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买
书于竹帛 豆瓣
所属 作品: 书于竹帛
作者: 钱存训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4 - 1
《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作者依据大量的传世文献和考古文物资料,用自己的语言向读者娓娓讲述中国古代文字及其载体和书写工具的演变史。书中的一些真知灼见:甲骨文字汇、文字书写的传统顺序等论断,都给予一种新鲜的观念。而不断增补的新的考古资料,又使此书在学术上一直处于研究前沿。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豆瓣
所属 作品: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8.4 (5 个评分) 作者: 陈寅恪 著 / 万绳楠 整理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7 - 3
本书是当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关于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演录,由万绳楠教授根据听课笔记和相关资料整理而成。陈寅恪先生研究史学至勤,著作甚富,尤其是其中古史学的研究对当代影响*巨。但是在其留存和已版的作品中,尚无系统的断代史之作,本书则能补陈著之阙,因而被誉为“稀世之珍”。本书虽非陈先生的原著,但仍较为真实地体现了陈先生在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共分二十一篇,覆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问题、新发现:如民族以文化分而不是以血统分,陈朝是南方蛮族创立的朝代,东汉、孙吴和西晋的统治者属于同一个阶级等。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是由万绳楠先生在1947年至1948年于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学习期间,听陈寅恪先生讲授魏晋南北朝史时的笔记。但是笔记通常是简略的,为整理成书,万先生参考了50年代高教部代印的陈寅恪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讲授两晋南北朝史时所编的引文资料,以及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等相关的论著整理而成,并力求符合陈寅恪先生的观点。
一般而言,陈寅恪先生的论著大都需要具有一定学力的人才能读懂。但是本书则别是一番风味,它用俗语娓娓道来、条分缕析、高屋建瓴、鞭辟入里,不仅让人领略了陈寅恪这种大家的学术思想,而且也提供了知人论世的典范。阅读是书,给人留下印象*深的可以概括为两大特点:一曰清通,一曰简要。
万绳楠整理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初由安徽黄山书社于1987年出版发行,1999年曾经进行第2次印刷,前后印数共7000册。2007年步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依据黄山书社版策划出品了插图版《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贵州教育版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历史爱好者和喜爱陈寅恪者所推崇,仅根据2014至2018年之间的数据显示,印数就已发行78000册。
本次天津人民版《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仍是由步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出品,对于内文和插图逐一进行了认真校对修订。其中,正文和引文仅修正“脱、讹、衍、倒”四种现象即约有二百处,标点符号和行文规范修订者更多;另外,鉴于先前所用配图存在图像模糊不清、图画信息错误和图文气质不协等问题,本次再版则将先前89幅插图重新更换或修订为76幅,努力做到图文相契合,同时并配有超过12000字的图注说明,更加便于读者深入理解原文内容和相关常识。
作为魏晋南北朝史领域的学习入门书,本书既不失为一部分量沉重的专门学术著作,同时也能满足广大普通魏晋南北朝历史爱好者的阅读需求。其清通简要的特点,决定了其既能阳春白雪,亦能下里巴人,使学习与研究兼得。放眼同类优秀图书,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和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失之于繁,不便于广大普通读者阅读;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十二讲》和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作为后出著作,一则失之于简,不便作为研究用书,二则诸多问题仍然未脱陈氏影响。总之,新版《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实可视为“稀世之珍”,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不可缺少的必读书之一。
鉴于本书内容品质和以往阅读经验,本书不仅适合具有一定历史学基础(历史学本科及以上学力)的学生和老师进行阅读和研究,也适合乐于学习勇于挑战的广大历史爱好者和陈寅恪景仰者阅读和学习。
非往事集 豆瓣
作者: 汪曾祺 译者: 汪朗 主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 5
《汪曾祺别集》总序
别集,本来是汪曾祺为老师沈从文的一套书踅摸出的名字,如今用到了他的作品集上。这大概是老头儿生前没想到的。
沈先生的夫人张兆和在《沈从文别集》总序中说:“从文生前,曾有过这样愿望,想把自己的作品好好选一下,印一套袖珍本小册子。不在于如何精美漂亮,不在于如何豪华考究,只要字迹清楚,款式朴素大方,看起来舒服。本子小,便于收藏携带,尤其便于翻阅。”这番话,用来描述《汪曾祺别集》的出版宗旨,也十分合适。简单轻便,宜于阅读,是这套书想要达到的目的。当然,最好还能精致一点。
这套书既然叫别集,似乎总得找出点有“别”于“他集”的地方。想来想去,此书之“别”大约有三:
一是文字总量有点儿不上不下。这套书计划出二十本,约二百万字。比起市面上常见的汪曾祺作品选集,字数要多出不少,收录文章数量自然也多,而且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剧本、书信等各种体裁作品全有,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他的创作风格。若是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汪曾祺全集》相比,《别集》字数又要少许多。《全集》有十二卷,约四百万字,是《别集》的两倍,还收录了许多老头儿未曾结集出版的文章。不过,《全集》因为收文要全,也有不利之处,就是一些文章的内容有重复,特别是老头儿谈文学创作体会的文章。汪曾祺本不是文艺理论家,但出名之后经常要四处瞎白话儿,车轱辘话来回说,最后都收进了《全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别集》则可以对文章进行筛选,内容会更精当些。就像一篮子菜,择去一部分,品质总归会好一点儿。
二是编排有点儿不伦不类。这套书在每一本的最前面,大都要刊登老头儿几篇与本书有点儿关联的文章,有书信,有序跋,还有他被打成右派的“罪证”和下放劳动时写的思想汇报。在正文之前添加这些“零碎儿”,可以让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汪曾祺其文其人。这种方式算不得独创,《沈从文别集》就是这么编排的,只是一般书很少这么做。也算是一别吧。
再有一点,就是编者有点儿良莠不齐。这套书的主持者,以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居多,他们大都对汪曾祺的作品有着深入了解,也编过他的作品集。有的当年常和老头儿一起喝酒聊天,把家里存的好酒都喝得差不多了;有的是专攻现当代文学的博士;有的被评为“第一汪迷”;有的参加过《汪曾祺全集》的编辑;还有的对他的戏剧创作有专门研究……这些人能够聚在一起编《汪曾祺别集》,质量当然有保证。其中也有跟着混的,北京话叫“塔儿哄”,就是汪曾祺的孙女和外孙女。她们对老头儿的作品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独立编书还差点儿火候。好在大事都有专家把控,她们挂个名,跟着敲敲边鼓,不至于影响《别集》的质量。
这套《汪曾祺别集》是好是坏,还要读者说了算。
汪朗
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茱萸小集 豆瓣
作者: 汪曾祺 译者: 汪朗 主编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0 - 5
《汪曾祺别集》总序
别集,本来是汪曾祺为老师沈从文的一套书踅摸出的名字,如今用到了他的作品集上。这大概是老头儿生前没想到的。
沈先生的夫人张兆和在《沈从文别集》总序中说:“从文生前,曾有过这样愿望,想把自己的作品好好选一下,印一套袖珍本小册子。不在于如何精美漂亮,不在于如何豪华考究,只要字迹清楚,款式朴素大方,看起来舒服。本子小,便于收藏携带,尤其便于翻阅。”这番话,用来描述《汪曾祺别集》的出版宗旨,也十分合适。简单轻便,宜于阅读,是这套书想要达到的目的。当然,最好还能精致一点。
这套书既然叫别集,似乎总得找出点有“别”于“他集”的地方。想来想去,此书之“别”大约有三:
一是文字总量有点儿不上不下。这套书计划出二十本,约二百万字。比起市面上常见的汪曾祺作品选集,字数要多出不少,收录文章数量自然也多,而且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剧本、书信等各种体裁作品全有,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他的创作风格。若是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汪曾祺全集》相比,《别集》字数又要少许多。《全集》有十二卷,约四百万字,是《别集》的两倍,还收录了许多老头儿未曾结集出版的文章。不过,《全集》因为收文要全,也有不利之处,就是一些文章的内容有重复,特别是老头儿谈文学创作体会的文章。汪曾祺本不是文艺理论家,但出名之后经常要四处瞎白话儿,车轱辘话来回说,最后都收进了《全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别集》则可以对文章进行筛选,内容会更精当些。就像一篮子菜,择去一部分,品质总归会好一点儿。
二是编排有点儿不伦不类。这套书在每一本的最前面,大都要刊登老头儿几篇与本书有点儿关联的文章,有书信,有序跋,还有他被打成右派的“罪证”和下放劳动时写的思想汇报。在正文之前添加这些“零碎儿”,可以让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汪曾祺其文其人。这种方式算不得独创,《沈从文别集》就是这么编排的,只是一般书很少这么做。也算是一别吧。
再有一点,就是编者有点儿良莠不齐。这套书的主持者,以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居多,他们大都对汪曾祺的作品有着深入了解,也编过他的作品集。有的当年常和老头儿一起喝酒聊天,把家里存的好酒都喝得差不多了;有的是专攻现当代文学的博士;有的被评为“第一汪迷”;有的参加过《汪曾祺全集》的编辑;还有的对他的戏剧创作有专门研究……这些人能够聚在一起编《汪曾祺别集》,质量当然有保证。其中也有跟着混的,北京话叫“塔儿哄”,就是汪曾祺的孙女和外孙女。她们对老头儿的作品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独立编书还差点儿火候。好在大事都有专家把控,她们挂个名,跟着敲敲边鼓,不至于影响《别集》的质量。
这套《汪曾祺别集》是好是坏,还要读者说了算。
汪朗
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2021年1月28日 已读
小开本,非常舒服
已买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春秋公羊释例后录 豆瓣
作者: (清)刘逢禄 撰 曾亦 点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 8
本书收入我社《清代春秋学汇刊》,为清代著名经学家刘逢禄(1776-1829)在《春秋》学方面的代表作。其中包括《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十卷,归纳并阐发了汉代何休《春秋公羊经传解诂》之义例,为清代公羊学的经典力作;又《春秋公羊释例后录》六卷,收入刘氏其他七篇《春秋》学重要著作;书末另附民国杨钟羲撰写的《续修四库》相关提要六篇。此次标点整理,以我社《续修四库全书》影印之清嘉庆本为底本,校以学海堂本、上海书局本。
明清皇室与方术 豆瓣
所属 作品: 明清皇室与方术
作者: 杨启樵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0 - 7
神道方术始终是游荡于深宫皇室的一个幽灵,又常以统治者个人的喜好,融入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帝王治道和社会风尚产生重要影响。惟许多具体情况,官修正史乃至列朝实录,往往失之记述简略,或干脆讳而不书。本书在详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旁证博引,细密辨析,用流畅可读的语言和脉络清晰的结构,揭示了大量湮没在神秘迷雾后的真相,实为一部专题性的良史。
嘉定钱大昕全集(增订本) 豆瓣
所属 作品: 嘉定钱大昕全集(增订本)
作者: 钱大昕 / 陈文和 译者: 陈文和 主编 凤凰出版社 2016 - 3
作为有清一代的学术巨擘、史学大家、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钱大昕的多方面的成就早有定评。他的很多研究成果也早已被后人吸收和采用。随着学术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他的一些具体的学术见解,也被后人订正和补充。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但我想,我们今天研究钱大昕,也不仅仅是谈论他的历史地位,我总觉得,他坚持的“通儒之学,必自实事求是始”的治学态度,是长存不朽的。也就是说,钱氏和他的学术成就虽属历史陈迹,但他提倡和坚持的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对后世学人来说,永远值得学习和借鉴。此刻我在灯下望着案头的这部全集,忽然想起80年代以来学界曾经出现的、而且至今也未完全克服的一股浮躁之风,真是泾渭分明、高下自见。从这个角度来说,《嘉定钱大昕全集(增订本 套装1-11册)》的出版,自有一种重要的意义在,而不仅仅是方便学人和读者了。
2021年1月28日 已读
二、三、四、五六、七、八册
已买
困学纪闻(全校本)(全三册) 豆瓣
所属 作品: 困学纪闻(全校本)(全三册)
作者: [宋] 王应麟 / [清] 翁元圻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困学纪闻》是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的力作。王应麟,字伯厚,自号深宁居士,学者又称厚斋先生,其一生著述宏富,除《困学纪闻》外,还有《汉艺文志考证》、《汉制考》、《玉海》、《集解周书王会篇》、《词学指南》等二十余种著作,约六百多卷。《困学纪闻》一书博涉经史子集,展示了其精湛的 考据学功力,确立了该书在我国古文献学史上的卓越地位,与《容斋随笔》、《梦溪笔谈》并称宋代考据笔记三大家。
古巫医与“六诗”考 豆瓣
所属 作品: 古巫医与“六诗”考
作者: 周策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 10
该书从人的求生意志出发,根据并重新解释古典著作、古文字和新出土材料,首次深入探讨了古巫对中国医药和诗歌等起源的重大贡献。本书对中国古代医药史、思想史、文学史,尤其是针灸的早期使用,诗体与诗论、歌舞与戏剧的发生与演变,提出了许多新的假设,发前人所未发,是各学科间融会贯通的 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对学术界相关领域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豆瓣
所属 作品: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7.4 (8 个评分) 作者: 侯旭东 商务印书馆 2005 - 11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内容简介:中国历史分期问题,迄今尚无定论,这是坏现象,也是好现象。这正好促使中国历史研究者,特别是中国社会和政治史研究者,对中国社会历史作更深入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与发展,我们策划组织了《中国中古社会和政治研究》丛书,并把它作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社会史和政治史,是中国历史发展演变的主流,研究中国社会和政治史应该是研究中国史的主流。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三卷) 豆瓣
作者: 姚振宗 / 项永琴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 5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第3卷)》收录二十五史中的艺文志或经籍志及其在末代至民国间的考证、注释与补遗之作,收录清代至民国间补撰的各朝艺文志或经籍志,收录宋、明、清三朝的国史艺文志或经籍志,共计83种,每一种都作了标点,校勘,大致根据时代和篇幅分为27卷30册。这是史志目录首次大规模的汇辑和整理显示了各代藏书与著述之盛,在一定程度上摸清了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家底,反映了各个时代各种学术的兴起、发展与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技的繁荣,为贯通考察典籍的成书、著者、卷帙、真伪、流传等情况,提供了最基本、最可信的依据。
文選(全六冊) 豆瓣
所属 作品: 文選(全六冊)
9.6 (9 个评分) 作者: 萧统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 6
收录了从周、秦至齐、梁约七、八百年间的一百三十几个知名作家和少数佚名作者的文章。并将这些文章分为三十八类。
西崑酬唱集注 豆瓣
所属 作品: 西崑酬唱集注
作者: [宋]杨亿 编 / 王仲荦 注 中華書局 2018 - 4
《西昆酬唱集》是宋朝杨亿所编的一部唱和诗集,共收入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十七人的250首唱和诗。西昆体是宋初诗坛独领风骚的一个流派,即是以本集而得名。内容主要涉及咏古怀史、咏物、流连光景以及闺情等,音调铿锵,对仗工稳,用典深密,文字华美,整饬典丽,将古典诗歌,尤其是五七言律诗的艺术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体现了北宋统一帝国的堂皇气象。
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 豆瓣
所属 作品: 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
9.6 (9 个评分) 作者: (宋)辛弃疾 译者: 邓广铭 注解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 10
《稼轩词编年箋注(定本)》作者精益求精,经过十数年的酝酿准备,对全书的笺注与编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调整,补充了大量颇具价值的文学资料与研究心得,体现了最新的学术成果。邓广铭先生的《稼轩词编年笺注》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迭经重版,行销数十万册,蜚声海内外。
毛詩傳箋 豆瓣
所属 作品: 毛詩傳箋
作者: [西漢] 毛亨 傳 / [東漢] 鄭玄 箋 中華書局 2018 - 11
此次整理,以清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仿相臺岳氏五經本《毛詩》爲底本。如此選擇,一方面因其遠紹廖瑩中本,刊刻精善,與三種南宋刊經注本及十行注疏本經注部分相比,雖皆同出余仁仲本,但錯訛極少,文字質量實勝諸本,與宋人對廖本的評價相符;另一方面,此本經注文字皆有句讀,此亦承廖本而來,乾隆四年武英殿刊《十三經注疏•毛詩注疏》全文施加句讀,兩種句讀相比,前者斷句審慎,優於後者,爲準確施加現代標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校本凡七種,除了上文提及的四種宋本(巾箱本《毛詩》、《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點校毛詩》、《纂圖互注毛詩》、《附釋音毛詩註疏》)影印本,還選擇了兩種白文本,一種經注抄本。白文本爲景刊唐開成石經本與南宋刊《八經》影印本,與底本經文相較,偶有不同,說明唐、宋以來,《毛詩》經文相對于注文而言,已進入比較恆定的狀態。經注抄本爲日本靜嘉堂文庫藏本影印本,此藏本抄寫年代爲日本室町時期,因無《釋文》,則其所據或爲中土業已失傳的單經注本,從而具有獨特的校勘價值,故將此本列入通校範圍,此外單疏本《毛詩正義》、《毛詩要義》、《吕氏家塾讀詩記》以及阜陽漢簡、敦煌殘卷、日本古寫卷等皆爲參校文獻,從而力圖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各類重要版本,以資校訂。
嵇康集校注 豆瓣
所属 作品: 嵇康集校注
10.0 (5 个评分) 作者: [三国魏]嵇康 著 / 戴明扬 校注 中华书局 2014 - 3
戴明扬撰著的《嵇康集校注》,详校《嵇康集》众本,厘定文字,择录旧注,征引典故,广辑嵇康事迹及其人其作之评论,对研究嵇康生平及其作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几十年来一直被奉为《嵇康集》注释中的经典之作。
由于戴明扬1953年病逝,本书首次发行时乃据其遗稿刊印。中华书局此次按现在通行的古籍整理规范,对本书详加修订,覆校底本,核对征引文献,正讹补缺,订正句读,划分段落,并对全书施以全式标点。同时将戴氏在校记中勘正之字,全部体现在正文中,用方圆括号以示区别,使《嵇康集》本文明白条畅,以便读者讽诵、研读。
嵇康追求自然,高蹈独立,是魏晋玄学、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
《嵇康集》诗歌峻切,论说文新颖缜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戴明扬是黄侃弟子,本书为注释《嵇康集》的经典之作。中华书局修订再版。
叶嘉莹:戴明扬的《嵇康集校注》整理得这么好,收集的资料很全,而且对其中所收集的资料还附有自己的考证,还对《广陵散》这支曲子做了详细考证。有些人著书立说,在某一特定的时代环境和历史背景下是具有特殊的寓意的。
阮籍集校注 豆瓣
所属 作品: 阮籍集校注
10.0 (5 个评分) 作者: 阮籍 译者: 陳伯君 校注 中华书局 1987 - 1
本书是陈伯君先生的遗著。是第一次对阮籍的诗文进行校勘和注释,引用大量第一手史料,既能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尤其是对《乐论》、《通易论》、《达庄论》、《通老论》等文的注释,作者从当时社会政局、哲学思潮出发,结合阮氏一生的出处、交游等情况,加以多方面的研究,寻奥探幽,堪称阮文的解人。
楚辭補注 豆瓣
所属 作品: 楚辭補注
10.0 (5 个评分) 作者: [宋] 洪興祖 译者: 白化文 等點校 中华书局 1983 - 3
《楚辞补注》是宋人洪兴祖为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作的补注,是现存《楚辞》注本中最古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补注不仅对旧注多所驳正,而且广征博引,保存了汉及六朝隋唐和宋人的部分遗说。书中还辑有《楚辞释文》佚文77条。
古詩源 豆瓣
所属 作品: 古詩源
9.7 (22 个评分) 作者: 沈德潛 中华书局 2006 - 4
《古诗源》是清人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以前的历代诗歌选集。这部书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共七百馀首,分十四卷。这是一部带资料性的选本,收录作品较为广泛,唐以前的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大多数都已选录在内,而且还从一些古书中辑录了不少民歌谣谚,内容比较丰富,可作为阅读研究古代诗歌的参考。
曹植集校注 豆瓣
所属 作品: 曹植集校注
作者: 【三國】曹植 / 趙幼文 中華書局 2016 - 10
本书依据曹植作品创作时期的先后,分为建安、黄初、太和三卷,注文诠释语义,尤重对连语的解释,订正旧注,征引史实,以助读者探求其内蕴。末附曹植逸文、旧序、旧评以及曹植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