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尔凯姆异世界同位体 - 标记
美国内战前反奴隶制政治的兴起 豆瓣
作者: 杜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 - 3
美国的建国一代“容忍“了奴隶制的存在,直到19世纪40年代,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没有想到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奴隶制的消亡。但仅仅二十年后,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美国陷入内战,奴隶制随之被彻底摧毁。反奴隶制政治的兴起和胜利,可谓是“美国历史上最奇特的政治和思想反转之一”。本书以废奴运动为中心,从三个层面探讨美国内战前反奴隶制政治的兴起。首先,考察1835年邮件运动,分析废奴主义者如何突破国家权力和白人社会的双重压力,推动奴隶制问题的全国化和政治化。其次,以“人身自由法”为中心,分析废奴主义者如何推动北部州制定不利于奴隶制存续的法律,进而推动地方层面的反奴隶制政治的发展。最后,从“奴隶主权势”观念入手,研究废奴主义者创造的政治话语和观点如何影响和塑造了美国的政治文化。本书认为,废奴主义者持续的抗争行动,改变了全国政治的结构和话语,促使国家权力着手切断奴隶制与联邦政治之间的关系,直接促成了反奴隶制政治在19世纪50年代的全面兴起。
2023年6月21日 想读
试谈另一个中世纪 豆瓣
Pour un autre Moyen Age
作者: [法] 雅克·勒高夫 译者: 周莽 商务印书馆 2014 - 6
《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收录了负有盛名的法国的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的关于中世纪的研究文章,论及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等概念,通过这些研究来审视中世纪社会的历史。作者结集展现这些文章是想对后工业时代西方的历史人类学的建构有所贡献,为中世纪历史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元素。
2023年6月21日 想读
法国旧制度时期的地下文学 豆瓣
The Literary Underground of the Old Regime
作者: 【美】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 译者: 熊颖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 - 7
本书是著名的欧洲文化史学者罗伯特•达恩顿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由盗版书商、雇佣文人、串街小贩、走私者以及警方密探所构成的隐秘世界,一个启蒙运动的“地下社会”。通过大量使用未曾披露的瑞士出版商纳沙泰尔印刷公司的第一手档案资料,并补充巴黎警察局、巴士底狱和印刷商书商协会的档案,本书首次揭示了已经消逝于历史的18世纪“地下文学”的迷人故事。
2023年6月21日 想读
未曾发生的历史 豆瓣
作者: [英国] 尼尔·弗格森 译者: 丁进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 9
《未曾发生的历史》是一部以严肃的学术态度、从新颖的切入角度深入人类历程的历史著作。它对历史决定论垄断性的盛行加以反思,并赋予偶然性以恰如其分的地位,为历史还原其真实面目。藉此,迷失于目的论历史叙述中的人类终于得以面对质朴的历史细节本身,并对未来作出不再被误导的展望。
书的内容是对世界历史进行一系列假设分析研究,包括“没有克伦威尔的英国”、“英国的北美”、“德国皇帝的欧洲联盟”、“希特勒的英国”等9章。
2023年6月20日 想读
爵士乐聆听指南 豆瓣
作者: [美]约翰·F.斯韦德(John F. Szwed) 译者: 任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4
爵士乐被认为是美国唯一的原生态艺术形式,是最能体现美国文化的音乐形态。它在100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不同形式和风格的演变,参与塑造了美国文化和当代历史。
美国人类学家约翰·F. 斯维德也是从事非裔美国人历史与音乐研究的专家,他在本书中探讨了爵士乐的本质、不同流派爵士乐的特点,以及爵士乐是如何塑造美国文化的。作者考察了音乐人之间的交流、黑人文化对早期爵士乐的塑造、流派之间的互相影响和嬗变,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严谨态度,以及他对爵士乐的深刻认识——爵士乐本质上是包容、开放而不受拘束的。
2023年6月18日 想读
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殷海光 / 林毓生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8 - 11
本书最初是由台北狮谷出版公司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的,后来台北远流出版公司于一九八四年曾发行再版。这本小书今天得以与大陆读者见面,笔者内心甚觉快慰。书中主要收集了作者于一九六○年负笈来美以后与先师殷海光先生之间的通信。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2023年6月16日 想读
英格兰的故事 豆瓣
The Story of England
作者: [英]迈克尔·伍德 译者: 沈毅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3 - 5
这是一本讲述英格兰历史的著作,但与一般英格兰历史类图书通过选取大人物和重要事件完成整体叙事从而塑造英格兰国家形象不同,《英格兰的故事》恰恰相反,伍德试图通过一个固定的村庄(凯伯沃斯)和在村庄中绵延的家族于整个英格兰历史中的变迁来展现时代。伍德选取的凯伯沃斯既无知名城堡建筑,也无名人诞生于此,但无名之辈的生命历程堆叠讲述的历史有血有肉,充满感染力。它的可贵之处还在于,经历了和众多英国村庄类似的形成过程并度过漫长黑暗的中世纪后,凯伯沃斯“战胜”了更多如今已经消泯的村镇,稳健地顶住了工业浪潮的冲刷,逐渐从农业社会迈入现代世界,成为每一个英国人都熟悉的英格兰的一部分。这里声名不显,却代表着从未中断的家族系谱,世世代代见证英格兰的变迁,堪称由普通人制造的偶然奇迹。
2023年6月15日 想读
西方共和主义思想史论 豆瓣
作者: 萧高彦 商务印书馆 2016 - 7
本书为台湾政治学者萧高彦教授以共和主义思想家理论体系的阐述为主轴,并且辅之以思想史以及时代问题意识背景,力图对西方共和主义思想提供全面性的观照以及系统的分析。本书最初由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于2013年出版,此次中文简体字版据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授权排印,为在中国大陆地区首发。
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是西方重要的政治思想典范,渊源于古典时期希腊与罗马的政治思辨,并且在文艺复兴之后,与现代民主政治及宪政主义结合,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历史的轨迹。在清末民初,也曾经对中国的政治意识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西方共和主义思想史论》追溯西方共和主义的思想史,分析的对象包括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马基亚维里、卢梭、孟德斯鸠、《联邦论》、西耶斯、康德、黑格尔,以及当代的政治理论家阿伦特、施密特与史学家斯金纳。作者以“史论”的体例,详细地分析了每一位思想家的时代背景、问题意识、概念架构,以及论述精义。本书呈现了古典共和主义以权力平衡为核心的政治艺术,以及有现代政治变迁的过程中,共和理念与宪政主义以及人民主权分别结合之后所产生的“宪政共和主义”与“民主共和主义”的对立与辩证发展。
历史的历史 豆瓣
A History of Histories
8.7 (6 个评分) 作者: [英] 约翰•布罗 译者: 黄煜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7
《历史的历史:从远古到20世纪的历史书写》是一部关于各种历史的历史,西方两千五百年文明里的史家和历史作品,都可以在本书里综览,读者可以看到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李维、塔西佗、比德、弗罗瓦萨尔、克拉伦登、吉本、麦考莱、米什莱、普雷斯科特、帕克曼等西方史学长河里的明星。
在这部气势恢宏的史学史巨著中,作者把史学放在文明和社会的框架里来叙述,以饶富文学趣味的精彩笔调详析史家及其作品,告诉我们史家如何选择、讲述、研究和评断历史,使希腊到今日的史家作品再次恢复生气,向读者诉说着不同种类“历史”诞生及衰落的“历史”,点出“历史”的核心问题:史家如何处理自身经验和时代问题。
对于想一窥史学堂奥的读者而言,这是一部深具收藏价值的史学史导读。本书也希望改变我们对历史的看法,它驱除了历久不散的迷思。书中提及史家对自身时代与文明的看法,其观点不仅出人意表,也令人耳目一新。
2023年6月15日 想读
天朝的崩溃(修订版) Goodreads 豆瓣
9.5 (78 个评分) 作者: 茅海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10 其它标题: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本书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作者抓住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展开叙述。从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兵员训练到作战战术的运用;从后勤、兵力动员、兵员调动到军费的来源、筹集与分配,更涉及交战国可用于战争的经济实力、负责运筹帷幄人员的心态、他们的战争观(从文化层面言)、战术观(从军事角度言)等等。这些面相在过去的鸦片战争研究中或被忽视,或语焉不详,但在本书中却得到充分的展现。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重大,也是中国百年国耻的开端,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本书对当时的人和事的评价,均从事实认定来加以判断,尤其严肃检讨清朝奏折中呈现的天朝心态,直指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该书展现的严谨论证破除过去误谬之学术性,以及避免再蹈历史错误覆辙之强烈爱国情怀,令人读之震撼动容。
《天朝的崩溃》出版十余年,流传较广,影响颇大,学术价值历经时间考验,已广为读者肯定推崇,即在海外,都成为治近代史之学者、学生,以及一般人士广泛阅读的著作,视之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修订版全面核订了注释、引文中的错讹,重排精装,列入“三联哈佛学术丛书二十年纪念版”再刊。
2023年6月14日 想读
私人生活史 豆瓣
作者: 菲利浦·阿利埃斯 / 乔治·杜比 译者: 宋薇薇 / 刘琳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8 - 10
《私人生活史》以微观历史的角度,以历史年代为时间纵轴,全面书写个人的私密生活史 ——围墙中男人的权力与女人的权力、老人的权力与青年的权力、主人的权力与仆从的权力,小到家庭争吵,大到王室血案——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基本方面,小到诸如住宅、卧室和床榻,大到诸如家庭生活、家居环境、交友空间、宗教信仰以及生育、教育、死亡等,是现今一部权威的人类私人生活史。
各分卷目录
1. 古代人的私生活——从古罗马到拜占庭
2. 肖像——中世纪
3. 激情——文艺复兴
4. 演员与舞台——从大革命烽火到世界大战
5.现代社会中的身份之谜
2023年6月14日 想读
基督教史 豆瓣
The Story of Christianity
9.7 (6 个评分) 作者: 胡斯托·L.冈萨雷斯 (Justo L.Gonzalez) 译者: 赵城艺 上海三联书店 2016 - 3
本书资料丰富,笔触生动,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可读性极强,堪称当今最受青睐的教会史入门教材。作者摆脱了“西方中心”的倾向,站在普世的高度,对历史上的基督教做了整体、客观的回顾。修订版中,作者在思想时代变化和参考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将叙述时限延伸到21世纪最初十年,增加了许多重要的内容和议题,如妇女在基督教会史上的重要作用、基督教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最新发展、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对话等等。
2023年6月13日 想读
Silence and Voice in the Study of Contentious Politics 豆瓣
作者: Ronald R. Aminzade / Jack A. Goldsto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 9
The aim of this book is to highlight and begin to give 'voice' to some of the notable 'silences' eviden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study of contentious politics. The seven co-authors take up seven specific topics in the volu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s and contention; temporality in the study of contention; 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 contention; leadership in contention; the role of threat in contention; religion and contention; and contention in the context of demographic and life-course processes. The seven spent three years involved in an ongoing project designed to take stock, and attempt a partial synthesis, of various literatures that have grown up around the study of non-routine or contentious politics. As such, it is likely to be viewed as a groundbreaking volume that not only undermines conventional disciplinary understanding of contentious politics, but also lays out a number of provocative new research agendas.
2023年6月13日 想读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豆瓣
作者: Burke, Peter 编 Polity 2001 - 1
The way in which history is written has changed quite dramatically - so much so that the phrase ?the new history? is now commonly used by historians. But what is the new history and how ?new? is it? Is it a temporary fashion or a long-term trend? Will it - or should it - replace traditional history, or can the two coexist in peace?


This second edition of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sets out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examining the most exciting and important developments in the methodology and practice of history. Concentrating on some of the more recent movements, it sets out to place these within the context of long-term changes in the writing of history. Peter Burke is joined here by a distinguished group of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historians including Robert Darnton, Ivan Gaskell, Richard Grove, Giovanni Levi, Roy Porter, Gwyn Prins, Joan Scott, Jim Sharpe, Richard Tuck and Henk Wesseling. The contributions examine a wide range of interdisciplinary areas of historical research, including women?s history, history ?from below?, the history of reading, oral history, the history of the body, microhistory, the history of events, the ?new history?, the history of images, political history and overseas history. This volume has been thoroughly revised and updated for the second edition, and includes an entirely new chapter on environmental history.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is a timely and important account of the new approaches to the writing of history. It has become a key reference work and is used by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in a wide range of disciplines: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women?s studies, anthropology, sociology, politics and literature.
2023年6月12日 想读
但丁传 豆瓣
作者: 【意】马可•桑塔伽塔 译者: 李婧敬 2022 - 3
◎内容简介
但丁•阿利吉耶里(1265—1321),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被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和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以代表作《神曲》闻名后世。马可•桑塔伽塔以但丁的多重身份——作家、哲学家、廷臣、政治家和父亲——为视角描绘了这位伟大的诗人。桑塔伽塔整合了大量意大利中世纪研究的学术成果,厘清了一个复杂的家庭和政治关系的网络,深度剖析了《神曲》为何是一部深受地方和区域政治影响的作品。对于喜爱但丁的人士而言——无论是专业的研究者还是广义上的文学读者——这部丰富、严谨、扎实的全新传记都堪称不容错过的佳作。
◎名人推荐
阅读马可•桑塔伽塔引人入胜的新传记,读者很快就会被迫承认,西方文学的基石之一 《神曲》——一部被认为是崇高的和包罗万象的史诗——居然是残酷的党派争斗的产物, 充斥着当地的丑闻……正是这本传记再现的那个纷争不断的世界以及维系其运转的价值观念照亮了这部伟大的史诗,帮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展开阅读。
——蒂姆•帕克斯,《伦敦书评》
对于那些已经熟悉《神曲》并希望更细致地了解其在意大利历史上的地位的读者而言,这本传记将是最有用和最有趣的……桑塔伽塔的书是一本应急指南,它既向读者介绍了但丁时代意大利半岛的政治局势,又展示了这一背景将如何帮助我们读懂《神曲》这部作品。
——凯尔•斯金纳,《新准则》
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即使你没有读过但丁,也会被本书的内容吸引:它讲述了文学史上最非凡的人物之一和欧洲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时期之一。如果你是一个但丁爱好者,那么这本书将永远是你的无价伴侣。
——A. N.威尔逊,《旁观者》
2023年6月11日 想读
唐宋官私目录研究 豆瓣
作者: 马楠 中西书局 2020 - 11
本书以唐宋官私目录为研究对象,探究唐宋时期书籍产生、流传、复制、结集、散佚、整理、著录的基本情况;探究书籍的卷帙、载体等具体形态,丰富学界关于写本时代与刻本时代书籍目录的认知;还原、梳理唐宋时期书籍史的基本面貌与主要线索;总结官私目录撰作的基础与工作流程,还原结构复杂的史志目录的材料来源。力求突破目录学研究的固有范式,开展出目录学与版本学、书籍史相结合的新路径。
2023年6月11日 想读
知识考古学 豆瓣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9.3 (6 个评分) 作者: [法] 米歇尔·福柯 译者: 董树宝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 - 9
《知识考古学》此次推出的,是新的中译本。
《知识考古学》犹如思想的空中楼阁,以非连续性、断裂、差异的考古学反对连续性、起源、总体化的观念史,通过对话语形成与陈述进行分析,呈现作为主体的“人”和知识在话语实践中被建构的过程,深入剖析“人之死”的主题,最终建构一种基于“话语实践—知识—科学”的考古学。
2023年6月11日 想读
中世纪历史与文化 豆瓣
Das Mittelalter Geschichte und Kultur
6.9 (11 个评分) 作者: [德] 约翰内斯·弗里德 译者: 李文丹 / 谢娟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0 - 9
中世纪并不黑暗,这片沃土孕育了现代欧洲
人物,细节有血有肉,纵论历史大势,高屋建瓴
◎ 编辑推荐
☆欧洲“中世纪”是什么样的时代?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说中世纪看似黑暗愚昧,那如何能孕育出近代欧洲的理性、人文、商业和开辟新世界的闯劲?
☆德国学者约翰内斯·弗里德着眼于历史结构,将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形象与时代大势结合起来。为我们呈现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和教会格局、宗教生活、艺术以及古典文化和理性精神的复兴历程。
◎ 内容简介
从法兰克人的崛起开始,弗里德用不同个人的经历来展开关键性的主题,这些人物包括教宗、国王、学者、传教士或商人。借此,弗里德叙述了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这一千年的政治、社会、宗教、经济和科学发展。如查理大帝统治下的欧洲政治、文化和宗教革新;查理四世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及布拉格宫廷的文化事业;还有英法百年战争和圣女贞德的故事。作者也考察了更宽广的政治和知识潮流,从教宗权、教会大分裂的冲击,到君主制的新理论、法学,再到学术和科学的兴起。
在中世纪,欧洲一直存在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尝试,逐渐形成了精神文化的整体,打下了现代各国家的基础;君权与教权相分离,创造了市民的自由;人们探索着新的领域,从科学研究到发现遥远的国度。中世纪将欧洲引向了通往现代世界的道路。
◎ 名人推荐
这个所谓黑暗的时代从未如此光明和多彩。
——德国《时代周报》
该领域的专家写出的一部综合著作,一部读来非常愉悦的全方位的作品。
——《文学》杂志
弗里德的知识广度惊人,他对这个历史时期的热情令人钦佩……那些对中世纪抱有真正热情的人会因这部雄心勃勃的辩护之作激动不已。
——丹·琼斯,《星期日泰晤士报》
2023年6月10日 想读
中世纪研究导论 豆瓣
作者: [美]詹姆斯·M·鲍威尔 译者: 汪辉 / 喻乐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 11
《中世纪研究导论》是一部综合性的中世纪研究导引,所收录文章均是后续研究的奠基之作,不仅概述了某一研究方向的发展轨迹和架构,而且推荐了阅读材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包括古拉丁文、古文献、中古英语文学、拉丁哲学、法律、音乐等十三个主题,既可以作为教材,供修中世纪导论课程的学生使用,也可以为他们之后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此外,《中世纪研究导论》还吸纳了一些方法论层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保留了一些传统因素,后者对于中世纪学者的训练不可或缺。作者均为英语学界中世纪研究的名家。《中世纪研究导论》在1976年首次出版,1992年增补再版。
2023年6月10日 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