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yfireworm - 标记
超自然变形动物图鉴 豆瓣
Métamorphoses Deyrolle
8.4 (5 个评分) 作者: [法]让-巴普蒂斯特·德·帕纳菲厄 文 / [法]卡米耶·让维萨德 图 译者: 樊艳梅 译 未读·探索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6
溯源西方奇幻文化对“变形”的极致想象,
《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作者、绘者又一力作,
大幅跨页手绘彩插诠释志怪奇幻之美。
-
------------------------------
【主要内容】
-
延续《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的奇幻风格,作者的笔端游弋于科学与想象之间,对经历变形的惊人生物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以生动的插画形式完全展现。
青蛙王子、月桂女神、蛇女、狼人、吸血鬼、半人马甚至天使……作者从神话、史诗、小说、电影以及真实自然中汲取灵感,构建了关于超自然变形生物的百科全书。它借助充满想象与典故的生物插画,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变形物种的每一个变化阶段。
本书有关“变形”的内容极其丰富,令人震惊,从奇幻动物的超自然变化,到大自然中某些动物的变态发育,再到对未来人类发展变化的展望,作者充满幽默感的文字与图画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为你带来一场想象力与视觉的盛宴。
-
------------------------------
【编辑推荐】
-
★ 经典延续:续写《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奇幻风格。
★ 文化溯源:透视西方神话传说和艺术作品中超现实变形。
★ 视觉飨宴:8开超大开本,全彩精装。大幅手绘解剖图,解构奇幻动物“变形”的每一个细节。
★ 权威出品:欧洲只此一家的“戴罗勒动物标本馆”出品。始于1831年,近200年来一直致力于博物教育以及科普图书出版。
★ 详解39种神奇物种:青蛙王子、月桂女神、半人马、蛇女、狼人、吸血鬼甚至天使……为你厘清《哈利·波特》《魔戒》《变形记》《暮光之城》等作品中变形生物的渊源。
-
------------------------------
【名人推荐】
-
戴罗勒是一个世界性的机构,在此次阅读之旅中,它将成为新的奥林匹斯。在这里,泰坦和诸神都将进入这个“怪味书屋”,呈现演化的过程。
——路易·阿尔贝·德·布罗伊(戴罗勒商店店长)
-
卡米耶·让维萨德的绘画具有魔力,在他的笔下,达芙妮、蛇女美瑠姬奴、狼人、蜘蛛女、青蛙王子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现代的世界中。
——路易·阿尔贝·德·布罗伊
-
戴罗勒从奇幻动物插画集中得到灵感,构建了其独有的、关于生物解剖的百科全书,人们可以借助它了解变形的奥义。凭借这部著作,戴罗勒“科学地”掀起通向超自然世界帘幕的一角,它就像科学读本那般,向人们展现了变形中身体蜕变的每一个阶段。
——路易·阿尔贝·德·布罗伊
2020年3月15日 想读
周夢蝶詩文集 豆瓣
作者: 周夢蝶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2009
峨眉街上的先知 騎樓下的傳奇
以哲思凝鑄悲苦的詩人--周夢蝶
誌賀詩人九十華誕詩文集
在台灣的現代詩壇中,詩人周夢蝶是一個極具指標性與啟蒙意味的人物,至今近九十高齡仍創作不輟。名詩人余光中先生稱其為「對現實生活的要求,在芸芸作家裡屬他最低……一諾千金,不辭辛苦為朋友奔走,又不愧於儒家……更是娑婆世界最不自由的人,是常懷千歲之憂的大傷心人……」;1980年美國Orientations雜誌記者來台專訪詩人,以古希臘時期代神發布神諭的Oracle為喻,撰文者稱許他為「峨眉街上的先知」(Oracle on Amoy Street);詩友們更咸讚周氏為「淡泊而堅卓的狷者」。周氏其人其作,都堪稱現代詩壇的瑰寶--不論在生活或創作上,都持守其孤獨、潔淨的靈魂;文字純淨、簡約之餘更帶有諧趣,與紛陳人世進行深刻對話。他的詩作風格常從自我靈魂為起點,並引禪入詩,觀照生命、感悟自然萬物。
周夢蝶創作超過半世紀,詩作逾三百篇,唯遺珠不少,且早年出版詩集多已絕版,今適逢詩人九十壽誕出版詩文集予讀者珍藏,並向詩人致上最高敬意。
【周夢蝶詩文集】全集共三卷,詩集代表作二卷,散文集一卷,並附贈一別冊。
卷一 孤獨國/還魂草/風耳樓逸稿(已絕版之夢幻作品暨未曾出版之逸稿)
《孤獨國》:周夢蝶的第一本詩集,收錄60年代以前的早期詩作57首,表現「寧靜孤絕」之美,乃愛詩人心中的經典之作,1999年更獲選為「台灣文學經典」。
《還魂草》:周夢蝶的第二本詩集,呈現60年代接觸佛法後的轉變,以冷冽的摯情,創造渾濛的形象,其詩有情、有禪、有陷溺、有超越,最足以代表周夢蝶的特殊風格,也因此贏得最多讚譽,並出版英譯本。
《風耳樓逸稿》:收錄周夢蝶發表於各文學刊物但未曾集結出版之散逸詩作約六十篇左右,時間跨度極大,足以呈現詩人關注素材之漸次拉寬、表現手法之精進嫻熟,以及風格之發展變化,數量雖不算多,但重要性不言可喻。
卷二 有一種鳥或人(2009最新出版)
收錄周夢蝶2000年至今最新詩作。新世紀以降,周夢蝶雲淡風清,一派輕鬆自適,筆端轉趨詼諧幽默,唯詩心如泉汩汩不竭,繁複歸於簡約,詩心回到本然的純淨,流露天真幽默之「諧趣」。
卷三 風耳樓墜簡(2009最新出版)
收錄周夢蝶與友人、讀者往來之書信,及日記、手札、隨筆雜文等
別冊 周夢蝶先生年表暨作品、研究資料索引
收錄「周夢蝶先生年表」、「周夢蝶詩作、尺牘及短章小品索引」、「周夢蝶研究資料(評論、訪談述介)索引」
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豆瓣 Goodreads
夜は短し歩けよ乙女
8.7 (78 个评分) 作者: 森見登美彥 译者: 劉姿君 麥田出版 2009 - 9
2009年日本最多人在讀他的書,
他,是最不正經的天才──森見登美彥!
《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
★★近年罕見,4項大獎肯定★★
榮獲第20屆山本周五郎獎
2007年日本書店大獎第2名
2007年達文西雜誌讀者票選最愛小說第1名
2009年上半年度日本最多人閱讀小說第1名
「會讓人讀著讀著噗哧發笑的,只有森見登美彥才辦得到啊!」
電波系少女盈盈含笑,純情宅男哀嘆:「愛妳在心裡口難開......」,月色迷人,酒香撲鼻,且看他要如何展開一場夜夜夜迷的求愛大作戰?!
我」對天真瀾漫的黑髮學妹一見鍾情,便自喻為「黑髮學妹的背影世界權威」,在京都「春天夜晚的熱鬧酒街」、「夏季午後的舊書市集」、「秋天熱鬧失控的學園祭」、「冬日感冒之神活躍的河原町」,癡心追隨她的身影。然而求愛之路上,各路搞怪天兵紛紛來攪局,有號稱「天狗」的奇異男子、住在華麗三層電車上的怪老人「李白」,還有「閨房調查團」、「舊書市集之神」、「內褲大頭目」......純情學長能順利贏得伊人芳心嗎?
日本京都,這個古意盎然的神話之城,除了廟宇、陰陽師,更有醇酒、書香、旖旎幻想和濃濃人情味。
讀者諸賢:春宵苦短,把酒當歌,讀小說就該哇哈哈大笑啊!
讓讀者打從肚皮裡幸福起來、色香味俱全的超有趣小說!
森見登美彥的狂想世界,新奇、好玩,等你來探險!
性工作 豆瓣
作者: 何春蕤 巨流圖書公司 2001
廢娼,就是以國家的力量來強迫女人免費提供性服務給男人。
只要性工作仍然是非法犯罪的一天,女人就一天被警察與司法強迫從事無償的性勞動。
為什麼那些堅持社會正義、主張平等自由人道尊嚴進步的社運 與女性主義者,竟然會贊成賣淫?
為什麼國際知名學者與國際人權組織紛紛聲援台北公娼、支持賣淫除罪化呢?
妓權運動是一個世界性的潮流,許多先進國家都有各種妓權組織、刊物與運動。
本書是第一本從學術觀點介紹世界與台灣妓權運動的中文書,不但力求高標準的翻譯品質和原創性的學術觀念,而且以豐厚綿密的學養論証尖銳地批判反娼主張、並且以運動的磅礡氣勢捍衛妓權主張。
「說穿了,性工作就是一個不錯的工作。而性工作的除罪化,可以使性工作變得更好」
「事實上,對許多人而言,同性戀或性工作所涉及的性模式,很好、很自然、很美妙」
──引自本書「同性戀/性工作的生命共同體」一文
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 豆瓣
7.0 (20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 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 - 1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女性感情与性的社会学专著。它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描述了这一隐秘的私人领域中鲜为人知的基本事实,并对这一事实加以分类、分析和解释,为专业和非专业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和富有启发性的思想。
亡妻,Z,和雜念 豆瓣
作者: 邱剛健 赤粒藝術 2011 - 4
邱剛健為兒子寫的一本詩,記錄了他對亡妻的思念,以及生活中私秘片段的感念。意象繽紛,甚至突兀。有時好像是無意中聽到他自言自語,剛引發你的興趣,卻戛然而止。
例如《歸人》這首詩,標題下的引句是: 生者是行人,死者是歸人 ── 列子。詩句只有兩行: 他回頭,想繞過自己 \ 走入東西南北的胡同。
這本詩集主要是懷念亡妻,死亡的陰影常在。《瞑目以後》中寫道: 她瞑目以後 \ 我再翻開她的眼睛 \ 看我是不是還在裡面。 資深電影研究者羅卡形容,這本詩集「哀感頑艷、暴烈溫柔糾纏得教人怵目驚心。」
书法的形态与阐释 豆瓣
作者: 邱振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 6
《书法的形态与阐释》对中国书法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全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对书法形式构成的研究,另一部分是对书法有关现象的解说。作者基于对书法作品中时间和空间共生这一基本特征的思考,为书法的形式构成建立了一套新的分析工具,并运用它对笔法史、章法史、书法与绘画基本性质的比较等重要课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此外,作者对书法现象所引发的语言学、美学与哲学各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由此而将书法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思想领域。
2019年11月29日 想读
时光中的时光 豆瓣
8.6 (14 个评分) 作者: [俄]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译者: 周成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6
塔氏日记卷帙繁多,但因涉及私隐与品藻等故,一直未有全本发行。除了筹划中的俄文版,目前较好版本为英、法、意和波兰文等译本,并各有所长。这本《时光中的时光》,乃《雕刻时光》英译者基蒂·亨特-布莱尔(Kitty Hunter-Blair)直接译自俄文原件,这也是当今公认的最佳英译本。除了日记,书中并收录五则塔氏访谈、演讲记录与个人创作笔记,仔细阅读,不难发现与日记和《雕刻时光》的相通之处。
日记的时间跨度为十七年,即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塔氏筹拍《飞向太空》,终于一九八六年病逝巴黎之前两个星期。就其创作生涯而言,几乎涵盖塔氏所有作品(包括《雕刻时光》一书)的酝酿、实施与完成。不仅如此,更显露他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经济困境,家庭与人际关系,创作艰辛,与苏联官僚的苦斗,也有内心彷徨,焦虑,怀疑甚至绝望。全书最重要亦最令人震撼之处,是塔氏日记贯穿始终、不断坚定的信念。这一信念,是对艺术、生命及真理的赤诚之心与身体力行,读来不仅感慨,更能烛照心灵,予人超越坎与创造的勇气。
他们的世界 豆瓣
8.0 (27 个评分) 作者: 李银河、王小波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 - 11
这是目前为止,我认为中国第一个正视“性”这个问题的人。
2019年11月28日 想读
谁是罗兰·巴特 豆瓣
作者: 汪民安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 5
《谁是罗兰·巴特》是一部重印之书。同第一版相比,它惟一的变化是书名——从1999年初版的《罗兰·巴特》改为现在的《谁是罗兰·巴特》。当初它被列入了一套丛书,现在,它从那套曾使它受益的丛书中解脱出来,它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重返它最初的语境——无论是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语境,还是作为智识生活的语境。罗兰·巴特的著述是不朽之书。通常是,一本评论不朽之书的书往往是速朽之书。除了少数的不朽之书外,大部分书籍总有它固定的存活年龄,有的作者都力图延长它的生命。作者的《谁是罗兰·巴特》,如同大多数速朽之书一样,在初版之后,很快就如预料中的那样消失了,它被淹没得无影无踪。今天,它能够幸运地再生,并且能够重新的拥挤不堪的书店中挤占一个位置,这既让作者充满了喜悦,也让作者充满了感激--这份喜悦毋庸置疑;一旦《谁是罗兰·巴特》(不论《谁是罗兰·巴特》幼稚与否)的年轮得以意外地增加,它的作者就会如同它当年初版时那样获得极大的满足;而这份感激要送给所有成就了作者的喜悦的那些人。
金色笔记 豆瓣
The Golden Notebook
8.0 (11 个评分) 作者: [英] 多丽丝·莱辛 译者: 陈才宇 / 刘新民 译林出版社 2013
这是一本“自由女性”安娜的成长纪录,由一个故事、五本笔记构成。
黑、红、黄、蓝四色笔记,一个不安灵魂的四道反光:黑色代表她的作家生活,红色代表政治生活,黄色代表爱情生活,蓝色代表精神生活。而金色笔记,则是一种哲理的表述,一个生活的总结。它的多彩反映着主人公迷乱失重的灵魂。
通过这部“跨国度的百科全书”,莱辛图解了整个表面平平淡淡,骨子里混乱无序的世界。每部分之间依次插入黑、红、黄、蓝四种笔记,涉及殖民主义、种族主义与男女间的爱情,兼具感性与知性。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金色笔记》为“一部先锋作品,是二十世纪审视男女关系的巅峰之作”。
奥兰多 豆瓣
Orlando
8.8 (74 个评分) 作者: [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任一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4
故事始于十六世纪伊丽莎白时代,终于一九二八年伍尔夫搁笔的“现时”,历时四百年。奥兰多先是一位天真无邪的贵族美少年,因深受伊丽莎白女王宠幸而入宫廷。詹姆斯王登基后,大霜冻降临,奥兰多偶遇一位俄罗斯公主,坠入情网,结果失恋亦失宠,隐居乡间大宅。奥兰多从小迷恋文学和诗歌,莎士比亚的身影令他难以忘怀,设法与小有名气的诗人格林相识,不料又受戏弄,加之不堪忍受罗马尼亚女大公的纠缠,遂请缨出使土耳其。在君士坦丁堡的一场大火之后,奥兰多变为女子,离开官场,混迹于吉普赛人之间。再后返回英国,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结识一批当时著名文人。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为了继续写作,奥兰多只能与时代精神妥协,并嫁给了一位海船长。到故事结尾,奥兰多已是二十世纪的获奖诗人,回到那贯穿全书、象征传统的大宅,来到大橡树下,回顾她对文学和诗歌的永恒的追求。
光影的来处 豆瓣
作者: 卢玮銮主编 / 熊志琴主编 北京出版社 2019 - 11
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玮銮开设了“文学与影像比读”课程,以被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小说作为研读对象,并邀请相关的演员、导演、作者为学生演讲及接受访问,对影像与文学展开了不同角度的探索。
本书收录了张国荣、伍淑贤、许鞍华、刘以鬯的演讲及访谈记录。游走于影像与文学两种完全不同的媒介中,他们的创作者说,出于文学,入于光影。文字与光影交错之间,互为参照。
2019年11月20日 想读
文学理论 豆瓣
作者: 杨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培文•学术•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第2版)》从一个中国学人的视角,系统描述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后期西方文学批评的演变轨迹,深入辨析各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问题。在把握时代主潮、追溯理论源流的同时。尤对八十多位重要批评家作了细致的个案分析,使宏观研究建立在微观研究的坚实基础上。
雅债 豆瓣
作者: [英] 柯律格 译者: 刘宇珍 / 邱士华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 - 4
本书在文徵明研究中开辟了新的领域,全书通过解读明代书画泰斗文徵明以艺术之名的社交和明代复杂的社交关系,以“社会艺术史”的角度重构了文徵明的一生,大写的“艺术家”被还原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文人雅士,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机中展露着他的才华和性情,从人情义务与礼物交换的角度重新审视文徵明。该书为三联书店重点图书“开放的艺术史”系列中最新的一种。
女工记 豆瓣
作者: 郑小琼 花城出版社 2013 - 1
《女工记》内容简介:诗人将数量庞大的外来女工们的“们”换成一个个鲜活的的女性个体,记录她们在流水线上艰难而努力的生活与奋斗。这样以女农民工为每首诗歌主角的大型组诗,不啻为当代诗歌史上开天辟地的大创作。
后现代的状况 豆瓣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10.0 (6 个评分) 作者: [美]戴维·哈维 译者: 阎嘉 商务印书馆 2013 - 10
本书是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戴维·哈维新近的力作。全书力图从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转变,即从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向小规模、灵活的生产方式转变,来探讨资本主义文化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转变的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种转变所导致的文化上的表现,就是人们体验时间和空间方式的改变,是新一轮的“时空压缩”,造成了一个在文化特征上的“拼贴社会”。作者认为,这种变化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文化的一种转移,而不是一个全新的社会的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