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门
全能者的天机 豆瓣
作者: 约翰・史蒂芬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 9
《全能者的天机:沿南续30度探寻失落的遗迹》讲述:难道真如众多的考古学家,地质学家,植物学家,旅行探险家所声称的那样,在远古时代,太平洋中有一块巨大的陆地叫太平洲,那里的人们拥有高度文明,他们不仅有坚固的航海工具,而且拥有飞行器。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袭来,太平洲沉没了。在这个时候,太平洲和幸存者或乘航海器,或驾行器向安全的地方逃去。他们有的到了美洲,有的到了澳洲乃至非洲……
伊甸园秘境 豆瓣
作者: 孙涵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4 - 6
《伊甸园秘境:令人震惊的考古发现 解开三块史前失踪大陆之谜》内容简介:自从古希腊的智者柏拉图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失落的大陆亚特兰提斯之后,人类便开始了对自身起源之谜的苦苦追寻。考古学家的一系列无可辩驳的证据,向我们再现了亚特兰提斯、穆、雷米利等超级大陆昔日的辉煌及其谜一样的消亡。
钻石与宝石 豆瓣
作者: 瓦优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 1
《钻石与宝石》提供了120多种资料,揭开了宝石的神秘面纱,其中有细密画、著名的首饰钻石工场的图片、地图、法兰西王室的珍宝、伦敦塔中的珍贵馆藏等。宝石,矿物界的奇珍异宝,自古以来一直激起人们的迷恋,似乎这种自然天成的完美凝聚着造物主的精华。钻石、绿宝石、红宝石和蓝宝石很早就出现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首先因稀罕而产生象征意义。后来,奇异的宝石成了天下权贵们的必备之物:印度的君主拥有世上最美的钻石和红宝石;阿兹特克曼帝拥有“大过手掌”的绿宝石;欧洲王室也不甘落后,从东方和新大陆弄来一直让人梦寐以求的宝石。19世纪席卷欧洲的钻石热只是预示了我们时代的情感:如果说“钻石恒久远”的话,那么绿宝石、蓝宝石和红宝石同样如此……宝石学家兼旅行家帕特里克·瓦代忠实地记录下宝石的历史。
厨师之旅 豆瓣
8.0 (8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安东尼·伯尔顿 译者: 王建华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 1
《厨师之旅》伯尔顿受《现代启示录》的启发,在全球进行了一次美食之旅。在伯尔顿整个旅游过程中,无论在顾客可以驾驶着三轮摩托车穿越餐厅的越南小饭店里,还是与副厨一起在墨西哥小乡村享受丰盛晚宴,无论是露宿林间,还是住在豪华的五星级酒店,伯尔顿一再发现美食所具有的神奇的魔力。
钻石传奇 豆瓣
作者: 利奥·P.肯道尔 译者: 罗晨资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 9
晶莹剔透、璀璨夺目、无比坚硬、价值连城,这就是钻石,无可争议的宝石之王。
可是实际上,钻石在宝石中上既不是最罕见的,也不是最艳丽的,更缺乏可塑性。钻石如何就成了宝石之王了昵?
该书通过叙述钻石的历史,告诉了读者钻石在历史上引发的一次次奇诡神秘、光怪陆离的故事。
谁曾是巨钻的主人?谁又成为她的奴隶?
宫廷文化 豆瓣
作者: (德)约阿希姆·布姆克 译者: 何珊 / 刘华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 6
特别应该说明的是,本书书名的“宫廷”一词,不能按照中文的字义来狭隘地理解,而完全贴切的汉译几乎是不可能的。“宫廷”在这里大体上是指上流社会及其文化氛围,并不仅仅指皇宫和王宫。布姆克基本上是将其作为一个文学和社会文化史的概念来使用的。在第一章结尾处,他花费了好几页的篇幅来界定它。读者以应在阅读全书之前先浏览这一部分,从而对全书的立意有一个把握。当然,如前所述,本书的范围也不局限于文学作品以及其中的爱情和婚姻,大量的内容是描述和介绍与贵族衣食起居、军事活动有关的物质文化,也详细描述了贵族青年的培养、法国文化和大学教育对德国的影响,以及宫廷文学和艺术作品的赞助人制度。这在别的历史著作里是难得见到的。
说布姆克的这本书像一幅幅马赛克壁画,并不全是赞扬他,也有指出该书缺点的意思。全书的整体结构还是比较松散的。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如果希望对中世纪宫廷社会有高度提炼的概括性认识,恐怕会有些许失望。在书的结尾,我们甚至都见不到一个总结性的章节。也因为如此,我个人反倒更欣赏作者了。德国传统的史学以及20世纪流行西方的年鉴学派都不排除在精细研究的同时注重宏大叙事,深受各种意识形态和政治思潮的左右。布姆克试图避免这样的研究范式。所以,他娓娓道来的讲故事方法,虽然略嫌琐碎,却自有他的魅力,像微雨飘落聚成的一池碧绿,不问源头,不问去处,憧憧映照着一个个骑士和贵妇人的身影。他不和他的读者讲大道理。
2009年3月19日 已读
很难啃,倒是详实。为了写东西特意读了一下
考古专门
欧洲贵族 豆瓣
The European Nobility, 1400-1800
作者: [美]乔纳森.德瓦尔德 译者: 姜德福 商务印书馆 2008 - 5
《欧洲贵族》(1400-1800)考察的是一个处于自身历史上一段漫长而动荡的时期的复杂群体——公园1400-1800时期的欧洲贵族。是一篇阐释性的论著,目的是弄清在中世纪晚期“到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几个世纪里这一群体的最重要的变迁方式。专家们发现,在欧洲的许多地区,贵族是一个复原力惊人的集团,这个集团在表面上轰轰烈烈的社会变迁中保住了财富和权力。 《欧洲贵族》(1400-1800)强调他们生活中更加重要的延续。
2009年2月18日 已读
适合普通读者阅读。不晦涩的贵族专著
考古专门
太阳王和他的时代 豆瓣
作者: (法)弗朗索瓦・布吕士 译者: 麻艳萍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 2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欧洲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主,路易十四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在他统治法国的72年(1643~1715)中,法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国家?他的国民是怎样生活的?太阳王的光辉又是如何笼罩整个欧洲、盛极一时的?本书通过翔实的史料,以全新的视角描绘了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再现了一个更为鲜活、更为真实、更为丰满的路易十四时代。
凡尔赛宫的生活 豆瓣
作者: (法)雅克・勒夫隆 译者: 王殿忠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 2
自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开始,凡尔赛的生活正式拉开帏幕,其后的两百年间,经历了路易十四的兴建与全盛,路易十五的重振,到路易十六手中终于风流云散。本书便是以凡尔赛宫为背景,将君王们的日常起居、饮食娱乐,以及围绕在帝王身边的廷臣及王室成员的争宠夺权、勾心斗角,一点一滴,娓娓道来,向读者展示了一幅17世纪到18世纪的真实的法国宫廷画卷。
中世纪有关死亡的生活 豆瓣
作者: (法)达尼埃尔・亚历山大比东 译者: 陈劼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5 - 2
作者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实在是做得非常充分。且不说他在讨论每一个问题的时候所列举的论据有多么翔实,单只看他在文中所引用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小故事,无不加以详细的出处说明。作者参考的资料来源很多,其中的一部分是各种专业期刊、会刊。要想在这么多涉及神学、考古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地质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范围的资料中,找出能为自己所用且与主题紧密贴合的只言片语来,需要多么大的阅读量和投入整理工作的时间啊!相比起来,笔者本人所花的心力就太微不足道了。我相信,作者所引用的资料,对于国内从事同一领域研究的工作者们而言,也是非常有用和具有指导意义的,因此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最难得的是,在这本书中,诙谐 、幽默,甚至是离奇的参考资料也时有出现。
2009年1月13日 已读
类似于这样的切入角度正中下怀
考古专门
服饰时尚800年:1200~2000 豆瓣
Fashion in Costume : 1200~2000
作者: [英] 琼·娜 译者: 贺彤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 5
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们穿衣服不只是为了取暖,而且还通过不断地变化与革新,表达着地位、财富、职业、个性和社会道德价值标准。 本书细究了过去800年中西方服饰的发展历史,这不仅可以使人对西方服饰留下鲜明、形象的印象,而且还大致勾勒了影响服饰变化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以及影响着服饰风格变化的生产工艺和时尚风格,同时还介绍了不同时代人们的着装方式。
2009年1月13日 已读
买的最实用的工具书之一
考古专门
黑手党档案 豆瓣
7.6 (5 个评分) 作者: 希莫里克・杜瓦尔 译者: 罗尘 东方出版社 2003 - 11
在这套精彩的丛书里,作者对当代历史中著名的公案进行了有趣的探讨,肯尼迪家族的死亡之链、罗森堡夫妇审判的“毒树之果”真相,纽约的火并、连环谋杀……阅读本丛书,读者会透过生活的平庸表相而感知到心灵的不稳定性。本书涉及到我们时代最典型的痛苦的故事,但本书生气勃勃的生态会使哪怕最脆弱的读者感到勇气在周围萦绕。<br>希莫里克·杜瓦尔,法国著名记者,小说家。现供职于法新社。著有《世界尽头之门》《刀锋飞行》《
2009年1月15日 已读
这个岛是魔鬼的餐桌——西西里。
考古专门
历史上的谣与谶 豆瓣
作者: 栾保群 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6 - 5
本书汇集了一些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政治预言,并把它们的历史背景加以介绍,一方面是让读者知道中国的政治史中还有这样一种特殊的政治手段,中国的文化史中还有这么一个怪异的门类,同时也希望读者知古以鉴今。古代的先哲在相信天帝和神明的前提下尚且把“听于神”当成亡国和乱世之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科学与民主”的社会中相信什么天命呢!
食物的历史 豆瓣
作者: (美)阿莫斯图 译者: 何舒平 中信出版社 2005 - 2
餐桌前的愉悦属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朝代,属于每一个国家每一天;它和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愉悦携手前进,甚至比它们更为持久。当我们失去其他的愉悦时,它却仍伴随在我们身边,令我们感到欣慰。
我们在餐桌上认识整个世界。盘中物透露了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秘密:我们的角色、关系和社会地位。从茹毛饮血到饕餮盛宴,人类进步的历史同时也是食物进化的历史。绅士也好,野人也罢,究其根源,吃莫不是人类对上万年来受制于自然的反抗和恐惧,而这种反抗又触发了古老的问题:吃什么?怎么吃?人类上万年文明的进程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做了最好的脚注。


有这盛宴的大厅,在这人间的乐园,觥筹交错,满堂生辉,庄严伟大,优雅至极……
餐桌前的愉悦属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朝代,属于每一个国家每一天;它和我们生活中的其他愉悦携手前进,甚至比它们更为持久。当我们失去其他的愉悦时,它却仍伴随在我们身边,令我们感到欣慰。
欧洲宴会史 豆瓣
作者: 罗伊·斯特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 6
欧洲宴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繁复的过程,它的兴旺与衰退直接体现了欧洲各国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本质特征。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和大量的图片生动再现和剖析了自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及至近现代欧洲宴会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全面揭示了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社会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了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书主要的焦点是餐桌和主餐。每个时期都会生成一顿可以称之为原型的饭。因此,本书每一章的开篇都描述了这样的一顿饭,然后分析形成这顿饭的政治、社会以及种种其他因素。尽管书本涉及到烹饪的演变,但总的来说,并没有谈论食品的制作和供给,除了出于说明餐桌上饭菜的需要,也没有过多地谈论厨房和烹饪方法。收集历史上每个时期的菜谱,并为当代厨师重新释义的书籍并不鲜见,本书不提供此类东西。本书选择“宴会”为名,表明其主要兴趣在于上层社会的饮食,尽管随着社会权力的更迭,到本书收尾处的1914年,相当大一部分大众也最终介入其间。故此,这是一本至上而下的历史,类似的东西现在已经不怎么时髦了,然而却同本书的一个主题紧密相连,那就是餐桌上所发生的一切同权力以及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蜂蜜与尘土 豆瓣
作者: [英国] 皮尔斯·莫尔·爱德 译者: 周阳 2006
《蜂蜜与尘土》是一次有关希望和治愈心灵的美丽书写。作者皮尔斯·莫尔·爱德在青春的顶峰遭遇了一次严重的交通事故,为走出内心的抑郁,他选择了一种独特地方法:去寻找最美好的蜂蜜,在自然深处的甘甜芬芳中重获新生。他经历了一种即将消失的生活方式,那些古老民族或部落数千年以来的生活方式……
2009年1月27日 已读
令人悲悯又食指大动
考古专门
君主制的历史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英]布林达·拉尔夫·刘易斯 译者: 荣予 / 方力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
这部通俗的历史叙述篇幅不长,但它却涵盖了君主政体的缘起与兴衰、王权与民众及教廷的关联;皇室权威的缘由、王权之间的勾结与明争暗斗、君主权力的膨胀和式微以及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出现等内容。作者以优美的文字、翔实丰富的资料证明,君主制是早期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漫长而古老的统治形式,其初期的表现形式基本是一致的,它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共存关系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体制;它根植于宗教仪式、君主的神性本质及君权神授的理念。而由于种种外在的和内部的原因,特别是不同国家的文化、宗教背景的异同,若干重要政治人物及宗教人物的作用,该制度的理论在不同的国度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这一政治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它已经开始并将继续淡出历史舞台。
2009年3月11日 已读
三联的这套书都不错。这本也不例外
考古专门
完美的红 豆瓣
作者: 格林菲尔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 1
《完美的红》讲述了胭脂虫红染料的传奇故事,那曾是世界上最贵重的商品之一。胭脂虫红一直被古代墨西哥人珍藏,直到16世纪,这种染料在阿芝台克人的市场上出售时引起西班牙征服者的注意,之后被运到欧洲。胭脂虫红轰动全欧洲,它制造出了当时所能见到的最辉煌、最强烈的红色。西班牙人从垄断胭脂虫红贸易中赚取了巨额利润,西班牙帝国由此崛起。
不久,英国、法国、荷兰和其他欧洲国家纷纷加入追逐绝色的行列,这种竞争持续了三个多世纪:欧洲国家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海盗、探险家、炼金术士、科学家和间谍牵涉其中,开始他们的冒险生涯。
《完美的红》充满了历史的魅力和时尚的气息,那是欲望、阴谋和冒险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