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买
神圣与世俗 豆瓣
Das Heilige und das Profane 所属 作品: 神圣与世俗
8.9 (11 个评分) 作者: [罗马尼亚] 米尔恰·伊利亚德 译者: 王建光 华夏出版社 2002
在本書中,伊利亞德論證了神聖與世俗從本質上說即是人類生命存在的兩種基本形式或者方式,他以神聖與世俗的樣式剪裁了古代社會中的一切行為和觀念、時間、空間、節目、勞動、生活、居住、婚育、人會式……,這種神聖與世俗的樣式在伊利亞德那裡幾乎成了一種方法論,用來說明歷史,也解讀神話 ,用來分析一切神聖的現象,也用來說明所有世俗的生
蒙文通全集 豆瓣
作者: 蒙文通 著 / 蒙默 编 巴蜀书社 2015 - 5
在蒙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巴蜀书社特邀请蒙先生的哲嗣蒙默教授重编《全集》。全集不仅在文集的基础上增加了以前未收录的手稿、诗词杂著、佚文、学术年谱等近百万字,使本书成为目前最全的蒙氏著作汇编;而且按照蒙氏著作的学术内容重新编排,分为儒学甄微、诸子甄微、道教甄微、史学甄微、古史甄微、古礼甄微、古族甄微、古地甄微、甄微别集等九卷(仍为六册),使其学术脉络更加清晰,另外,还对全书的体例进行了统一规范,对明显的错误进行了修正,是目前最完善的蒙文通著作集。
2021年1月26日 已读
这书在书店被放在语言文字类里面,挺有道理。接下来放一起的还应该有满文通、藏文通、维吾尔文通等~
已买 电子版
经义述闻(全四册) 豆瓣
所属 作品: 经义述闻
作者: [清] 王引之 撰 / 虞思徵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 - 11
此为《高邮王氏四种》之一,题王引之撰。
《经义述闻》凡三十二卷。此书系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校读《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大小戴《记》、左公穀三《传》《国语》《尔雅》诸经之后,就其中经传文字讹误,注疏师说异同,皆考辨而成札记,体例与《读书杂志》如出一辙。《述闻》与《杂志》,可以视为王氏父子,尤其是王念孙学术理想的具化。此外,另有《春秋名字解诂》二卷、《太岁考》二卷、通说二卷,与诸经《述闻》合刊。
此次整理,以王氏家刻本为底本,以《清经解》本为校本,不做细致校勘,一来版本情况比较简单,无须如此;二来以为读者提供读本为主要目的。
此为我社整理出版《高邮王氏四种》中最后发稿者,主持整理工作的虞万里先生写长文弁于书前,将王氏父子校勘研究先秦两汉典籍及其传注的缘起、过程、结果,和父子二人的研究方法、工作形式皆一一详为考证剖析。《述闻》的著作权自刘盼遂撰二王年谱时便有疑义。虞先生通过对所见二王残稿、二王手批校本、《述闻》初二三刻本之间错杂关系的梳理,对《述闻》乃至全部四种著作的发明权、著作权作了十分合理且具有说服力的阐释。《述闻》将是我社《王氏四种》中最晚问世的,值此之际,虞先生此文,可谓是对王氏父子学术的一个清晰的交代和介绍。
经传释词 豆瓣
所属 作品: 经传释词
作者: [清] 王引之撰 李花蕾点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该书是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共收虚字160个,虽以单音虚词为主,但有同义虚词连用的,也偶然随文论及。本书因声求义,不限形体。书分十卷,以喉、牙、舌、齿、唇为序,也暗暗含有音近义通之意。其论证之法,大致是用古注推衍、互文同训、异文互证、同文比例、据文意以揣摩这样几条。凡可解者解之,其不可解者谓之“语助”。语助有语助之理,或有古注可依,或有旁证可参,或有众多的语言事实为据。
说文解字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说文解字
9.2 (18 个评分) 作者: [汉] 许慎 撰 / [宋] 徐铉杨 校定 中华书局 1963 - 1 其它标题: Paraphrasing Texts and Words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也是流传最广的中文必借工具书。
《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
保存了研究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材料,是我们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的阶梯。《说文》包括各种含义的字的解释,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等。如《说文》“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根据《说文》的说解,可以肯定在夏代已有“车”这种交通工具。又如“姓”字从“女”和诸如“姜”、“姬”、“姚”等一系列从“女”旁的姓,可以窥测到古代母系社会的痕迹。由此可见,《说文》反映了古代的一些历史情况和各种知识,有助于我们博古通今。
历来有关《说文解字》的版本可谓汗牛充栋。本书以陈昌治刻本为底本,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遵循“存真可靠,方便实用”的校订原则,在每个小篆字形下一次排列出甲骨文、金文、简帛文、货币文、石刻等材料中能够反映该单位汉字演进序列的有代表性的字形,并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今音,便于使用者比较研究。同时附有部首笔画检字表和音序检字表,便于读者检索使用。
2021年1月26日 已读
点过三遍,有点心得,如今都还给许慎了!
已买
《谷梁》文献征 豆瓣
作者: 王天然 社会科学文献社会科学文献 2014 - 9
《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毂梁〉文献征》取名于此,一方面意指本书侧重于用文献学的方法对《春秋毂梁传》一书的相关问题进行考征、探索;另一方面又含有这样一层意思:本书主要讨论足征之事,不足征者不过多发挥。
堪舆考源 豆瓣
作者: 余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 9
《堪舆考源》是关于中国古代风水术源起的研究。风水古又称“堪舆”,《堪舆考源》通过古代神话、文献及文字的训诂考证,说明了堪舆与规矩的同一关系,并论证了原始规矩测天定时的作用及形态,解释了古代定时与正形之间的关系,以及规矩从测天知时到正形定位功能转变的历史原因。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讨论了规矩的种种原始意象和功能,如正法、征伐、拒敌、辟邪(斜)、生殖、荫后等等,这也正是后来堪舆术的中心所在。《堪舆考源》关于北斗原始意象的考证,对诓正古史和解释中国古代巫术也有一定的裨益。
覆宋严州本仪礼郑注 武英殿聚珍版仪礼识误 豆瓣
作者: (汉)郑玄 注 / (宋)张淳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6 - 11
宋刻《仪礼》经注本今皆亡佚。清嘉庆中,黄丕烈曾得宋本《仪礼郑注》一部,未知其来历,后经顾6千里据《仪礼识误》所列异文证据比勘,方定为宋严州本。千里曾用此严州本校明刻诸本,得传校本若干,并于嘉庆十一年据其传校本为张敦仁合刊《仪礼注疏》。嘉庆二十年,黄丕烈亦覆刻严州本行世。然顾刊、黄刊虽出同源,实多有差异,欲知孰为宋椠之真相,必借助于此覆刻本、合刊本与传校本之比勘。
黄本刊成后,复衍生新本多种。同治九年楚北崇文书局曾据黄本覆刻。光绪中上海蜚英馆曾据黄本石印,然已有描润变化。民国四年石竹山房据黄本后印本石印,原刻风神丧失殆尽,无识妄改尤为严重,持此以论黄本,不免厚诬古人。蜚英馆本后有上海博古斋、广陵书社之翻印本,石竹山房本后有台湾鼎文书局翻印本,皆不足据(参考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581933786/ )。今师顾堂取嘉庆原刻扫描付梓,其面目之精美、文字之可靠,皆远迈他本,读者鉴之。
《仪礼识误》与严州本《仪礼》渊源颇深,今坊间易得者为《四库全书》钞本之影印本,至其乾隆武英殿木活字印本则较希见。今取后者与黄本合刊,庶几无憾。
本书为《师顾堂丛书·仪礼类》第二种。
2021年1月24日 已读
精美
已买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豆瓣
作者: 李德新 人民卫生 2008 - 1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是在李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讲稿基础上,结合本人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并补充介绍了五运六气的基本知识而编写而成的。书中首先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结构和知识体系及其特点。然后分别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脏象学说、气血精津液学说、经络学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养生与防治。五运六气学说九个方面,结合本人数十年的教学,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体现了中医学理论的学术特色和优势。书中对教学难点和疑点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阐述,引发学生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以便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讖緯與道教 豆瓣
作者: 蕭登福 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0 - 6
本書旨在論述兩漢讖緯與道教之關係。讖緯起源於秦世方士如盧教等人的錄圖書,與道教關係密切,至西和末始大盛,漢儒並用它來解經,兼及預言,形成了漢緯的特色。漢代讖緯書除雜有術數外,彼此常互相抄襲,更抄襲古籍、漢初子書及當世學者之說經,也援入漢世民族信仰、神鬼之說。正由於如此,因而道教的許多科一、神衹名韋、仙仙藥餌等等說法,常可在漢緯中有令人驚喜的發現。本書即論述讖緯與道教之關係,並兼述讖緯對後世預言讖記書的影響。
红楼梦影 豆瓣
作者: 吴小如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9
本书所选百余篇回忆文章,从中可以看到吴先生父亲玉如公书法艺术的几个阶段和特点,也了解到小如先生青少年时期受到的家庭教育。回忆俞平伯先生的文章,可以看到吴小如先生的治学特色。小如先生之所以受到师辈的器重,和他能深入前辈学者的学术精髓是密不可分的。
2021年1月23日 已读
怨气太重
已买
看戏一得 豆瓣
作者: 吴小如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 9
吴小如先生业余爱好之一就是欣赏京戏,2000年以来,已经结集出版了70万字的戏曲随笔,我们选录了其中的部分内容,这些文章虽然篇幅短小,却非捧场文字,褒贬取舍,多存良史遗风。对戏曲的研究,一仍吴小如先生的治学风格。
京剧老生流派综说 豆瓣
所属 作品: 京剧老生流派综说
作者: 吴小如 中华书局 2014 - 8
容简介:
本书从近代京剧著名须生谭鑫培自成一派谈起,涉及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麒麟童等派以及其他老生演员。书中的十篇综说,对京剧发展史、演出史有不少独到见解,提供了不少研究京剧史的珍贵资料。书后附有《看昆曲演出断想》等五篇文章。
文体的社会建构 豆瓣
作者: 祝鹏程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8 - 4
关于相声,今日的大众有很多经典的认知与命题,诸如相声是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民族民间艺术”“有着历史悠久的讽刺传统”等。我们时常习惯从这些本质化的概念出发来理解它,但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些司空见惯的知识与概念是如何生成的。本书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作者把相声的变迁放置到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进程中,以动态的视角来探究相声在“十七年”(1949-1966)期间的改进过程。综合考察相声这种文体如何在社会意识形态的管控、知识生产的形塑、表演空间的改换、传播媒介的影响,以及表演者、经营者与观众的互动下被建构出来,并通过认知装置的倒置成为向来如此的“传统”。本书分析了社会变迁对相声的影响,也探讨了现代民族国家建设与民间文化的关系,体现了融合民间文学与社会思想史研究的努力。
战国楚竹书史学价值探研 豆瓣
作者: 杨博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 - 5
本书从史学的角度,对出土文献中战国楚竹书的史学价值做了钩沉与探讨。首章,在学界既有的史书类文献分类的基础上,对楚竹书作史料学分类,确定其史料价值判定原则。第二章,主要以楚竹书“史书”类文献“语”《系年》等的叙事与编纂为例,探讨楚竹书所反映的战国时期编撰史学之体例与观念。第三、四章,则是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分别考察楚竹书对于研究先秦史事等方面的学术价值。
敦煌本數術文獻輯校 豆瓣
作者: 关长龙 中华书局 2019 - 7
本书收录迄今所能见到的所有敦煌本术数文献进行辑录、校勘、厘定、缀合,条分十类:阴阳宅经类、五姓宅经类、阴阳五姓宅经合编类、三元宅经类、玄女宅经类、八宅经类、葬经类、山冈地脉类、卜葬书类、附録《阴阳书》等。又在前人已有的校录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研读考证,在卷子收录以及校勘、定名、缀合、考辨字词文意方面颇有创获,特别是图文校录和补正方面用力尤多。本书堪称可以反映敦煌学研究前沿水准的力作。
2021年1月23日 已读
挺好用的
已买
七朝石經研究新論 豆瓣
作者: 虞萬里 主編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8 - 9
本书共辑石经研究论文共26篇,体现海内外经学研究、石刻研究与文献研究的优秀成果。以石经刻成年代与专题为划分标准,列汉、魏、唐蜀宋、清及石经学者研究四个部分,内容涉及各时期石经的文物考古研究、文字研究、文献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拓本版本学研究、音韵学研究、礼制研究、校勘学研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献学术价值很高。
京氏易源流 豆瓣
作者: 郭彧 华夏出版社 2007 - 4
京房易学是汉代象数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纳甲筮法,对后代的影响至深至巨,本书的目的是对京房易学的源流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使读者能对京房易学,特别是纳甲筮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至于被一些所谓的神秘现象所迷惑。
2021年1月23日 已读
不如卢央
已买
经学沉浮中的文体变迁 豆瓣
作者: 唐元 凤凰出版社 2015 - 11
经学是两汉学术的主流,解经也是汉代重要的著作形态。两汉解经文体类型众多,归纳而言,以论、传、记、序、章句五体得到最普遍的使用。解经的诸文体是在具体的解经工作中逐渐形成的,在两汉经学史上,许多学者通过自己的解经文本对解经文体的发展做出有价值的运用和创造。对后世的经学和文学等一切文章样式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响。