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的时代没有正确的生活 - 标记
皮拉内西 豆瓣
Piranesi
8.0 (12 个评分) 作者: [英] 苏珊娜·克拉克 译者: 王爽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
“这座大宅壮美无限,仁慈无边。”
……
皮拉内西住在大宅里。也许他一直都在那里。
他日复一日地在笔记本上详细记录大宅里的奇迹:无数大厅组成的迷宫,形态各异的雕像,楼梯下方汹涌的潮水,上层大厅里的浮云。星期二和星期五,他会去见那个人;别的时候,他会带上食物去供奉死者。但是大部分时候,他都是孤身一人。
地板上开始出现用粉笔写下的留言。大宅里来了新人。是什么人?想来干什么?他们是朋友吗?抑或如那个人所说,他们会带来毁灭和疯狂?
失落的记录必须被找到,埋藏的秘密有待发掘。皮拉内西原本熟知的世界变得既陌生又危险。
——————————
✪ 奇幻名家苏珊娜·克拉克继2004年首作《英伦魔法师》后,十六年磨一剑的第二部长篇小说
✪ 一部游走在纯文学和幻想小说之间的跨界之作,一本在社交距离时代描摹被“隔离”在异境的孤独之人的寓言之书
✪ 荣获2021年英国女性小说奖,入围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科斯塔文学奖、英国科幻协会奖等
✪《泰晤士报》《卫报》《观察家报》《每日电讯报》《金融时报》《新政治家》《旁观者》 《时代周刊》《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年度图书
✪ 内外双封,黑底烫金,精装典藏
✪ 同步出版:《英伦魔法师》《英伦魔法拾遗》
——————————
一部无与伦比、令人着迷的悬疑小说。这本书是一个宝藏,被冲上了杳无人烟的海岸,等待着被发现。
——艾琳·摩根斯顿(《无星之海》作者)
《皮拉内西》让我叹为观止。它是一个充满奇迹、光彩夺目的叙事壮举,既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悬疑小说,又是一个穿越辉煌的幻想新世界的冒险故事,同时还是对人类境况的深刻反思:一种迷失后又被找到的感觉。
——马德琳·米勒(《喀耳刻》作者)
苏珊娜·克拉克创造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啊!《皮拉内西》是一个精巧的迷箱。
——大卫·米切尔(《云图》作者)
醉伟大的在世作家之一。
——《纽约杂志》
苏珊娜·克拉克的《皮拉内西》的出版巩固了她作为过去一百多年来醉伟大和醉有趣的幻想作家之一的地位。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克拉克有着惊人的想象力和大师般的节奏感,她知道如何运用冷峻的幽默来为宏大的叙事而服务。
——《纽约时报》
没有人像克拉克那样将魔法诉诸笔端……魔法在她笔下流淌,就好像她真的在动手施法一般。
——《时代周刊》
它自始至终都在颠覆人们的期望。一个彻头彻尾的异世界。
——《卫报》
就像一部扣人心弦的惊悚小说,如在高烧的幻梦中——让读者迷失方向却又欲罢不能,自始至终怪异无比。它钻进了人们的潜意识,在翻完最后一页后,还在不断抛出难题。无与伦比。……近乎完美……充满了奇迹和富含感染力的狂喜……与弗兰·奥布莱恩倾注于《第三个警察》中的技巧类似,克拉克运用同样的技巧,让人觉得疯狂的世界也和我们自己的世界一样坚实可靠。
——《星期日泰晤士报》
让人目眩神迷。具有丰沛的想象力和十足的感染力。
——《电讯报》
这个关于怪异的魔法大厅的故事近乎完美。
——《泰晤士报》
一本关于失去和寻找自我的温暖之书,书写人类在变得理性的过程中可能失去的东西。
——英国广播公司
这是一部技法高超的怪小说,它能将你吸引、让你困惑、令你感动,并且往往同时做到这几点!
——《观察家报》
纯粹的快乐阅读,令人心旷神怡——仿佛博尔赫斯写下的有着开头、中间和令人满意的结尾的小说。
——《旁观者》
苏珊娜·克拉克令人期待已久的《皮拉内西》令人折服——既让人困惑、紧张,又让人感动、震惊。……一个从后到前、从里到外倒着讲述的悬疑小说,令人兴奋并产生幻觉。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好像大多数人的头脑都是照相机,但克拉克的头脑却是一个万花筒。
——《新政治家》
2023年11月5日 已读
via Jacintta H,徐慢懒。日记体第一人称。皮拉内西独自一人生活于优美辽阔、内含大海的大宅,渐渐摸透了潮水涨落的规律,掌握了和信天翁、海草、鱼类还有无穷无尽的大厅雕塑共处的生态,详细记录着发生在这个无人世界的一切。
起初以为是个科幻故事,后来发现只是悬疑或者奇幻:至少那个充满大厅的世界并不缺少现代社会常识,它营造的更像是一种与世隔绝的孤立,而非另一个宇宙或异世界的彻底难以理解。
读到一半意识到无尽大厅显然象征无边际的宇宙。但往后读才发现更可能代表记忆不可探寻,大脑无穷无尽。解谜自己的身世比探索这个世界更有趣。但不太喜欢结尾太顺畅地HE了。
喜欢那句:“我说这是个完美的世界。但不是。这里有罪行,就像别处一样。”顿时很哲。
斯通纳 豆瓣 Goodreads
Stoner
8.8 (477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翰·威廉斯 译者: 杨向荣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1
《斯通纳》讲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爱,认同,怜悯,志业,傲骨,信任与死亡。
一个勇者有过的失败不失意的人生: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
美国,密苏里州。来自偏远农场的农家子弟、19岁的威廉·斯通纳进入州立密苏里大学学习农学。自一堂选修文学课为起点, 他的一生就此悄然改变。未来的斯通纳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结婚、生子、教学、退休、衰老、死亡。在他生命的尽头,或许他可以坦然面对这个问题:你的一生,还要期望别的什么吗?
一部蕴含着真诚、激情与紧凑力量的小说,探究了历史洪流所忽视的人性之间的冲突、溃败与幸存,重新唤起思考每个个体独特存在的意义。作者约翰·威廉斯向世人展示了凡人中的勇者在如何生活。
----------------------------------------
◆威廉斯的写作就像被打磨光滑的橡木上反射出本色、持久的光泽。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以不带一丝一毫悲喜的冷静洞察了生活本质的全部。《斯通纳》迟到五十年后畅销,是献给被亏欠的艺术一次迟来的正名。 ——《纽约客》
◆斯通纳活过,然后死去,如你我一样。他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就发生在你我面前,看似平淡。然而,写出这种“简单”却需要天才才能完成。读这本书是一本令人难过却又美妙的阅读体验。 ——《星期日泰晤士报》
◆约翰·威廉斯的《斯通纳》刻画了一个将追求智识当作对抗无意义的战争、拒绝与外部世界作廉价妥协的人的一生。它的意义或许不只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简直是一部几近完美的小说,机构精巧,语言优美,故事动人,展示着一种夺人心魄的完美。 ——《纽约时报》
◆一件文学的珍宝。 ——《明镜周刊》
◆拥有超乎寻常的力量……直击生活的真相,语言清澈优美。它是一部献给所有热爱文学之人的传奇。 ——伊恩·麦克尤恩
◆一本精彩绝伦的小说,既丰富又忧郁,记录着伤痛与失去的同时也留存了美好温柔的时刻。这本小说完美展现了小说艺术的要素,它的叙事节奏与情节构架均堪称完美无缺。这本小说像一条河流,冷静而又流畅的平静笔调裹挟着磅礴延绵的力量。 ——亚当·福尔兹
2023年10月15日 已读
更短更平淡的美国版《凡人之心》,一个虚构上世纪人的一生。
相似的文化圈职业,相似的一二战背景(欧美人不写这个真的会死),连中年出轨都一样,然后是老年倏忽的沉寂。
《凡人之心》借篇幅优势更完整些,晚年看好友接连在自己之前死去也逐渐让人绷紧神经,《斯通纳》里的一切都因为篇幅有限而潦草一提,结婚生女只是年轻时的片刻,因为和妻子关系从不亲密甚至印象不深;中年和女学生偷情、平生第一次领略爱的含义也只是漫长回忆里的一瞬,甚至女学生因此沦为了办公室政治的牺牲品。老年突然得癌更像是不知道如何结尾只好机械降神。
Relish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作者: Lucy Knisley First Second 2013 - 4
Lucy Knisley loves food. The daughter of a chef and a gourmet, this talented young cartoonist comes by her obsession honestly. In her forthright, thoughtful, and funny memoir, Lucy traces key episodes in her life thus far, framed by what she was eating at the time and lessons learned about food, cooking, and life. Each chapter is bookended with an illustrated recipe - many of them treasured family dishes, and a few of them Lucy's original inventions. A welcome read for anyone who ever felt more passion for a sandwich than is strictly speaking proper, Relish is a book for our time: it invites the reader to celebrate food as a connection to our bodies and a connection to the earth, rather than an enemy, a compulsion, or a consumer product.
2023年10月14日 已读
via普通读者群友。
洋溢着幸福泡泡的菜谱回忆录,全家都爱吃爱做饭也太快乐了。对威尼斯青旅门口卖的完美杏酱可颂好感兴趣,学到最有用的知识是奶酪分类和煎炒蘑菇(找口大锅,把整颗蘑菇留开足够空隙放,热油下蘑菇,直到油烤干,蘑菇变棕色滋滋响,撒盐开吃),最有趣的章节是12岁和朋友在墨西哥的冒险(她大吃一通,在旅途半中第一次来了月经;朋友偷偷狂买porn杂志,赌上两个月零花钱,结果怕被海关扣押留在了机场厕所)。当然自始至终写得最好的还是食物develop出来的人际关系和感情,主要是和妈妈的回忆,她神秘遗传和后天习得的对做饭的喜爱。另外你们live to eat人果然示爱方式就是做饭啊。
Why Be Happy When You Could Be Normal? 豆瓣
9.3 (12 个评分) 作者: Jeanette Winterson Jonathan Cape 2011 - 10
Witty, acute, fierce, and celebratory, Why Be Happy When You Could Be Normal? is a tough-minded search for belonging, for love, identity, home, and a mother.
Jeanette Winterson's novels have established her as a major figure in world literature. She has written some of the most admired books of the past few decades, including her internationally bestselling first novel, 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 the story of a young girl adopted by Pentecostal parents that is now often required reading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Why Be Happy When You Could Be Normal? is a memoir about a life's work to find happiness. It's a book full of stories: about a girl locked out of her home, sitting on the doorstep all night; about a religious zealot disguised as a mother who has two sets of false teeth and a revolver in the dresser, waiting for Armageddon; about growing up in an north England industrial town now changed beyond recognition; about the Universe as Cosmic Dustbin.
It is the story of how a painful past that Jeanette thought she'd written over and repainted rose to haunt her, sending her on a journey into madness and out again, in search of her biological mother.
Witty, acute, fierce, and celebratory, Why Be Happy When You Could Be Normal? is a tough-minded search for belonging, for love, identity, home, and a mother.
2023年10月13日 已读
买了很久,是Luna推荐我才开始看,果然是一如既往值得相信的口味。
一本薄薄小书读了半年,拖得太久几乎要成为年度阅读底色。五月开始看时还在搏斗各种dl,边摸鱼看书边狂流眼泪。那么多能identify的拧巴性格特质,但她又那么聪明,懂得坚韧;那么self-reliantly reserved,同时渴望被claimed,渴望爱。在黯淡的青春期里莽撞地寻找阅读作为出口,同时面临着来自家庭和大学的全方面打压。
无法克制自己不在有毒的纠缠的母女关系里代餐渺小一生Jude被领养桥段,但Jeanette的被领养是她糟糕困顿童年的开始,反而是后来费尽心思寻找生母、小心翼翼保持距离更像是允许自己被爱的过程。越往后读越轻盈,果然如她所言达到了settlement with life,而不是妥协。她怎么会妥协。
午后曳航 豆瓣 Goodreads
午後の曳航
8.5 (43 个评分) 作者: (日)三岛由纪夫 译者: 帅松生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 11
《午后曳航》表面上描述了一位中年寡妇与一位海员之间干柴烈火般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寡妇之子对海员从极端崇拜到理想破灭,并最终亲手将他心目中的英雄杀死的心理转变过程才是全书的重点。
少年登崇拜船员龙二健硕的身体和精神,然而当他从墙壁的缝隙窥见自己的母亲与龙二的相拥之姿时,他惊愕了。这个曾经与无聊的世间毫无关联的大海的男人也开始考虑结婚,并逐渐适应着陆地生活。对登来说,这既是不可宽恕的屈辱,又是充满敌意的现实下的战书。为了对成人世界进行最后的反击,登与朋友们准备将龙二这个“自己未来的模样”处以死刑。
敏感而唯美的大海,充满情欲纠缠的人性,内心扭曲的少年,以及令人沉迷甚至无法抗拒的死亡,使本书带上了独特奇异、色彩绚烂的“三岛式”烙印。
2023年7月24日 已读
via J,虽然他也是因为我的推荐才开始读三岛。一贯的三岛式炽烈华丽精美绝伦,不变的主题覆盖了对荣耀的空洞渴望,对死亡病态的热爱,和对混沌生存意义的恐惧。喜欢这本里明显的变态,梦幻般的大海上没有陆地世俗的道德标准。
素食者 豆瓣 博客來
채식주의자
8.2 (376 个评分) 作者: [韩] 韩江 译者: 胡椒筒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 - 9 其它标题: 素食者套裝(全兩冊)
亚洲首位国际布克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
我在写作时,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人类的暴力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界定理智和疯狂;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别人。我希望《素食者》可以回答我的这些问题。我想通过《素食者》刻画一个誓死不愿加入人类群体的女性。
——韩江在国家布克文学奖颁奖礼上的 致辞
编辑推荐:
1亚洲唯一布克国际 文学奖获奖作品
连续击败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和大江健三郎代表作《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水死》,阎连科《四书》、“那不勒斯四部曲”终曲《失踪的孩子》等154本全球热门佳作赢得桂冠
同时,这也是布克国际历史上第一次颁奖给单本书(之前都是颁给作者终生成就)
2 享誉全球的现象级杰作,锐利如刀锋,把整个人类社会推上靶场。
荣膺韩国最高文学奖李箱文学奖、全球售出43个国家和地区版权,累计销量突破600万册。《时代周刊》、《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出版人周刊》等60家媒体年度图书。
3 韩国最具国际声誉作家代表作!诺贝尔文学奖热门候选
作为韩国文坛的中坚力量,韩江极有可能成为韩国当代作家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人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文坛领军人勒克莱齐奥
像《素食者》这样精彩描写性与疯狂的杰作,理应获得巨大的成功。
——布克文学奖得主、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伊恩·麦克尤恩
4与《三体》并列选入十年十佳
2019年美国权威杂志《连线》将《素食者》选入10年来10本最佳类型小说之列,同时入选的还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被掩埋的巨人》和刘慈欣的《三体》。
5 女性写作巅峰之作
入选《纽约时报》21世纪15本重塑我们思想和写作的女性写作杰作书单
6 借阅人数超过《82年的金智英》
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于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针对全国845个图书馆的借阅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解忧杂货店》成为20-29岁人群最爱图书。
继《解忧杂货店》之后,《素食者 》超过话题图书 《82年生的金智英》夺得韩国原创文学借阅第一名,文学总借阅率第二名。
7韩国总统文在寅、BTS防弹少年团团长金南俊、red velvet金艺彬、GOT7朴珍荣、大势演员林秀晶真诚推荐
8改编电影入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世界电影单元-最佳剧情片
为了逃避来自丈夫、家庭、社会和人群的暴力,她决定变成一棵树
在英惠的丈夫郑先生的眼中,“病”前的英惠,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不高不矮的个头、不长不短的头发,相貌平平,着装一般,温顺、平淡、文静。正如他所希望的那样,英惠完美地扮演了平凡妻子的角色——料理家务,伺候丈夫,就像千千万万的传统妇女一样。
然而,一场噩梦之后,妻子却突然开始拒绝吃肉,拒绝为家人准备荤菜,甚至到最后,她开始拒绝自己的“人类”身份,把自己当成了一株植物,一株只需要阳光和水,谢绝任何食物和交流的植物。而随着她被动的反叛以越来越极端和可怕的形式表现出来,丑闻、虐待和疏远开始让她螺旋进入她的幻想空间。在精神和身体的完全蜕变中,她现在危险的努力将使英惠——不可能的、狂喜的、悲剧性的——远离她曾经为人所知的自我。
《素食者》以一种抒情却又撕裂的风格,将柔情和恐怖微妙地融为一体。揭示出强烈反抗对女主人公和她身边所有人的冲击。这本凝练、精美而又令人不安的书将长久萦绕于人心,甚至潜入读者的梦中。
——国际布克文学奖主席博伊德·唐金
作为韩国文坛的中坚力量,韩江极有可能成为韩国当代作家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人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文坛领军人勒克莱齐奥
像《素食者》这样精彩描写性与疯狂的杰作,理应获得巨大的成功。
——布克文学奖得主、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伊恩·麦克尤恩
这部小说里那种近乎于变态的诱惑,恰恰源自字里行间的画面诗意。它们暴力又情色,彷彿恶梦。读这本书的过程仿佛置身于充满了奇花异草的房间,浓浓的香味会扼住你的喉咙、让你睁大眼睛、震惊不已。
——荷兰《阿姆斯特丹人杂志》
翻开这本书那你就准备好被切成薄片,被涂上颜色,被拍打,被爱抚,被撕成碎片,被震惊,摇摇欲坠吧!
——美国小说家阿米莉亚·格雷
2023年7月18日 已读
via适野。第二本韩江,太好。看标题以为是和缓包容生态女权,实际上是一种以身体为基础的暴力抵抗。
第一章从第一句自我代入到最后一句:典型东亚普女,沉默寡言,性格温顺,不提要求,工具型妻子,只有读书这种人畜无害的爱好。但转变忽然发生时仿佛受到自我宗教的启发,彻头彻尾地心死。丈夫的角色也是典型东亚空心男人,既不了解广义的女人也不认识具体的妻子。原生家庭更窒息,一旦女婿开口求助第一反应就是“对不起给你家添麻烦了”,好像21世纪版贩奴。家庭聚会是一场过于直白的绞杀,唯有姐姐掺杂着责任感和爱一直在挣扎着维护她。
第二章虽然炽烈但过度美化了艺术创作,合理化了姐夫的强奸。
第三章看似平平无奇,但万籁俱寂的顿悟是,原来所有女人都有同样的命运。姐姐你终于明白了吗,英惠只是比你更早地经历了这些阶段,现在轮到你崩溃了。
噙满口水 豆瓣
침이 고인다
8.9 (24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爱烂 译者: 徐先哲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 - 4
《噙满口水》由8部短篇小说构成,涵盖了家庭问题,城市和年轻人,包括了城市漂泊一代的租房问题和就业困难问题、不同习惯不同世界的人因为合租而产生的摩擦和细微的心理变化、青年上班族的奔波和生计、甚至描写了韩国青年一代彷徨而迷茫的就业升学等主题。
2023年7月17日 已读
第三本金爱烂,稳定地好。又是在火车上读的,再次验证我只有赶due和出门才看书。
喜欢第一篇《多雅生活》和《经过子午线时》,灰败东亚高中生日子。怀疑鹭梁津是金爱烂现实生活中熟悉的环境,在故事里反复提及。
与书同名那篇《噙满口水》非常好,主角年龄也更符合我当下的状态所以很能理解。虽然因为我没有工作,会更自我代入学妹而非“我”的角色。但我目前生活和工作疏离的状态又类似“我”。对同居者微妙的心态也很熟悉:和人一起吃饭让自己变得“正常”,但对方种种不良习惯也难以忍受,想要对方搬走只因为对方不吃蔬菜这样听起来荒唐的小事。
写得很不错的还有这段。学妹模仿“我”的腔调讲话,用她的电脑看收藏夹里的网站和书影音,让她感觉被抄袭。这种感觉太普遍了以至于所有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豆瓣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8.6 (202 个评分) 作者: [美]洛莉·戈特利布 译者: 张含笑 果麦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1 - 7
这是一位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讲述了发生在诊室中的故事。在这个小小的密闭空间里,人们会展现出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也是在这里,人们获得了陪伴和倾听,也获得了宝贵的觉察、成长与改变。

在书中,我们会看到四个来访者的故事,他们是:

一个四十多岁、事业成功、自以为是,认为身边所有人都是蠢货的好莱坞制片人;

一个三十多岁、刚刚新婚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时日不多的大学女教师;

一个六十九岁、离过三次婚,感觉孤独绝望,声称生活再不好转就要在七十岁生日当天自杀的老太太;

一个二十多岁、有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中频频受挫的姑娘。

同时,书中还有第五个寻求帮助的人,那就是治疗师自己。她是一个单身的职场妈妈,四十多岁时遭遇失恋,几乎崩溃。有朋友对她说“或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于是她也给自己找了一位心理治疗师。当她切换到来访者的位置,坐到另一位心理治疗师的沙发上诉说自己内心的脆弱与悲伤,就更能感受到心理治疗为何具有治愈和改变的力量。

这本书从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双重视角展现了心理治疗的过程,让我们发现:无论身份背景有多相异,人类面对的烦恼其实都相通——爱与被爱、遗憾、选择、控制、不确定、死亡,这些都是我们身而为人必须共同学习面对的议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切肤之痛和生命困境,都能在这本书中得到共鸣、找到希望。

本书是2019年美国众多媒体推荐的心理自助书——它荣登《纽约时报》《时代》《人物》《综艺》等媒体年度必读书榜单,是美国亚马逊当年度销售TOP10图书、哈佛商学院年度推荐图书,它的有声书版本也是当年Audible非虚构类有声书第一名。刚上市一个月,这本书就冲上了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TOP100和《纽约时报》畅销榜;出版两年来,已经在全球授权了四十多个语言版本,总销量超过七十万册,并且正在拍摄电视连续剧,由曾出演《绝望主妇》的知名演员伊娃·朗格利亚担纲主演。

享誉全球的心理学泰斗、美国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终身荣誉教授欧文·亚隆为这本书写下推荐语:“我读心理治疗的书超过半个世纪了,但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书:这么大胆、这么直白、这么多好故事,又这么深刻而引人入胜。”

国内知名心理学家李松蔚为这本书担任专业审校,并写下推荐序:“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灵魂的方寸之地一寸寸探索。越往下,越是晦暗幽深,于无声处听惊雷。”
2023年6月20日 已读
via象tl。很好的好莱坞剧本式page turner,前两天赶due时忍不住一直看。只是作为心理治疗师的回忆录缺少了我希望看到的真实内容。
喜欢的部分是作者抽丝剥茧写自己回避痛苦、拒绝相信分手的预兆、拖延写书、害怕健康出问题、害怕中年一事无成,解释无可避免的所谓人生问题:孤独,自由,死亡和无意义。以及写其中一个病人/来访者,年轻时遭遇家暴放任孩子受伤自己逃避责任,年近70忽然遇见了新的伴侣和朋友,却为这种不熟悉的可能性而惊慌。讽刺的是她的女儿找了男朋友也家暴,人真的很容易落入熟悉的相处模式。
怪房客 豆瓣
Le locataire chimérique
8.0 (15 个评分) 作者: [法] 洛朗·托波尔 译者: 夏旻艳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 - 3
★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金棕榈奖、金熊奖得主罗曼•波兰斯基自导自演,法国最美女星之一阿佳妮倾力出演,20世纪经典悬疑恐怖片
★ 《怪房客》完美诠释了萨特口中的“他人即地狱”。
★ 日常生活构筑起的梦魇,一个令人窒息的世界,怪诞的人物配合着荒唐的悲剧。那些陷阱或真或假,把人一步步引向迷失,眼见的一切只有“恐惧”。
特雷尔科夫斯基经人介绍搬进一栋老式公寓。前任女租客躺在医院中生死未卜,她是从租住房间的窗口跳下去的。她为什么要跳楼?特雷尔科夫斯基无暇顾及。他请来朋友庆祝乔迁之喜,却因声音太响遭到邻居投诉。他想成为一个完美房客,但事情发展偏离了他的认知。
各种怪事层出不穷:房间被人强行 闯入,他想要报警,却被房东喝令禁止;他在房间的墙壁上发现一个洞,从里面挖出鲜血淋漓的牙齿;他看见一个和女租客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出现在了对面大楼;还有人趁他睡觉时给他换上了女人的衣服……他突然明白,这栋楼的居民是想把他变成原先那位女租客的样子!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切都是他的妄想还是现实?疯了的是邻居还是自己?特雷尔科夫斯基走到窗口……
2023年6月14日 已读
via H,《普通读者》Ep. 54。
被邻居和房东逼疯的巴黎租客,如履薄冰怕被投诉噪音的新家生活,活着的卑微和人际关系的冷漠,好像最近刚看的Beau Is Afraid开头,都是都市生活对人的异化。
毫不怀疑会是心理恐怖电影绝佳剧本,看了眼果然四五十年前就有人拍了,但这个人是波兰斯基………
一个女孩的记忆 豆瓣 Goodreads
Mémoire de fille
8.1 (43 个评分) 作者: [法]安妮·埃尔诺 译者: 陈淑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 - 10
在《一个女孩的记忆》这本新书中,安妮·埃尔诺重温了1958年夏天在诺曼底担任夏令营辅导员的经历,并讲述了她与一个男人度过的初夜。当他移情别恋时,她意识到她已经把自己的意志交给了他,像是没有了主人的被征服者。六十年后的今天,作者发现自己可以抹去中间的岁月,重新回忆这个她曾想完全忘记的年轻女孩。将那个夏天不可磨灭的记忆带入现实,埃尔诺发现,她写作生涯的重要和痛苦的起源是建立在耻辱、暴力和背叛的基础之上。
2023年6月13日 已读
via普通读者。似乎是L’évènement前传。开头18岁独自出门那段好像莱农,临近结尾和好友R在英国交换的放纵时日也很莉莱。夏令营时对陌生男人狂热的迷恋简直太典型的母题洛丽塔,最近一年看了太多这样的书和电影,这本更接近丹麦片Rose,写法比干枯的Consent更合我口味。最喜欢的其实是对暴食、停经和控制体重的描写,一场自我身体拉锯。发觉自己判断会不会喜欢一本写女人的书的标准之一就是,提到女性身体会不会写到负面身体经验,如果有,就会产生一种自己人的亲密。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7.0 (9 个评分) 作者: 韓江 译者: 張雅眉 漫遊者 2019 - 9
國際曼布克文學獎得主 韓江 最新作品
再度入圍國際曼布克文學獎決選
英國《衛報》選為「今日之書」

  白是嬰兒的臉,是還沒蒸過的半月糕,美得彷彿不存在於這世上。
  白是遇害的幽靈將身軀投進白色燭芯的火焰。
  白是某種費力想跟自己內在的某部分訣別的人。
  白是老家夜晚一同傾瀉而下、映入眼簾的數千顆星星。
  白是沉默凝結成最小且堅硬的物品。
  白是舊的痛苦尚未完全癒合,新的痛苦尚未完全裂開。無法化為完全的光或完全的黑暗的一天天。

  65篇對白色的冥想,65種關於白色的記憶。
  這是韓江在白紙上費力寫下的小說,是描述一切白色事物的小說。
  她以冷靜的筆調,精鍊的詩意文字,寫下蘊含炙熱能量的冰冷思緒。
  白是一切的開始,也是結束。
  我們不都是從「白」出來,又走進「白」裡的嗎?

  〈半月糕〉

  那瞬間我突然想到這嬰兒的死亡。我在這個故事中長大。幼小的動物中最軟弱的動物,像半月糕一樣白嫩又美麗的嬰兒。我在她死掉的地方出生,在那裡成長。

  〈笑得很白〉

  你笑得很白。
  若人們這樣形容,就代表你是某種靜靜忍耐,費力想笑出來的人。
  他笑得很白。
  若人們這樣形容,就代表他(或許)是某種費力想跟自己內在的某部分訣別的人。

  〈方糖〉

  堆在白色紙張上的正六面體構造,完美得近乎端正,對女人而言,就像是什麼美得過份的事物。……有些記憶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毀損,痛苦也是一樣。時間會影響並破壞所有一切的這句話,並非事實。

  〈蕾絲窗簾〉

  那女人走在結冰的路面上時,抬頭看向某棟建築物的二樓。鏤空的蕾絲窗簾擋住了視野。不知是否因為有某個不會變髒的白色事物在我們裡面翻滾蕩漾,所以每每面對那種整潔的事物時,內心才會覺得感動?

  〈白石〉

  雖然女人覺得石頭白到可以透視,但事實上並沒有透明到可以看見裡面。(其實那只是一顆平凡的白色石頭。)女人偶爾會把石頭拿出來放在手掌心。若能將沉默凝結成最小且堅硬的物品,想必就是這種觸感。

  〈所有白〉

  藉著你的雙眸,會在白菜心最明亮的深處,看見最被珍藏的嫩葉。
  會看見在白天升起的寒冷弦月。
  總有一天會看見冰河,會仰望那冰塊——它在每個彎曲的稜角,形成偌大的青色影子,因為不曾擁有生命,感覺反而更像神聖的生命。
  會在樺樹林的沉默中看見你,會在冬天太陽升起的寂靜窗中看見你。灰塵隨著從傾斜的天花板照射進來的光線晃動、散發光芒,會在那之中看見你。你會在那白色當中、在所有的白當中,深吸最後一口氣。
2023年6月11日 已读
via徐慢懒。非常短,在鹿特丹返程火车上二十分钟就翻完了。称不上散文诗,但也不足够叫小说的超短篇合集,主题先行的“白”,虽然悲悯的基调还不错,但总体寡淡。最喜欢的一篇是《哈气》,“那是我们活着的证据”。还有写早夭婴儿的脸像半月糕,“尚未蒸过的半月糕美得仿佛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一样。然而,当我看到装盘后的松糕上粘着横七竖八的松叶,不禁感到很失望”。
还有写白色床品,“你是珍贵的人,你的睡眠是纯净的,你活着并非一件惭愧的事”。
豆瓣 Goodreads
7.4 (48 个评分) 作者: [韩]韩江 译者: 胡椒筒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2 - 8
我想让你看到干净的东西,比起残忍、难过、绝望肮脏和痛苦,
我只想让你先看到干净的东西。
国际布克文学奖得主 韩江
再度入围国际布克文学奖之作
英国《卫报》评选“今日之书”
这是韩江在白纸上用力写下的小说,是63个有关白色事物的记忆。
------------------ -----------------
白是那个半月糕一样白皙、美丽的孩子。
白是一只收起翅膀躺在芦苇边的白色蝴蝶。
白是悄然无声、不悲不喜从天空降落的一万片雪。
白是时间在苍白的光芒里流逝。
白是我一生经历过的所有记忆。
白是易碎易毁、瞬间消失的美好事物。
白是一度死去或被摧毀过的人,在被熏黑的残骸之上,坚持不懈地复原自己,因此至今仍是崭新的人。
白是鼻腔里呼出的白色水汽,是我们活着的证据;是我们的生命,是一种以虚白且清晰的形态散布于虚空的奇迹。
白是在黑暗中燃烧的白色火花,是不灭的信念。
我相信,若相信不会被摧毁,便不会被摧毁。
2023年6月11日 已读
via徐慢懒。非常短,在鹿特丹返程火车上二十分钟就翻完了。称不上散文诗,但也不足够叫小说的超短篇合集,主题先行的“白”,虽然悲悯的基调还不错,但总体寡淡。最喜欢的一篇是《哈气》,“那是我们活着的证据”。还有写早夭婴儿的脸像半月糕,“尚未蒸过的半月糕美得仿佛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一样。然而,当我看到装盘后的松糕上粘着横七竖八的松叶,不禁感到很失望”。
还有写白色床品,“你是珍贵的人,你的睡眠是纯净的,你活着并非一件惭愧的事”。
Dr. Jekyll and Mr. Hyde 豆瓣
作者: Robert Louis Stevenson Dalmatian Press 2005 - 2
2023年5月8日 已读
补标,大一阅读课。经典黑白对立和哥特风格,和弗兰肯斯坦类似的非人而类人的痛苦,对造物主的天问。
小王子 豆瓣 Eggplant.place Goodreads
Le Petit Prince
9.1 (1194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 译者: 马振聘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8
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在地理学家的指点下,孤单的小王子来到人类居住的地球。
小王子发现人类缺乏想象力,只知像鹦鹉那样重复别人讲过的话。小王子这时越来越思念自己星球上的那枝小玫瑰。后来,小王子遇到一只小狐狸,小王子用耐心征服了小狐狸,与它结成了亲密的朋友。小狐狸把自己心中的秘密——肉眼看不见事务的本质,只有用心灵才能洞察一切——作为礼物,送给小王子。用这个秘密,小王子在撒哈拉大沙漠与遇险的飞行员一起找到了生命的泉水。最后,小王子在蛇的帮助下离开地球,重新回到他的B612号小行星上。
童话描写小王子没有被成人那骗人的世界所征服,而最终找到自己的理想。这理想就是连结宇宙万物的爱,而这种爱又是世间所缺少的。因此,小王子常常流露出一种伤感的情绪。作者圣埃克絮佩里在献辞中说:这本书是献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
《小王子》不仅赢得了儿童读者,也为成年人所喜爱,作品凝练的语言渗透了作者对人类及人类文明深邃的思索。它所表现出的讽刺与幻想,真情与哲理,使之成为法国乃至世界上最为著名的一部童话小说。
2023年5月6日 已读
补标。
绿山墙的安妮 豆瓣
8.7 (23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露西·莫德·蒙哥马利 译者: 郭萍萍 译林出版社 2010 - 11
安妮是一位父母双亡的孤女,被马修与马瑞拉兄妹从孤儿院接回爱德华岛抚养。安妮富于想象,性格开朗,真诚善良,有一股积极向上,永不服输的精神。在成长的过程中,她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学习,并用自己的真诚善良赢得长辈的喜爱和同龄人的友谊,建立起自身充实而美好的生活。
《绿山墙的安妮》这部世界名著,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发行量达八百多万册。根据原著改编的电视剧曾风靡加拿大,美、英、德、日等国也竞相播放。小说主人公生活的地方,爱德华王子岛的绿山墙农舍,几十年来一直是加拿大闻名遐迩的景点。
2023年5月4日 已读
已经忘了情节,但小时候非常喜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 豆瓣
The Catcher in the Rye
8.1 (52 个评分) 作者: J·D·塞林格 译者: 施咸荣 译林出版社 2010 - 6
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霍尔顿几乎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要真正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他这一辈子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糊里糊涂地叫来了妓女;他讨厌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情不自禁地与她搂搂抱抱。
因此,他尽管看不惯世道,却只好苦闷、彷惶,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说是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
2023年5月4日 已读
补标。初中时非常讨厌,可能是没看懂。
皮囊之下 豆瓣
Under the Skin
作者: [荷] 米歇尔·法柏 译者: 刘文元 2022 - 7
一名神秘女子,驱车游荡在偏僻的公路上,用目光搜索着猎物。她的身材太过傲人,没人注意到,厚眼镜片后那张古怪莫名的脸。
一个个搭车客,各怀鬼胎上了车,他们蓄势待发,下一秒就要向驾驶座上的美艳猎物扑去。
一座地下农场,焦急等待着猎物的到来,剪舌、阉割、催肥、屠宰,送上外星人的餐桌。
狭小的车厢里暗潮汹涌,猎人与猎物前途未卜。
然而,究竟谁是猎人,谁才是真正的猎物?
---------------------------------------------------------------
【编辑推荐】
◆当人类成为外星人饲养的肉猪,才发现人类世界原来如此残忍。
◆在这本书里,人类的命运是被剪舌、阉割、催肥、屠宰,送上外星人的餐桌。
◆经典科幻电影《皮囊之下》原著小说,电影狂揽23座奖杯和111个提名!
◆前1/3像希区柯克电影一样惊悚,中1/3像《发条橙》一样残忍,后1/3像《动物农场》一样绝望。
◆翻开本书,在外星人的眼中,看清人类世界的真相。
◆收录《云图》作者大卫·米切尔所写的序言。
【媒体名人推荐】
整个故事扣人心弦发,疯狂无比,令人毛骨悚然。——大卫·米切尔(《云图》作者)
神作! 令人目眩神迷的极致感官之旅!——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 导演)
一部充满痛楚又行文如诗,令人骇然又才情横溢的杰作。——凯特·阿特金森(《生命不息》作者)
(《皮囊之下》)可与《美丽新世界》和《动物农场》相媲美。——《书单》
(《皮囊之下》)时而华丽,时而恐怖,时而诗意,时而残酷。——《新闻日报》
2023年5月1日 已读
via徐慢懒。普通读者 Ep. 3。原来是悬疑科幻,起初还以为是女人猎艳故事,不过框架还是有趣的。作者是男的有点意外,读了一两章才发现。伦理、性别、环保、动物权益都有涉及一点,但很狡猾地只有暗示没有讨论。有点拖沓重复,不相关人物情节略多。
The Tea Dragon Tapestry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Katie O'Neill Oni Press 2020 - 6
Join Greta and Minette once more for the heartwarming conclusion of the award-winning Tea Dragon series!
Over a year since being entrusted with Ginseng's care, Greta still can't chase away the cloud of mourning that hangs over the timid Tea Dragon. As she struggles to create something spectacular enough to impress a master blacksmith in search of an apprentice, she questions the true meaning of crafting, and the true meaning of caring for someone in grief. Meanwhile, Minette receives a surprise package from the monastery where she was once training to be a prophetess. Thrown into confusion about her path in life, the shy and reserved Minette finds that the more she opens her heart to others, the more clearly she can see what was always inside.
Told with the same care and charm as the previous installments of the Tea Dragon series, The Tea Dragon Tapestry welcomes old friends and new into a heartfelt story of purpose, love, and growth.
2023年4月28日 已读
Tea Dragon系列目前最后一本,全员成长+治愈,看完简直省两个小时心理咨询。
The Tea Dragon Festival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Katie O'Neill Oni Press 2019 - 9
Rinn has grown up with the Tea Dragons that inhabit their village, but stumbling across a real dragon turns out to be a different matter entirely! Aedhan is a young dragon who was appointed to protect the village but fell asleep in the forest eighty years ago. With the aid of Rinn’s adventuring uncle Erik and his partner Hesekiel, they investigate the mystery of his enchanted sleep, but Rinn’s real challenge is to help Aedhan come to terms with feeling that he cannot get back the time he has lost.
2023年4月28日 已读
好圆好友善的inclusive氛围,因为一个小女孩是聋人于是所有人都乐意学手语。小龙不仅可以在人身龙身之间随意切换,还可以在性别之间转换,应该是代表对性别存疑的人群。最后放弃做厨师学徒而是继续做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采集食材工作,只因为小龙一句“你觉得简单的事并非没有价值,你觉得毫不费力是因为你喜欢,而这就是你的才华所在”。
The Tea Dragon Society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Katie O'Neill Oni Press 2017 - 10
From the award-winning author of Princess Princess Ever After comes The Tea Dragon Society, a charming all-ages book that follows the story of Greta, a blacksmith apprentice, and the people she meets as she becomes entwined in the enchanting world of tea dragons.
After discovering a lost tea dragon in the marketplace, Greta learns about the dying art form of tea dragon care-taking from the kind tea shop owners, Hesekiel and Erik. As she befriends them and their shy ward, Minette, Greta sees how the craft enriches their lives--and eventually her own.
2023年4月28日 已读
via H。 普通读者Ep. 9 2020年度阅读总结。Jacintta H top 10。最近狂看绘本,可爱疯了。
头上长茶叶、泡茶可以显现和主人相伴的记忆与情感的小龙谁不想拥有啊。人际关系也好得几乎虚幻,所有人都被接纳所有人照看所有人,还有比这更棒的社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