習得が可能に。音声CD2枚付き。注文扱い。
2021年5月21日 想读
心灵的整饰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8.9 (15 个评分) 作者: (美) 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 译者: 成伯清 / 淡卫军 上海三联书店 2020 - 1
“情感社会学”研究领域重要著作
《纽约时报》年度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著作之一
荣获“米尔斯奖”“查尔斯·库利奖”等社会学奖项
情感变为一种资本要素,这是现代服务业的秘密之一。19世纪的工厂童工提供劳力,20世纪的空乘人员伪装感情;童工们的身体是机器生产的工具,空乘人员的情感也是可批量生产的商品。
作者以20世纪美国航空服务业为例,将乘务员与收账员作为研究对象,展示现代商业公司如何操纵、抑制雇员真实的情感表达,为我们揭露出这个人类情感日益商业化的真实世界。
作者是杰出的美国当代社会学家,本书是其在情感社会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其理论建基于马克思、弗洛伊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米尔斯、欧文·戈夫曼的学说之上,从社会学、心理学、表演理论等多角度展开论述,旨在深入探讨“情感劳动”这一社会问题。
对于“情感劳动”具有洞察力的研究。
——《纽约时报书评》
具有价值的研究,揭示那些从事将情感视作商品的职业人员付出的个人且隐蔽的代价。
——《圣荷西水星报》
2021年5月18日 想读
不平等的童年 豆瓣
9.0 (23 个评分) 作者: [美]安妮特·拉鲁 译者: 宋爽 / 张旭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6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和教育,然而,父母能够给予自己深爱的孩子们的资源、天赋、机会却不尽相同。
本书以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生活,从而确认了,父母的社会地位会以一种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但又是强有力的方式冲击着孩子的人生经历,并标识出了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是如何影响教育方式的。
2021年5月18日 想读
深海 豆瓣
DEEP
作者: [美]詹姆斯·内斯特 译者: 白夏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6
迄今为止,大部分海洋研究都在船上进行。而《纽约时报》《户外》专栏作者詹姆斯·内斯特,以一年半时间走访离经叛道的民间海洋研究者,身怀绝技的自由潜水员,以赌上性命的勇气,亲身体验潜入深海,获得令人震撼的生命体验。
《深海:探索寂静的未知》将带你进入一个闻所未闻,难以想象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居然是符合逻辑的!每深入一个章节,以往对海洋的了解就又被颠覆一次。海平面十二米以下,重力逆转,会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将你向下拖拽;鲸类动物有一种近似全息通讯的比人类高效几百倍的沟通方式;自由潜水会令你进入一种半梦半醒,近乎冥想的状态。在幽暗没有光线到达的世界,是真正的宁静之地,也是仿佛另一个宇宙般的异次元空间。在海洋最深处,下着没有止尽的碎屑雪,对这里的居民而言,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在这里,人类回到了孕育自己的母体,见证这个星球的起源,以及生命本身是多么令人心碎的奇妙。《深海:探索寂静的未知》中有激动人心的故事,又有扎实严谨的海洋科学知识背景,正因如此,它同时获得了《科学美国人》《纽约时报书评》科学与人文两大媒体的严肃推荐。翻译这本书的白夏本人是专业潜水教练,在翻译过程中也对自由潜水相关内容做了补充和修订。国家海洋局的曾千慧也为这本书做了专业知识把关(她很喜欢这本书)
在这里,海洋呈现出深邃宇宙一般令人胆战心惊的美,而人类则展现出陌生而奇妙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2021年5月17日 想读
深海之下 豆瓣
Beneath the Surface Killer Whales, SeaWorld, and the Truth Beyond Blackfish
作者: [美] 约翰•哈格罗夫 [美] 霍华德•卓恩 译者: 冷全宝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9 - 1
对于约翰•哈格罗夫来说,成为一名虎鲸训练师是他的梦想。在佛罗里达的童年时光让他深深爱上了虎鲸,自此对这个神秘“巨兽”深感好奇又充满敬畏。
后来,他成为一名驯鲸师,并在海洋世界两家分馆就职。好景不长,与虎鲸的相处愈深,哈格罗夫的负罪感愈加沉重,他开始怀疑,在狭窄昏暗的混凝土水池中生活,会不会造成虎鲸的精神失常、心理扭曲,以至导致身体溃疡,背鳍塌萎,却还要日复一日进行单调的表演。
因不满海洋世界对虎鲸的囚禁,他选择离开,转而投身于虎鲸的保护工作,并在2012年参与纪录片《黑鲸》的拍摄,揭露提利库姆攻击多恩•布兰彻背后的真相,其影响力已经超越这部获奖纪录片本身的概述。
在与虎鲸共处的14年中,哈格罗夫有了很多体悟,最深的体悟就是:人与动物之间,可以产生很多的爱和信任,但这个爱和信任之间有一道墙,这道墙,是“自由”,是长期囚禁下的失控,是深厚感情也无法挽救的失控。因为,当我们向往自由的时候,它们同样在渴望着自由。
2021年5月17日 想读
美妆的凝视 : 如何改造身体与构建美丽 豆瓣
作者: [奥地利]伯娜德·维根斯坦 译者: 张小平 中国工人出版社 2021 - 1
本书以美妆为接入点,介绍了化妆品、整容与女性之间的种种文化关系与历史。本书始终相信身体是一个宇宙,是在构造中作为无尽装饰的有效力量。作者维根斯坦将媒介研究和身体批评、精神分析、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和媒介研究等理论相结合,分析面孔如何作为凝视的媒介,并与社会、历史、文化、媒介、认知、艺术以及影院等发生了多维联系,分析视觉实践如何与现代世界的主体构建以及文化表征的运作之间产生了复杂关系,试图以此揭示人类文化行为中“看”与“被看”的辩证法以及这一辩证法与现代主体的身份认同之间的爱恨纠葛。全书表明如何用美妆的凝视最终取代男权的凝视,来解释美妆在我们生活中的持续力量。进而赞扬了女性的主导作用,揭示美妆的凝视力量如何吸引生命。
2021年5月17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