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yfireworm - 标记
童話故事 豆瓣
作者: 童偉格 INK印刻文學 2013
十四道通往文學幻境的任意門,魔魅瑰奇的時光歸返術。
所有移動中的事物,一切存有,可能,真的不過是漫長時光的一種織網形式。——童偉格
真正的閱讀是重讀,真正的書寫亦是重寫。
閱讀之於人生,是經驗的一再解離與碰撞,是內心旅程如夢似幻且近乎永恆的探索歷程,童偉格彷彿穿透時光來去,試圖引領讀者走進小說家龐闊繁複的書寫迷宮,抵達記憶與遺忘的庫存之所,去「看」去「回應」那些失而復得的存在。
虛實交錯的筆法,謊稱在場的預視,跟隨史溫侯的腳步,重返一八五八年的福爾摩沙與二〇〇八年的河港;走進李維史陀的旅行裡,彷彿聽見這位無處安居的旅行者說,每一次回返,都在內心,讓自己向更深處退隱。他進入卡夫卡、杜斯妥也夫斯基、聖艾修伯里、吳爾芙、但丁、卡謬等文學家的意識中,與班雅明、波特萊爾、傅柯、契訶夫等人對話,彷彿與他們同在。
碰觸死亡、現代性與故事深處,一次又一次地借閱,開啟謎題與禁忌之門,最私密的書寫,最深層的隱喻,讓文字成為一種歸返,一種溫暖的救贖。
名人推薦
以人生片段召喚起借閱,借閱以喚回過往經驗,歸返運動循環發動,我相信,《童話故事》一直是這樣在練習的。歸返的欲望,重新變回原初的欲望,追尋遺忘與諒解,傾向愛與死的欲望。——朱嘉漢(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博士生)
我的凉山兄弟 豆瓣
Passage to Manhood:Youth Migration,Heroin,and AIDS in Southwest China
8.6 (78 个评分) 作者: 刘绍华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5 - 9
“这是一个关于探 险 玩 耍、为 非 作 歹、吸 毒 勒 戒、艾 滋 茫 然、世 代 差 异、文 化 冲 击 和兄 弟 情 谊的故事。”人类学者刘绍华详细记录了诺苏人的生活经验和个人口述历史,呈现出现代化转型时期一个边缘群体的遭遇、认知、思索、接受与挑战。作者更深层的关 注,在于透过表面的社会问题,洞见当代中国卷入的全球化变迁中人的行为与福祉,并试图理解一个非主流群体在社会、文化、历史变迁中脆弱性形成的时代过程,以及未来何去何从。这正是医疗民族志的精髓。
◆(刘博士)的分析将贯时性研究与现时性研究两种方法交织在一起,生动地勾勒出一个完整图像,让我们了解诺苏人所面临的时代动荡与困境。本书应会成为人类学经典著作。
——黄树民,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作者的媒体经验和人类学知识一并融合在其细腻的文笔之中,展示了诺苏人面临内外政经巨变之时的艰难选择,他们的刚烈与信奉、悲情与踯躅均一览无余。
——庄孔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教授
◆作者聚焦于彝族男性青年到城里打工与凉山地区艾滋病流行的关系,她没有忘记将艾滋病问题在凉山地区的出现纳入历史文化以及全球化的维度加以分析。在优美细腻的叙述中,读者不仅看到人类苦痛,还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自尊。本书完全可被视为一部医学人类学经典著作。
——景军,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
生命因你而火热 豆瓣
6.4 (19 个评分) 作者: 彭磊 / 庞宽 博集天卷 | 雅众文化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 - 11
◆乔杉、柯蓝、张蔷一致推荐
◆中国最富有冒险与创造精神的乐队,《乐队的夏天》冠军“新裤子乐队”!
◆核心成员彭磊、庞宽独家吐露从乐队成军至今的23年历程以及背后故事。
【编辑推荐】
1、新裤子乐队核心成员彭磊和庞宽首度袒露音乐创作故事和心路历程
中国富有冒险创造力的新裤 子 乐队,成立于1996年,获得国内多项奖项肯定,受大批粉丝簇拥,并在2019年大热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中获得冠军,引发热烈讨论。本书由核心成员彭磊和庞宽首度袒露乐队的成军历程和音乐创作背后的故事,并收录多张乐队不同时期的珍贵照片,富有收藏价值。
2、不仅音乐,更有其他艺术形式的背后创作故事
新裤子乐队涉足多项艺术领域,包括绘画、电影、MV、装置等其他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又风格鲜明。本书全面展示这些艺术形式的创作过程,并收录多张珍贵艺术画作。
3、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摇滚圈的幕后秘闻
新裤子深耕中国摇滚圈多年,披露摇滚圈许多不为人知的幕后秘闻。
【内容介绍】
我们的故事很长,新裤子的故事很长。记忆慢慢散落了,成为无法捡拾的碎片,我也怕我自己把它们都遗忘了。我们一起经历了无聊贫穷又充满希望的少年时代,一起创造了新裤子最好的一张专辑,并且一起面对这个无情的社会。但那是20岁之前的故事了,后来大家又怎么样了?是不是还是那几个让人厌烦,口齿不清的呆头呆脑的青年,他们还站在这里吗?让我们回忆一下这20年——无法忘怀的青春。
——彭磊
新裤子乐队是现今中国最耀眼、最别具一格,也最具冒险精神的摇滚乐队。乐队成军至今,新裤子始终站在潮流的风口浪尖,以“新裤子体系”美学引领了中国青年潮流文化的发展,被多家国外媒体誉为“中国最时髦的乐队”。
早期的新裤子深受新浪潮以及Old School Punk音乐的影响,之后则更趋近于80年代Synth-Pop风格。他们热衷于充满怀旧色彩的东方元素,“怪力乱神”的惊艳舞台表现力无可复制。作为中国摇滚乐坛最具艺术创造活力的乐队,新裤子也成功地走出了国门,走向了更为开阔的世界。
本书也将以其不同阶段为轮廓,由乐队核心成员彭磊和庞宽讲述各个历史阶段中音乐和艺术创作背后的故事及心路历程,并收录多张珍贵照片和艺术画作,极富收藏价值。
【名人推荐】
看完他们的书,感觉就像回到了我们喝酒聊天的时候,文字仿佛有了表情和声音。没那么高兴也没那么丧,没那么斗争也没那么妥协,既有骄傲也有自省,既有较真也有释然。反正这就是新裤子,活在摇滚里,摇滚在生活里,来听听他们的故事。——乔杉
因Channel【V】认识了新裤子,转眼在2019的夏天被再次点燃。好在都欲望不高出息不大,但原汁原味的,都在。生命依旧火热,理想凑合足够。——柯蓝
跟新裤子合作让我觉得自己好年轻呀!——张蔷
【媒体评价】
2019年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里,新裤子得了冠军,乐队主创彭磊、庞宽,两个43岁中年男人,他们的光彩再次让新一代年轻人着迷。
新裤子不仅搞音乐,也是一个集合了设计、影像、时尚的立体乐队。他们曾经引领了国货潮流,而很多年之后的现在,新裤子更像是当代艺术般的存在。
——澎湃新闻
新裤子的歌像是这个时代的注脚。书店唱片店倒闭,喜欢的人消失在人海,美好的记忆散落在过去,理想渐渐遗忘…… 在这个失落的时代,新裤子说,我们需要不一样的音乐来对抗这无情的生活。生命,因此,而火热。
——搜狐新闻
少女核 豆瓣
作者: 神小風 寶瓶文化 2012 - 5
我還沒學會怎樣才能牽起妹妹的手。
就像我某天起床,發現妹妹用鉛筆把我細細的圈了起來,
連一根腳趾頭都沒有露在圈圈外面,
拉了一條箭頭寫上「死了」。
一對碎裂的姊妹。
遠遠地站在兩端,不觸碰,不交談。
當爸爸隱形,媽媽嘶吼,她們將自己蜷成一個繭,孤獨安全。
直到有天,姊姊消失。
妹妹走進姊姊房間,她的一顆心完全被揪到喉頭。
至此,她才明瞭姊姊的祕密計畫。
但,一切都來不及了嗎?
一部不安卻令人心疼的小說。在貧瘠荒涼中,一對姊妹渴望靠近,她們以各自的方法縫補碎裂,但每一回,當她們就快觸碰對方,寒冷又從她們腳底蔓延。她們要對抗的,遠比她們所認為的艱難多了。
不寫一個冷字,你卻覺得寒。驚駭的結局,在縝密的雙線敘事及渾然天成的鋪陳中,無預警朝你襲來,這是獲獎連連的年輕作家神小風的《少女核》。更驚豔的是,在絕望暴烈中,她讓我們看見一絲陽光,哪怕這陽光,只足夠我們靠在一起,取暖。
本書特色
◎長期深耕本土文學的寶瓶文化,在邁向10週年之際,以最大的磅礡氣勢與資源推出6位極具潛力的作家!
◎除了甘耀明撰推薦總序,並依據6位作家不同的風格與特色,分別邀請鍾怡雯、李昂、王德威、宇文正、郝譽翔、張瑞芬齊聲推薦!
◎2010華文文壇新力量!
生命暗章 豆瓣
Dark Chapter
作者: 李怀瑜 译者: 陈芙阳 东方出版社 2019 - 9
《生命暗章》是一部不同于一般作品的受害女性自我发声的勇敢之作, 讲 述了一名美籍华裔女子在爱尔兰乡间健行时被当地少年强暴的故事。被“非布克奖”评审誉为是一部“重要且勇敢的小说,更是一个说得极好的故事”。
作者捕捉故事的方式很独特,受害者和施暴者两条叙事线索交叉进行,一边是受害者薇安的成长经历及毁灭性事件的发生,这次暴力事件,给她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远离真实世界的抽离感、知觉的空白、惧旷症、PTSD,等等。可她并没有觉得人生就此毁灭,而是在友人的陪伴与支持下,报警并勇敢踏进法庭站上证人席,最终得到了公正的裁决。
另一个视角是施暴的15岁少年钱宁,这在这类作品中很少有。她梳理了施暴者的成长背景,思考了塑形他的社会、家庭环境,还对事发前后钱宁的心理活动做了细腻的描写,引导我们思考一个15岁的少年何以做出如此惊人之举。
其实事发后,作者就一直希望通过写作来疗愈自己,且于事发几周后,写下了《生命暗章》的序言,并有了将受害者与施害者的故事交织在一起的写作灵感,只是内心的创伤阻断了这一写作进程。五年后,她终于克服情感上的困难和心理的创伤,完成这本书的创作。她希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鼓励受侵害女性“不要自己隐忍”,不必隐藏过去的生命暗章,惟有如此,才能引领自己于荆棘中绽放,拥抱新的生活。
悬疑笔法的加入,让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开篇便设置悬念,结尾有点扑朔迷离,中间部分还有两大波澜,一是暴力事件前后的紧张无助和报警维权,一是庭审过程的咄咄逼人与激烈对抗。过程充满艰辛、无奈与痛苦,但结果很鼓舞人心。
2019年10月1日 想读
七年 豆瓣
作者: 余幼幼 2012 - 6
诗集《7年》收录了90后诗人余幼幼2004年到2011年七年的精选诗歌150首,作者从13岁开始写作,14岁开始写诗,作者的诗,简单与尖锐、大胆与新奇,已经在网络上受到争议与热捧,在国内诗歌刊物上频频重磅推出。荣获2009年度诗选刊“中国年度先锋诗歌奖”,2010 年,在90后中国十大先锋诗人评选中名列榜首。这是作者的第一本诗集,14岁到21岁这七年的诗歌鉴证了作者的成长,撰写了一个女孩由对世界充满好奇到对自我的寻求,再到女性意识的初步萌发的整个过程。整本诗集的风格并不唯一,是作者在诗歌写作上的探索、成熟和蜕变一个体现。
2019年9月29日 想读
喇嘛王国的覆灭 豆瓣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1913-1951: 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
8.2 (9 个评分) 作者: 梅・戈尔斯坦 / 杜永彬 译者: 杜永彬 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5 - 1
M.C.戈尔斯坦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与藏学家。在西方藏学界,他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为国际藏学的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本书是集西方藏学研究之大成,成为其藏学研究的代表作,也是西方研究西藏现代史的权威著作。
本书资料翔实,引证丰富。不仅使用大量的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员回忆录及原始档案,而且使用英印政府、英国及美国政府的大量外交政治档案。后者的征引是目前西方有关西藏现代史研究著作中最为全面、完整与丰富的。另外,作者还相当重视口碑资料,大量征引拉萨街头的政治民谣入史,别开生面,文笔生动。
2019年9月29日 想读
雕刻时光 豆瓣
ЗАПЕЧАТЛЕННОЕ ВРЕМЯ
9.6 (89 个评分) 作者: [俄]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译者: 张晓东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5
★ 首次由俄文原著翻译出版
★ 他一生都在雕刻时光,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尚未拥有的时间
★ 只要你热爱电影,我们一起雕刻时光
他的电影宛如一个奇迹,他创造了崭新的、忠于电影本性的语言,捕捉生命如镜像、如同梦境。他并不诠释什么,他只是一个观察家,但他却让他的影像活动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英格玛•伯格曼
倘若我们能将《雕刻时光》浓缩成一则单一的讯息,那么,它必然是:对任何艺术家和艺术形式而言,内涵与良知都应先于技巧。——《洛杉矶时报》
---------------------------------------------------------------------------------------------
人们到电影院看什么?什么理由使他们走进一间暗室?
为了时间:为了已经流逝、消耗,或者尚未拥有的时间。
电影创作的实质是什么?一定程度上可以界定为雕刻时光。
就好比雕塑家面对一块大理石,成品的样子了然于心,然后一点点剔除所有多余的部分。
电影人同样从包含海量生活事实的时间巨块中剔除所有不需要的部分,只留下能成为电影要素的部分,只留下能清晰描述电影形象的部分。
《雕刻时光》是塔可夫斯基对电影、对艺术尽其一生的求索。
2019年9月28日 想读
佛光大辞典(1-8) 豆瓣
作者: 慈怡 编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9 - 6
据台湾佛光山出版社1989年6月第5版影印
2019年9月25日 想读
They Say/ I Say... 豆瓣
作者: Gerald Graff / Kathy Birkenstein W. W. Norton & Co. 2006 - 4
"They Say / I Say" shows that writing well means mastering some key rhetorical moves, 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involves summarizing what others have said ("they say") to set up one s own argument ("I say"). In addition to explaining the basic moves, this book provides writing templates that show students explicitly how to make these moves in their own writing.
2019年9月25日 想读 大一没读的书 在大三还会来找你
中华大藏经 豆瓣
作者: 《中华大藏经》编辑局整理 2012 - 3
本书是由任继愈先生主持,历时十几年整理完成的汉传大藏经的集成。它在广泛调查现存各种大藏经版本的基础上,选定山西《赵城金藏》为底本予以影印,与另外8种不同时代的大藏经逐字逐句进行对勘,写出校勘记,一编在手,等于同时拥有9种大藏经,资料价值和收藏价值极高。
2019年9月24日 想读
莫须有先生传 豆瓣
作者: 废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1
莫须有先生何许人也,或许有之或许无之(如其姓名)。其实,莫须有先生乃是一介忧时伤世的普通的知识分子,或许,废名先生的影子隐约其间,这也未为可知。
本书包括《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和《桃园》等三部作品。《莫须有先生传》和《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是废名先生的代表作也是被人们视为难懂的作品,其实,不是其作品难懂而是人们的意趣和心境比不上废名先生的雅致与平和。《桃园》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向我们讲述了一些可爱的平凡人物的平凡生活。
2019年9月22日 想读
桥·桃园 豆瓣
8.7 (11 个评分) 作者: 废名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 8
《桥桃园》只选小说,其实废名的诗歌、散文与小说都是一体。尤其是《桥》,经常被选入各种散文集子。短篇选自各集。北方谚语云,“后后有席”,“好饭不怕晚”,等待不是没有补偿的。相信包含了废名全部已发表稿和未刊稿的全集,一定会提供后人真实了解到一个完整的废名,了解他一生将现代文学“中国化”的持续的、不管不顾的努力。
2019年9月22日 想读
根道果 豆瓣
作者: 咏给·明就仁波切 译者: 江翰雯 海南出版社 2010 - 5
《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是咏给·明就仁波切的亲身学习经验。在《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中,幽默的明就仁波切不仅以自身科学试验为例,结合佛法心要与科学原理,以最尖端的实验研究成果证明恐惧、不安、迷惑等大脑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心的禅定修持加以转化;而且还以非常亲切、轻松的叙述方式,用简单却清晰、浅显且丰富的故事和比喻,生动地表达出深奥抽象的佛教名相与科学术语的内涵,更以自己切身的经验描述禅修的初始与进程状态。即使是从未接触过佛法书籍的读者,也能深切领会明就仁波切这位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所要传达给社会大众的追求快乐的根本之道。
2019年9月22日 想读
取瑟而歌 豆瓣
9.1 (29 个评分) 作者: 张定浩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6
《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通过分析林徽因、穆旦、顾城、海子、马雁等几位优秀汉语诗人及其诗歌,提供理解新诗的有效路径,希图使读者面对一首陌生的诗时不再胆怯和无所适从,而面对熟悉的诗时,也可以恢复济慈所说的“消极感受力”——在美面前,一个人有能力经受不安、迷惘、疑惑,而不是 烦躁地务求事实和原因。
本书是waits继《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之后,谈论中国诗的第二本小书,这次谈论的是尚处于未完成的新诗。倘若我们能藉此辨认出那些值得信任的诗歌,体验它,探索它,被它充满,被它许诺,我们将有所收获,这收获不是知识上的,而是心智和经验上的,像经受了一场爱情或奇异的风暴,我们的生命得以更新。最终,我们在由那些最好的母语诗人构筑的汉语山河中,继续分享和延展因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更为广阔的中文。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修订版) 豆瓣
作者: 吴汝钧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5 - 4
著名佛教学者、哲学家吴汝钧代表作
以现代学术方法研究佛教
【编辑推荐】
◎汉语学界著名佛教学者、佛学诠释学的倡导者、哲学家吴汝钧代表作。
◎作者细致地研究了儒家的义理之学、佛学的判教说和西方的哲学诠释学,博采三家之长,在继承传统研究方法和采用现代学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从佛学哲学诠释和佛学文献诠释两个方面来解读佛学思想,史料与思想并重。
◎随文配有200余条佛教术语的名词解释,为读者提供准确理解佛学的方便途径,并为这些术语的逻辑关系和逻辑论证配上图示,直观而精准,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
【内容简介】
《佛教的概念与方法》是著名佛教学者、哲学家吴汝钧的佛教研究专著,初版于1988年,2000年修订,兼用概念解释和逻辑论证两种方法来解读佛学思想,是运用西方哲学方法研究佛学的优秀范本。
本书根据不同主题,重新编排吴汝钧先生多年来撰写的佛学研究论文汇集而成。按内容分为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两部分,兼用概念诠释和逻辑论证的方法,比如借鉴主客二分法来诠释十二因缘,用直接、间接知识来对比解释现量、比量,阐释龙树的三谛论证、陈那的逻辑、法称的认识论则采用西方哲学的形式逻辑、符号逻辑、真值函蕴系统三个角度,既避免了只用佛教话语容易导致的狭隘观点,又澄清了许多西方佛学研究者的知识论框架容易造成的误解和曲解。阐释转识成智理论则分为原因、方法、理论根据、理论困难以及解决方法等明确的步骤,让读者熟悉问题背景、解决思路、论证过程和最终结论。对禅宗、华严宗、天台宗的研究则既用逻辑论证教义,又有禅诗譬喻佛理,兼有哲学研究和文学欣赏的双重优势。
本书析解名词,简练精准;论证观点,理据翔实。作者悉心研究儒家的义理之学、佛学的判教说和西方的哲学诠释学,博采三家之长,从佛学哲学诠释和佛学文献诠释两方面来解读佛学思想,200余条佛教术语的关系和逻辑论证过程配有文字说明和图解,学术性和可读性相得益彰。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豆瓣
作者: 唐君毅 2006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为唐君毅先生晚年绝唱,初版于1977年。其熔铸中西印三大思想系统于一炉,总摄知识、伦理、宗教诸论题,而最终导归于心灵和生命的超越。本书紧扣人生体验和道德反省这一基本主旨,深刻透视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性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