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爬山各自努力 - 标记
森林如何思考 豆瓣
How Forests Think: Toward an Anthropology Beyond the Human
7.8 (8 个评分) 作者: [加]爱德华多·科恩(Eduardo Kohn) 译者: 毛竹
森林会思考吗?狗会做梦吗?这本书试图讲述的正是人类之外的生物如何创造了开辟新世界的可能性,更是体现了人类学向本体论和去人类中心化的趋势。他的课题涉及到对人类学和 “人类 ”的根本反思,以便我们能够学会“生态化 ”我们的伦理。科恩的理论建立在符号学和语言学的基础上,而在厄瓜多尔的阿维拉,他通过一种民族志的手段深入考察了鲁纳人的生存方式,并试图理解他们是怎样将他们自己与他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上最茂密的森林中的各种“存在”联系起来的:比如灵魂的力量,精灵的力量,乃至是树和猴子之间的交流方法。因此,他在书中挑战了人类学的基本理论,即何为人类、人类又如何区别于其他非人类生物的设定。而这种分野,也让作者拥有了新的人类学研究工具。力图颠覆人类语言在探索外部世界中的作用,主张思考并非人类所有,思考超越人类,这一主张在学界是革命性的。
《森林如何思考》获得了2014年格雷戈里-贝特森人类学最佳图书奖。这本书以令人惊讶的方式激发了地球生态的想象力,其衍生作品不仅包括在林肯中心首演的同名交响乐,还有国际博物馆展览,以及畅销的小说和非小说作品。该书受到了人类学和环境人文科学领域领先学者的热烈欢迎和认可。
※ 唐娜·哈拉维称它是“一本强有力的好书,它改变了我的梦想,重塑了我固定的解释习惯”。
※ 布鲁诺·拉图尔称其为“艺术作品”和 “令人耳目一新的……哲学人类学”。
※ 罗安清认为这本书将“引发人类学之内和人类学之上的重要对话”。
※ 玛丽莲·斯特拉瑟恩称其为“最具创造性的思想跳跃”。
※ 菲利普·笛卡尔说:“《森林如何思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复杂——而且写得极其漂亮——微妙的理论命题与更微妙的民族志的交融。”
※ 世界报将其描述为:“人类学学科的真正反思......一个代表作......令人赞叹,而且已然经典化了”。
※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则评价道:“科恩......以完美的平衡走着钢丝:从不忽视作为人类的独特方面,同时拒绝强迫这些方面将我们与其他丰富的思考世界分开”。
2023年5月28日 想读
慈禧:開啟現代中國的皇太后 谷歌图书
Empress Dowager Cixi: The Concubine Who Launched Modern China
8.3 (17 个评分) 作者: Jung Chang / 張戎 麥田出版社 2014 - 9
1852年春天,一位十六歲的女孩在為皇上挑選后妃的全國「選秀」中被選上,入宮不到十年,她發動宮廷政變,一躍成為中國的實際統治者,掌握全世界近三分之一人口的命運達數十年,直到生命的最後。她,就是慈禧皇太后。
史家說慈禧干預朝政、禍國殃民,卻不知道在中國男人專政的舞台上,慈禧獨有過去帝王沒有的智慧與能力──她意識到,那是個全球化初始的年代,不想落於人後,唯一之道就是奮發圖強,躋身現代文明的世界,由此,慈禧揭開了現代中國的序幕。
她開闢國家需要的財源,歲收是乾隆鼎盛時期的兩倍;大膽任用外籍人士,設置現代化海關;首設培育翻譯人才的「同文館」,更增加理工科學的學習項目,最終廢除科舉制度。慈禧不僅開了派留學生、派駐外使節的先河,還系統地派政府官員出國考察,為此制定了《出洋遊歷章程》,後世學者稱為「晚清中國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舉」。至今仍為中國國民經濟大動脈的京漢鐵路,是慈禧的決策;她並以獨到的見解面對俄國、日本、法國的侵略。在光緒皇帝主持簽訂馬關條約時,只有慈禧一人主張拒絕日本的條件。
站在保護傳統與改革浪潮的交會點,決策格外需要過人的勇氣與判斷力,而身為一個女子,慈禧更必須展現高人一等的政治手腕,以得眾信服。本書深度刻畫世人未知的慈禧一生,包括她的失誤與過錯,愛情與日常生活。本書不僅還給她一個公道,也為中國變法求強的歷史時刻,留下無可取代的珍貴紀錄。
2023年5月21日 想读
那个苹果也很好 豆瓣 Goodreads
8.0 (11 个评分) 作者: 栾颖新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 - 3 其它标题: 那个苹果也很好:在巴黎学会自由
东北女作家、90后历史学博士生栾颖新在巴黎六年的生活随感。因为旅行时看到被列为“瑕疵品”的苹果,作者展开了关于人生和自由的思考,由此写下这本书。本书由一些可爱、短小的篇章组成。栾颖新用轻松的语调和温暖的眼光,描绘着她所居住的巴黎,历数着在这座自由城市的收获。在此书中,她讨论的不止是一座城市,还有“我为何在巴黎”、“巴黎留学生涯”之外,更有“我在巴黎回望往昔”、“我从巴黎去往何处”。巴黎是文学的,也是生活的,每个人心中的巴黎都不同。在学术之外,颖新更愿意温柔地观察、真诚地记录生活。于她而言,巴黎是温柔之海,承托着她,让她自由地漂浮,做一只随心所欲的“苹果”。
2023年5月21日 想读
盐镇 豆瓣 Goodreads Goodreads
8.3 (54 个评分) 作者: 易小荷 新星出版社 2023 - 2
◎ 编辑推荐
★“她们的命运里,有你所不了解的中国。”
第一本深度书写中国乡镇女性生活、情感与命运的佳作。罗新、梁鸿、李海鹏、许知远、伊险峰 赤诚推荐!
“它蕴含的丰富性将会让盐镇在文学和文化史意义上留下一席之地。”——伊险峰
★知名媒体人易小荷历时一年沉浸式调查,采访近100位当地居民,以12位女性在阶级、城乡、偏见中挣扎求生的故事,展开一个我们身边的、你不曾了解过的真实的底层中国。
★盐镇,一个位于中国“锈带”的边地小镇,也是4万多个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嬗变阵痛的中国小镇之一。把它作为样本,可以管窥更广阔的真实中国的面貌。
★不被看见、不被听见的她们,是每一个小镇女性,每一个没有走出去的我们的缩影。
早早辍学在小镇叱咤风云的00后幺妹,经济独立却惧怕离婚的女强人,面临家暴威胁却选择复婚的媒婆,历经四嫁开猫儿店的九十老妪……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被同样的历史洗涤,某种程度上她们就是我们。
她们的故事不是历史的注脚,她们就是历史本身。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让读者时刻都会感到触目惊心的书。
在四川南部的古老盐业小镇,女人们过着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的生活。早早辍学在小镇叱咤风云的的00后幺妹,经济独立却惧怕离婚的女强人,面临家暴威胁却选择复婚的媒婆,历经四嫁开猫儿店的九十老妪,她们在21世纪仍旧重复着古老时代的人生轮回,在婚姻和贫困的夹缝里,挣扎求生。
中国有四万多个乡镇,却只有一个北京、上海、深圳。易小荷回到故乡,选择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镇,又在这里选取了12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持续探寻她们对国家、社会、家庭、婚姻的理解,跟随她们再一次经历被“放咸”的人生。她想知道,在这样一个被遗忘的小镇,那些默默无闻的女人们,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会活出怎样的人生?
历时一年的田野调查,易小荷记录下不被看见、不被听见的她们的生命。在这个如盐一般凝固在时光里的小镇,我们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城乡中国。
◎ 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有关“愤怒的女性”的书,与约翰·斯坦贝克上世纪三十年代所做的事情一样:触及生活苦难的深处,抱以巨大的怜悯,爱,还有对不公正、对不平等的愤怒。易小荷通过这些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感慨“命运”是浅薄的,女性愤怒的指向清晰。
无论是国民性的挖掘,还是性别意识的自觉,易小荷似乎承继了民国一脉,这本书让我想起萧红的《呼兰河传》,它带给我的震动也同样如此,它蕴含的丰富性将会让“盐镇”在文学和文化史意义上留下一席之地。
——知名媒体人、作家 伊险峰
《盐镇》对于女性如何在困境中度过漫长时光的关注,及其质感丰富从容不迫,都令人想起最好的女性作家们。同时它也是唤醒我们关于“严肃”一词的记忆的真正的新闻报道,是关于女性的系统性困境的一份扎实的证词。它的内容和质量,都让人不仅意识到女性多么令人同情,还意识到她们多么令人尊敬。
——知名媒体人 李海鹏
十二个女性的人生,照亮小镇所有的后街,成就一曲不向命运低头的生命颂歌。纵然太史公复生,也不见得会比易小荷做得更好。
——北大历史系教授 罗新
易小荷的《盐镇》读起来鲜明、真实、富于质感。小镇中的每一个人都携带着各自独特的生命气息、命运经历从质朴无华的小镇走出来,既呈现了作为个体的血肉气质,也汇入了时代精神的沉渊。在此意义上,小镇、小镇上每一器物和每一个个人都拥有了极为动人的存在感和历史感。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这样一个“盐镇”。
——作家 梁鸿
多谢小荷的敏锐与深情,这些总被淹没、忽略的故事才来到我们眼前。古镇上的悲喜命运,令我感慨不已。
——单向空间创始人、作家 许知远
阅读《盐镇》,感受盐浸入创口的切肤之痛;虽写女人,却道出底层民众的惨淡人生;结构性困境隐约可见:贫穷,病痛,暴力、懦弱,无奈,冷漠,麻木的根源所在。一个心怀悲悯的媒体人,如此关注下层普通人的生存状态,难能可贵。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郭于华
2023年5月20日 想读
圈外编辑 豆瓣
7.2 (20 个评分) 作者: 都筑响一 译者: 黄鸿砚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3
探寻世界各地古怪珍奇景点;收集死刑犯临刑前写下的诗句;报道日本本地嘻哈歌手;走访上百个东京普通人狭小公寓诠释“Japanese Style”;拍摄每个日本人都去过却不被设计界理睬的“情人旅馆”内部装潢……捕捉主流之外的怪诞景色,挖掘日常而不平常的人间故事,当代日本极具独立精神的自由编辑都筑响一,从杂志记者到做书编辑,他拒绝乏味,打碎常规,只做自己感兴趣的选题,怪招迭出,特立独行。
“白费功夫的编辑会议”“不要跟同行喝酒”“就算碰不到也要伸手”“不把东京放在眼里”……毒舌且有冲击力的文笔背后是对人间的温暖观察,剑走偏锋的编辑生涯是对主流社会与体制的不妥协。
这本书是一趟出人意料的奇异阅读之旅,更是一段洒脱、真实、痛快的编辑传奇。
【编辑推荐】
1、编辑出版界的“泥石流”,行走的毒舌炸弹!
“杀死出版的正是它的创造者——我们这些编辑。”
“催生无聊杂志的正是‘编辑会议’。”
“不要跟同行喝酒。”
“网络搜索是种毒品。”
“别看读者脸色,关照自己。”
……
以上内容都出自本书。都筑响一40多年来从未领过固定月薪,作为体制外独立编辑,他对艺术、设计、出版等领域有独特而精准的认识。本书文笔极富冲击力,幽默随性,酣畅淋漓,吐槽犀利痛快,毒舌金句频出,带给读者一记来自主流圈外的新奇能量重击!
2、怪招迭出的选题捕手,剑走偏锋的人间观察家
探寻世界各地古怪景点;收集死刑犯临刑前写下的诗句;走访上百个东京普通人狭小公寓诠释“Japanese style”;拍摄日本人都去过却不被设计界理睬的“情人旅馆”内部装潢……
在这本书中,都筑响一为读者呈现出一个野生编辑特立独行的大世界。当下社会有诸多强制的、隐性的条条框框,都筑响一本人,和他报道及出版过的题材,都在激发我们对别人的生活少一点判断,多一点尊重。自由有趣的灵魂、对编辑和做书的另类认知、令人拍案叫绝的选题,都筑响一拒绝乏味,持续捕捉身边被忽略的日常“奇观”,挖掘那些不被认可的无名天才。
独立、纯粹、反抗、好奇心、真性情,野生编辑带你冲破主流的条条框框,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3、一趟出人意料的奇异阅读之旅,出版同仁激赏共荐!
做一本书要从何开始?如何养成自己的编辑视点?编辑为谁做书?出版的未来会如何?全书以8个问题划分,都筑响一打破出版常规,回答直击人心,呈现出一个独具人格魅力的天才编辑和一段浓墨重彩的人生传奇。
轻型纸,让阅读手感舒适,小开本,轻便小巧易携带。四色全彩印刷,多幅都筑响一代表性编辑出版作品,丰富有料,趣味多多。
2023年5月19日 想读
翦商 豆瓣 Goodreads
8.2 (122 个评分) 作者: 李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 10
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年。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华北地区形成了杀人献祭的原始宗教。第一王朝夏朝(二里头)也沿袭了这种人祭文化,并在随后的商朝登峰造极。周族僻处西部,本没有人祭传统,但他们曾投靠商朝,为商朝捕猎用于献祭的羌人。周文王因受到商纣王怀疑,被作为人牲拘禁在殷都,最后,文王的长子伯邑考被纣王献祭。文王学习了商人的易卦占算技术,发展出《易经》的卦、爻辞体系——记录周文王亲历和认知的诸多事件,最终目的是推算“翦商”的战略。
武王灭商后,曾模仿商人的人祭行为;武王死后,由周公辅政,彻底禁绝了人祭宗教,销毁了有关商代人祭的文献记录,并制造出一套没有人祭的理想化历史叙事,以及基于“德”的世俗政治与道德体系。
周公的这些举措,开创了新的华夏文明。五百年后,孔子编辑儒家“六经”,系统整理周公的理论成果。周公和孔子塑造了儒家学派,其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
概而言之,本书借助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梳理了上古人祭风俗产生、繁荣和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再现了古人(周人)为终结商朝和人祭风俗付出的巨大努力,使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认知。
2023年5月18日 想读
假病 豆瓣
作者: 沈燕 2022 - 4
本书记载的是发生在某个江南小村的疾病故事。这些故事初闻有些不可思议,但背后却承载着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生活智慧。这些生活智慧在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中融会贯通为一套较为系统的地方性知识。它告诉人们如何判断自己得的是真病还是假病,又该如何预防、治疗,同时还教会了人们如何在这片与祖先、鬼、神共享的土地上始终怀抱着希望,顺利地生活,无惧地死去。
2023年5月17日 想读
百合花摇曳 豆瓣
作者: 舒行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3 - 5
时事移易,唯自然恒常如新。那些故里的山川,城市的风物,
往往是我们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最难以忘却的乡愁,和最好的慰藉
===================
无论我脚踩哪一块土地,都要认真去了解和喜欢那一个地方。此处和彼处的生命和时间都同样可贵。放开对某一地方和旅行的执念,或许才更自由。
日常植物之美与日常生活之美,并不会等着你去偶遇,而是需要一双保持新鲜和敏感的眼睛,主动去无形的宝藏中采集。植物无疑能让人活得更好,是生活中甘美的存在。
生活多艰,我们也要喜欢活着,就把晦暗当作一种准备吧,尽量不忧愁不惧怕地活下去。苦涩的晦暗与甘美的希望是共存于生活之中的,体会过绝望的感觉,也必定还会迎来许多喜悦。
===================
◆豆瓣人气作者舒行2023全新随笔集锦!时节更迭,幽香浮动,寻常风景里都是日常的要义。
◆《山里来信》长销之后,历时四年写就《百合花摇曳》。一个好的生活必须是得和自然有所关联的,明白了自然的意义,也就明白了应当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20余篇丰富灵动的自然手札,无论四季生活还是岁时风物,都是自然的恩典和奇迹,简单的生活反而是精神的安居之所。
◆一本给都市异乡人的慰心笔记,描写自然风物深具人文气息,沉静之中充满余味;记录日常风景和民俗,自带同一的情感基调,带给我们关于故乡的别样感怀。
◆这是与植物、与自然、与内在的对话,享受最好的当下,便是让当下有更多的自然生活参与进来,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多点自然的阳光和空气,就会变得很快乐。
◆本书四色印刷,锁线胶订,双封设计,图文并重。特别收录舒行100余幅亲摄风物照片,尽显自然、四季与节令时序之美。
2023年5月6日 想读
山河共此忧愁 豆瓣
作者: 王这么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3 - 4
★她——
被誉为 “九百年来一词后” “东方的简•奥斯汀”;
★她——
以目空一世的文学雄心,用才华为自己立言,飞出女性低矮的天空;
★她——就是“词中女帝”李清照!
人气作者王这么继现象级畅销书《大好河山可骑驴》后全新力作——
《山河共此忧愁——李清照和她的时代》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意识解读李清照其人其作,将对诗词的解读,融入对历史风貌的描述和女性的剖析中,达到词、史、事、人交融,既有故事亦有情意抒写,缅怀李清照时也不乏风趣的指点评价,将李清照的形象从标签、符号、意象中抽离,还原成一位丰满、立体的李清照。
★编辑推荐
●还原一位丰满立体的“词中女帝”李清照,看她——
如何面对生命中必然的得到与丧失?
如何挣脱世俗的眼光和规训,活成真正的“大女主”!
●解读一代女子的群芳绽放——
世间女子最高级的风情,并不需要男性在场。
●欣赏华夏文明造极时盛放的优雅——
宋朝“文物之盛跨绝百代”!探寻宋朝的繁华记忆,还原宋朝的雅致情趣。
2023年5月2日 想读
滨口龙介:那些欢乐时光 豆瓣
カメラの前で演じることー映画「ハッピーアワー」テキスト集成
8.0 (7 个评分) 作者: [日] 滨口龙介 / [日] 野原位 译者: 沈念 2023 - 1
★横扫全球各大电影节,开启日本电影又一黄金时代!
★当红日本著名导演滨口龙介首部简体中文随笔集
★诚挚分享滨口导演潜心实践的电影创作手法、拍摄理念
★《欢乐时光》原始剧本全数公开,收录关键电影剧照
————————————————————
【内容简介】
备受国际瞩目的日本导演滨口龙介首部随笔集。
滨口龙介诚挚剖析摄影机的特性、表演的本质及电影的意义。通过毫无保留地分享其重要电影代表作《欢乐时光》的创作过程、剧本文本,绵密轻盈的对话流、巧妙的影像维度……滨口龙介独树一帜的电影创作手法尽数呈现。
“在镜头前表演”,让一切成为可能。
2023年4月22日 想读
记忆的风景 豆瓣
Why Life Speeds Up As You Get Older
作者: [荷] 杜威·德拉埃斯马 译者: 张朝霞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4 - 7
[ 编辑推荐 ]
人的回忆会被气味、触觉、视觉瞬间击中,从而勾起连绵不绝的往事。”——马塞尔·普鲁斯特
荣获4项荷兰国家大奖(2项文学奖+2项科学奖)
入围英国Aventis最受欢迎科普图书大奖
《自然》《泰晤士报》《卫报》《每日电讯报》《新科学人》 一致好评推荐
18种语言版本畅销全球,最具人文情怀的科普读物
普鲁斯特、纳博科夫、狄更斯、伍尔夫......多位文学大家现身畅谈记忆
[ 内容简介 ]
记忆中的某个场景,为什么会像照片一样清晰地印刻在脑海中?尘封已久的往事,为什么会让你觉得恍如昨日?
转瞬即逝的似曾相识感,是前世的轮回还是现世记忆的魔法?虚无缥缈、错综复杂的人类记忆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 秘?
在本书中,荷兰心理学家杜威·德拉埃斯马将带你进行一次记忆的探秘之旅,与你一起揭秘个体生命编年史“自传体记忆”的运作规则,并为你转动记忆的万花筒,展现“似曾相识”“闪光灯记忆”“普鲁斯特现象”“濒死体验”等各式记忆风景的奇幻瑰丽。作者笔下的记忆研究,既有着学者的客观严谨,又饱含浪漫的诗意和人文情怀。他一面信手拈来心理学史上有关记忆的各种理性研究,一面又招来普鲁斯特、纳博科夫、博尔赫斯、狄更斯、伍尔夫等文学大家现身感性说法,让你在为“记忆奇景”而感叹的同时,又为记忆的文学面向而心醉神迷。翻开本书,在作者温柔诗意的叙述中聆听记忆的回响,给自己一个机会放慢疾驰的脚步,回望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悠悠时光。
[ 推荐语 ]
生动地追忆往昔生活的残留片段似乎是我毕生怀着最大的热情来从事的一件事。
——纳博科夫,《说吧,记忆》
它们是那么简单朴实,也许这就是所有童年记忆的特征,也是童年记忆的力量。
——弗吉尼亚·伍尔夫
只要一闻到粘贴瓶子商标的浆糊味道,一种无法承受的力量就会唤回我儿时所有痛苦的回忆。
——查尔斯·狄更斯
读完本书,读者将不只对人类记忆的错综复杂、变化无常有更清楚的认知,也会对遇上这么一本精妙、富娱乐性与启发性的记忆领域入门书籍,真心感到喜悦与满足。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imesLiterarySupplement)
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书中有很多风趣的轶事,写作风格也十分老道。
——《卫报》(TheGuardian)
用诗意的笔触阐述了心理学史上和当前的研究成果。对记忆感兴趣的人,会得益于这本书扎实的内容,也会喜爱它丰富的隐喻。
——《自然》(Nature)
2023年4月22日 想读
冰岛萨迦:格里姆尔传奇 豆瓣
La Saga de Grimr
作者: [法] 热雷米·莫罗 编绘 译者: 谢戈宇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3 - 1
挣脱偏见的枷锁,寻找身份的认同
饱受命运摧残的孤儿成就荡气回肠的英雄传说
水彩画卷尽显18世纪冰岛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
2018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大奖“金兽奖”获奖作品
🏔编辑推荐
◎在命运的摧折下寻找生存意义的孤儿,成就荡气回肠、永世不朽的英雄传说
这个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冰岛。那时的冰岛处在丹麦的统治下,贫穷落后,以家族血统决定人的社会地位。史无前例的火山大爆发即将到来,但人们对此一无所知。毫无血统可言的孤儿格里姆尔一生都在被人们歧视、驱赶、诋毁,但他像火山一样,永远沉默坚定,永远在内心蓄积力量,等待爆发的一刻。不同的是,火山的力量是摧毁,格里姆尔的力量是守护。最终,他在火山大爆发来临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挽救了成百上千人,也终于冲破了偏见的枷锁,证明了自己,成就了一段英雄传奇。
◎用隽永的文字和恢弘的图画为北欧古代文体“萨迦”添加新的篇章,诠释诗意和古典美
萨迦一词最初意为“讲故事”,后演变为“传奇”,是北欧的一种古代文学体裁。冰岛人和挪威人在 13 世纪前后用萨迦的形式将口头流传的故事记载下来,内容主要是北欧古代的家族故事、英雄传奇和历史传说。今人称其为中世纪北欧文学瑰宝并将其集合成《萨迦选集》等书。《格里姆尔传奇》以图像小说的形式,仿照游吟诗人的笔体,写下了一篇新的萨迦。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亦柔亦刚的水彩画风、对抗命运的永恒主题,写下了一首不朽的英雄赞歌。
◎走进陌生遥远的北欧文化,展现18世纪冰岛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
《格里姆尔传奇》中出现了冰岛中世纪诗歌《哈瓦玛尔》、著名的《红发埃里克萨迦》和《尼亚尔萨迦》等北欧古代文学;又有冰岛古议会“阿尔庭”、“拉格庭”、总督府邸贝萨斯塔济等18世纪冰岛在政治、社会方面的重要概念;更不乏冰岛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18世纪的冰岛是圣洁的,也是残酷的,展开《格里姆尔传奇》就能看到这个国家荒蛮时期底层人民的生活图景。
◎备受瞩目的法漫新星,携本书正式走上安古兰漫画节的至高领奖台
本书作者热雷米·莫罗8岁就开始参加安古兰校园漫画比赛,16 岁获奖,21 岁又获得安古兰漫画节“青年人才奖”。本书获得安古兰至高奖项“金兽奖”时,莫罗刚满30岁。《格里姆尔传奇》是他成为一名广受大众认可的独立编绘漫画家的标志,也是他成为法国漫画中坚力量的象征。他对图像语言的纯熟运用和对寻找自我、人与自然关系等永恒主题的深刻理解,让他的作品独树一帜,永不过时。
⛵媒体推荐
为伟大的“冰岛萨迦”增添了充满力量的新篇章,水彩风格画卷尽显冰岛大地的波澜壮阔。
——《费加罗报》
这个长篇传奇故事充满魅力,作者用色彩丰富的水彩歌颂冰岛的壮美,其中一些让人联想到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
——《世界报》
作者赋予主人公坚定的意志、火山般沉默但爆发力惊人的性情,讲述他对身份、社会地位以及爱情的追寻。在大师级画面中,他还让我们看到了冰岛令人惊叹的风光。火山下亟待喷发的滚滚熔岩也流淌在格里姆尔的血管中。
——Librairie du Boulevard书店书评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仿照北欧古代文体“萨迦”写就的英雄史诗,是在偏见的枷锁下寻找认同、实现自我的悲剧性传奇故事。
火山爆发、饥荒、传染病、来自丹麦的奴役,十八世纪的冰岛深陷历史上的至暗时期。孤儿格里姆尔因出身不详,在这片家族血统至上的土地饱受欺凌,又因天生神力遭人忌惮,穷其一生都在寻找契机证明自己是个堂堂正正的人,然而命运却不放开扼住他咽喉的手。在养父被害、爱人离散、被诬陷杀人之后,格里姆尔终于等来了专门为他准备的机会……
2023年4月18日 想读
寂静连绵的山脉 豆瓣
作者: 彭剑斌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3 - 3
彭剑斌最新小说集。
书写飘泊无定的业务员生涯中遭遇的卑微人物:他们结实的困厄,错愕的挣扎,无谓的憧憬,悄无声息的挫败与承受,还有那年轻的、不知如何是好的爱情。
一份关于渺小个体的、令人欣泣皆非的“心灵突破史”。
*
本书收录的八部中短篇小说,绝大部分是彭剑斌近两年创 作的。这些小说大致以他二十出头到三十岁的业务员生涯为主线,以文学(阅读与写作)和爱情为副线,书写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如何在困厄中挣扎与憧憬,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异乡作着徒劳的奔突,最终选择悄声息地承受。在作家的笔下,那承载着童年记忆的故乡正日益凋敝,而深陷在命运中的亲人,仍在沉默中颠沛,在无望中操劳;还有那些为生计辗转于尘埃的微不足道的生命,他们“心灵困乏,前程灰暗,脸上却永远挂着动物般的笑容”……
作者以近乎残忍的真诚、冷静疏离的语言,从现实的虚无中打捞出那些普通却珍贵的生命,并在文学的世界中赋予其存在的尊严。这些作品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的精神自传,在我们时代宏大叙事的夹缝里,侥幸留存下来的一份关于渺小个体的、令人欣泣皆非的“心灵突破史”。
*
*
彭剑斌的这些小说具有相互矛盾的二重性,一方面坚定地面对现实人生,一方面随风而逝,虚无飘渺,如夜风中飘飞的零散羽毛,也如山坡上滚落的孤独石子。作者通过虚实两极尖锐对立的小说构造与表述,体现出卡夫卡似的固执、孤单与空旷,以及针尖般锋利的生命探寻与追问。
——第十七届滇池文学奖授奖词
*
我读过彭剑斌那些看起来似乎更怪诞更放肆更才华横溢的文字,但最打动我的仍然是书里这篇《水晶》,为那些在孤独困厄中寻找水晶的人,为那些塞林格式的、不愿混沌的、水晶般的少年。
——李静睿
*
《希望你健康并且不害怕》这篇太好看了!也只有这样两个人碰到了才会花这么大力气写信,棋逢对手又来去自如。微信时代不会再有这样的情书。
——曾嘉慧
*
彭剑斌属于那种无论写什么,都像在写自己的精神自传的作者,他的自我不是体现在内容里,而是非常生动地体现在语言、形式和风格上。
——胡安焉
*
目前感觉没有人写我们那一代人的生活写得如此真实。彭剑斌的很多小说都是艺术品,他的作品超越一般所谓自传,或许可以理解为在任何时代、任何生活状态下对生活本身的嘲讽与热爱。
——何攀
2023年3月28日 想读
客乡 豆瓣
Heimsuchung
8.7 (26 个评分) 作者: [德]燕妮·埃彭贝克 译者: 李斯本 2023 - 1
☄️作品看点:
🌟 当代德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德语文学的织布鸟”燕妮·埃彭贝克代表作首度引进。
🌟 入选《卫报》21世纪百佳图书,莱比锡图书奖短名单作品——《客乡》以冰山一般的超然语调,讲述了柏林郊外一栋湖边别墅,几十年间不断变迁的居住在此的人们的故事。20世纪德国动荡的历史进程,在一个个激情、伤痛、遗憾与和解的故事中自陈其身。
🌟 非凡的综合想象力,深邃的历史意识,从女性的非正统视角,讲述在历史转折中失落的人与物的故事——《客乡》对历史地理的精巧调用和重新叙述,不断刷新我们对历史事件与个人意志的认知和想象。
.
☄️评论推荐:
🏔 “这一代最杰出、最重要的德语小说家。”——詹姆斯·伍德(著名文学评论家)
🏔 “历史事件与个人意志的交汇点是她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她笔下女主人公的非正统视角,使她们得以与‘历史’保持着一个倾斜的角度,从而刷新了读者对于这个主题的认知和思考。”——丹尼尔·门德尔松(著名文学评论家)
🏔 “她的作品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于,通过那些在历史转折中失落的人与物的故事,含蓄地展现历史磅礴的进程……‘过去’被置于‘现在’的表层之下,但它的形状终究会显现出来。”——劳伦·奥伊勒,《纽约客》
🏔 “在世作家中蕞优秀和激动人心的一位……埃彭贝克的小说大多是一个年轻女人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充满黑暗秘密的国家的寓言。在《客乡》中,寓言色彩被淡化了,历史更明确地介入,叙事的画布也更宽阔。这本书的篇幅不长,但它的成就和反响却是巨大的。”——米歇尔·法柏(著名小说家)
.
☄️内容简介:
莱比锡图书奖短名单作品(2008) ,入选《卫报》21世纪百佳图书(2019)。
一位建筑师在柏林郊外的湖畔建造了梦想中的夏日别墅,但他不知道这片土地曾经和将会经历什么:一个年轻女子发疯之后溺湖身亡;犹太邻居贱卖地产然后消失;长驱直入的红军征用了房屋;逃离纳粹政权的作家流亡归来,想从废墟之下拖拽出一方可以长久生息的理想家园;数十年后两德统一,她的孙女被迫放弃产权,接手方正是它最初建造者的继承人……
同一个地点,不同时代的居住者们离散又到来。历史巨大的无形力量不断侵蚀着人类建立持久价值的努力,而在所有激情、创痛、和解与命运之上,矗立着一片任何癫狂或动荡都无法真正改变的风景。
《客乡》“冰山一般超然”的诗意叙事是德国沧桑百年的回声,从魏玛共和国到统一后的岁月,十二块人生碎片构成一幅镶嵌画,过去与未来坍缩其中,故事真正的讲述者是时间,“永恒的生命,已存在于人类个体的一生中”。
2023年3月21日 想读
女性主义40年 豆瓣
不惑のフェミニズム
8.1 (7 个评分) 作者: [日]上野千鹤子 译者: 杨玲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 - 5
“我就是我!我就是女人!”
从“野丫头”到“女性主义理论第一人”
上野千鹤子完整回顾40年女性主义历程
*
“我就是这样一路飞奔而来的,我希望读者能够接过我的接力棒。”——上野千鹤子
*
1970年,日本女性解放运动诞生了。二十出头的上野千鹤子接受了女性主义洗礼,前辈们活跃的身姿激励着她奔向最前线,并一路奔跑至今。40年后,上野千鹤子回顾自身女性主义的生涯。从女性主义草创期的初心到2000年后为女性主义的奔走呐喊,在本书中都一一呈现。
——20世纪70年代,日本女性主义诞生,上野受到了女性主义的洗礼。
——20世纪80年代,日本女性主义在被抵制和不被理解中成长,上野卷入了一系列的论战,如“带孩子上班之争”的“陈美龄论战”、“女性抨击女性”的曾野绫子批判等,她也因此被贴上了“争强好胜”的标签。
——20世纪90年代,日本女性主义进入顺风时代,上野在北京妇女大会参与“慰安妇之争”,第一次以女性社会研究者的身份登上东大讲台,但媒体评价上野开始“保守化”了。
——21世纪00年代,日本女性主义被逆袭,上野为此奔走呐喊。作为当事人,她留下了关于取消讲座、下架图书、修改条例、冻结预算等事件的证言,提醒自己:“我们无暇绝望”“通过斗争得来的要靠斗争维护到底”。
*
40年来,女性直面的问题在改变,周遭的环境也在改变,但她为女性发声的初心始终未变。有关有关职场歧视、家庭分工、女性独立、校园性骚扰等,她用极具现场感、震撼力的文字直面女性的种种困境,畅谈女性如何活出想要的人生和女性理想生活的社会。
——关于女性:“无论我是丑是美,无论我会不会被男人选择,无论我有没有乳房或子宫,‘我就是我!我就是女人!这由我自己决定,不容他人侵犯’。”
——关于家庭分工:“家务不仅是劳动,还是不正当地没有薪酬的劳动。所有的母亲都是‘工作母亲’。”
——关于生育权利:“所有人都在鼓励(甚至强制)女性成为母亲,但与此同时,即将成为母亲的女性却孤立无援,只能独自承担生育的一切责任。”
——关于女性理想生活的社会:“我们需要的社会……是女性能够自由选择育儿或照顾老人,不受强制、不孤立无援、不因这种选择而蒙受损失的社会;是女性不会受到男性暴力或性骚扰的社会;是女性即使孤身一人也能安心生育孩子的社会。”
2023年3月20日 想读
反资本世界简史 豆瓣
The Anti-capitalist Chronicles
作者: [英] 大卫·哈维 译者: 陈诺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 - 3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权威大卫·哈维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的重磅新作
〇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新自由主义是否失去了合法性?
〇原始积累是否在当代仍然存在?
〇补偿性消费能缓解劳动者的异化吗?
〇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如何体现?
_
作为当代活跃度极高的左派知识分子之一,大卫·哈维在本书中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场和方法论,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阐释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金融危机等问题,提供了理解全球资本主义的危机的新思路,并探索社会进步的方向。本书极具前瞻性、启发意义和探索价值。
_
大卫·哈维启发了我,也启发了那些迫切追求世界秩序的人们。他是进步主义运动中最敏锐和智慧的思想者之一。
——欧文·琼斯(OWEN JONES ),专栏作家、社会活动家,著有畅销书《权贵:他们何以逍遥法外》。
大卫·哈维在他的研究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也激励了一代左派知识分子。
——娜奥米·克莱恩(NAOMI KLEIN),知名记者、专栏作家,著有《休克主义:灾难资本主义的兴起》等
2023年3月20日 想读
Remains of the Everyday 豆瓣
作者: Joshua Goldste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21 - 1
Remains of the Everyday traces the changing material culture and industrial ecology of China through the lens of recycling. Over the last century, waste recovery and secondhand goods markets have been integral to Beijing’s economic functioning and cultural identity, and acts of recycling have figured centrally in the ideological imagination of modernity and citizenship. On the one hand, the Chinese state has repeatedly promoted acts of voluntary recycling as exemplary of conscientious citizenship. On the other, informal recycling networks—from the night soil carriers of the Republican era to the collectors of plastic and cardboard in Beijing’s neighborhoods today—have been represented as undisciplined, polluting, and technologically primitive due to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s failure to control them. The result, Joshua Goldstein argues, is the repeatedly re-inscribed exclusion of waste workers from formations of modern urban citizenship as well as the intrinsic liminality of recycling itself as an economic process.
2023年3月19日 想读
生活,写下来吧! 豆瓣
Write It All Down: How to Put Your Life on the Page
7.0 (5 个评分) 作者: [英]凯西·伦岑布林克 译者: 四木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3 - 2
这个时代,每个人的故事都值得一写。
陈年喜、邓安庆作序推荐!
没有普通的人生,只有未被写下的故事!通过写作,看见真正的自己。
英国畅销书作家凯西,20年写作经验,60条实操建议,破除写作障碍,疗愈日常生活。
无论你的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如何,写下来,那些幽微的心路历程,那些波折与困顿,才有了不一样的意义与价值。
写作,既是记录,也是反抗,既是热爱,也是超越。
【内容简介】
你可能有过很多次写作的冲动,却总是被自己内心的怀疑所打倒:我写得太差,文笔不够好,无法写出完美的句子,等等。在这本书中,英国畅销书作家凯西将会把我们的写作障碍一扫而空,带领我们挖掘内心的宝库,并提供温暖实用的建议,帮助我们完成从初稿到进阶的写作。
如果你深受自我怀疑的折磨,本书将会是你忠实的啦啦队;如果你开了个头却无法继续,本书能够提供各种思维工具及写作灵感;如果你写完初稿却不知道如何修改,本书会教你如何优化结构、打磨润色。
写作,是对心灵的一次大扫除,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在书写中,我们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声音,看见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现在就开始提笔写作吧!总有一天,你会因写作而超越自我。
【名人推荐】
凯西在帮助人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方面有着非凡的天赋。在生活中,你需要这本书,它能够温柔地激发你的灵感。
——尼娜·斯蒂布,《爱,尼娜》的作者
一本令人惊叹、富有启发、操作性极强的书……这本书既是送给那些有抱负的作家,也是送给所有写作者的礼物。
——朱莉娅·塞缪尔,《悲伤的力量》的作者
凯西是第一个建议我把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记录下来的人,当时我正为此事焦躁不安。她本身就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马特·海格,《活下去的理由》的作者
我爱书里的一切!很高兴在凯西的建议中看到许多我进行写作训练时的影子。
——梅格·约翰·巴克,《改写规则》的作者
这是一本温柔、充满智慧且妙趣横生的书,我真希望自己在开始写作之前就读到这本书。
——雷诺·温恩,《盐之路》的作者
2023年3月19日 想读
风骚与艳情 豆瓣
作者: 康正果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 8
本书上自先秦,下迄清季,全面讨论了古典诗词中与女性相关的作品和批判理论,风骚精神和艳情趣味两大源流对立、融和的趋势则是贯串其间的主线。书中特别分析了政治与爱情、文人与女性、诗歌与音乐的复杂关系,同时对现代批评所关注的读者反应和女权主义理论在古典诗词研究中的运用也做了适当的尝试。该书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既可对普通读者欣赏古典诗词提供有益的帮助,也为妇女文学的研究开辟了另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摘自本书
2023年3月17日 想读
金色河流 豆瓣
作者: 鲁敏 2022 - 3
【内容简介】
八九十年代起家的小老板穆有衡(有总)在晚境回望一生:好兄弟何吉祥因帮他而意外死亡,临终前将在南方闯荡下的全部身家一手交托,以抚养其尚未出世的骨肉,却被他挪作“di一桶金”就此发迹,亦导致缠绕终生的罪与罚。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老儿子穆沧、痴迷昆曲心性乖张的逆子王桑、身世不幸野蛮生长的干女儿河山,均是有总扶不起又丢不下的铁血柔肠与恩亲离合。不打不相识的特稿记者谢老师长年潜伏有总身畔,意欲挖掘他的财富秘史,在不断推倒重来的红皮笔记本里,记录下有总沙里淘金的斑驳来路。此时,有总突发奇想的一纸遗嘱,打破所有局面……
大善若水,金色奔流。穆有衡、何吉祥及其儿女们四十年的沧海桑田,从物质到非物质的代际相传,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向善之心,细小不舍与千金散尽中,交杂着民间智慧、商业精神的时代嬗变。
【媒体推荐】
长篇小说《金色河流》写了近四十年的现实变迁,主人公穆有衡的人生回望,子一代内心的罪与罚,财富故事后的人性裂变,情爱辩论里的伦理再思,这些纷乱的世相下,鲁敏仍然在坚持讲述善的力量、生命的不可思议。——首届“凤凰文学奖”获奖评语
《金色河流》题材独特,主题复杂,这是一个好小说应该有的一个质地。它正面反映改革开放40年我们时代行走的历程,中国人的心灵史,生活史,以及整个历史的变迁,体现鲁敏很强的现实的敏感嗅觉,具有我们这个时代历史前行的温度,时代的凉热。——中国作协副主席 吴义勤
小说中zui大的魅力和吸引人阅读的地方就是将昆曲的活用,可以说这构成了这部小说的点睛之笔和灵魂。仅凭这一点,《金色河流》是目前鲁敏所有长篇中zui好的一部。——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孟繁华
这是一部精神性写作的典范,而精神性写作在当下尚亟须发育。——评论家 胡平
《金色河流》是我看过的鲁敏长篇小说中zui复杂的一种。——评论家 潘凯雄
《金色河流》讲的其实就是讲的新时代中,财主和财主的儿女们。——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何平
《金色河流》表达当下的命题,又切合普遍的议题;刻画当代的人物,又蕴涵不变的人情;描绘社会的世态,又怀抱超然的理想。较之那些“正面强攻”现实的作品,《金色河流》复杂而开阔,具有林壑窅冥之势。——评论家 刘大先
【编辑推荐】
1.鲁敏暌违六年全新长篇,“鲁敏所有长篇中zui复杂的一种”
2.首届凤凰文学奖评委会奖,上榜中国小说学会2021年度长篇小说榜单
3.改革开放同代人的时代之书,将寻常人置身历史长河,铺展80年代以来中国百姓的奋斗史、财富史与心灵嬗变史
鲁敏以近40万字篇幅,以向现实开掘的巨大勇气,呈现澎湃的现实主义基调;作为改革开放同代人,她书写此时此在,与时代水乳交融,描绘80年代以来中国百姓的奋斗史、财富史与心灵嬗变史。小说以大历史格局穿透个人的生活史,详细铺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军人转业、职工下岗、下海经商、特区成立、市场大潮、企业慈善、结对扶贫、昆曲重生等时代关键词,细致讲述一个关于道德、财富与时代共融的故事。
4.一个家族40年的沧海桑田,生死兄弟、父子手足、人间儿女,致敬激流勇进中的当代“人世间”
《金色河流》以一个家族40年的沧海桑田,呈现企业家穆有衡大开大阖的巨变人生。生死兄弟的罪与罚,父子手足的恩亲离合,人间儿女的沧海桑田,是他zui难以割舍的羁绊。穆有衡以馈赠作为生命的终章,在脉脉流水般中走向澄明与清澈。“这泥沙俱下、生机勃勃的金色河流啊,伴随着他一路奔腾,如何地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如何地步履不停,披沙沥金,又如何地结绳记事,流沙而忘。”鲁敏聚焦家族叙事,放眼时代骤变,书写生活与人性的复杂丰盈,致敬激流勇进中的当代“人世间”。
5.流金岁月的温暖光影,探索财富故事后的人性流变
《金色河流》以穆有衡zui后两年的晚境生活作为切入点,直面不同个体在财富增长时代面临的真实选择,书写流金岁月的温暖光影:白手起家勇立潮头先富起来的一代人,走过沙里淘金的斑驳来路。老境辞别中的诸多抉择、财富秘史与代际碰撞,交杂着民间智慧、商业精神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即使一切终将消散,消散中也会凝结出新生与延绵。从筚路蓝缕到流沙散金,折射出中国式财富观的进步与人性流变。大善若水,金色奔流,纷繁世相下,鲁敏坚持讲述善的力量、生命的不可思议。
6.随书附赠“流沙散金”沙漏图案书签
2023年3月4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