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owyfireworm - 标记
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 豆瓣
作者: 王岳川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对当代西方文论进行梳理,尤其重视展示20世纪后半叶的新理论。作者认为当代西方文论流派众多、错综复杂,各种理论独标新说,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互排斥又彼此补充。20世纪的西方文艺理论引人注目的方面主要有四个:一是注重作者心理表现研究;二是注重作品本体研究;三是注重读者阐释接受研究;四是注重文艺的社会文化批判。《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在梳理各流派思想时,提纲挈领地从总体上描述了其历史走向及基本特点,并具体分列各章,详细分析了最有代表性的文论流派:心理分析及其诗学模式、现象学文论、存在主义文论、解释学与接受美学文论、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文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后现代主义文论、后殖民主义文论、女权主义文论、 新历史主义文论、文化研究的文论、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文论等。
2018年6月7日 想读
艺术理论指南 豆瓣
作者: [英] 保罗·史密斯(Paul Smith)主编 / [英] 卡罗琳•瓦尔德(Carolyn Wilde)主编 译者: 常宁生 / 邢莉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 10
《艺术理论指南》是一部西方视觉艺术理论的通论著述。本书包含了西方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撰写的41篇专题论文。开卷是一篇深入论述现代艺术理论形成的导论,其后则按照历史编年的顺序组织专题论文,以便读者能够追溯视觉艺术理论的历史发展,从古典时期和中世纪,经过文艺复兴时期的理论建构,直到现代艺术观念,以及当代艺术理论的观念。除了梳理和描述了各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和主张外,本书的各章节明确清晰论述了一些理论假设,并提出了一些关于艺术理论化本质的更基本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本指南既提供了关于西方艺术理论重要主题的一个全面的概述,同时也为艺术实践中批评探索理论的目的、可能性和限度等问题提供l了丰富的资料。
2018年6月6日 想读
天使,望故乡 豆瓣
Look Homeward, Angel
9.1 (1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托马斯·沃尔夫 译者: 乔志高 新星出版社 2013 - 1
小说以南方小城石匠甘德家的小儿子尤金从出生到十九岁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甘德一家几代人动荡而矛盾重重的生活,铺陈细腻,笔力澎湃,仿佛波浪层层漫涌般以时序推进,众多复杂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纷然杂呈。年岁与学识渐长的尤金感到小城天地的偏狭与庸俗。与他相契的哥哥阿宾去世后,他离开令他爱憎交织的故乡与亲人,去哈佛求学开始新的生活。
在这部自传性小说里,二十九岁的文学天才·沃尔夫以无比的真诚进行着自我曝露与探索,以超越年龄的成熟讲述人世悲欢,讲述青春的困顿与迷惘,如歌如泣,喷薄着生命的激情,影响和感动了无数读者,被许多人引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书。
2018年6月6日 想读
记一忘三二 豆瓣 谷歌图书
7.8 (24 个评分) 作者: 李娟 中华书局 2017 - 6 其它标题: 记一忘三二
《记一忘三二》是作家李娟的新作。书写近几年的点滴生活,有趣有味。
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并出版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作品《羊道》获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朱自清散文奖等。
2018年6月5日 想读
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修订版) 豆瓣
作者: [德] 艾伯华 译者: 王燕生 / 周祖生 商务印书馆 2017
中国民间故事的科学搜集与探究,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兴起,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引发研究热潮,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便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了。他参考国际通用的AT分类法,并主要按照中国故事的特点加以归纳和概括,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故事类型,共计二百余个。作者还尽可能地指出了这些类型所涉及的中国古代典籍或其他出处,并发表了许多对中国民间故事各方面事象的见解。正如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所言,本书“是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一种具有相当意义的学术工具书,它也是百多年来西方学者所撰写的一部比较有价值的中国民俗学力作。”
2018年6月3日 想读
镜与灯 豆瓣
The Mirror and the Lamp: Romantic Theor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
7.6 (9 个评分) 作者: [美] M.H.艾布拉姆斯 译者: 郦稚牛 / 张照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 8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是现代文学理论的扛鼎之作。问世半个世纪以来,依然以其理论的前沿性和逻辑的精密性对当代学者产生着巨大影响。本书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但同时它也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和回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另外,艾布拉姆斯还在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宇宙、作家、读者”。
2018年6月3日 想读
天才的编辑 豆瓣
8.9 (3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A·司各特·伯格 译者: 彭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1
普利策传记奖得主,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追迹20世纪美国文学传奇“伯乐”麦克斯·珀金斯的非凡生涯。
美国出版史上,鲜有比麦克斯•珀金斯更具传奇色彩、更像谜一般的人物。他发现了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等多位伟大的文学天才,以激发作者写出其最佳作品的能力而闻名。在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致力于寻找时代新声、培养年轻作者,单枪匹马挑战几代人固定下来的文学品位,掀起了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一场革命,并渐渐改变了“编辑”这一职业的作用。菲茨杰拉德称珀金斯为“我们共同的父亲”,海明威把《老人与海》题献给他以表对他的敬意。他是作者们“矢志不渝的朋友”,与他们共渡写作的难关,给他们毫无保留的支持和创造性的意见。作为一位文学编辑,珀金斯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然而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条:书属于作者。
著名传记作家、普利策奖得主A. 司各特•伯格凭借大量一手资料,引人入胜地再现了珀金斯非凡的一生。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出版最炽热的中心和现场,编辑人与重要作家交往合作的细节内幕,《了不起的盖茨比》《太阳照常升起》《天使,望故乡》等等文学杰作诞生的始末,在伯格生动精彩、充满悬念的讲述中一页页得以还原。本书是一位编辑大师扣人心弦的文学传记,也是一个时代的肖像,“一部叹为观止的文化史力作”(《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2016年,改编影片《天才》(Genius)上映,由科林•费斯、裘德•洛、妮可•基德曼等主演,入围柏林电影节。中文版封面使用精美剧照,获电影片方正式授权,精装典藏。
媒体推荐:
★“伯格的整个叙述是一流的——充满了幽默与情感。麦克斯会在第一时间出版它。”——《新闻周刊》(Newsweek)
★“一部令人愉快的传记,有大量文学圈内的秘闻轶事。对于写作者和编辑们来说,本书是一个蕴藏真知灼见的富矿。”——《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
★“才气横溢,充满智性,做了不可思议的研究……一部足以向传主致敬之作。”——《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
★“A. 司各特•伯格的《天才的编辑》……让人纳闷为何此前无人想到写这么一本书!在这部传记的诸多优点之中,其一是珀金斯终于从那片灰影中现身了……无数细节充实了这个传奇。”——《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很遗憾珀金斯不能亲眼看到他自己传记手稿,他乐于寻找富有潜力的年轻作者,而伯格是那个小群体的其中一员……虽然珀金斯会为这样的关注觉得尴尬,但伯格的致敬之作必会令他触动。”——《时代周刊》(Time)
★“关于麦克斯•珀金斯我们所能读到的最全面的作品。非凡、生动的肖像。”——《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伯格将固执专一的热情投入到他心甘情愿的工作中……这一努力的结晶,是一部丰富全面,但决不令人感到乏味的大部头……本书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著名评论家,乔纳森•亚德利(Jonathan Yardley)
★“为这位召集起美国人最爱的文艺帮派的幕后英雄描绘了非凡、动人的画像。这个帮派是菲茨杰拉德、海明威、沃尔夫和他们的朋友们。”——著名作家,拉塞尔•贝克(Russell Baker)
2018年5月12日 想读
读诗的艺术 豆瓣
The Art of Reading Poetry
9.5 (1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哈罗德·布鲁姆 译者: 王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3
读诗的最佳方法,是把它当诗来读。诗歌批评家们经常这样告诫读者,他们略带尴尬和气愤地重复这句老生常谈,并竭力维护这句话朴素到简陋的庄严,让它在真理和废话之间不断地经受考验。这是因为,诗歌在太多的时候被比喻成其他东西:时代的声音,文化的触须,政治的鼓点,民族的心跳,性别的面具,道德的盾牌。这并不是诗的损失,而是它拥有强大影响力的表现,是诗让类似的比喻成为可能。然而,赫尔墨斯的飞行总有其变幻莫测的一面,最终让只相信上述比喻的人无法把捉。这是因为,诗的高强度语言会轻易跃过理论诠释的视野,并让各种批评理论自身内置的基本逻辑显得机械,容易磨损,缺乏跨时代作战的能力。感染人类千百年的诗篇很多,仍坚持把几个诗歌手法看作所谓后现代现象的人已经不多了。
2018年5月6日 想读
看電影的人 豆瓣
作者: 詹正德686 一人出版社 2014
「電影發明了以後,我們的生命延長了三倍。」
這是一本集結多年觀看與思索,歷歷呈現電影如何開闊視野界線,延長生命經歷的心得分享文集。作者686熱愛閱讀與觀影,並曾有幸在導演楊德昌劇組工作過,對電影的理解深入卻不拘泥於特定範疇領域。從網路新聞台一直到部落格、臉書,一篇篇角度獨特的影評在網路上吸引眾多讀者。本書是十多年文章在讀者千呼萬喚下的彙整集結,既是紀念過去諸多電影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是對未來堅守一個看電影的人所做出的重量級宣告。
本書特色
最美的獨立書店「有河book」八周年紀念出品
影癡店主686十多年來近百篇觀影心得集結
2018年4月23日 想读
異托邦指南/電影卷: 影的告白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廖伟棠 联经出版 2017 - 9
「我將向黑暗裏彷徨於無地」──魯迅《影的告別》如是說。
如果影會告白,它將向你描述何謂「無地」。這本廖偉棠近年專注寫作的影評結集,關注更多的是電影的暗面──那些難以描述、讓觀者耿耿於懷的神祕領域。
全書分為三輯,第一輯放眼西方與東洋,以幽暗曖昧的科幻宇宙為起點,逐漸據交在人間的生與死、故鄉與遠行的永恆主題,探求靈魂深處最原初的意義;第二輯則將眼光拉近,目光凝視中國大山大河下風起雲湧的人世,娓娓道來激盪其中的愛與憎。到了第三輯,我們得以一窺最廖偉棠最近身的場域,描繪香港、台灣的觀影風貌,藉由聲光色彩的迷離,書寫明明踏實生活其中卻始終如異邦的疏離。
無論是借古諷今、借影說光、借刀殺人,這一張觀影地圖都試圖在銀幕世界之上創造一個平行宇宙,讓你在演員謝幕之後開始一場新的文字冒險之旅。
2018年4月23日 想读
異托邦指南/閱讀卷: 魅與祛魅 豆瓣
作者: 廖偉棠 聯經 2016 - 2
自從法國哲學家傅柯定義了一個「異托邦」時空來形容當下複雜現實中間那些奇異的縫隙,後來的寫作者和讀者就有了交叉曲徑叢生的迷宮可以遊走。
作為一個迷宮愛好者,詩人作家廖偉棠撰寫的這本指南並非是給予文青的地圖,毋寧說他希望和大家一起在紛繁的文本世界迷路,因為迷路也是一種快樂,這是21世紀文藝的追求。
《異托邦指南/閱讀卷》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的主題是抗爭,現代人如何由抗爭中獲取自我的獨立,如何從現實的介入裡獲得超越現實的可能,從卡繆到村上春樹都在提供切身意見。第二部分關於詩和詩人,它們為石板一塊的生活提供了最大的想像力,成為精神世界的蟲洞,作者本身也是詩人,現身說法,更有靈光碰擦的妙悟。第三部分關於廣義的華文文學,既有話題之作的獨辟蹊徑破解,也有文學史的逃逸者的重新發現,尤其香港文學的部份更為台灣讀者開闢一個秘密花園的門窗。
穿過文本的異托邦,我們最終尋找的是思想的解放。
2018年4月23日 想读
西风吹书读哪页:纽约时报书评100年精选 豆瓣
作者: 崔权醴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998 - 4
《时报》书评选择有名气有份量的作品,登载有个性有口味的书评,几乎收录了西方文坛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以来各个阶段的一时之选,本书所选篇章,评论的观点,乃至行文风格,译笔的基调,也正等待着读者的见仁见智,细加揣摩。
2018年4月23日 想读
深夜读罢一本虚构的宇宙史 豆瓣
深夜读罢一本虚构的宇宙史
作者: 廖伟棠 2013 - 3
本书是香港作家、诗人廖伟棠近十五年所写书评及读书随笔的精选集,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关于六十年代西方文化、垮掉派文学及理想主义;第二辑关于现当代西方文学;第三辑关于西方现代诗歌;第四辑关于中国诗歌及文学。这都是作者廖伟棠擅长的领域,写之如亲身经历、娓娓道来,他的文字也与一般书评文字不同,更像是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理想主义与想象力是这些文章共同的主题,既有张扬亦有反思,对当代青年有书评以外的启蒙意义。
2018年4月23日 想读
林间空地 豆瓣
8.7 (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译者: 杨铁军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5
是谁的林子我想我知道。
他的房子还在村子里边;
他看不到我停留在此间
观看他的林子落雪积满。
我的小马肯定觉得奇怪
附近没有房子却停下来
在林子和结冰的湖水间
一年中最为黑暗的夜晚。
他摇一摇辔头上的响铃
询问是否出了什么毛病。
唯一其他的响动就是那
微风吹拂着唰唰的雪 声。
可爱的林子里既深且暗,
但我还有约定必须履行,
睡前还有漫长的路要赶,
睡前还有漫长的路要赶。
——弗罗斯特《雪夜林间暂驻》
弗罗斯特是盎格鲁美国诗人中最卓越、最让人尊敬的。弗罗斯特之于新英格兰,就如同但丁之于佛罗伦萨,莎士比亚之于沃里克郡,歌德之于莱茵兰……都有一种普遍性。——T. S.艾略特
弗罗斯特是美国第一位世界水准的大师级诗人。——罗伯特•格雷福斯
2018年4月23日 想读
序跋集 豆瓣
Forewords and Afterwords
作者: [英国] W·H·奥登 译者: 黄星烨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 11
《序跋集》是《奥登文集》中一部重要的随笔集。《序跋集》中所收录的随笔,写作时间横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内容涉及文学、神学、哲学、艺术甚至日常家居,材料翔实严谨,文笔纵横捭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序与跋》是作者W.H.奥登撰写的一部有关诗作前言、后跋的集子。这些诗歌创作前言和后跋反映作者的创作思想、创作过程和创作感受。如有关1937年创作的长诗《西班牙》,他在前言中写道,作为救护车驾驶员,1937年他参加了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武装斗争。关于《战地行》(1939)的前言中,他道出了与小说家衣修午德一起到中国战地采访的感受。这些有关创作的前言和后跋对读者了解奥登的创作全貌有一定的帮助。
2018年4月23日 想读
学术涂鸦 豆瓣
作者: [英] 奥登 著 / 亓兵 图 译者: 桑克 古吴轩出版社 2005 - 1
奥登(W.H.Auden,1907—1973),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有关他的杰出成就,布罗茨基、希尼、沃尔科特等数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都有过长达数万字的论述,并已成为经典。近十年来,奥登的诗歌作品与学术批评,不仅对中文诗歌的书写者,而且对知识分子,有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研究他的文字更是层出不穷。   由于奥登诗歌的精深和广博,翻译难度较大,穆旦、卞之琳、王佐良、杨宪益等大家都有精彩的散译,但到目前为主,奥登的诗集和其他著作在国内还没有正式出版过。这是一个耀眼的空白。本书是国内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奥登诗歌集。   《学术涂鸦》是奥登晚年的一本关于名人的幽默讽刺诗集,属于轻体诗。轻体诗是英诗传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诗体类型,近年开始被中国诗歌界和批评界所关注。   《学术涂鸦》,奥登从1952年开始书写,1970年完成,次年出版。诗集里写了很多名人,如但丁、布莱克、歌德、勃朗宁、布里奇斯、格雷维尔、哈代、赫伯特、马拉美、弥尔顿、蒲柏、瓦雷里、王尔德、叶芝、艾略特等。此外来写了一些作家、政客、女王、音乐家、医生、哲学家、主教等,涉及对象,均是世界级的著名人物。   智慧、幽默和诗意结合,奥登的《学术涂鸦》,不仅韵脚严谨,而且修辞手法也多种多样,双关语尤其多,很多隐含的意思需要阅读的时候用心体会。领会妙处,不仅需要阅读者的语言修养、诗歌修养,也需要某种悟性。
2018年4月23日 想读
性别麻烦 豆瓣 Eggplant.place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9.0 (43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朱迪斯·巴特勒 译者: 宋素凤 上海三联书店 2009 - 1
1990年面世的《性别麻烦》是女性主义理论和性别研究的重要著作,一经出版即引来赞誉和争议无数,并被奉为开创“酷儿理论”的经典文本。巴特勒因此书而一举成为当代思想界最闪耀的学术明星之一。
巴特勒在《性别麻烦》开篇,首先对“女性”作为女性主义的主体提出了质疑。她对波伏瓦、克利斯特娃、维蒂格、伊里格瑞等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的主要观点分别进行了梳理,并追溯到她们各自所依据或所反对的阳具逻格斯中心主义理论源头。她借用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和女性主义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斯特劳斯结构主义人类学、福柯的管控性生产、拉康的原初禁制理论和弗洛伊德的性抑郁的解读,从哲学本体论层面重新追问语言、主体、性别身份等关键性概念,深刻阐述了异性恋框架下的性别身份和欲望关系是如何形成的,从而颠覆了霸权话语对性、性别、性欲的强制性规定。
巴特勒在本书中提出的、现已成为她的个人标记的“性别操演”理论,为性与性别开启了一个具有多种文化可能性的未来。
女性主义理论的必读书。
Hypatia
《性别麻烦》对性别的“自然性”提出了迄今为止最有说服力的质疑。这是一部富有创见的精彩论著。
Aandra Lee Bartky
巴特勒的作品改变了我们思考性、性别、性欲和语言的方式。她对性别身份的探问已对当代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启发了在多个层面上对“主体”的批判性反思。
萨拉·萨莉
十年前我完成《性别麻烦》的稿子......我不知道这本书会有这么广大的读者,也不知道它会对女性主义理论构成具有挑衅意味的“介入”,并被引为开创酷儿理论的文本之一。这本书的生命超出了我的意图。
朱迪斯·巴特勒在1999年此书再版时附加了长篇序言,回应并澄清了针对此书的一些问题。
2018年4月10日 想读
画火御寒 豆瓣
作者: 流沙河 新星出版社 2012 - 4
本书收录流沙河先生的随笔精华。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流沙河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对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从他的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和自强不息的流沙河。
2018年3月26日 想读
庄子闲吹 豆瓣
作者: 流沙河 中信出版社 2010
本书是根据流沙河先生在成都图书馆解读《庄子》的系列讲座录音整理而成。老先生运用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和对文字学的深刻研究来解读《庄子》,对《庄子》中的每篇每句每个字,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阐释,见解独到,诙谐幽默,尤其是结合当下社会现实,借古讽今,揭示出生活、事业、修为、治国等等方法和智慧,充满睿智。
2018年3月26日 想读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豆瓣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8.9 (223 个评分) 作者: [美] 菲利普·迪克 译者: 许东华 译林出版社 2017 - 10
“科幻鬼才”菲利普•迪克成长于西方科技文明创造出的崭新辉煌的时代。彼时,人类进入了太空,登上了月球,成功制造出第一台工业用机器人……科技的蓬勃发展也催生出主流科幻小说对人类创造力的无比自信,克拉克、阿西莫夫和海因莱因撑起了西方科幻的黄金时代。可是,迪克却反其道而行之,他的主人公迷惘于亦真亦假的世界上,挣扎于文明的陷落中,充满了对生命的依恋和对人性的追求。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是菲利普•迪克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述了从一天早晨到第二天早晨的二十多个小时,主人公里克•德卡德为了赏金追杀几个仿生人的过程,历经无数变故,狗血共桃花一色,阴谋与暴力齐飞。小说里的人类受到地球辐射尘的影响,相貌丑陋,很多在心智上都发生了退化,而仿生人却外表堂堂,多才多艺。当仿生人在外表和心智上无限逼近人类,甚至表面上已经超越人类时,人究竟何以为人?
1982年,菲利普•迪克去世后不久,根据《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上映,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电影笼罩着一种迷离、朦胧、似幻似真的基调,描绘了一个末世大都市洛杉矶,是后世无数赛博朋克电影的鼻祖之作。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对这个哲学终极命题的探讨,让这部电影成为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也赋予其历久弥新的魅力。
2017年,电影续集《银翼杀手2049》在北美定档10月6日,也即将与中国观众见面。关于生存和生命的意义,我们永远没有确切答案。
核战后,放射尘让地球上的动物濒临灭绝,地球已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为了鼓励残存的人口移民,政府承诺,只要移民到外星球,就为每人自动配备一个仿生人帮助其生活。仿生人不满足于被人类奴役的现状,想方设法逃回地球。
小说主人公里克•德卡德是一名专门追捕逃亡仿生人的赏金猎人。在一次追捕行动中,里克遭遇了新型仿生人前所未有的挑战。九死之后,能否一生?在与仿生人的接触和较量中,里克发现自己对仿生人的看法和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究竟是福还是祸?
2018年3月26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