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读书指南 豆瓣
9.0 (6 个评分) 作者: 梁启超 中华书局 2010 - 8
《跟大师学国学:读书指南》是梁启超先生《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和《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之合集。前者介绍中国基本典籍,说明各书特点、读法,文字浅显简明。后者为他在清华学校教授“群书概要”的讲稿,印行前就已“各处纷纷函索传钞”,深受青年学生欢迎;对《论语》、《史记》、《左传》、《诗经》等经典进行了系统介绍,对诸书作者、成书年代及过程、内容真伪及篇次、价值及读法、校释书优劣等问题一一细究,予人以翔实有用的指导。
梁启超先生谈了许多切身的读书经验,直到今天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此次出版,附录收入《治国学的两条大路》等四篇文字,希望有益于读者。
2013年3月20日 已读
修行49th,前三分之一为国学各门类入门书单,中三分之一为少数几本名著简介简评,后三分之一为任公用极其平易朴实之语言阐述如何读书如何治学的道理,言简意赅,文字容纳信息量很强。全书最有价值部分在后三分之一,钱三分之一有价值但今日之我辈很难照做矣,中三分之一所做之事太多人做过,任公做的不过中平略上之水准,唯有后三分之一,足戒我辈,成才之路读书之法绝非不可企及,只在最简单的方式,最简单的道理中,人人皆知,却少人执着单纯去行,总想去寻捷径,逃避下苦功夫,只能杂鱼心理杂鱼命,正所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国学 文化 梁启超
从黎明到衰落 豆瓣
From Dawn to Decadence:500 Years of Western Cultural Life, 1500 to the Present
作者: [美] 雅克·巴尔赞 译者: 林华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 - 10
《从黎明到衰落》是雅克·巴尔赞毕生对1500年以来整个西方文化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20世纪文化论著中的经典之作,评论家们将此书推崇为文化作品创作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部著作论述了从1500年起至今约五百年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制度(如君主制)、宗教、社会思潮、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科技发明、民俗及社会生活等,包罗万象,涵盖面很广,从文艺复兴的根源到说唱音乐,作者均予娓娓叙述,并将自己在漫长的一生中所作的思考融入其中,使书的内容丰厚并具独特的魅力。
作者认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衰落的时期。他指出,目前存在着许多令人感到烦恼的因素,如死气沉沉的政坛、恪守陈规的学校教育、个人主义的蔓延以及高度抽象化艺术的盛行,等等,但是,文化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失望多于希望,而很可能会成为西方复兴的源泉。这一思想贯穿全书,成为全书的闪光点。
2013年3月2日 已读
修行37th,连着啃完两本大书,平行进行的交叉阅读出奇的顺利,因为这两本书的写法与结构如出一辙。我们永远读不完好书,不仅是因为好书本身的数量已经令人瞠目,更因为绝大多数好书不是一次就能尽享妙处的,常读常新有两种,一是每读一次都能唤醒不同的感受,另一是每读一次都会记住些上次阅读没找到的东西,或是唤醒被忘却的记忆。这是本被称为二十世纪圣经的书,有些夸大,但是其高屋建瓴之处,令人肃然起敬,这又是一本在人生的任何时期,对任何人,都可以放心而自豪推荐的书,我没法评论内容,太多星光熠熠的名字,太多璀璨的思想,还有作者那伟大的,将这一切串联一处的思路,阿门
历史 思想史 文化
七十年代 豆瓣
8.3 (18 个评分) 作者: 北島 / 李陀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8
這是一本收錄了三十篇記憶文字的集子,內容很集中,都是對「七十年代」的追憶和回顧。對很多人來說,那一段歲月雖然不過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時間不算很長,可是感覺上,已經是屬於上個世紀的一個非常遙遠的年代了。在那些年代裏究竟發生了些甚麼事,有如影像早已漫漶不清的老照片,只留下了一點依稀的影子,難以辨認,也難以追尋。但是,我們相信,凡是讀過此書的讀者都會發現,原來那一段生活和歷史並沒有在忘卻的深淵裏淹沒,它們竟然在這本書的一篇篇的文字裏復活,栩栩如生,鮮活如昨。
2013年2月2日 已读
修行19th.速读港版一巡,大陆所删几篇内容在情理之中,却没什么新鲜事,确实,文革时代基本上是愚蠢单调的极致,特点很容易被把握,把握之后,每个人的回忆不过是对其中之一面的重复描述,同样的日期,被不同的人活出了不同意的长度,那时,那些其他人,你们在做什么?
文化
千古文人侠客梦 豆瓣
8.3 (12 个评分) 作者: 陈平原 新世界出版社 2002 - 9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梳理侠之观念的形成,探讨唐宋以迄于20世纪武侠小说的发展;二是横向探讨武侠小说中行侠的手段、主题、背景及过程。全书将小说形态学的研究与文化发生学的探讨相结合。
2013年1月10日 已读
修行7th,武侠类研究执牛耳之作,与孔和尚不同,此书从侠义精神的内涵及嬗变入手,条分缕晰清楚明了,诸多思路如【侠从不必有武功到必须有武功的转变】【游侠一度的唯一标准就是有武艺】【陈思王等大量文人极力描写游侠的爱国精神为之洗白】【唐代写侠诗句多杀人,宋以后侠气被简化成剑的意向】【明清小说中侠者多奴性】【侠客多不近女色视女色为洪水猛兽,童子功出现频率高】【后期对女侠描写渐多,由女人祸水论转化为女侠老婆有用论,出现了双剑合璧】,句句提纲挈领,启发甚多,当真好书
文化 武侠 陈平原
名联观止(增订版) 豆瓣
作者: 梁羽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4
散木樗材,笑看云霄飘一羽,人闲境异,曾经沧海慨平生。
——梁羽生
内容简介
《名联观止》为梁羽生联话精选集,辑录刊于香港《大公报》的九百零二篇联话,由作者亲自增订。梁羽生自幼便喜爱对联文学,后虽从事武侠创作,但自认为,在对联“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方面,则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恐怕还在武侠小说之上”。本书所选皆为古今名联,既谈对联的“内学”,涵括题赠联、抒怀联、集句联、谐谑联、挽联等各类联体,以及无情对、嵌字对、拆字对、回文对等各式对法又论对联的“外学”,涉及历史掌故、世俗民风、官场沉浮、文坛轶闻、名士风雅、人事品评等。梁氏联话,重趣味、重知识、重考证,可视作联话体文史百科。
2012年12月6日 已读
大失所望,原以为厚厚两册是古今名联轶事集,不料仅限晚清民国区区百年及风景名胜之地所悬古联,可观之联不少但总体质量不高,不少联因人成事因人得名,读来乏味的很,此书史料作用大于文学价值,摊手,梁羽生一迂夫子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国学 文化 梁羽生
我的书房 豆瓣
作者: 董宁文 编 岳麓书社 2005 - 5
您有自己的书房吗?您喜欢在书房中学习吗?本书中描述了各种不同的书房,且及具特色。本书中文章短小耐读,图文并重,且本书既有可读性,又有品赏性,还有资料性。
谁说非要有个书房不可,我就不信。没有书房,书还得读。回想年青时太幼稚,召祸被戴帽,痛苦得要死,多亏躲在本单位的锅炉房内,读完《庄子》,得以自解倒悬,终身受用。此后又在拉煤拉米余暇,攻读《易经》、《诗经》、《楚辞》、《汉赋》,积有心得,使我不至为新诗所耽误,老来能混一碗饭吃。又后来机关图书馆扫除所谓封资修的黑书,数干珍籍被囚禁一室。人事科长怜我贫穷,吩咐说:“你进去住宿,好生看守着,房租就给你免了。”他于我有恩,没齿不敢忘。有书读,那就好,要什么书房。
遥想元明之际,王冕牧牛读书,陶宗仪耕田写作,不但书房,连书桌也没有。晚明归有光少年有书房,名叫项脊轩,有一篇《项脊轩记》,读中学背诵过,艳羡他。他生在宫宦人家,所以享有书房。寒门子弟居处逼窄,休想。不过,茅檐瓮牖之下历来都有才士颖出,以验证不公平的世道仍有公平在焉。旧社会再黑,也给读书人留了一条出路,使斯文一脉得以延续,薪火不绝。
最可怕的是二十世纪的十年文化浩劫,珍籍搜掠殆尽,无书可读。拿一本书给你,你也不敢读,装憨作傻,胼手胝脚,或有助于偷生保命。莽莽神州,此时仅有极少特权新贵如姚文元者,以及他手下的棍子们,能够徜徉于书房之内,翻档查籍,以构陷天下的臭老九。什么书房,我诅咒它!
天道好还,黑暗终有尽头,隧道终有出口,命大不死的老九们终于爬出洞来,抬头见到天日,且有自己的书房了。当然,有的精致些,有的简陋些,不一。好在“鹪鹩所栖,不过一枝”,都不在乎这个。精的固佳,陋的亦不坏。所憾者壮岁不复返,其间七老八十“春秋鼎盛”的在本书内已占绝大多数,而“富有春秋”的如伍立杨、刘俊也满四十岁了。愿我读者拭目看个仔细,这是一群天鸡,登金陵之凤台,啼文化之清声。事关风雅一脉,非徒娱入耳目。“烈士暮年,壮心未已”。声动金石,旨在呼唤大光明,瞻望新时代,而不是在各赞美其鸡窝,如胥靡小知者之沾沾自喜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三年前搬家到大慈寺路,总算有了专用书房(从前那个兼作睡眠与会友之所)。就怕自己驽骀成性,日无一得,对不起高书橱和大书桌。川剧《做文章》那个少爷逃学,三年才读完一本《百家姓》。叫读《论语》又认不得日字,惊叹道:“噫,三天不进书房,日字就长胖了!”我当引以为戒。
2012年11月30日 已读
并非画册,数十名家介绍书房小文合集,文稂莠不齐,因篇幅所限鲜出彩者,大率平实叙述者有味而刻意掉书袋列人名的皆拙劣不堪画虎类犬,书中对问书多能否读完者的批驳很解气(问出这样问题的东西 是书的丧星,只应去做说空话的闲官或与书无关稳当赚钱的生意,可以永不进书房了,深得我心
书话 文化
罗马人的故事8 豆瓣
7.9 (17 个评分) 作者: 盐野七生 译者: 葛奇蹊 中信出版社 2012 - 10
罗马人的故事8:危机与克服》讲述了尼禄死后的故事,再也没有神君的血统可以继承庞大的罗马帝国。在纷乱的公元69年,军人掌握政权的动向,由军团推举三人先后称帝,日耳曼和犹太民族也趁机争取独立。内战的动荡和皇位的不确定,使罗马公民陷入疲乏,他们的热情不再,冷眼看待这即将崩解的世界。公元69-98年,这是一段塔西佗笔下充满苦恼与哀怨的时代。罗马帝国面临许多冲突-帝位的争夺、同袍兵刃相向、边民伺机而动,在这一连串的考验之下,罗马能否浴火重生?或是陷入混乱的分裂,告别昔日光辉?要想克服类似“制度疲劳”的这种危机,依靠健全的常识回到原点重新出发才是最好的办法,罗马又一次迎来了符合时代要求的领导者。
2012年11月26日 已读
高卢帝国与犹太作反相较之前的危机不算大事,真正的问题在于罗马逐渐失去处理危机的人才和控制力量的向心力,本书六帝的时期罗马已然日薄西山,五贤帝的惊才绝艳最后也只是回光反照啊
历史 文化 盐野七生 罗马
凯撒们的星空下 豆瓣
作者: 薄海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5
《凯撒们的星空下:如果你生在罗马帝国》是本有趣的罗马史图文书,作者用诙谐幽默的笔触为你讲解罗马史,他会让你重生于罗马。如果重新“投胎”,让你生在极盛时代的罗马帝国,你是会住在罗马天天宴饮、沐浴、看戏、嫖妓、看角斗、看马戏,舒舒服服做个寄生虫,还是会跟着你的凯撒们戍守边境,跟黑森林里层出不穷的蛮族战士斗勇、斗狠、斗智、斗力?
没错,《凯撒们的星空下:如果你生在罗马帝国》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穿越书。在这本《凯撒们的星空下:如果你生在罗马帝国》里,你会“硬”生生地穿越到古罗马帝国。这里没有虚构的小说人物,主人公就是“你”。你将面对的,是一个跟现在同样广大的人类社会,在这里你还是先要解决“户口”这个大问题;接着要过语言关;如果你想跟他们混熟,还得有个信仰;接下来还可能会应征入伍……你碰到的一切都将是“硬”生生的时代背景和冷冰冰的周遭现实。
2012年11月18日 已读
与任何关于罗马的书都不会雷同的野史与风土人情趣事集,读来轻松好看,只是我从此不敢正视石榴树和紫罗兰,以及罗马人用自己的尿洗衣刷牙用动物的尿化妆,好吧,这里还能蛋定,但当我读到这样的偏方,青蛙用海绵沾湿后戴在孩子后脑勺上可以治疗中暑时,我姿态不雅的摔到了桌子底下
历史 文化 罗马
从平城到洛阳 豆瓣
7.8 (8 个评分) 作者: 逯耀东 中华书局 2006 - 9
讨论近代以前的中国历史,边疆民族与汉民族以长城为基线所发生的冲突与调和,对彼此的历史与文化所形成的激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永嘉风暴中,拓跋氏部族最后进入长城,收拾黄河流域边疆民族破坏的残局,建立起较长期的统治政权,接纳东汉以来渗入长城的其他边疆民族。然后以此为基础,和汉民族作一次彻底的融合而孕育了新的血统与新的文化因子,成为后来隋唐帝国建国的基础。 逯耀东教授以拓跋魏进入长城建立的首都平城,与孝文帝迁都后的洛阳为基点,讨论与分析拓跋魏进入长城后近一个世纪文化变迁的历程,对两种异质文化交融所形成的“文化边际”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见解精辟,体系自成。
本书以拓跋魏进入长城建立的首都平城及孝文帝迁都后的洛阳为基点,讨论拓跋魏进入长城后近一个世纪文化变迁的历程,对两种异质文化交融所形成的“文化边际”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魏晋处于汉唐之间,是一个解构与重组的时代,儒家思想失去其原有的权威地位,经学笼罩下的学术纷纷脱离经学的羁绊而走向独立。
2012年11月12日 已读
文化之变革不可猝就,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孝文迁都洛阳策略正确时机错误,操之过急,激化内部矛盾,宗室离心离德实力大减,以致为家奴所制,拓跋鲜卑一支多雄主而无昏君,竟因急于汉化而亡,当真可惜,狐涉水,濡其尾
文化 逯耀东
学者的师承与家派 豆瓣
作者: 王晓清 2007 - 3
本书从学术渊源、学术宗主、师承授受、师门户限、师法家法、学术流
派这一角度,以散点透视的笔触,建构了20世纪中国学术的谱系、传承、衍
化、发展、流变,是一部中国学术传承、学派传衍、学术群体生成的动态发
展史。以近四十名学术大师为经、近三百名学者为纬,共同编制了晚清迄共
和国这一百多年的学术谱系。从学术的而非政治的、微观的而非宏阔的层面
阐释了学术大师的气概与学者气韵。
2012年9月24日 已读
由于我实在很挫,卞孝萱先生的类似著作我啃不动,这本我看的懂但是质量太差,一是没有重量八卦,二是作者拙劣的笔法,完全把握不住文章节奏和结构,叙述混乱无章法,我无比思念岳南
历史 文化
古罗马一日游 豆瓣
Una giornata nell'antica Roma
作者: 阿尔贝托·安杰拉 译者: 董婵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 3
《古罗马一日游:日常生活、秘密和奇闻》属于历史类书籍,2007年出版,从它的问世到现在,它始终高居畅销榜之首(08年再版的书面上添印了BEST sellers字样)。作者以一种新颖、独特、生动的方式把两千年前的古罗马人的日常生活栩栩如生地再现在读者的眼前,他俨然一位热心的导游,带着读者从凌晨到夜半,一个 时间游览一处地方,边逛边细细地讲解:古罗马人的言行举止、穿衣打扮、饮食习惯,当时的帝国首都的建筑特色、环境、文化等等。这书给读者的感觉似乎不是捧 书在读,而是跟着一架摄像机在观察那一幕幕真实的画面。
2012年8月26日 已读
通识类读物,浮光掠影而又面面俱到,谈不上太高价值,不过还算实用,罗马落后的取暖设施和先进的排水设施,破败肮脏的环境和伟大不朽的建筑和雕塑的对比,与领先时代的完备民主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最深刻的还是罗马人对尿的执着,他们用尿洗衣服,刷牙,肆无忌惮的从高层倒尿到街道上,真是霸气
历史 文化 罗马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钱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 8
这本书意在指出目前中国社会人人习用普遍流行的几许观念与名词——如道理、性命、德行、气运,由此上溯全部中国思想史,由浅入深,即凭众所共知共喻,阐述此诸观念诸名词之内在涵义,并及其流变沿革,并及其相互会通之点,而藉以描述出中国传统思想一大轮廓。
2012年7月26日 已读
道的世界和理的世界这个区分很有意思,除此之外,单论此书,钱穆一迂腐老奴,守户之犬而已
哲学 国学 文化 钱穆
安持人物琐忆 豆瓣
7.1 (11 个评分) 作者: 陈巨来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1 - 1
本书为现代著名篆刻家陈巨来先生的回忆录,书中回忆了其师友以及与其有交往的民国文艺界、政界风云人物的轶事,文字幽默,感情真挚。
2012年7月23日 已读
八卦多而且猛,真伪难辨,唯一可定之事便是陈巨来必非正人,且不说将故世亲朋八卦宣扬,书中所提及人物半数以上与其有龃龉,且过错全在对方,张鲁熙蒋谷孙等人对他无比之好,一事不合就极尽丑诋,纵使这些都不是巨来过错,以大烟毒害谷孙之妾就罪不容诛,不过当然我不指望这老狗是道德标兵,八卦很好看
文化
伟大的书 豆瓣
作者: 大卫.邓比 译者: 苇杭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6 - 9
大卫·丹比是美国《纽约》杂志电影评论家。1991年的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成了一个只读新闻、时事书籍以及各种杂文的人,而且当时在美国大学,西方经典遭到少数民族和女权主义者以及一些激进知识分子的攻击。这让丹比非常生气。他回到母校,重修“文学人文”和“当代文明”这两门本科生必修课。本书是他重读西方文学、哲学、政治名著的故事,有趣而给人启发。
2012年7月18日 已读
我无数次的推荐这本书,尽管作者最开始的时候表现了西方本位思想,而且写自己心理的部分多于思考的部分,但这依然是一本极好极好的书,作者同时有着少年的求知欲和中年的老练沉稳,切入点每每让人惊奇而有所得,另外由于年龄,他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也非常有看头,此外的看点就是他对年轻学生的描绘,赞啊
文化 经典
知识分子论 豆瓣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8.8 (21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爱德华·W·萨义德 译者: 单德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本书为萨义德总结近年文学、文化、政治批评的经验,对“知识分子”这一重要议题所作的系列反思。他尖锐地指出,在当今媒体发达、政治与学术利益交融的时代,所谓的知识分子已经是一种特殊专业,集编辑、记者、政客及学术中间人于一身。他(她)们身不由己,往往成为备种权力结构中的一员。反而在去国离乡的移民逐客中,在甘居异端的“业余者”、“圈外人”中,我们方能得见知识分子不屈不移卓然特立的风骨典型。
中国传统相声大全(全五卷) 豆瓣
作者: 刘英男 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1 - 5
相声艺术自清末流传到今,历传十余代弟子,人才辈出,传统相声以积累丰富著称,其中颇多相声名家的精彩之作。该书是多年来对传统相声搜集、采录、辑佚而成的专汇。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说唱艺术研究中心编委会编辑,主编为刘英男,副主编为贾德臣。《中国传统相声大全》二万多万字,分为五卷,每卷均按传统相声中的单口、八大棍儿、对口、群口各编排一部分,更容纳了相声家族中太平歌词、滑稽双簧和开场小唱的部分传本。
2012年7月13日 已读
读完才知道郭德纲多不容易,郭德纲相声最大的来源就是改编传统相声,不经对比真的不知道他原来添加了那么多元素,让已经显得没那么好笑的相声焕发新的生机,真不容易,另外,这本书校对应该拉出去斩了,错字太多,尤其是第四卷
文化 相声
足球怪史 豆瓣
作者: 安德鲁·沃德 译者: 吴玉伦 蓝天出版社 2006 - 1
这本书收集了百年来足球史上发生的最不同凡响并难以想象的真实事件,其中包括:不能有观众的比赛;比赛长达4个小时,延续了4天之久的比赛;有三方介入的比赛;由一名催眠师做出的比赛结果,同一球员包办全场四个进球,为每一方各进两个,而且两支球队的经理是同一个人……可以说,这本书到处都是令人开怀大笑的亮点,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看到了这项伟大的运动中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时刻。
2012年7月9日 已读
大多数事例来自规则不成熟的蛮荒时代,读来缺少亲切感,不过史前豪强利兹联和常年强者阿森纳出场次数极多,嘿嘿嘿
体育 文化
陈寅恪与傅斯年 豆瓣
8.2 (9 个评分) 作者: 岳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6
著名史学家,傅斯年、陈寅恪先生弟子何兹全与著名评论家朱大可、何三坡、陈晓明、白烨、李建军、谢有顺、葛红兵、解玺璋、张闳、唐晓渡,联袂推荐。
傅斯年先生是北大培养出来的,对北大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在他一生的事业中,除了他办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还做过北大代理校长,对北大的贡献功不可没。
陈寅恪师是继《资治通鉴》的作者、宋代司马光之后近一千年一,又一伟大的史学家。
——何兹全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个人传记。对傅斯年和陈寅恪的记忆,打开了被蓄意掩蔽的历史之门。他们在20世纪所遭遇的命运剧变,谱写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哀歌。
——朱大可
就作者的写作功力和这部作品叙事方式、描述角度与文学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而言,是21此类题材的巅峰之作。
——资深编辑家、作家杨力虹、许志龙、史奉真、杨君
本书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成长、留学以及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执着学术事业的艰难历程,生动卓然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上半页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与事业追求的心灵史诗,读来感人泪下,怅然太息。
本书再现了陈寅恪追求学术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曲折而辛酸的一生,他和傅斯年是20世纪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涌现的众多大师的杰出代表。
2012年7月4日 已读
读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和南渡北归系列后,这本书已经提供不了什么新鲜八卦和史料给我了,但是依然读的很伤心,很投入,自然也很喜欢,原本想做篇长文祭奠,可惜我对这一块的认知注定我说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而如果抨击时事的话,文章又会像上一篇往事不如烟的书评一样消失不见,斯人既亡,邦国殄瘁
历史 国学 文化
三生石上旧精魂 豆瓣
9.1 (9 个评分) 作者: 白化文 北京出版社 2005 - 6
本书内容:第一部分五篇,举例说明某一类题材故事与佛教故事之间的关联。重点述中国作者之化洋为土,推陈出新。
第二部分一篇,阐述了八仙的变换及其源流。
第三部分五篇,分述几种器物在儒释道三教和高层与全社会中的使用及其中蕴含着的种种特殊意义。
必须说明,本书稿力求普及,并非高深的论文结集。我们参考了力所能及搜集到的重要资料。好比布置房间,陈设加床、铺盖、桌椅、书画、灯具等等,全是买来的。也有几件是本客自制。可是,室内装饰意匠是笔者的。当今“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未见到的材料必然极多。因此,也就不再列参考资料目录啦!
2012年6月21日 已读
随弥萌萌读此书,140字不够我吹牛打屁,详评见长评
大家小书 文化
孟子他说 豆瓣
作者: 熊逸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 11
关于“熊逸说史”:希望你能够习惯这种诗经说名的方式--虽然貌似“大话”,其实却是“正说”,虽然貌似诙谐的游戏,其实却隐藏着思考的题目;虽然貌似讲古,其实却千丝万缕地关联着当下。
讲经说史,在经史之外,讲的还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在骗局和迷雾中磨练眼力的方法,还有其他种种。这套书会慢慢把国学经典一部部讲来,用最轻松的语言来解读最晦涩的思想和最费解的历中我。如果你读书的目的只是想从得到轻松一乐,那这套书无疑会满足你的需要,但如果你在笑过之后还多了几分思考,并且表情变得严肃起来,那样的话……
2012年6月17日 已读
渐入佳境,公孙丑篇学到了很多东西,不囿于孟子一书,其余名字学,文字学之类也得益不少,人渊博以后就容易不自觉咳珠啐玉,你真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从他那里学到东西
思想 文化 熊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