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专门
活着有多久 豆瓣 Goodreads
La mort: Mieux la comprendre et moins la craindre pour mieux célébrer la vie
7.2 (5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理查德·贝利沃 / 丹尼斯·金格拉斯 译者: 白紫阳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1 其它标题: 活着有多久:关于死亡的科学与哲学
死亡并不是反常的事件,相反,有机会活着才是一个奇迹。大多数时间我们都没有意识到:组成我们身体的这些细胞,以及它们的运作机制,才代表了真正的“完美”。死亡的原因有无数种,机制也各不相同,作者从中归纳出最常见的几种,并深入浅出地讲解其中的奥秘。你会发现,它离我们那么远,却又这么近。
死亡不可避免,但人类仍然有十足的可能在非常健康的状态下老去,并最终完全自然地溘然而逝,那些百岁老人为我们清晰地验证了:短暂利落的死亡,是健康人生的完美句号。更好地理解死亡,坦然面对,才能更好地享受人生,热爱生命。
火的记忆 1: 创世纪 豆瓣
8.3 (6 个评分) 作者: (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译者: 路燕萍 作家出版社 2014 - 10
《火的记忆Ⅰ:创世纪》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到1700年,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美洲大陆上发生的不为人知的真实历史。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最初的声音”,以神话的形式再现了一个颇具魔幻色彩的、具有神性的美洲大陆。而第二部分“旧'新世界'”,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开始,美洲陷入到了无止境的灾难之中,不仅资源被掠夺,土地被占有,记忆也被绑架。而在官方历史角落中被忽略的真实片段,正是作者关注与书写的重点。作者“试图拯救整个美洲被绑架的记忆”,以澎湃的激情将被遮蔽的真相和被抹杀的身份一一还原。字里行间洋溢出作者对伤痕累累的美洲大陆深沉的爱。
作者文风自由的特点在本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这部“多声部呈现”的作品正如作者所说“……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一部小说,或者杂文、史诗、记录文献、编年史册抑或其他。”《火的记忆》三部曲是加莱亚诺最重要的作品,是作家历时9年(其中7年用于搜集、查证各种资料)、前后修改30余次的倾力之作。本书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中图画均为作者手绘,亦为本书增色不少。
本书由香港作家、独立记者张翠容作序推荐。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 豆瓣
Preußen ohne Legende
9.5 (18 个评分) 作者: (德) 塞巴斯提安·哈夫纳 译者: 周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8
"普鲁士"早已烟消云散,但其对后世的影响至今在欧洲仍处处可见。它似乎集诸多矛盾于一身,既代表秩序、正直与宽容,也象征着军国主义。普鲁士王国强盛的时期,正是伟大的《德国民法典》从酝酿到诞生的时期。这个"理性国家"与这部"模范法典",堪称绝配。身为一名普鲁士人,《不含传说的普鲁士》的作者哈夫纳以客观而理性的笔触,回顾了仅存在两百余年的普鲁士在政治法律领域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今天的德国乃至世界的影响。
欧洲王室另类史 豆瓣
A Treasury of Royal Scandals: The Shocking True Stories History's Wickedest, Weirdest, Most Wanton Kings, Queens, Tsars, Popes, and Emperors
作者: [美]法夸尔 译者: 康怡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 8
这里有你永远无法从课堂上听到的历史:从“哈布斯堡下巴”看是谁毁了王室的基因,彼得大帝为什么要收“胡子税”,娇弱的“九日女王”简·格雷为何摊上不靠谱的母亲,亨利八世频频更换王后是因为子嗣还是花心,乔治四世到底有多能吃,“疯狂的胡安娜”到底影响了几代人,纠缠王室成员的卟啉症是怎么回事……从古罗马到爱德华七世统治下的英国,从凡尔赛宫豪华的房间到巴士底狱阴暗的角落,这里有最野蛮的教养、最致命的竞争、最病态的欲望、最诡异的行为,甚至有最坏的运气。这些故事如同一个苹果青涩的另一面,不甚美观可口,却也别有一番味道。它从一个奇特的角度,展示了历史的魅力,让读者在忍俊不禁和唏嘘不已中惊叹——真实的历史远比虚构的艺术作品更好看。
本书包含11张欧洲王室家族谱系图、时空事件与君王从政时期对照表、英法俄诸国君主世系表等,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成为历史的门内汉,成为朋友眼中的吐槽大师。
印度古代文明 豆瓣
作者: (印)R。塔帕尔 译者: 林太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 - 2
作者应英国“企鹅丛书”写成本书,综述远古至16世纪的印度古代史,特别着重于印度文化诸表现,在宗教、艺术、文学、思想、制度各方面都有精湛论述。
为《印度历史》的第1卷。
左道 豆瓣
The Sinister Way:The Divine and the Demonic in Chinese Religious Culture
7.6 (8 个评分) 作者: [美]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 译者: 廖涵缤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8
※财神信仰在中国通俗宗教大框架下的起源与演变
※第一本深入研究中国宗教文化中左道之地位的著作
【内容简介】
对当代中国人而言,财神一直是家庭祭仪和新年礼俗中的标志性神祇,对财神的崇拜是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尽管供桌上的财神神像十分常见,但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财神信仰根源为何。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著名汉学家万志英以大众或通俗宗教为大框架,审视了五通(财神)信仰的缘起和漫长演变。这份时间跨度长达三千年的研究,充分展现了中国宗教文化中神灵的邪恶面,及其在道德上的暧昧与矛盾,使我们得以窥视不同时代背景对普通人生活和思想的影响。
万志英认为,中国宗教信仰和实践的历史过程呈现两种基本倾向,一方面是佞神和驱邪,另一方面是相信宇宙中道德平衡的作用,这两种基本倾向总是处于紧张状态之中,并且两者都受到邪魔力量,即具有邪恶本性的神祇和精灵的侵扰。这两种根本倾向对中国宗教文化产生了持久影响。
【媒体获誉】
一个关于五通神信仰的起源、发展,以及中国宗教中的邪魔外道的精彩故事。万志英从商朝讲到了帝制晚期,向我们展现了引人入胜的丰富知识和此前从未公布的数据。
——柏夷(Stephen Bokenkamp)
印第安纳大学,著有《早期道教经文》
没有其他作者可以像万志英这样对旁门左道在中国宗教中的地位进行如此深入细致的探索。这份言辞优雅的优秀研究著作涉及从宋朝到明朝的重要主题。
——伊沛霞(Patricia Ebrey)
著有《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
特权 豆瓣 Goodreads
Privilege: The Making of an Adolescent Elite at St. Paul's School
8.2 (42 个评分) 作者: 西莫斯·可汗 译者: 蔡寒韫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1
本书是一部参与式观察研究的范本,作者通过考察一所美国精英高中的日常,研究精英意识和行为是如何一步步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尤其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易得的情况下,这些年轻人在接纳美式勤奋观的同时,不再比拼知识的占有。他们淡化了对“高尚情趣”和“你认识谁”的重视程度,取而代之关心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在这个世界里扮演的角色。这条成为精英的道路很特别,奇妙地结合了当代文化习俗和古典价值观。像圣保罗和常春藤这样的院校看上去越来越不像一个排外的游艇俱乐部,而是越来越接近我们多样性社会的一个缩影——一个包含细致具体的社会规则的微观世界。
惊奇与怪异 豆瓣
作者: 刘星 九州出版社 2018 - 10
《惊奇与怪异:域外世界怪物志》是一本好奇心之书,是在寻找世间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过程中,偶有所得,编撰而成。也是一本志怪之书,收集了人们在了解未知事物的途中,以想象力凝结而成的误解,并对这些误解进行深入浅出的挖掘,试图找出其背后的故事。同时也是一本镜像之书,希望对照这本书,能够发现一些东西方共同存在的观念、思维,试图减少一点对东西方认知差异上的迷思。
它语:中国物件的精神考古 豆瓣
作者: 刘明江 巴蜀书社 2014 - 1
既有对古琴、箫等高雅乐器的文化审美,也有对椅、伞、旗袍等生活用具和服饰的古今演绎;从黑白棋子看出中国传统哲学根源,从一片桑叶透视出数千年前先祖的生活,从一把椅子勾勒出国人血性渐失的历史轨迹…… 俏皮活泼而不失智慧的叙述,流畅自然而又张力十足的语感,图文互注的编排,新颖独到的版式,松紧适度,开卷时身心两悦。
世间万物 豆瓣
Things That Are
7.5 (8 个评分) 作者: [美]艾米·里奇(Amy·Leach) 译者: 徐楠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2
☆ 献给孩子和恋人的睡前小书,愚蠢、疯狂、精妙
☆ 充满好奇心的科普童话集,26个关于动植物、星系天体的故事
☆ 科学家思维与诗人烂漫交织,唤起我们与所爱之人交流世界的渴望
☆ BBC广播四台《一本好书》、美国独立书商协会、《卫报》一致推荐!
▼内容简介
26篇关于动植物、宇宙天体的科普童话集。
它是一本关于宇宙与日常生活的书,始于畅游的鲑鱼 ,终 于璀璨的星空。
书的主题,不局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现象,从最渺小的地球居民:水母、晕厥的山羊和泰然自若的毛毛虫等地上生物,到辽远广布的天体:恒星、卫星……
它探索神灵与驴子的相似性,爱与藤蔓的无情,以及爆炸的恒星与爆炸的海参……
▼媒体推荐
在她的文字里,现实与神秘共存,科学家与诗人同眠……
与理查德·布劳提根的《在美国钓鳟鱼》类似,
同样是对自然世界诗意、无法归类的冥想。
——《卫报》
她以一种狡黠顽皮的方式走近自然史,极好地调和了科学与想象……
对失血之花、太阳星系、斯宾诺莎等万物展开了渊博华丽的思索。
——《书单》
里奇对物种与天体进行了大量案例分析式的描写,与其说是描写,不如说妙语。
她从所描写对象的视角出发,转而赋予它们人性与高度。
——《纽约时报》
刘易斯·卡罗尔和艾米丽·狄金森的结合……
美国当代颇具创造力、令人惊喜的作家之一。
——华裔美国作家李翊云
乱世靡音 豆瓣
作者: 秋原 新星出版社 2019 - 3
明清到近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既冲击了中国正常社会,也强烈冲击了江湖世界,动乱时代在民间激荡起最复杂的世情。
近代黑社会组织青帮,经过“粮船帮—盐枭—流民—毒枭”的演进过程,踏上历史舞台;西方国家的租界与帮会分子勾结,搭建起一套独有的江湖生态;江湖艺人与青帮共用生存空间,自古纠葛不断,时代的淘洗令其联系更加紧密。他们所构成的底层生态与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史息息相关,却极少被作为主体来书写。
《清代旅蒙商述略》《茶馆之殇》作者秋原在新作《乱世靡音》中,试图用宏大的结构和丰富的线索来重现中国近现代的“江湖乱世”,从旧艺人江湖的世态人情,到民国时期的传媒发展和娱乐八卦;从私盐、鸦片生意的发展历程,到军阀、青帮与租界的款曲互通,再到乱世崛起的枭雄如黄金荣、杜月笙的发家史,构成一幅广阔而生动的底层江湖画卷。
空王冠 豆瓣
The Hollow Crown: The Wars of the Roses and the Rise of the Tudors
8.4 (21 个评分) 作者: [英] 丹·琼斯 译者: 陆大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8
☆丹•琼斯、陆大鹏再度联袂 献上恢宏史诗《金雀花王朝》续篇
☆《权力的游戏》或《都铎王朝》的爱好者不可错过
☆一部笔触大胆、戏剧性极强的叙述史
【内容简介】
如果你是《权力的游戏》或《都铎王朝》的粉丝,那么丹•琼斯这本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的中世纪历史著作正合你的口味。《空王冠》是英国史学家丹•琼斯继《金雀花王朝》之后的又一恢弘史诗。本书描写了在英国统治时间最长的金雀花王朝如何分崩离析,并被都铎所取代。莎士比亚笔下的世界在本书里得到真实的展现。
【媒体推荐】
《空王冠》是最高水准的叙述史。
——《文学评论》
《空王冠》在节奏感和情节性方面精彩如小说,但同时非常有学术性和深刻洞见,和琼斯的前一本书《金雀花王朝》一样可读性极强……
——《每日邮报》
如果你是《权力的游戏》或《都铎王朝》的粉丝,那么丹•琼斯这本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的中世纪历史著作正合你的口味……和琼斯的前一本畅销书《金雀花王朝》一样让人手不释卷。
——《每日邮报》
颇有教诲意义,可读性极强……琼斯令人喜悦的风趣和他描写的那些恐怖暴力冲突一样令人难忘。
——《泰晤士报》
琼斯用如此生动晓畅的文笔记述那些暴力冲突与背叛。所有情节,即便是非战斗情节,也具有极强的戏剧性,惊心动魄……快节奏、风趣、充满人道关怀。《空王冠》是最高水准的叙述史。
——《文学评论》
激动人心的史诗,血与玫瑰的历史。这里有暴风雪之中的鏖战,有斩首、比武大会、私定终身、伪造家谱、骑士风度,还有纯粹的恶毒……琼斯的材料很是惊险刺激,但要筛选材料并创造精巧的结构与背景,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工作了。从本书可见高水准的学术直觉和对宏大叙述的娴熟掌握。这是水平极高的叙述。
——《星期日电讯报》
说来也怪,丹•琼斯给他相当优秀的金雀花王朝大众历史著作所作的续篇,比前作甚至更为赏心悦目。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必然的: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之间的争霸战,即所谓玫瑰战争,本身就充满戏剧性。要想写得差,真得需要非常蠢的作者。但这本《玫瑰战争》大获成功的更重要原因是琼斯本人的多才多艺:他是精明的研究者、笔调轻松活泼的作家,并且或许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严守客观的历史学家。
——《公开信月刊》
西西里史 豆瓣
Sicily: A Short History From the Ancient Greeks to Cosa Nostra
作者: (英)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John Julius Norwich) 译者: 陆大鹏 译林出版社 2019 - 4
歌德说:“西西里是万物的关键。”西西里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是欧洲和非洲之间的踏脚石、东方和西方之间的大门。它兼要塞、信息交换所和瞭望哨于一体。数千年来,西西里的战略位置吸引了各种文化、各个民族在这座岛屿上碰撞摩擦: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诺曼人、西班牙人…… 西西里从属于所有这些势力,却未曾真正成为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的一部分。
读懂西西里才能理解地中海世界的纷繁局势。从希腊的城邦到中世纪的多元文化贸易中心,从意大利统一运动到黑手党的崛起,诺里奇用他的灵巧与幽默,讲述出西西里漫长、忧伤但引人入胜的故事与历史。
秘境 豆瓣
Atlas Obscura: An Explorer’s Guide to the World’s Hidden Wonders
6.7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舒亚·福尔 / 迪伦·图拉斯 译者: 张依玫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 - 6
比梦境更离奇的全球隐秘之地
风趣与格调并存的旅行书
美国亚马逊地理类/旅游类畅销书榜首
《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
◎ 编辑推荐
☆ 人类自古就着迷于非凡之境,对荒野与城市盲区的迷恋便是佐证。随着网络与交通日益发达,遥不可及的远方似乎变得触手可及,世界是否已无秘境可言……
在熊熊烈火中重生,存活了上千年的野蔷薇花墙?
用色彩、漫画和打油诗展现死者生平的墓园?
地处撒哈拉沙漠,掌握文化与学术精华的古老图书馆?
阴差阳错,见证了两位野心勃勃的探险家步入悲剧的老桉树?
90% 的投稿作品因画技太好被拒,只收藏拙劣艺术品的博物馆?
居民越来越少,人偶却越来越多的神秘村落?
☆ 比神话与梦境更离奇的现实世界,就在我们身边。
☆ 位列美国亚马逊 2016 年度地理类/旅游类畅销书榜首;《纽约时报》2016 年度畅销书。
☆ 吉尔莫·德尔·托罗、尼尔·盖曼等人强烈推荐;《纽约时报》《娱乐周刊》、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等知名媒体力荐。
☆ 真实与狂想的美妙融合,一本献给地理、历史、探险爱好者的旅行指南。
☆ 从“地狱”到“天堂”,600 多处隐秘的世界角落联结文明与蛮荒,用精彩的故事呈现流动的全球文化盛宴。
☆ 详细的经纬度坐标与 500 余幅珍贵的实景照片搭配,带来身临其境的心动体验。
◎ 内容简介
秘境中往往隐藏着浓郁的情感。它由天堂或地狱演变而来,联结文明与蛮荒。当你因索然无味的日常而感到窒息时,本书能够将你从沙发中拯救出来。
为满足人们对秘境的好奇欲,乔舒亚·福尔、迪伦·图拉斯与埃拉·莫顿跨越海陆,深入荒野,辅以丰富的考据及逸闻,汇总了全球 600 多处隐秘的梦幻景观,意大利的地下神庙、冰岛的精灵学校、中国的水下狮城、日本的人偶村、克罗地亚的分手博物馆、埃及的死人城、南极洲的猩红血瀑,以及委内瑞拉拥有 900 多种口味的冰激凌店……秘境在浮世百态与天马行空间游离,暗示着自然与人类无限的可能性。深入鲜为人知的空间,方能与变幻莫测的世界亲昵接触。
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旅行者的时代,“步履不停”已变成潮流,与其追逐大同小异的“热门景点”,不如逃离平庸,在有限的生命里,窥探世界隐秘的面孔。
◎ 媒体推荐
警告:这本书会让你上瘾。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宇宙&文化》栏目
不出三页,你就会被前所未闻却真实存在的奇妙景观惊艳到。
——《旧金山纪事报》
如果这些怪异、荒诞、奇妙的目的地没有让你对旅行充满贪得无厌的渴望,那么你需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脉搏。
——《心理牙线》
这本华丽的著作是知名的秘境舆图网站的精华,它将大量奇妙的景观浓缩在了480页之中。对于热爱历史和探险的人来说,这些引人注目的彩色照片会立即激起旅行的欲望。
——《娱乐周刊》
如果你喜欢在旅行时像当地人一样生活,热衷在度假时寻找新颖的文化,或者对课本之外的历史感兴趣,那么《秘境》就是为你而写的。即使你无法旅行,它也能为你开启一扇窗,引领你进入未曾知晓的奇境。
——《生活骇客》
插图丰富、内容奇特且令人愉悦,这本不落俗套的书将会激发你的好奇欲,带你进行数场现实中及想象中的冒险。
——《波士顿环球报》
《秘境》将全球美妙、神奇、迷人的事物统统收入囊中。对于那些自认为见多识广的人来说,这是一份完美的礼物,因为它表明世界上仍有诸多事物值得探索。
——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今日秀》
阅读《秘境》是一种有趣的探索世界的方式,它能让你深入隐秘、怪异、狂野的奇观。
——《连线》
◎ 名人推荐
我挚爱的旅行书!永远不要在不知道“凶宅”与“地狱”位置的情况下启程!
—— 吉尔莫·德尔·托罗,《水形物语》《潘神的迷宫》导演
我以为自己见过世界上绝大部分有趣的角落,但《秘境》证明我错了。你会想在工作日中带上这本书,奔向比梦境还神奇的远方,体验未知的风情。
—— 尼尔·盖曼,《睡魔》《美国众神》作者
大概只有这本书能让我走出舒服的公寓……书中丰富的资讯对探险者而言必不可少,它会使你的旅途充满乐趣与格调。
—— 莉娜·邓纳姆,美剧《衰姐们》的编剧、导演兼主演
《秘境》充满魅力。每一页都展示了隐秘的领域——惊悚、有趣、神奇或疯狂的现实,它总是能让读者啧啧称奇。
—— 大卫·格恩,《失落Z城》作者
在旅行变为购物机会的今天,《秘境》是令人欣喜的解药。数百处惊奇、谜团重重、使人兴奋、灵感爆棚的目的地激励着我们游历得更久、更远……超级棒的旅行指南。
—— 玛丽·罗奇,《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科学碰撞“性”》作者
人生苦短。然而,我们的星球充满了未知与奇迹……《秘境》就是你的向导!
—— 菲利普·珀蒂,高空钢索艺术家兼探险家
圣安布罗焦的修女们 豆瓣
作者: [德]胡贝特·沃尔夫 译者: 徐逸群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 - 1
1859年,罗马。一个贵族出身的修女求救,说有人要毒死她,但她逃脱了。于是有了一场官司,宗教裁判所发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权力的滥用、阴谋诡计和亵渎神圣。沃尔夫教授在梵蒂冈的档案中翻出了这件丑闻的卷宗,这一事件终于昭示于天下。
通过对罗马圣安布罗焦修道院的调查,法官们目瞪口呆:修女们沉迷于怪异的性欲和神秘的癫狂中,见习修士们受到性侵犯,神父亲吻忏悔人作为祝福……对此持有异议的修女则被革职。这样的情形持续了数十年,且都以神的名义实行。这个梵蒂冈档案中绝无仅有的案卷本是要永不见天日的。然而谁也不会想到,时过百年,当年的记载却对研究学者开放,并且沃尔夫教授发现了其中的隐秘。作为资深的梵蒂冈专家,他在细微的记录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这一起针对修女和忏悔神父的案件,揭露了圣安布罗焦修道院的秘密,事件牵涉最高层神职人员和教皇,犹如一枚重磅炸弹。
千丝万缕 豆瓣
Entanglement: The Secret Lives of Hair
作者: [英]爱玛•塔罗 译者: 郑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0 - 6
当头发不在头上,它们去了哪里?是跑到了别人的头上?还是编织到了地毯里?抑或甚至出现在餐盘中?……本书揭开了头发背后的隐秘世界,那些关于头发的信念和追逐。头发,带来希望,也带来痛苦。
英国人类学家塔罗进行了三年的田野调查,走遍世界各地和头发有关的场所:发廊、工厂、美发沙龙、商店、博物馆、假发店、寺庙、手工作坊等,与各行各业的人交谈,写出了这部交织着关于头发的宗教的、种族的、经济的、文化的、时尚的各种有趣话题的作品,揭示了头发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社会学含义,也让读者有机会一窥几百年来全球生机勃勃的头发贸易的全景。本书英文版荣获2017年度人种学维克多•特纳奖(Victor Turner Prize for Ethnographic Writing)。
违童之愿 豆瓣
Against Their Will: The Secret History of Medical Experimentation on Children in Cold War America
作者: [美]艾伦·M·霍恩布鲁姆 / 朱迪斯·L·纽曼 译者: 丁立松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 - 1
来自苏联的威胁所带来的恐惧,渗透了美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冷战”的氛围造成了战后美国数不尽的违规、医疗过剩以及潜在甚至事实存在的医疗犯罪。美国政府曾一厢情愿地控告纳粹医生所进行的野蛮实验和伪科学研究,不幸的是,美国所做的绝不是什么表率。
《违童之愿》记录了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这是一段令人恐惧、震惊的历史,受20世纪优生学理论的影响,那些掌握着权力的医生、研究者以及研究机构,试图阻止“劣质人群”的生存和繁衍,将儿童当作实验品对待。
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听到受害者的声音。这些声音离我们并不遥远……
嘘!格林童话,门后的秘密 豆瓣
The Hard Facts of The Grimms' Fairy Tales
作者: [美] 玛丽亚•塔塔尔 译者: 吕宇珺 2022 - 8
❦·玛丽亚•塔塔尔,哈佛大学教授 | 国际知名童话学者
身兼学者与说书人,在格林童话的大锅里,烹制新见解。
——2005年凭借《格林童话诺顿注释本》,获轨迹奖非小说类最佳作品提名。1999年获古根海姆奖。
·
❣·重温旧梦,《格林童话》的极佳指南
一本写给大人看的书 ! “魔法发生在禁忌的门槛上。”
——复仇甜如爱 / 纯洁与黑暗 / 天真和诱惑 / 美丽与恐怖 / 好运与愚蠢,每一则 你我儿时听过的格林故事, 其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
☠·折射人类内心现实: 古老故事 X 家庭关系 X 禁忌欲望
欢迎来到黑暗童话世界的入口,探索格林童话的诞生史与禁区!
——蓝胡子、灰姑娘、强盗新娘、白雪公主、至爱罗兰、千匹皮……无知的父系,纺织的母系, 从悍妇到女巫,继母与食人魔,蓝胡子,性禁忌……
一个故事是一个镜子碎片,折射我们内心期待和炽热欲望。这面镜子,既有美好的白日梦,也有可怕的噩梦。它滋养希望和想象,同时爆破我们内心隐秘的暴力和惊恐。
·
♟·珍藏:补遗流失故事,还原格林故事诞生现场
——特别收录最终版六则故事及几则后期流失的故事、初版序言及第二版序言
·
𓆸·新锐译者吕宇珺从现实世界重返童话,精心翻译。
——代表译作有《毫无意义的工作》《隔间:办公室进化史》
·
✠·装帧设计由知名设计师周伟伟倾心设计,再现德国古典风味
—— 护封绿色烫金,内封黑色竖纹、书名压凹。复刻初版《儿童与家庭童话集》绿色金字风味。
——————
▼ 内容介绍
蓝胡子、强盗新娘、白雪公主、灰姑娘……几代人讲述这些故事,在过去的好时光。它们如此疯狂惊悚,又如此平淡日常。

“格林兄弟开始立志为‘诗歌史’添砖加瓦,根本无意出版‘供人消遣的书’。
后来,威廉• 格林不知不觉响应起大众的需求和期待……格林童话越来越远离初版时的粗野和纯朴,内容逐渐净化、风格化、文学化,大人孩子都喜欢。”

玛丽亚•塔塔尔带我们重回童年的魔法森林。她重新翻阅格林童话的最初版本——《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回溯格林兄弟编选童话集的历史场景。在她深思熟虑的解读中,在精心选取的童话故事中,安放人类绮丽复杂的想象与潜意识思虑。
——————
▼ 媒体推荐
犀利、生动、没有行话。这是格林学者能给普通读者带来愉悦的可喜证据。
——《纽约书评》
塔塔尔在这里迂回进入文学史,在那里深入比较人类学。
翻阅本书,像在萦绕于我们成年后的梦境的黑暗童年森林里来一次深思熟虑的漫步。
——《旧金山纪事报》
清晰、富有想象力,引人入胜地诠释了我们自以为了解的格林故事。
——《洛杉矶时报》
对于学者和普通读者,这是一本极佳的《格林童话》指南!它敏锐、富有新见。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火让我想起了童话故事的“点火能力”,它们能够激发想象力,在黑暗中提供光明。
有了火,也会有阴影,可怕的东西可能潜伏在那里。故事不仅有这种神奇的、闪闪发光的光芒,还有黑暗、可怕的一面,展现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焦虑和恐惧。”
——玛丽亚•塔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