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松子落 豆瓣 Goodreads
8.3 (23 个评分) 作者: 苏枕书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6
【编辑推荐】
★ 继《有鹿来:京都的日常》《京都如晤》之后,苏枕书最新随笔集。
★ 一个人在异乡第九年,寻得投身生活的勇气。
★ 细致入微的京都城市素描,近身导览奇趣丰富的千年古都。
★ 精装,清雅素净,作者亲绘四幅主题为行旅、人情、岁时、缓归的水彩插画,护封内藏有留学手记。
★ “中国最美的书”获奖者孙晓曦设计,散落的松针暗藏玄机,等你来发现。
★ 客居京都满九年、已进入第十年:在异乡照见自己,更勇敢地面对生活。
★ 献给离开故乡,异地求学、工作、定居,面对生活挫折常萌生无力感的都市青年——痛苦有各种形状,虽然彼此不能知道,甚至多方掩饰,但希望你不感到孤独。
【内容简介】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京都。
九年时光,青翠转浓荫,是漫长光阴凝缩作一粒琥珀,是长镜头流转中的迅疾一瞬。苏枕书游学京都已历九载寒暑。住在遍植松、柏、橡、杉、樟的山中,她真诚记下客居最久之地的变化与永恒:有对古书店的追踪及探访,对日本国民性的观察,还有当地普通家庭的寻常风景。同时,她也坦陈自己的历程,叙写投身生活的耐心与勇气,犹疑中的探索与获得。
2019年4月17日 已读
文字舒缓平和,有清甜之味,喜欢<谁人袖底染梅香>
Essay Life
丝绸之路 豆瓣
作者: [瑞典] 斯文·赫定 译者: 江红 / 李佩娟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0 - 4
《丝绸之路》介绍:斯文•赫定是把自己视为贯《丝绸之路》始终的抒情主人公的,他的情感,他的尊严,他的热忱,他的冷竣,那就是一个探险家面对古道万物的反馈,那就是一个经行者针对古道历史、现况与未来的独白。书中的人物颇多,有中国人、外国人,但写得最成功、最丰满、最有感情色彩,又能引起读者去关注的人物,正是赫定自己。
西安: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豆瓣
作者: 陈平原 / 王德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3
《西安: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收文20则,按论述对象略为区隔:第一辑乃“考古学及历史学视野中的长安”,第二辑是“古典文学视野中的长安”,第三辑为“近现代文化史视野中的西安”,第四辑专注于“当代西安的阅读与写作”,第五辑可称“古都西安的回顾与展望”。如此简要描述,只能是“大而言之”;以下关于各文的介绍,更必定挂一漏万。在我看来,好文章除了要有好立意,更需要条分缕析的详细论证。而对此类文章,任何“提要钩玄”的努力,都不可能得其神髓。专题论文集既不同于汗漫无涯的杂志,也不同于一以贯之的专著,讲究的是"众声喧哗"中,自有相近的学术视野与精神追求。
老西安 豆瓣
作者: 贾平凹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收入《老西安》、《西路上》两篇长篇散文。讲述千年古都西安心灵史及西路上一位著名作家(即作者自己)的情感之旅。
2019年4月17日 已读
前半段《老西安》比较有趣,《西路上》花了太多篇幅讲失恋心得了。
Essay Life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豆瓣 Goodreads
The lonely people need to eat
7.7 (18 个评分) 作者: 张佳玮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4 - 4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是一部关乎美食与情感的随笔集。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治愈系美食故事;第二章为励志随笔;第三章介绍美食溯源;第四章则是光陆怪离的美食童话。每篇文章都围绕着一个食材主题展开,绘声绘色的讲述一个个温暖的美食情感故事。
每个人都无法做到不食人间烟火,所有的爱恨情仇、功名利禄,不过是一场云烟。人生在世,不如只求顿顿吃好。唯有美食不会拒绝孤独的人。
孤独时,请给自己最好的安慰。
趁你还吃得动时,把能吃的、能做的、能读的、能听的、能爱的,都过一遍。
一部暖心开胃的随笔集,一个不一样的张佳玮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道菜,
时间久了不吃就会惦记它;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点孤独,
时间久了不变就会习惯它;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人,
时间久了不见就会想念他(她)……
2019年4月17日 已读
有私心。因为家乡和现居地的缘故,看他写食物总天然有三分亲近感。
Essay Life
生活三部曲:生活的样子 豆瓣
Une vie exemplaire
作者: [法] 让-克劳德·弗洛克 译者: 周克希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7
不可错过的当代插画家弗洛克温情之作
风行欧洲的“清晰线条”画风
简单却耐人寻味的生活哲思
...................
※编辑推荐※
☆ 简单、明快的漫画式的勾线和上色,优雅艺术的视觉享受。
☆ 诠释生活,字里行间饱含父爱,适合亲子共读,共同探讨生活和爱的主题。
☆ 著名法语翻译家周克希先生精雕细琢,直抵人心的译作。
☆ 法国多家媒体报道,登上了法国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报纸《费加罗报》,经典佳作。
☆ 精美大开本提供开阔精神操场,让我们回到生活本身,思考生活的理想模样。
☆ 值得珍藏,启迪心智的生活哲理绘本,一份珍贵的“人生礼物”。
☆ 培养孩子生活的感受力,锻炼孩子善于捕捉事物的具体感性特征的能力。
...................
※内容简介※
一位温柔的父亲和他充满好奇心的女儿,以及一只乖巧的兔子,到他们理想的生活里游历了一番。在这里,他们以缓慢的节奏,优雅从容地生活着:一起种植,绘画,演奏,阅读,雨中漫步;一起认识世界,爱,感受,幻想……
生活就是一出接一出的戏,作者笔下的父女于是分饰着不同的角色,上演一幕幕温情的独幕剧,或意味深长或带点幽默嘲讽,打动人心又引人深思。
...................
※名人推荐※
书中的建议到底是给什么人的?
年幼的读者?他们的父母?还是爱丽丝的小兔子?
小兔子不顾时光的流逝,在精美的纸页上流连忘返。不管怎么说,书里都是些实实在在的好建议,保准能给您带来幸福的家庭生活和美好的未来。
作者还带您去领略一系列的独幕剧,它们精巧迷人,有时又不乏温和的讽刺趣味。
——让-吕克·弗蒙塔(儿童文学作家、编剧)
...................
※读者评价※
◎ 这本书,弗洛克献给他的女儿们。他和她们一起思考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传递给她们无价的生活价值观。温柔,细腻,有趣,满怀诗意,有时又不乏温和的讽刺。对我来说,它像是生命中最好的礼物。
◎ 成功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在这里,弗洛克重新追述生活中那些简单的时刻。
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 一系列耐人寻味的、使我们得到教益的生活哲理,非常大气的插图。所有愿意给予无私的爱和被无私地爱着的人,一定会在书里找寻到久违的感动。
2019年4月15日 想读
Life W
都是遗风在醉人 豆瓣
8.0 (12 个评分) 作者: 张怡微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3 - 9
台湾三年,漂浪三年。在异乡,潺潺的追忆是唯一能够随身携带的行李。
图文集收入了包括“漂浪与抒情”、“都是遗风在醉人”、“写,为了那缭绕于人的种种告别”三辑,分别从行旅、生活、艺文三个角度记录在台生活的流水抒情。
行走本身就是一种诠释。在行走中,像认识一个人的性情,逐渐认识一座岛屿的欢喜与为难,“遗风”既是人为的追缅,也是自然的嬗递。
其中,《漂浪与抒情》一文摘得第十五届台北文学奖散文组首奖。
刘克襄:这篇读来比较享受,没有压力的,不必费心猜疑。从一个外来者平实地描述所见所闻,我的感动反而比较多。
唐诺:这篇散文可贵的地方,在于它的情感与所描述的较为接近,可以感受一个外来者的眼睛在台北街头穿梭,前后的文句有迹可循,仍保有绵密感。
宇文正:这是十分典型的异乡人手记,是较传统的杂感式散文,不断地从人文和地景去反照自己的内心世界,深刻打动了我,使我反复阅读。
一个人生活 豆瓣
ひとり暮らし
6.8 (21 个评分) 作者: [日] 谷川俊太郎 译者: 高伟健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3
《一个人生活》是日本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年近古稀时的作品,在这期间他经历了父亲去世,孙子出生,好友离别,也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生活并非完全地独处,而是更加自由地与自己、朋友、世界交谈,朴实、热情、有趣、自在、优雅的一个人生活中有着无法言说的秘密。
作者用细腻而充满禅 意的笔触,记录下那些容易被日常琐事所湮没、难以捕捉的心情波动,从细碎平凡的衣食住行等日常小事入手,写信、吃饭、听音乐会、诗歌创作,描写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体悟,坦诚豁达地谈论生与死、婚礼和葬礼。人生一言难尽,作者却什么都坦诚相告,成就了这本充满人生轻哲学的散文集。
1、影响名家的名家:谷川俊太郎为保罗·克利的画和荒木经惟的摄影集配诗,为宫崎骏、手冢治虫的动画作词,北岛、村上春树等无数人深受影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曾说:“年轻时曾立志当一名诗人,可在见到谷川的诗歌才华之后,我放弃了这一梦想。”他的《我把活着喜欢过了》《春的临终》等诗作被歌手程璧谱成歌,广泛传唱。
2、禅意灵动,坦诚相告。他不仅是诗人是散文家,更是个生活家,他的文字颇具禅意,灵动又充满哲理,这本书能让你在作者朴实、坦诚的描写中,了解诗人的每一天。人生一言难尽,作者却什么都坦诚相告。
3、一个人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完全的独处。一个人生活的自由在于与自己、朋友、世界交谈,朴实、有趣、自在、优雅的一个人生活中有着无法言说的秘密。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空间,那里住着一个自由的灵魂。
4、一个人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平淡是生活的真相,但是平淡的生活是真实存在的,如何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乐趣,坦然面对平淡,是我们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谷川俊太郎的处世哲学似乎是一个完满的答卷。
2019年4月15日 想读
Life W
一个人的老后 豆瓣 谷歌图书
一個人的老後
6.3 (2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上野千鹤子 译者: 杨明绮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1 - 3
老龄化社会正在形成,不婚、离婚的趋势也逐渐走强,再加上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一个人”的老后生活已经成为所有熟龄女性都要面对的人生大事。
单身暮年,你是否做好了准备?
本书中,上野千鹤子一笔点出所有女性“一个人”的人生结局,以明快的笔调分享了自己长久以来累积的智慧与经验,针对单身女性的理财、居住、人际、照护、遗产和身后事安排等生活课题提供妥帖建议,更帮助所有女性建立成熟、豁然的态度——
只要做好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准备,就能顺应自己的心意安享自在晚年,
“一个人”并不寂寞,“暮年”也绝不凄凉,
一个人的老后同样能过得乐观优雅,充实自在。
2019年4月15日 已读
主要强调了女性老年生活中住房,照护,安全的重要性,一个思考的方向,但没有太多实践上的启发。
Essay Feminism Life
最好金龟换酒 豆瓣
8.0 (43 个评分) 作者: 傅真 中信出版社 2013 - 11
《藏地白皮书》作者 、“最好金龟换酒”博主 傅真,兼具爱恨情仇与人生思考的文字,讲述平凡生活中的不灭梦想 。
刘瑜、和菜头 快意推荐 。
惊觉迷失在世俗标准与别人世界里的傅真,决心用一场间隔年寻找自我。她与丈夫毛铭基辞掉令人羡慕的工作,从英国飞往墨西哥,由北至南游历了拉丁美洲数十 个国家。
一路上她亲眼目睹了许多贫穷和不公,可人们仍以最大的乐观和热情投入生活,从容地尽其性命之理。他们并不因此生出戾气,照样心平气和,照样鼓盆而歌。
出发前她对生活有诸多不满,回来后心中更多的是谦卑和感恩。她终于真正从心底里意识到自己是何等幸运——曾经拥有那份并不喜欢的工作是种幸运,抛下它周游列国也是一种幸运,能够得到父母的理解是一种幸运,漫长旅途上有爱人相伴更是幸运。
在大山大水的自然之间,从拉丁美洲人的生命智慧里,傅真找到了内心的某种平静,也建立起重新“入世”的精神力量。
“人人都说自己想周游世界,但傅真和铭基竟真的这么做了,而且是放弃了金光闪闪的工作。与其说他们更浪漫,不如说他们更勇敢。当人生逐渐沦为依靠惯性运转的机器时,他们选择了再给自己一次机会重新爱上生活。” ——刘瑜
“因为世界就在那里,所以他们不得不去。在世界显现的那一面之下,激情和好奇心会揭示它更为深沉、繁茂的一面,不过它需要你拥有对时间和人生不一样的解读能力。幸运的是,傅真刚好都有。让所谓时间,所谓职业规划暂停一下,不是为了去度假,而是为了回家。” ——和菜头
2019年4月7日 已读
重温
Life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豆瓣 Goodreads
Primates of Park Avenue
6.1 (44 个评分) 作者: [美] 薇妮斯蒂·马丁 译者: 许恬宁 中信出版集团 2018 - 11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上东区“,那是精英阶层居住、社交和购物的专属社区。

当耶鲁人类学博士温妮斯蒂•马丁和丈夫一起带着孩子搬到上东区时,她对那里的生存规则还一无所知。

从物色公寓、购买学区房、给孩子申请私立校开始,她打响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其紧张激烈程度绝不亚于竞选美国总统。

这场”战争“持续了六年,为了让孩子迅速实现阶层跃迁,她又排除万难买到了爱马仕的铂金包。
2019年3月20日 已读
中信选书针对的市场非常精准,中产女性共享的母职婚姻自我实现的焦虑。行文本身有一些傲慢,也许像作者反思的一样,在田野调查中她无可避免的成为了被观察对象的一部分。看这本书也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应答这种焦虑,也不要从中找对标的满足感。
Anthropology Life Sociology
小英国,大伦敦 豆瓣
8.0 (8 个评分) 作者: 恺蒂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读书》《万象》王牌作者之一,我们熟悉的恺蒂,带来崭新的“英伦文事”
★ 精选十五年来文章,所有篇章均首度收录成书
★ 文中二十六幅照片拍摄时间跨越四十年,呈现伦敦之美与时光之美
英国脱欧|北爱冲突|苏格兰公投|贵族继承制
绅士俱乐部|《大宪章》|英国王室|花边小报
查令十 字街|《唐顿庄园》|奥斯丁|贝克汉姆|哈利•波特
你若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人生。
你说你向往英国,却从未读过恺蒂?
关于英伦政事,她识见精辟,有“理解之同情”,也有局外人的客观理性;
关于英国文化,她言必有中,擅考据历史渊源,更对掌故佚闻如数家珍;
关于英国书籍,她眼光独到,无陈见无虚语,无文艺腔无学究气。
她笔下的英伦文事,就像我们说起鲁迅、周作人、张爱玲那样亲切。——陆灏(编辑)
她的胸襟和见识就像恺撒,她的侠骨和柔肠则一半是天性,一半是阅历。——毛尖(学者、作家)
2019年3月12日 已读
信息量很厚实的专栏文章合集。
Essay Life
边境 近境 豆瓣
辺境・近境
7.6 (33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8
《边境·近境》是村上春树的游记,时间为1990-1995年,游历地区有墨西哥、美国、中国以及日本,其中1991年的中国东北之行是他唯一一次的中国旅行,激发了他后来创作其最大规模长篇小说《奇鸟行状录》的灵感,《边境·近境》对他的创作生涯意义犹为重大。
村上的游记具有个人特色,他几乎不写人所熟知的名胜古迹,而是与普通居民共同生活,描写他们的日常工作、饮食起居等,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富有深度感,对读者了解这些国家的真实状况有很大帮助,文笔也幽默有趣,可读性很强。
2019年3月8日 已读
Life
懒人瑜伽 豆瓣
Yoga For People Who Can't Be Bothered to Do It
作者: [英国] 杰夫·戴尔 译者: 陈笑黎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3 - 8
虽然这本书获得过“W.H.史密斯最佳旅行书籍奖”,但我们还是无法把它当成一部真正的游记。它更像是一部“自传、游记、短篇小说”的混合体。书中的十一个故事发生在除了英国之外的世界各地(新奥尔良、柬埔寨、泰国、巴黎、罗马、迈阿密、阿姆斯特丹、利比亚……),都用第一人称叙述。用故事来形容它们是合适的,因为你很难分辩它们到底是真是假。一方面,这很像一部活页夹式的自传:杰夫•戴尔是个自由作家——不过大部分时候都陷于写作瓶颈中;他喜爱电影、音乐和羊角面包,但他最爱的还是闲散和大麻;他热衷,并多少也有点擅长泡妞……而另一方面,这些故事又散发出唯独短篇小说才会有的那种画面感、悬念感,那种微妙的共鸣与回味。与此同时,它又丝毫无愧于“最佳旅行书籍”的美名:通过与那个地方融为一体,他准确而极富直觉性地捕捉到了那里的本质——那里最本质的情绪:在新奥尔良,那是密西西比河的疲倦与失落;在泰国,那是热带海洋的情欲修行;巴黎是海市蜃楼般的虚幻;迈阿密弥漫着超现实的荒诞;而在罗马,他自己也“渐渐成了废墟”。
◆ “杰夫•戴尔很可能是当今最好的英国作家。” ——《每日电讯报》
◆ “一个孜孜不倦的博学家,一个无法抗拒的幽默高手,小说、随笔、报道,他样样精通,但他最爱做的,是把这三者缠绕起来,变成某种完全由他独创的文体。”——《纽约客》
◆ “就像吸了迷幻剂,这本书会让你飞起来。”——《出版人周刊》
Zero Waste Home 豆瓣
作者: Johnson, Bea Scribner 2013 - 4
Part inspirational story of Bea Johnson (the “Priestess of Waste-Free Living”) and how she transformed her family’s life for the better by reducing their waste to an astonishing one liter per year; part practical, step-by-step guide that gives readers tools and tips to diminish their footprint and simplify their lives.
In Zero Waste Home, Bea Johnson shares the story of how she simplified her life by reducing her waste. Today, Bea, her husband, Scott, and their two young sons produce just one quart of garbage a year, and their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has changed for the better: they now have more time together, they’ve cut their annual spending by a remarkable 40 percent, and they are healthier than they’ve ever been.
This book shares essential how-to advice, secrets, and insights based on Bea’s experience. She demystifies the process of going Zero Waste with hundreds of easy tips for sustainable living that even the busiest people can integrate: from making your own mustard, to packing kids’ lunches without plastic, to canceling your junk mail, to enjoying the holidays without the guilt associated with overconsumption. Zero Waste Home is a stylish and relatable step-by-step guide that will give you the practical tools to help you improve your health, save money and time, and achieve a brighter future for your family—and the planet.
2019年3月1日 想读
Life
这么多年了,我们还是不懂日本 豆瓣
作者: 刘柠 东方出版社 2018 - 10
因历史积怨,政治、社会制度的不同及文化差异,中日两国民众看到的往往是一个被扭曲并放大了的邻国像——所谓“想象的异邦”。焦点模糊加理解错位,进一步强化了彼此间的隔阂。对国人来说,确立靠谱的日本观须从还原历史入手。是其是,非其非,无溢美,不藏拙。因为今天,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已无须廉价的点赞。
本书正是这样的一次“试错”。作者以日本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当下社会热点及深刻影响日本和中日关系史的历史人物为切入点,出入历史纵深,以事件表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心理为逻辑支撑,打破政经、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之间的藩篱,堪称一部视角独特、史料丰富、论证缜密,令人耳目一新的日本论。
2019年2月27日 想读
Life W
俯仰关中 豆瓣
作者: 陈忠实 2010 - 1
《俯仰关中》是一本散文集,全书共分为人情景物、关于记忆、行走见闻、人生与写作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告别白鸽、一株柳、绿风、父亲的树、我的秦腔记忆、麦饭、搅团、原下的日子、感受文盲、口红与坦克、走进一个美国家庭、林中那块阳光明媚的草地、晶莹的泪珠、生命之雨、三九的雨等。
2019年2月24日 想读
Life
鲜花的废墟——西班牙纪行 豆瓣
东方出版社 2014 - 7
本书是张承志的关于西班牙的游记。本书收录作者2006年前后赴西班牙、摩洛哥、葡萄牙考察踏访期间所感所闻作品18篇。《鲜花的废墟》是其中一篇的篇名。2006年上半里,张承志带着求索的渴望,几乎跑遍了安达卢斯的每一个历史地点,行踪涉及西班牙、摩洛哥、葡萄牙三国。回忆六个月里那些日日新知的日子,一天天常如小小传奇。奔波着,求证着,他为自己未老的热情感到高兴,更为安达卢斯的蕴含感到震撼。这样的旅途到了临尾,一丝把握的感觉临近了。他沉吟回味,于是有了拿起笔来深浅描述的愿望,结果就是《鲜花的废墟》。
2019年2月23日 想读
Life
人文文本 豆瓣
作者: 李歐梵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 - 7
香港這個都市仍能保持一種高度的「動感」並不容易。問題是如何把這種動感溶入整個都市的「肌理」之中。「肌理」這個字眼,英文可譯作 texture 或 fabric,這詞語意雙關。如何把香港這個城市的「肌理」重新織造?這不是功能主義或功利主義可以解決的問題,也不是把興建新樓和古跡保育作某種百分比或作某種程序考核可以解決的問題。「肌理」猶如人的身體,除了骨骼之外還有肌肉。「肌理」又不只是指身體,而更重要的是文化。我心目中的都市文化絕非高雅式的陽春白雪,而是雅俗早已熔為一爐的日常生活文化。一個城市的「實際肌理」我有一個不成文的理論:除了本地市民生活的豐富性之外,也應該讓外來遊客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甚至能勾引出另一種集體回憶──關於建築,關於文學,關於老電影,關於我們成長的地方……
2019年2月12日 想读
Life W
如何正确吵架 豆瓣
THE HEART OF THE FIGHT
7.1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朱迪斯·莱特 / 鲍勃·莱特 译者: 鍾辰麗 后浪丨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9 - 3
学会有效争吵,吵出持久幸福
◎编辑推荐
☆ 爱情也许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童话,幸福却只能来自积极坦诚的撞击,哪有不吵架的伴侣?你们对待争吵的态度,将决定你们关系的未来。
☆ 本书作者莱特夫妇对婚姻进行了30年研究,在伴侣培训项目中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他们发现,一味回避争吵、维持表面和谐的做法,会让伴侣失去共同成长的机会,对爱情有害无益。只有学会正确的吵架方式,勇敢吵,坦诚吵,才有机会解决你们各自身上和亲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 作者将日常生活中的争吵分为15类,剖析了关于爱情和婚姻的各种常见误区,提出了帮助伴侣获得幸福的6条技巧。争吵不仅仅是具体事件引发的,它还可能反映出一方或双方未被满足的渴望、未被解决的问题以及某种需要打破的思维模式。你们要做的,正是借着吵架的机会挖掘这些意义,从而让你们不仅有相爱的激情,更懂相守的艺术。
◎ 内容简介
你也许见过很多教你避免吵架、和谐沟通的婚姻指南,本书的主题却正好与之相反。莱特夫妇在对大量伴侣进行研究、提供咨询和培训的基础上提出,将无效争吵转变为高效率、有意义的争吵,借争吵之机发掘其后隐藏的真正问题,才是促进亲密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方法。
吵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吵,徒然让无效争吵一再损害伴侣间的感情。本书将教你分辨15种最常见的争吵类型,并介绍挖掘争吵的本质、将冲突转变为幸福的6个技巧。你将看到,某些通过主流文化深入人心的爱情理论是多么不可靠,能给双方带来真正幸福的亲密关系其实需要你们走下云端,在脚踏实地的冒险中获得。你们能走上持续幸福的道路,同时成为更好的自己,奥秘尽在每一次小小的争吵之中。
◎ 名人推荐
无论是对待朋友、生意伙伴还是伴侣,只要你想建立真诚、充满活力的人际关系,《如何正确吵架》都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创新之作,它会用你意想不到的方法教你如何积极与人相处。
—— 杰克·坎菲尔德(Jack Canfield),畅销书《心灵鸡汤》(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作者
莱特夫妇的创新方法与研究可谓最实用而有效,可以将伴侣与个人的潜能与满足感最大化。
—— 巴内特·巴恩(Barnet Bain),电影导演、《风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执行制片人
一部切实有效的伴侣指南。莱特夫妇在大量婚姻咨询的基础上告诉我们,为什么伴侣需要争吵。放心争吵吧,但要用正确和充满创意的方法去吵。你要学习的内容尽在这本书里。
—— 拉里·克什鲍姆(Larry Kirshbaum),时代华纳出版集团前CEO
《如何正确吵架》有充分的社会学证据支撑,是对作者和其他人研究的一次呈现。需要此类建议的伴侣们会发现,本书轻松生动的行文令人乐在其中。
—— 芭芭拉·J. 里斯曼(Barbara J. Risman, PhD),美国社会学协会(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副主席
无论是交友、恋爱还是结婚,我们想要发展出良好的关系,都需要投入地与对方互动。莱特夫妇为我们提供了一本指南,告诉我们,只有充分投入而非回避,才能享有稳固的关系。
—— 桑妮亚·乔凯特(Sonia Choquette),《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直觉力培训第一人
我参观过莱特的工作坊,学员们充满活力、条理清晰、坦诚直率的互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书会告诉你,完美关系有哪些基本要素和值得注意的细节。
—— 布拉德·安德森(Brad Anderson),百思买(Best Buy)前CEO
我从来没有像喜欢《如何正确吵架》这样喜欢一本关于婚姻的书,它介绍了如何重塑伴侣间的冲突,让你们能永远在一起!本书中关于冲突的新概念令人着迷,它们能帮助解锁并维持健康的神经化学反应,不畏惧任何问题和危机的考验。我已经迈进婚姻的第46个年头,这本书给了我新的启示,让我能始终坚持与丈夫实现健康的沟通。不管你们是即将结婚还是希望目前的婚姻能够天长地久,这本书都是必读书。
—— 朱迪斯·E. 格拉泽(Judith E. Glaser),畅销书《对话智商》(Conversational Intelligence)作者
情侣们讨厌冲突,雇员们讨厌冲突,连你的宠物都讨厌冲突,但冲突和随之而来的争吵是不可避免的。而你越爱一个人,或越想爱一个人,你们就越容易发生冲突。然而,如果你们以公平、有爱的方式争吵,这反而会让你们更加亲密。朱迪斯和鲍勃向你展现了正确与错误的吵架方式,每对伴侣都该读这本书。
—— 马克·瓦德门 (Mark Waldman),宾夕法尼亚大学灵性与心智中心副研究员、治疗师
《如何正确吵架》有一个听起来反常识的大前提:你们相爱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快乐,而是为了帮助你们双方做到最好的自己。这本书提供了非同寻常、有说服力、充满智慧和关爱的新方法,值得推崇。
—— 托尼·西蒙斯(Tony Simons, PhD),康奈尔大学副教授,《正直的红利》(The Integrity Dividend)作者
如果你渴望童话般美好的爱情,那么你会失望的,因为在任何关系中——无论是公是私——冲突都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因此,学会将冲突变得具有建设性是获得稳固关系的诀窍。《如何正确吵架》会告诉你如何利用冲突拉近双方距离,你会发现这种冲突需要你们共享过往体验,更深入地互相了解,并发展出历久弥新的信任。
—— 布莱恩·巴特利特(Blaine Bartlett),国际知名演讲家、高管教练、管理顾问以及企业与领导力开发专家,世界企业学会(World Business Academy)董事
我读过不少关于如何更好地爱你的伴侣的书,但从没读过教你如何正确吵架的书。莱特夫妇不仅阐明了最基本的道理,更介绍了一系列以建立持续而充满活力的关系为终极目标的策略。
—— 梅丽莎·G. 威尔逊(Melissa G. Wilson),畅销书《人脉已死》(Networking is Dead)作者
◎ 获奖记录
获得2016年度美国鹦鹉螺图书奖银奖
2019年2月8日 想读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