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llowpebble - 标记
始于未知的设计 豆瓣
EX-formation
作者: [日]原研哉 译者: 黄悦生 2020 - 8
设计是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继《设计中的设计》之后,原研哉阐释设计思想的全新力作。
“未知的事物总是很吸引人。已知的事物则很难打动人心。然而,人们却热衷于把世界变成已知的。在媒体持续发展的今天,所有事情和现象都会被信息化,然后进行高速、高密度的流通。人们不断地接触这些信息,不断地把未知世界替换成已经了解的现象。一旦了解某个事物,我们就会孕育出热切的心动之感。然而,也许是因为信息量超过了临界点,不知不觉地,信息丧失了促进思考的媒介功能,大量信息就像不会发芽、不知是死是活的种子一样,在我们周围堆积如山。
既然如此,不如尝试使世界未知化?”
原研哉认为,“设计只是一种职业”的时代已经接近终结,设计是使世界再生的智慧,能让人们看见潜在的可能性,并唤起人们新鲜的觉醒意识。原研哉带领学生用10年时间,每年围绕一个事物或贴近生活的主题展开实验,以设计之眼,重新审视身边事物,发现它们本真的样子,保持对生活怦然心动的感觉。这是一本给创意人、设计师的思维拓展之书。
2024年3月28日 想读
Envisioning the City 豆瓣
作者: David Buissere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 7
Churchman or merchant, soldier or sanitary engineer, everyone who lives in a city sees it differently. Envisioning the City explores how these points of urban view have been expressed in city plans. Ranging from vertical plans to bird's-eye views, profiles, and three-dimensional models, these diverse maps all show cities "the way people want to see them." Whether a Chinese vertical city plan from the first millennium B.C. or a bird's-eye view appended to a fifteenth-century edition of Ptolemy's Geography, the type of plan chosen and its focus reflected the aspects of a city that the map's creators wished to highlight. For instance, maps of seventeenth-century cities emphasized impregnable fortifications as a deterrent to potential attackers. And Daniel Burnham's famous 1909 Plan of Chicago used a distinct representational style to "sell" his version of the new Chicago. Although city plans are among the oldest maps known, few books have been devoted to them. Historians of cartography and geography, architects, and urban planners will all enjoy this profusely illustrated volume.
2024年3月27日 想读
The New Nature of Maps 豆瓣
作者: J. B. Harle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2 - 9
In this collection of essays J. B. Harley (1932-1991) draws on ideas in art history,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the study of visual culture to subvert the traditional, "positivist" model of cartography, replacing it with one that is grounded in an iconological and semiotic theory of the nature of maps. He defines a map as a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argues that maps are not simple representations of reality but exert profound influences upon the way space is conceptualized and organized. A central theme is the way in which power-whether military, political, religious, or economic-becomes inscribed on the land through cartography. In this new reading of maps and map making, Harley undertakes a surprising journey into the nature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unconscious.
2024年3月27日 想读
地图的文明史 豆瓣
Maps and Civilization: Cartography in Culture and Society
作者: 诺曼·思罗尔 译者: 陈丹阳 / 张佳静 商务印书馆 2016 - 10
这是一本简洁、有趣、令人愉快的地图学史著作。
本书会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他们希望有一本简洁、有趣、令人愉快的地图学史著作。
――《地理杂志》这是一本出色的地理知识总汇,任何对地图学发展感兴趣的读者一定希望拥有一本作为手边书。
――《大地测量学》此书的每一页都饶有兴味,都会引发读者新的思考。
――《国际地图收藏者协会杂志》这是一本最为重要的单卷本地图学史综合性著作,……此书应当成为对地图感兴趣的人的亲密伴侣。
――《墨卡托》这是一本经典的地图史著作,简明扼要,可满足广大专业及非专业人士的兴趣。
这是一本关于地图发展的简明扼要的、经典的历史叙述,作者诺曼·思罗尔勾勒了地图与历史间亲密的联系,并运用了大量的插图——包括古代的著名地图到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绘制成的当代地图,多方阐明了从历史时期到今天人类文化在如何解读空间关系。 08年版是本书的第三次修订版,包含了大量的内容修订,补充了新的材料,包括一个参考书目。
2024年3月27日 想读
地图时光机 豆瓣
作者: [美] 凯文•J.布朗 译者: 木同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1 - 1
在今天,卫星影像技术和GPS 定位服务能够随时为我们提供海量、精准的卫星地图,出门旅行也不再是一种冒险。然而在人类漫长的制图历史中,世界曾是由一国之主、制图师、科学家和传教士按照自己的理想去描绘的一张画布。
从公元前1世纪的石刻地图,到20世纪近代战争宣传地图;从荷兰黄金时代制图业的蓬勃发展,到早熟的东亚制图业在全球化的历程中与西方制图界的碰撞与融合,再到19世纪蒸汽机与平版印刷技术为地图带来的革新。本书用60余幅世界地图,带我们回顾人类探索世界、认识自我的历史。
让我们一起搭乘 “地图时光机”,领略古往今来的世间万象,找回这本遗失已久的、关于世界的长篇童年日记。
2024年3月27日 想读
From Ritual to Theatre 豆瓣
作者: Victor Turner PAJ Publications 2001 - 7
How is social action related to aesthetics, and anthropology to theatre? What is the meaning of such concepts as "work," "play, "liminal," and "flow"? In this highly influential book, Turner elaborates on ritual and theatre, persona and individual, role-playing and performing, taking examples from American, European, and African societies for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 and its symbols.
2024年3月27日 想读
疯狂与现代主义 豆瓣
作者: [美] 路易斯·萨斯 译者: 林徐达 / 梁永安 商务印书馆 2023 - 10
本书英文版1992年初版,2017年出版修订版。作者提供了审视精神分裂症的全新视角,主要是透过现象学视角提供有关精神分裂症和相关疾患的完整讨论。目的是阐明在意识或主体生活上的不寻常形式,以及相关的生存和表达样态,以彰显具有精神分裂症和相关疾患的人的特征。作者指出,疯狂与现代主义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对传统的蔑视、虚无主义、极端相对主义、时间扭曲、自我的奇怪转变,等等。他将精神分裂症与卡夫卡、贝克特和杜尚等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做了比较,并纳入了尼采、海德格尔、福柯和德里达等哲学家的思想。
本书是对精神错乱世界的极具原创性的写照,是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富有挑战性的评论。
2024年3月26日 想读
厨艺的常识 豆瓣 Goodreads
Ruhlman's Twenty: The Ideas and Techniques that Will Make You a Better Cook
7.1 (14 个评分) 作者: [美] 迈克尔·鲁尔曼 著 / 唐娜·鲁尔曼 摄 译者: 潘昱均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 - 7
下厨前一定要学会的现代烹调基本原理
只需掌握20个核心技法,就能变化出做菜的无尽可能!
饮食作家庄祖宜、韩良忆诚意推荐
...................
※编辑推荐※
想要在家享受美味的菜肴,花费大把金钱和时间,一步一步严格按照食谱操作,做出来的东西却总不能 令人满意?你是否只顾着照搬菜谱,却忽略了烹饪技巧背后的基本原理?人气美食作家迈克尔•鲁尔曼认为:“一切烹饪之事都基于一套基本技法,如果你知道这些技巧,就少有在厨房里做不出的菜肴。”在本书中,他将这种基本技法浓缩为20个关键点,旨在帮助厨房新手快速打好厨艺的基本功,也让料理达人和厨师回归厨艺的起点,重新理解厨房、精进厨艺。
...................
※内容简介※
做菜时,你是否只是一味照着食谱的指示做,或者就只是跟着本能走,从不思考?煮意大利面时,你总会加一撮盐,但你真的相信那撮盐起得了作用?什么食材适合炖?什么食材适合水波煮?煎炸和烧烤火候怎么控制,食物才有金黄酥脆外表?翻开这本书,你的疑问将被一一解答。
本书作者迈克尔·鲁尔曼是美国最受关注的美食作家之一,他从自己十多年的美食写作历程和与世界顶级厨师的合作中汲取经验,融会贯通,化繁为简,将烹饪的基础整理成20个要点,并以120道经典食谱和300张精美图片将其展现出来。书中的每一点都是造就美味佳肴的关键,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久战厨房的老手,只要精熟这些,定会受益匪浅。
2024年3月25日 想读
风景与权力 豆瓣
Landscape and Power
作者: [美] W.J.T. 米切尔 编 译者: 杨丽 / 万信琼 译林出版社 2014
《风景与权力》的目的就是要把“风景”从名词变为动词,它的出版曾改变了风景研究的方向。本书收录了米切尔、萨义德、陶希格等多位学者的文章,包含艺术、人类学、心理学、文学、历史与现实等许多层面,代表了跨地域、跨学科学术交流的精华成果。文章重点考察风景流通的方式:风景如何成为交换媒介、视觉占有的地点、身份形成的焦点。每篇文章视角独到又相互关联,并彼此深化,反映出人类风景体验的复杂内涵。
2024年3月24日 想读
我的瓦格纳人生 豆瓣
Mein Leben mit Wagner
作者: [德]克里斯蒂安·蒂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 / 克里斯蒂·莱姆克-马特维(Christine Lemke-Matwey) 译者: 彭茜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1
没有公开的伴侣,旅行时总带着妈妈,一位长期与他共事的前同事形容他是“地球上最不快乐的人”。
这位半个世纪以来最有天赋的德国指挥家……对瓦格纳的音乐有直觉性的把握,加上他的音乐语言和隐秘内心,在整整一代人中绝无仅有。
——诺曼·莱布雷希特(英国著名古典音乐评论人)
作为当今最负盛名的德国指挥家,克里斯蒂安·蒂勒曼以严肃、低调、内敛、谨守德奥传统著称。在三十年的歌剧指挥生涯之后,蒂勒曼首次以文字方式呈现他的瓦格纳人生——瓦格纳如何成为他命运的指引,如何造就了他的音乐思想和情感,他又如何运用这种思想与情感去阐释瓦格纳。
在《我的瓦格纳 人生》一书中,蒂勒曼从职业指挥家的角度,带领读者全景式领略瓦格纳的世界:瓦格纳的个人奋斗史,与德国意识形态的渊源及后果,拜罗伊特音乐王国的建立与维护,各代瓦格纳家族、乐队、指挥、导演及演员的风格与成就,每部瓦格纳歌剧的特点和地位,各个时期瓦格纳歌剧录音版本的优劣,在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与在其他歌剧院指挥瓦格纳的不同……
对于“我们的时代为何需要瓦格纳,以及需要什么样的瓦格纳”这一关键问题,蒂勒曼在破除掉种种禁忌、神话和误读之后,以真实、朴素的笔调,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2024年3月24日 想读
古典音乐简单到不行! 豆瓣
吉松隆の 図解クラシック音楽大事典
8.3 (6 个评分) 作者: [日] 吉松隆 译者: 吴怡文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5
你的第一本古典音乐欣赏书
...................
※编辑推荐※
◆ 日本超人气古典音乐入门书,听懂古典音乐的“敲门砖”。
◆ 本书妙趣横生地介绍了交响乐队的乐器编制,指挥家及音乐会后台,告诉你指挥家和各路乐手如何激情演绎一场完美交响乐,并手把手教你认识五线谱,探究作曲的奥秘,纠正了一些容易被误解的古典音乐观念,让古典音乐变得通俗易懂,一点也不可怕。
...................
※内容简介※
◆ 涵盖各种乐器、演奏形式、管弦乐队及其分组、音乐会后台、听音乐会礼仪、乐谱知识,以及作曲方法等的介绍。
◆ 以漫画形式图解古典音乐,生动介绍音乐理论知识,虽然是从作曲家的角度介绍古典音乐,却是一本“猫儿都看得懂的古典音乐完全图解圣经”。
◆ 为音乐爱好者学习古典音乐的入门图书,听懂古典音乐的“敲门砖”
2024年3月24日 想读
达达与超现实主义 豆瓣
Dada & Surrealism
作者: [英] 马修·盖尔 译者: 张微伟 后浪丨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1 - 9
叛逆、偶然、无意识、非理性
重回1916,见证艺术史中的革命性运动
◎ 编辑推荐
☆ 拒绝约定俗成,追求意念自由释放——奇怪的主题、无序的色块、难以理解的诗歌、别具内涵的雕塑。与专业人士一起了解20世纪现代艺术的“叛逆”潮流,赏析达达与超现实主义的表象与内涵。
☆ 艺术源于生活——一战的冲击,资产阶级价值观的动摇,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发展,成为达达与超现实主义萌芽的催化剂。探索达达与超现实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这一革命性艺术运动的思想内核。
☆ 详实的内容,精美的插图。从马塞尔·杜尚和拉乌尔·豪斯曼,到马克斯·恩斯特、勒内·马格利特和萨尔瓦多·达利,从绘画、拼贴画、雕塑、集合艺术,到摄影、照片蒙太奇、电影剧照、平面设计。展现艺术家们的奇思妙想,欣赏不拘一格的艺术创作。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介绍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专著,分析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梳理艺术家们的艺术理念,展示艺术家们的独特思想。本书图文并茂,资料丰富,从马塞尔·杜尚和拉乌尔·豪斯曼,到马克斯·恩斯特、勒内·马格利特和萨尔瓦多·达利,从绘画、拼贴画、雕塑、集合艺术,到摄影、照片蒙太奇、电影剧照、平面设计等,详细展示了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艺术中丰富的多样性。
2024年3月24日 想读
绘画是什么?如何用炼金术语言思考油画 豆瓣
What Painting Is? How to Think about Oil Painting, Using the Language of Alchemy
作者: [美] 詹姆斯·埃尔金斯 译者: 林煊 拜德雅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1 - 8
-编辑推荐-
单子?二分体?贤者之石?魔法一般的炼金术等你探寻
画家与颜料搏斗,正如密室里的炼金术士与万物拼杀
中世纪炼金术士与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的灵魂共振
充满创造力的学术建构,窥见欧洲天才头脑的绝妙想象力
揭秘艺术史上沉埋已久的哲学内涵
视觉文化学科的开创性奠基杰作之一
本书破除艺术史常见的论述模式和理论陈套,潜入中世纪炼金学文献之中,挖掘了在现代科学(尤其是化学)知识体系建立以前,关心物质的分类、合成与性质的学科——炼金术中的神秘幽微的哲学和丰富广博的想象力。作者将炼金术对水、石等物质存在的处理方式与古老的蛋彩画、油画创作技法联系起来,艺术家和炼金术士之间的共通性远多于我们的想象。艺术家通过绘画材质本身进行思考和创作,艺术那抽象的“神性”从来不能脱离其微妙而充满污秽的物质性。
-内容简介-
炼金术被埃尔金斯称为“被遗忘的化学”,其文献记载中大量违反科学常识的知识和公式,却是一门用于思考物质及其内部运动过程的最发达的语言。因此,关注炼金术能帮助当代人反思和重构古典时期的绘画本质和艺术理论。
作为利用水与石混合的例证,绘画等视觉艺术是其一,炼金术是其二。在炼金术中,贤者之石是终极目标;而在绘画中,通过水与石的关系最终表现出独一无二的图像和色彩是终极目标。炼金术和绘画一样,其本质是实验室中复杂、肮脏、混乱而漫长的实验,这些实验的成功率不高,失败的案例也很多,并且绝非仅靠文本功夫就能深入探究,必须结合充分、专业、倾尽全力的实践。“物质性的记忆”构成了绘画的主体,而本书正是通过对炼金术常见步骤的分析解读,重现并反思油画画布上细腻的颜料纹路、笔触技巧和调配秘诀,从而有效地充实和巩固艺术史学的“理论地基”。
-媒体/名人推荐-
真正的原创之作。它会让你以不同的眼光看待画作,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颜料。
——《波士顿环球报》
最好的撰著常常能展示一个新世界。本书充满了详尽的描述和富有启发的洞见,向读者展示了绘画材料、笔触技巧与万物的炼金术。此书将永远改变您的看画方式。
——《哥伦布电讯报》
漫游在大都市里,需要在看艺术之余小憩一下,我去书店买了《绘画是什么?》并坐下来开始阅读。当我再次起身时,艺术看起来不一样了。这部埃尔金斯的最佳作品教给你如何更近距离地看并看到更多。
——《艺术期刊》,大卫•凯利
2024年3月24日 想读
我不会画画 豆瓣
作者: [英]莉迪娅·克鲁克 译者: 阎伟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3
《我不会画画》是一本写给各个年龄段没有美术基础却热爱艺术的读者的绘画启蒙书。书中为读者准备了可以释放想象力的绘画空间,旨在帮助读者学习绘画中的打点、阴影、曲线和轮廓技巧,然后以简单、有趣的方法教会读者绘制充满艺术感的图案、立体模型、各种场景和人物动作。当读者拿起笔,跟着作者的建议和说明一步步进行到最后,也许会惊呼出声:原来我会画画!
2024年3月24日 想读
穿行社会 豆瓣
作者: [德]亚明·那塞希 译者: 许家绍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 1
在这个众声喧哗自说自话的时代,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眼光,或许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启发,更好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作者在这本以其自身经历为素材所撰写的社会学故事中追问道:世界变得越来越快,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如何应对关于现今世界的不同观点?作者既是一个漫游者,又是一个流浪者,还是一个旅行者,但更是一个观察者。他并未揭穿现实生活的假面具,而是用他敏锐的目光带领我们穿越社会的丛林,透视了隐藏在看似正常和平庸的事物背后的特殊性和陌生感。作者认为,当今社会没有多少空间和时间留给个体,因为个体多样的生活世界和角色总是与他人交织在一起。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后现代社会的结构提出了一系列明晰的看法。
2024年3月24日 想读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 豆瓣
The Works: Anatomy of a City
7.6 (7 个评分) 作者: [美] 凯特·阿歇尔 译者: 潘文捷 南海出版公司 2018 - 4
《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是一本科普图书,生动有趣地讲述城市是如何运转的。
纽约这座繁华都市拥有极为密集的基础设施群。这里的每一天,二十八条地铁线要运送乘客四百五十万人次,足以绕地球三圈的地下电缆要满足市区堪比欧洲小国的用电量,供水系统要输送数百万吨净水,垃圾处理系统要将两万五千吨垃圾运出城外。
如此巨大的工程量能平稳高效地达成,都仰赖于强大的基础设施。这座永不停歇的不夜城,是我们了解现代大城市运转原理的样本。城市规划专家凯特·阿歇尔运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与精致的图画、详实的数据,带领我们探索现代都市背后的奥秘。
2024年3月24日 想读
观察者 豆瓣
La giornata d'uno scrutatore
7.6 (12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毕艳红 译林出版社 2022 - 1
🟡聚焦荒谬的真实,抨击真实的荒谬
人在什么限度内可以称为人?何为幸福的真谛?
🟡都灵•选举站•监票员的一天
故事脱胎于卡尔维诺1953年、1961年的候选人和监票经历
🟡《观察者》简体中文版初面世,收录卡尔维诺谈《观察者》:
✍️十年磨一剑——
“为了写出这部如此短的小说,我花费了十年时间,比我以往的任何作品所用的时间都长”;
✍️挑战写作舒适区——
“我在《观察者》中涉及的主题,即那种先天的不幸与痛苦,生育的责任,都是我以前从来不敢触及的”;
✍️标志着卡尔维诺新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终结——
“卡尔维诺在小说与散文充分融合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内容简介】
《观察者》的主题,即那种先天的不幸与痛苦,生育的责任,都是我从来不敢触及的……这篇如此短的小说花费了我十年时间,比我以往的任何作品所用的时间都长。
1953年的选举中,奥尔梅亚被任命为都灵一家投票站的监票员。对手党派为了拉选票,引导成群的残障人士参加投票:在吠叫、大笑声中,在各种可怕的畸形人中,他们收集着那些卧床不起的病人的选票。奥尔梅亚旁观着,反思着,他想要力挽狂澜……
【名人评价】
博尔赫斯、马尔克斯和卡尔维诺三人同样为我们做着完美的梦,三人之中,卡尔维诺最温暖明亮。
——约翰•厄普代克
卡尔维诺的想象像宇宙微妙的均衡,摆放在伏尔泰和莱布尼兹之间。
——艾柯
卡尔维诺教会我独创性与历史本身同等重要。
——帕慕克
当世界末日来临,我想不出有比卡尔维诺更好的作家来陪伴。
——拉什迪
有一段时间我似乎是理解了,后来一想什么也没有理解,因为他的头脑实在太复杂了。卡尔维诺的书值得反复阅读。
——莫言
我不能强求大家喜欢他的每一本书,但是我觉得必须喜欢他的主意:小说艺术有无限种可能性……我还没有探索无限,比卡尔维诺差得远。
——王小波
批评家们乐于把卡尔维诺与纳博科夫和博尔赫斯相提并论,实际上,卡尔维诺的影响力要更大,也更持久些。……卡尔维诺的故去,意味着纯文学的终结。至少对于西方文学来说是如此。
——陈晓明
2024年3月24日 想读
不羁的水域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印]苏尼尔·阿姆瑞斯 译者: 王庆奖 / 朱丽云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4 - 3
亚洲的历史是由水域塑造的历史。在《奔腾不息:雨、河、岸、海与亚洲历史的塑造》一书中,历史学家苏尼尔·阿姆瑞斯通过亚洲的雨水、河流、海岸和海洋的故事,以及试图控制它们的气象观测员、工程师和农民的故事,重新审视了亚洲的历史。从印度的角度来看,他展示了对水的梦想和恐惧如何塑造了政治独立和经济发展的愿景,激发了人们通过水坝和水泵重塑自然的努力,并扭转了国家内外的紧张关系,为读者思考亚洲历史进程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启发。
2024年3月22日 想读
现代与现代主义 豆瓣
作者: [美国] 卡尔 译者: 陈永国/傅景川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 8
冲破传统禁锢的先锋实验,导致文化转型的现代文本。《现代与现代主义》以敦厚了理论和超凡的想像熔四十年历史和思想史于一冶,把色彩斑斓的现代主义运动呈现给单调划一的后现代语境,或许能为当下对全球化爱恨交织的复杂心理提供一种深度的历史感。
2024年3月20日 想读
旁观者 豆瓣
作者: [美] 柯林·韦斯特贝克 / [美] 乔尔·迈耶罗维兹 译者: 张雯 浙江摄影出版社
本书是研究街头摄影的里程碑式著作,由著名摄影批评家柯林•韦斯特贝克和著名摄影师乔尔•迈耶罗维兹历经15年研究合著而成,自1994年首版出版以来就被誉为街头摄影的“圣经”,英文原版书在海外发售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本书探讨了街头摄影的发展史,分析了从19世纪到20世纪活跃在这一领域的摄影大师的创作,如尤金•阿杰、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保罗•斯特兰德、布勒松、布拉塞、安德烈•柯特兹、罗伯特•弗兰克、黛安•阿巴斯、加里•维诺格兰德、海伦•莱维特等。此次最新修订版收录了更多的研究材料,探讨了进入数码摄影时代后,街头摄影的发展趋势。
2024年3月19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